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家之伤害化为爱之一:溺爱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家之伤害化为爱之一:溺爱

“我这样爱你到底对不对,这问题问得我自己好累,我宁愿流泪也不愿意后悔,可是我害怕终于还是要心碎……”70后们应该会记得陈淑桦的这首歌。当时觉得旋律挺好的,但对歌词没有深究。现在想起来,想必李宗盛对人生还是真的有那么点感悟的。我们总是以自己认为对的、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去表达着我们的爱;不愿意、或者说是不知道怎么样去了解其他人的感受和真正的需求。所以,通常,我们以自己的方式爱着家人,以自己的方式工作而没有团队,以自己的方式做着很多很多事情。

曾经,我觉得我是那么的孤独,茫茫人海,我除了自己,几乎感觉不到其他人的真实存在。甚至和另一个人谈知心话的时候。因为我其实还是只对自己感兴趣,我貌似是在和对方做着各种交流,试图努力地去理解对方,但我绝大多数时候并不能真切地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我甚至对他们都并不感兴趣,所以他们其实是并不存在的。

真的很孤独。更可怕的是,我甚至更多的时候都不能真正地了解我自己。

让我们都尝试着去了解真实的自己吧,穿透表面,去看看没有被化妆过的内心,表里也许迥然不同。我们曾经操着各种各样的名义伤害了很多的人,而不自知。再同理地去看看周围的人们,那些曾经被我们认为所不能理解的东西,是不是会有个全新的认识。认识了这些真实,原谅和宽恕也许才能真的产生。

兰州28岁女子林娟(化名)因痴迷刘德华而成为全国瞩目的一个新闻焦点。据报道,林娟对刘德华的痴迷从16岁开始。1994年2月的一个晚上,她梦见自己房间里有一张刘德华的照片,照片左边写着“你这样走进我”,右边写着“你与我真情相遇”。从这个梦开始,“刘德华的影子几乎出现在她的每一个梦中”。

只做这些并不算什么,林娟受人关注的地方在于,她梦想见刘德华一面,并得到他的签名。为了帮女儿圆这个梦,她父母一次筹借1万元,一次筹借5000元,最后又卖掉不足40平方米的住房,让林娟去北京和香港观看刘德华个人演唱会。这些倾家荡产的举动并没有让林娟达成愿望。最后,林娟的父亲表示,为了让女儿圆梦,他愿意卖掉他的一个肾。

后来,通过种种方式,林鹃一家终于在3月25日见到了刘德华,但是在她见到刘德华的第二天,林父跳海自杀。林娟说,即使父亲死了,她也没有后悔……

一片哗然。

虽然媒体对林娟一事的报道甚多,但并没有披露林娟足够多的个人成长经历,很难确切分析她疯狂追星背后的心理机制。不过,通过林家倾家荡产以及林父不惜卖肾帮女儿圆一个荒唐梦的举动来推测,林娟应该是一直生活在被溺爱的环境下。

林娟的父亲,不惜卖房子卖肾、不惜一切代价来溺爱林娟,是什么能让他这样做呢?那伟大得近似忘我的爱,背后推动着他的,难道真的是网友所抨击的“脑子有病”吗?这样的疯狂又从何而来?所以今天,我们就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地谈一谈——“溺爱”。

表面上看起来,溺爱仿佛是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它毕竟是通过父母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但心理咨询师荣伟玲断言说:“溺爱有很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推动力量,使得父母甘心情愿无止境的付出,其真相是在于,父母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是源于一种自恋。”

她说,她曾无数次憧憬过,要是她有个女儿,一定会经常带她去糖果店、糕点店……让她吃遍自己喜欢吃的所有糕点,而自己看着她吃就非常满意了。其实“去吃遍这些糕点”这事,是她的童年,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愿望,至于女儿是不是喜欢,她没有想过。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都曾经说过:“如果以后我有了孩子,我要……”,说这话的时候,我们可能谁也没有考虑过,我们要怎么样怎么样的怎么样,孩子是否喜欢,是否需要。而说这话的同时,也一定是,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抱有遗憾。重新再活一次已然不能,所以孩子的人生便点燃了我们的希望。我们期待着在自己身上未能实现的东西,在他的身上能得以开花结果。所以,他的性格,他的学习,他的职业,他的恋爱,他人生的一切选择,都是我们期待参与的对象,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方式,再重新活一次。

林娟的父亲,很有可能会是这样:他自己童年的时候,缺乏足够的爱。那么,这样的男子一旦做了父亲,而且是39岁才做父亲,他就会百般地宠爱自己的孩子。但同样,他在宠爱这个小孩的时候,他是将自己的那个对爱严重饥渴的“童年的自己”投射到了女儿的身上。看起来,他是在百般溺爱女儿,实际上,他是在源源不断地满足他“童年的自己”。

