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无限的智悲(上)---林钰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钰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无限的智悲(上)---林钰堂

  今天晚上我要讲旳题目是“无限的智悲”。我们当然是要设法说明佛的智悲是什么样子,因为我们学佛主要是学佛的智慧与慈悲。佛叫做“两足尊”,那意思就是说,他的智慧和慈悲都是圆满的,所以学佛不是可以偏一边的,而且我们常常听到说“智悲要圆融”,那这是什么一回事呢?所以,我先从释迦牟尼成佛的时候到底是怎么样说起。他成佛的时候证到正等正觉,那样的觉悟,其实不是言词可以描写的,因为言词所说的都是有限的,但是佛所证入的是一个无限的经验。怎么样的无限呢?他体会到说实际上一切是无限的一体,而且本来是这个样子。
  我们是被感官限制、被自己的文化背景、生长的经验、所受的教育、种种条件限制的人,我们那有可能了解佛所经验的是什么呢?所以,最先佛也是想说,哎呀,这个太难了,干脆不讲就算了,反正众生本来也没有缺少什么,只是迷惑了。但是,因为诸天的劝请说,不行呀!你不讲的话,这些众生就要轮回受苦更久了,所以发乎慈悲,他就设法要使我们了解。但是,他要设法帮我们了解正等正觉的时候,他明知这个道理太奥妙了,所以他并不是逢人就讲佛法。他虽有无限的慈悲要教导我们一般人,他传法的对象郤是经过选择的。他首先考虑一位教过他的师傅,印度教的师傅,但是有天神跟他说,那个人没有这个福报,已经逝世了。他又想到另外一个很聪明的人,但也已经无常了,所以才选择以前在一起修行过的五位修行人。他们已经有过修行的经验,比较容易了解他的说法,所以就对他们开始讲佛法。这里就先讲到说佛真正证道以后,他在做事情的时候,也是慈悲和智慧两面都要顾全的。
  他虽很慈悲,希望每个人都成佛,但也不能逢人就讲佛法,而要看对方适合听法了才讲。这些人虽然比起别的人来是可以讲的,但是他们的程度离佛还是太远,因为一边是无限,一边是有限,所以怎么办呢?佛就一定要讲一套道理,只要这一套道理讲了之后,使这些听众能够修行、能够开悟就好了。所以我们要知道,佛讲的方法是方便,他是看听众是什么情况,讲什么样的话,所以我们也不能太过于执著在佛法上面。这就是为什么佛经总是讲得很透彻,不但不要堕两边,而且又讲,像《金刚经》里面说,若你过了河,你不要把筏子顶头上呀,那样就太笨了。筏子要留下来给后来的人。六袓《坛经》也提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的话,当然是佛经也不要住,所以佛理是讲得很透彻,叫我们连佛法都不要执著。但是,如果这样讲的时候,其实大部份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什么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心的时候是不是又住了呢?
