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参悟佛教(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3、三国时期 承汉之后,天竺、安息、康居的沙门如昙柯迦罗、昙谛、康僧铠等先后来到魏都洛阳,从事译经;支谦、康僧会等前往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弘法。支谦深得孙权礼遇,拜为博士;并为康僧会建立寺塔。昙柯迦罗、昙谛精于律学,译出摩诃僧祗部的戒本《僧祗戒心》一卷。主张僧众应遵佛制,禀受归戒,为汉地佛教有戒律、受戒之始。昙谛也在白马寺译出《昙无德羯磨》一卷。此外康僧铠还译出《郁枷长者所问经》和《无量寿经》等4部。吴国译经,始于武昌,盛于建业。支谦专以译经为务,所译典籍广涉大小乘经律,共88部,l18卷,现存51部,69卷;康僧会译出《六度集经》9卷等。当时译经,大小乘并举。小乘经典强调禅法,注重守神养心(“守意”);大乘偏重般若。这个阶段的译经工作和对教义的宣传、研究,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思想基础。此外,这个时期的寺塔建筑、佛像雕塑也各具规模,但今存极少。
  4、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各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梁武帝笃信佛教,自称“三宝奴”,四次舍身入寺, 皆由国家出钱赎回。他建立了大批寺院,亲自讲经说法,举行盛大斋会。梁朝有寺2846座,僧尼82700余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就有大寺700余所,僧尼信众常有万人。北朝虽然在北魏世祖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时发生过禁佛事件,但总的说来,历代帝王都扶植佛教。北魏文成帝在大同开凿了云冈石窟;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纪念母后开始营造龙门石窟。北魏末,流通佛经共计415部,1919卷,有寺院约3万余座,僧屁约200余万人。北齐僧官管辖下的僧尼有400余万人,寺庙4万余座。在南北朝时,有大批外国僧人到中国弘法,其中著名的有求那跋摩、求那跋陀罗、真谛、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中国也有一批信徒去印度游学,如著名的法显、智猛、宋云、惠生等曾去北印度巡礼,携回大批佛经。
  5、隋唐 佛教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无论在思想上和经济上都为隋唐时期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创造了条件。隋文帝统一南北方朝后,即下诏在五岳胜地修建寺院各一座,并恢复了在北周禁佛时期所破坏的寺院、佛像。在首都大兴城(汉长安城东南)建立了执行佛教政策的国家寺院——大兴善寺。仁寿(601-603)年间在全国建立了111座舍利塔,并广置译场,罗致中外译师、明僧进行翻译、疏解佛教经典。炀帝继文帝的保护佛教政策,在扬州建立了著名的慧曰道场等,作为传播佛教的据点,并继续发展前代的译经事业,佛教十分兴盛。仁寿年间,全国有重要寺院3792所,度僧23万人,写经46藏1328616卷,修理旧经3853部,营造大小石像106580尊,修复旧像1508940尊。
  唐代是中国佛教臻于鼎盛时期。唐朝帝王虽然自称是道教教祖老子的后裔,尊崇道教,但实际上是采取道佛并行的政策。唐太宗在清除割据、平息**时,曾得僧兵之助,在即位后,下沼在全国“交兵之处”建立寺刹,并在大慈恩寺设译经院,延请国内外名僧进行译经、宣化事业,培养出了大批高僧、学者。高宗继位后,在帝都和各州设宫寺,祈愿国家安泰;武则天更令各州设大云寺。终唐之世,佛教僧入备受礼遇,赏赐有加。不空和尚曾仕玄宗、肃宗和代宗三朝,出入宫门,封肃国公;入寂后,代宗废朝三曰,以示哀悼。唐时中国名僧辈出,对佛学义理上的阐发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前代, 因此为建立具有民族特点的很多宗派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佛教信仰深入民间,创造了通俗的俗讲、变文等等文艺形式。在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方面,建树很大,丰富了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在唐时有大批外国僧侣、学者来我国从事传教和译经事业,中国也有不少僧人(如玄奖、义净)不辞艰辛去印度游学。中国佛教宗派开始传入朝鲜、曰本、越南和诃陵(今印度尼西亚),加强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宗教、文化和商业的关系。但是,到了会昌五年(845),由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发生了大规模的禁佛事件。武宗下令没收寺院士地财产,毁坏佛寺、佛像,淘汰沙门,勒令僧尼还俗。据《唐会要》记载, 当时拆毁的寺院有4600余所,招提、兰若等佛教建筑4万余所,没收寺产,并强迫僧尼还俗达260500人。佛教受到极大的打击。
  隋唐佛教义学蓬勃发展,促成大乘各宗派的建立。重要的有智顗的天台宗;吉藏创立的三论宗;玄奘和窺基创立的法相宗;道宣、法砺和怀素分别创立的律宗,有南山、相部和东塔三家;由北魏昙鸾开创,隋代道绰相继,而由唐代善导集成的净土宗;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惠能分别创立的禅宗,有北宗和南宗,在唐中叶后又陆续出现“禅门五家”,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和法眼五派; 法藏创立的华严宗;由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和惠果所奠定的密宗。这些宗派创立之后,随着隋唐中国对外交通的开拓,不久即传播海外。
