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谈心之回归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谈心之回归
作者:

内容提要:
  佛法,一言足以顿悟,一言足以解脱,要在心能领旨。可见,心为法本。佛法虽有三藏十二部之浩渝深广,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心。修行也就是修心,心能转物,则同如来正遍知;心为物转,号众生性颠倒。本文从信、解、行、证、用五个步骤,阐述行者如何体察自心,认识自我,回归自心,把握自性,令自相续于下觉中,即如如佛。其过程虽假名为五,五而一,一而五,以不离一心故;一现无量,无量现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前言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宇宙茫茫,人生渺渺,生命是如此的匆匆太匆匆,飘飘出世,又飘飘入世,旋踵即逝。如此仓促的生命,有的人糊糊涂涂的来,又瞢瞢懂懂的去,不知生从何来,死向何去;有的人一生模棱两可,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犹如一无根的浮萍,出没在茫茫人海中,不知要飘向何处去;有的人却能明明白白的来,清清楚楚的走,生死自如,潇洒自在,无比的洒脱。为何同是人类,却有如此悬殊的差别?
  佛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失于本心,为物所转,轮回是中,自取流转。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先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又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但举心,尘劳先起。”可见众生与佛的差别,只在于一念心的回转。能转物,则同如来;为物转,则是迷惑颠倒的愚痴众生。修学佛法也就是在修这一念心。因为,心为法本,如《华严经》云:“一切法从心想生”。心之体灵明洞彻,周遍十方,虚空让其高广,日月惭其光明,大海愧其幽深。若了此心,则万法圆通,无边的妙义一时通尽,能深彻法源之底,洞探诸佛之机。那如何修才能体达此心呢?
  若说修行,贵在得其门而入。总观佛道的整个过程,不出信、解、行、证、用五个步骤。由信门而入,入而得解,解而称性起修,修而得证,证而起用。
  一、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唯识云:“信如水清珠,能清浊故。是知万善发生,信为前导。”行者以一颗至诚恳切、宁死不逾之信心,加以不骄不躁、不折不挠、不卑不亢之态度,去修学佛法,精诚所至,金石必为之而开。依此信心,世出世间一切事业必能成办。做一切事情,若无信心,则难以成办。或者说,根本就不能做成。没有信,一切佛法的功德不生。如树木要有根才能生长,无根即不能生长一样。
  回想当年,我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时,发出一个特大的感慨:“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被无明覆盖而不能证得。”这说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因迷悟不同,而有众生与佛的差别。但其佛性是无二别。
  《契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与佛的差别,只在于一念心的迷与悟。《坛经》云:“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永明唯心诀云“夫此心者,众妙群灵而普会,为万法之王。三乘五性而冥归,作千圣之母,独尊独贵,无比无俦,实大道源,是真法要。”可见,三世菩萨同学,都是修学这个心;三世诸佛所证,也是这个心;一切大藏教法所表诠的道理,也都无非这个心之显现;一切众生所迷惑的,也是这个心;一切行人所悟,也是悟这个心;一切诸师相传,也是传这个心;天下行人所参,也是这个心。如果能了达此心,则头头皆是,物物全彰。若迷此心,则处处颠倒,念念痴狂。此心无始以来,不曾生也不曾灭,不青不黄,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大非小,不计新旧,离文字相,离言语相,离心缘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又无处不在。记得古时有一位异见王问婆罗门尊者说:“何者是佛?”
  尊者答曰:“见性是佛。”
  王曰:“师见性否?”
  尊者答曰:“我见佛性。”
  王曰:“性在何处?”
  尊者答曰:“性在作用。”
  王曰:“是何作用,而今不见?”
  尊者答曰:“今见作用,王自不见。”
  王曰:“如我有否?”