  从我们一般人这边来讲,就是说靠著人家描写,难弄清楚。像我没有来过槟城,不管那一个人多么会描写槟城,写来写去,我读到的和来这里后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一个是真正到的,一个是在那里猜想。猜想所根据的只是原有的经验,所以很难猜对。同理,我们若从语文了解佛的境界,因为语文本身是有限的-佛不得不用语文,因为大多数的人只知道从语文入手-所以这样子传法的时候,就往往会发生偏差,不能圆融。顾到这一边,就漏了那一边;照了那一边,又忘了这一边。所以修行学佛就变得很难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先要想到刚刚讲的例子:对于真正证入的人,智慧和慈悲是一件事情。他在选徒弟,考虑怎么教他们的时候,并没有在那里说:“我这样是智慧,我这样是慈悲”,而是自然的是一体呀!就像我们日常做事,并没有整天在那里想说:“我这样子是理智的,我这样子是感情的”,没有啊!你就是一直做下去啰。你若觉得这样子是最好的,你就这样做下去。所谓圆融,就是说,到最后实际上是什么程度就表现出来了;那个表现就是你的智慧和慈悲的程度。
  此外,我们需要知道,因为它是一个整体的综合表现,所以虽然描写的时候是两面,在理论上若有圆融的了解,从这一面应该可以达到另一面,从另一面应该可以通达这一面,这样才是整体圆融。换句话说,佛所要传达的智慧的道理,你要是真懂的话,绝对不会留在空口讲-天天讲这个道理,但是一离开佛友的聚会还是跟以前一样,只做一些维持自己生活的事情。你一从智慧这边了解说不要执著于自己,那么就会看到别人跟你一样,有同样的一些基本问题,所以大家应该利用这短暂的生命互相帮忙,因此你就会自动去做服务的事情。从慈悲这边来讲,你如果心已经开了,心里对一般的人都有同情心、都有慈悲的心理,因为你真正有这样的心,你就会发为行为,切实的去做服务的事。你做服务的事以后,就会发现,自己这么有限,到底能帮多少人呢?你又能帮到那里呢?你对别人的帮助,不管你和他有多亲,做得到的帮助都很有限。就算你专门照顾某一位,照顾得无微不至,但你能否使他心里快乐,还是大问题呀!有些小孩子家庭环境越好越苦闷,因为这些物质上面的问题都没有了,但是精神上不知道要怎么样做人、过日子,甚至堕落了,愈有钱做坏事越方便啰!这就是说你要是真的去帮人,你慢慢体会到真正彻底、究竟的帮忙,要使他心里有平安呀。那么心里如何能有平安呢?你就要慢慢帮他了解佛所教的这一些人生的道理,修行的方法,那么他才能得到。总而言之,真正圆融的话,即使光从理论上来讲,也一定是从智慧这边可达到慈悲那边,而且不会流于空谈;从服务这边深入,也一定会智慧发展,了解到最终究的服务、最彻底的服务还是使他人能自己修行,使他心里有平安啊!
  先在基本上有了上述的了解,再来,我要介绍的有两篇在分给大家的那张纸上。纸上一边是很多佛教徒都会背诵的〈心经〉。它为什么叫做〈心经〉?它叫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就是说“依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的心要”,就是说佛教最根本、最主要的,超越其他宗教的地方-就是空性的智慧-在此以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心经〉讲智慧,就讲说:“无色,无受、想、行、识,无……”,什么都跟你讲无了。但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里,每一样都是有呀,你叫我“无”,实在很难。有的人甚至误解说,明明是有,这部经叫做心要,为什么说无?可见是很难了解其中的奥妙。我就仿照〈心经〉平行的写了一篇〈大悲波罗密多心要〉。若要真的了解佛理,不能只偏于一边。既然讲智慧的有一篇〈心经〉,我就来提供一篇讲慈悲的〈心要〉,况且〈心要〉中讲的是容忍,在日常生活中较易把握。
  佛、菩萨是允许佛教徒写论文的。佛法的论文基本上必须合于佛理,但是作者可以循理路发挥、发明,以补足佛、菩萨在经中没有充分说明或遗漏的地方。例如,古时候讲这一些戒律,第五戒是不可以喝酒。可是到了现代,又有鸦片,又有种种迷幻药,这些东西古时候没有,所以没有讲到,那么我们可以补充说明,佛、菩萨讲戒律的意思,说那些东西吃了会成为嗜好,使身体败坏,精神不好,所以都应该要禁绝才对。所以到了现代,第五戒应该包括迷幻药都不可以吃;也就是说不要拘泥于佛只说到酒,就以为其他的我们佛教徒还是可以试试看!不是这样的。
