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观呼吸》读后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美丽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观呼吸》读后感
  王美丽
  前 言
  学佛人最基本的自觉与认识就是“人人悉有佛性”,换句话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潜在无限的力量,这些力量都是值得开发的资源,所以我们不必感到自卑,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修行得解脱。但是,也不能高估自己,要透过相当程序的修行才能将我们的潜能发挥到极限,得到圆满的成就。
  《阿含经》里有一段故事这么说:
  “有一天,佛陀来到摩伽陀国南方t个名叫r一茅乙的村庄。那里有一位婆罗门叫做巴拉多贾,当时正在田里耕作,他播种时总先把锄头拴在牛只身上。
  “那天早晨,佛陀穿著薄衣,手持铁钵和外衣,前往巴拉多贾耕作的地方,当时巴拉多贾正在分配食物,佛陀靠近他们站在一旁,巴拉多贾看见佛陀托钵站在一旁,便告诉他说:“求道的人啊!我播种耕作,在耕作完毕才会吃饭,你也一起来耕作吧,等耕作完毕再吃饭吧!”
  “佛陀回答:r婆罗门啊!我是在播种耕作啊!因为播种耕作后才有东西吃。”
  “巴拉多贾诧异地问道:“可是我并没有看到你的牛、颈圈、锄头、犁和尖棒,你怎么说你是在耕作呢?”巴拉多贾接著说:“你自称也在播种,但我并没有看到你在耕作,请问你,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佛陀立刻回答:“信仰是种子,苦行是雨水,智慧是我的锄头与颈圈,而惭愧是锄棒,意念是绳,心念是我的犁和棒棍。”佛陀接著说:“要保重身体,说话谨慎,节制饮食。我把诚实当作除草,柔和当作颈圈,努力就是我的牛只,它能使我达到宁静祥和的境界;不会后迟,只会勇往迈进,到达那里便能无忧无虑。这就是我的耕作,也就是我甘露的果报,唯有如此耕作,才能从各种烦恼中得到解脱。”
  “之后,巴拉多贾登门拜访佛陀,出家受戒了。”
  以前,我总是不敢轻易尝试打坐修禅,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做,尤其是多项的戒律,身为平凡俗世中的一粒沙,背负著深孽的三毒,又有无尽的业障,怎么说都是不可能得道解脱的。然而佛陀告诉我们修行的道理和我们在生活上为生存糊口而努力耕作播种是一样的。就算是一粒沙,它都会想努力超越自己,所以打坐修禅其实就是耕作播种,正如佛陀所说:“信仰是种子,苦行是雨水,智慧是锄头与项圈,惭愧是锄棒,意念是绳,心念是犁和棒棍。”
  《观呼吸》一书是佛使尊者对修禅定者所作的伟大贡献,书中说明修禅先要有两种准备:—、理论上的认知。二、实践上的功夫。
  首先,我们在理论上对“定”要有充分的认知;因为修禅的过程是“定”,也就是在修禅当中以“定”来修练,为的是进入涅槃寂静之“定”境,所以我们一定要先了解“定”的意义,我们才能不偏不倚地从事实践功夫。
  佛使尊者说明佛经中对“定”的界说是:“安住于某一个对象的健全心。”并且认为“健全”作为“安住于某一个对象”的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若不健全,就算安住于某一对象,其结果亦是邪定。因此,在健全心作为禅观的动机上,也就是所谓正知、正见,我们方能进一步了解“定”的涵义在“心能够坚固不移”。佛使尊者说,其特质是“不分心”,其功能是“克服分心”,其显现是“不游移”,而其近因是“悦乐”。
