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华梵境教理论初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胡健财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华梵境教理论初探
  胡健财
  华梵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
  摘要
  华梵大学是由晓云法师所创办,提倡“境教”教育,这是与西方“环境教育”稍有不同,因为它更重视“心灵”的层次。本文分析法师的境教主张,分为三个部分:一、景观是境教的基础,包含大自然本身、校舍建筑物、校园各项设施等,三者构成景观之基本存在;二、境教的核心是景观所透显的精神主体,在华梵,则是儒佛思想;三、境教的推动有赖老师的认同与参与。而境教的实施,便是创造一个融合自然、艺术与宗教为一体的森林大学。因此,假如华梵不再坚持理想,则华梵优美的环境将沦为一般的风景,又假如我们对华梵的自然环境不再感动,没有体会,则华梵也只是在森林中办学,失去当初对自然的向往。
  本文与〈华梵境教之儒佛实践〉属上、下篇之作,原以〈华梵境教的生命情怀与儒佛实践〉为题,发表于2006年10月华梵大学中文系第五届生命实践学术研讨会,兹应人文中心之邀约,稍作修改,分作二篇。
  关键词:华梵大学、晓云法师、境教、环境教育、觉之教育
  壹、 绪论
  华梵大学是一所具有“办学理念”的学校,不是普通的大学,因为这是一位具有教育使命感的佛教人士──晓云法师(1912-2004)所创办。[1] 法师爱好自然,长于书画,在佛学上,更是传承天台宗的法脉。法师一生的愿望是希望实践“觉之教育”的理想,兴办华梵大学,即是这个愿望的落实。因此,法师对“华梵”是充满著期待的:
  “华梵”二字,含蕴著中华文化与佛教思想的真义。[2]
  华梵二字,具儒佛精神,希望能名符其实,真能于现世物欲横决之时代,既配合国家社会之发展培养优良的技术人才,同时重视人文素养、道德伦理与宗教净化思想的施教。[3]
  华梵不只是教书,而且要教人,创校原希望培养有品质之青年,将来影响社会,而且希望同学生命前途更加光彩。[4]
  华梵与其他社会一般学校不同(因是二千年中国佛教姗姗来迟的第一所大学独立学院)。[5]
  华梵之创校理念,不是天真的想法,而是观察时世,关怀下一代,对教育的投注,都经慎思慎行,而决定之行动。[6]
  祝祷我校莘莘学子在“园中无枯木,校内无废人”,奠定以“人”为出发点之教学主旨。普愿华梵人实践“人文与科技融汇,智慧与慈悲相生”之创校理念,体用兼顾,肯定人文与科技皆为世人谋利乐,为国家社会人群谋福祉。[7]
  至望诸师有道一本初衷,培养学子德学兼秉修,形成校园人文气息,挹取智慧慈悲之养分,融注于日常生活,散发芬芳。以期学子有成,满园佳果,创造儒佛文教精华现象,为社会增添光彩。[8]
  晓云法师之所以具有这么大的愿力与行动,创办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乃是由于终身服膺对“觉之教育”的肯定。所谓“觉之教育”,可说是晓云法师一生的心血所在。虽然法师的书画艺术造诣极深,在佛教界也居于崇高的地位,但笔者认为:奠定法师的历史地位,将是对教育的付出,尤其是“觉之教育”的之提出与实践,是具有划时代之意义。今天,适逢华梵创校十六周年,也是晓云法师示寂第二年,缅怀先哲之努力,是希望寻觅生命的源头活水;换言之,华梵之所以成立,是由于晓云法师的愿力感召许多护持学校的信众一同参与,而华梵之所以能够永续经营,也是有赖这个愿力得到传承下去,笔者提出这篇文章,是希望从晓云法师重视环境教育的兴学理念,探讨“觉之教育”的真正实现。因为我们有幸得在大仑山结缘,对法师最好的纪念方式,就是缅怀法师的理想,追随法师的脚步,深刻反省现实的困难,以及提出解决的方法。而笔者在学校的服务,今年是专任第十一年,当初有幸来到这里教书,也是有感于法师的愿力。十年来,世事苍茫,唯有对“境教”有更深刻的体会,因此,本文愿从华梵“以境为教”的教育理念作出分析,以见境教的内涵,“景观”之外,最重要的,是对“主体精神”的了解,而且,需要有人推动,才能实践儒佛的精神,达到境教的目的。不周之处,尚祈大雅君子不吝指教。
