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崇效寺与惟明和尚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听到惟明和尚“大年初二”去世的消息,我心头一惊。半天,痴呆呆望着窗外在想:这世界上又少了一个好人。
  我与惟明和尚相识于上个世纪末,因他姓田且又长我20多岁,故我一直尊称他为“田师傅”。田师傅是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崇效寺最后一位“方丈”。他个子不高,体形较瘦。乍一看不像那光头秃顶、面阔耳大的和尚模样。但他永远有一张慈祥和谦和的面孔,尤其谈起话来,总使你感到充满了亲切和真诚。我之所以能了解到崇效寺和他的一些情况,就是在和他的交谈中得到的。
  田师傅生于清宣统二年,即公元1910年的崇文门外虎背口的下二条。父亲是个赶大车的,母亲除操持家务外余时以做针线活帮助家里维持生活。由于家境贫寒,加之后来又有了一个小弟弟,田师傅小时只上了几天小学就辍学了,干起了砍柴、拾草、捡煤核等营生。到了11岁时万般无奈,经人介绍到广渠门内小兴隆街的弥勒庵出家,当了一名小沙弥。随后受戒、学经,几年后才成了一名正式僧人。由于田师傅自小心性聪慧诚实、办事认真又待人热情,到17岁时他已开始外出“十方常住”了。首先他去的就是北城的捻花寺,并在那里很快就当上了一名“知客”,且声誉很佳。后来田师傅又先后去了李鸿章上朝时曾住过的贤良寺、东四孙家坑兴圣寺、东四八条正觉寺、朝内大街地藏庵、雍和宫大街九顶庙……最后才来到了宣南崇效寺。
  田师傅说,崇效寺可是个大寺,从唐贞观元年建立起,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比起现存的法源寺还早18年。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很是红火了一阵子。不过一般人只知道崇效寺的牡丹有名,每年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来此观花赏景的男女游客络绎不绝,其他方面人们可能就知道甚少了。到解放时,崇效寺虽然尚存,但已破败。崇效寺被划归了当时的财政部印刷厂,并在那建立起一所小学。当时崇效寺主事的方丈云安、知客泉峰,都已先后离去,只剩下监院田师傅一人。田师傅把整个庙产和附属财产全部上交给了国家。国家在寺内拨出数间平房,供其居住。同时寺内正在进行拆塔迁坟的工作。一天突然在一座塔下边挖出一口大缸。半透明状,上有蓝色花纹,非常漂亮。打开盖子,里面有一副骨架。工人们大吃一惊,不解其意。田师傅看了看说:“这是唐贞观年间一位老方丈的坐化骨架。”后工人们把骨架掩埋,把缸送到田师傅住处。田师傅不要,又让工人把缸送给了校领导。又有一天,在另一座塔下,又发现有一口很深的 子。其 口正对上面塔中间一个圆孔。 子里面满是大小不等的各种铜钱。工人们看了又是大吃一惊。据田师傅说,这些铜钱都是过去一代一代来崇效寺进香的善男信女,通过上边的这座塔孔向寺里捐赠的。当时工人们还把田师傅当成是崇效寺的主人,把这一 子铜钱都给田师傅送了去。后一位校领导知道了此事,赶快派人把这一 子铜钱给搬走了,并对田师傅说:“这你别要了,我给保留吧”,并随手给田师傅放桌上20块钱;好像是以资鼓励。田师傅早就“与世无争”了,压根儿就没想要,于是把这20块钱又给退了回去。后来校领导派人,把原寺内一些珍贵的东西都搬到藏经阁保存起来,并亲自由一位校领导住在里边,以防有人偷盗。同时把田师傅的住房,从寺内迁出寺外,从此断绝了田师傅与崇效寺的“一世情缘”。此外,一些人也尽心竭力动员田师傅还俗,并给田师傅说了一个媳妇。这本是田师傅极不情愿的事,可架不住“媒婆”的左说右说,最后只好应允了。从此,田师傅脱去袈裟换短衫还俗后,干起了饮食行业。并且还把自己的名字,由惟明改成“更新”,意即从此要脱胎换骨,重新做个“新人”。田师傅给我讲到这里时双手合起低下头去……不过有件事一提起来,田师傅还是很欣慰,这件事与崇效寺的“镇寺之宝”有关,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青松红杏图》。
  提起《青松红杏图》,说来话长。明朝末年,守卫山海关一带的蓟辽总督洪承畴,带兵与清军大战于松山、杏山。后兵败被俘降清。其将张某面对国家危亡,即无扭转乾坤之力,也不肯步洪降清后尘,于是便遁入京东盘山寺出家当了和尚。取名智朴,字号拙安,从此脱离凡尘。但是松山、杏山之败,战场之惨烈、悲壮,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和心灵上的创伤。于是他便“结庵青沟”,创作出了一幅感人的《青松红杏图》。据《燕都丛考》载,图中“一老僧凭松而立,苍枝蚪亘,红杏夹之,一沙弥手执一芝立其下。”其中青松红杏隐指松山杏山,以寓亡国之痛。后拙安携此图辗转入京,落寄于城南崇效寺。时值康熙年大臣、诗人王渔洋与朱彝尊正在京,常来此寺。发现此图甚感之,随后王渔洋为此图卷首写了“青松红杏图”五个大字。他们又在卷的下端给此图分别题写了诗句。自此以后,凡来崇效寺续题者,前后以千人计,分为正副两卷,有如牛腰。题写者中,除他们以外,历代名人有纪晓岚、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鲁迅等。由此可见此图历史价值之珍贵。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城,寺刹遭摧残,《青松红杏图》几次被劫。后寺僧托名丢失,将此图卖给了琉璃厂书肆,当时被一朝臣杨荫北出巨资所购。保存了10年。1910年崇效寺得知此事,寺僧妙慈找到杨荫北。杨荫北不要任何回报,欣然归之。此事一时惊动各界,众皆以为善事,传颂四方。杨荫北的宽宏大度,使“丢失”10年的这幅崇效寺的“镇寺之宝”,最终还是“完璧归赵”了,这确是令人十分感动的一件事。时有人写诗云:“月明秋夜照禅关,说甚松山与杏山。三百年来一弹指,长留图画在人间。”
  至此,又经过民国初建、军阀混战、日本侵略,直到解放前整整四十年,此图以及包括同样也很有名的寺内珍品《牡丹图》、《训鸡图》、《百老图》,均完整地保存在崇效寺内。
  解放后,崇效寺被划归了541厂(即今北京印钞厂),在寺内开办了“崇效寺小学”。当时根据北京市宗教事务科有关领导的指示,要学校把原崇效寺珍藏的《青松红杏图》、《训鸡图》、《牡丹图》、《百老图》等5幅图卷(或是6幅记不清了),交到民政部去。而这个任务光荣地落到了田师傅的头上。田师傅马上把这几幅图卷整理包裹好,自己花钱雇了一辆人力车,直奔当时的民政部,亲手将这几幅珍贵的图卷交给了相关负责人,收据由田师傅带回,并亲手转交给了当时的校长。回来时田师傅身上已分文全无,他只好艰难地徒步而返。但是他心里却感到十分高兴。他想,这些珍贵的图卷被国家保存起来,今后再也不会丢失……然而漫漫长日斗转星移,半个多世纪又过去了,这几幅珍贵的图卷,直到田师傅永远闭上了眼睛,他和关心这些图卷的人士,再也没听到一点消息,也再没看到过这些画。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