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蒺藜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从信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蒺藜论
  释 从 信
  蒺藜,一年生草,多生于墙头或布地而生,子三角状如菱,小而剌人,故有人用铁仿造蒺藜布地伤敌,叫做铁蒺藜(见本草纲目)。古人说:“岁欲早草,先生蒺藜也。”由此可知,所谓蒺藜论就是伤人之论。
  蒺藜论是外道伤人之论,于佛法中并无蒺藜论,但世尊入灭后,僧团破裂,宗派林立,为彰显己是余者皆非,藉判教之名屈辱异己,大作蒺藜论,岂非法欲灭先生蒺藜论也?杂阿含九一五经是破蒺藜论之经典,直探如来本怀,下亦快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那罗聚落好衣庵罗园中。时有刀师氏聚落主先是尼挞弟子,诣尼挞所礼尼挞足退坐一面。尔时尼挞语聚落主:“汝能共沙门瞿昙作蒺藜论,令沙门瞿昙下得语,不得不语。”
  聚落主白尼挞:“阿梨,何等为蒺藜论?
  令沙门瞿昙不得语,下得下语耶?,”
  尼挞语聚落主:“汝往沙门瞿昙所作如是言:
  “瞿昙,下常欲安慰一切众生,赞叹安慰一切众生耶?”
  若言下者,应语言:“瞿昙,与凡愚夫有何等异?”
  若言常欲安慰一切众生,赞叹安慰一切众生者,复应问言:
  “若欲安慰一切众生者,以何等故,或为一种人说法,
  或不为一种人说法?”如是问者,是名蒺藜论,
  令彼沙门瞿昙不得语,不得不语。,
  尔时聚落主受尼搪劝进已,往诣佛所,恭敬问讯已退坐一面,
  白佛言:“瞿昙岂下欲常安慰一切众生,叹说安慰一切众生?一
  佛告聚落主:“如来长夜慈愍安慰一切众生,
  亦常叹说安慰一切众生。”聚落主白佛言:
  “若然者,如来何故为一种人说法,又复下为一种人说法?”
  佛告聚落主:“我今问汝,随意答我,聚落主,譬如有三种田,
  有一种田沃壤肥泽,第二田中,第三田瘠薄。
  云何聚落主,彼田主无于何田耕治下种?”
  聚落主言:“瞿昙,于最沃壤肥泽者先耕下种。”
  “聚落主,复于何田次耕下种?”
  聚落主言:“瞿昙,当于中田次耕下种。”
  佛告聚落主:“复于何田次耕下种?”
  聚落主言:“当于最下瘠薄之田次耕下种。”
  佛告聚落主:“何故如是?”
  聚落主言:“下欲废田存种而已。”
  佛告聚落主:“我亦如是。如彼沃捷肥泽田者,
  我诸比丘比丘尼亦复如是,我常为彼演说正法,
  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示显现,
  彼闻法已,依于我舍我洲我覆我荫我趣,
  常以净眼观我而住,作如是念:
  “佛所说法我悉受持,令我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
  聚落主,如彼中田者,我弟子优婆塞优婆夷亦复如足,
  我亦为彼演说正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发显示,彼闻法已,依于我舍我洲我覆我荫我趣,常以净眼观察我住,作如是念:“世尊说法我悉受持,令我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聚落主,如彼田家最下田者,如是我为诸外道异学尼挞子辈,亦为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示显现,然于彼等少闻法者亦为其说,多闻法者亦为其说,然其彼众于我善说法中得一句法,知其义者亦复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时聚落主白佛:“甚奇!世尊,善说如是三种田譬。”佛告聚落主:“汝听我更说譬类,譬如士夫有三水器,第一器不穿下坏亦不津漏,第二器不穿不坏而有津漏,第三器者穿坏津漏。云何聚落主,彼士夫三种器中常持净水著何等器中?”聚落主言:“瞿昙,当以下穿不坏不津漏者先以盛水。”佛告聚落主:“次复应以何器盛水?”聚落主言:“瞿昙,当持彼器不穿不坏而津漏者次以盛水。”佛告聚落主:“彼器满已,复以何器最后盛水?”聚落主言:“以穿坏津漏之器最后盛水。所以者何,须臾之间供小用故。”佛告聚落主:“如彼士夫下穿不坏不津漏器,诸弟子比丘比丘尼亦复如是,我常为彼演说正法,乃至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如第二器不穿不坏而津漏者,我诸弟子优婆塞优婆夷亦复如是,我常为彼演说正法,乃至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如第三器穿坏津漏者,外道异学诸尼挞辈亦复如是,我亦为彼演说正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示显现,乡亦为说,少亦为说,彼若于我说一句法知其义者,亦得长夜安隐乐住。”时刀师氏聚落主闻佛所说:心大恐怖身毛皆竖,前礼佛足:“悔过!世尊。如愚如痴下善不辩,于世韦所不谛真实,虚伪妄说。”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足而去。
  ①蒺藜论就是言说带刺,逼令对方不得不回应,以损人为乐趣,是故欲令不得语不得下语。
  有问,若如所说,教判是为了整理浩瀚的佛法,彰显佛法的旨趣,云何为是蒺藜论?
