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般若义理的探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般若义理的探究
  --------------------------------------------------------------------------------
  目录
  愿结般若缘……………………………………………………………………………… 1
  绪   言……………………………………………………………………………… 1
  般若之要旨在阐释谛理…………………………………………………………………11
  分别解说  四谛………………………………………………………………………21
  分别解说  二谛………………………………………………………………………28
  分别解说  三谛………………………………………………………………………50
  分别解说  一谛………………………………………………………………………56
  修习方便…………………………………………………………………………………90
  结  论…………………………………………………………………………………96
  般若义理的探究释智谕撰
  绪言
  般若的义理甚深,出生三世诸佛及诸佛无上菩提,是学佛人根本之学。大般若经(四四三)云,甚深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是世间诸法实相。甚深般若波罗蜜,为大事故出现于世。
  有些人认为佛法是学术,竟称般若为般若学。其实佛法涵赅学术,却不是学术。正如一切法无非佛法,而佛法却非狭义的一切法,般若亦复如是。
  总之,世间学术皆有所得,而般若则无所得。无所得为解脱,有所得便被法缚 。龙树菩萨偈云“若人见般若,是人被法缚,若不见般若,是亦被法缚。若人见般若,是人得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
  何故见般若不见般若,皆是法缚?何故见般若不见般若,皆是解脱呢?若以有所得心,见与不见皆被法缚。若以无所得心,见与不见皆是解脱。
  世间学术,皆有所得,或得于有,或得于无。若无所得,便无世间学术。而般若则不同,般若者,以无所著心,照无所有法,无能照之心,无所照之法。于无能照之心亦无所著,于无所照之法亦无所有,于“无能照”亦无,则不碍能照。于“无所照”亦无,则不碍所照。虽有能照而无所著,如人对镜,影来不拒,影去不留。虽有所照而无所有,如人临潭,水中现影,而水中实无有影。如是以无所著心契无所有法,不著能照不著所照,不著亦能亦所,不著非能非所。有而非有,非有而有,无而不无,不无而无,称为妙智慧。故知般若涵赅学术,而学术非般若。  
  再者修学般若,能转凡成圣,故般若具有实德。学术则无,学术仅能令人增进知识。
  所谓“学”的种类很多,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等。般若则无,以般若无所有不可得故。
  各种学术各有界说,界说又名定义,用以分别其概念。推展其本身概念之意义,而确定其界说,显然其定义。所以世间一切学术,皆建立于定义之上。若无定义,便不能成立其学术。
  例如政治学有政治学之定义,经济学有经济学之定义。纵然政治学与经济学, 乃至与其他学术间,皆有关系,而各种学之定义,却不容混淆。
  定义略分名言定义与性质定义。于性质方面,又有以分析法取其定义者,以综合法取其定义者,以譬喻取其定义者。
  何为名言定义?名言定义是从言语上以名言下定义。例如“般若者,系佛法。 学术者,系世间法。”使我们从名言上便可分别般若与学术之概念。然此概念,只是概略的分别,这种概略之分别,不能予以人深刻之概念。若欲得深刻的分明概念,则必须借助性质定义。
  性质定义者,系阐发事物之内涵,以说明此一概念与彼一概念之分别与关系, 而确定其同异。亦可说性质定义,是对事物义理方面之确定。例如“般若是无所得义,学术是有所得义。”
  以分析其定义者,系分析其性质,明其要素,确定其概念之成立而取其定义。 例如何为人?其定义为人是有生、有知、有义的动物。草木有生而无知,非人也。 禽兽有知而无义,非人也。故人是有生、有知、有义的动物。
  以综合取其定义者,系集合某些要素,显示某一概念。例如具有土地人民主权等条件者,称为国家。
  以譬喻取其定义者,谓某一概念,无法具体地下其定义,于是借其他的事物分别其概念。例如甜、咸、酸等,无法下具体之定义,不得不借其他事物分别其概念 。例如谓甜是糖的味道,咸是盐的味道,酸是醋的味道。令人借糖、盐、醋等事物,以显然其对甜、咸、酸之概念。
  故知世间学术者,系概念之学,定义之学。若无概念定义为基础,便无一切学术之成立。
  于此我们应该确认概念与定义之本质,确认了概念与定义以后,自然亦就确认了学术之本质。确认了学术之本质以后,自能分别学术与般若间之同异,乃至分清学术与佛法间之同异。于其间有所抉择,不致混为一谈了。
  第一,概念与定义,皆是执有之论。如果离开有法,便无概念与定义可言。此与般若不同,诸佛如实知一切法皆如幻化,非为实有,若人执幻化之法为实有,便是遍计执。故佛言一切众生皆以有法落入生死,又说无有定法方名无上菩提。
  概念源于观念,经过严格规定之观念,称为概念。而观念者,系取外观事物之 形像,而于内心建立之认识作用。诸如感觉、知觉、幻觉、想念、想像、概念等, 均属观念之范围。于是我们可以知道,概念者,是对外在局限事物的形像状态等, 而构成内心之认识作用。我们都知道,这在佛法中,称为六尘缘影心。
  第二,定义是个人于现阶段中取于名相而立的我见。世间法之定义,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世间法的定义,往往随著时间空间而有所改变,所以只能算是现阶段中取于名相立的我见。于定义中,第一便是名相定义。性质定义,不过是根据名相而立的我见。如果不依于名相,不但名相定义不成,甚至性质定义便失去了依据。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既虚妄,依相而取的名便不真,相名不真, 焉能成立定义?性质定义既是根据名相定义而立的我见,名相不真,以之而立的我见焉真?既然概念定义二皆虚妄,则知其所支持的世间学术,非是如实的,故与般若不同。                                
  楞伽五法,即相、名、妄想、真智、如如。前三项相、名、妄想,是虚妄的; 后二项真智、如如,是如实的。众生不如实知,于外境而取相,复依相而立名,依相名而成其妄想。完全是遍计所执性,是不如实的。若能如实知相名皆是因缘生法,幻有而无性;无性任缘现诸幻相,诸相幻有而无实性,这样便入真智如如。真智如如便是般若,而世间之学术,乃至观念概念与定义,皆由相名所产生。
  故一切世间法,皆有名而无实。有名无实者,于佛法中谓之戏论。般若则不同,般若是有名有实的。何以故?般若者全理成事,全事在理。不像一切世间法,执假名而为实有,迷幻为真。所以我们要信仰佛法,莫执著世间法,执迷不悟,谓般若便是学术也。
  总而言之,佛法建立在信仰上,而学术建立在信念上。学佛之人,要有坚定的信仰,而非坚定的信念。如果信念坚定,便会破坏信仰。八正道生于正确的信仰, 若无正确的、坚定的信仰,便无八支正道。                 
  那么信仰与信念如何分别呢?信仰的反面便是不信。例如信佛是对于佛起信仰,其反面便是不信佛。信念则不同,信念的反面非是不信,而仍是固执的信,不过信其疑罢了。换句话说,信仰没有我见,而信念却是固执的我见。所以信念坚定, 便会破坏信仰。
  佛之功德智慧不可思议,不容我们置疑,所以我们对于佛要坚决的信仰。般若是佛无上之妙智慧,十地菩萨尚有不及之处,何况我们这些具縳凡夫?若以阿罗汉与佛相较,佛之智慧譬如四大海水,阿罗汉之智慧好比析一根汗毛为百分,以百分之一沾一滴海水,如此尚不及佛百千万亿分之一。所以我们应该信受佛语依教奉行,千万莫纵我见。
  世间法之定义,系依言语文字或心缘相而建立,而般若如实知一切法离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例如咸之定义,如果有人告诉你何为咸的味道,相信你不会因为他的话,便确切知道咸的味道。或者有人用文字表达咸的味道,你亦不会因文字,便确切知道咸的味道。但只要你尝一粒盐,便知道咸的味道了。你虽知道咸的味道, 但你绝不能借言语文字的表达,令别人确切知道。
  所以咸其法,离言语文字心缘相。如果言语相便是咸其法,应该当我们说咸时,嘴巴便咸得受不了。如果文字相便是咸其法,应该先咸纸与笔。如果心缘相是咸其法,当你想咸时,应该先咸你的心。所以一切法,离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而离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便名般若。故佛自称说法四十九年,没说一字。
  学术重视定义,若无定义,便不成学术。然般若并非著重于定义,相反的,要说若有定法,即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要问“下定义的是谁?求学术的是谁?”