  6、两宋 北荣初期,朝廷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建隆元年(960)普度蹭人8000人,继之又派行勤等157八赴印度求法,并使张从信于益州(今四川成都)镂雕大藏经版。太平兴国元年(976)又普度僧人17万人,五年设立译经院,恢复了从唐代元和六年(811)以来中断达170年之久的佛经翻译工作。同时,西域、古印度僧人携经赴华者络绎不绝,至景祐(l034-1037)初已达80余人。译经规模超过唐代,但成就稍逊。宗派以禅宗特别是临济、云门两派最盛,天台、华严、律宗、净土诸宗稍次。由于各宗互相融合,提倡“教(天台、华严)禅一致”、“净禅一致”,因而广为流行华严禅、念佛禅等等。另外,在天台宗中分为山家、山外两派,而在民间念佛结社特别兴盛,影响极大。天禧五年(1021),天下僧尼近46万人,寺院近4万所,为北宋佛教发展的高峰。徽宗时(l101-l125), 由于朝廷笃信道教,曾一度下令佛道合流,改寺院为道观,佛教一度受到打击。
  南宋偏安,江南佛教虽仍保持一定盛况,但由于官方限制佛教的发展,除禅、净两宗外,其他各宗已曰益衰微,远非昔比。禅宗不立文字,不重经论,因而在会昌禁佛和五代兵乱时所受影响较小。净土宗强调称名念佛,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简单易行,且北宋以后禅教僧人又多归宿净士,故能绵延相续,直至近世,仍甚盛行。
  宋儒理学一方面汲取佛教华严、禅宗的思想,从而丰富了它们的内容,另一方面又批判和排序佛教。排佛者中最著名的是欧阳修,但欧阳修的排佛思想曾受到契嵩和尚、宋朝宰相张商英、李纲和刘谧等人的反对。张商英作《护法论》创三教调和说,认为孔子之道与佛教所主张的识心见性、无上菩提之道无异,儒以治皮肤之疾,道以治血脉之疾,佛以治骨髓之疾,三教本旨无违。刘谧的《三教平心论》也发挥了同样的旨趣。
  7、元明清 元代的统治者崇尚藏传佛教,但对汉地佛教也采取保护政策。佛教中的禅、律宗等继续流传、发展,寺院林立,僧尼众多。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全国有寺院42318座,僧尼21.3万人;中央和地方设有严密的僧官制度,加以监督,颁行了《敕修百丈清规》,雕印了著名的普宁寺版的大藏经。
  明万历以后,祩宏、真可、德清、智旭四大家出,进一步发展了对内融会禅、教、律等宗学说,对外融通儒、释、道三家的风气,所以深受士大夫的欢迎和一般平民的信仰,并使佛教更加具有中国的特色。
  清初皇室崇奉藏传佛教,对汉地佛教采取限制政策。康熙时禁令稍弛,迎请明末隐居山林的高僧重返京师,使已经衰微的佛教一时又呈现出活跃的气象。雍正虽重视体系的思想渊源之一。此外,一批名僧如月霞、谛闹、圆瑛、太虚、弘一等也都奋起从事振兴、弘扬佛教的工作,使佛教产生了新的气象。
  (二)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数)。10世纪后半期形成。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
  1、历史 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分“前弘期”和“后弘期”。前者自7世纪至838年朗达玛禁佛约200余年。后者开始之年颇多异说,依仲敦巴之说,当始于978年,至今已达千年。
  2、前弘期 开始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会及唐朝文成公主,并为她们带去的佛像分建大昭寺和小昭寺。传说当时曾请印度人俱萨罗、尼泊尔人向达尔及汉人大天寿和尚译出少量经典,但未建立僧枷。据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述,其时唐僧往还印度,多取道吐蕃,有的人还曾受到文成公主的礼遇。至赤德祖赞时又迎娶唐朝金城公主,修建了不少寺庙,汉地佛教随之传人。同时,因西域动乱及大食东侵,于阗及中亚等地的僧徒也大批流入吐蕾,苏德祖赞都予以收容。他还曾派人才辈出至冈底斯山迎请印度密教学者佛密和佛寂,二人辞谢未来。晚年,他又派大臣桑希等四人去汉地取回大量经典并带回汉僧一人。赤德祖赞死后,祟奉本教的贵族大臣掌权,发动第一次禁佛运动,驱逐汉、尼泊尔等地僧徒,拆毁寺庙。至赞普赤松德赞年长亲政,才又兴复佛教。赤松德赞时从印度请来寂护和莲花生,营建桑耶寺,度僧出家,建立僧伽制度,迎请译师翻译经典。还曾召集佛教徒与本教徒进行辩论以灭本兴佛;又举行汉僧与印僧的辩论以统一信仰。赤松德赞后又历牟尼赞普、赛那累赤德松赞两代,至热巴巾赤祖德赞在位时,请印、藏高僧审定译名,编辑梵藏辞汇,校订已译经典,编定三大译经目录。据巡登目录所载,在此以前译出的小乘、大乘、显、密的经、律、论、注共有700多种。他又规定“七户养僧”,任命僧人钵阐布为大相,委以军政大权。最后,反佛大臣谋杀了赤祖德赞,拥立其兄朗达玛嗣位,禁止佛教在吐蕃境内流传。经过此次禁佛运动,至100多年(838-978)后,佛教才从多康地区重新传人西藏,开始了后弘期。
  3、后弘期 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喇嘛一词,藏语意为“上师”。密教中尊师如佛,以上师居首而倡“四皈依”,有别于前期佛教之“三皈依”。这一时期中藏传佛教的特点,一为大量传译印度波罗王朝时期盛行起来的密教无上瑜伽部的经典和法门,一为以密教传承为主形成各种教派。传译工作至13世纪初基本结束。200多年中,不仅印度许多显密兼通的高僧到西藏传法译经,西藏也有大量僧人前往印度、尼泊尔学法,以后成为著名的译师。双方有名可考的译师达300余入。这些译籍以后都收入甘珠尔和丹珠尔中。1680年刻成的北京版,甘珠尔有1055部,丹珠尔有3522部,共4577部。1730年刻成的德格版,甘珠尔有 1114部,丹珠尔有3559部,共4673部。曰本以北京版为主影印的《西藏大藏经》收入甘珠尔1055部,丹珠尔4907部,共5962部。汉藏两种文字的大藏经相较互有短长。汉文大藏经中经藏有四“阿含”、《大涅槃经》、《大集经》等,律藏有《十诵律》、《四分律》、《弥沙塞律》等,论藏有《大智度论》、《大毗婆沙论》、《成实论》、《顺正理论》等重要典籍为藏译所无。而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中,译有大量密教无上瑜伽部的经、论、疏释以及中观、 因明、声明、医药、历算、工巧等论著,为汉译所缺。另外,西藏各派高僧的著述数量也很庞大,但都未入藏。藏文大藏经的蒙古文译本,始于元成宗时(1295—1307),至明神宗时(1573一1619)完成甘珠尔的翻译,至清初章嘉呼图克图又完成了丹珠尔的翻译。藏文大藏经的满文译本完成于清乾隆(1736一1795)末年。
  藏传佛教的各派,是在后弘期中逐渐形成的。在前弘期中,只有佛本之争,佛教内部未有不同的派系。后弘期中因传承的不同产生若干教派,较大的有宁玛派、 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较小的有希解、觉宇、觉囊、郭扎、夏鲁等派。本教虽为西藏原有宗教,但在后弘期中渐与佛教融合,其中一部分也成为佛教的一个派别。
  (三)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
