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佛教要为构建和谐山西做贡献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益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要为构建和谐山西做贡献
  芮城县佛教协会会长、芮城寿圣寺住持 益西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省宗教界长期以来,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引导下,在省、市、县宗教事务管理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积极利用与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宗教信众与各宗教团体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创造了基本条件。
  在世事纷乱、人心浮动的时代,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和平的愿望,都希望过安定、福乐、没有战争、没有恐惧的生活。纵观纽约、马德里、伦敦先后遭遇恐怖袭击,巴黎、雅典、悉尼相继爆发社会骚乱,恐怖主义肆虐,社会矛盾激化,种族冲突,阶级对抗和国家利益争夺等等,为了避免人类残酷暴行的一次次重现,人们不得不寻求整治人类弊病的途径,来化解消除这些危机。置身动荡的世界,人们期盼和乐,“和谐社会”已成为备受瞩目的议题。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佛教讲发心,发善心,人心定了,世界就安定。构建社会和谐,也必须从“心”开始,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佛教以“不昧本心”为宗旨;以“直指人心”为依归。佛教中的智慧心、慈悲心、平等心与宽容心,以人慈悲为核心,正是通往和谐社会的心灵通道。
  一、佛教思想可以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积极的资源
  (一)佛教伦理道德资源的借鉴功能
  待人接物中的诚信意识佛教戒条很多,主要有五戒: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中,“不妄语”一条,要求人们诚实守信,不说谎话。僧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出家人不打妄语”,即说话诚实无欺之意。佛教还有“十善”之说,即出家僧侣与在家居士应该弘扬的十种美德。“十善”体现在身、口、意三方面:身业有三,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有四, 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有三,既不贪欲、不嗔、不邪见。无论五戒还是十善,“不妄语”都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一条,这些都是要求人们待人真诚,与人为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诚信才能建立人与人之间融洽、和谐、友善的关系,缺乏诚信友爱的社会必然造成人心的紧张与对立、冷酷与无情。在这一点上,佛教的诚信意识值得我们借鉴。
  (二)佛教的经济功能
  1、调动信教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热情。目前我国信仰佛教的群众遍于各行各业,尊重他们的信仰自由,可以更好地调动他们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热情,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如在南方沿海地区,有许多港澳台实业家本身就是佛教居士,尊重他们的信仰自由,对引进资金、发展经济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2、提高佛教旅游的经济价值。旅游经济被称为不冒烟的产业,是今后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从全世界来看,旅游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8%以上,而我国2002年的最好水平,也只达到5.44%发展空间很大。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08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大国。在浩浩荡荡的旅游大军中,佛教文化之旅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运城市处于晋、秦、豫佛教旅游中心地带,正是这里浓厚的佛教文化旅游吸引游客的兴趣,但目前很多景区还没有形成规模,这些景区的旅游价值则大打折扣。我市目前现有的旅游名胜,差不多都是佛教、道教寺院,但有些珍贵的国家重点文物、稀世国宝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如芮城县寿圣寺,该寺创建于东汉,距今1700多年,是古代中国19座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宝塔之一。据佛典《法苑珠林》记载,寿圣寺宝塔为古印度阿育王所建造第四座真身舍利宝塔,和陕西法门寺第五座舍利宝塔同为佛教祖庭。唐朝三代皇帝之师、华严宗祖师、清凉国师住持该寺庙十七载,修复塔寺弘扬华严教义,皇帝赐名合林寺。宋朝仁宗时、国师润公禅师,奉旨重修舍利宝塔,宋神宗亲赐寺名“寿圣寺”。明朝皇帝降旨设僧会司。现存舍利宝塔是全国仅有古塔中保护最完整、历史最悠久、档次最高、而且是唯一黄色砖雕的皇家艺术珍品。寿圣寺同法门寺相比,各种因缘优于法门寺,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发挥应有作用。2004年芮城县把“寿圣寺”的修复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有关部局为成员的修建领导小组。寺院僧众在各级宗教事务部门领导下、在修建领导组的关心支持下,一年多时间修建大殿5间,僧房28间,加固抢修已倾斜的宝塔台基,使这座古刹重现风采。但现在由于土地遗留问题及宗教场地得不到解决,致使这座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国宝不能顺利开发,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
  (三)佛教的环保功能
  俗语说:“世上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后一句话应改为“天下名山僧建多”。正是因为千百年来佛教僧众的精心建设与维护,才使得一些佛教名山四季常青,绿水长流,成为人间仙境。当代著名画家叶浅予先生,对五台山就写有这样形象的诗句:“人言名山僧占尽,荒山废寺谁问津。若非和尚勤护卫,何来五台古胜境。” 僧侣们修学佛法,注重内心的清净、和平,同样注重外在环境的清静、庄严,以整洁、协调的自然之态来妆点寺院,即净化了自己,也美化了环境,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功能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藏族、傣族等几乎全民族信仰佛教。做好佛教工作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稳定民族关系、推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尤其在西藏,正确处理西藏佛教问题,对于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非常重要。1989年,十世班禅园寂后,佛教界成功地挫败了达赖在班禅灵童转世寻访过程中制造的种种阴谋活动,使十一世班禅得以顺利转世坐床。1995年,江泽民同志亲自题词:“护国利民”,充分肯定了佛教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作用。
  在台湾问题上,由于台湾当局顽固坚持“台独”路线,祖国大陆与台湾之间政治交流基本停滞。在这种情况下,民间文化、宗教的交往就显得非常重要。台湾有2300万人口,约有800万佛教信众,争取他们认同一个中国政策,也是我们的既定方针。2002年陕西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首度赴台供奉瞻礼,历时达37天。据统计,瞻仰佛指舍利的台湾及海外信众超过了4007万人次,这次佛指舍利赴台,对促进两岸交流、情感认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台湾佛教界普遍认为,两岸同胞,同源同祖,同文同宗,血肉相连,佛指舍利在促进海峡两岸友好交流和祖国统一大业中,佛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让我们祈愿,佛教界人人充当和平使者,共同携手发扬爱国爱教精神,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构建和谐山西而努力奋进,更愿我们的和平教义与时俱进,与科技齐飞,让我们佛教的和平法宝,超越时空,适应社会,服务人类,从而开启众生本有的清净觉性,为实现人间净土,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