  下定义求学术的,是我们的身心吗?身心皆生灭法,如幻如化,故心经云五阴皆空。既然五阴皆空,云何能下定义求学术呢?当知下定义求学术者,是我们的觉性。                                  
  然觉性非是定性有,何以知之?因为觉性能下此定义,便能下彼定义,乃至能下任何定义。如果觉性决定,当是决定下此定义,便不能复下其他定义了。
  故觉性无性,随缘能知万法。云何能入无性之觉性呢?欲会入无性之觉性,当从六根不染六尘著手。令六识出于六根门头,在六尘中来去自如。根不染尘则心无所住,六识于六尘中来去自如,则法无所有。以无住心契无所有法,便如实知一切法矣。如是者,谓之般若。
  最后我们说,般若妙智慧具有实德。因为般若妙智慧,能破无明,能除贪嗔痴十恶业,能灭生死之苦。而学术只能增长我见,无如是等功德。因佛法在于修行, 学术只重言说,不重修行也。                       
  般若之要旨在阐释谛理
  真实不虚谓之谛,谛理者,真理也。见谛理者为圣者,不知谛理者即凡夫,由此可知般若于佛法中之重要性了。而般若之精义,便是阐释谛理。
  谛理之说明,有多种分别,约事相方面说有四谛。约理或约理事双融而言,有二谛三谛一谛。智者大师于法华文句中,又立无谛。四谛二谛三谛一谛无谛,均见于般若经,兹分别介绍于下。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四:
  【云何知四圣谛。知苦圣谛时远离二法。知苦谛不二不别。是名苦圣谛。集尽道亦如是。云何知苦如。知苦圣谛即是如。如即是苦圣谛。集尽道亦如是。】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六:
  【为众生说四圣谛苦集苦灭苦灭道开示分别。一切助道善法皆入四圣谛中。用是助道善法故分别有三宝。何等三。佛宝法宝僧宝。不信拒逆是三宝故。不得离五道生死。须菩提白佛言。世尊。用苦圣谛得度。用苦智得度。用集圣谛得度。用集智得度。用灭圣谛得度。用灭智得度。用道圣谛得度。用道智得度。佛告须菩提。 非苦圣谛得度。亦非苦智。乃至非道圣谛得度。亦非道智。须菩提。是四圣谛平等故我说即是涅槃。不以苦圣谛不以集灭道圣谛。亦不以苦智不以集灭道智得涅槃。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四圣谛平等相。须菩提。若无苦无苦智。无集无集智。无灭无灭智。无道无道智。是名四圣谛平等相。复次须菩提。是四圣谛如。不异 法相法性法住法位实际。有佛无佛法相常住为不诳不失故。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为通达实谛故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为通达实谛故。行般若波罗蜜如。通达实谛故不堕声闻辟支佛地。直入菩萨位中。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见诸法。见已得无所有法。得无所有法已见一切法空。 四圣谛所摄四圣谛所不摄法皆空。若如是观是时便入菩萨位中。是为菩萨住性地中不从顶堕。用是顶堕故堕声闻辟支佛地。是菩萨住性中能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是菩萨住是初定地中分别一切诸法。通达四圣谛。知苦不生缘苦心。乃至知道不生缘道心。但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观诸法如实相。世尊。云何观诸法如实相。 佛言。观诸法空。世尊。何等空观。佛言。自相空。是菩萨用如是智慧观一切法空。无法性可见。住是性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无性相是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非诸佛所作非辟支佛所作。亦非阿罗汉所作非向道人所作。亦非得果人所作亦非菩萨作。但众生不知不见诸法如实相。以是事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
  是知佛说四圣谛,欲令众生入于大乘。声闻人不会,竟将大乘法解为生灭四谛有边四谛耳。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九:
  【苦集灭道波罗蜜多。是般若波罗蜜多。四圣谛法不可得故。】
  可见四圣谛即般若波罗蜜多也。大乘人以不可得心,知四圣谛即般若波罗蜜多。小乘人以有所得心,见四圣谛是生灭法。
  大般若经(四七二):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能学如是三解脱门。亦能学苦集灭 道圣谛。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苦是逼迫相。集是生起相。灭是寂静相。道是出离相。自性本空远离二法。是圣者谛苦等即真如。真如即苦等无二无别。唯真圣者能如实知。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能学如是三解脱门亦能学苦集灭道圣谛。】
  大般若经说得更清楚,大乘人学四圣谛,如实知诸相自性本空。无相则无分别,是以远离二法。如是则为圣者谛实,苦集灭道等即是真如,真如即是苦集灭道等,无二无别。如此真实义,唯真圣者方能知。小乘劣智不能知之,竟谓大乘非佛说。
  其次再讲二谛,二谛亦出于般若。二谛者,即第一义谛与世谛,亦名真谛俗谛。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二道树品七十一:
  【佛言。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世尊。世谛第 一义谛有异耶。须菩提。世谛第一义谛无异也。何以故。世谛如。即是第一义谛如。以众生不知不见是如故。菩萨摩诃萨以世谛示若有若无。复次须菩提众生于五受阴中有著相故。不知无所有为是众生故示若有若无。令知清净无所有。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当作是行般若波罗蜜。】
  “如”是不二不别,世谛如,即第一义谛如,是说二谛者不二不别。换句话说,二谛即是一谛,为方便对众生说故,方说有说无,说第一义谛与世谛。于经文则知,说五阴,是世谛,说五阴皆空,是第一义谛,此是为众生故,方说有说无。其实五阴有不可得,五阴空亦不可得。不可得为一谛,为对众生说故,方便说五阴有五阴空。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五:
  【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世谛第一义谛。舍利弗。二谛中 众生虽不可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众生闻是法今世吾我尚不可得。何况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及所用法。】
  何故二谛中,众生不可得?因为第一义谛毕竟空,故众生不可得,世谛如幻, 故众生不可得。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王。凡有言说名为世谛此非真实。若无世谛第一义谛则不可说。】
  天王般若卷第一,复指出修道人若不知二谛,便不能如实修行。
  【……即剃须发出家修道。未见令见未得令得未证令证。闻说受持若世谛第一 义谛。如实修行如法观察。所谓正见正分别正精进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远离喧杂不求名闻。供养恭敬身心精进常无休息。】
  其次三谛亦出于般若。学人不明二谛时,以三谛方便,容易明了二谛。例如性空是第一义谛,缘起是世谛。缘起法无自性。何以故?若有自性,便不必待因缘起了。既待因缘而起,便无自性,故知缘起则无自性。性空法亦无自性,何以故?以性空故。
  所以性空无自性不碍缘起,缘起无自性即是性空。于是二谛之理易明。所谓性空缘起无自性,此即所谓三谛之理,亦即天台宗之空假中。仁王般若经谓之空谛色谛心谛。
  其实道理是一,方便故分为二谛三谛一谛无谛罢了。兹将仁王般若经摘录如下,仁王般若波罗经卷上云:
  【……即不见一不见二。一二者第一义谛也。大王。若有若无者即世谛也。以 三谛摄一切法。空谛色谛心谛故。我说一切法不出三谛。】
  所谓空谛色谛心谛,即空假中也。
  其次再谈一谛无谛。无谛即是一谛,如佛言诸法一相所谓无相。二谛三谛,即是方便说一谛。为方便度众生故,佛于一谛说二说三。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二:
  【须菩提问佛言,世尊!世谛第一义谛有异耶?佛言须菩提!世谛第一义谛无异也。何以故?世谛如,即第一义谛如。以众生不知不见是如故,菩萨摩诃萨以世谛示若有若无。】
  故知二谛者,原是一谛之方便说。故二谛三谛,只是一谛。
  涅槃经十三云:文殊白佛言,第一义中有世谛不?世谛之中有第一义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谛。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佛答曰,世谛者,即第一义谛。 有善方便故,随顺众生说有二谛。是故当知,第一义任缘,便是世谛,世谛无性便是第一义。故实是一谛,方便说二谛也。                  
  是知般若之要旨,在阐释谛理。若入谛理,便入般若;若入般若,便入佛法。
  分别解说----四谛
  世尊成道后,应梵王请,至鹿野苑为五比丘说四谛法。三转十二法轮,示转、劝转、证转。示转者,此是苦,是苦集,是苦灭,是至苦灭道。世尊先示四谛相,令五比丘知。
  劝转者,劝五比丘如法修行。是苦谛应知,是苦集应断,是苦灭应证,是苦灭道应修。至此世尊劝五比丘,知苦断集,证灭修道。
  证转者,是苦谛我知已,是苦集我断已,是苦灭我证已。是苦灭道我修已。世尊以自身为证,令五比丘深信力行。
  当示转时,憍陈如最初得道。证转已,五比丘皆证阿罗汉。至此时三宝具足, 世尊佛宝也,四谛法宝也,五比丘僧宝也。天台宗判为鹿苑时,世尊说小教阿含等经。天台五时教者,第一华严时,第二鹿苑时,第三方等时,第四般若时,第五法 华涅槃时。
  苦集灭道四谛法,旨在随顺众生所欲,令众生离苦得乐。断集则离苦,修道证灭则得乐。如此真理,一切外道所不知,故四谛法轮,当时一切世间天魔梵所不能转,世尊欲救世间,说此真理。
  若不通达四谛,则永远轮转五道,往来生死。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可以说皆是四谛之广说。谛是谛实义,不是说四谛法为实,心经云无苦集灭道,四谛法焉得为实?而是说造作集必有苦,修道必然证灭,此法谛实无虚也。
  四谛又名四圣谛,因系圣者所修,故名四圣谛。苦集二谛,系圣者所离所断, 灭道二谛,系圣者所证所修,故名圣谛。
  分别圣道经云,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云何集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于中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习(集)。云何苦灭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 六处,彼若解脱,不染不著,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圣谛。云何苦灭 道圣谛?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进方便正念正定。
  有云八苦为苦,有云三界为苦,有云五阴为苦。有云烦恼业为集。有云涅槃为灭,有云对治为道。今依分别圣道经介绍如上。
  苦是逼恼相,集是出生相招感相,灭是寂灭相,道是出到相。苦集二谛是世间因果,圣者应离应断。灭道二谛是出世间因果,圣者应证应修。