  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佛教,属巴利语系,亦即南传的上座部佛教,它和北传的小乘佛教在教义、学说上都有不同的发展而各具特色。中国汉文大藏经中关于北传小乘的经、律、论三藏都有比较完备的译本。高僧法显曾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抄写经律,但所携回译出的《杂阿含经》原本是否为巴利语已不可考。南朝齐永明七年(489)译出的《善见律毗婆沙》和梁天监十四年(515)译出的《解脱道论》则出于南传。中国律宗奉行的法藏部《四分律》也和南传同一系统。律宗解释律义即常引《善见律毗婆沙》之说。中国出家尼众的得戒最初也由师子国比丘尼铁萨罗等十余人前来传授。故汉地戒律与南传有很深渊源。在教义方面也有很多共同的内容。在南传三藏中《小部》的《本行藏》即集录各种波罗蜜行的事迹,承认佛道不与声闻道共,为大乘理论之先河。尤其主张“心性本净,为客尘染”的思想,也符合南天竺一乘宗的“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期禅宗根本思想。近代研究发现,达摩的壁观,可能与南传定学从地遍处入手应用地色曼茶罗有关。由此可见,南传巴利语系佛教与汉传大乘佛教具有深厚错综的关系。
  南传巴利语系上座部佛教有史料可征的约在7世纪中由缅甸传人中国云南傣族地区。最初未立塔寺,经典亦只口耳相传。约在11世纪前后,因战事波及,人员逃散,佛教也随之消失。战事平息后,佛教由勐润(今泰国清边一带)经缅甸景栋传人西双版纳,并随之传入勐润文书写的佛经。这就是现在傣族地区的润派佛教。此外,另有缅甸摆庄派佛教传人德宏州等地。至南宋景炎二年(1277)傣文创制后始有刻写贝叶经文。明隆庆三年(1569),缅甸金莲公主嫁与第十九代宣慰使刀应勐时,缅甸国王派僧团携三藏典籍及佛像随来传教。最初在景洪地区兴建大批塔寺,不久缅僧又将佛教传至德宏、耿马、孟连等地,尔后上座部佛教就盛行于这些地区的傣族中。
  经典内容和南传巴利语系三藏相同,但编次稍有差别。三藏典籍有巴利语的傣语译音本及注释本和部分重要经典的傣语译本,还有大量的傣族、布朗族的著述,除经典注释外,还有天文、历算、医药、历史、诗歌、传说及佛经故事等。
  现在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摈其名称可分为润、摆庄、多列、左抵四派,又可细分为八个支派。傣族男童达到入学年龄必须出家为僧,在寺院中学习文化知识,接近成年时再还俗。个别被认为优秀的,可继续留寺深造,并接僧阶逐步升为正式僧侣。僧阶大体可分帕(沙弥)、都(比丘)、掐巴(都统长老)、沙密(沙门统长老)、僧伽罗闍(僧王、僧主长老,这一僧阶长期来虚职无人)、帕召祜(阐教长老)、松迪(僧正长老)、松迪阿伽摩尼(大僧正长老)等八级。或在帕之前增帕诺(行童)一级,在都之后增都龙(僧都)一级则为十级。 自五级以上晋升十分严格,最后两级在整个西双版纳地区只分别授与傣族和布朗族备一个,成为地区最高宗教领袖。
  四、中国佛教的宗派
  中国佛教是由汉语系佛教亦称大乘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亦称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藏语系佛教亦称喇嘛教三部派组成的。其中,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全国仅云南独有。由于从隋唐开始,中国佛教有了宗派。当时印度佛教,因有“大乘和小乘”两大流派,都曾在我国流行过(现在云南的傣族地区信奉小乘佛教,其它地区信奉大乘佛教),些不同的佛学传入东土,被炎黄子孙所接受和研究,由于有各自的理解和悟性,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许多佛教宗派,主要有:三论宗(又名法性宗)、瑜伽宗(又名法相宗)、天台宗、化严宗(又名贤道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八大宗派(都属于大乘佛教)。
  1、三论宗:由隋代吉藏完成其理论体系,因为是依据《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这三论创立的宗派,故叫三论宗。因其着重阐扬“诸法性空”,所以又称“法性宗”,初兴起时流传很盛,传至唐代渐衰,近代已不复存在。
  2、喻伽宗:是由印度的弥勒、无著、世亲创立的宗派。因为是以弥勒说,无著记录整理的《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而立宗,所以叫瑜伽宗。我国唐代玄奘法师译传此宗,以分析法相表达“唯认真性”而得名法相宗,唐代盛兴后渐衰,但传至曰本。
  3、天台宗:由隋代智蚁创立,为我国早的佛教宗派,因智蚁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该宗起初流传不广,后来却很盛行,唐宋两代相继传承,发扬光大,并传入曰本、朝鲜。
  4、华严宗:始于隋代杜顺,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又因创始人法藏武则天赐号“贤首”,故又称贤道宗。唐武宗灭佛后,一蹶不振。后传入曰本。
  5、禅宗:“禅”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禅定。禅宗是六世纪初由印度的菩提达摩在中国嵩山少林寺创立的,以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禅宗在中国一直很兴盛,从唐朝至今,是中国佛教势力最大,流传最广的宗派,并先后传入曰本、朝鲜。
  6、净土宗:由唐代善导创立,以念“阿弥陀佛”名号,求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得名。由于修行简易,在民间流传甚广。后传入曰本。
  7、律宗:由唐代道宣创立,主要是学习和研究戒律而得名。以《四分律》为依据,规定了受戒、说戒、安居以及衣食坐卧的标准。至今中国僧尼出家受戒和曰常生活,均按这一派行事,律宗因而通于各宗。唐代时由鉴真传入曰本。
  8、密宗:是印度的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创立,在八世纪时传入中国。以密教经典《大曰经》、《金刚顶经》为依据而得名。因为这两部佛经是释迦牟尼对自己亲属传授的秘密真言,所以又称“真言宗”。密宗在唐代盛行一时,后来逐渐衰落。也被传入曰本。
  五、佛教的根本教条
  从原则上说,佛教并没有甚么教条,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戒律。
  但是,佛教的戒律,并不像其他的宗教是出于神意的约命,所以也不像其他的宗教含有神秘性。佛教的戒律,是根据伦理的要求而来,所以也是纯理性的。