  禅观要能不分心才能克服分心,我们身上背负著重业,外在又有许多情欲与恶,这些无时无刻不在分化我们的心,所以才说念头是千变万化的。佛使尊者不断强调心要能够坚固不移,是要我们能不分心、克服分心,扫除杂陈欲望,达到不游移的态度,方能进入宁静祥和之境。
  在理论上“定”有几种分法,佛使尊者在此只将“定”视为一种,即“坚固不移的心境”;因为任何一种“定”的分法,其基础皆为“坚固不移的心境”。但这“坚固不移的心境”若受到染污,也就是转向情欲与恶的心境,则陷入邪定,会毁坏且退缩我们自身的佛性。然此“坚固不移的心境”是无污染、忧虑状态心境,则我们深孽三毒与无尽漏便能渐渐化消,我们自身佛性智慧便能拨开云雾见光明。这光明即是“定”所带来的利益,佛使尊者为我们分析了经典中关于“定”的利益有五项:“当下乐”、 “观”、“神通”、 “证得梵天”、 “证入涅槃”。
  1、当下乐:根据佛使尊者的说明,“任何人只要心能够定就可以经验到这种r当下乐”。”由于我们的思绪千变万化,念头游移不定,一旦我们静下心思,也许只有须臾片刻,但那时那刻,也就是当下,心思纯洁无瑕,无任何世间俗事干扰,那种心境的纯粹宁静是让人非常愉悦快乐不已的。
  2、观:一旦我们能持之以恒于当下“定”,虽每个当下定的境界有所不同,但却是“观”的基础,因此“定”所带来的“观”之利在于使我们“彻底了悟无常、苦和无我”,进一步使我们的一念心不系在缘起无明中而轮回不已。
  3、神通:佛使尊者称神通为“健全的精神力量”,此有深义,一是此神通是健全的,所以非拿来作恶的,也非掺杂著邪欲的;二是此神通的来源是人心深层的精神力量,所以一念心的专注(定)构造了自我世界的实现。
  4、证得梵天:我们知道高于欲界之上的梵天,但我们的心并不在欲界之上,可是却可以藉“定”把心提升到此境,然我们修行的目标并不在此,因为佛法的精神在离苦得乐,从此岸到彼岸,其最终实在是要超越轮回流转。梵天仍是轮回流转之一界,我们不能将其视为禅定的最高目标。若视其为最高目标,则我们起心动念不够纯洁无瑕,此非正定,易导入邪定。
  5、证入涅槃:即“解脱”,和我们一般的死亡不同。我们的死亡在轮回业报里流转生生不灭,所以无常与苦亦伴随我们而生生不灭。为求超脱轮回流转,即是要证入“涅槃寂静”以使无无明,然此为一般凡夫如你我所难以达成的。
  再者,我们在实践上是要成就“定”的功夫;理论的层面认知清楚后,剩下的便是身体力行,将理论付诸实践。修禅定最基本的是守戒,也就是佛使尊者说的,要“严禁一切不良行为”。当能不违犯一切不良行为后,我们便能慢慢消除自身的各种业障,藉著亲近“善知识”而使我们拥有正知、正见与正念,以消除所有危害我们的干扰。
  禅定所观之对象,针对个人所需而有所不同。佛使尊者认为每个人应有两种禅观对象,一是天天修持之对象,一是为快速达至效果之对象。我想在此,最重要的还是天天所修持之对象吧!为何我们要天天修持?那被我们所天天修持之对象一定是我们所欠缺的,而且无法立即拥有。所谓滴水能穿石,积沙会成塔,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做不到的就是持之以恒。禅观的对象就像是t面反照自身的镜子,我们得仔细观察才能探出究竟。 “没有比自欺更严重的事了”,一位美国科学家如此说,因此研究禅观对象就是在认识自己,而修持之功夫必须持之以恒。
  其他的实践功夫,就是要尽量避免外界干扰,譬如住处的环境、身体的各种状况等,要使达到最简单的状态,不要有任何的牵挂与忧虑,以免半途而废。
  我的心得
  一、人体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水、空气、阳光是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就当下一刻而言,空气应该是对人体最重要的元素,因为短暂没有水或阳光,人类的机能还不至于有多大的衰退,可是只要几分钟没有呼吸,人体机能即快速衰退而失去运作。
