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了脱生死的通行证——对般若的一点认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了脱生死的通行证——对般若的一点认识作者:


一、前言
  在二千五百多年的一个凌晨,明星现于天上,在一棵菩提树下,有人忽然发出一声赞叹:“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人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自此以后,释迦牟尼佛就天上人间时空界限地传播他在菩提树下静悟出的宇宙人生真理,弘扬无上般若之智,以唤醒漂溺的众生。
  般若之智在佛教中有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佛法的核心,又是成佛的根本。有了般若就能了达真理,不为外在的事物所迷惑,故般若是宇宙中最伟大最遵贵的存在,一切的存在都敬仰和臣服于它,因它是一片昏暗。有了般若,世界充满光明,如佛光照耀大地,一切痛苦顿息。般若像人生幸福的金钥匙,快乐的泉源,是众生远离苦海的舟筏,了脱生死的津梁。学佛的目地就要成就般若,般若的成就是佛果的成就。下文是本人对般若的点滴体会。
二、何谓般若
  般若是对人生观和宇宙观透视而产生的智慧。佛陀最初为此智慧雪山六年苦行,最后在菩提树下觉悟宇庙人生真理此一智慧的圆成,即是般若。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就是相应的般若。禅宗五祖弘忍为惠能说法,当下明心见性,亦是般若。提婆求见龙树菩萨,投针于满钵水,所彻入的亦是般若。
  (一)般若之名
  般若为梵语之音译,(因印度人自称是梵天的苗裔,故以梵称之。)意译智慧。因中国没有更适合此意之词,智慧实未尽原意,《智度论》云:“般若即实相,是清净的,圆满的,它通达宇宙人生真相,彻底解除人生烦恼。”因此通常所谓智慧者,乃不足以表显般若的含义。尤其是,常人以聪明为智慧;若以聪明释智慧,则更与般若原意混滥,而失去般若殊胜义。为表这种智慧的特胜,所以沿用的原音般若为好。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般若,略摘《大般若经》中的文字来说明般若之意:“(一)一切法自性皆空,即以空无自性为性。(二)一切法不舍自性,如是徧知。(三)一切法非一切法所行故,无知无见。(四)一切与一切法,非合非离。(五)一切法非僧非减,非染非净。(六)非无流转非有流转法。(七)非净非有净法。(八)非有集法非有灭法。(九)非有取法非有尽法。(十)非有变坏非无变坏法。(十一)非有贪嗔痴法,非离贪嗔痴法。(十二)非常非无常。(十三)非作者非使作者。(十四)非断非常,非有边非无边。(十五)非见趣非见趣断。(十六)非爱非爱断。(十七)非善非非善。(十八)观一切法空而不舍离众人。”这些都是般若之内涵。
  综合言之,般若是无取、无著、无著、无染、无文字、无相、无愿、无生、无作等为般若。其实只要能令众生开悟,一切都是般若,譬如佛陀教周利般陀伽拂尘扫垢,周利般陀伽因而开悟,则扫地作务皆是般若;不难令众生觉悟,则一切都不是般若。
  (二)般若之体
  般若是存在于宇宙及法界中,一切存在之体为般若之体。般若之体涉及到我空和法空般若,此二空般若妙智,不但没有实我的存在,也没有实法的存在。而一般人执著实我实法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我不是久长的、而是短暂的。可我们不知他的短暂,而迷茫的执著它是永久的。其实人生短短几十年,年少时混沌无知;青年时享受青春的快乐;到了中年始品味着时光消逝的烦恼;到老年人老朱黄,亦无可奈何了。一切快乐的时光都转眼而过,一切都不在来了,当初佛陀要出家时,他的父王便在宫中安排了好多绝色美女,想借此拴住他的心。太子对父亲说:“父王啊,如果你能让这些姑娘们永远漂亮,也让我永远不生病,衰老、死亡,那么我就可以安心地在宫中享乐,放弃出家追求解脱的念头了。”对此,净饭王当然是无能为力,最终太子还是出家而佛。由这反衬到众生因为不知二空所显诸法真相,妄而执著。若能了知诸法缘起性空,观诸法而于诸法都无所见,此为般若之体。
  (三)般若之相
