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专题讨论——开放讨论部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惠空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专题讨论——开放讨论部分
  惠空法师——结语
  谢谢三位主讲人的解说,在开放给各位讨论之前,我先对刚刚的几个语词做说明:
  禅有“禅观”和“禅定”两种解释,禅定著重在定的层次,禅观就有定与慧的层次,刚刚大航法师提到这个问题,所以我要说明一下为什么专题讨论要订这个题目。如果只有定而没有慧的话就不能解脱,所以禅观这个观是做为慧之因,是指“定、慧”,兼带少分或多分的戒学,所以禅观思想是解脱修行的方法、法门的未来展望。狭义是指禅宗,广义是指整个佛法各宗各派的修行理论,一开始我没说清楚,在此补充。这个题目其实也并不是在说明中国禅宗思想的未来,否则我就订题为“中国佛教禅宗思想展望”,就因为不是,所以叫禅观,是整个中国佛教未来修行的走向。
  对于三位发表人的说明,不再赘述,只针对刚刚谈到的问题,提出我个人所思考的几个重点供各位参考:
  1、大家都谈到有关“禅教互入”的问题,像佛陀及许多祖师们都是“由禅出教”,我们今天是“由教人禅”,我现在要提的问题就是“由教人禅”的可能性如何?当然站在我的立场,我认为是可能性的,否则我就不会提出来,现在大家可以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譬如像禅宗,有人会存疑的间说禅宗不是要祖师引导才能开悟吗?如果各位仔细看一下传灯录,就会发觉其实很多历代祖师(不是全部),是有一些禅宗祖师是在用一个方法之下,一直用、一直用、一直用……,然后开悟,有人看到水、有人看到枕头掉地、有人听到打雷、有人看到雁飞就开悟了,甚至有人开悟好几次,然后他再找人印证,所以当我看到传灯录这一段,我觉得可以由一个方法进入禅观的,如果可能,这个思考便可以往下推展下去。
  2、智者大师为什么要判教?历代诸宗祖师为什么要判教?就是禅法确实有它契理与契机的差异性,因有差异性所以我们要拣别,如果不拣别的话,糊里糊涂的。什么叫契理?就是这个禅法它是不是究竟,譬如说现在数息很盛行,很多人间我说:“惠空法师数息您觉得怎样?您懂不懂?”我说我懂,我也看过一点点资料。如果单就数息这一个字眼、这个法门本身而言,确实它是入初禅而已。就其他的方法,像智者大师讲的六妙门,它本身就讲出了禅法的层次性,乃至说今天讲的析空体空,像天台宗所讲的三止三观,所以禅的差异性要拣别。很多人不懂得怎么下手,这个下手处就是所谓契机的问题,不懂下手处就进不了,我常常打一个比喻,就像飞机场或港口一样,没有机场,空中的飞机即使看到地面也无法顺利著陆;没有港口,海上的轮船纵使到了岸边也无法靠岸,所以我说的契机就像机场及港口一样,要找到这个地方。禅宗大家都在讲,就是怎么修不知道,在我还没开悟之前,提出个人的看法,就教于各位。以下时间开放给各位提问题,或发表个人的看法皆可。
  赖鹏举
  在这个禅法的研讨会里,我想提一个实际的问题,在中国的禅法修行,实际上最大的困难是高不成低不就,因为中国的禅法由印度一路过来,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非常成熟的东西有时候好用,有时候不好用。不好用是因为它已经非常成熟,后面的人用起来会非常困难,所以现在我们常看到一个情形,大乘我们讲会讲得很彻底,而实际上要用时,不知路在那里,不晓得怎么走,我们发现很多,像净土法门实际上并不简单,现在大家用持名,持名并不是不好,可是我们不会开展,就像电脑无法上网就接不通其他的地方;持名用的方法很多,大部份都是记数念,就数随止观里面数的程度,之后的开展就会困难,这个时候需要把我们的整个禅法的体质,它的困难处,及卡在什么地方做一个检讨,实地从历史上再做回顾。譬如中国佛法既称为大乘禅法,大乘禅法最关键的地方,实际上在历史上大家曾注意过、曾重视过,也因为那个基础所以才有今天的禅法,不能一看就看隋唐以后的东西。