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对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初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武立贵 刘俊义 罗世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对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初探
武立贵 刘俊义 罗世平
  目前,旅游活动每年以5亿多人次的巨大规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00年,国际旅游将达到每年10亿多人次。但与之形成强列反差的是,我国迄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文化遗产仅有十几项,只占我国5000年灿烂文化的4%。此前,我国12年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申报28个世界遗产项目,批准的也只占四分之三。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两个标准,即文化或自然遗产自身独特的价值和现有的保护水平看,有必要对五台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作一探讨。
  一、五台山佛教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
  五台山位居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由多种古籍文字记载,东汉永平十一年(68)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千里迢迢朝拜五台山。因佛经上不止一次提到过五台山是文殊利师菩萨演法的道场,在五台山文殊住处有阿育王所置舍利塔(今塔院寺)。遂奏知汉明帝,获准在五台山建寺。公元75年寺院落成,以山为名灵鹫寺,汉明帝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大孚灵鹫寺就是今日五台山显通寺。五台山再早的记载则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云:“佛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赡部州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目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至此有可考的,北魏孝文帝在五台山建清凉寺、佛光寺等十二院。自隋初一个台顶各建一寺。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寺庙最多的时期。《全唐文》载,五台山寺院三百余处,规模宏丽的佛寺70有余,全山僧尼“达万人之众”,有印度、尼泊尔、日本、东南亚各国高僧。于唐时来五台山求法。宋代仅帝王留在五台山的“天书玉札”就有380轴。元成宗铁穆耳,元贞二年(1296)朝山敕建万圣佑国寺。明代五台山台内寺院68所,台外36所,不少帝王将库内金银送五台山建寺。五台山清代大兴土木,康熙,乾隆皇帝数次朝拜五台山,到1956年普查文物时,五台山青庙99处,黄庙25处,共124处古迹,普遍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五台山模范地执行了党的“以僧养庙,以庙养僧”的宗教政策,迄今投资上亿元人民币,修复寺庙文物古迹,焕然一新。
  就五台山留传至今保存完好,价值最为珍贵的寺庙是唐代建筑佛光寺、南禅寺,堪称国宝。宋金元代建筑有佛光寺文殊殿、广济寺,大都继承了辽宋时的建筑风格,具有珍遗的研究价值。明代是五台山再度振兴的时期,现存建筑居多,有显通寺砖木结构,铜结构建筑的杰作,与清代建筑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皇宫特色形成显明的对照。而这些代表不同时代特色的雕梁画栋,鱼虫鸟兽,许多又是艺术珍品。象塔院寺56.3米高的大白塔建于明代,金阁寺17.7米高的千手观音,为全国较高的站佛,显通寺重9999斤的幽冥钟,重达十万斤的铜殿,都属国内古迹遗产的珍宝。
  其次在五台山“佛国藏珍楼”,还珍藏着国家特级文物《华严经》字塔、金字《华严经》、北宋淳化金币、渗金舍利塔、北魏镇风金印和乾隆手迹等文物。历史上五台山各寺均建有藏经楼,据统计现有历代经书数十万册,珍贵的有血书《华严经》,碛砂藏经干余册,都是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典籍。五台山现存宋元明清历代碑文222块,古诗词题咏300余首,壁画,雕塑艺术,佛教音乐鼓器更是源远流长,这一切汇聚为五台山优秀的佛教文化珍藏,与众多的古建筑群匹配,成为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头戏”,实属世界范围的文物,其保护程度备受历代重视,堪称世界文物保护的楷模。
  二、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规模
  五台山在全国众多的风景名胜区中,以其“清凉圣境”的风貌别具一格,成为夏季旅游旺季凉爽宜人的避暑胜地。五台山风景区以台怀镇为中心,海拨1700米,总面种.320平方公里,7月份平均气温12度,最高气温不超过30度,并有“天池高悬”,“草原”牧场,“众兽之国”的别称。五台山以五顶得名,清静优雅的胜景,符合佛家“超凡脱俗”,“清新寡欲”的思想。由五峰形成许多峡谷沟壑,石窟岩洞,高山飞瀑,奇山怪石,显现出极高旅游品位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近又有南梁沟自然公园,麻岩石灰岩“龙凤洞”,“佛母洞”在开发之中。是一直受人保护的自然遗产,并可相对地成为独自景观,有古迹作衬不下20余处。