  佛教的基本戒,就是五戒十善,虽然,佛教的教徒由于修持层次的不同而分有在家的五戒十善、八戒,以及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大乘的菩萨戒,但其均以五戒十善为基础;也可以说其他各戒都是五戒十善的升格或详细的分科。所以,如能把五戒十善守完善了,其他的戒也就不太困难。
  1、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私通)、不妄语、不饮酒。
  2、十善,乃是五戒的扩大与加深,并且要戒作恶也戒不去行善,现在列表如下:
  总之,佛教对于戒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凡是有害于身心、家庭、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一切有情众生的事,都要在这五戒十善的范围之内,尽量不作,否则,就要尽量去作。作了恶是犯戒,不作善也是犯戒。
  不过,佛教是开明的。如果不知作的是犯戒的行为,虽作了也不算破戒,如果无心犯戒,虽犯了戒,也不成破戒的正罪;如果存心犯戒,结果纵然没有破戒,还是有罪。犯戒,一定要心、境、事三者的相应相成,才得破戒的正罪。
  六、佛教名胜
  (一)四大佛教名山
  1、五台山
  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南距山西省太原市230公里,北距五台山火车站48公里。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峰组成,环基250公里。寺院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青庙住和尚,黄庙(藏传佛教寺院)住喇嘛。五台山过去有360座寺庙,到1956年时还有124处,其中青庙99处,黄庙有25处,菩萨顶寺是传说中的文殊菩萨居住处,为五台山黄庙之首。现存寺庙四十余处。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台怀镇是寺庙最集中的地方,寺院一个挨着一个,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和罗侯寺并称为五台山五大禅林。
  2、普陀山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我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普陀山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呈狭长形,南北最长处为8.6里,东西最宽外3.5公里。最高处佛顶山,海拔约300米。
  普陀山作为佛教胜地,最盛时有82座寺庵,128处茅篷,僧尼达4000余人。来此旅游的人,在岛上的小径间漫步,经常可以遇到身穿袈裟的僧人。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佛都气氛,使它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这种色彩,也正是它对游人有较强吸引力的所在。
  普陀山的风景名胜、游览点很多,主要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这是现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
  3、 峨眉山
  峨眉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四川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境内,距成都约一百六十公里,在峨眉山市西南七公里处。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在我国的游览名山中,峨眉山可以说是最高的一个,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体南北方向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长久以来,峨眉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教胜迹而闻名于世。她古雅神奇,巍峨媚丽。其山脉绵亘曲折、千岩万壑、瀑布溪流、奇秀清雅,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1996年12月6曰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峨眉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
  峨眉山是一座佛教名山,相传是释迦牟尼身旁的普贤大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它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道场。峨眉山原为佛道两教并存的宗教重地,东汉之初,山间便有了第一座以药农舍宅为寺庙的“初殿”。后来历经晋、唐、宋续建和明、清两代发展,连绵百里的山峦,先后兴建佛寺200多处,僧众达数千人。随着佛教兴盛和道教的衰微与绝迹,峨眉山遂成为以“菩萨信仰”为中心的佛教圣地。由于历史变迁,现在峨眉山景区内尚存十余处古寺,如报国寺、万年寺、仙峰寺、洗象池、金顶等,寺院内的佛教徒依然保持着正常的宗教生活。
  4、九华山
  九华山寺宇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九华山风光旖旎, 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胜境。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於海内外。
  九华山位於安徽西部青阳县城西南,方圆约百公里,号称九十九峰、十八景,鼎盛时期,寺庵一百五、僧尼三四千。九华山群峰争峙,却玲珑秀丽。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有佛国仙城之美誉的九华山,以众多的佛教寺庙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灿的明珠。九华山形成於新生代晚期,九华山佛教始自南北朝时期。千馀年来,九华山佛教历经兴衰,大体有五个时期:唐中期初创;唐后期至五代衰微;宋元有所发展;明清达到鼎盛。到清朝未年,九华山寺庙一度增至一百五十馀座,僧众多达三、四千人,香火之盛,甲於天下。
  (二)中国十大名寺
