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倡导人间佛教的意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倡导人间佛教的意义

1983年12月,赵朴初居土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主张农禅并重,注重对佛教文化的研究,同时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扬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他认为这是佛教在我国经历了二千多年后到了今天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佛教的一个发展方向。

赵朴初是一位实干家,50年代,他与圆瑛、虚云等发起组织中国佛教协会。他认为修学菩萨行,要从“五戒”、“十善”做起,然后向“四摄”、“六度”扩充,进而得大自在、大解脱、常乐我净的境界,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相通之处。长期以来,他把人间佛教的思想,付诸於指导中国佛教的恢复与弘扬,以大乘的菩萨行愿精神,顺序时代,实践着人间佛教,唯护着佛教真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作出了卓越贡献。

“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也不是叫人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而是教人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劝告人们,学佛先从做人起,学佛之人不应当厌弃人生,而应重视人生进而注重社会。人的生命是由社会大众来资养和维护的,作为佛教徒,则更应当具备人生实践的能力,向社会做出更多的回报,“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人间佛教”也表明佛教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没有迷信神鬼的色彩。人与人之间,以慈悲代替相互的争斗的残害;以“利他”这心代替偷盗;以义利、礼节代替邪淫;以诚实代替欺骗、妄语;以控制饮食代替暴食酗酒。进而推广到国与国之间,以友好和平代替战争,这样的人间社会,就是佛国。

其实“人间佛教”的思想,是近代的太虚法师(1889-1947),提出来的,太虚认为,佛教不应专注死后的问题,应多注意现实的人生,所以一开始也叫“人生佛教”。

为树起人间佛教大旗,太虚法师提出了改革佛教的三大革命:

①教制革命。弃除传统的寺庙剃度制度与主持制度,主张创办佛教大学,以培养佛教人材,用佛教人才主持寺庙。

②教产革命。就是使寺庙财产转为佛教公有,用以创办佛教教育和社会慈善事。

③教理革命。“如发愿成佛,必须立志做人。”“人成即佛成,完成在人格。”这种主张,也引发了反对者的相互争论。继承太虚思想的还有印顺法师,他也写了一些著作,其论述的核心是,从人发心修菩萨行,由学菩萨而圆满成佛。修行应在不离世事,不离众生的原则下净化自已,觉悟自已。这此,印顺法师为人间佛教确定了三个原则:佛法与戒律合一;因缘与空性合一;自利与利他合一。

倡导人间佛教的现实意义

佛教产生于印度,经书上说,印度乃南膽部州“地界”之中贤劫千佛成佛之圣城,亦为佛教正法“法住”之处,然金刚坐今已为外道所据,传言已无佛教。中国和印度一样,同是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玄奘法师、天台的智者大师,六祖慧能等历代高师的弘扬。中国佛教已超越了印度佛教,且具有不同于印度

佛教的中国特色。尤其是中国的藏传佛教,为佛陀身、语、意密之所依,令佛教如旭日东升,如来教证之法从未失坏,中国实为当今佛教的“法住”之地。有关学者认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的文化,可概括为有三个不同时期。第一,从三皇、五帝、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以前,是老子的道家、孔子的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也是中华本土文化。第二,从秦汉南北朝起直到明朝末年,是中华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期。第三,从明朝末年到现在,是中国接受西洋哲学文化的突变期。宋明出现的理学文化,被称为新儒学。什么是理学文化?就是动辄以“形而上”学的“道体论”为依据,以“理气”,“理欲”等新词用作心性之理的整体发挥而建立的一个人生哲学的新体系,相当于”现代科技“的思想概念。加之“五四”运动及西方哲学文化的打击,使原本荘重、健全、辽阔的儒教文化,渐形萎缩削弱。孔子,原本是和释迦弁尼佛处于同一时代的圣人,也屡屡遭受贬低和批判。所以太虚认为,在当今社会要想复兴儒教文化,可能性不大。然而孔子之道,却是人生在世的正当办法。

老子是东周时代的一位圣者,他留下了巨著《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又说:“天地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使人觉得老子的道玄而又玄,一些文学家想注释《道德经》,但不明白老子思想的要旨是什么。就连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在他的“原道”一篇文章所讲的,被认为他对老子的“道”也根本就不知道。

佛教关于世俗谛的教义与中国儒家思想的融合,以及胜义谛的大量传译,人们理解了“真如”的道理,也就懂得老子所讲的“道”的真正精神所在。中国因为是具有高度文化的文明古国,所以才可以接受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这也是佛教在中国昌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佛教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说是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唐代的诗人白居易曾问一个禅师佛法是什么,这个禅师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立刻就说,这两句话三岁小孩都懂呀!说明在盛唐时期,“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佛教已经是家喻户晓,广泛流传深入人心。历代有名气的皇帝、梁武帝、汉武帝、李世民、武则天、康熙、乾隆、忽必烈等,都信奉佛教。伟大领袖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与释迦弁尼普度众生原是一个宗旨,我们要团结广大的佛教徒,为人类的利益而认真工作”。江泽民总书记说:“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政治局常委、政协主席李瑞环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佛教文化对中国伦理道德产生很大影响,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佛教许多主张和我们现在提倡精神文明的思想是一致的。”由些可见,倡导人间佛教,对于贴近现实社会,关注现实人生,关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佛教的善法净化社会人生,去完善家庭伦常、社会教育、法律政治,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可以使佛教进一步得到发扬。

标签:论坛精华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