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念”之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念”之义
  “念”是心的作用,在佛典中有几种含义:
  一、明记不忘之义─唯识学谓心的作用(心所),于曾见闻觉知的事象,明白记忆不忘(对所缘之事,明记不忘)。
  《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曰:“念谓对所缘之事,明记不忘。”
  《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四上)曰:“于曾受境,恒明记故。”
  《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曰:“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想念之义─亦名忆念、心念。
  《俱舍论》卷一(大二九.四上)曰:“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
  《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一下)曰:“想谓于境取相为性。”
  三、观念观想之义─佛体或理法等之观想,如《观经》第九观之观想佛身,名为观佛三昧。
  四、称念之义─《观经》言:“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安乐集》引《惟无三昧经》言:“耳闻念佛之声”。
  《易行品》曰:“念我称名”。
  《般舟赞》曰:“念念称名常忏悔”、“一声称念罪皆除”。
  《选择集》曰:“念即是称也,念称是一。”
  《选择集》曰:“称名念佛,是彼佛本愿之行也,故修之者,乘彼佛愿,必得往生。”
  五、指极短之时间─诸经论中,以一刹那、六十刹那、或九十刹那等,谓之一念。
  图(略)
  第六意识:在西洋哲学中视之为“能把握客观对象之心机能”。
  广义言之,即吾人所有诸种经验,从原始之感觉,至高度之思考均包括在内。凡能统摄多种经验内容之作用,皆称为意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见佛”论
下一篇:“忆念”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