  般若体相是无相得法。这从中观思想来看,相而无相。见《大智度论·释问相品》第四十九诸天子问佛:“世尊。何等是深般波罗密相。佛告欲界色界诸天子。空相是深般波罗密相。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垢。无所法。无相。无依止虚空相。是深般若波罗密相。诸天。如是等相。是深般若波罗密相。”由上了知般若之相是没有什么来去,亦无独立及特异的自体,没有仅属于自己的内涵和外延,此为般若之相。
  (四)般若之用
  般若之用在于体悟真理,发现真理,证觉真理而言。当我们信解了知般若之名及其内容,并要亲近般若之法典亲近善知识,依教而行,使自己的身、口、意、逐步与般若相应,从程度不一的相应中而自然显发出般若之广大善用。这从四个层来显,当你处于第一层时,远方仍是黑暗一片,遥遥无期,你在苦苦的摸索中来回飘流。当你处于第二层次时,远方仍是黑暗一片,遥遥无期,但你毕竟找准了方向,并得到了强大的动力。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远方奔去。当你处于第三层次时,远方露出了光亮,目标已清晰可见,不再是遥遥无期,你在欢喜之中飞速地向它靠近。当你处于第四层次时,你就进入了光明之中并与之合为一体,它就是你,你就是它。那时你才发现,你本不动及周徧于一切时空,“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过去、现在、未来、你种种作为、种种苦乐、种种起用之法,原不过是你真心中的幻影而已。故印顺导师说:“众生所以有迷有悟,凡夫所以有内有外,圣人所以有大小,有究竟不究竟,皆由对于实相的迷悟浅深而来。”《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要想体悟诸法实相,唯有以高度的般若彻悟到缘起之理的深处,始能转迷情而得真正的真理。众生之所以生死之流转不息,是因我人愚痴迷执。被外在的五欲所迷住,产生贪嗔痴等相。若想得自在,唯以般若之智去透视
它、观察它、接触它、发现它,这时那些众缘所生之相本性空寂,根本没什么新鲜感、神秘感,那么你的贪、嗔、痴等就会顿然止息。所以说般若能灭贪嗔痴烦恼,能遗虚妄颠倒,能断无明惑业,难令众生返本还源,彻证本具之觉性,得自在解脱之乐。回向偈云:“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皆由般若波罗密。”皆是乘般若舟筏,到解脱远乐之岸。
  上面从几方面来释般若,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具足般若性。只因为无明蒙蔽而使众人沉溺在生死苦海之中,若能极时觉悟,开屈原本具足的般若性,一旦悟道,就是见性成佛。
三、般若的种类
  在佛出世说法当中,所说般若很多,其经典记载有种种股若之说。如五种般若,二种般若等。
  (一)五种般若。据《般若心经幽赞》卷上记载:
  1、实相般若,即宇宙万有之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见性所悟的那个道理,即诸法如实之相,诸法之实相即是般若。此不可以用有无等去叙述它,也不可以用大小去计谋它,非世俗的言论所能指陈,非普通的知识所能推测,所谓心所处灭,言语道断。《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约实相般若。
  2、观照般若,指清净无漏之慧。此慧能照见诸法无相,悉皆空寂此乃实相理体上所起的一种智用。《大智论》说:“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是名般若。”以实相由观照而证得,故谓之观照般若。
  3、文字般若,诸佛菩萨从其亲证实相理体,假借文字语言来大导一切有情,使其解悟者,谓之文字般若。其实文字本身就具备了智慧,若人能出口成章,那文学境界达成很高,说明有文字般若。而悟道者是自然流入,即使不认识字,但他是自然而发。如六祖慧能大师他虽然不认识字,可是他什么都懂,诸佛菩萨亦然,他亲证实相理体,假借文字语言以大导一切有情,使其解悟者,谓文字般若。《大般若经》说:“般若波罗密多微妙甚深,实不可说,今随众生根机,以世俗文字方便假说。”为文字般若。