  佛为度众生故,乃有四谛法流布于世间。佛号称大医王,以佛知众生病,佛知众生病因,佛知众生病对治,佛知众生病已。知众生病者,知苦也。知众生病因者,知集也。知众生病对治者,知道也。知众生病已者,知灭也。
  经云有苦有谛有实。何谓苦?直言其苦事名之谓苦。例如违境逼恼,令众生不得自在,如生老病死等。何谓谛?于中因缘有无之法,不差不谬也。例如造作烦恼 业则有苦果,断集则不受苦果,修道则得道果,不差不谬,真实不虚。何谓实?以理穷之,苦集灭道皆因缘生法,其性本空,如心经言无苦集灭道,此是实也。故四谛之谛字,非言苦集灭道此法为实也,而是说断集则离苦,修道则证灭,真实不虚。
  故知苦集灭道所论者,乃是谛相,非是谛实。谛相者,因果不爽,因缘有无, 不差不谬。谛实者,实性空寂,无性无生。无性随缘,而有苦集灭道。苦集灭道无性,归乎谛实。
  故谛实随缘,即是谛相。谛相缘起无性,即是谛实。谛相者,世谛摄,谛实者,第一义谛摄。而世谛即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即一真法界。故勿谓四谛系小乘法, 当知四谛出于二谛,二谛出于一实谛。一实谛则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
  有人说苦集是虚妄,灭道是真实。其实约情见讲,苦集灭道四者,皆因缘法皆虚。如经云,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即是戏论。如果废见论法,四谛皆实,以破见不 破法故。佛未出世时,亦有苦集灭道其法,唯众生为情见所障,不能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而已。佛出世后,方四谛显然,圣者依之修行。
  大乘经中所说,与小乘之见不同。例如大乘经云,知苦无生是苦圣谛,知集无和合是集圣谛,毕竟灭法中知无生灭名灭圣谛,于一切法平等,以不二法得道,名道圣谛。我们可以知道,这是约谛实而论。
  有四谛智,知苦曰知苦智,断集曰断集智,证灭曰证灭智,修道曰修道智。依胜鬘经,四智渐至是声闻智,非如来第一义智。四智渐至者,先知苦生苦谛智,次断集生集谛智,次修道生道谛智,次证灭生灭谛智。四智渐至,不能断无明住地, 故非如来第一义智。
  如来第一义智,破无明断一切烦恼藏究竟。换句话说,知苦无生,知集无和合,知毕竟灭,知一切法平等不二,方名第一义智。第一义智为佛智,亦名金刚智, 亦名不思议空智,能断一切烦恼藏。                    
  大乘经中所说四智,即取此义。佛说海义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云:“诸法不生 是苦智,诸法平等是集智,诸法尽是灭智,诸法无为是道智。”
  大宝积经云:“由不生故,苦得清净(苦智),不攀缘故,集得清净(集智),由灭尽故,灭得清净(灭智),由修习故,道得清净(道智)。”
  大般若经说十智,有法智、类智、世俗智、他心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等。兹摘录其四谛智介绍之。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苦应不生,是为苦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集应永断,是为集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灭应作证,是为灭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道应修习,是为道智。
  最后我们谈,总说名四谛,广说名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实是四谛之广论。 
  十二因缘者,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其中无明行爱取有五支为集谛,其余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等七支为苦谛,此是生死流转十二因缘。对治为道谛,无明灭乃至生老死灭,是为灭谛,此是还灭十二因缘。
  所以十二因缘法中,将苦集二谛作流转十二因缘论。将灭道二谛,作还灭十二因缘论。并将苦谛作七支广论,集谛作五支广论。              
  分别解说----二谛
  净名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诸导师,皆由此法出。”
  智度者,般若也智慧也。方便亦名沤和,乃方便胜智,亦称权智。导师者佛也,佛为人天导师,导众生出生死苦海,登涅槃彼岸。三世诸佛及诸佛无上菩提,皆从般若出。虽云智度方便二者,而皆归般若。经云无方便者,是不知般若也。故知般若者,必有方便,若无方便,不成般若。
  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云:“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波 罗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
  般若为实智,方便乃方便智。般若方便, 名实方便智。方便般若,名方便实智。方便实智,万用一体,体本不二。实方便智,由体起用,应化万方。故只有方便而无般若,犹用之无体。 只有般若而无方便,犹体之不能起用。故般若不借方便, 则无以成就功德。换句话说,般若不借方便,则无以度化众生。
  般若是无分别智,方便是差别智。分别而无分别,无分别而分别。诸法实相, 故分别而无分别;实相诸法,故无分别而分别。以诸法者分别也,实相者无分别也。
  在心曰智,在法曰谛。约智言,则曰实智权智;约法言,则曰第一义谛世谛。 了第一义谛,则生实智。了世谛,则生方便智。了世谛第一义谛,则生方便实智。 了第一义谛世谛,则生实方便智。
  般若经说一切法空、无相、无二、无性、无生、无所有、不可得,乃约第一义谛说。般若经说一切法如幻、假有,乃约世谛说。
  世谛又名俗谛,第一义谛又名真谛。世谛者,为顺世俗之见而说有,第一义谛者,为顺圣者而说空。约此而论,说有为世谛,说空为第一义谛。然法非有无,寄有无以明法,皆方便也。                         
  例如虚空,虚空无分别,不可谓有亦不可谓无。若谓虚空是有,请问何处是虚空?若谓虚空是无,请问何处不是虚空?若谓虚空是有,虚空却是无形无相。若谓虚空是无,虚空却是横遍竖穷。无形无相,焉得谓有?横遍竖穷,焉得谓无?故法非有无,寄有无以明法而已。是知说有非是定有,说无非是定无。说有在明非有, 说无在明不无,智者知之,于是得二谛。凡愚闻有执为定有,闻无执为定无,于是失二谛。例如虚空本无分别,虽无分别,却是十方无边虚空历然。虽有十方空,却空原是一。一即无量,无量即一。
  然则说有说无,皆随情而说,随凡情说有,随圣情说无,说有说无皆是方便。 既是方便,则知于凡说有于圣说空,皆是世谛,非有非空方是第一义谛。
  非有则离有一句;非空则离空一句;既离有离空,当离亦有亦空;有即非空, 空即非有,离有离空,当即离非空非有。故离有,离空,离亦有亦空,离非有非空 ,离四句一法不立,为第一义谛。
  离有即是空;离空即是有;离亦有即是非有,离亦空即是非空;离非有即是亦有,离非空即是亦空。故离四句就是即四句,一法不舍。一法不立,一法不舍是为第一义谛。
  如此说来,一法不立一法不舍即一实谛。于凡说有,于圣说空,皆是方便皆是世谛。为方便故,于一实谛作二谛说。故大般若经(四六二)云:“说一切法者, 是依世俗言说假立,不依胜义说。”若依胜义,无如是等分别。
  空者约性而说,有者约假名相而说。进一步言,性则非空非有,相故现空现有。以空有故,乃名世谛。
  性不自见,因相而见性。相不自有,以性而有相。犹理不自明,因事而明理。 事不自立,由理而立事。是以性无相则不现,相无性则不立,二者互为表里。  
  犹如大海起波,水性不可见,因波而见,波相不自立,因水而立。波即是水, 水即是波,波外无水,水外无波。波浪翻腾,无非一水,波澄浪静,依然是水。波浪澄沸,水性不动。然不动之水性,即是澄沸之波浪。水因波现,无动而动。波因水立,动而不动。
  性相亦复如是,性因相现,无分别而分别。相因性立,分别而无分别。分别而无分别,是佛法身。无分别而分别,成佛报化身。故三世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法出。
  我们说过,空是约性而说,有是约相而说。由性相故,分别说二谛。其实二谛即归一谛,何以故?性相一如故。佛为度众生方便故,以一实谛分别说二。明乎此者得二谛,不明乎此者,执空执有执性执相,皆失二谛。
  故大般若经(八五)佛谓须菩提言:“具寿善现!智慧甚深,不坏假名,而说 法性。”
  一切凡夫只知取相,不取有相,即取空相。取有相固然是有,取空相时,空还 是有。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夫即以有法,虚妄落入生死。
  一切诸法,无非因缘而生。既然法属因缘,便无自性,谓之性空。例如人是细胞因缘所成,若实有人,应该离开细胞还有人在。事实不然,无细胞则无人矣。
  再如家庭是父母兄弟因缘所成,当知家庭性空。若实有家庭,应该离开父母兄弟,还有家庭。
  再如国家是土地人民主权因缘所成,当知国家性空。若国家实有者,应无土地人民主权,还有国家。
  一切法皆如此,皆是因缘所生。或者有人说,微尘是最小的本体,当非因缘所生。其实小至微尘,亦不外缘起。微尘若存在,必有十方分,即上方下方,东南西北方,及四维方。若无十方分,即说明微尘不存在。若有十方分,即是十方缘起。
  所以人是细胞缘起所幻现,家庭是父母兄弟缘起所幻现,国家是土地人民主权缘起所幻现。一切万法,小至微尘大至世界,一皆十方缘起所幻现。既是幻现,当无自性,故是性空。
  无性方能任缘,任缘而现万法。万法任缘而无自性,即是性空。所以缘起即是性空,性空即是缘起。非是缘起外另有性空,性空外另有缘起。智者见一切缘起诸法,便知是性空,不假方便,亦无渐次。
  故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色外空,亦非灭色空。
  故知一切法无非缘起,一切法无非幻有,一切法无非性空,一切法无非寂灭, 此是般若义理。是知不见一切法,即见般若波罗蜜;不住一切法,即住般若波罗蜜;不念一切法,即念般若波罗蜜;不得一切法,即得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一切法性空不可得故,一切法如幻不可得故。诸法性空不可得是第一义谛,诸法如幻不可得是世谛。世谛者,真如随缘起万法。第一义谛者,万法无性是真如。是之谓二谛 融通。
  唯识论之遍依圆三性,依他起性便是缘起。圆成实性便是无性。无性随缘故说依他起,法不孤起因缘而起也。依他而起,起无自性,无性者圆成实也。以无性随缘,能圆满成就一切法自性故。
  依他起法是虚妄的,幻有的,非真实的。何以故?以随缘无性故。圆成实虽为真实,然其本身即为无性,以无性故方名圆成实。何以故?因为无性方能任缘,任缘方能圆满成就一切法自性。
  至于遍计所执性,纯是凡愚谬执。凡愚不知无性随缘即依他起,依他无性即圆成实。竟谬执依他起法为实有自性,于是落入遍计执。如果于依他起上离遍计执, 当体无性即归圆成实。
  故于三性中,圆成实为第一义谛,依他起为世谛,遍计执则纯属凡愚谬执。圆成实本即无性,故不可得。依他起幻有虚妄,故不可得。遍计执无明谬执,故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楞伽唯识等,复明三无性。于遍计执上明相无性,于依他起上明 生无性,于圆成实上明胜义无性。
  我觉得这是唯识论真正的本旨。譬如第八识名种子识,种子是能生义,致果义。我们要问,种子致果以后,还成不成种?如果致果以后还成种,则应该致果以后再致果,致果以后再致果,致果无尽无止。好比一个众生成佛以后再成佛,成佛以后再成佛,成佛无尽无止。又如稻种生稻以后再生稻,生稻以后再生稻。
  如果致果以后,便无种子。好比稻种成稻以后,稻种便烂掉了。如果种子致果以后便无种子,然则第八识焉得名为种子识?