  贰、 华梵“以境为教”之教育理想
  所谓“教育”,并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或是技术的教导,而是开拓我们心中的真见与真知,具有人文的教养。关于这一点,晓云法师有过许多的开示:
  所谓“觉之教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挑逗人真知真见的开拓;所谓真知真见,不是从知识的知,而是从感觉的觉性。[9]
  发展自我,开展世界,是“觉之教育”的体现。[10]
  所谓自觉觉他之至人,根明、意净,不只从处境影响之“能”“所”之知觉,而更从根本之自觉性智之本知本觉,皆从根本发展之觉性,从自然性之自觉发展,儒曰“务本”。[11]
  教育不只是教书传授知识和技术科学等,也要教人“仁德之含分”,有仁义人格道德伦理,更是基本的重要教育,如此才能维持人与人之和谐,具有文化生活的气质,形成社会文明之气氛。[12]
  兴学的收获是培养人才,而不是知识技能,而且具有真纯品质的人格。如果只是为培养学生有谋生的技能,而不施与品质之调摄,那已有许多人办这样的学校,也不须我们如此苦心筹创和施教的关怀。因此,我们的老师,不是只为贩卖知识,而是关怀师道职志。[13]
  藉通识课程施以学生人文教育,教以学生智慧与慈悲,期使所培育的科技人才兼具人文素养。[14]
  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要启发学生内在的德性,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投入,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因此,营造一个“教育的环境”便显得十分重要。
  关照环境教育,可能得到意外的效果;因环境对吾人日常生活接触,于不觉间潜移默化,而且印象深刻,非只言语之听受而已。[15]
  环境之与吾人生活,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吾人之心身,甚至创造吾人思想与展开慧命的开拓。若在比较现实一般来说,那就对吾人学业进修与事业发展都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16]
  华梵教育融合儒佛思想的精华,故选择山水清幽之环境建校,无非想培养德智兼修的青年。[17]
  所谓“环境”,可分为两个部分:“自然”与“人文”。自然环境是指大自然的本身,未经人为太多的改变;人文环境则是文化、宗教、艺术所营造的气氛。而这两种环境的相同处,就是都经过我们的慧心灵思之安排,才赋予“生命”的意义,因此,“自然”是人“心中”的自然,倘若“无心”,自然“还是”自然,将不与我们发生关系;而“人文”则更是我们经营的结果。人文与自然,将构成“环境”的基本概念──“景观”。
  在环境教育中,首先是肯定大自然的重要,因为自然环境对于开发智慧具有莫大的关系。
  心灵活用,对环境是敏感的接触,而飞潜动植都是生机活泼的朋友,一花一草皆感亲切。因我心机活泼,便能感到花解语、鸟迎人;亲切的接触,便使自我生活范围广阔,自然想像力强,有创作力。[18]
  大仑山色常青翠,白云绿树,鸟语花香,大官鹫飞翔于上空,振奋我们华梵学子宽敞豪情。[19]
