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意到已足心境宽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慧证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意到已足心境宽
  慧证
  一直很欣赏王维在山中与裴秀才书里说到,有一天去看他老朋友,正巧朋友正在读经,也就不打扰他老朋友,迳自一人往山里走去了。虽未见到老友,但意思到了,心无挂碍,并无扫兴,这是一种“意到已足”自然流露的表现。 
  记得学生时代,几个朋友一起到阿里山看日出,清晨五点三十分,当金橘色的阳光透过云层,由山峰间升起时,众人兴起一片欢呼,而在旁的好友却掩面而泣。众人笑他滥情,没见过世面,不过是看个日出,何至如此?眼泪也太廉价了吧!
  好友一点也不生气,只仰起爬满泪水的脸,徐缓的说︰﹁我来之前,中风两年的爷爷跟我说,他上过阿里山两次,都没看过日出,叫我一定要睁大眼睛好好看个清楚。爷爷说,很多景观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像人生际遇一样……,我第一次上山就欣赏到这么美好的日出景象,幽静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的眺望,陶醉于似乎是为自己设计永恒的生命和一幅人生蓝图。所谓:山林能养情,流水能动情。
  就以日常生活的琐碎来说,我们只求外在物质的“拥有”,而不求内心的“享有”,星云大师开示道:“拥有执著的人,只会带来痛苦,享有的人才有智慧。”此话一语道破!由此可知,要使生活有意义,必须重视内心生活,甚于外在环境,古人说:“知足即为称意。”又说人生有三不祥:﹁曰盈曰矜曰争。﹂因为,千乐必有一疏,万喜必有一失。
  薄福的人,内心无法宁静,不是疑惑、忧惧,就是到处与人斗争说是非,即使有富丽的环境也不能享用。而有福的人,内在和谐,心中不起贪嗔痴的波涛汹涌,处处是和乐净土。因为有了妄见,就会起烦恼,分别心作祟,心存清净,一切事情,就无所谓好坏比较,凡事不太在意,洒脱一些,生活的心境,喜乐自在,人生的情境,也就自然宽广许多了。
  心理学家说:“快乐不是天赐的,而是凭内心的创造力得到的一种成就。”更是下了最好的注脚。
  如果我们的心,不被变化的外境所转,亦不随外来的风吹草动而喜怒哀乐,就能活出一片春阳。
  按:《世说新语》载王子猷居山阴时,有一晚下大雪,屋外雪光皎然,子猷独自品月赏雪饮酒,吟哦左思的《招隐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忽然想起了住在一百多里外的剡溪的好朋友戴逵,于是连夜驾小船在前往访戴。黎明时分始到戴家,但没有推门进去。别人问他缘故,他回答: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禅宗史书载药山问道吾曰:“枯者是,荣者是?”吾曰:“荣者。”师曰:“灼然一切处,光明灿烂去。”又问去云岩:“枯者是,荣者是?师曰:“灼然一切处,放教枯淡去。”高沙弥忽至,师曰:枯者是,荣者是?”弥曰:“枯者从它枯,荣者从它荣。”所以生命的真谛不在于荣枯之结果,而在于过程,荣者自荣,枯者自枯。模仿禅宗问答作一结语: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吾曰: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珍重,久立”。下堂。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缘起甚深
下一篇:义存与福州雪峰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