  尊者答曰:“性在作用,王若作用,无有不是;若王不用,体亦难见。”
  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
  尊者答曰:“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足,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王闻即开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确实,宇宙中无一法而非佛法,无一事而非佛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乃至宇宙森罗万象,陈列其中,如晃煌天中,金鸟飞空,闪云光明,高耸云表,巍巍山岳,洋洋大海,彩云云,乃至鸟语花香,皆吾人主观现象之定真,心性之真照,真空中之假相。青青翠竹,无非法身;郁郁黄花,尽是般若,只在行者是否能把握当下,转迷为悟,善用其心而已。如《华严经》云:“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于一切法,无不自在。”《华严经》又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可见,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之本具佛性,既然皆具佛性,那么一切众生若能转迷为悟,就皆能作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是因果的必然规律,应当确信无疑。具足信心,是进取佛果的必要条件。
  二、解——三藏不离一心
  有信无确,只是迷信,犹如瞎子,只是盲修瞎炼,终无受益。有解无信,只是狂慧,解之越深,陷之越深,缚之越紧,终不得解脱。信解如鸟二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
  宇宙人生,包罗万象,有宇宙的奇迹,飞碟的传说、诸佛的神通,奇幻无比,精彩纷呈,变幻无穷。世间一切为什么如此地变幻莫测?我们应当如何去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
  总而言之,这些现象无非是我们真心随缘之显现,皆涵括在我人的一心之中。
  心之体是空,是清净的,一尘不染;但其用随缘,随缘能显现万有,又是不空;空不离有,有不离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有无碍,体用双彰。如是由心而敷演了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但三藏皆不离一心。今且来分别剖析透视之。
  (一)空如来藏——本来无一物
  空即无自性。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求其自性了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真如之中一法不立,是第一义空。
  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大师,因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被五祖弘忍大师的印可,已见自本性,已得禅宗的妙旨奥理,传予衣钵,为东土的第六代祖师。
  这首偈所阐述的就是自性的本来面目,也就空如来藏——本来无一物。这是真心之体。真心之体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平等一味、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湛然清净、一法不立,无迷悟、无圣凡、法尔本然。如太虚空,遍一切处,妙体凝寂,如如不动。
  《楞严经》中佛以三番破妄、十番显见、四科七大即藏性而显空如来藏。此经三番破妄:第一番破妄识无处。阿难七处征心了不可得。此心非彼心。心不在内,因为心是明了,若在内应当见五脏六腑;此心亦非肉团心,因人死仍有肉团心,但不能了知事物;心不在外,若是在外,饥渴寒暑无以了知;心不是潜在眼根里,因不能见到自己的眼睛;如是乃至执心乃无著,亦不对,是有相无著,还是无相无著?有相不可说无著无相又何为著?如是七处征心了不可得。虚妄的心识,飘浮不定,不在内,不在外,并无固定的处所。接着第二番破妄识非心,因为妄识是虚妄分别执著,是生死的根本,又怎么能把它叫做真心呢?最后一番破妄识无体,因为妄识依托外境才有,只是前尘的虚妄相想,离尘则无本,如龟毛免角,只是惑乱我们的真心,实非真心。
