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6)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观音菩萨修法介绍6
  第四节观察和选择具德善知识(上师)?佛经中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我们现在已经幸运地得到了暇满人身,又有幸值遇了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佛法,如何走上一条真正能带领我们走向解脱的人生的光明正道,具德善知识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说:“善知识者即是如来。善知识者一切法云。善知识者诸功德藏。善知识者难可值遇。善知识者十力宝因。善知识者无尽智炬。善知识者福德根芽。善知识者一切智门。善知识者智海导师。善知识者集一切智助道之具。”在当今的末法时代,邪师邪说如恒河沙,如何观察和选择具德的善知识,对我们走上学佛修行的正道尤为重要。在本书关于观音的修法中,介绍了一些密宗的修法,这些修法都是非常殊胜的。但是必须在具德的金刚上师的具体指导下,才可以入理如法地具体地观想和实修,不可以自作主张地随便修。因此,观察和选择具德的金刚上师是极其重要的。有一些密宗的修法,只需要在具德的金刚上师处得到修法的传承,不需要灌顶也可以在具德金刚上师指导下具体修行。但是有些密宗的修法,必须在具德金刚上师处接受灌顶以后才可以实修。
  在灌顶的同时,也就已经受了皈依戒和密乘戒。这些戒律都是一定要清净地守持的,尤其是密乘戒,如果破了戒而不忏悔清净,那恶果是严重的。现在汉地有不少人并不知道这些道理,不懂得如何观察和选择具德金刚上师,到处求灌顶而不知道灌顶后必须要持守的这些戒律,因此造成一些不太好的结果。
  戒律大堪布慈诚罗珠根据汉地的现状,在其著作《慧灯之光*金刚上师与灌顶》中,引经据典地详细论述了这些重要的问题。一、 如何选择具德善知识(上师)(1) 作大乘上师的条件什么是衡量大乘善知识的最低标准呢?
  第一, 大乘上师要有无造作的菩提心。据佛经所载,若某人有不造作的菩提心,即使其他方面不是十分完美,在没有其他上师可寻时,我们也可依止他。我们依止上师,除了希望依靠他获得对解脱有利的智慧和方便外,别无所求。若他有不造作的菩提心,就多多少少会给我们灌输一些好的东西。也就是说,他绝不可能为了获得个人的财产、名誉和地位而利用我们;他会尽己所能来度化、引导我们。所以我们还会多多少少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第二, 只具有菩提心是不太圆满的。比如在世间,我们找到一位人品极好的老师,而他却一无所能,我们跟着他又能学到什么呢?同理,我们要的是解脱智慧,而他对此却一无所知,老师都没有智慧,我们哪里能得到智慧呢?所以,大乘上师在无造作的菩提心的基础上,要或多或少地精通显密教理,特别要精通我们所需要的、正式修法上的智慧。若某人不具有菩提心和智慧,他表面上会说得很好听,做得也很好,但实际上,利益自己的成分很多,考虑其他众生的成分很少,他会为了自己的一些目的利用我们,如果我们在很多关系上处理不好就会很麻烦。这时,还是以不依止为好。上面讲的这两个要求,是做大乘上师的最低标准。(2) 作金刚上师的条件做金刚上师只具备上述的最低标准是不够的。无垢光尊者的弟子智悲光尊者,是宁玛巴一位非常伟大的成就者。他著的《功德定藏论》里收藏了很多显宗、密宗对金刚上师的要求。他作了一首偈子,其中讲到:因为现在是末法时代,众生的福报浅薄,要找一位非常完美、如佛陀或大菩萨一样的金刚上师,恐怕难而又难。故尊者说,比金刚上师低一点的要求是:
  第一, 三戒一定要清净。三戒是指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1) 别解脱戒清净。别解脱戒分为在家和出家两种。从这个角度而言,金刚上师既可以是在家人,也可以是出家人。在家的金刚上师首先要具足圆满、清净的居士戒。(2) 菩萨戒清净。作金刚上师一定要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说到菩萨戒,我要强调汉地存在的一个问题。现在,汉地很学佛人都认为,我曾在某法会上受了菩萨戒,所以我肯定有菩萨戒。但实际上,他们得到菩萨戒了吗?很难说。问题在于,获得菩萨戒的关键是什么?