  自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鸟鸣婉转,雨声滴沥,晨光霞彩,云光山色,绿树花草,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有一番愉悦之境界。[20]
  园林花木,流水溪声,处处足以启发心灵之净化,更有影响心身之安逸。[21]
  人对自然界之感悟,只要偶一留心,真是大千世界,无边景色,触之于目,会之于心,取于由人,而又“取之无尽。用之不竭”。[22]
  超越了生命本能底动物性的淡怀,于是,大千世界林林总总,耳之所闻,目之所触,心之所会,无一不是玄机,智人心中大千景色,何其美妙耶![23]
  而华梵的自然环境是晓云法师经过多年的寻觅,千辛万苦才发现的。
  至如一所学校,如何才能发挥人文气质,当然首要校园具有人文素养的师资和环境的设置:关于环境的广义与狭义的观点,则在乎人之是否具有远见之措施,当然须先视地理之条件(此不是说罗盘的勘舆之说),视野之空灵,山川之灵秀,水源之畅流雨林木之繁茂,且山形之隐约可知;能具可观、可游、可居、可隐(而且可藏)之各方型态。……本人筹思久久,经二十余年之探寻,二十七处地段的踏勘,似乎发现了一处,颇堪造就之山林,就是今日之大仑校地。虽然经过了许多的忍耐和忍受各方的异议(如初期未开发前多少的闲言,谓如何能建校──交通不便等),如不具坚忍独立的心愿,恐怕就在此建校不成了。[24]
  法师希望藉著原本存在的自然景色,增益于教育环境之中,以创造一所森林的大学。
  本校稍远市区,若能将森林大学之自然景色增益于环境教育之特色,显现于教学之资源,使校风有所建树。[25]
  来此海拔五百五十尺之大仑山中求学,正是挹取青山绿树、朝暮云霞自然景色,以培养超颖心灵,以创作更超越之学识。[26]
  华梵校园因地设施,在保持原有自然风貌的原则下,已妥善规划为五区十景。[27]
  换言之,学校选在高达海拔五百五十公尺的大仑山上办学,是有取于这里的自然环境之幽胜,希望打造一座“森林的”大学,而不只是在“森林”中办一所大学。[28]
  其次,为配合自然的环境,营造人文的气氛,法师主张校园分为两部分加以建设:一是校舍的建筑物:
  尤以一学校,对校舍之建筑,那就更为重要:一、学校建筑对学生具有教育性之影响。二、教育行政工作人员与师生皆在学校中具同等重要。三、学校建筑需要教室空间。[29]
  校舍的建筑物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场所,不能只是一个“房子”而已,它须要更多的“人文”规划。笔者顺著法师的主张,提出一个看法:校园若能设置一个大礼堂,若干小教室作为人文教育之用,将更能达到法师的理想与目的。[30]
  二是校园的设施,是本著下列的要求而加以规划:
  (一)校园空间布局及造型,必须提供活泼开放的空间关系,以作为园林教育及学生之知性交流,并激发鼓励其上进的心理。(二)校区整体规划构想,必须反映出创校精神,及表现一个现代化学校的特有风格。[31]
  校园的设施是指校园空间的布局与造型。华梵大学的五区十景即是基于这个理念而建构出来,从而达到反映“创校”的理念与精神。
  结合“自然”与“人文”两方面而成的环境,称为“景观”。因为此一整体规划的景观,只是环境教育的基础,仅具备“教育的环境”,尚未达到“境教”的要求。要能发挥“境教”的意义,有赖使用者的“用心”。关于这点。晓云法师有很深刻的开示:
  “环境教育”的“境教”,不只艺术造型的配称,而是造型景物中更有一层深度的内涵──不只造型的美,而更须置身其中的人,心思参透内涵的境界,及环境所启示的相应。例如禅堂,我们可以称之为“境教”中的教育环境,“境教”所反应的程度和置身其中人物的感受,要视乎广思曾否透入。如果到禅堂,在极宁静中层层的透入,即心灵智慧也层层开显。故本人论“景观”与“境教”的界说,便称“禅堂”、“藏六池”、“百丈寮”、乃至“三友路”,这应该属于“境教”的设施的内涵。[32]