  三番破妄之后又十番显见:佛从带妄之见性而显真心。见性是心,离心则无见。此心显非肉团心,亦非妄心离尘无体,而是妙明真心。见性不动,因见性离身离境,本不动摇,湛然圆满,超然独立,内脱根身,处遗世界,动静二皆不属,宁然不动。见性不灭,见性不与身同变,身虽坏,老时少时皆有见,见性不随身老而老,见性常存,本不生灭。见性不失,真心本无得失,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见性无还,见性湛然周遍圆满,无来无去,如明镜当台,明来见明,乃至清来见清,昭然不昧,凝然不动,无差无别,无往无还。见性不染,见性非物,物不是见,见不是物,见性超然而孤标,一尘不染。见性无碍,见性不随尘之大、小、长、短、方、圆而有差别,周遍无碍,圆照法界。见性不分,见性周遍一切法,借物而显,但不属于那一物。若属,则见此而不能见彼。见性超情,见性其体不变,其用随缘,因缘、自然二皆不属,超出妄情计执。见性离见,真见离于带妄的见精,非是妄见所能及。
  佛以此十番显见,开方便显真实。真心离文字相,离心缘相。凡夫障蔽处深,无以直显,唯有以带妄之见精而真心。如第二月,接近真月,但非真月。
  四科(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即如来藏性。四科七大涵括世间的一切法,一切诸法,相妄性真,相不离性。此即摄事归理,会相入性,即妄即真。此相妄性真之理,惟佛与佛乃能知之,诸大菩萨分知,其余皆不能知。众生内之根身,似有往来;外之山河大地似有生灭;实际上,它们的当体本来就是如来藏显现。
  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禅宗接引门徒时,或扬眉瞬目,问东答西,嗔喜打骂,说是说非,擎拳举指;或行棒喝,竖拂拈槌;或持叉张弓,打鼓吹毛;或一语一默,一嘘一笑;种种相状动作的方便,无非在显示这不可言说,相之当体即空的藏性。如此“以心传心”,令行者能见自本心,当下承担,“见性成佛”。
  空如来藏当体即空,本来无一物,不可言说,不可思议。不可说而说,说而不说。
  (二)不空如来藏——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如来藏中,纯一无杂,一法不立。他的本来状态是无量无边的光明,无边无量的空寂。但由于一念不觉,由根本无明,冲动真如本觉,从真起妄,于是生起三细相中的第一相——无明业相。此时将灵明洞彻的真空变成了冥顽晦昧的虚空。业相既已妄立,复由无明力,转本有智光,生能见妄见(第二能见相)。由前转相,而妄现境界之相。因为能见相既起,则同时妄现此认识对象,这客观世界(第三境界相)。在这晦昧的虚空中,结暗境为万色,即山河大地之器世界,现由妄想揽取少分的四大幻色,挟争权迷情妄想就成了众生的根身。由于无明的微动,就有了以上的三细相。这三相又渐渐开发,就有以下六粗相的出现。
  有了上之境界相,众生就会妄起分别,于染境则生爱,于净境则不爱,此为智相。依智相分别,于爱境则生乐,于不爱境则生苦,觉心起念,相续不断,形成相续相。如此念念相续计度分别执著,是为执取相。由执取相分别人我是非,法有法无等,在这虚妄事相安立各种名称,是为计名字相。既有分别执著,必然起惑造业,为起业相。系于善恶习诸业,必有生死苦之逼迫,不得自在,是为业系苦相。这就是由三细相所开发的六粗相。如是“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则迷界从此展开。
  如来藏的体毕竟空,不立一法。由于众生不觉,而循业变现万物,使万物能随其因缘条件有条不紊的存在。因为真如能随缘,随缘幻现万象之有,是为不空藏。不空藏中,不舍一法。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法住法位,因果历然,丝毫不爽。真如循染缘,则成六凡;循净缘则成四圣。造善因得可爱果,造恶因得不可爱果。行者切切不可迷昧此真心循现万物的因果规律!
  (三)空不空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如来藏其体是空,其用不可随缘,犹如虚空体非群相,可是虚空是不拒绝所有一切相,在其中自然地发挥。真心随缘能显现宇宙人生的万事万物。这也就是真如随缘所起之用。正因为如来藏的体是空,不立一法所以能随缘。故而如来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如是体用双彰,寂照不二。如摩尼珠之体,晶莹无瑕,但它映照于各种颜色。若说它是有,一道清净,纤尘不立;若说它是空,却众相分明,遇缘普现。正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
  在生活中,如来藏的妙用,就在吾人当下的一念,光秃秃,活泼泼,无取无舍,无分无别的一念,是当下人格的升华达到相对的泯然,绝对的超越境界。
  本明本妙的觉心,是离即离非,是即是非,空有双彰,不著二边,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寂照不二,双遮双照,即事即理,圆融无碍,是为空不空如来藏。这是一种既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又不能用思惟来察辨的,而且不管是有,抑或是无都被排遗掉的超然绝待的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知之!
