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见佛”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见佛”论
  一般以见佛身谓之“见佛”,而有眼见与心见之别。
  眼见──有净土见与秽土见。
  净土见──《易行品》言“华开则见佛”。《往生论》言:“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此是往生净土,在净土见佛。
  秽土见──秽土见佛,有临终见与平生见。
  临终见──《小经》言:“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此是临终见佛。
  平生见──平生见佛,有依佛力加被而见,及依念佛三昧而见。
  佛力加被──《观经》第七华座观所言,韦提希夫人见西方三圣住立空中,光明炽盛。此全由佛力加被而见。
  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之念佛,分为观念、忆念、称念。
  观念见佛──《观经》第九观言:“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见则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此是依观念见佛。
  忆念见佛──《念佛圆通章》言:“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此是依忆念见佛。
  称念见佛──《大集经》卷四十三(日藏分.念佛三昧品)言:“至心念佛,乃至见佛。小念见小,大念见大;乃至无量念,见佛色身,无量无边。”《净土群疑论》卷七言:“令声不绝,见佛圣众,皎然常在目前。”此是依称念见佛。
  心见──有证悟佛法及体悟佛心之别。
  证悟佛法──《大智度论》卷十八言:“则能见般若,如虚空无染,无戏无文字;若能如是观,是即为见佛。”卷十一言:“佛常说以智慧眼,观佛法身,则为见佛中之最。”又言:“观诸法空,是见佛法身,是为真供养。”此并非见佛之色身,乃是证悟佛法之见佛。
  体悟佛心──就净土宗念佛法门而言,体悟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亦即宗旨所言:“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不论任何众生,只要念佛,必定往生。此即“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义。如是体悟弥陀愿心,亦即“信受弥陀救度”之信心,乃是真正见佛,胜于见佛色身。何以故?明信佛智故,随顺佛愿故;平生时时蒙佛光摄,往生明见真佛实相。
  自力行者,不知弥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愿心,以自力作勤行精进,息虑凝心之见佛;善导大师谓之自力“要门”,非他力“弘愿门”。若能因此而体悟弥陀悲愿,则能由观念、忆念等之方便“要门”,回入“本愿称名”之真实“弘愿”。如《观经》第九观言:“以见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受众生。”亦如《般舟三昧经》阿弥陀佛告入定见佛之行者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来生。佛言:专念故得往生。”亦因此而悔责先前见佛之方法,而见如不见,彻底归命弥陀,一向称名,不作他想。
  念佛行者之中,亦有一类,虽见佛色身,然无自力心,不执所见,不以所见为往生之助,见如不见,依然如宗祖善导大师所言:“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谓“本愿称名”。
  本愿称名之念佛人,平生在佛摄取之中,往生决定,光寿同佛,尚何不足,须藉见佛色身之方便,以资往生及证果乎?
  图(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净信
下一篇:“念”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