  我把慈悲的根本道理,也仿〈心经〉的形式写出。慈悲这边,也许在现实生活里比较容易把握到它的修法。这并不是说,它的修法修起来就容易,而是说修法比较容易把握。这一点我们讲到〈心要〉时再细说。我现在先简要地讲解一下〈心经〉。这个讲解并不是照一般法师们的说法,逐字详细解释。因为我们没有那个时间,而且我的目的,也不是使你在术语方面增加了解,而只是说,怎么样子我们可以从〈心经〉里面提出生活里可以应用到的东西。那么现在来看,注意这个题目:“以智慧达到彼岸的心经”,而它一开始是提到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是讲这部经的人。那这就有点奇怪了,因为在佛教里,大家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是诸佛慈悲的代表,现在要讲智慧,为什么是请慈悲的代表来,而不是由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来主持?这并不是一时疏忽,而是有很深的用意在里面要告诉你。你以为观音只有慈悲吗?不是的!观音也是懂得最深的智慧的,而且这里就是故意在讲智慧的时候,把慈悲引出来,让你了解说智悲其实是一件事,最有智慧的和最有慈悲的不能分呀。所以故意由另一边的代表来讲,让你知道说智与悲实在是圆融的一件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就是说,当他进入很深的、依智慧到达解脱彼岸的褝定,那么在那个时候,他能够“照见五蕴皆空”,他能够彻见到我们所有一切经验的内容,其实都是属于空性,因此他能够“度一切苦厄”。这里要了解所谓“照见五蕴皆空”,不是说五蕴都没有。明明我看到这个颜色,明明我听到这个声音,你若说没这回事,那你是很笨的人,还叫做什么菩萨呢?还教我们什么智慧呢?所以这个“空”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空性”的意思。在佛法里对“空性”的说明有严格的讲法,但是我们现在也不是要做严格的说明,因为一般人不容易一听就懂。我现在用另一种方法来讲。我刚刚讲过,佛陀证道的时候是一种无限的境界,那么不得已才用观念来对人说法。但观念是有限的,所以,他要怎样才能至少消除你心里的成见、偏见-这些由观念组成的见网-而帮你解脱呢?因为你若没有从这一些观念解脱的话,你是不可能回到原来的纯真的。你一定有一些偏见在、一些主见在,那么,唯一能够进到你的心里,把这些成见、偏见消融的,就是要靠介绍另外的观念进去,因为只有观念才能进去改变观念,没有其他的方法。所以佛就介绍一个观念,叫做“空性”的观念。
  平常我们分得很清楚:看到的颜色、形状,这些叫“色”;听到种种的,叫做“声”。我们把种种的经验内容,分类分得很清楚,而忘记了这些观念上的分类,其实是人为的分别。你想想看,除非你是那个器官有残障,你整个的经验内容随时都是同时存在的。你现在不会说只看到我而听不到我的声音,或者你先分别感觉色、声,然后再凑在一起。所有你的觉受都是同时共现的。观念分成这一片、那一片,但经验本身不是一片一片的。那么,要怎样使你回到本来这个直接、纯粹的觉受?现在先就利用一个“空性”的观念来讲。以前我们分得很清楚,每一个观念都好像有个界限,那是心理加上的界限。现在郤说这些都是“空性”。这样一讲有什么作用呢?以前的界限就消失了。“空性”的观念就像一个黑板擦,进去心里把人为的那些界限一个一个擦掉。
  那么,这样子做为什么可以度一切苦厄呢?人的烦恼,在最微细、最根本的地方,就是一个“我”的观念,然后从这个观念开始纠缠,一辈子不断经验累积的结果,已经不只是最开始一个觉得有你跟我的分别而已,而是形成很多的烦恼,连带有生理上的紧张,这一些都是一大团了。然而你若是懂得修空性的人,而且不只是在肤浅的尝试阶段,所以经说“行深般若波罗密多”,表示功力已经可以进入很深的褝定,那么你是可以超越这些苦厄。这种功力,在修行上不是一下子可以达到的,而是必需经过长期的修持。在这个修行过程中,这些紧张-身体的束缚、心里的烦恼、纠结,慢慢会松掉的。这真的松开的时候,你是有可能度一切苦厄的;一来因为生理、心理的这些纠结没有了;二来因为真正进入深的褝定以后,你所觉受到的又跟一般凡夫,被烦恼绑住的人,觉受到的很不一样。其实,这个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感觉,比方说,你现在为佛法服务很快乐,虽然做得很累,但还是很有劲,就是说你心理的情况也会影响你的觉受。何况他若是久修的,不只是这类的觉受不同,他甚至可以超出通常感官的限制。