我们还可以设想,一旦林娟做了妈妈,又会如何呢?非常可能的局面是,她根本不知道怎么爱孩子。于是,她的孩子像姥爷一样得到的爱太少,一直会处于爱的饥渴状态。等他有了孩子,他又像姥爷溺爱妈妈一样,溺爱他的孩子。

这是一种常见的“隔代遗传”:第一代人得到的爱太少,于是溺爱;第二代人得到的爱太多,于是只知索取;第三代得到的爱太少,又溺爱……

在这里我们看到,林娟被严重溺爱了的结果是,她的世界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她并没有因为得到太多的爱,而同样地去爱她的父母,相反她是那样的无情。

当林父跳海自杀后,林娟的表现太苍白、太冷漠、太令人愤恨。其实,比林娟更令人愤恨的故事可以在新浪网的社会新闻中屡屡看到,而且常是一个模式: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成了不孝子,常常对父母进行索取,如果不答应就拳脚相加,最后不是他将父母打死,就是他被父母或亲人打死。

最受宠爱的孩子反而与父母成为生死敌人,这样的模式是多么地令人费解!这种故事强烈地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经,于是这种孩子常被谴责为“狼心狗肺”。

而埋藏在这“狼心狗肺”中的恨意,是怎样产生的呢?接受了那么多“爱”的他们为什么会那么的无情呢?那是因为,溺爱被美化了,我们会认为溺爱只不过就是过度的爱,但它的确不是。溺爱中的那个被冠以爱的名义的爱,它是披着爱的圣衣、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了另外一个人身上的体现。这不仅折磨着孩子,还要让孩子在道德的阴影下,强烈地内疚。他们对孩子的真实的成长需要视而不见、拒绝让孩子做出独立的选择,而一味地以他们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替孩子做事,他们剥夺了这个孩子的人生中,应该享受到的,从挫折和失败中成长为坚强和获得智慧的过程。

在别人看起来,他们是孩子实现欲望的工具,但其实,孩子却成了他们的一个替代者。如此“养大”的孩子,他们不能接受独立,他们必须和其他人黏到一起、必须通过其他人对自己的在乎,才能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们先是依赖父母,最终是依赖配偶或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却是配偶和孩子的地狱,因为他们只知道提要求,让亲人关注自己,而对亲人的感受视而不见。

在家中,因为习惯了别人替自己做事,他可以颐指气使,为所欲为。但到了家以外,他却极其难过的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很少有人会愿意接受他的指令,相反,什么事都要他自己去完成。这时,无措感和严重的自卑心理就会涌现。但在家自大惯了的这些孩子,绝对不能接受这种自卑,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把自卑转嫁给别人,并变本加厉地伤害别人,以保持他的价值感。

当面临困难的时候,他们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而且童年的经历告诉他,他是弱小的,他做不了什么,要做什么,他必须依靠父母的帮助。但是,父母可以替他交朋友吗?不可以!父母可以替他学习吗?不可以!父母可以替他恋爱吗?更不可以!

于是,这个孩子会产生深深的受挫感。受挫感的产生是很正常的事,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种种或大或小的受挫感,但正常长大的孩子会坚信,尽管遭遇到了挫折,他仍可以靠自己实现他的愿望,而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则习惯以为,他可以靠别人实现他的愿望。在家以外,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于是,一个习惯了溺爱的孩子会无法在学校和社会上靠自己去实现他的愿望,这就不只是受挫感的事,而是他切切实实地无法实现他的目标。这时,他会渴望逃回家中,毕竟在这里,还有人乐意替他做事情。

然而,一个大孩子的愿望和一个婴幼儿的愿望是不一样的,父母已无法替他实现了。帮一个16个月的蹒跚学步的孩子拿一个10米外的球,对于父母而言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帮一个16岁的孩子交友、学习甚至谈恋爱,却是父母很难做到的事情,而帮一个26岁甚至36岁的大孩子实现真正的价值感,则成了任何一个父母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这时,这个大孩子的世界就会崩溃。

一旦崩溃后,他容易对父母产生很大的怨恨。不过,这个怨恨其实不是现在才产生的,而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累积了,当父母非要喂他吃饭时,当父母非替他穿衣时,当父母以安全的理由而非限制他的活动时……这种怨恨早已经产生了。

并且,他们的怨恨,如果从根本上而言,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现在经不起挫折,没法融入学校和社会等家以外的环境,这种苦果的确是父母的严重溺爱种下的。

一个20岁的女孩小妍,因为受不了老师的批评而退学。回到家后,她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经常对父母发脾气,有时还动手打她的父母。每次这样做了以后,她会非常自责,会痛哭流涕地请求父母的原谅,发誓再也不这样做,但她控制不住自己,过不了多久又会对父母发脾气并动手。

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溺爱中长大的她潜意识深处知道,她现在经受不起挫折,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过度的溺爱。她折磨父母,其实是在表达这样的意思:你们为什么现在不能帮我解决困难了?

