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修定寺及唐塔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修定寺及唐塔
  修定寺塔,位于磊口乡清凉山村西侧修定寺院内,现寺废塔存。此塔原名“三生宝塔”,修建于1300年前的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之间,故称“唐塔”。又因塔身遍涂红桔色,俗称“红塔”。该塔全部由119种不同图案和造型的雕砖嵌砌而成,造型华丽别致,饰面花纹精美独特,是佛塔之冠,为我国所独有,被考古学家誉为“真正的中国第一华塔”,具有极高的历史、建筑、艺术价值。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塔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近20米,远看状如一顶座北朝南极华贵的轿子。基座平面呈八角形,为束腰须弥座。装饰图案有天王力士、伎乐飞天、滚龙帐幔、花卉飞雁,以及仿木建筑结构斗拱等30多种。工艺细腻入微,精致生动。经热释光考察研究鉴定,为北魏建筑基座,唐塔则建造其上。国家在对该塔整修时,为确保塔身和塔顶的稳定性,将基座用砖土围建,形成现在的平台。塔身自檐部起整个壁面如同覆垂的一幅华丽的大帐幔,是该塔的主体部分。塔身四壁是由菱形、矩形、三角形、五边形,以及直线、曲线组合的各种形制的模制花砖嵌砌而成,共计图案76种,雕砖3775块,面积300平方米。北、东、西三壁均自檐向下至壁面最下一层,共嵌砌雕砖13层,图案分布均相同。南壁壁面除中部券门及左右力士外,帐幔布局与其余三面相同。其中壁面最上部的五层雕砖共同组成一幅挂在整个帐幔之外的帐头,上雕彩铃、华缨、彩带等装饰图案。自第六层砖起,至塔身最底一层之间,为整幅帐幔的帐身部分,均以菱形雕砖嵌砌而成。人物图案有梳圆髻穿袍服的真人,着方履肌丰腴的侍女,赤身扎肚兜的童子,戴尖帽舞蹈的胡人,顶盔贯甲的武士,轻歌曼舞的飞天,姿态万千的擒蛇力士等。动物图案有穿云破雾的蛟龙,仰天怒吼的雄狮,背负珠宝的大象,行云奔走的天马等。图案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各壁的最下一层砖,皆横嵌矩形砖一列,表面镌刻卷草花纹。塔身南壁开拱券门,内辟正方形塔心室。门楣有石刻三世佛造像龛,门外券顶上方正中嵌砌一大型砖雕兽面,门外两侧是护法四臂力士。塔顶于明代重修,其结构有塔盖和塔刹两部分,遍覆红黄绿三彩琉璃,也是全国罕见的琉璃顶花塔。1952年,塔顶遭毁坏。1978年后,国家分三期工程对该塔进行了全面整修。
  该塔所在的修定寺原名天城寺,创建于北魏太和18年(公元494年,较少林寺早2年);北齐由大统法上法师改为合水寺;隋代易名修定寺。在佛教盛行的南北朝,天下闻名的修定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寺院,各地高僧云集于此,僧员多达五百人,每日晨钟暮鼓不绝于耳。隋唐以来,该寺长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之一。清末寺庙俱毁,唯塔独存。
  修定寺塔所背依的清凉山,巍峨耸立,山体遍布白鹿院(水盆庵)、贵妃浴池、无蚁山、太师椅、鸳鸯鱼、青狮白象、清凉寺、金鸡报晓等十几个景点。修定寺塔、清凉山和山南的安阳塔山(市级)森林公园、老爷山、黄龙垴及安阳县第一届抗日县政府旧址(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构成全乡“一塔四山一基地”旅游线路。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