  “环境教育”如一味的以“景观”为主题,当然也是自然环境为衬托。如果工巧些的话,则雕琢过多,不免破坏自然,形成纤巧的美感,失却了自然的本质,而令人置身其中,只感觉人为的美,不易启发心灵的内思。[33]
  换言之,“景观”类似“物质”的部分,法师称之为“设施的内涵”。这些设施首先是不宜过于“雕琢”,不能著重于只有造型之美;其次,要能启发心灵的巧思,能让置身其中的人心思能参透到内涵的境界。于是,景观是构成境教的基础,但二者不能等同。
  华梵工学院“校园规划”与“环境设施”,当然也属环境教育之范畴;可是环境教育之“景观”,却不能涵盖“境教”的内容。[34]
  属于“境教”的部分,是“比较著重影响人的心理之提升与开拓”。
  “境教”的施设规划,比较著重影响人的心理之提升与开拓。例如:“阿育王柱”是一座七层楼高建筑物,四面狮头,威风凛凛,从平地耸立高入云霄,此是华梵工学院“威德区”之“景观”,也是“境教”。[35]
  比如一座“般若堂”,其建筑外观虽予人美感,但需进至静虑堂(禅堂),静下心思,渐归净化,才能领会受用儒家大学所谓的“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36]
  “般若堂”前有“藏六池”,所谓“如龟之藏六”,灵龟随时能够藏六,所以能保安全。佛陀曾开示一位修禅定的年轻人,要收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知如何适时收放,那就是禅宗所谓“主人翁在”,能作得主,不为外物邪端招扰。故“藏六池”也许“景观”,实是“境教”矣。[37]
  “百丈寮”的设计,只是一座面积不大的寮房,百丈禅师端坐床上,老禅师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终身自律,这是何等感人的勤奋。还有“百丈寮”对面就是“赵州茶亭”,赵州茶虽有苦味,但苦中有甘,苦尽甘来,这都是提升生活本质,调摄身心,开拓心境的正途。这四种设计的“境教”,也可纳入景观。[38]
  华梵工学院,既有自然景观,更有禅悦境界。如三友路、读书亭、树下教室、饮水思源,这些都充满环境教育的艺术境界;阿育王柱、般若堂、藏六池、百丈寮、茶亭,不只是景观,而是心境养分。[39]
  因此,“景观”与“境教”之不同,在于前者具有“物质”的部分,这部分若具备“自然”的意义,即所谓以“大自然”为“景观”;其次,若只重视景观的外表而不注重内涵的话,将流于一般的“风景欣赏”而已。
  但通常一般人去郊外旅行,不过是变换环境,吸些新鲜空气,西方人到郊外,躺在草地海边晒太阳,使身体健康。恬淡、自然,心灵上觉得安详自在,在安详宁静中使吾人反照自心,触起心思的纯洁活动,返本知源,豁然而悟,人生之真乐,大抵是东方人比较更重视,人生之大福真乐,亦无过于是。[40]
  关于景观教育对学生的接触、心理的影响,不论直接或间接,都有重大的意义。不过,我们更当进一步要求大自然的,更是环境教育之有形无形的感受。[41]
  华梵的景观则不同,因为它还具有“境教”的意义。如阿育王柱、般若堂、藏六池、百丈寮,是景观之一,也属于境教,它是含有“自然”的风貌,但更具有“禅悦”与“艺术”的境界,能从景观中唤起一股“净化”心灵的力量。然则,景观中如何才有有形、无形的影响?以达到自然、艺术、宗教三合一的要求。首先,是景观中须有它的“精神”作为真实的内涵。就华梵大学而言,这个精神是指儒家思想与佛教文化,因此,华梵的景观就是以儒佛为内容,而尤以佛教为主要对象,这应该是跟这所大学的创办人是佛教人士有关。第二,净化力量之被唤起,是有赖于“施教者”的用心,换言之,环境本身虽有“无言之教”的功能,但环境的设计者仍然希望“老师”的身教与言教传达境教的意义,这个角色的扮演,笔者称之为“导游”或“导览”。因为环境之所以有意义,是看的人有程度才能看出来,没有程度,花只是花,花还是花,也许,花永远是花,更何况只是一朵铜铸的莲花!他怎会体会出“一花一世界”的道理?