  众生不明藏性真空之理,本无诸相,执著藏性而妄现的宇宙的人生的诸相为实有,迷昧真性,全真性即万妄相,只因众生背觉合尘故。若能返妄归真,则三界如空花,只是捏目所见的乱相而已。如《楞严经》中佛慈示文殊及诸大众云:“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与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正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若能时刻洞察宇宙人生的这些如幻如化的颠倒花相,就不会被这些幻相所惑,又何处惹尘埃呢?
  因此我们应当知道:依迷悟之心,而有凡圣之别;依本来心,生佛一如,唯是一真法界。一心具足十法界,即非十法界,是名十法界;离即离非,是即是非,一心圆彰三藏,三藏不离一心,圆融极妙,三而一,一而三,事理圆融,事事无碍。是知本觉唯是此心,此心即是法身性地,口欲言而辞丧,心欲缘而虑亡;说它是有则妙体虚玄,说无则道遍一切;说有生则三界无物,说是灭而一体恒常;说是一则各任其形,说异则同归实相。行者但用此心,则可直了成佛!
  如是有了正信圆解在心,当宜称性起修,不可执理废事,行解相应,方得圆满。我们虽然本具佛之性德,但要靠修德有功,性德方得显现。否则,说食难饱,画饼难以充饥;也是终日数他宝,自无半钱分;是则名为真可怜悯!那如何行呢?
  三、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佛说法之高明处,在于能契理契机,三根变被,利钝全收。佛说八万千法门,唯是为对治一心。众生根机不同,有种种烦恼习气不同,所以佛以八万四千法门以对治。众生依其中一门,一门深入地去修,都能得到解脱,都能成佛。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称机为妙。八万四千法门,如此之多,我们应当选择那种法门去修才好呢?
  佛在《楞严经》让文殊菩萨为我们拣择二十五圆通中的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且有明文开示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佛以音声作佛事,立声名、句、文一切经论,义理得以宣扬,使众生得以明了自己本有的闻性。众生因迷本有的闻性,终日奔逸攀缘外尘,循声分别,起惑造业,流转生死,而不知回归自性、返闻自性。所以文殊菩萨说“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因此知道,作为娑婆世界的行者,当选圆通的耳根直入。但修行是要有基础的,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修成就的。那这个基础是什么呢?佛在《华严经》中开示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所以,修行人首先要以戒为基,以戒作前方便,把根扎稳,然后进入正修,才可令其开花结果。
  (一)前方便——持戒为基
  《梵网经》云:“菩萨所应学,应当次第学。”修行此法门之前,行者首先要以持戒作为前方便。戒为无上菩提本,戒行清净,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纵有定慧,只是魔业,与无上自在解脱佛道无关。《楞严经》中佛以四种清净明诲告诉行者:不持戒而修行三昧者,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现前,亦落邪魔外道。持戒的人,龙天拥护,诸佛赞叹,魔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贼,扫其脚迹。由此可见持戒的重要性。持戒清净,则能明心见性,见性而称性起修。
  (二)正修——选耳根圆通法门解六结越三空
   这个法门是观音菩萨在古观音如来处所得的方法。它的修法是:
  1、解动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即最初从耳根的闻性之中下物起修,以耳根为所入的妙门,以闻性的为所照的理境,从根中本觉妙理,起如幻始觉妙智,以智照理,闻熏闻修。入流是对出流而言,众生耳根顺闻出流奔声,即结缚之元。返闻入流照性即解脱之本。入流是合觉,是修证的总诀。返闻照性,脱所粘的妄尘,回本有的常光,内伏反照自性,伏归一真之心。不让耳根闻性去分别执著是好声、坏声、男声、女声、可爱声、不可爱声、毁誉声、赞叹声。虽然知道它的存在,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但这只不过是我们真心循外缘所现的幻相而已,了不可得,于是回归自性、返闻自性,随顺法性流,做入流的功夫,全妄成零点,听而不闻,不被外面的声尘所转,自然也就不会被声尘等所转。如是返闻照性、返闻照性——亡掉所闻的声尘,则离对待而动结得解。