那父母应该怎么样对待孩子呢,怎么样才是真爱?

真爱不应该光是给予,它应该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所谓合理,是一种判断,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并且,这样做的父母经常会处于一种两难的困境当中,一方面要尊重所爱的人在生活和人格上的独立,一方面又要适时提供爱的引导。这种真爱复杂而艰巨,需要认真思考,需要不断创新。相反,溺爱不管看起来是多么富有牺牲精神,也是懒惰的,缺乏思考,陈旧,僵化,而且一成不变。

譬如,当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想去拿10米外的球时,他的真实需要不仅是要拿到那个球,还必须要自己完成。这时的真爱不是替孩子拿到那个球,而是陪伴着、守护着孩子,看着他独立完成这个任务,并在他出现危险的时候化解他的真实的危险。

再如,当一个孩子明确地对你说“我来……我来……”的时候,他的真实需要就是这种自主行动的愿望。耐心地满足孩子的这种愿望,之后收拾孩子留下的混乱局面,这便是真爱,并且这的确比帮孩子解决问题要难多了。我们常将“做什么”视为爱,但很多时候,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爱。太多的时候,做父母的需要提醒自己,控制住自己干预孩子行为的冲动,因为太多的干预是不必要的。

并且,父母还要切记一点:一个孩子在16个月时独立探索时化解一个挫折时所产生的难度,远胜于他16岁、26岁或36岁时化解一个挫折时的难度。16个月大的孩子摔一跤哇哇大哭时的痛苦,远轻于一个26岁的孩子找工作、交朋友和谈恋爱时遇到挫折所产生的痛苦。所以,要尊重一个幼小的孩子的受挫折的权利。

不过,我想强调一点:一个孩子的自然成长中自然会遇到很多挫折,只要大人给孩子自主解决的机会,那么他们自动会培养出高挫折商,并不需要额外的“挫折教育”。我很讨厌“挫折教育”的逻辑:家里,我们忍不住溺爱你,让你成了温室中的花朵;家外,我们要给你强加一些挫折,让你经得起风雨。

这样的做法,难受的全是孩子,在家里是强加的溺爱,在家外则是强加的伤害,而家长们则不过是在为所欲为。这样看,林娟也是受害人。她的父亲给了她太多太多,但是也剥夺了她太多太多。在这个故事里,我没有看到很疯狂的一面,我只是觉得很悲哀。

我这篇文章,是把武志红老师描述溺爱的三篇文章综合在了一起。它们分别是《溺爱=过度的阻碍》《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放纵型溺爱:最懒惰的爱》。先感谢武老师。本来是想写自己的感受的,但后来觉得再怎么写,也写不出武老师这样的感觉。与其班门弄斧,不如原汁原味。所以在征得武老师同意后,就把它们综合连贯了一下。

选这个题材的时候,我很犹豫。

我不敢选这样的题材,是因为我怕那些被溺爱过或者被溺爱着的孩子们,开始认为,自己很多不美满的地方,都是由于他们的父母造成的。而且会有所夸大。看文章前,也许他们在埋怨父母的时候,还会有丝丝内疚。因为他们认为,毕竟他们的父母是爱他们的,只不过是爱的过了头。而看了这文章后,就把那点可怜的内疚也抛弃了。不,这绝对不是我的本意,绝对不是。

心底的那个伤口,你不去看它,它也是存在的。那些去打杀父母的人,并不是有的人看了这些文章才去那么做的,是不是?自欺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直面事实,直面问题,直面痛苦,也许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看到问题,才是解决的第一步。

那伤口,你不揭开它这一次,它就永远在那里,永远不会自行痊愈。接受这样的事实,别和它较劲。会溺爱的父母其实也没有错,他们也很可怜,他们会如此,那是因为他们的童年也曾经受到过种种的伤害,他们也都没有受到过真正的爱,他们的心里也有一个永远不会痊愈的伤口。

请好好的爱你的父母吧,不要责备,不要恨。拥抱他们一下,体谅着他们也许正和你截然相反的痛苦。也请所有的父母,真正的爱自己的孩子。让曾经的痛苦化为爱的养料,亲子之间会因为深层次的了解而变得很融合。让我们在这个已经满是压力,满是伤害的世界里,去真正地体会因为宽容和真爱而带来的喜悦吧。

但愿,但愿能这样!



标签:论坛精华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