  所以不以二谛明其理,是说不通的。圆成实无性随缘,便是依他起,依他起任缘无性,俨然圆成实。无性随缘而有因果,随缘无性复不失于体。此所谓无性能随缘,随缘不失性也。
  无性则无生灭,无性随缘则无生灭而生灭。随缘则是生灭,随缘无性则生灭而无生灭。犹水无生灭,波有起伏。水以波现则无生灭而生灭,波由水成则生灭而无 生灭。
  无性是无作法,因缘是作法。无性随缘,无作而作,虽作而不失无作。随缘无性,作而无作,虽无作而不失于作。第八识为一切种者,作而无作,随缘不失性也,无作而作,无性能随缘也。故知一切法,不离二谛也。
  诸法是世谛,实相是第一义谛。诸法随缘有,实相无相;以无定相故,所以随缘能现一切相,故曰实相无相无不相。无相湛然即是诸相宛然,诸相宛然即是无相湛然。犹水性湛然不碍波相宛然,波相宛然不碍水性湛然。
  诸法实相故,相即无相。实相诸法故,无相即相。相即无相,故不取于相。无相即相,故不取于无相。既无能取之我,复无所取之法。无能无所,亦无“无能无所”。何以故?以我法一如故,能所双泯故。所谓理无一二,因一二以明理耳。 
  是知一切法无非实相,实相外更无一法,见一切法既见实相,故曰触目皆道。 然实相不可见,以实相无相无分别故。若有见实相者,即是以实相见实相。然则云何见实相?当知不见一切法即见实相,不见一切相即见实相。不见一切法有,不见一切法空,即见实相。不见一法生,不见一切法灭,即见实相。不见一切法可得, 不见一切法不可得,即见实相(见一切法不可得者,仍是有所得见也。)不见一切法和合,不见一切法不和合,即见实相。
  诸法实相,世谛即第一义谛。实相诸法,第一义谛即世谛。所以一切世出世间法,无非二谛。若入谛理,即入佛法。
  欲入谛理,莫生有所得见。有所得见,皆遍计所执。离遍计执,悟依他起,便入圆成实。当知圆成实者,实相也。实相者,二谛也。二谛者,一切法也。一切法者,无非佛法也。
  二谛有是因缘有,非定性有。二谛无是因缘无,非定性无。因缘有无是佛所说 ,定性有无是外道说。因为定性有是常边,定性无是断边,常断二边不契中道,故非是佛说。
  我们说过,因缘所生法无有自性,无自性有不得谓有,无自性无不得谓无。故因缘有,是无有之有,有表不有。因缘无是非无之无,无表不无。无有之有,有而非有,非有而有,谓之妙有。不无之无,无而非无,非无而无,谓之真空。故二谛者,真空妙有,妙有真空。
  真空即是妙有,妙有即是真空,故二谛之有是不思议有,空是不思议空。不思议则无名,无名是第一义谛,有名是世谛。进一步言,无名是一实谛,有名是二谛。说名者,用显无名,无名之理,不以名则不显故。所谓道非有无,寄有无以显道耳。
  若人不知此义,反执名相为实有,便落遍计执,失乎佛道。佛斥如是之人,如狗遂块。所以佛自言,说法四十九年,没说一字。是知因缘空有,即非空有之空有。既知非空有之空有,即悟空有即非空有也。                
  所以吉藏大师云,无有可有,无无可无。由无故有,由有故无。有不自有,无不自无,有无相依而立,相待相成。有无既然相依而立相待而成,定知有无二法不存在。假设有无二法相待而存在,不出三种情形,一“有”先存在,二“无”先存在,三“有”与“无”同时存在。
  假设“有”先存在,必是当“有”存在时,必然无“无”。无无便不成相待, 不成相待云何有有?假设“无”先存在,当有“无”时,必然无“有”,无有亦不 成相待,不成相待云何有无?假设“有”与“无”同时存在,有与无既已同时存在,何必相待而有?故经云相待之法,假而非实也。
  依他起性虚妄,亦复如是。若悟依他起虚妄,便入圆成实。若迷依他起为实有,便归遍计执。故于二谛中虽然说有说无,然有是因缘有,无是因缘无,斯为佛道。定性有无者,非佛道也。
  中论四谛品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欲度一切众生皆成佛。欲度一切众生出生死故, 于是说世谛,欲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故,于是明第一义谛。所以佛说世谛是方便, 旨在令众生入第一义谛。不依世谛,则不入第一义谛。不入第一义谛,则不能成就无上佛道。
  凡夫外道二乘,皆因不了二谛故,于佛道中不得究竟。凡夫以苦集二谛,不出生死,是不了世谛。以不知修道证灭故,不得涅槃,是不了第一义谛。所以凡夫不知世谛故,不能离苦,不了第一义谛故,不能得乐。以不悟二谛故,永处六道,不能转凡成圣。
  佛依二谛说法,于凡说有是因缘有,因缘有是实,苦集二谛不虚。于圣说无是因缘无,因缘无是实,灭道二谛不虚。外道则不然,外道说有是定性有,说无是定性无。定性有落常边,定性无落断边。落常落断不契中道,所以说有是错,说无还是错。当知外道说法不依二谛,所说皆不真实。               
  声闻人虽知四谛,但亦不了二谛,故法华经云,二乘人于五百由旬险道中,但过三百由旬,止住化城。因为二乘人不了世谛,不起化道不度众生,不了第一义谛,不求无上菩提究竟涅槃。于大经中佛言“我一时与弥勒在耆阇崛山,共论世谛。 五百声闻不觉不知,何况甚深第一义谛。”是知二乘人,亦不了二谛。
  我们说过,佛说世谛,为令众生入第一义谛,入第一义谛,则能究竟佛道。虽然舍利弗须菩提,亦为菩萨演说般若,但仍不信声闻人作佛,故虽说般若,仍不了二谛。直至法华会上蒙佛授记,方信自己作佛。
  佛依二谛说法,说一切法不可得。外道不识二谛,说一切法皆有所得。何故佛依二谛说法,说一切法不可得?因为第一义谛即世谛,故空即有。世谛即第一义谛,故有即空。空即有故空法不可得,有即空故有法不可得。所以依二谛说法,说一切法不可得。                              
  何故外道不识二谛,说一切法有所得?以外道不识二谛,不知有是因缘有,竟谓有是定性有,有有可得。不知空是因缘空,竟谓空是定性空,有空可得。执有所得有,于是起常见。执有所得空,于是起断见。以常断二见故,起六十二种邪见。
  吉藏大师作二谛义,立教二谛及于二谛。何谓教二谛?二谛义云,教二谛者, 有不住有,有表不有。无不住无,无表不无。此则有无二,表非有非无不二。不二二,是理教,二不二,是教理。
  换句话说,理内是教二谛,所谓理内者,事不碍理,理不碍事也。
  有是事,不有为理,有表不有,事以表理也,故曰有不住有。如果住有,则是定性有,定性有则落常边。落常边便非佛教众生之本怀。
  无表不无,无是理,不无是事。无表不无者,理以事显,故曰无不住无。如果住无,则是定性无,定性无则是断灭空,断灭空则失佛教众生之本怀。     
  有无虽二,但有是因缘有,无是因缘无。因缘有则非有,因缘无则非无。故有无虽二,用表非有非无不二。
  不二是理,二是教。所以不二而二,是理之教,二而不二,是教之理。教以明理,理以立教,教全是理,理全是教,此谓教二谛。
  何谓于二谛?于二谛者随情假立也。二谛义云,有于凡夫为实,名俗谛。空于圣为实,名第一义谛。
  故知于二谛者,于凡说有,于圣说空也。因“于”字,立于二谛名。云何于凡说有为实?断集自然离苦故。云何于圣说空为实?修道自然证灭故。断集离苦名为俗谛,修道证灭名第一义谛。
  然若会有是因缘有,有而非有,则无苦集二谛。若会空是因缘空,空而不空, 则无灭道二谛。故大乘经云,无苦集灭道。
  既然如此,是知于二谛若落定性有定性空,则失二谛。若知因缘有因缘空,则得二谛。故外道迷因缘为定性,佛道知定性是因缘。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法 本不二无内无外,凡情妄生二见,见有内外也。
  所以若有方便悟因缘,则于二谛便是教二谛。若无方便不识因缘,便离教二谛成为于二谛。教二谛有名有实,说有是实,说空亦是实,以是实故,能利有情。故佛说有说空皆实,故名曰谛。外道虽然亦说有说空,但不能表道,说有亦错,说空亦错,不能利益有情,故不名谛。
  所以十二门论云,若人知二谛,则得自利利他共利。以二谛是入道之基,故能自利利他共利。若人不知二谛,凡有言说,皆成戏论。