  2、解静结——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上一步做入流的功夫,已角动结,动相虽亡,静相尚存。对动而说静,仍是向外的分别,仍有执著,还要继续做返闻入流的功夫,观行功深,了达静相也亡,忘却尘境,所入寂灭;法性是所入,观智是能入,观智也就是始觉之智。以始觉智返闻本觉理,转只成智,功行已经加深,所以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到此声尘全部泯灭,动静二结都解开,这时色蕴可破。
  3、解根结——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此根是聚闻于耳,结滞成根的根。上面尘中二结已解,可是根结仍存,所以继续作这样返闻照性功夫,返之又返,闻之又闻,承上返闻闻尘观行之力,渐次增进,定力转深,所闻的动静二相既然了然不生,尘既不存,根无所偶;那么能闻的根也随所闻而寂静。到此则根结解开,没有能受与所受,则受阴破。
  4、解觉结——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即上能闻与所闻都尽,根尘双泯,证我空,湛一之境现前,虽达到这种境界,但不能以得少为足,不停留在此境界。因为根相虽空,未证法空,还有能觉根尽的觉之念头存在,并此能觉的念头也要打消,有能所非是究竟故。既有能觉,仍是微细分别的生死。依旧加工用行,则能觉之智与所觉之境,二俱空寂,泯然无复对待,觉结得解。
  5、解空结——空觉极圆,空所空灭
  能觉所觉皆空,还要空到极处,不空到极处,就不能圆满。因为能空所空二俱顽在,此空仍是一个结。行者欲解此结,以达空极圆满,还要空这个空,打消心中这微细的空念,灭空结。
  6、解灭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灭是对生而言,六结都是生灭法,对生之灭非真灭,所以灭结也应当当解除。观智还源,一切的生灭都灭,从此就更无可灭。
  如是数数修习,返之又返,闻之又闻,六结解除,五蕴亦破,寂灭的真理现前,此时即可亲证如来藏,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入首楞严三昧,证得圆通,一切珍宝,不求自得。
  四、证——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上以信“是心作佛”,继而从耳根闻性起修,做入流返闻照性的功夫;了知“是心是佛”,全修在性;正助益行,从因至果,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等觉,一行一切行,一断一切断,位位相摄,如利刀割纸,一截千张;又如乘火箭入空一般,一点火,顿时腾空;一切尘劳烦恼,如红炉点雪,刹时销解溶佛,弹指超地无学,顿超十地越三贤。如《楞严经》中阿难闻佛开示四科七大即藏性之后,身心荡然,得无挂碍,于是以偈赞佛说:“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动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可见,见性的称性起修与不见性的盲修瞎炼之差距,真是日动相倍,天地之殊啊!
  如是以究竟坚固之理,立究竟坚固之行,证究竟坚固之理。总其所修,不离一念之舍尘,以不生灭心而修,不攀缘外境,不随外境所转,而是返闻照性,回归自己本来的不生灭自性。观烦恼当体本空,当下即是菩提,无实在在烦恼可断,也无实在的掊提可证,无证而证,证而无证。正所谓:“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又如《圆觉经》所说:“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成佛并不是希望能得到什么,而是要有大丈夫的气慨,斩钉截铁地放下,就以直截了当地成佛。因为有得必有著,有著必有苦,有苦必有缚,永不得解脱。所以,如果说成佛能得到一些什么,那唯一的就是一念心的放下,放下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执著;入下对财、色、名、食、睡的贪著;万缘入下,一心只念阿弥陀佛——自性弥陀——回归自心——当下承担——端坐紫金莲。可谓:“打得妄想死,才能救得法身活。”能万缘放下,有大舍才会有大得,有大得才能起大用。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当处解脱!当处自在!当处究竟!一切如意吉祥!