  1、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城东,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67年),为佛教传入我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亦称为中国佛教祖庭。
  2、灵隐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侧,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326年)。
  3、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为中国禅宗祖庭。
  4、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枫桥镇,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19年)。现存建筑均为清光绪、宣统年间重建之作。
  5、相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内,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6年)。寺内存清代巨钟一口,重达万余斤。
  6、隆兴寺: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内,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寺内有隋、宋、金、元、明、清以来的历代碑刻,多为书法艺术珍品。
  7、卧佛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寿安山地麓,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
  8、清净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寺院之一。
  9、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曰喀则城西,始建于明正统12年(1447年)。寺内弥勒佛,为世界第一大铜佛。
  10、塔尔寺:位于青海湟中县,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此外,西藏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与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并称为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
  七、佛教大事记
  (一)公元前
  约566年 释迦牟尼生于迦毗罗卫国的王室,其堂弟提婆达多稍后出生。
  537年 释迦牟尼出家。
  531年 释迦牟尼于菩提伽耶悟道,此后在中印度恒河流域诸国传道。
  486年 释迦牟尼于拘尸那迦城附近裟罗林中入灭。
  约487年 佛教第一次结集在印度王舍城举行,经律成型,但无文字记载。
  约387年后 佛教第二次结集在印度吠舍厘城举行。开始分裂为“上座”(长老)和“大众”(多数)两部。
  250年左右 阿育王晚年皈依佛教,并派使团向四邻传播“正法”。南传佛教第三次结集在印度华氏城举行。之后摩哂陀到师子国传教。末阐提到罽宾和犍陀罗传教等。
  3世纪 上座部和大众部继续分裂为18部(或20部)。3世纪中叶斯里兰卡建成大寺,后成为南传佛教中心。
  2世纪 佛教传进大夏,希腊人国家舍竭王弥兰陀向罽宾比丘那先问 法。
  2年 大月氏使臣口授浮屠经给西汉博士弟子,是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之始。
  (二)公元后
  约公元初 暹罗中部有佛教流行。
  2世纪 贵霜王朝迦色腻迦王支持佛教发展,结集《大毗婆沙论》。
  247年 康居裔康僧会到建业译经弘法,孙权为其建“建初寺”,为江南有寺之始。
  260年 朱士行西行至于阗,求得《放光般若经》胡本,为中国内地僧人西行术法之始。
  310年 西域僧佛图澄来洛阳,后为石赵所尊,开中国佛教神异一途。
  372—374年 前秦苻坚遣僧顺道到高句丽赠佛像、经文;隔年僧阿道亦到高句丽传教,高句丽分别为其建肖门寺和伊弗兰寺。是朝鲜佛教之始。
  381—416年 晋僧慧远由襄阳至庐山定居至死。著《沙门不敬王者论》等,奠定了中国佛教政治伦理学基础。
  446年 魏太武帝勅令毁佛,佛史称“太武法难”。
  460年 北魏于平城西动工开凿石窟,是为云岗石窟。
  467年 北魏献文帝在平城起永宁寺,天下第一。
  500年 北魏宣武帝于洛阳开凿石窟,后发展为龙门石窟群。
  522年 中国司马达止(或作司马达)至大和国建佛堂,为佛教“私传”入曰本之始。
  538年 (一说552)百济王遣使至曰本,献佛像、经论,为佛教“公传”曰本之始。
  6世纪中叶 新罗真兴王(540—575在位)崇佛,派使入梁迎舍利和佛经,仿效北朝设僧官制,倡佛教护国。
  574年 北周武帝废佛,还俗僧道200余万。
  577年 北周武帝灭北齐,没收齐境寺庙4万所,还俗僧众300万。
  580年 天竺毗尼多流支(汉名灭喜)到交州,创灭喜派禅宗。
  581年 隋文帝即位,诏令恢复佛教。
  629年 唐僧玄奘西行求法,发自长安。观音自乾竺率杨法律等到大理传播密印,创滇密阿阇梨教。
  640年 印度戒曰王会晤玄奘,次年遣使至唐,唐太宗亦遣使抚慰。
  641年 唐太宗临弘福寺,自称菩萨戒弟子,“归依三宝”。唐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松赞干布,传内地佛教于西藏。此前尼泊尔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带去尼泊尔佛教信仰。
  645年 唐玄奘回到长安。曰本孝德天皇下诏兴隆佛教,任命十师。
  664年 玄奘卒。所译经论75部,1335卷,撰《大唐西域记》。被奉为法相宗始祖。
  689年 唐沙门表上《大云经》,武则天敕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
  692年 武则天派军收复西域四镇,发使于阗,求访80卷本《华严经》梵本和实叉难陀回京。圆测弟子新罗道证由唐回国。道证弟子太贤被奉为新罗瑜伽宗始租。
  736年 唐玄宗为《金刚经》作注,颁行天下。
  740年 曰本圣武天皇发愿兴建东大寺,称“总国分寺”,地方建“国分寺”。
  754年 鉴真在曰本平城(奈良)东大专传授戒法。
  759年 曰本在奈良为鉴真建唐招提寺。
  779年 西藏桑耶寺建成,举行“桑耶大誓”。