  人文思想的气氛,高尚艺术的活动,只有真正读书人才能共鸣与欣赏。……因“知觉”而“觉悟”,是另有一番光景。[42]
  但惜世人多重视目前所见之景物,如景观之建设,可触见者,可思可想者为重视,则是环境教育而已。而不觉知内视灵明所透拓之目光可见之景物而外,还有心灵所照于施设之事物而含有内在“境教”。……于是,景观与境教当然缺少不了人文思想内涵,德育伦理之潜移默化,艺术气氛之韵味无穷,而且必须具有若干这质分的心理状态,才能稍及领悟。[43]
  因此,“境教”的第三要素是对“老师”有要求,因为老师在境教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基于此,华梵对老师是有很深的期许,所谓“老师”,是要肩负起“觉之教育”的使命,老师不能只有教书、写论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生命的体认。
  我们老师是园丁,浇沃灌溉,希望花果累累。[44]
  基于办学原则的要素,因而感到理想师资的慎重选求,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45]
  创校理念和老师之希望有所实现,那是校园中花果累累,那是老师的欣慰,这才是华梵“觉之教育”,不是空谈,而是从学生的表现中让人充满信念,护持建校之发心善士功德圆满。[46]
  真诚是不变的立愿,佛经戒律有不能因有些不好教的便灰心,故于无奈中仍加紧努力,因仍有能受教的有缘人。更不可令万万千千的发心护持华梵建校的人士失望,彼等发心不只要看一幢幢庄严校舍崇立青山绿树之中,而事实想见到一群群活力充沛,品学兼优的青年,在校与毕业离校后都能薄持“德智能仁”的美德。[47]
  目前关于科技与人文素养的施教方针,笔者认为校园施设与施教方针,则首先要有两个条件:(一)环境设施重视“环境教育”,校园中设有禅堂、园林,校园之精神标帜(例觉之教育之精神标帜)等之设置;(二)师资:希望校园内将来能有佛学修养的师资和赞同佛教教育发展的人才共以创校宗旨──“科技与人文素养的合作沟通”和衷共济,彼此共识,来提升青年人内外学养之素质,使其精神与知识同时并进。[48]
  我们如何才能令青年人能够了解到“境教”的感受,尤其是工业科技的学府,那就得有劳施教者的共识与用心。也许让学生渐渐体会原来工业技术是人生的用,心灵活用才是人生的本体,则人文素养与科技融汇才有所发挥。[49]
  佛教教育的原理是“解惑开慧”,如何使青年对生命尊严的认识和了解,当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在环境薰陶和“人师”的培养。好像花草树木在吸收丰富的养分,而且切勿随便摇动其根基,自然花果繁茂。吾人在求学时代能得“滋养身心更丰饶的智力与慧业”,便会对于所学不只局限于专业的学问,而同时也对身心智慧喜悦的寻求,这是“觉之教育”层层开展在心中,如思饮食之渴仰。[50]
  华梵对老师的确有一份深刻的期许,老师就是园丁,本身必须具备人文的素养,不能只是作为“施教者”自居,尤须以一个“爱好者”以身作则。否则,沦为理论或口号,也只是一场“空谈”而已。基于当一个真正的“人师”并不容易,华梵境教的难处正在这里,假如为人师者没有这方面的自觉,则一切终将流于梦幻泡影。[51]
  参、结论
  华梵大学是一所提倡“境教”的学校,因为它地处海拔五百五十公尺的大仑山上,风景优美,而且,是以儒佛思想作为办学的理念,标举对理想的坚持与追求。
  通过上文所说,本文的结论有三点:
  第一、境教是以“景观”为基础,包含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内涵,在“自然”当中,引起我们对“人文”的思考,在“环境设施”上,加入“人文”的精神,景观依于自然而作人文的安排,以达到境教的施教目的。
  第二、境教的内涵是以儒佛为主体精神,藉此创造具有自然、艺术与宗教三合一的生命情怀。
  第三、境教的推动有赖“老师”的认识与参与,好让学生明白。
  因此,境教的实现是有赖背后的人文精神之彰显,假如对儒佛思想不甚了解,或是缺乏了解境教意义的人才,则“以境为教”的理想将落空,辜负晓云法师当初建校于此的苦心。
  兹以图示归纳上文的论点如下:
  环
  境
  教
  育
  境
  教