  佛使尊者告诉我们选择呼吸作为主要的禅观现象的几项理由是:
  (1)观呼吸可以导致“当下乐”、 “观”、“神通”以及彻底了悟漏尽的修行。(2)观呼吸是数息,这是内外视的细腻禅观,可以让我们内外感到宁静、舒适。删无论是哪一种课程的禅观,观呼吸都可方便地、自然地被拿来使用。
  因此,呼吸作为我们人体机能运转的最重要部分,是最普遍、最自然、最方便的对象。我们在进行禅观时,总是很自然地运用到它,呼吸作为禅观的对象,是再自然不过的,也容易方便我们随时禅观。
  二、观呼吸的前置体验——佛陀的四个经验
  (1)出息长时,他了了分明:“我出息长。”入息长时,他了了分明:“我入息长。”
  在我们不刻意的状态下,我们对於呼吸是没有感觉的,当然,当我们激烈运动后,会明显察觉它的存在与不可欠缺。佛陀除了要我们察觉自然呼吸的状态,还要非常了解相应的各种身体状态,因为我们身体的各种状态不同,所以我们的呼吸也有所不同。藉由此项观察,我们的“身”被显现出来,我—们了解并经验了呼吸的身体状态而能进一部掌控呼吸的节奏。
  (2)出息短时,他了了分明:“我出息短。—入息短时,他了了分明:“我入息短。”
  在稍稍体会呼吸的存在,进而稍稍掌控呼吸的节奏之后,佛陀要我们察觉刻意呼吸的状态。刻意呼吸系于心念的操控,从观察其状态而对心念状态有所觉醒。因此,从观自然呼吸到刻意呼吸,我们能够将心置放于专注的“观”上,由此我们即可接著进入完全的体验。
  (3)“我呼出息,体验这整个(气息之)身。”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吸入息,体验这整个(气息之)身。”他如此训练自己。
  当我们将心置放于专注的“观”上,我们即是守住了欲望的诱动,也就是使其自身道德清净,所以佛使尊者说:“当专注於呼吸时,就等于有所禁制;……禅和子如此修行的时候,就不会违犯道德戒条。”此为三无漏学中的“戒”。 “观”是专注於呼吸上,这就是修定,亦是三无漏学中的“定”。因此将心置放于专注的“观”上,而这样的观又是专注於呼吸上,此时“观”与“所观”会清楚显现,这样便是获得了智慧,也就是三无漏学中的“慧”。修此三无漏学,为的就是要分化重业。
  (4)“我呼出息,宁静此(气息)身之动作。”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吸入息,宁静此(气息)身之动作。”他如此训练自己 。
  “身之动作”即是身体的呼吸,“宁静”即是心念的控制。佛使尊者说:“当身体僵硬或焦虑的时候,呼吸就会跟著变成粗或焦虑;反之,当呼吸是细而宁静的时候,身体也会跟著变成柔软而宁静。控制身体就是控制呼吸,控制呼吸就是控制身体。”在“观呼吸”的前置体验中,要进入禅坐的实际操练,就是要能控制呼吸、控制身体;仔细来看,其实也是要我们的心能专注于“观呼吸”上。
  三、禅坐过程的八个步骤——佛使尊者的说明以及我的体验
  (1)计数:佛使尊者要我们“藉著体验呼吸的前、中、后,来控制呼吸”,此即为“观呼吸”的前三项前置体验。由于要从纷扰心境进入禅定,一开始若能藉由计数则能较快进入。过去我总想以意志坚定之心念直接进入禅定,但就算无外在环境的干扰,脑中的思绪却繁杂、流动不已。藉著计数,我可以在“观呼吸”前体验呼吸、了解身体的各种状况。
  (2)连接:在体验呼吸后,接著便是进一步控制呼吸,这也就是“观呼吸”的第三项前置体验。佛使尊者说:“让心专注於呼吸之上”,所以也顾不得计数了,应该说是已忘记计数了,因为要控制呼吸、控制身体,所以我们都把心专注於呼吸之上了。
  (3)接触:我们的心已专注於呼吸上,“观”与“所观”显现于前,此为“观呼吸”的第四项前置体验。这是我们首次接触到禅观的呈显。佛使尊者说:“这时候,要观照呼吸接触皮肤表面的那一点,以便从那儿生起“后得映像”。”这“后得映像”是模糊、粗糙、不稳固的,随时都会消失。
