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以佛教的优势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以佛教的优势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佛教的和谐思想及其服务和谐社会的途径(四)
  1、爱国爱教思想是佛教立足和谐社会的根本。
  中国佛教从古至今,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晋代高僧道安法师就曾提出:“不依王者、法事难立”的论断,阐明了佛教与国家命运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还有佛教界的爱国前辈出家不忘爱国、修行不忘济事,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玄壮大师西行求法的历史壮举、鉴真大师东渡弘法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弘一法师“念佛不忘爱国、爱国不忘念佛”的名言、赵朴老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拥党爱民的思想品格,无不说明他们心系祖国,情系众生。赵朴老生前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将佛教界的爱国主义传统发扬光大,指出:“我们新中国佛教徒首先是新中国公民。从我们信奉的佛教教义讲,尤其是从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天职讲,佛教徒应该而且必须热爱、维护世世代代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可爱的祖国,爱国,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就是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是要为着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可以说,我国的佛教界一直坚守爱国爱教的信念,时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佛教界具有拥护党和政府、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佛教界这种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对佛教自身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佛教以心为本的和谐理论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维摩诘经》云:“若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佛教是最重视心的作用的宗教,对于心和世界的关系有着精深的阐述。佛教三大语系都讲“心”,汉语系佛教《楞严经》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大般若经》云:于一切法,心为前导。若善知心,悉解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造;心不自见种种过失,若善若恶,皆由心起。人心安,众生安;众生安,社会和;社会和,天下平。人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开发心的潜能对培养健全的人格、构建和谐社会和创造世界和平,无疑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佛教提倡的智慧心、慈悲心、平等心、宽容心,正是通往和谐世界的心灵管道,具备促进和谐的独特优势。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来说,只有和平才有发展,也只有发展才能和平。和平与发展也是佛教的共同目标。因此,发扬佛教的和谐理论,可以促进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现阶段我们的物质生产、科学技术水平已很发达,但是世界和平的问题却仍然没有解决,局部战争、社会问题仍然存在。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和平。真正的和平应该是心的和平,心里和平的世界才能和平。佛教讲心安、心静,心平世界平。真正的和平是从心开始。发扬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净化自己,利乐人群,建设国家,服务社会,就是佛教促进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民族的立足点,每个佛教的信仰者,都必须自觉要求自己从我做起,努力发扬佛教在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为佛教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3、佛教的宽容精神有助化解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往往会给个人和民族造成心理乃至生理上的痛苦,尤其是通过战乱带来的文化冲突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民族都是非常严重的伤害。但文化冲突是一种客观现象,谁都无法回避也无法制止,如何以智慧化解文化冲突,是人们长期考虑的一个问题。佛教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兼容性优势。佛教传入中国后,吸收了中国儒教和道教的一些观点,主张三教并存。儒、道、释的三教合流,融合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的社会功能,在三教同心中,佛教实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水乳交融。多元共存在中国佛教文化中表现为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重点是和。和的本义是指不同事物的协和并存,也就是探讨诸多不同因素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如何共处。不同事物的并存并不是在各自孤立的状态下静态地并存,而是在不断的对话和交往中,从互相矛盾乃至抵触,到互相认识、互相吸取补充,并以自身的特殊性证实人类共同的普遍性的存在,这是一种在相互关系中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并存。 佛教文化的兼容性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基础,从中汲取与异质文化共同发展的生存智慧,对化解当前的中西文化冲突,改善近年来出现的因中西文化冲突造成的信仰迷失、道德滑坡等现象应有一定作用。
  4、佛教的环保理念与和谐自然。
  佛教传入我国二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佛教徒已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生活方式,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这集中体现于节俭、素食、放生、美化环境、植树造林等活动中。佛教的环保实践,不仅为佛教徒的自我完善提供了一种方法,也为佛教适应社会、服务人群指明了重要方向,同时也指明了全球生态保护的根本出路,即从我做起、提高认识、人人参与。佛教所蕴含的深刻环保意识,通过解读佛教经典,考察古往今来佛教徒的实践,都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是佛教的缘起思想,充分说明了人与世间万物有着和合共住生、唇齿相依、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同样,佛教的“依正不二”理论告诉我们,主体的人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地球是人与万物共有的空间,多样性的共生环境是维持我们世界和谐的重要基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等于毁灭人类自身。
  佛教对生存环境十分爱护,主张草木无情皆有性,应像爱护有情众生一样加以爱护。因此,中国佛教素有育林护山、绿化环境的优良传统,至今尚可见寺院多是林木扶疏、景色宜人。发扬佛教注重环保的思想,对今天改变环境恶化、生态失衡难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扬佛教一贯保护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向世人展示护生、放生、不杀生的资源保护、环境美化的道德意识,佛教还反对对人类自身生态和环境生态的破坏,克服物质主义和自私的消费主义,致力于尊重生命的自然秩序的恢复与和平相生的文化事业,形成侍奉生命的生态和平统治体系,恢复充满慈悲与和平的完善人性,杜绝和降低各种病毒和流行病的蔓延和滋生。