  4、眷嘱般若,所谓眷属就是亲戚朋友,在此指六度万行。此六度万行与妙慧相应,而其成就般若,为观照慧性之眷属,故称眷属般若。
  5、境界般若,指一切诸法。为般若真智之境界,境无自相,由智显发,故称境界般若。
  据《金刚经疏记科》卷一云:“五种般若系罗什三藏”,就《大智度论》所说的文字般若,观照实相等三种般若中,于观照出眷嘱。于实相中开出境界。又吉藏大师于《大品经义疏》卷一中举出自性共有,方便境界,文字等五种。其中所讲,毗昙之说,是其中境界。毗昙相当实相般若,自性毗昙相当于观照般若,文字毗昙相当于文字般若。
  (二)二种般若:
  1、共般若,是三乘共有的般若。《大乘经》说:“甚深般若波罗密多,通摄声闻、独觉、菩萨及等正觉。”《智度论》说:“诸佛及菩萨,声闻、辟支佛,解说涅槃盘道,皆从般若得。”般若以实相为体,《华严经》云:“诸法实性相,常佳不变异,二乘亦得此,而不名为佛。”这就是三乘所共的实相,所以名共般若。
  2、不共般若,是独菩萨法,而不与二乘共的。《华严经。云“菩萨虽入无生无灭,而不于实际作证,虽入三解脱门,而不取声闻解脱,虽观四圣谛,而不住小乘圣果;果能观甚深缘起,而不住究竟寂灭,不堕声闻辟支佛地。”这就是与二乘圣者不共证不共闻的不共般若。《金刚经》云:“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可见佛说般若经典,其旨是为教化菩萨。
  以上分说五种般若、两种般若、其实只是一种。但为众生方便巧说罢了。
四、般若在佛教中的地位
  佛教传入中国后,到了隋唐,分成八九宗,莫不以般若为其底里,三论宗得其妙用,禅宗得其心髓。天台尝其一脔,馀宗嗅其馀味。般若是解脱生死三乘圣者所依,一切诸佛都从般若而出生。《心经》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罗三藐三菩提。”《般若经》云:“般若波罗密能生诸佛。”《金刚经讲记》说:“得无上徧正觉即是般若。”没有般若的因行,哪会有佛?。无怪佛在《般若经》中直捷说:“般若为诸佛母。”由此可知般若在佛教的地位。
  (一)从教法上看
  般若是佛法的宗要;若没有般若,那佛法与世法虽可以从多方面去加以说明,而般若实为佛法与世法的分水岭。
  (二)从住世说法的时间来看
  通可言之,从得道夜,至泥洹夜,常说般若。古德云:“二十二年般若谈”之说。佛陀正觉后在世间说法,向来虽有四十九年与四十五年的两种不同之说。就多数而言,当以四十五年为正确。以此而论,十分明显的说明在如来四十五年说法中,讲大乘小乘法长;而所讲在大乘法中,又以宣说般若时间为最长。可见佛陀是如此看重般若。
  (三)从译经来看
  汉末祖师大德纷纷翻译。最早的由汉时竺佛朔与支类迦忏共译出《道行般若》即《小品般若》。后来支谦,重译《般若波罗密多经》,即《道行经》,而称曰大明无极。共后有朱士行法师深感般若的“译理不尽”,于魏甘露五年,在于阗得《放光般若》。在这之前竺法护已译出《光赞般若经》三卷。这是《大品般若》的初译,同时又译《小品般若》七卷。及后罗什三藏于姚秦弘始三年来到长安大译经论,重译大品、小品、别翻龙树《大智度论》予以解释。于是性空般若学,乃在中国大为发展。后来到贞观十九年时,玄奘大师从印度求法回国,译六百卷《大般若经》,全部般若始入我国。至于大藏经我们亦可看出,在中国翻印的新修大藏经,属于经藏的共有二十二册,而般若部的就占有四册。若以卷数来说,所谓五千馀卷大藏经。属于诸品般若的,就有七百四十七卷之多。可知佛把般若看得很重。
  (四)从判教看
  1、天台宗,对于判教看法,是把如来一代时教,判为五时。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居涅般时。其以五味来配,即乳、酪、生酥、热酥、密秘、不定的化仪四教虽然般若判第四时,而其它诸时,亦莫不以般若妙慧,作为启迪众生的前导。也正合佛在二夜中所说;我从得到夜,至泥洹夜,于其中间,常说般若。
  2、贤首宗,把佛一代的说法,判为小、始、终、顿、圆的五教。贤首宗虽说般若属始教,但亦判为顿教,为大乘圆教之前导,正与天台带通判二教而证明圆教的道理差不多,故般若也被贤首所看重。