  (4)固定:接触到禅观的呈显(后得映像),我们更要专注心念牢牢地抓住其所呈显,此仍为“观呼吸”的第四项前置体验。因为其所呈显被固定于心念中,在其他适当时机中便能够马上被当下呈显,可使我们不陷溺在执著的沼泽中而找不到岸。
  (5)观察:在抓牢“观”与“所观”的呈显后,接著就是要能透视我们的心,从而体证“诸行无常”、 “一切皆苦”及“诸法无我”等。这就是要发展我们自身的观照力以观“缘起性空”。
  (6)转向:在我们观照了无常、苦与空后,我们知道烦恼的缘起,接著便是要去除烦恼,要将心念去离执著而转向纯洁无瑕之清净。
  (7)清净:整体心境清净无染,无任何一丝一毫杂念、欲望、烦恼及执著。这是“观呼吸”的结果,我们禅定的最终目标即是要让自我心境达到清净无染的境地,离开烦恼、欲望及一切无常、苦与空。
  (8)回观:从计数继续开始的观呼吸,并观想所得之禅观呈显,一次又一次地反覆进行,最后连八个步骤都会忽略,只是自然地观想再观想。正如佛使尊者所说:“毫不困难地专注在呼吸之上,使它变得精致,并在整个修行过程中心无旁骛。”
  四、禅坐过程中所体验到的障碍及其突破
  根据佛使尊者的分析,我们入禅定时会遇到几种常见的障碍:(1)最初的障碍就是分辨不出呼吸。(2)出息时向内分心。(3)入息时向外分心。(4)对出息与入息满心期待与热望。(5)专注于出息而忘了入息或专注于入息而忘了出息。(6)观禅观之呈显时被出息所影响。(7)观出息时被禅观之呈显所影响。(8)观禅观之呈显时被入息所影响。(9)观入息时被禅观之呈显所影响。(10)想专注于出息却被入息所干扰或想专注于入息却被出息所干扰。(11)因回忆而分心或因期待而动心。(12)因松弛而懈怠或因用功而激动。(13)因观察过于敏锐而起欲念。(14)因观察过于迟钝而生恶念。
  以下我将禅观的八个步骤付诸实践并与其困难一一对照:
  禅定与情绪的调愈:用佛法观万物,色法组成是地、水、火、风,在此不以物质角度来观察此四大要素,而以其性来说明色法缘合。以人体来看,地有坚性,如我们身体架构之骨骼与皮肉;水有湿性,如身体架构内包涵之血液与分泌物;火有暖性,如身体架构之温度发散力;风有动性,如身体架构之舒张气息、呼吸力。此四种属性相互依存,倘若其一失调,则另外三种亦有所失调。以人体而言,我们架构之骨皮受伤,则内包之血液便会进行消灭外来细菌并凝固伤口,于同时身体的温度略有提升,而气息也较为不顺。人体的气息失调,则容易带来外在身躯的苦痛,因为生命的连续在于“念念相续”,相续的维持为一口气,正所谓“人争一口气”。所以地、水、火、风的调节是对生命连续的调节,没有了生命的“念念相续”,也无有生命的价值意义。
  我行禅定,正如图中所表示的遭遇种种障碍,甚至怀疑自己不引以为意的亦是禅观的心魔障碍之一。然此时稍微停顿下来,再次阅读思考佛经内所隐含的诸多佛法,不以各种角度作直观,而是发展思想广度作直观,再回到禅定,从计数、连接、接触……,一次又一次地循环不已,情绪的起伏是一次又一次地趋向宁静。
  五、证悟四念处
  佛法谈认识自己,从“四念处”即可观之。 “四念处”指的是观身下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在此,我将观身不净与观受是苦诠释为道谛修行之功夫基础,而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诠释为“灭”谛实践之境界基础。
  (1)观身不净与观受是苦是禅观道之修行
  证严法师说:“人的身躯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跟人计较的。”这怎么说?我们说人身有五官七孔,而这五官七孔总会排泄一些我们认为不干净的物质,例如沙子吹进眼睛里,则会流眼泪或有眼屎;感冒或吸入废气,则流鼻涕或有鼻屎;从喉咙中所生出的痰是从嘴巴吐出;耳内总是堆积著耳垢而需要清除。这些不净物都是我们身上的一部分,有哪个人可以说自己是“干净的一呢?没有!所以我们更可以体会到情绪的发生是人皆有之,情绪虽是人皆不想有之,然而却是我们身上的一部分,与其逃避它,不如坦然面对它。时时刻刻观身下净,我们发现我们的身躯造作了情绪,因此我们要化解情绪之烦躁浮动,必从自身做起。