  教判就是批判世尊一生所说佛法,分别佛法的优劣,凡是依法奉行的人自也同步被批判为优劣。我们归依佛法僧戒,敬信佛说,依法奉行竟无端被人判为劣等,横遭屈辱,所受伤害如同妇女遭受骚扰。被判为劣等的人下得说不得不说,是故说教判是蒺藜论。
  教判若有其正面意义,应可令一切学者都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以其无正面意义,逼令各宗派不得说不得不说,纷纷各别判教,说顿渐,说大小乘,说难易,说深浅,说显密,说三时教,说四时教,说五时教,教判令僧团下合,教判令佛法灭去,教判应止于智者,而如今教判犹下止,随时随地都有人依教判侮辱他人,是故说教判是蒺藜论,令受辱者不得说不得下说。
  ②若如来长夜慈愍安慰一切众生,也赞叹他人安慰一切众生,理应平等看待一切众生,为什么如来为一种人说殊胜法,又复不为一种人说殊胜法,说法有差别待遇,已失公允,已失慈愍心,刀师氏聚落主如是质难。
  我们一向认为世尊说法有优劣大小差别,所谓了义下了义,殊胜语不殊胜语,这是凡夫心度量如来智,误会如来胸怀也误会佛法旨趣,以此误会,尼楗子才冒失怂涌刀师氏聚落主说蒺藜论,我们才冒失纷纷批判如来一代时教。
  ③惟一最好种子,田地却有三种,一种肥沃,一种中等,一种瘠薄。肥沃田喻为出家比丘比丘尼,因为小家外家全身投入。中等田喻为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因为在家人不舍五欲乐,并末个身投入,瘠薄田喻为外道异学,因为外道异学不信下学佛法。二种田喻只因学者用心多少而分别,并非智愚优劣的区隔,三种刚喻下轻未学,不辱下劣者。
  ④如果下二法是我们公认最好的佛法,世算对一切众生说法,居然下全说不二法,差别对待众生,令一种人听闻不二法,又令一种人听闻小法小教,又令另一种人听闻劣法,譬如农夫播种,居然不全播种良种,岂非自求歉收?由此可知不如理说。
  不二法惟一正法律,只因学者用心有三种,学习的结果分出差别,但世尊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全说不二法,譬如农夫,为大丰收,三种田虽有沃瘠之别,全部播种最好的良种,如经文中说,下欲废田存种,世尊慈愍一切众生,不欲废众生而存不二法。由此经文而可知,世尊入灭后,一切判教都非法,都误会了如来的慈愍心,也曲解了正法律的旨趣。
  ⑤世尊说法都下忘了交代“初中后善,善义善味”。为什么呢?我们疑佛说法下说最殊胜法。从世尊入灭后,各宗派纷纷争相判教的事实,可资证明,凡夫都以凡夫心度量如来智,下相信如来凡有所言说必说下二法,必说殊胜语,无论初说中说后说都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我们下信佛说,疑虑都写在睑上,世尊慈愍众生,为免除我们的疑虑,是故不厌其烦,抄说法中随时交代清楚。偏偏我们仍然疑神疑鬼,边听闻佛说边疑所闻非殊胜语,最具代表性的凡夫心就是阿修罗王。有一次释提桓因偕阿修罗王一起来听佛说法,闻法离去之后,阿修罗王抱怨,认为世尊说四圣谛覆藏了殊胜语,不说第五谛。我们现代的学者也和阿修罗王一样,认为四圣谛不殊胜,别有殊胜语最顿最圆最究竟。
  所谓“初中后善”就是一法中的初说中说后说都一样善。若不同时所说法,最初所说和第二次再说,及第三次再说,往后又再说,也都一样善。若广仲其义而可知,世尊出现于世间从初转法轮乃至最后临入涅槃,于此中间一切言说都初中后善,并非如凡夫所判教有三时四时五时种种差别。凡夫以凡夫心测度如来智,见种种差别法应自行惭愧,未见法未得法才误判佛法。
  所谓“善义善味”善义就是世尊所说一切佛法,善味就是一切种种佛法都同一法味,任何佛法都有下二法,譬如红色笔所写文宇,百千万字都具足红色。善义只是文句相,善味就是善义的滋味,如同美食,美食的美味必须食者亲身觉受,善味必须学者实践善义才能觉受。学者听闻佛法若只知善义而下悟善味,是学者自身下相应,并非善义中没有善味。因为“初中后善,善义善味。”没有善味就不是善义,若是佛说必然善义善味具足。
  ⑥为什么说“初中后善,善义善味”呢?因为“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示显现”之故。
  所谓纯一满净,这是梵行清白,智慧与福德圆满具足之究竟相,易言之,梵行清白必然纯一满净,以其已纯一满净,说话不会颠三倒四,说法更不会有时说了义有时说下了义,是故如来开示显现的佛法,片言只宇都具足善义善味,不止一法会中所说初中后善善义善味,凡如来所说都善义善味。
  ⑦若学者于如来初发菩提心,信心十足,下疑下惑,一旦听闻佛法,便依于我舍我洲我覆我荫我趣,只管精勤用功办道,听闻一法便可永断烦恼,无须遍学一切法。