  3、法相宗,根据《解深密经》,把佛一生的说教,判为三时期;先说有相教,化度人天小乘之机,如说阿含等;次说无相教,显大乘真空之理,以破荡小乘着有的偏执,故说般若等经,后说中道教,双明空有,不偏左右,以显中道了义之教故乃说深密等经。这是把般若判在第二时期,因般若破执荡垢,融通淘汰的必须工具,故证诸法中道实相的圆证,也正显得般若智的圆满。所以般若虽为悟证的前导,亦为证真的究竟,因有般若才得究竟,没有般若,哪有佛果的圆证呢?因此中观家谓般若的空,便是中道,离空外更无中道,即空之当体便是中道。这样看来,法相的究竟空义,也即是中道了义之教了。
  4、空宗,智光法师,判佛所说法为三时教。第一时教是说阿含经时期,佛为陈如五比说小乘境具有的言教,其法要在说因缘灭,令其悟苦、集、灭、道、的四谛理,令遣我执;但仍重在人天因果的五戒十善之教,故属心境俱有。第二时教是说深密经时期,因小乘虽在初期已遣我执,证得我空之理,但未了悟诸法缘生如幻,本无实性的法空之理,故又为声闻众及一般初发心者,说诸法缘生,唯识现的道理,即属于境空心有的言教。第三时教是说般若时期,因此时期听法的,都是已经久参饱学的上根利智的人,所以佛为畅自己出世说法度生的本怀,点出般若妙谛,说无相大乘,显心境俱空,普令悟中道第一义谛。如上各宗判教,或把般若判为第二时教,而为圆顿大乘之前异,或说般若为第二时期的中道了义之教,不论其为第二时、第三时、第四时、般若在各宗都俱有重要地位。
  以上从佛陀一代时教的、时间、译经、判教等诸方面可知般若在佛法中有很高的地位。其实在诸经中也显的极其明白,有把它譬喻为须弥山,及诸王中的转轮圣王,又一切功德的核心等。《大乘经》云:“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摄导无量无数无边不可思议功德令入一切智海。”《大智度论》说:“般若能生一切法,为诸佛之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至此可以证明,诸佛之所以能够成佛,不是无因缘的,可说亦是从一个母亲生出的,如我们是由我人的母亲所生,其道理是一样的,只是这里指的是法身母亲而以。
五、从功过明般若的重要性
  芸芸众生人人都想超越痛若,活的自在,那么怎样才能超越痛若,活得自在呢?这在一般宗教就是给人安慰,使人满足,安慰也可说是一般宗教的共同点。如西洋宗教教人信就得救,得救了自然会满足,内心也就安宁。把人当小孩一样看待,给一点东西就能哄过去。其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为人心的不满足,不是外来的给予所能满足的。唯有具足般若之智者,才能够活得更超越,更自在,纵使遭到再多的灾难、困苦,都能在一念间逢乐不喜,遇苦不忧。善用般若思想,哭婆变成笑婆,一个转念,苦难的人生就会成为快乐的人生。用般若待人,你大我小,你有我无,没有计较的必要。用般若生活能有能无,能大能小,能前能后,能多能少。用般若做事,插花,花姿意境不一样,煮菜,菜香的味道不一样,说话,谈吐的风格不一样,有了般若,心境一转,海阔天空,人生何其快乐自在。由这我们想到若想证得无上菩提唯属般若。《大般若经·佛母品》卷第三云:“如来应正等觉,已得无上正菩提,今得无上正等菩提,当得无上正等菩提,皆因如是般若波罗密多。由此因缘,甚深般若波罗密多,于诸如来有大恩德。是故诸佛常以佛眼观视,护念甚深般若波罗密多。”又说:“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能生诸佛,能与诸佛作所依处。”正因为般若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殊胜妙用,诸佛不但尊重般若,而且恭敬赞叹般若。佛法的全体就是般若,诸佛之法,无不从般若海中流出。由此可见般若的重要性。
  (一)修学般若的重要
  人人都想如佛一样庄严圆满。如地藏王菩萨在过去生中就因为看到佛相的庄严才发愿修行。那么如何能得此庄严圆满之相呢?在《中阿含经·王相应品》中佛陀向第子们回忆了自己在过去世中,曾多生多世作小国王,大国王、转轮圣王、梵天王,曾享有种种不尽财富、名誉、威势、善女、亦有大如意足,大神通和殊胜庄严色相,有如是难以言尽的种种福报,但因未至究竟之地,而终归败坏、散失,既不能永久利已,也不能究竟清净利人。直至如今成佛,才克服了种种缺陷,而能圆满无碍地利人利已。由这我们明白佛是由般若的圆满而成就的。假若没有般若,不论你持戒,持得怎样清净,修定修的工夫再深,要想圆满成就是不可能的。当然若要成佛,持戒固不可少,修定不可缺,但最主要的是般若。这在诸经论中,般若的重要显而易知。佛特别费了二十二年这么长的时间,苦口婆心的为我们说般若之法,预使我们领会般若的妙义。