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谈菩萨的“四摄”行(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谈菩萨的“四摄”行(三)
  同事:即是随顺、同行、同利等,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能随顺众生的根性而示现各种爱好,使众生能够共同得到利益悟入佛道。也就是说修菩萨道的人,要能够经常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社会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和他们成朋友与他们共同工作,在这种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就教化了众生。所以“同事”就是说菩萨在教化众生时,不但要以布施、爱语、利行三种方便法门,而且还要更进一步的现同事身,和众生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互相亲近、处处帮助,与众生情投意和、感情融洽、心心相印,情同手足一般的亲切,才能真正做到每个众生的心中有菩萨。菩萨甚至与众生现同类身,随缘去度化众生。如《普门品》中说:观音菩萨现三十二应身随机说法,乃至天人神仙、鬼道、畜牲、马腹、驴胎、观音菩萨都能随类现身。真是有句话说的好:“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有求必应”也就成为人们常常赞美菩萨的最妙佳言。不过在四摄法中“同事”最不容易做到,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做好。并且还要有“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崇高风格,不然的话不但不能度人反而会成为“随流逐波”反受其害。所以在《椤严经》中说:“一切众生,为物所转,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其实“同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随缘”的意思,我们要利乐有情普度众生,让众生能够得到利益,使众生能够快乐,那就要满足众生的愿望和要求,才能使众生快乐。所以随顺众生的心意是菩萨行的重要手段,只有随顺众生的心意才能够知道众生需要什么!只有随顺众生的心意才能够了解众生喜爱什么!也就是说行菩萨道就是要处处为众生着想,事事满足众生的各种需要,使众生能够欢喜快乐。也就是说菩萨为了度众生首要满足众生的各种愿望,然后在众生高兴的基础上再去教化。也就是说首先在物质上给众生以满足,在物质上富有的情况下,说明过份的享受和奢侈浪费,都会有尽头的时候。一但福报没有了苦就会降临,所以在享福的时候如果能够惜福而修福,那才会福慧增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饱时思饥时,有衣思无衣”,能够时时反省、处处修善,依教而行、自利利他就是菩萨行。因此同事是菩萨行中的身体力行的修证方法,也是身教重于言教的典型代表,使我们修菩萨道的每一个人所要运用和实践的菩萨精神。
  佛教一切修行法门都要解行并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空有理论而不去实践。我们讲经说法这只是理论,而修行才是实践,在这二者之间更重要是实践。尤其是行菩萨道的人更重于实践,是身体力行的教化方式,只有口说而不去做众生是很难相信你的,只有你的所作所为众生才能亲眼看见,所以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够引导众生接受你的教化而修学佛法。这四摄法主要是从实践上出发,由菩萨亲自去做使众生直接得到利益,并且从每一个众生的点点滴滴的实际生活中去做,让所有的众生感受到菩萨的慈悲和热亲,从而修学菩萨道而得解脱。在这四摄法中每一种法都非常的重要,作为一个修学菩萨道的人来说,这四法是卸一不可的,如果能够以此四摄法要求自己和如是而作,那我们就是一个合格的菩萨。当然我们初学菩道的人,毕竟还是凡夫,不可能把四摄法的每一法都做的非常圆满,但我们作为一个修菩萨行的人应努力去做,尽自己的可能和条件去为众生服务,就是菩萨道的第一步开始。
  俗话说:说到容易做到难。我们今天很多的佛教徒都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在修菩萨道,弘扬佛法广度众生。可我们有没有用这四摄法去检验过自己,自己做的是否真的符合菩萨道,四摄六度就是用来检验自己是不是合法的修菩萨行的人的标致。古人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就是说看我们的菩萨行是不是有长久性和永恒性,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体现出修菩萨道的人不同于一般凡夫。俗话说:三岁的孩童也能懂,八十的公公难做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说明说起来很容易可做起来就太难了,我们学佛之人就是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行人不能行,忍人不能忍。正因为难做别人做不到我们才要去做,这样才能体现出佛教精神的崇高和伟大;体现出菩萨的慈悲和愿力。所以菩萨以大悲心而度一切众生,拔除一切众生痛苦。如地藏菩萨的愿力:“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成菩提”。因此我们学佛念佛每天都要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