在当时由小乘禅法,转成大乘禅法,最关键的地方叫做禅智,就是把禅法的地方加上般若,要在禅法里面加入空观,进一步的禅定的境界才能开展,譬如念佛的禅法也好、天台的禅法也好、其他禅法也好,没有加入禅观,基本上还是一些名相,名相会受限制,实际上开展不到所有的地方。像念佛观里面开展到法身观、十方佛观、千佛观,开展到法华经里面的二佛并重观,事实上若没有透过空观的法身观,几乎都没有办法开展而留在原来的地方,就像我们今天这个情况,几乎没有路可以走。所以当时在中国东晋有一个统一的见解,从西域过来的罗什也好,中国自己走出来的道安及其徒弟慧远也好,大家在禅法有一个共通智就是禅智,就是当时的禅法一定要结合空观(般若智慧),才能转成大乘,如此整个禅法才能有后面的开展,这是目前中国实际在禅观的过程最困难的。任何一个禅观,譬如说一个念佛禅观的人,如何将空观加进去念佛禅观做提升,同样我修天台或修禅宗,如果没有经过这个过程去开展,其他禅观发展就会有困难。而且所有以后在中国发展成的宗派,其共同的过程前面,譬如说华严第一个观是空观,天台第一个观也是空观,任何宗派,基本上都会以此为人手,我想大家对这个地方的重视。所以北齐以后开始,各个宗派非常兴盛的发展,现在的人如果没有把当时的关键点掌握住,而只在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的地方学它的样子,你根本没有办法做。当时的慧思禅师、智者大师,他们一定有这个基础,现在人没有这个基础,直接做刚刚讲的“顿、悟l,不要讲顿,连渐都不好谈,大乘的渐也不好修,所以我们应该把很多问题回到关键的地方,并把它阐明。尤其那个时侯,几乎整个大乘传来中国的时候,我们中国那时候是怎么去掌握那个问题,掌握对了才有以后的开展,表示我们中国在这条路曾经走成功过,只是后面的人把它忘掉了。同样念佛也是这样,中国北传这个系统大部份都由念佛开展,以佛观本身进入法身观,以法身观在中亚开展出十方佛观,在河西的地方开展出千佛观,在中国开展出天台的二佛并重观,乃至以后的整个禅观,大部份都是由念佛观出来,事实上念佛观有它可贵的地方。
  圆光法师
  此次的研讨会十分有意义,本人也相当爱好禅,也常禅坐,可是我发现正如济群法师讲的,释迦牟尼佛是经由禅定而悟道,不是藉由学术研讨会,或赶经忏而悟道,祖师大德也是藉由禅定功夫而悟道,这是个大前题。我一直思考,难道现在没有人开悟,是不是禅定基本功夫根本没有?禅定的基本学是要由经教人手呢?还是必须由禅经方面、大小乘的禅法、或声闻乘的禅法人手?这些的教理是我们禅学的基础,或是要像释迦牟尼佛打坐才是基础?另外我们现在实证开悟可说必须要由专修的禅师来专门指导,现在我们所了解的禅理,到底是禅的思想呢?还是法门?因为法门和思想是完全不一样的,法门著重于实修的步骤,如何契入一个到达证悟禅的境界,而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一些数理是禅的思想,还是禅的方法,我想这是一个大问题。
  与会法师
  今又的主题是禅,禅在大乘佛教里头,书上写得非常多,但如刚才那位法师所言,大乘佛教在禅方面的实践非常的薄弱,而且没有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南传禅法非常的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讲,佛法没有大小,也不应该分大、小乘,好像我们大乘是最好的,禅观也是第一把,但如何落实在日常生活中?目前据我个人所观察到的,台湾的佛教好像非常的兴盛,但是在实践上,跟南传比起来好像就有差距了。我在美国留学时,有二位老师,一位南传的老师,一位缅甸的老师,他们教授的禅法,我觉得非常的落实,有基督徒问我说,你是北传的比丘尼,为什么要来学南传的禅法,我说我将北传和南传的方法混在一块,让我的修行更落实,今又听到法师们的禅观,这是个人的一点提议。
  宗麟法师
  1、关于济群法师在论文中提及要“减少宗教色彩”,请对于这个要没有一点宗教色彩的禅做一个定义的解释
  济群法师答:
  要减少宗教色彩本身就是具有针对性的,如果在四悉檀里是属于对对治悉檀的范畴,因为禅宗的宗教色彩太浓,使得这种禅八法它的本色失去,我所说的减少它的宗教色彩,就是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的,减少不是说绝对的要去掉,减少也就是要尽量恢复禅本身,在生活的层面中修行的一个落实。大航法师发言:
  我大概知道济群法师的基本精神在那里,就精神上我不反对,不过要知道所谓就禅观思想它本身有自行化他的部份,我们若一味的将佛教的修行,一直把它往所谓的曲高和寡推的话,其实就好像说当哲学忽略了人生,人家也会把哲学忘掉一样。如果我们佛教一直往这边谈,而它对世间的渡化功能失去的话,就会像印度佛教一样,到最后也是产生不了作用。我知道济群法师的用心,要知道多数人在接近一个宗教的时侯,你不要认为它一下子就有多少能力去接受,知道禅观思想怎么去修,那是不太可能,尤其在这么一个环境里面。我们自己在弘化上也有经验,如果讲经弘法讲得很高的话,不到一个月就走光了,那你如果办法会,尤其讲神通感应,那铁定二三千人没问题,这个有时候是市场取向。可是我告诉你,我现在不是谈市场取向,我的意思就是说必须要有应化的方便,了解这个时代的环境需要,我们可以利用宗教仪式所谓的梵咀,以为方便,只要你不堕落。我之所以要补充,是怕大家产生误会,以后就一味的否定,你一否定其实佛教就会慢慢和人群疏离,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方便,只是多数人会在这里堕落,乃至把这样的方便当究竟,问题就出在这里。可是这样的方便不能否定,很多人认为赶经忏不好,我告诉你很多人就是因为无常门,家里有死人才等到他来的,你把他否定掉了,你也等不到他了,你光讲那么高的理论他不听的,他宁愿到其他神庙去拜,因为内心里极度恐怖,极为不安,有生活压力,他需要的是很快速的心灵舒展,这个是在宗教仪式里才会发挥这样的一个功能。当然有很多人认为宗教不是鸭片,不管鸭不鸭片,就是有效,你不能忽略这个问题。所以我的意思就是不要迷失在这个仪式上的本身的方便性,其实很多的众生,你讲很深的理论他没办法接受,他要的是一个很快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我们知道这是一种方便,但是要怜悯这一类众生,不要一下子把佛法不分阶层、不分层级一谓把它拉得很高,这能对佛法本身的发展是一种伤害,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2、请问惠空法师对。契理。的定义做一个说明。同时契理最后的归趣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变成在我们修道上一个很可贵的重点?
  答:俱舍论所说的对向与对观,对向涅槃对观四谛,在瑜伽师地论中对瑜伽的解释是“相应”,相应与“教、理、行、果”四法,所以从瑜伽师地论跟俱舍论的解释,就这两个论点其实佛法所有的经教都是所契合的对像。
  我刚刚提到所谓判教的问题,是指法有浅深圆顿的差别,即使在俱舍论讲到类似的问题如“事是分证,理是一体”,俱舍论讲到断烦恼见道的时侯是分分的见到真理,而所证所见到理是同一个东西,所以我认为说中国判教的思想对于各宗派是有调合性的,可以用小乘俱舍论所讲的“事分证,理一体”,同证一个无我的理。
  传明法师
  今天讨论问题无外乎就是说为什么不能达到解脱,或者是说见道开悟,那这些法师提出来不管是禅定或者教呀!都是针对我们时代的毛病提出来的,这是一种方便和相对,但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佛教禅修人才的问题,因为从我个人的经验,我师父虽然讲到证得果位,他是广东南华寺的方丈,当我出家以后也许自己层次太低劣,没法亲近他,就进佛学院读书,等到我读完以后要亲近他,他已经圆寂了。我现在虽然对定、解脱生死非常重视,出家为了就是这个目的。我们推溯到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就是要解脱自己人生痛苦的问题,那么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说三藏十二部的教理来,是以禅定的体验、开悟之后,从法性、从般若里面流露出来,而且在印度脉脉相传了28代再传到中国,中国整个系统也从达摩到六祖一直到下面脉脉相传,包括天台宗也是一脉相传,都重视这种传统的关系。