  我们知道了“情绪”即是我们的不净物之一,我们又何必与自己的情绪过不去而作出令人也令己不高兴或怨恨的事呢?这样思考虽好,却不免消极了点。从观身不净的积极面来看,我们所要修行的应如证严法师所说:“我们何不将此身躯废物利用呢?—②每个人都不希望不好的情绪萦绕在心中,然而这所谓不好的情绪却是提升自我心灵的工具。有所谓“好情绪”则亦有“坏情绪”,这是落在相对的世界来看的,我们要调愈情绪不就是落在这相对世界来说的吗?所以不可能将“坏情绪”永远排除,若我们排拒去观察、去承认这些“坏情绪”,看不清楚身上的不净物也就无法将之清除,于是便为了它而痛苦起烦恼。
  因此,我们时时喊苦。佛之所以转法轮,正是为使人们得“离苦得乐”之道,这—离苦得乐”非表面之物质性或精神性的离苦得乐,而是求得真正的宁静、安详,佛教称为解脱或涅槃。人因本有之无明,因而欲望总是无法得到满足,而情绪亦随此欲望之无法满足而无法排遣,所以所受的皆是苦,这就是观受是苦。既知观受是苦,则我们知道情绪之苦,接受其苦而化其苦。因而观身不净与观受是苦是为禅观道之修行。
  (2)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是为禅观灭之实践
  禅观的灭之实践在认识到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因为人们的一念心与执著,往往因当下之差谬而使人遗憾终身。《无悔》书中有一篇故事,叙述两个回头的青年浪子,因其—念之差与自我执著,致在失去自由的空气中度过一生。不只是我们,他们自身也看到了一念间的糊涂、莽撞与自我执著而闯下大祸。心是瞬息万变的,要掌控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是血肉之躯、生老病死的,要保有它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我们情绪之产生既是随“心”、随“我”而来,则亦是无常,知其无常又何必执著自身之情绪?不执著自身之情绪则情绪自身即被调愈至宁静、安详状态,故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是为禅观灭之实践。
  六、禅定的超越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情绪的牵引,好的情绪状态总是赢得较多人的关注,而坏的情绪状态必然让人避之若毒蛇猛兽。情绪之所以不能调愈至圆融圆满,其问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使然。我们关注他人好的情绪状态,躲避他人坏的情绪状态,因此我们仍是身陷我执的相对情绪状态中而无法圆通。东度法王仁波切如此说:“如果我们能够发慈悲心,其他的精神经验将在我们身上自然生起。慈悲是一切德性的根源,它能够解脱我们的自我执著。”
  要在这个多苦多难的世间活得快乐,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拥有一颗开心他人、温暖他人和照顾他人的心。自九二一的天摇地动到桃芝的狂风暴雨,不管是何灾区,都是满目疮痍,灾民身心备受摧残。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付出关心,伸出援手,散发光热,必能使他们的痛苦灭低,我们自己也能感到快乐。