  于法曰谛,于心曰智,知二谛者能发于智。了世谛能发方便智,了第一义谛能发实智。发实智能自觉自利,发方便智则能觉人利他。然于世谛第一义谛,偏执一端,则失其利。
  若于世谛了即第一义谛,发方便实智,以方便实智,方名自利。于第一义了即世谛,发实方便智,以实方便智,方名利他。二谛融通,是具了二谛具发二智,方称共利也。                               
  若人于世谛不了即第一义谛,便执著世间起见生爱。以爱见故,不出三界生死。若人于第一义谛不了即世谛,便偏空滞寂,沉无漏入涅槃。故若了世谛即第一义谛,便离凡夫位。若了第一义谛即世谛,便离二乘地。所以具了二谛,便可离二边契入中道。是以吉藏大师云,不知二谛者,不知中论。
  是知二谛相即。世谛是事相,第一义谛是理性,理外无事,事外无理,理全是事,事全是理,故二谛相即。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二谛相即义。
  无性为第一义谛,随缘为世谛。然世谛缘起幻有,幻有非实,是亦无性。第一义谛无性,故一理空寂不碍万法繁兴。世谛无性,故万法繁兴不碍一理空寂。智者见法相即知理空寂,体空寂即会法繁兴。有无性不碍空,空无性不碍有,是故居有而常空,居空而常有。空有一际,平等如如。
  生死无性,当体即是无生,无生随缘,便现生死。生死幻现是假,若知其假, 便证无生。非是生死外另有无生,当知生死无性即是无生。非无生外另有生死,当知无生随缘便现生死。虽现生死而非有,虽入无生而非无。
  大圣证之,以清净妙法身,现圆满报身及千百亿化身。虽现报身,实是报法身,虽现化身,实是化法身。纵然凡夫不觉,却亦是常法身常六道,常六道常法身。 落凡时法身未减,证圣时法身未增。是知以无性故,二谛相即也。
  二谛相即,便是空即无量,无量即空。第一义谛是毕竟空,世谛是无量法界。 既曰无量,莫作有量会。有人认为无量便是很多,当知多还是有量。故无量非是有也,无量者即是空。空非断灭,当知空即无量。如是则空是有之空,全有成空,故空非断灭。有是空之有,全空成有,故有非定性。
  是故一生万法,万法归一。犹一水成万波,万波归一水。故空即无量,无量即 空,是二谛相即。空于佛智曰正,无量于佛智曰遍知。二谛相即者,佛正遍知也。
  再者二谛相即者,二谛相成也。第一义谛即世谛,是第一义谛成世谛也。世谛以第一义谛而成,第一义谛外别无世谛。全世谛,全由第一义谛所成。全世谛即全第一义谛,分分世谛,皆由第一义谛所成。第一义谛成世谛,无欠无余。
  若知第一义谛即世谛,则知俨然便是世谛即第一义谛。世谛即第一义谛,则世谛成第一义谛。第一义谛由世谛而成,则世谛外别无第一义谛。如是则全第一义谛,无非由世谛所成。全第一义谛,即全世谛,分分第一义谛,皆由世谛所成,无欠无余。
  何以故?良以第一义谛随缘便成世谛,世谛无性便成第一义谛。第一义谛为体,世谛为用。由体起用,用不离体,是故二谛相即,便是二谛相成。      
  同时二谛相即,便是二谛相夺。第一义谛即世谛,则第一义谛全是世谛,既然第一义谛全是世谛,即是世谛夺第一义谛。
  世谛即第一义谛,则世谛全是第一义谛。既然世谛全是第一义谛,即是第一义谛夺世谛。故二谛相即,便是二谛相夺。
  相夺即是相成,相成便是相夺,实是一理融贯。第一义谛成世谛时,则世谛显第一义谛隐。故第一义谛成世谛,世谛便夺第一义谛。世谛成第一义谛时,则第一义谛显世谛隐。故世谛成第一义谛,第一义谛便夺世谛。例如波全是水,水全是波,一理融贯。但是见波不见水时,则波显水隐。波显水隐,是水成波而波夺水。见水不见波时,则水显波隐。水显波隐,则波成水而水夺波。故知相成便是相夺,无相夺则无相成。相夺即是相成,无相成便无相夺。相成相夺,便是二谛相即义。 
  分别解说----三谛
  三谛实是二谛,三谛二谛实是一谛。佛以方便,于一谛说二谛三谛,虽说二谛,不乖三谛,虽说三谛,不乖二谛。以于第一义谛中,一切法空故,一切法如故,一切法不二故。故仁王般若经二谛品云:
  【大王。菩萨摩诃萨于第一义中。常照二谛化众生。佛及众生一而无二。何以故。以众生空故。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故得置众生空。以一切法空故空空。何以故。般若无相。二谛虚空般若空。从无明乃至萨婆若。无自相无他相故。五眼成就时见无所见。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乃至一切法亦不受。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何以故。于第一义而不二故 。诸佛如来乃至一切法如故。】
  佛于二谛品中复说三谛,谓以三谛摄一切法,空谛、色谛、心谛,一切法不出三谛。是故应知,佛依二谛说法,不碍三谛。虽有三谛,不碍依二谛说法。
  所以有三谛来者,束第一义谛及世谛为境。境是所知,心是能知故称三谛。由三谛开出境智。所知例能知为境智,能知例所知名智境。故有空谛色谛心谛也。
  北齐慧文禅师,依中论四谛品“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文,悟三谛妙理,与仁王般若要旨相合。慧文授南岳慧思,慧思授天台智者,成天台三观。天台三观者,空观假观中观。
  以三谛二谛同是一谛故,所以三谛圆融。三谛圆融者同一无性之理也。空谛无性,不碍假谛。假谛非实而无性,不碍是空。于空假二谛立中谛,故中亦无性。 
  空无性不碍假中,假无性不碍空中,中无性不碍空假。故说空时,中假皆空。 说假时,中空皆假。说中时,空假皆中。故说空一切空,说假一切假,说中一切中,是谓三谛圆融。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法属因缘所生,定无自性。若有自性,便不待因缘而有。法无自性,是无此法,故曰即是空。故诸法因缘有,因缘有便无自性, 无自性故曰空。空即无自性,无自性即因缘有。故仁王般若云“诸法因缘有,有无义如是。”
  如果空有为二,则有外空为断边,空外有为常边,著于常断二边,不契中道。 有与空皆无自性,则有无自性谓之空,空无自性谓之空空。龙树菩萨云,有空空者为真空,无空空者为邪空。此是三谛中之空义。
  “亦为是假名”,诸法之有,乃因缘和合假有。假有则无实体,故是幻有。何 以知之?诸法既是因缘和合而有,当是因缘未和合时无有法,因缘和合后方有法。 然未和合时无法,无法和合后变成有法,不合道理。例如米、水、火未和合时,米 无饭,水无饭,火无饭。三者无饭,和合而后变成饭,是不合道理的。故知因缘和合之法是假现,法既是假,因假立名,故皆是假名。此是三谛中之假义。
  “亦是中道义”,离有离空是名中道。此有二种中道,约世俗谛言,对凡故说 有,对圣故说空。对凡说有是实,对圣说空亦是实。约第一义谛言,据理实非有亦非空。故仁王般若云“法性本无性,第一义空如。”
  所以亦有亦空,为世谛中道,非有非空,为第一义谛中道。二谛融通,中道方显。既然中道之理如是,云何能契会呢?无所住而生其心,便得契会。所以天台云,离边不住中,便契中道。此是三谛中之中义。
  第一义谛中道,生佛实智,佛以实智自觉圆满。世谛中道,生佛权智,佛以权智觉他圆满。诸佛实智具无量智慧,诸佛权智成无量功德。众生学佛,仰佛实智, 乃诸恶莫作,仰佛权智,乃众善奉行。于众生边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亦三谛义也。                            
  例如生是一边,灭是一边,众生自无始劫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断无尽无止。假设生与死为二,则生与死各不相关,势必生者常生,死者常死。若如此者,云何生死不断?故知生死为二不如道理。假设生与死为一,若生死为一,当是生时即是死时,死时即是生时,无二无别。既然无二无别,云何可说生死不断?