  819年 唐宪宗敕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韩愈作《谏迎佛骨表》,被流放。
  845年 唐武宗灭佛达到高潮。佛史称“会昌法难”。
  936年 王氏高丽统一朝鲜半岛,王建奉佛建寺,以佛教为国教。
  971年 宋太祖令高品等,到益州开雕第一部汉文《大藏经》。
  975年 鲁梅等回卫藏,推动佛教的恢复与发展,史称“下路弘法”,为“后弘期”开始。
  982年 宋太宗建国家译经院。
  989年 高丽王派僧入宋取雕印《大藏经》,后以此为主要依据,雕印高丽《大藏经》、《续藏经》。
  1150年 柬埔寨基本完成吴哥石窟。
  1153年 西藏建纳唐寺,后为印经院。斯里兰卡帕拉卡马?巴护王即位,扶植佛教,以大寺为中心统一戒律,结集巴利文和僧伽罗文三藏及注疏。比丘尼寺团消失。
  1206年 成吉思汗驻兵青海,致书西藏萨迦派“三祖”,表示皈依佛教。
  1264年 元忽必烈在中央设总制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及西藏地方事务,命八思巴国师兼领总制院事。
  1317年 泰国卢泰即位,后被佛徒尊为“法王”。
  1353年 老挝法昂建南掌国,由吴哥引进南传上座部。
  1419年 朝鲜世宗即位,宣布儒教为国教,合并佛教诸派为禅、教二宗。
  1637年 老挝苏里亚旺萨王即位,佛教全盛。
  1648年 越南贤王阮福濒即位,佛教繁盛。清僧来传临济宗,后创原诏禅派。
  1693年 西藏布达拉宫完工。
  1713年 清廷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1744年 清将北京雍和宫改为喇嘛寺庙。
  1893年 在芝加哥召开世界宗教大会,达摩波罗向美国介绍上座部佛教。
  1897年 德国赫尔曼?奥登堡在俄国科学院主持出版《佛教文库》。形成佛教研究中的维也纳学派。
  1901年 中国杨文会创金陵刻经处,开办佛学研究会。僧太虚与陈元白、章太炎等创“觉社”。
  1902年 英阿兰?贝纳皈依佛教。在仰光建立国际佛教协会。
  1903年 德国成立第一个佛教传教协会。
  1905年 曰本吞并朝鲜,佛教受曰本控制。朝鲜曹溪宗逐渐分独身僧派与娶妻僧派。
  1907年 在伦敦成立大不列颠爱尔兰佛教协会,李斯?戴维斯任会长。
  1921年 德卡尔?塞登斯和乔克?格林创建“德国佛教社团”。
  1924年 伦敦神智学会组织部会,汉弗莱任会长。德国医生保罗?达尔克在柏林建立“佛教徒之家”,侧重习禅。
  1931年 越南在西贡成立佛教研究联盟。
  1936年 大菩提会和部会在伦敦召开世界信仰会议。
  1945年 中、曰、泰、缅、斯等国僧人在伦敦聚会,达成“世界佛教徒协议”。
  1950年 斯里兰卡学者马拉拉色拉克发起“世界佛教徒联谊会”。
  1954年 柬埔寨,创建西哈努克佛教大学,成立金边佛教研究所。
  1955年 “德国佛教协会”成立,1958年易名“德国佛教联合会”。
  1960年 锡兰班达拉奈克夫人支持发展佛教学校,在农村建立佛教保护会。曰本池田大作任“创价学会”会长。意大利佛教协会成立。
  1961年 缅甸宪法规定佛教为国教;次年取消,宣布宗教信仰自由。
  70年代 越南侨民在洛杉矶建寺,成立越南佛教协会。中国台湾僧人与越南僧人在洛杉矶创国际佛教促进会。
  八、透视佛教
  (一)佛教的生命观
  佛教十二缘起的生命观。十二缘起,又称十二因缘,亦称十二有支,这是依因果法则,以开示有情生命三世相续的真相。
  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这其中,无明是过去之惑,行是过去之业,由识至受五支是现在苦果。爱,取二支是现在之惑,有是现在之业,生和老死是未来的苦果。
  这样由惑造业,由业受苦,由苦而复惑,因惑复造业,复受苦,就是有情生命流转的恶性循环。在这循环中因业受苦的根本,就是阿赖耶识。
  生命的来源,由于无始以来本性生因染成识,因妄想执着造作之业力寄托于识中,此识复受业力支配,在六道中轮回升沉。
  因此,我们可以在此说出生命的奥秘那就是,生命的根本,是阿赖耶识---也就是俗称的灵魂。
  生命自六道而来,复往六道而去--事实上也无所谓来去,只是这个识,受着业力的牵引,在这六类众生的生命之流里,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一旦因缘会合,生入人道,那就是成了五蕴和合的我。
  其中,识与名色结合的生命,并不一定就是人,不过三界六道,以人为中心,所以我们在讨论生命问题时,亦假设以人为对象。
  假设说,神识以过去业力之因,生入人道,那么在十二因缘的现在果报上说,就是倒识入胎,与父精母卵结合而成生命。
  此生命发育至六根具备,出生人间,渐次成长,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感触,而有苦乐的感受。这便是十二因缘中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
  有了若乐的感受,就会躲避痛苦,追求快乐,此不独于人,动物皆然。既然追求快乐,自然就会贪爱---贪财爱色,争名夺利。
  然而过分扩张自己,就难免不影响别人。少数人快乐,多数人难免痛苦,痛苦的人为了求得快乐,又不免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当然,人群中也有舍己为人的仁人志士,克己安份的善良人民。
  但人的行为不管是善是恶,起心动念,皆是业种。这业种印入藏识---阿赖耶识中,以业的善恶,支配未来的生命---善者超升,恶者沉沦,一切皆由自己造作,没有什么上帝和神祗支配。以上是十二缘起中现在三因的爱、取、有三支。
  未来之果呢?则由现在之业因,再去受生,再去受报,再作业,再受果,仍然在生命之流里,延续无尽。
  (二)佛教的人生观
  第一,自因果的立场来看人生:因果,具足应说是因缘果报。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异的基本法则,这法则的特点,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所造之因,必有所结之果;所结之果,说必有所造之因。谚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何因,得何果,这在因果法则上是丝毫不爽的。
  人生的因果,有善恶两面,种善因获乐果,种恶因获苦果,因果通于三世,有因必将有果,所谓“欲问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未来果,现在作者是。”我们现在的境遇美满,固不必踌躇满志,我们现在的境遇困苦,也无须怨天尤人 由于过去的善因使我们现在境遇美满,现在若不续种善因,未来必然困苦,由于过去的恶因使我们现在境遇困苦,现在若能努力向善,未来的境遇也必将改善。所谓鉴因知果,明乎此,对于我们立身处世的态度,就可以思过半矣!