  境教三要素
  特色
  1、境教的基础:景观(包含人文与自然)
  大自然
  校舍建筑
  校园设施
  自然
  艺术
  宗教
  2、境教的主体精神:儒佛思想
  3、境教的推动者:老师
  参考书目:
  一、 晓云法师著作法汇
  1、 晓云法师《拓土者的话》,(台北:原泉出版社,民国83年。)
  2、 晓云法师《觉之教育讲话》,(台北:原泉出版社,民国87年。)
  3、 晓云法师《园林思想》,(台北:原泉出版社,民国85年。)
  4、 晓云法师《觉之教育》,(台北:原泉出版社,民国90年。)
  5、 晓云法师《佛教论文集》,(台北:原泉出版社,民国86年。)
  6、 晓云法师《禅思》,(台北:原泉出版社,民国87年。)
  7、 晓云法师《天台宗论集》,(台北:原泉出版社,民国76年。)
  二、 佛教经论
  1、 晋?法炬共法立译《法句譬喻经》,《大正藏》第4册
  2、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大正藏》第9册
  3、 梁?法云大师《法华义记》,《大正藏》第33册
  4、 唐?窥基大师《法华玄赞》,《大正藏》第34册
  5、 宋?智者大师《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册
  三、 当代著述
  1、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
  2、 圣严法师《禅门解行》,(台北︰圆神出版社,1985)
  3、 圣严法师《牛的印迹》,(台北︰商周出版社,2002)
  4、 圣严法师《绝妙说法》,(台北︰法古文化,2002)
  5、 吴汝钧〈法华思想要义〉,《印度佛学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5)
  6、 陈秀慧《晓云法师教育情怀与志业》,(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6)
  7、 平川彰等著、林保尧译《法华思想》,(台北︰佛光出版社,1998)
  8、 镰田茂雄著、转瑜译《天台思想入门》,(台北︰佛光出版社,1985)
  9、 河村孝照《法华经概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1994年)
  四、 期刊论文
  1、 杨惠南〈智顗对秦译《法华经》的判释〉,《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二期,1997.07
  2、 陈英善〈从“开权显实”论法华之妙〉,《中华佛学学报》第14期,2001.09
  3、 陈清香〈华梵校园景观中的法华寓意〉,《华梵创办人晓云法师圆寂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天台宗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文集》,华梵大学,2005。
  4、 李玉珉〈中国早期佛塔溯源〉,《故宫学术季刊》第六卷第三期,1989
  5、 曹郁美〈法雨润人华-—从“莲花”之譬喻体解晓云导师的创校精神〉,华梵大学第十三届国际佛教教育文化研讨会,2006.10
  6、 赵东明〈《妙法莲华经?法师功德品》“六根清净”义析论〉,印顺文教基金会九十年度论文奖学金论文
  7、 胡健财〈华梵境教的生命情怀与儒佛实践〉,华梵大学中文系第五届生命实践学术研讨会2006.10
  [1]、关于法师的生平与教育事业,参陈秀慧《晓云法师教育情怀与志业》。
  [2]、见〈今日新又日新与法轮常转──华梵第三届校庆前夕感言〉,《觉之教育讲话》页91。
  [3]、见〈为教育部视察本院致欢迎辞〉,《觉之教育讲话》页89。
  [4]、见〈生命、生活──生活、生命加紧认识〉,《觉之教育讲话》页238。
  [5]、见〈生命、生活──生活、生命加紧认识〉,《觉之教育讲话》页236。
  [6]、见〈为华梵讲话〉,《觉之教育讲话》页288。
  [7]、见〈第四届院庆祝辞〉,《觉之教育讲话》页95。
  [8]、见〈第五届校庆祝辞〉,《觉之教育讲话》页99。
