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文化透视·清末民初宗教信仰的误用与遗憾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文化透视·清末民初宗教信仰的误用与遗憾
  明清之际,天主教与基督教传教士先后来到中国,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上自然有些作为。他们的贡献首先表现于器物层面的科技介绍,而在传播教义方面则受到较大限制,因为宗教信仰所触及的是文化的理念层次。
  当时少数知识分子以个人身分接受基督信仰,但是此一宗教对大多数人并无影响。加以世局变迁,列强对清朝形成瓜分的态势,在救亡图存与国仇家恨的考虑下,中国人对基督宗教的印象仍以负面居多。如果单就在中国土地上所见的基督徒而言,知识分子只要想到太平天国事件,就无法寄予同情。
  清末民初时期,有关国家前途的思考,已经从器物层次转移到制度层次,并且开始用心于理念层次了。当时,除了倡议科学与民主的呼声之外,也出现了无神论的思潮,这是因为西方固然有基督宗教,同时也有无神论,并且无神论似乎可以让人暂时避开对宗教采取明确态度的压力。倒是有些亲自在欧美生活过的人士,对基督宗教的认识比较完整,知道它代表了文化的理念层次,与帝国主义的作为无关,而更属于人生终极关怀的抉择。
  本文先以太平天国事件为例,说明理念不能勉强作横的移植,更不宜拿来作为政治活动的借口。
  自1840年中英爆发鸦片战争,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之后,洪秀全即开始传教。洪秀全于1850年起兵,历时十四年,打遍十四省,使满清几乎灭亡。洪氏若以民族大义为号召,未必没有成功的希望,但是他标举的立场是耶教信仰。事实上,他所宣称的信仰已经沦为工具性的手段了。
  在当时,耶教或基督宗教明明是外来的信仰,并未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并且,以宗教之名起而革命,取得权力之后所行的是政治利益的分配,又将如何自圆其说,如何取信于民?无怪乎后来曾国藩以孔孟儒家为号召,可以获得较多响应,最后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不过,太平天国并非毫无后续效应。孙中山十三岁时,“闻太平天国遗老讲洪杨故事,即以洪秀全第二自许,革命动机于是萌芽。”孙氏个人信仰基督宗教,但从事革命运动时,并未以此标榜,或许正是有鉴于洪氏的错误示范。
  由基督宗教传入中国的历史看来,有许多不幸的事实发生了。1891年有“长江教案”,辜鸿铭特地写一篇《为吾国吾民争辩》,指出传教士公开声言三项传教目的皆大有问题。此三项目的是:提高民德,开启民智,慈善工作。他说:传教士宣称要提高民德,但是他们吸收入教的并非优秀分子,而是“中国人中那些最糟糕、软弱无知、贫困堕落之徒”;他们自认为在开启民智,而传教数据则是宗教中的反科学观念;他们自许在做慈善工作,其实只是为其国内失业的专职人员提供巨大的福利。辜鸿铭还把太平天国描述为“在华基督教传教团中之中国弃民叛乱”的暴动。他也举出例证,证明天主教的神父曾经为进占北京的法军统帅提供详细的情报,使他们顺利打赢中国。“耶稣会士在这个时期表现出了热烈的爱国主义和令人钦佩的忠诚。”这样的数据若从中国人的立场看来,岂不是让人憎恶?而这些传教士又怎能代表基督宗教的真精神?
  当然,这一切都是混乱世局中,脆弱人性与自私心理的表现,不能归咎于中西双方的文化理念。由文化理念的层次看来,重要的不是中国人“应不应该”信仰基督宗教或任何外来宗教的问题,而是中国人本有的理念(以儒家为其主轴)能否与某种宗教的理念“兼容”的问题。譬如,知识分子若是接受了无神论,那么自然会排斥基督宗教,而这正是清末民初的一种潮流。但是,这些知识分子能说出什么道理呢?无神论与儒家思想可以兼容吗?这些是值得进一步省思的题材。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