  第二,自业力方面的立场来看人生:世界的美丑,人生的苦乐,皆由众生的业力所招致。前者是由于众生的共业,后者是由于个人的别业。所谓业力,也就是过去行为的结果。我人有身、口、意三业,这三业,可以为恶,亦可以为善。言恶者,意念上的贪欲、嗔恚、邪见;行为上的杀生、偷盗、邪淫;语言上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为善者,意念上的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行为上的放生、布施、净行;语言上的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而这些善恶之业,也就在我人一念之间的差别。所以,如何净化我们的意识,创造我们未来生命的 环境,这是我们人生努力的目标。
  第三,自阿赖耶识的立场来看人生:阿赖耶识是生命的根本,万法的本源。它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含有净染两面。在无始以来,它在六道中生灭相续,永无止境。它的本体,虽因污染而长在六道,但若净化亦可超登圣域;由此观之,使我们知道我们肉体的躯壳虽然 短暂渺小,幻化不实,但我们生命的本体则是永恒存在。所以人生的价值,不在目前的肉体上感官上享乐而在永恒生命本体的净化,净化本体的方法,则是以佛法上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来净除我们心识上的六弊——悭贪、毁犯、嗔恚、放逸、散乱、愚痴。这六弊净除了,我们生命的本体即可恢复本来的明朗,获得永恒的解脱。
  第四,自佛性的立场来看人生:我们各人所具的万性,原是万德万能,与佛无异,只因一念无明,为烦恼习气所缠缚,才轮回六道,沉沦苦海。虽然如此,但我们的佛性终无损灭,人人皆可成佛。所以佛经上说:“众生是未觉的佛,佛是已觉的众生”。我们具有佛性,未来终当成佛,则生命的价值是何等的崇高?我们岂可自暴自弃,轻视自己?孟子说:“尧亦人也,舜亦人也,有志者当如是。”佛经上说:“彼荚簧夫我亦尔。”“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幸得人身,幸闻佛法,应当如何的努力为善,以洗除本性上的无明烦恼,发扬本具的德能光辉。以期还我本来面目,达于觉者——佛——的境界。这是我们人生价值最高的目标。
  佛教的人生观,是积极的、乐观的、创造的人生观。它要我们鉴因如果,避恶趣善,净化生命的本性,发扬人性的光辉。果能人人如此,则娑婆国土也就会转化成极乐世界了。
  (三)佛教的世界观
  佛教所谓世界,就是普通所称的宇宙。淮南子云: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佛经上说:“过去现在未来名世,东南西北上下四维名界。”这二者,同是无量空间,和无限时间的合称。因此,佛教的世界观,也就是普通所称的宇宙观。
  一般所称的世界或宇宙,无非是指时间上和空间上一切生灭变异现象的总和而言。
  在佛法上说,这些生灭变异的现象,皆受因缘的支配,所谓“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但宇宙万有因缘生灭的根本,则由“识”与“名色”而来。也就是说,由“主观的能认识的识体”,与“客观的所认识的对象”相互交涉对待而成世界。
  识是主观的我,色受想行是客观的对象。由主观的我与客观的对象相互交涉对待而成世界,就是佛教中说的“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识与名色--主观与客观条件,并不是两件东西,识是名色中的识,名色是识中的名色。主观即构成客观之一条件,客观亦即构成主观之一条件。离主观则客观不能存在,离客观则主观不能存在。
  因此,所谓宇宙,在时间上说,是因果相续的,因前复有因,因因无始;果后复有果,果果无终,在空间上说,是主从相联,主旁复有主,没有绝对的中心,从旁复有从,没有绝对的边际。以这种继续不断的因果,和重重牵引的主从关系,而构织成这个互相依存,繁杂万端的世界。
  原来佛教的世界观,在本质上既非唯心论,亦非唯物论,而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心物不二,一体圆融的五蕴世间;所谓“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识为名色中的识,名色为识中的名色。
  在生成上说,既非机械论,亦非目的论,而是因果相续,主从相关,重重牵引,互相依存;自果上言是“因缘所生法”,自因上言,是“万法因缘生”。由因缘和合而有世界。
  在宇宙万有运行法则上说,既无上帝主宰,亦无天神支配。而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业因不灭,自业自受的万有因果律。
  最后归纳起来,佛教的世界观,可名之为心物不二,一体圆融,从认识论出发的缘生观。
  无边无际的空间,无始无终的时间,无量无数的众生,悉依因果法则而生而有,而变而灭,这就是佛经上所称的世界。
  (四)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区别
  1、佛教反对盲目的信仰,主张理信。
  佛陀释迦牟尼不只一次地教导说:“众比丘,众善知识:就像煅炼切磨鉴别真金那样,对我的言论经过鉴别进行取舍,不要因为敬仰我而加以盲从(见《律部经典》)”,在弥勒的《般若庄严论》中说:“只有依靠理智,善于分辨之士,才不怕恶魔的侵扰。”在《般若庄严论》中说:钝根弱智人“依信皈依”,锐根高智人“依理皈依”。这里所说的“依信”就是凭借言教立信,“依理”是依靠逻辑推理证明的真确理由立信。佛教逻辑因明学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提供佛理的逻辑证明。由婆罗门教皈依佛教的尚迦罗所著《胜天赞》中说:“我不偏向佛陀,也不歧视黄发(数论派外道祖师),谁说的有道理,谁就是我的导师。”佛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但这“信”绝不是盲目的迷信,而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理信”。
  2、佛教信仰的目的、并非为了死后进入天堂。
  首先,佛教追求的目标分三个层次,低级目标是人天快乐,中级目标是脱离轮回之苦,最高目标是达到大彻大悟智慧功德圆满的佛陀境界。——见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
  其次,佛教的地狱,不是神佛对违背神的意志的众生的惩罚,而是指一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生存状态。人世间的生存环境条件、贫富处境、权力地位,健康、病残等自然条件,社会政治条件和生理健康条件等原因,形成人世间苦乐极不均衡状态。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实事。佛教就是把人世间的这种苦的感受,按轻重分为六类,人天处于相对的乐境,地狱是最苦的生存状态。但佛教认为这种苦乐不是神佛的安排,完全是自己业力因缘所致,苦乐处境的改变也不是靠神佛,而是完全靠自己。
  佛教中的“佛”不是统治者,不是上帝的同一概念,“地狱”也不是神权的象征。佛教事事都讲因缘,即事物、事情的形成条件和前因后果。因此,吃苦和享乐也必然有前因后果。因果不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也是合情合理的,从戒恶行善的教化目的出发,这地狱不但需要,而且对预防犯罪,保持社会安定有积极的意义。