  [9]、见〈三草二木──滋长体用互为增益〉,《拓土者的话》页200。
  [10]、见〈从“缘”的理解对生命之认识──成长的喜悦与警惕〉,《拓土者的话》页160。
  [11]、见〈佛教根本法之自然教育论〉,《拓土者的话》页13。
  [12]、见〈华梵教育精神〉,《觉之教育讲话》页202。
  [13]、见〈五戒正人维护校风〉,《觉之教育讲话》页247。
  [14]、见〈环境教育与华梵兴学理念〉,《觉之教育讲话》页159。
  [15]、见〈环境教育与本院兴学理念〉,《觉之教育讲话》页7。
  [16]、见〈环境教育──景观建设,境教设施〉,《觉之教育讲话》页137。
  [17]、见〈五戒正人维护校风〉,《觉之教育讲话》页249。
  [18]、见〈文化思想与生活文化〉,《觉之教育讲话》页299。
  [19]、见〈大仑山色、华梵风范〉,《觉之教育讲话》页255。
  [20]、见〈觉之教育──基根培养亲切沃〉,《觉之教育讲话》页151。
  [21]、见〈园林思想与现代生活〉,《拓土者的话》页18。
  [22]、见〈园林思想与现代生活〉,《拓土者的话》页21。
  [23]、见〈园林思想与现代生活〉,《拓土者的话》页22。
  [24]、见〈环境教育与华梵兴学理念〉,《觉之教育讲话》页157。
  [25]、见〈第五届校庆祝辞〉,《觉之教育讲话》页101。
  [26]、见〈校庆感勉〉,《觉之教育讲话》页21。
  [27]、五区是:院道区、友道区、威德区、禅智区、书香区。十景是:阿育王柱、心境湖、牧牛地、百丈寮、藏六池、三友路、法雨人华、大仑揽胜、饮水思源、大学之道。十景的说法,依陈秀慧《晓云法师教育情怀与志业》,页127-8。另据法师所说,与此稍有不同,请参〈华梵的景观与境教〉与〈华梵人文科技学院校园规划〉,《拓土者的话》页52-62。
  [28]、前者的森林是形容词,后者则是一个名词。二者的差别,在于前者寓有诗情画意,而后者则代表“交通不便”。
  [29]、见〈还境教育〉,《拓土者的话》页47。
  [30]、所谓“大礼堂”,仿照新店慈济医院有一法相庄严的共修之处。所谓“小教室”,是指情意教室,含中式、和式、西式三种不同造型。华梵大学的前身,原是工学院,文学院与艺术学院是后来增设,目前文学院三系一所全部设在荟萃楼,空间狭小,人文设施有待加强。因此,笔者每以为华梵具有很好的自然风景,但内部人文设施却相当贫乏,这与创校标榜的理想,相差甚远。
  [31]、见〈华梵人文科技学院校园规划〉,《拓土者的话》页57。
  [32]、见〈空间影响环境人性的升华──景观与境教阐释〉,《拓土者的话》页42-3。
  [33]、见〈华梵的景观与境教〉,《拓土者的话》页52。
  [34]、见〈华梵的景观与境教〉,《拓土者的话》页52。
  [35]、见〈华梵的景观与境教〉,《拓土者的话》页52。
  [36]、见〈华梵的景观与境教〉,《拓土者的话》页52-3。
  [37]、见〈华梵的景观与境教〉,《拓土者的话》页53。
  [38]、见〈华梵的景观与境教〉,《拓土者的话》页53。
  [39]、见〈华梵教育精神〉,《觉之教育讲话》页203。
  [40]、见〈园林思想与现代生活〉,《拓土者的话》页17-8。
  [41]、见〈环境教育──景观建设,境教设施〉,《觉之教育讲话》页140。
  [42]、见〈人生之旅〉,《拓土者的话》页138。
  [43]、见〈环境教育与华梵兴学理念〉,《觉之教育讲话》页157-8。
  [44]、见〈人性本体的内在美〉,《觉之教育讲话》页279。
  [45]、见〈为教育部视察本院致欢迎词〉,《觉之教育讲话》页89。
  [46]、见〈谨慎行藏慎修品学〉,《觉之教育讲话》页244。
  [47]、见〈五戒正人维护校风〉,《觉之教育讲话》页248。
  [48]、见〈觉之教育理想研究之三大原则〉,《觉之教育》页246。
  [49]、见〈空间影响环境人性的升华──景观与境教阐释〉,《拓土者的话》页43。
  [50]、见〈四时佳兴与人同〉,《拓土者的话》页148-9。
  [51]、构成境教的三要素:景观、精神、人才,最难得的是“人才”。笔者以为:人才的培养与精神的唤起,是当前的根本问题,这与当初晓云法师创建学校时的困难稍有不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