若举办一个非常隆重的法会,并邀请一些高僧大德,由他们为大家举行一个授菩萨戒的仪式,是否就得到菩萨戒了呢?从外缘上讲,很多条件都具备了:传戒上师是有菩萨戒的高僧大德,他懂得怎样传菩萨戒,仪轨也准确无误,我们去参加了,法会也非常隆重,种种外缘十分圆满,但得菩萨戒的关键是内因而外缘,内因就是我们从心灵深处是否发过菩提心。比如说,参加授戒法会后,我们应扪心自问:现在我做的一切,是为了利益自己,还是为了利益众生?若是为了利益众生,就要有为了度众生而成佛的念头。若大部分修法的动机是这种念头,就可以得到菩萨戒。反之,若处处都是为了我自己的解脱,那你根本没有菩提心,又怎么会有菩萨戒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这时,首先要锻炼、调整自己的内心。也就是按加行里讲的发菩提心的方法,先修四无量心,再发菩提心。佛法再三强调,所有行持要从内心出发,从内心开始。内在没有任何基础、没有菩提心,只是参加授菩萨戒的法会有什么用呢?传戒法师虽是高僧大德,福德、智慧都很圆满,但是他的圆满对我们有什么用呢?我们自己不发菩提心,他也没有办法强迫把我们变成菩萨,如果有这种可能,释迦牟尼佛早就这样做了。所以得菩萨戒也没有那么容易。一旦得了菩萨戒,就要护持使之清净。
  (3)密乘戒清净。获得密乘戒需要得到真正的灌顶。现在,我们也会说:我是受了灌顶的,有密乘戒。但是否真正得到要看三个方面:一、给你灌顶的人有没有灌顶的资格和能力,再进一步说,他自己有没有密乘戒。二、你本身有没有受灌顶的资格。三、举行的灌顶仪式是否如法。如果能保证这三个方面都没有问题,才可以说我已经入了金刚乘。否则,是不是金刚弟子还是值得怀疑的。第二,要广闻佛法。例如,有些修行人(以前某些在山洞里修行的老喇嘛),修行相当好,戒律清净,又很虔诚,对上师非常有信心。在智慧上,他还是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但是,要给别人传法就很困难。因为佛法跟世间学问不同。你只精通世间所有学问中的一部分,在这圈子里,你就是权威,而佛法不是这样,只有精通了整个佛法后,你才可以融会贯通,了解佛的真实意趣,如果只是看了一两部经典,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因为佛法可分为了义和不了义两种。佛要观察众生的根器,应机施教。众生的根机各种各样,因此佛说的法也各种各样。而在所有这些法中,真正佛的思想是什么呢?这只有在精通了很多经论后才会明了。这是佛教与其它学问的不同之处。所以若要给别人传法,就必须广闻多学。
  第三,要有大悲心。因为作为金刚上师,就要以悲心摄受其他人。若某修行人戒律清净,又懂得一些显密教法,但他只是独自在山洞里修行,拒绝跟所有的人接触,不愿意摄受他人,那么,他虽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却不具备做金刚上师的条件。
  第四,要精通显密仪轨。特别是在密宗里,有很多事业法,它们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可以遣除修行的障碍。但这些全是依照仪轨来做的。若什么仪轨都不懂,就缺少了许多度生的方便,所以要精通这些仪轨。
  博通经论和显密仪轨是从学识方面讲的,但更重要的一点是:
  第五,要有证悟。譬如要在一个大幻化网中灌顶。在大幻化网中有一百位本尊,其中有五十八位忿怒本尊,四十二位寂静本尊。授灌顶者不但要将所有的本尊都观想清楚,甚至连每尊佛的手里持有什么法器、结何手印、身上有何装饰也要清晰地观想出来。若做不到这一点,他怎么给人灌顶呢?所以做金刚上师一定要有证悟。又如,给别人传讲大圆满,首先自己必须证悟大圆满。如同为人带路,首先要把路了解得清清楚楚,才可能引人走上正途。若领路人自己都是糊涂的,又怎么为人引路呢?同样,若上师自己都没有证悟,他讲什么大圆满呢?所以传大圆满、传窍诀的人必须是证悟者。
  这里的证悟,不要求断掉所有的烦恼,也不要求证悟圆满的智慧,只要求或多或少地断除了烦恼、证悟了智慧。这个智慧不是世智辩聪,也不是文字上的知识,而是通过修证得来的。
  第六,要懂得四摄法。即四种大乘菩萨摄受众生的方法。若不懂四摄法,也没有办法度化众生。