本文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1、从戒来显。戒是学佛进道的基础,任何一个学佛者,必须严持净戒,始能在佛法中有所增益。《华严经》说:“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不能不说戒的重要。虽然如此,但由戒守的不同,不持有大小乘的差别,亦有道俗,内外戒的殊异。换句话说,戒是共民间的。不但学佛者要持净戒,就是世间之人,也要依道德(戒)的行为去做。至于其它各个宗教,亦各有其戒条,如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有持戒可是所持的是邪戒,如持牛戒。这不但不能成佛,且落入邪道,或为魔伴,所以戒不能显佛法特胜。
  2、从禅定显。禅定有邪定正定之分,同样是共世间的。如印度外道所修的四禅四定或印度瑜伽师所修的各种瑜伽,甚至中国道家所有的静坐方法及现在所流行的气功,他也有能够利益人类社会的一面,因通过炼气功自身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甚至能开发人本身拥有的某部潜力,这都可说是与定相通的。虽然其中有浅深,有正邪,是可分别,但都名定。所以是共世间的,唯有般若才是不共世间,而为佛法所特有的。所以若没有般若,就在这现实世间中,如果真的要作什么大事,亦不能成功,世间法尚是如此,何况出世间法?但在佛法中,佛说有八万四千法门,在这一切善巧法中,其最极善巧的方法,莫过般若,因为唯有般若,足以表彰佛法之特色,佛法甚深如海,广大无边,而其主要法门,则不外乎般若,唯有般若方能达于波罗密。《心经》云:“度一切若厄”,此是学佛人最高目地,那么怎样除若呢?唯有般若才能除苦予乐。所以般若在诸经典中,曾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赞叹,有赞它是最高,最尊、或说般若最为第一。如《金刚经》云:“第一波罗密”其实指的是般若,可见般若的重要。
  3、以所修的功德来显。佛法将诸功德,大体分为两种,即有漏与无漏功德。此两种可用种种说法来区别他,但主要在于有无般若相应而言的。如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没有一样没有功德。且有很大的功德,然不论功德多么大,设若没有般若为其前导,同属有漏功德。唯有实践般若,才能将佛法的最高特色显示出来,所以有漏无漏功德之别,唯有在般若的有无。
  4、从凡夫与圣人的界线显,也在于有无般若。若有般若就是离染的圣者,若般若智慧,尚未在我们身心上开发,便是普通的凡夫。《大智度论·大方便品》第六十九云:“须菩提,譬如转轮圣王无轮宝不得其名为转轮圣王。轮宝成就故得名转轮圣王。须菩提。五波罗密亦如是。若离般若波罗密。不得波罗密名字。不离般若罗密故得其名。须菩提。辟如无夫妇人易为侵凌五波罗密亦如是。远离般若波罗密。魔若魔天坏之则易。譬如有夫妇人难可侵凌。五波罗密亦如是。”由这可知般若的重要。
  (二)不修学般若之若
  般若之智,对于人生有重大的意义,在这现实生活中,无论对是在家与出家都是必要的。所谓钱财的缺乏不可怕,智慧的缺乏是最可怕的。众生在这茫茫生死中若没有般若就无法活的自在,快乐且会产生种种迷惑。
  1、生死茫茫事难知
  人最初的出生至老死为止,匆匆数十年中,终日浑浑噩噩,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着,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处,不解四大假合之体的无常。于是产生种种执着,认为有实我实法。产生强烈的占有欲,永远填不满的欲望,于是向外攀缘;在这追逐欲望中,迷失了自己。如佛经中记载:有一天佛陀静坐已,在林中散步,这时有一群年青人匆匆向佛走来,请问佛陀说:“刚才你是否看见几个女子从这走过?”佛说:“找她们干什么?”年青人说:“昨晚与她们寻欢作乐,可是清早起来,发现她们都跑光了,并卷走了钱财。”佛陀于是反问道:“寻找女子和钱财重要,还是寻找自己重要?”是的,在这世上,很多人为了五欲,在痛苦中煎敖打滚,迷失自我。