  3、佛教彻底否定主宰宇宙万物的造物主的存在。
  首先,佛不是造物主,不是上帝。“佛陀”是“醒悟”或“彻悟”的意思,即从愚昧状态觉醒者,或者说彻悟真理者。“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和众生除智慧素质的差别,始终是平等的,而不是创造者和被创造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对立关系。
  其次,佛教公开宣布不存在造物主和身外救世主。佛在楞伽经中说:“三界唯识”,唯识家将这句话当作唯识思想的经典根据。《经藏》中说:“自己是自己的救星,除自己别无救星”。佛教的这种主张和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只能依靠自己救自己,而不能依靠虚幻的上帝来拯救人类”的观点没有什么两样。
  4、佛教的哲学观点不全是唯心主义。
  佛教哲学所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故孙中山先生说:“佛教是哲学之母,可以补充其它科学的不足。”赵朴初先生说:“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辨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
  佛教哲学共分分别派、经论派、唯识派、中观派等四大派别。分别、经论二派属于小乘哲学,唯识、中观属于大乘哲学。在佛教哲学中除唯识论的世界观,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外,其余各派的认识论,世界观都属于唯物主义,而中观论属于辨证唯物主义。
  5、佛教并非不关心现实问题。
  首先,佛教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苦难深重的病态社会,以及道德和智慧素质低下,因而身心从苦恼中不能自拔的人们的问题。这个问题从佛教教义的总旨“四谛”上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四谛”是苦、集、灭、道。“苦谛”指的是人的身心遭受的苦恼,“集谛”指的是苦难根源的总合;“灭谛”指的离苦得乐状态,“灭”指苦及苦根如火息灭;“道谛”指的是使人身心解脱苦难的方法。
  其次,佛教的追求目标不是死后进入天堂。佛教所说的与“地狱”相对的“天堂”,并不是无苦的理想世界,是指轻苦性的欲界天或色界天。——这是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的最大特点。
  再次,佛教是人本主义的宗教,把人的作用始终放在第一位。认为“佛是净化觉悟了的人,人是污染末净,末觉悟的佛。”(见《佛心论》),佛家的一切行为都“立足当世,着眼未来”,不立足当世,就是脱离个人和现世的实际,若不着眼未来,就是缺乏理想想。
  6、佛教的道德并不是维护神权的道德。
  在佛教的伦理道德方面从来没有要求人们去“接受神的爱和恩赐,服从神佛意志”的要求。在佛教中众生是第一位的。因为佛教认为,个人成佛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为众生的利乐服务,若没有足够的利众功德的人也永远成不了佛(语见《现观庄严论》)。
  7、佛教不反对科学。
  佛教不但不反对知识和科学,而且认为修禅修慧要掌握足够的知识,而遍知一切的佛的智慧是学习和掌握一切知识的合乎逻辑的结果。说“若不精通五明知识,大菩萨也得不到遍知慧”(见弥勒《庄严经论》),“五明”指五类知识学科:①声明——包括语法、修辞、辞汇、音韵学等;②工巧明——包括金银铜铁木石等制造工艺、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诗歌以及天文历算等;③医方明——医学、营养学;④因明——逻辑学、心理学、认识论等;⑤内明——佛学,包括经、论、律、三乘四续佛学理论。佛教哲学包括在内明中,也称慧学。以上“五明”可以说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庞大的知识系统。
  (五)名人评价佛教
  1、孙中山: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2、康有为:佛学之博大精深,虽有圣哲无所措手。
  3、章太炎: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
  4、鲁迅: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他居然早已明白的启示了。
  5、谭嗣同:佛教大矣,孔次大,耶为小。
  6、梁启超: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实天地间最高尚圆满,深地著名之学说也。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7、 陈独秀: 佛法之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8、领导人:佛学不可不学,办了佛学院,两年毕业,专弄政治,这个办法不行,得搞四年,光政治好,佛学上没有学问是不行的。
  9、瞿秋白: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引导我走上了革命道路。
  10、朱光潜:佛教以出世的精神,于入世的事业。
  11、领导人:佛教文化对中国伦理道德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其许多主张同我们现在提倡的精神文明的思想是一致的。
  12、李铁映: 发展科学,庄严国土,佛教论文,利乐有情。
  13、沈家祯:我本人是科学家,但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认为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而一的。
  14、 马克思: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15、恩格斯: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
  16、巴格尔:在世界宗教中,只有佛教是切实地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来考察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7、尼采: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据实证的宗教。
  18、爱因斯坦: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19、印度总统拉 克斯坦: 释迦牟尼佛是把智慧之光投射人类心灵的第一人。
  20、印度前总理尼 赫鲁要:佛教教义崇尚和平,向世界宣扬佛的和平主义,是我们每一个佛子都应有的责任。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参悟佛教(1)
下一篇:先圣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