但这个时代,我们现在谈教谈禅也好,已经很少说证得二禅或三禅?甚至我要请教一些老和尚、老师父有没有什方法可以教给我?理论上的我学了十几年,什么都可以通的,你有什么方法教我容易进入,若我进去有些体验,你能不能判断我达到什么程度?有一回我在高曼寺打禅七,听到一位比丘尼在外面出坡劳动,她在拔草时就问那个讲开示的师父,“师父我现在看这个草不草,怎么办?”那个师父就哑巴了,没办法回答他的问题。所以我们讨论人才断层的问题,整个中国老和尚都没有了,现在年轻人学了数理,那么有没有这种体验指导我自己的修行?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因为禅修是非常重实践,是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不可以理论来代替,现在理论和实践已经是脱离了八万四千里,所谈的完全偏了。能不能够切重要点来谈这个问题,所以我提出来。
  刘老师
  我想提二个意见,一是呼应刚才大陆来的传明法师,尊师往生前三天,我正好在南华寺看到他,我呼应他是因为我们谈的都是人的问题,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今天我们为佛教忧心,正如主持人惠空法师对禅宗的衰微感到忧心一样,真的就是人的问题。我在1990年跟惟觉法师到大陆走了一赵,到上海拜会王雷泉教授,王教授在大陆做过禅宗道场的田野调查,当时我听到他讲过一句语重心长的话:“现代禅宗的道场很多,但禅师没有。”这也正如传明法师刚才讲的问题,这的确值得我们去正视的。从另一个角度,在台湾佛教看起来蛮兴盛的,但有一个重要的现相大家忽略了,在中国的历史传承里面,包括这些禅宗的大祖师,如果看虚云老和尚的年谱,就会发现最悲哀的是老和尚没来台湾,为救大陆佛教到了香港又跑回去,为了出家人的那一套衣服能留下来,所以没几个到台湾。在台湾世俗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佛教的医院、学校等人世的事业,但真正把佛教禅的传承在这个地方发扬起来的,却有所不足,而在大陆又发生了三、四十年的人才断层,这是两岸中国人必须共同面对的大问题。
  至于现在我们好像挡不住藏传、南传佛教,我也没那么悲观,倒觉得这是这个时代的人最大的幸运,有机会直接面对藏传佛教。藏传佛教走出西藏后,也走出它政教合一重重包围的许多迷信和仪式,所以可以直接面对它的核心思想。如果时间倒退50年,想到西藏学佛法,要拜很多上师、要准备很多供养,现在不要了,可直接听到师父的法,有法就信,没法就不信,现在占了很大的方便。我们不必怕藏传佛教,要欢迎它,并跟它对话,要知道它在讲什么。我很乐观,但在乐观的同时要充实自己,老祖宗留下很多好东西,要大大的把它们发扬。汉传佛教有关禅观的修持方法,其实很细腻的、有次第的,刚才大航法师讲智者大师的禅波罗蜜修行次第,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按步就班来。很抱歉,我是个在家人,我觉得寺庙的日课、定课是要重视的,譬如刚才方教授讲:“佛法把禅定混同在吃饭睡觉当中,一般人体会不出来。”其实中国佛教最了不起的特质就是有办法把这一套禅的东西混同在吃饭睡觉当中,这就是它的本领,我们要肯定老祖宗的留下来的东西,这一点我非常乐观,与各位分享。
  惠空师父
  谢谢三位学者及大家的热烈讨论,做为一个中国的佛弟子,对于自己本心的照顾、自身的修行解脱及成就菩提,乃至对佛教责任与使命的承担,我想大家都有同感,对于中国佛教禅观也有一此豆(同的看法,虽然在某些地方不完全一致,但我想大家都听到些共同的观点和声音,希望尔后能一起努力,把这个问题带下去,让中国佛教的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感谢各位的参与,谢谢。
  摘自《僧伽》第8卷第4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