  对金刚上师较低的要求,就是以上六点。具备这些条件的称为具德上师。可是,我们西藏有一个说法:小偷和佛,难以分辨。在大街上有很多很多的人,其中谁是小偷呢?我们不知道。佛也是同样的,在大街上的众多人中,肯定有佛的化身,但佛的头上也没有写着“佛”字,所以从外表看不出来。既然这样,我们该怎样去选择、依止金刚上师呢?在密续里讲了三种观察金刚上师的方法。首先,在还未接触时,向住在这人附近的大众打听,因为这些人应该比较了解他的情况。这是从远的方面讲。第二,从近的方面讲,虽然不接触他,但可以在这个人的附近观察他的行为,仅观察一两天是不够的,因为短期内他是可以伪装出来的。第三,就是真正接触这个人并仔细观察,在观察五、六年、七、八年后,如果你觉得上述六点他都具备的话,就可以去依止。但是我们现在有没有这样的时间呢?对于现在工作繁忙的人来说,怎么可能用七、八年的时间去观察一位上师呢?但是,我们要真正地得到灌顶或接受一些密宗的窍诀,对金刚上师就必须有严格的要求。该怎么办呢?此时,像法王晋美彭措等那些高僧大德,就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现在不用观察,他们是很多高僧大德长期以来已经观察好的,依止他们,就不用费太大的心思。而其他上师,就必须要观察。
  上面讲的是密宗对上师的最低标准,不符合这样的标准,就没有办法做金刚上师。但是做不做金刚上师是他们的事,依不依止是我们的事。在前面也提到目前汉地的状况:从藏地出来的穿红衣服的人,只要自称是活佛或堪布,人们便不看他的背景,一律去接受灌顶,也不知道灌顶有哪些条件。大家只知道灌顶很好,金刚上师很好,仅此而已。如果依止以后永远不退失信心,倒也无妨。而实际不是这样。比如一人来灌顶,大家都去听,等他走了没过一个星期,这些人就开始毁谤:“噢,我们错了,他(上师)没有修证、没有戒律,……甚至连人品都不好。”或者又说:“你的上师不如我的上师,我的传承比你的传承好,我的教派比你的教派好。”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在汉地的居士里面存在的一些情况。(3)做小乘上师的条件下面,我们顺便说一下小乘的上师。做小乘的上师。
  第一、要戒律清净。也就是说,若是沙弥(尼),则沙弥(尼)戒清净;若是比丘(尼),则比丘(尼)戒清净。第二,要精通戒律。第三,要非常关照跟他学的那些弟子。其它的还有很多,但我们不讲,只讲三点。
  由上可知,在所有的上师中,对密乘的上师要求最严格,特别是对修证的要求,因为证悟不是很容易的事。蜜汁绝对不允许你盲目地依止上师,它严格地要求你再三地观察,选择好上师后,再依止他听法、受灌顶。此后,有一个更重要的要求是,从今以后,无论发现他有什么样的过失,你都不要退失信心。这位上师有功德也好,没有功德也好,你要认真地依止,否则又会造业。现在无论在汉地或藏地,都是既有很多真正的金刚上师,也有很多不具足金刚上师条件的人。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要观察好,选择好。
  如果你不能观察,又该怎么办呢?他们无论是出家或在家人,都是修行人,尤其是穿僧衣的出家人,他多少都有一些功德,这是肯定的。释迦牟尼佛也讲过,出家后不定期俗犯戒的人像獐子的尸体一样。因为獐子死后,虽然变成了尸体,但它身上还非常有用的麝香。其他不修法之人,佛说,就像狗的尸体一样。狗死了以后,身上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可取之物(这是古印度人的看法),它只是一具尸体。也就是说,一个出家人即使再没有功德,也比一般情况下的在家人好,他总是或多或少有些功德。所以在家人的做法应是,从自己的信仰上,要恭敬所有的出家人,不要去观察他们的过失。但如果你要依止某位出家人,一定要再三地观察。如果你不依止,却常认为这个出家人这里不如法、那里不如法,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有无功德从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也许这些人都是菩萨的示现。
  印度曾有八十位大成就者,他们显现为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如果我们看到他们,肯定会生起很大的邪见。他们中有些是找猎的,有些是妓女或屠夫,总之是世间种姓最下劣之人,但他们却是佛菩萨的应化。所以我们要培养这样的习惯,在信仰上这样恭敬,对我们没有任何损失,这是我们居中士应有的正知正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