  既云生死不断,则其不断具有二种特性,第一不断则不生不死。第二有不断方有生死。若无不断,将是无生亦无死。以不断居其中,方能生生死死。但既云不断,自是不生亦不死。正以其不生,故能生生。正以其不死,故能死死。此所以有中谛之建立也。
  是故中须有二种特性,一不生不死,如果生便是生边,不得谓中。如果死便是死边,亦不得谓中。故中必须不生不死。二能生生能死死,如果不能生生,是与生无关,所以不得谓中。如果不能死死,是与死无关,亦不得谓中。所以中必须能生生死死。                                
  不生不死是第一义谛中,即随缘无性也。能生生死死,是世谛中,即无性能随缘也。故有三谛之义。
  三谛之理,已尽于二谛之中,故不多述。                
  分别解说──一谛
  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即是一谛义。说二谛三谛名者,欲令众生因名悟无名,无名者,即一谛义。佛言法性外更无有法,即一谛义。
  细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无非在阐释一实谛义。虽说四谛二谛三谛,皆方便说一实谛。一实谛即是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故一实谛即是无谛,一实谛者“即”一切也,无谛者“离”一切也。
  四谛、二谛、三谛、一谛、无谛,不过一理应万法,舒之则遍一切,万法归一理,卷之则不二。不二而二,故于一谛说四谛二谛三谛。二而不二,虽说四谛二谛三谛,还归一谛。
  所以法华文句第七云……有解大乘四谛,次转二谛,次转一谛,次转无谛,皆 是卷舒之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三八五),具寿善现问佛,菩萨摩诃萨云何修行 般若波罗蜜多?佛答,菩萨摩诃萨,如实知一切法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大般若经(三八五)诸法平等品经文云: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布施波罗蜜多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如实知净戒乃至智波罗蜜多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布施乃至智波罗蜜多。】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极喜地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如实知离垢地乃至法云地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极喜地乃至法云地。】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四念住无增无减无染 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如实知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四静虑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如实知四无量四无色定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八解脱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如实知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一切陀罗尼门无增无 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如实知一切三摩地门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五眼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如实知六神通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五眼六神通。】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如来十力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如实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多时。如实知大慈无增无减无染无净 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如实知大悲大喜大舍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无忘失法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如实知恒住舍性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学无忘失法恒住舍性。】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一切智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如实知道相智一切相智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严净佛土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如实知成熟有情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 能修习。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严净佛土成熟有情。】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诸余无量无边佛法无增无减无染无净无自性不可得而能修习。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诸余无量无边佛法。】
  睹此经文则知诸法平等是一谛义。诸法平等者,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无自性不可得也。故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自性不可得,即一谛义也。
  一谛之理,譬如虚空。虚空无有分别,而分别十方无量,虽分别十方无量,而实无分别。虚空无生无灭,无增无减。虚空无染无净,虽五浊恶世,虚空无染,虽清净国土,虚空无净。火烧不著,雨打不湿,风吹不动。虚空随缘非一,其性寂然不二。虚空无自性,然随缘能成一切法性,虚空不可得,然横遍竖穷无处不是。一谛之理,亦复如是。                           
  一谛者,诸法实相也。实相无相体本不二,实相无不相,用应万方。实相本不生不灭,诸法随众生心现有生灭。实相本不增不减,诸法随众生心现有增减。实相本无染净,诸法随众生心现有染净。实相本无自性,诸法随众生心,各各现有自性。实相无相本不可得,无相随缘现有诸法。
  故实相无相,一法不立,实相无不相,一法不舍。一法不立者,诸法实相也, 一法不舍者,实相诸法也。诸法实相者体也,实相诸法者用也。依体起用,万法云兴,用全归体,一性寂然。法尔如是,无分别而分别,分别而无分别。
  一谛之理,亦复如是。由体起用,一谛而有四谛二谛三谛。用全归体,四谛二谛三谛全是一谛。约性言理原无二,约相言事有千差。顺之者是谓佛道,违之者便称外道。其实大道无方,焉有内外可得?不过觉之者得之,迷之者失之而已。
  一谛者,法界无界也,无界随缘现有十法界。何故法界无界?以诸法缘生无性 ,故法界无界也。法界无界,名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即一谛义。
  一真法界,随缘而有四法界。四法界者,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由四种法界,复有十种法界,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鬼法界,畜生法界,地狱法界。此十法界,一皆随缘而有。
  十法界不出四种法界,四法界不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不生不灭,十法界现有生灭,虽然现生灭,而实无生灭。一真法界不增不减,十法界现有增减,虽现增减,而实无增减。一真法界不染不净,十法界现有染净,虽现染净,而实无染净。一真法界无有自性,随缘现一切法自性,虽现一切法自性,而一切法皆以无性为性。 一真法界无所有不可得,随缘现十法界相,虽现十法界相,而十法界相无所有不可得。一真法界平等无有高下,随缘现十法界高下,虽现十法界高下,而虚妄不实犹如空华。                                
  一实谛在明一乘教法,一乘教法者,乃一佛乘也。说一乘者,一切诸乘皆是一乘也。经云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当成佛。一切众生,未成佛时本是佛,已成佛后还是佛,斯即一佛乘义也。
  涅槃经云,如来所说无有颠倒,故名一实谛。如来智慧不可思议,凡有所说, 无有颠倒故名“正”,于一切颠倒法,无不通达,故名“遍知”。如来正遍知海,以无分别智,知一切分别法也。
  何故如来得无分别智,即能分别一切法?以佛智无碍故。兹举例说明其理。
  例如面前虚空,与十方无量无边虚空原是一个。众生为色受想行识所障,自生障隔,是故不知。佛证五阴皆空,智慧无碍,是故见面前虚空,即见十方无量无边虚空。一切法无非等同虚空,何以故?一切法缘生无性故。是以佛得无分别智,即能分别一切法。故称佛为等正觉正遍知也。
  佛于大般若经中说,若法无自性,是法无性为性。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百六 十四,佛告善现云:
  【佛言善现。非但一切相智无性为性。色受想行识亦无性为性。眼处耳鼻舌身意处亦无性为性。色处声香味触法处亦无性为性。眼界耳鼻舌身意界亦无性为性。 色界声香味触法界亦无性为性。眼识界耳鼻舌身意识界亦无性为性。眼触耳鼻舌身意触亦无性为性。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亦无性为性。地界水火风空识界亦无性为性。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亦无性为性。内法外法亦无性为性。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亦无性为性。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亦无性为性。空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亦无性为性。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无性为性。布施波罗蜜多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亦无性为性。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 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亦无性为性。苦圣谛集灭道圣谛亦无性为性。一切三摩地门一切陀罗尼门亦无性为性。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亦无性为性。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亦无性为性。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亦无性为性。一切智道相智亦无性为性。初眼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眼亦无性为性。初神通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神通亦无性为性。有为界无为界亦无性为性。】
  初眼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眼者,肉、天、慧、法、佛五眼也。初神通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神通者,六种神通也。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缘一切法无性为性?佛答如下:
  【佛言善现。一切相智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色受想行识自 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眼处耳鼻舌身意处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色处声香味触法处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眼界耳鼻舌身意界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色界声香味触法界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眼识界耳鼻舌身意识界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眼触耳鼻舌身意触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耳鼻舌身意为缘所生诸受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地界水火风空识界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内法外法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 无性为性。空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布施波罗蜜多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苦圣谛集灭道圣谛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一切三摩地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无忘失法恒住舍性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 一切智道相智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初眼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眼自 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初神通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神通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有为界无为界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