  人的眼晴能看多少?耳朵能听多少?猫能看到的,人不见得能看到;狗能听到的,人不见得能听到。但修久了,心渐渐清,那么有一些本能慢慢发展的时候,超出一般人所感觉的范围,也是能感觉到。到那个时候,就知道佛说的无限,超出时空的界限,都不是骗人的,真的是有可能的。不用说我们的觉受了,就光是说祈祷吧。你现在每天做完功课回向,只是说一下你的愿望,是不是加深自己的我执呢?其实不是。如果是修得好的话,你在回向的时候,可以为不管在地球那里的人祈祷。他若也是有修的,他可能感觉有力量传过去。他要是修得不够的,也可能改变他的情况,虽然他不觉得有祈祷的力量。但这是久修以后的事,不是一般人的经验,我们只是提出来证明说,“度一切苦厄”不是空口讲的。
  再来,他就要把这个最根本的空性道理、智慧的结晶传给谁呢?舍利子。舍利子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里面智慧第一的。观音菩萨现在要传最精要的智慧,不是普通人可以了解的,所以,他就选择智慧最好的这个人来领受这个心要。所以他喊说:“舍利子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首先要讲我刚刚说明的那个观念“空性”进来了,它要使你以前的种种分别都消失。他现在说你忘掉色好了,都是和空一样的。他现在的目的,是消除我们这一些观念的范围,所以他就对色-即是色、受、想、行、识的头一个-这样讲说,哦,这和空是完全一样的。
  但是,这里他为什么讲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然后又要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呢?这一点,好像一般我看到的解释也没有讲得很清楚。我给你一个比喻,你就知道了。比方说,这里有两本书,是同一本两册,若用电子显微镜看,他们当然有差别,但在我们的肉眼来讲,可
  以说:“甲不异乙,乙不异甲”,没有错呀!但是我不能讲:“甲即是乙,乙即是甲。”这是因为在古时候,写这些经论的时候,在结构上已经很注意这些逻辑问题了。正好我是学逻辑的,可以讲出来说,他背后其实就是怕产生这种误解。他若只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还是可以有两个,所以他要补充说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你就不会误解说是有两个,就绝对是只有一个了。
  可是在这样的时候,你又可以问说,那何不干脆只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为什么又要讲一个“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是太麻烦了吗?我跟你讲,若他一开始就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还是会有问题,为什么?你要想:“色是什么?”色是一个观念;凡是眼睛看到的形体、颜色都叫做“色”。“空”是重新来一个观念说,一切东西共有的性质。“空”这个性质是一切东西都有的,所以他不能有它个别的一个性质。为什么?比方说,空是白色,那么既然它是大家共有的,红色里面也要有白色才对,这样一来就没有纯粹的红色了,就只有粉红了。可见“空”是不能有特别的颜色的。如果是一切共有的性质,就不能有它独特的性质-这是哲学上探讨所得的结论。色和空这两个观念并不一样,他如果一来只讲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你就发生问题了,你可以问说这是两个不同的观念,怎么可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呢?也许你是说“色”指的那一些跟“空”所指的那一些是同一群东西吧!如果他只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话,你就只有一种解释了,因为两个观念的意义不一样,那么你要讲它是同样的,唯一的解释,就是说这两个观念所指的这一些东西是同样的东西。