  佛教是个深具环保意识的宗教,不但注重内在的心灵环保,同时也兼顾外在的生态平衡。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多,世界各国因环保所衍生的问题层出不穷,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浪费,不但引来大自然的反扑,更导致能源的危机,如何解决当前的环保问题,更成为当务之急。环保问题的严峻,促使人们深入思考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实现良性、健康的社会发展。
  5、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与净化社会人心。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高科技时代,虽然物质和财富极大丰富,却出现了信仰危机,不少人由于思想的空虚,出现无聊、孤独、烦躁与厌世等种种不良情绪,从而产生心理问题,走向另一个极端。佛教要以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为那些因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人际压力所造成心理问题的人,做好心理化解工作,帮助他们正视现实,热爱生活,正确处理好社会关系和矛盾,为他们的心理保洁,心灵导航,关心、体贴他们,帮助他们脱离苦海、放飞理想,重新融入社会,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超越。
  在公民的道德建设中,以慈悲和智慧的理念滋养人类的心灵,主导现代生活,人间佛教更能发挥其作用,“一者起缘众生慈,二者起缘法之慈,三者起于无缘之慈。一者自所作故起于悲心,二者为他作故起于悲心,三者离二边故起大悲心”。弘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思想,开发人类心理潜能,以慈悲为本,升华心态,从而营造出和睦、和谐、和平、祥和的社会氛围。
  6、佛教的报恩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
  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无不产生自因与缘的结合。此物同时也是另一物生成的因或缘,万物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因此,对于恩的看法,比起由上对下的施恩观念,佛教更强调相互间的感恩与报恩。佛教提倡敬侍“三福田”、强调报“四重恩”,即恭敬佛法僧“敬田”,报答父母师长“恩田”,怜悯贫者病苦“悲田”。并报答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从报恩来看,一个人来到世间,首先是父母的生养哺育,才能长大成人。因此,要报父母恩。有了这种观念,就会有和睦的家庭、孝顺的儿女。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来自众生之因,我们每天的工作、劳动,都是对众生的报答。有了报众生恩的思想,才会有人与人的平等观念,才会互相关爱,共建文明的社会。报国土恩,就是要爱国,报答生养我们的国家。对佛教来说,佛、法、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证得菩提、获得解脱,因此,三宝之恩不可不报。从以上可以看出,佛教教导的报四重恩,与建设和谐社会也是一致的。
  7、佛教的慈善事业与推动社会人格和谐。
  佛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哲理化宗教,既具有高尚的宗教情感,又具有高深的解脱智慧。这种人本主义的精神,主要体现在慈悲上。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这种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极为积极的作用。这种精神,对于人格的成长与完善、身心的和谐与健康、道德与智慧的提升等诸多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佛教提倡用慈悲心来对治畜生道的愚痴心态,用慈悲心来对治饿鬼道的贪婪心态,用慈悲心来对治地狱道的侵害他人的心态。大乘佛教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具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深切大愿。《无量寿经》讲“于诸众生,视若自己”,佛教把一切众生都视为父母,主张普施一种无条件的广大的爱。受中国传统文化人文主义的影响,中国佛教特别主张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主张现世与来世的统一,注重现世的努力,造福社会,强调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佛教认为,佛法原来就是源出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应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
  在佛教教规教义中多是强调多行善事,广积功德,弘扬正气,抑制邪恶。“大慈大悲闵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这是佛教徒每天必诵的功课,也是每个佛教徒的信念与宏愿。佛教所说的慈,就是真正的爱、是平等的爱,是给一切众生快乐,是利益他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佛教主张仁爱和善行,主张和平、慈悲、宽容、护生、安宁,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仁爱、慈爱、博爱的思想。佛教界所开展的慈善事业的活动不胜枚举,有许多利益社会、利益人群的好人好事。展现了佛教界慈悲为怀、济世为民的仁爱精神,这是对宗教中积极思想的张扬,是中国佛教界文明面貌的展现,也是对提高社会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的一份贡献。佛教界的这种仁爱观,所提倡的舍己为人、服务众生的精神,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8、佛教的和平理念与建设和谐世界。
  近些年来,宗教极端主义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所有热爱和平的人士都在关注宗教极端主义的发展态势。宗教极端主义成为世界和平的重要威胁之一。然而,并非是因为宗教导致了极端主义,从佛教的中道观可以看出,“极端”从来就不应该是正信宗教的合理内核。佛陀因为大智,所以不落生死;因为大悲,所以不住涅槃。合理的宗教生活实践中的中道正行,应该体现为智慧而不流于世俗,慈悲而不厌离社会。以高尚的宗教情操和高超的宗教智慧,为利益众生、和乐社会、净化人心服务。反之,极端的宗教感情和极端的宗教行为,不仅背离了宗教济世利人的本怀,更可能为某些人或者某些集团利用,成为社会的公敌和恐怖的帮凶。佛教的大慈大悲,看破、放下、清心寡欲、忍让施礼、与世无争等思想,在当今世界民族矛盾、领土纠纷日益激化,战争与恐怖泛滥、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的现代性危机中,必能起到积极的消解作用,必能为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引导众生了知生命的真相、苦乐的真谛,以及解脱烦恼痛苦、得到快乐,给人民以和平、安乐、幸福和智慧是佛教的社会关怀。佛教传入中国后,渐渐与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那时起,一代又一代的高僧大德追随佛陀的脚步,追求佛法的真谛,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实践着佛陀舍己为人、慈悲济世、大公无私的精神。佛教之所以在中国有二千年的历史,就是因世法和出世法的圆融而被社会群体所认同而延续至今。现今,以“人间佛教入世度生”作为凝聚亿万信众精神的珍贵资源,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帮助净化、复原遭受污染和破坏的生态体系,营造心灵牧场、浇灌绿色心灵,唤醒社会大众建设光明健全的和平共同体,发展人类福祉和地球整体健康和福利。
  参考文献:
  《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 ,中国宗教出版社,2006年出版
  《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北京大学2006学术论文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