  近年来由于旅游经济的发展,五台山已成为国家风景名胜旅游区,山西省委、省政府也把五台山作为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的“龙头”。但游人在五台山主要是参拜菩萨看庙,离不开与宗教的关系。而五台山旅游局无疑是全国执行党的宗教政策最为优秀的单位。据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禧钜师介绍,自1986年始,五台山正式辟为佛教道场的寺院有几十处,门票,香金,布施全由僧人自用,修缮寺庙,政府一般不插手,只收取环境保护费,放开了僧人的“手脚”,能办想办的佛事了。因此,每年五台山的六月法会、“千僧打斋”等最多时一年就有40余次。由于宗教活动形式多样。遂使台湾、香港、东南亚香客巨款布施,又促进了法会的提高和发展。10余年间投入庙宇修缮的费用上亿元人民币,为五台山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我们在五台山可以看到全山寺院焕然一新。而且近十年间由国内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和个人投资在台怀镇创建的中高档宾招饭店60余家,私人旅店上百家。新铺设“明清一条街”,五台山的新建设施,统一规划是仿古建筑,古香古色。象这样的投资也不下几个亿的人民币,故使五台山具备了正常接待游人、会议的空前规模。另外,政府对改善环境,硬化马路,综合治理也进行了投资,总体上估模近10年间,五台山各方面的旅游投资十几亿元,证实了发展旅游业有大好的前景。
  今年山西省政府又投资2亿元人民币,新修了通往五台山的南北水泥公路。距台怀镇10公里的地方,又要修垃圾处理站。全山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推广使用液化气、无烟煤。宾招单位强令新增污水处理设施,做到净化清水河。还于清水河上筑坝、蓄水,增加景点。’营造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是可以使五台山部分寺院、景区,提前例入世界遗产名录。
  总之,五台山风景区与文化古迹现有的保护水平,与历史的沿革,政府的重视,宗教人士发挥的巨大作用,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政府也没有“杀鸡取蛋”,把寺院当作“聚宝盆”、“摇钱树”,是五台山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政府正确处理宗教关系,保护环境的长处。
  三、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
  世界文化遗产,特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产。一旦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将受到联合国教科文成员国的共同保护,集体援助。目前,全球已有552处文化与自然遗产榜上有名。依据《公约》规定,同一个项目只有一次申报的机会,不得复议。所以对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应该有充分的讨论和准备。
  首先,对于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宗旨,应该是立足保护文化遗产,即保护“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产”的特点。以五台山而论,佛教与景区并举,是形成旅游业的内核。所以,就历史的沿革、寺庙的分布,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能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应发挥宗教文化组织的作用。事实上,近年来寺院的发展,僧人与海外香客的往来,胜于政府部门。所以“成熟一个,申报一个”,各个击破,应成为基本的思路,也有利于表现五台山佛教文化遗产的罕见特色。
  另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应该是使文化遗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成员国的共同保护和集体援助。这本身就包含有些我们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通过申报得到解决。与投资巨额恢复原貌,得到申报是两个概念。为什么有识之士认为.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应早有举措,但缺乏宣传、思想保守是根本原因。以全局的眼光讲,与外界来往少,讨论少,对申报工作了解不够,缺乏研讨。由于思想上缺乏与世界文化的动态联系,举措自然落后。
  其次,就目前世界“可持续发展旅游的要求是,使旅游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过多地依赖旅游,必然导致当地经济偏离良性循环,如降低旅游投资的回报率,即使旅游旺季,也无人消费。”这也是发展旅游的战略眼光。举例来说,原陕西省省长白清才,前年回故乡到五台山,曾对五台山建设众多的宾馆提出疑议,认为冲谈了佛教圣地的“主题”,实际是对自然文化景观的威胁。再则以兴建旅游活动场所、设施,与五台山的传统佛教文化有别,我们就不能不考虑投资后的回报率。作为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目的,始终离不开增加经济收入,以五台山目前收环境保护费25元计,这和河边民俗馆、祁县乔家大院门票相当,景观却要多出十几倍,足以证明我们在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切不可蛮目行事,应以专家论证,列出申报的具体规划、方案,‘以获取的收入为目的进行准备。确实应该参照其他已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单位的经验,做到发展旅游文化,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统一,吸引游人。
  现在从国内发展旅游热的情况看,四川省为开发九寨沟、峨嵋山风景区,积极引进外资,开通了至泰国、缅甸、东南亚各国的航线,向世界范围迈出了新的步伐。而五台山则至今没有一家外商投资旅游业。现已形成的规模,多是政府部门间,因开会、旅差方便,或想得到收入而投资兴建。倒是近年来,东南亚各国香客、巨商投资修缮寺庙的举措,已经走在政府前头。所以说对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评估、宣传,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特色推向世界,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