可是你如果这样子讲的话,又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说这样其实不是经文的用意,它不是要和你讲说:“这一些东西和那一些东西是同一群东西。”它的用意,是要你根本就忘掉色这个观念,所以就要补充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使你不用再有色这个观念。但是经文的写法,就比较不会逼出我刚刚讲的后面那个问题,所以他连写的次第都有用心在内。但是这一些已经比较复杂,我们只讲到这儿就不再讲下去。我去年在台北电信学佛会讲过,题目叫做〈〈心经〉与〈大悲心要〉之会通〉,而且已经笔录出来。我这一次稿最后看一下,就要印成书了,以后再寄过来给你们;书的题目也和今晚的讲题一样,叫做《无限的智悲》。(此书已在一九九三年年底出版赠阅。)
  我们先大概了解一下,详细的逻辑问题今天就不讲了,那么只要记住说,它整个的目的,是要以空性的观念,消除你原有的这一些观念上的界限;你原来的界限都忘记好了,只要讲空性就好了。受、想、行、识、等等也都是这样子。
  再来,他说:“舍利子,所有这些东西的空性有怎样的性质呢?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以前因为有一些观念的界限,我们就要划分,就要问说,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呀?到底是好是坏?到底是多或少?就是有存不存在、性质好坏、还有数量多寡的问题。但是现在既然我们已经把这一些区分都划掉,用一个空性的观念取代的话,那么这一些都不成问题了。你只看这一切东西的空性这一面的时候,就没有生灭的问题,没有垢净的问题,也没有增减的问题了。
  所以他接著说:“空中不但是无色、受、想、行、识,而且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一直讲到“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一些是讲什么?这一些是佛法的基本理论架构,把我们的经验内容分类了。那么,现在引进来空性的观念,它所谓的“无”,并不是否认我们的经验有这些东西,而是说你要忘记这些区分了。以前这些区分是人为的产物,和实际经验不是必然共存的。实际的经验本身没有做任何区分,总是整个一体呈现的,甚至没有分“我”和“我感觉到的”。经过思考作用才有“我”和“我感觉到的”的分别。其实整个觉受是一体在这里,那么现在把空性的观念引进来,先把这一些加在经验之上的观念上的分别忘掉。
  再来甚至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就是佛所说的为什么会有无明、烦恼、生灭、老死那个十二因缘,这虽是佛法也要忘掉。不但是经验的种种范围要忘掉,连佛教的这一套解释,说为什么会有无明、为什么会有烦恼,这一些也要忘掉。更进一步,“无苦集灭道”,连佛教的四圣谛也都忘掉了。就是要把任何观念的东西都完全忘掉,甚至连佛法,因为佛法也是由观念组成的,也要忘掉。整个观念的网,用“空性”一个观念取代的时候,这个时候才接近了我们本来的情况,就是逼近从观念的牢笼里出来了。
  接著他更厉害了,又说:“无智亦无得”。〈心经〉是智慧的结晶,经文郤说“无智”,为什么呢?它就是怕你到最后还捉一个观念说,我有空性的智慧。你要知道,你若还有念头说这是智慧、这是空性,还执著任何一念的时候,观念上还有一点没有清除的时候,只要还有一丝一毫,就都是功夫还没有到家。真正他要教你的空性,真正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证到的时候,无智啊。只要你还想说,我这样子是有智慧的时候,那就还待修呀!要修到什么程度呢?自然的、纯粹的,它是不假思索的-根本不会想到这是智慧或不是智慧!他已经从这些小牢笼里面出来了,完全解脱。
  佛法是完全解脱的道路,不是在自己说我是什么佛,我是什么上师;还早、还早呀。这样自满,就是又一个笼子跳进去了都还不自觉。而且他说:“无智亦无得”,也没有得失,也没有说:“我证道了”。如果你说:“我证到了无上正等正觉”,那么你看《金刚经》里早就讲了-如果他说他是阿罗汉,他就不是阿罗汉-还不清净嘛。同样的,他如果需要说:“我证道了”,那么也是未证。