  我生命中的真理是一种实证体验的真理。这种实证体验的心情,在经历了近年来的多项灾难,不断孕育滋长。这样的心情,在佛教的说法,叫做慈悲。慈悲是佛教生命实践的中心德目,《大智度论》第二十七卷中提到—慈悲是佛道的根本”,换言之,成佛的首要根基乃在于慈悲。
  当然,在此并非是因为要成佛才慈悲,也不是说只有佛教信众才有慈悲。提出佛教的慈悲,只是因为它和我的生命真理相契合。我们承认,任何一个人都爱自己,基于这个理由,我们也要爱别人,如此一来,道德才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因为我们爱自己,所以不希望受伤害,将心比心因而不伤害别人。佛教有一句话:“保护自己的人,也保护别人的自己,保护自己理由在此。他因此常不受害,他是贤者。—
  保护自己同时也就是保护别人,这样的自己不是牺牲他人而有所获利的自己,乃是和他人彼此互助而实现生命价值的自己。发现真理就是自我实现的开展,然而,要开展自我实现,就必须灭却种种恶德烦恼。人的潜在恶德烦恼根源于执著自我,也就是一般所谓自私。Uda^na VI.6中说:那些人执著于自我观念,就会受缚于他我的观念。有人就是不懂这个道理,不见那是一支束缚的弓箭。能预见那是弓箭的人,不起“我为之”的念头,也不起“他人为之”的念头。
  佛教教人“修学自己的涅槃”,意味著修行者是“灭己者、舍己者。修行的最高理想境地是自他平等(paramasamata,也就是“使他人回入自己之中”。华严宗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禅宗说“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月摄”。净土宗说“应知由自利故能利他,非不能自利能利他;应知由利他故能自利,非不能利他能自利”。这种种说法都在激发修行者的无分别心。无分别心即是慈悲心,因此在从事社会责任实践时,我们要自利利人,以自他一体不二的精神去实行,绝不是像近代西方国家那样短视近利,把别的个人当作绝对他人而对其施与。
  —慈悲是菩萨所为之业”,无难禅师这么说:一行慈悲时,心有慈悲。慈悲成熟时,就不知慈悲。”当自我归于无时,慈悲便活现于现实精神生活中的真理。在西洋传统的观念里,伦理的实践基本原理是爱。慈悲与爱有什么不同呢?爱是有对象的,而慈悲没有;爱是对自己、家人、宗派、国家的执著,而慈悲则是及于一切众生的爱,下限自己、家人、宗派或国家。
  从报章杂志,从电视新闻,甚至是亲临灾区,我屡屡地实证体验到,生命的真理该是回归人性,也就是慈悲。因为慈悲,有人冒著生命危险进入灾区提供补给物资:因为慈悲,有人为救他人而惨遭洪水吞没;因为慈悲,有人志愿留在当地教导、抚慰一颗颗受伤的心灵。
  不可否认,世界的破坏来自人类自以为是的主宰,自视其存在高过于其他生物。人的无明、尘劳,遮蔽了原始无瑕的慈悲;但是我们可以真正自由的呼吸,只要扫除心中所有的牵绊,让慈悲展现,破除对名牌的执著、对爱的执著、对金钱的执著、对面子的执著、对真假的执著。我们会发现,执著是无意义的、荒谬的。
  慈悲是一种实证体验的真理,但要无所为而为。好比点灯这个工作,如果只是为了灯亮而点灯,那么灯亮了,工作也就完成了,点灯这件事本身是不具任何意义的,只是个动作;但是若为点灯而点灯,从而体验到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每一次的点滴都是—个真理,每一次的真理都是一个体会与收获。
  因此,我们在禅观中,证悟四念处,观了五蕴、六根,更观了十二因缘,更重要的,是要将源自人人皆有的慈悲佛性发挥出来,此正是检证我们禅定功夫的自我修行力。我将慈悲视作禅定的超越,使自身慈悲佛性,“行住坐卧无不禅”。
  摘自《慧炬》460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