  具寿善现复分别请问于佛,何缘一切相智自性无?何缘色受想行识自性无?… …佛分别回答如下:
  【佛言善现。一切相智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
  诸法既是因缘和合,故无自性。若法已有自性,何待因缘和合?故一切法无和合自性。
  【善现。色受想行识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眼处耳鼻舌身意处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色处声香味触法处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眼界耳鼻舌身意界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色界声香味触法界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眼识界耳鼻舌身意识界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眼触耳鼻舌身意触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 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地界水火风空识界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无明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内法外法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空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八解脱乃至十遍处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苦圣谛集灭道圣谛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一切三摩地门一切陀罗尼门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 性。】
  【善现。无忘失法恒住舍性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一切智道相智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
  【善现。初眼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眼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初神通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神通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 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有为界无为界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 善现。由是因缘。诸菩萨摩诃萨应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其自性。】
  是知无性之理能融万法,令万法差而无差,无差而差。语其精微莫能测,语其 博大莫能知。犹一水之成千波而摄千波,千波之入一水而现一水。以无分别体而起差别用,无量差别而归无分别。故证得无分别智,即能分别一切法也。
  此法不可思议,以过思议境界故。一切世间法,皆是思议法。思议法者,不离三相,三相者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故一切世间法皆有名而无实义。
  佛功德智慧不可思议,佛法不可思议,众生心性不可思议,理事无碍不可思议,诸法实相不可思议,空即无量无量即空不可思议。故学佛人应对佛绝对信仰,应对法绝对信受奉行。不可妄起我慢,以思议心测度佛法。
  诸法因缘起故,诸法性空故,是以菩萨如实知诸法以无性为性。此无性之法, 亦名真如,亦名法界,亦名法性,亦名不虚妄性,亦名不变异性,亦名平等性,亦名离生性,亦名法定,亦名法住,亦名实际,亦名虚空界,亦名不思议界。如大般 若波罗蜜多经第三百六十五云:
  【复次善现。一切法皆以空为自性。一切法皆以无相为自性。一切法皆以无愿为自性。善现。由是因缘。诸菩萨摩诃萨应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其自性。复次善现。一切法皆以真如为自性。一切法皆以法界为自性。一切法皆以法性为自性。一切法皆以不虚妄性为自性。一切法皆以不变异性为自性。一切法皆以平等性为自性。 一切法皆以离生性为自性。一切法皆以法定为自性。一切法皆以法住为自性。一切法皆以实际为自性。一切法皆以虚空界为自性。一切法皆以不思议界为自性。善现。由是因缘。诸菩萨摩诃萨应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其自性。】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三八五)并云,无性法中,不可施设有异法。是知诸法无性,即是一谛即是无谛。综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旨在阐明谛理。纵言事相,亦是 借事明理。在法曰谛,在心曰智,法智又曰境智,由智明法,又曰智境。智不孤起,由境而发,境不独立,由智而名。是故境智一对,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不二是空,二是无量,故不二而二便是空即无量,二而不二便是无量即空。知法缘起无量曰智,知法性空无生曰慧。知法空即无量曰智。知法无量即空曰慧。空是无而无量是有,空即无量则非有而有,有而非有。无量即空则不无而无,无而不无。空则性空寂灭不动,无量则缘起横遍竖穷。缘起常有而常空,性空常空而常有。性空则法身不动,当处随缘则报化应现十方。如是则常不动常十方,常十方常不动,是故诸佛常现十方普度一切,无有休息。如是智慧,无上无匹,曰妙智慧。
  缘起诸法,体皆虚妄,如幻如化。世间人不如实知,执为实有,成遍计执。并于遍计执上,下定义自成学问,如是则堕于常边尚不自知。般若妙智慧则不如此。 大般若经第八十一云,一切法皆如幻如化,于般若中,说者听者解者,皆不可得。
  于般若会上,善现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已,诸天子不解,兹引该段经文于下:
  【尔时会中有诸天子窃作是念。诸药叉等言词咒句。虽复隐密而尚可知。尊者善现。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虽以种种言词显示。而我等辈竟不能解。善现。知彼心之所念。便告之言。汝等天子。于我所说不能解耶。诸天子言。如是如是。具寿善现复告彼言。我曾于此不说一字。汝等不闻。当何所解。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文字言说皆远离故。由此于中说者听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证无上正等菩提。其相甚深亦复如是。天子当知。如佛化身。化作无量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俱来集会。复化作一能说法人。于此众中宣扬妙法。于意云何。 是中有实能说能听能解者不。诸天子言。不也大德。善现告言。如是天子。一切法皆如化故。般若中说者听者及能解者都不可得。天子当知。如在梦中梦见有佛教诫教授菩萨声闻。于意云何。是中有实能说能听能解者不。诸天子言。不也大德。善现告言。如是天子。一切法皆如梦故。般若中说者听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天子当知。如有二人处一山谷。各住一面赞佛法僧俱时发响。于意云何。此二响声能互相闻互相解不。诸天子言。不也大德。善现告言。如是天子一切法皆如响故。般若中说者听者及能解者都不可得。天子当知。如巧幻师或彼弟子。于四衢道幻作四众及一佛身。处中说法于意云何。是中有实能说能听能解者不。诸天子言。不也大德。 善现告言。如是天子。一切法皆如幻故。般若中说者听者及能解者都不可得。】
  何故一切法皆如化?一切法皆如梦?一切法皆如响?一切法皆如幻?因为一切 法皆缘生无性,虚妄无实,故如化如梦如响如幻。此法唯有如来智慧知之,如来知一切法缘生无性,即此无性,便是圆成实。凡夫众生不知一切法缘生无性,体皆虚妄如化如梦如响如幻,竟执一切法为实有,落入遍计执。虚妄取相立名成一切妄想,以其妄想立种种世间法,以致乖乎真智如如。
  故一切法皆无所有不可得,以缘生无性故。一切法因缘有,实是幻有假有,当体即空。既是幻有假有,故一切法本来寂灭,本不可得。既然本不可得,故不可谓一切法有性,亦不可谓一切法无性。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百八十云,一切法有性无性,皆不可得。
  所谓一切法者,包括有为法无为法,有漏法无漏法,生灭法涅槃法,世间法出世间法等。如是等法,有性无性皆不可得也。以不可得故,名之曰空。般若所谓空者,既空乎有,复空乎空。于有不可得,于空复不可得,如此空性,是名无上菩提。故曰了达于空性,即名曰菩提。                     
  无上菩提,一法有无量名。如圆成实性、真如、法性、毕竟空、第一义、中道义、不虚妄性、不变异性、佛性、般若波罗蜜多,乃至涅槃。
  即此无上菩提,复名缘起、众生、烦恼、生死……等。何以故?以缘起、众生、烦恼、生死等,一皆有性无性不可得。既然有性无性皆不可得,故当体即是无上菩提。故经云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也。
  以一切法皆不可得,故理不碍事,事不碍理,且复事事无碍。是故经云,一切法无非佛法。诸佛菩萨如实知之曰觉,凡夫不如实知曰迷。是知一切法本无分别, 只是觉迷不同而有分别罢了。无奈诸佛菩萨苦口宣教,而众生只是执迷不悟。
  一切法有性无性皆不可得,却非断灭。而是横遍竖穷,故名一真法界。法尔如是,一真法界即具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等四种法界。于四种法界,以众生迷悟深浅不同,故有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 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鬼法界,畜生法界,地狱法界等十法界。以十法界 迷悟不同,佛为度生方便,于是于一实谛,分别说二谛三谛四谛。
  佛于一实谛说四谛时,小乘智劣不识,竟作有所得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一百四十六云,修小乘法者,不识无所得义,皆观法空苦无常。菩萨摩诃萨修般若波罗蜜多,则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
  吾人不得谓佛说小乘法,大乘非佛说。亦不得谓佛先说小乘法,后说大乘法。 更不得说于佛法中,先是小乘思想,后来转为大乘思想。当知佛说小乘法时,即是密说大乘,佛无异说,佛说是一法,二法是魔说。维摩诘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故知佛说法无有异说,只是众生机有高下而已。
  当知佛成无上觉,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即是前后所说,乃至无量劫来所说,无二无异也。
  若谓佛仅能说小乘法,不能说大乘法,然则何得为成无上觉者?若谓佛先说小 乘,后说大乘,前后异说,然则何得谓佛是成无上觉者,佛是不异语者?若谓于佛法中,先是小乘思想,后转为大乘思想,那便说明佛前后异说。前后异说,即是异语者。既是异语者,便非成无上觉者。
  当知无量劫来,无量诸佛所说,无有异语,一道清净。法本无二,众生机二而已。过在众生,非是佛过。以己之非,非佛之是,诚颠倒见也。
  于一切法究竟中,即无一切法,即无一切法之分别。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百一十五云:
  【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现。色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色。 受想行识究竟中亦如是分别谓此是受想行识。善现。眼处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眼处。耳鼻舌身意处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耳鼻舌身意处。善现。色处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色处。声香味触法处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声香味触法处 。善现。眼界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眼界。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善现。耳界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耳界。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善现。鼻界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鼻界。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善现。舌界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舌界。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味界乃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善现。身界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身界。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触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善现。意界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意界。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法界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善 现。地界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地界。水火风空识界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水火风空识界。善现。无明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行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善现。布施波罗蜜多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布施波罗蜜多。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善现。内空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善现。真如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法界乃至不思议界。善现。苦圣谛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苦圣谛。集 灭道圣谛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集灭道圣谛。善现。四静虑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四无量四无色定。善现。八解脱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善现。四念住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四念住。 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善现。空解脱门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空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无相无愿解脱门。善现。菩萨十地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菩萨十地。善现。五眼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五眼。六神通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六神通。善现。佛十力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此是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善现。无忘失法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无忘失法。恒住舍性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恒住舍性。善现。一切智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道相智一切相智。善现。一切陀罗尼门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切三摩地门。善现。预流果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预流果。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一来不还阿罗汉果。善现。独觉菩提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独觉菩提。 善现。一切菩萨摩诃萨行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善现。诸佛无上正等菩提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云何一切法究竟中,即无一切法即无一切分别?因为因缘和合乃有一切法,无一法不是因缘和合而有。一切法究竟,即是一切法性。一切法以无性为性,无性故无一切法,无一切法故无一切分别。色受想行识,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皆因缘 和合而有,究竟皆以无性为性,无性故无一切法分别。无性乃能随缘,随缘乃有一切法,虽有一切法,而于究竟中,实无一切分别也。
  是故无性随缘即是诸法,诸法任缘即是无性。故曰空即无量,无量即空,是中无所有不可得。如是之法,名无上菩提,名究竟涅槃,名为实相,名为法界,名为中道,名为般若波罗蜜多。
  大般若经第三百六十一云:“非由有所得故无所得,亦非由无所得故无所得。 然有所得无所得平等性,是名无所得。”
  若谓由有所得故无所得,则无所得便是相待假,是虚妄法。若谓由无所得故无所得,则无所得便是断灭空。所以有所得无所得平等性,是名无所得也。何谓有所得无所得平等性?平等性者,色即空空即色也。何以故?色即空则色不可得,空即色则空不可得,是名无所得也。
  是知色与非色,受想行识与非受想行识,六根与非六根,十二入与非十二入, 十八界与非十八界,四谛与非四谛,十二因缘与非十二因缘,六度与非六度,乃至无上菩提与非无上菩提……,总之一切法与非法,皆无自性,不可分别,都不可得也。甚至此无所得,亦无所得,方是一切法根本实性。一切法根本实性,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佛得无上菩提,依世俗谛说名为得,不依胜义谛。若依胜义谛,能得所得俱不可得。
  凡一切世间出世间等法,无非缘起者,所谓法不孤起,因缘而起。缘起如幻, 故一切世间出世间等法,无不是化。于其中有声闻化,独觉化,菩萨化,如来化, 烦恼化,善恶业报化,生死轮化。由此因缘,一切世间出世间等法,皆如幻化。
  幻化诸法无有实性,无性之法,即是无上道。故如是见者,即是见道。凡吾人六根所接之法,无非缘起,无非无性,无非是道。故古德言,触目皆道。    
  此如幻无性之法,法尔如是。非声闻乘作,非独觉乘作,非菩萨作,非如来作,亦非余人所作。幻有无性,作而无作。无性幻成,无作而作。作而无作,遍十方而非有。无作而作,毕竟空而非无。遍十方而非有者,千江只一月也。毕竟空而非无者,一月印千江也。如此妙法,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住而无住,无住而住。岂一切世间法说有道无者,可以伦比哉?                   
  修习方便
  我们已经知道,一切法空,一切法无相,一切法无性,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既然如此,云何修习?若有修习,即是不空,即是有相,即是有性, 即是有生,即是有所得。若无修习,岂得自然成佛?故修习应有方便,若无方便不能成就功德。大般若经云,以无住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密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
  故修习方便有二,第一以无住为方便行一切法,第二观一切法如幻为方便知一切法。无住为方便,则契第一义谛,观法如幻则契世谛。
  以无住心契毕竟空,以无住心契无相法,以无住心契无性法,以无住心契无生法,以无住心契无所有不可得法,则入第一义。是故若生无所住心,则有方便修习一切法也。                               
  于大般若经第三: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舍而为方便圆满布施波罗蜜多。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护而为方便圆满净戒波罗蜜多。犯无犯相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取而为方便。圆满安忍波罗多。动不动相不可得故。诸萨摩诃萨。应以无勤而为方便。圆满精进波罗蜜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思而为方便。圆满静虑波罗蜜多。有味无味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著而为方便圆满般若波罗蜜多。诸法性相不可得故。】
  换句话说,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所住心行于布施,应以无所住心行于持戒,应以无所住心行于忍辱,应以无所住心行于精进,应以无所住心行于禅定,应以无所 住心行于般若。
  云何心无所住?不取于相也。一切相不出四种,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离四相,即不住一切相,即生无所住心矣。
  云何一切法离于四相?于一切法不生贪嗔痴,即便离于四相。故凡夫学佛,于平常日用中,莫起贪嗔痴, 应以修身进德为标的。贪嗔痴心日薄,自然不造诸恶,无恶业因缘,自然不堕诸恶道。
  进一步言,无贪嗔痴心,自然不著四相。不著四相,自然心无所住。心无所住, 自然一切法空。如此证法空义,便是无上菩提义。而般若波罗蜜多者,即无上菩提义也。
  所以般若波罗蜜多不远,应在平常日用中求。时时检点,莫生贪嗔痴。心既不染,身口自净。身口意三业清净,自然其德日进。故佛法是转凡成圣之大事业,非世间一般取相之法可比也。
  故佛弟子,总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时刻谨慎,日进月益。学佛 真有进步时,不在学问高,更非神通大,而是烦恼渐轻,心渐清净。一旦断二障, 空二我,了二死,名曰成佛。岂是有佛可成?不过断二障,空二我,了二死,假名成佛也。如此法门,皆从般若波罗蜜多中去。一切贤圣,皆以般若波罗蜜多得成就。般若出生三世诸佛,与诸佛无上菩提。
  其次观一切法如幻为方便,一切诸法,无非缘起,缘起之法,如幻如化。若知其如幻,当体即是圆成实性,是由世谛入第一义谛,由第一义谛得涅槃。若执如幻法为实有,便成遍计执,落遍计执便入生死。
  知一切法如幻,自然于世间一切不生计著。应观五阴身心如幻,于五阴身心不生计著者。应观名闻利养如幻,于世间名闻利养不生计著。应观亲缘眷属如幻,于亲缘眷属不生计著。应观怨家如幻,于怨家不生计著。应观世间兴衰毁誉称讥苦乐如幻,于世间八风不生计著。应观世间一切学术如幻,于世间一切学术不生计著。 应观生老病死如幻,于生老病死不生计著。虽处世间,应观世间如幻,处世间而不 染世间。如船行于水,而不溺于水。
  知法如幻而不生计著者,非是无一切法,而是于一切法不生贪嗔痴也。既然处于世间,非是无五阴身心,应观五阴身心如幻,不生贪嗔痴。非是无名闻利养,应观名闻利养如幻,不生贪嗔痴。非是无有怨亲,应观怨亲如幻,不生贪嗔痴,于怨亲不生贪嗔痴,则怨亲平等,虽平等却复怨亲分明。非无世间八风,应观八风如幻,不生贪嗔痴。不生贪嗔痴,则不为八风所动。非无世间一切学术,应观世间一切学术如幻,不生贪嗔痴。不生贪嗔痴,则能转一切学术,不为学术所转。非是无生老病死,应观生老病死如幻,不生贪嗔痴。不生贪嗔痴,则无生老病死。非无三种世间,应观三种世间如幻,不生贪嗔痴。不生贪嗔痴,则于世间解脱矣。
  所以吾人处世间,若能不生贪嗔痴,即便得到解脱矣。此即所谓分别一切法, 不作分别想也。                             
  无性能随缘,随缘而无性。无贪嗔痴则随净缘,随净缘则是四圣。生贪嗔痴则随染缘,随染缘则是六凡。故于无性中,恶应永断,善应修习。
  于修习方便中,略述无住生心,与观法如幻二项。另于般若经中自有广论,请读者诸贤阅览之。                            
  结论
  般若波罗蜜多经,旨在阐释谛理。宇宙时空横遍竖穷,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不外理事二种。虽有理事二种,然理不异事,事不异理,理即是事,事即是理。 犹水不异波,波不异水,水即是波,波即是水。故理与事,摄归一真法界。理则无生无灭,事则现生现灭。现生现灭,实无生灭。虽无生灭,随缘不碍现生现灭。如是一多无碍,法尔如是,谓之一实谛。
  理属第一义谛,事属世谛。于凡说事,于圣明理,全理成事,全事在理,一理空寂,不碍事相宛然,事相纷陈,原是一理空寂。如此性空即是缘起,缘起即是性空,谓之二谛。
  约法而言,名之为境。约心而言,名之曰智。今将第一义谛世谛同称为境,一 心能知万法名之为智。仁王般若云色谛空谛心谛,第一义谛即空谛,世谛即色谛, 一心即心谛。此即所谓三谛,三谛者欲深明二谛之理也。
  深理难明,浅智人不识,佛为方便乃说四谛。四谛者,为度小机, 随宜而说,乃横说一谛也。
  总而言之,据理唯有一谛。一谛则不可分别不可得,故复说无谛。随宜方便而说,乃有二谛三谛四谛。一谛无谛二谛三谛四谛,均见于般若。如是谛理,有佛无佛法尔常住。不过佛不出世,众生不知。有佛出世,宣说阐明,众生方知。
  般若精义,玄微难知。笔者虽欲探究,然钝根劣智,心余力拙。深望来贤,入深探微发其精奥也。
  般若义理的探究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