  那么佛在佛经里不也是说:“我是释迦牟尼佛”吗?我跟你讲,那只是权宜的说法。他本来根本就不想讲,真正证道的时候没什么好讲的。为了救渡众生不得已,只好设一些修学的阶位出来,这样叫初果,这样叫登地,让你有一条途径去追寻。目的不是要拿到菩萨的名号,而是以指头指向月亮,要你看月亮。你不要眼光停留在指头上啊!整个佛法是指头,指著一条路而已。这是要帮你解脱的路,不是要把你绑死在这里的。
  当你心里没有这些得失的问题了,你彻底的从种种的牢笼里出来了以后,那么菩提萨埵,就是菩萨,就是已经这样觉悟的有情,依照这种智慧到彼岸的方法,心里就没有挂碍了。以前烦恼的根源,是心中这些观念在作崇,现在没有挂碍了,还有什么恐怖呢?就“远离颠倒梦想”,这倒不一定是指你睡时做梦的那个问题,而是指你生活里的种种妄想。明明一个无常的人生,你郤老在打什么几十年的如意算盘?太多的事情,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心里郤老是放不下,将来也不知道会怎样,郤总是希望这样、希望那样。这类的执著和希求都能放开了、远离了,才能达到究竟涅槃,真正的解脱。
  三世诸佛,就是说过去、现在以及将来,这些达到解脱的,都是依这个智慧到彼岸的方法而得到无上的正等正觉。所以知道,这个方法“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这里为什么说它是咒呢?意思是说,根据这样的智慧来达到解脱,其效果的神妙就好像使用咒语一样。通常我们是说咒语可以产生神妙的结果,但是你如果真的懂了智慧到彼岸的这个方法的话,那么你就可以得到:大神咒的意思是说甚至超越神的观念;大明咒就是指本来的明觉;是无上的,是没有可以相提并论的。而且这种解脱“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接著又把这个咒子说出来了。这里你要注意,有两层密义。为什么在这里要说出一个咒子来呢?因为我们懂空性的道理是一件事,现在讲了你也算知道了,空性的道理,就是要把所有观念的限制去掉,但是实际上你若不修行,根本去不掉,不但粗的成见、偏执都还在,而且心里微细的妄想、习气,连看也看不到,你又怎么去根除呢?唯一的方法是靠有一个修法,所以观世音菩萨在这里就传一个咒子,意思就是说你念这个的话,凭著这个修持,可以慢慢从观念的牢笼里解脱出来。这是第一层密义。第二层密义,是说这个咒语本身是有意义的,是佛、菩萨给众生加持的祝福,只要念这个祝福,就同时得到赐福。那么你要是修下去,你慢慢真的可以达到这个智慧到彼岸。
  为什么念咒可以慢慢解脱出来呢?其中的道理我现在不讲了,因为这回我在马来西亚讲很多都是关于念佛的,其实念佛、念咒在基本上是同样的道理。请您们去听那些录音带。
  所以他就传一个咒子说:“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意思是“快、快,快到彼岸,快已经登上彼岸,很快的证到正觉”。
  现在我们来看下面一篇,那是我写的〈大悲波罗蜜多心要〉。你看这两篇,根本是平行的,两篇字数只差三个字而已。为什么呢?因为〈心经〉请观自在菩萨说智慧,我们也如法泡制请文殊师利菩萨,一切诸佛智慧的代表,来教我们慈悲的心要。那么这里就多了一个字了。谁可以领受这个慈悲的心要呢?〈心经〉是由智慧第一的舍利子领法,这边则是由善财童子领法。两人名字数目差一,出现两次,所以差了两个字。他是《华严经》里面提到的,曾经经过五十三参,为了得到正觉,不辞万里跋涉,一个个师傅去拜,慢慢的菩萨道一地一地的证到的人。为什么选他做代表?因为我们要修慈悲,要靠实际服务来修行,而不是只坐在这里讲一些大愿,愿一切众生怎样,就修成了。大愿固然也要讲,但是要提醒你,不能只停留在那个阶段。善财童子曾经向那么多位师傅领教,那么我们修习服务的时候,任何我们遇到的服务的对象,都是我们的师傅。我们从真的接触一个人,来体会他的情况,那么看到长处就学,看到有什么不合理想的地方,我们就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一来,他们就成了我们的师傅。所以我们去服务,就像善财童子参学那样。善财是真正服侍过人家的,就容易领会慈悲的心要,可以接受这个教导,所以选他做代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