  人们在生活中之所以不能如意,烦恼痛苦,往往是因为不了达诸法的空无自性,了不可得,于是被幻化无实的五欲六尘所染著,故不得自在。或为了达官显爵之三斗米而折腰,可谀奉承;或为了闭花羞月之容,沉鱼落雁之貌而拜倒在石榴裙下,爱美人而受江山,不理朝政,朝不上朝,夕不见臣,导致朝廷腐败不堪。如此这般,这秀如此,欲壑难填,不知足者必是常苦,纵在天堂,黄金铺地,宫殿辉煌,也不得自在。何以故?心向外驰求故,外物无有穷尽,人之欲望也就无有穷尽,其之苦恼也就无有穷尽。
  若能令此狂心顿歇,不再去贪著,则不为物累,不为情愁;不为名拘,不为利缚;在热闹处能返闻照性安静下来,在浓艳处能返照见性淡泊下来;有高贵处能返照觉性而平实下来;离尘寡欲,少欲知足,随遇而安。如此则能百花丛中过,片叶不粘身,出污泥而不染,来无所粘,去无所著,得大解脱,潇洒自如,所向披靡,无往而不利。这样菩提也就非你莫属,诸佛与你并肩。但离妄念,即如如佛。
  五、用——巧把尘劳作佛事
  魏府元华严说:“佛法在日用处,在行住坐卧处,吃茶吃钣处,语言相问处,所作所为,举动动念,又岂不是也?”所发祖师说:“汝但能于心无事,于事无心,自然虚而灵,寂而妙,是此心旨也。”
  是故世尊以“拈花示旨”而咐迦叶“正法眼藏”;布袋和尚背一包容十方法界的大布袋,挟一领破席随处就寝,游戏人间而巧度众生;观音菩萨以十四无畏、三十二应,和其光,同其尘而度众生;地藏菩萨以金锡振开地狱门,到地狱里去度众生,化火焰成红莲。如是十方诸佛,不舍大悲,于十方刹土,建水月道场,作梦中佛事,度如幻众生,巧把尘作佛事,只因众生冥顽不知,虽然遇到佛,但有眼不识泰山,而当面错过,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同起!
  十方诸佛,修行圆满,得圆自在慧,得一切种智,度化众生时,能随众生不同的根,不同的习气,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思想道德素质修养,而示现不同的相,以不同的教法而度化众生。契理契机,不失其时。如海潮音,定时起,定时落。或以慈悲的观音相而摄受,或以忿怒的金刚相而折伏,但能利益众生,则无巧不设;就算是上刀山,下地狱,入剑林,进火锅,也在所不辞。佛悲心的深广,非言语所能表达,非笑墨所能披露!!
  佛度众生虽然是随众生之机缘,而假设种种的方便而度众生,但并不是随便而度众生。佛在度众生过程,是循一定轨则而行。这轨则是什么呢?
  (一)入如来室——大慈悲心是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佛因众生而成佛,众生因佛而得度,生佛一如,一如无二如。佛因此而发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度化众生的无上掊提心,视众生苦为己苦,视众生病为己病,发大悲心代众生受苦。如《净名经》中文殊菩萨向维摩诘居士问病时,维摩诘居士说:“因众生有病,所以我有病;若众生没病,我的病也就好了。”有佛菩萨的这种无私博大的慈悲和宽容的精神,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化铁床为莲花座,息悲痛为响为念佛之音,使人人有返本之心,各各习还源之道。
  所以《无量寿经》说:“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陵弱,各得其所。”
  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所引发的是仁义、谦让、清净、平等、宽容、自由、理智、公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给社会带来的是祥安定;给人们带来的是幸福和快乐。所以只有具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才能究竟地利益众生。
  如果一个人没有慈悲平等心,说他能利益众生,那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因为一个人没有慈悲心,这个人就是迷昧自己的本来心性——菩提心,那么,他的举心动念,都无法是业,无不是罪。终日颠倒,造业受罪,又怎能利益众生呢?