如《义品》云:“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所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这表明了欲望中人所带来痛苦如被箭射中一样。其实这只是对自己,更毒的是对亲人。如《阿含经》云:“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母共子争、子共母争、父子、兄弟、姐妹、亲族辗转共争,互相说恶,况复他人。”这反映了欲望中人,六亲不认,这在现实社会中比比皆是。经中又说:“众人因欲缘欲,以欲望为本故,王王共争,国国共争,彼因斗争共相憎故,以种种器仗转相加害,或以拳打,或以杖打刀斫。彼当斗时、或死、或怖、受极重若。”由此欲望给人类带来多少悲剧。有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如一九九九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疯狂轰炸了南斯拉夫的许多城市,给该国人民带来多少困苦和悲痛。这难到不是缺乏般若的过失吗?
  2、不解三宝为魔伴
  众生由于缺乏般若。虽然学佛但是对佛法深奥之理,不能了达,导致误入邪道,或为魔伴。如《楞严经》云:“邪师说法,数如洹沙。”在这末法时代我们修行一定要慎重!慎重!一不小心落入邪道,永无出头之日。如法轮功,它是用佛教名词,来蒙骗群众。可是人们不知,在中国大地上演了一幕幕触目惊心骇人听闻的悲剧,数不胜举,其中有自杀、焚身、投河、或持刀向亲人乱砍乱杀,或集体,或父子,或夫妻,或携亲带子走上不归之路。这是世欲无智之人所存的种种过患。更可怕的是僧团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所谓酒肉和尚,就是那些不持戒,不依佛陀之教而持行,这些完全是佛教的蛀虫,佛教之所有三武一宗毁佛就是葬送到到这些人手里。按佛当初在菩提树下降魔成道时,魔王就对佛陀说过,现在我虽斗不过你,可是到末法时,我身穿你的衣,吃你的饭。这正符合现在这种现象。而另一类人,他表面上作的很持戒,可是内心很执著把法完全弄相反了,他自己认为是对的,临终地狱现前,啊!我怎么会到这里来,我持戒那精进,怎么会这样呢?真是死到临头还不知道,可怜啊!所谓袈裟底下失人身。
  从以上几点,明确的指出无般若之智所存之过,由些不难看出般若的重要。
六、结语
  有了般若,我们就能在更广阔的世界范围内适应社会的发展,追根溯源,从佛教缘起般若思想中,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找到了理想依据,为佛教在现实社会更完善地发展,打开了一条出路。般若对现实的人生起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在修行上,证果上,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般若就能明白真理的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因果性、缘起性,佛教讲有生有死,有业有报,这是从古至今不变的真理。般若就像我们的饮食,若不吃食物,我们的色身就无法维持下去。同样,若没有般若之智,不但不能了脱生死,且会出现种种过患。因此学佛之人,应以般若之智为前导,来修学佛法,洗除无始劫所造的垢染,来自利利他,引导众生开发无上般若大船,到达涅槃彼岸。
  参考书目
  1.《大智度论》
  2.《般若思想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3.《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谛观全集 3
  4.《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记》谤观全集 5
  5.《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著
  6.《实用佛教》佛光教科书
  7.《普陀山佛教》 1998 春
  8.《普陀山佛教》 1998 夏
  9.《普陀山佛教》 1998 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