  所谓我舍我洲我覆我荫我趣,我有二义,一者足如来自称,一者学者自称,若如来自称,我舍我洲我覆我荫我趣就是佛舍佛洲佛覆佛荫佛趣,若学者自称,仍然叫做我舍我洲我覆我荫我趣。什么叫做我舍呢?我舍就是我无为法舍,就是以法为舍,以法为居住之舍。什么叫做我洲呢?我洲就是我居舍之洲,居舍之国上,法建立在在善戒之洲,我洲就是我守持之戒。什么叫做我覆呢?修梵行如母鸡覆卵,我覆就是我如母鸡覆卵修梵行,就是在我舍我洲中修梵行,什么叫做我荫呢?我荫就是我如母鸡覆卵,随时荫馏冶暖得所,意谓,善用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三十七菩提分等来调适身心烦恼。什么叫做我趣呢?我趣就是趣向涅槃,也就是依我舍我洲我覆我荫,依远离依无欲依灭而趣向涅槃。我若作佛自称时,我舍找洲我覆我荫我趣就是说,在佛所说无为法舍,在佛所立戒律之洲,在佛所覆,在佛所荫,在佛法中趣向涅槃。
  ⑧所谓净眼下是凡夫恋慕师长之眼,常以净眼观我而住,就是随时以佛法僧戒四不坏净的法眼依佛而住,是故作如是念:“佛所说法我悉受持,令我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
  若比丘比丘尼于如来所起净信心,根本坚固,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世间,无能沮坏其心而快得成就。若妄自批判佛法反而白堕疑虑中,无法依于我舍我洲我覆我荫我趣安乐住。
  由以上经文所说而证知,沃捷肥泽的第一田是诸比丘比丘尼,足世尊成佛之后最先所耕作的第一田。世尊所播种的种子就是四圣谛,十二因缘,五阴、四食、六人处、十八界,以及三十七菩提分。此等诸法记载于四阿含经中,文简意赅都是出家必学,惟出家非专业修梵行,才能从实践中善见善入。若在家人下离五欲乐,学佛如沾酱油,业余办道很难自行领会阿含义。若外道异学不信不学佛法,于四阿含如见天书。世尊入灭后,学者判教都把正法律判为小法小教,迷昧真实际,既损人也不利己,只叫做蒺藜论。
  ⑦世尊耕作第二中田,所播种的种子,仍然足四圣谛乃至三十七菩提分,但在家优婆塞优婆夷都有家累,无法全身投入修习梵行,便无法亲从实践中自行领会善义善味的细节,世尊下得不于第二田中施肥,广说四圣谛乃至三十七菩提分,引用世尊本生菩萨行及不可思议神通事,如经文中说:“我亦为彼演说正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发显示。”
  世尊为在家人广说正法,不优于略说之出家人法,也不劣于出家人法,都同一善义善味,只是比出家人法更广解其义,并动令广修菩萨行。世尊为出家人和在家人前后所说正法,只有广略之别,无优劣之别,否则便违背了“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发显示。”之宣示。可惜,世尊入灭后,学者为了诤优劣,竟然判教,批判如来前后说法有顿渐大小,迷昧真实际,既损人也不利己,使正法律快速灭去,只叫做蒺藜论。
  ⑩佛法出现于世间,使印度九十六种外道减损往日的供养,于是外道异学纷纷问难而来。世尊慈愍一切众生,下欲废田而存种,于第三瘠薄田也勤于耕作,依然播种最好的种子,乘外道异学质疑时,为其广说四圣谛乃至三十七菩提分。但外道异学下信个学佛法,又执其本来异知异见,世尊为破其异知见,包容异学,开示显发大方广之门路。如经文中说:“如是我为诸外道异学尼揵子辈亦为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示显现。”
  世尊为外道异学所说正法,可想而知,下优于出家人法和在家人法,也不劣于出家人和在家人法,都同一善义善味,只是比出家在家人法更广博杂说,并无优劣之别,否则岂非也违背了初中后善善义善味之宣示?可惜,世尊入灭后,学者都下见此文,不知如来本怀,竟然判教,判摄异方便为最殊胜最圆最顿最第一,昧于真实际,既损人也不利己,正中外道异学之下怀,使正法更加速灭去,只叫做蒺藜论!
  由于学习必须反覆记诵,比丘比丘尼记诵其所学所知,以便随忆随觉随观,优婆塞优婆夷也记诵其所学所知,外道异学也记诵其所学所知。世尊入灭后,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典,只结集彼所共识之佛法。流布所学是学者的权益,在家优婆塞优婆夷自也传述其所学之菩萨行。外道异学也不落人后,流传其所闻所知,想当然尔,外道异学所流传的佛法,自不觅夹杂外道异学。
  可惜,判教之风盛行,高推外道异学所闻所流传之佛法,昧于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的真实际,既损如来也不利于学者,是故说,判教只叫蒺藜论。
  摘自《海潮音》第74卷第6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