  (二)著如来衣——柔各忍辱心是
  忍,就是“耐”,对于一切寒热、风雨、饥渴、老病等外在非情祸害,以及有情之嗔骂捶打或优遇皆能安忍于心,心平气各,内不嗔恼,外不卒暴,心亦不惊,柔和善顺,身心得以安乐,以此忍辱之行能遮蔽众生之恶障烦恼如衣,慈悲如水,随方就圆,度化众生,无处不自在。故名著如来衣。
  《七佛戒经》中说:“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大度能容的弥勒菩萨也曾经说过:“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少烦恼。”只有弥勒菩萨这样大肚能容光焕发的胸襟和气度,这样的安忍,不被毁誉所动,无能忍所忍,能所双泯第一义谛的忍,才能进入佛所说的最上的无为境界,才能入道利益众生,才不至于迷惑自己的心性而颠倒行事。如佛在昔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故能安忍,且发愿以智慧把歌利王度化,成就无上菩提。
  忍,是一种恢宏的度量。《书》云:“有容乃大”。一个人能忍则有涵养定力,有定力,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的好的人缘,才能度化更多的众生。忍而无忍,则能敌我如一,怨亲平等,随缘普度一切众生。所以,对于讥毁,我们要把它看做是庄严我们法身的福德资粮,把众生的业力化为愿力,切切不可让它激起你的嗔恨心。否则,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它就会把你的法身慧命给谋杀抻。行者要时时惕励!
  由此可知,唯有忍辱才能摄受众生,摄受众生才能度化众生。这是佛度生的第二个轨则。
  (三)坐如来座——一切法空是
  空即缘起,缘起即不生灭;不生灭即如如,住于如如之境,即为坐如来座。
  佛以不生灭究竟因心修行,证不生灭之佛果,自住不生灭之首楞严大定。当然,度众生也是以不生灭之法而度。如《法华经》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随悭贪,此事为不可。”
  佛不舍大悲,数数示生,数数示灭,常以般若观照众生的根机,番番种,番番熟,番番脱,终日度生,而不著有一实众生可度。如是才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只有坐此法空座,以此缘起不生灭的究竟法而度众生,才能究竟的度众生,令众生能得究竟的解脱。
  若执有一众生可度,则起傲慢之心,有此傲慢之心,我慢山高,法水难入,自尚难度,焉能度人?这样就会成为“瞢懂传瞢懂,师父入地狱,徒弟往里躬。”
  因此,佛示弘经第三轨为坐如来座。
  结语
  佛法妙难思,要在:用心去体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说即不中,动念即乖。但佛为度沉醉于无明大梦中的众生,于不可说中假立名言而说,唤醒无明大梦中的人儿,以文遣文,使人因指得见月,了达宇宙人生的真相,使众生的心有所归宿,免受轮回之煎。行者依此教理,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观相成,行解相应,把握当下的一念心,在每一事、每一处、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中,都不要被外境迷惑自己的心性,令自相续于正觉中,自利利他,则当下即是佛国、即是净土,当下即得解胸脱、自在,不假它求。修学佛法从耳根入流返闻照性,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唯归一心,一念回归,放下屠刀,则立地成佛;一念迷物,则一失足成千古恨,修行是修心地法门,说它快速,也就只在一念之间,心能转物,则同如来;说它旷绝漫长,则是上彻天堂,下通地俯,恒彻古今。心之妙不可思议!!
  愿一切行者,都能回归自心,能以真心妙智为导,以慈悲为本,以戒为基,以定慧为庄严,身无逸行,口无逸言,心无逸念,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认真负责;用最至诚、最纯真、最圣洁、最超越的觉心去完成每一件工作。行佛所行,住佛所住,言佛所言,淡然自守,自尊自重,自爱爱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同证菩提。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