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从佛教的发展看佛教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戒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内容摘要:
  在本文中,我将从我感悟和我所阅读的这些佛教著作出发,将从佛教在印度所产生的社会环境、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渐趋融合中,体现出一种佛教文化中的和谐的思想。为了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应该成立佛学文化协会,既能让大学生学习佛教灿烂的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还能减轻大学生的心理负担,有效地发挥佛学文化协会的心理治疗作用,使大学生能够把名利看淡,坦然面对周围的一切,这就是佛学文化协会的和谐作用的积极体现。
  关键词:佛教文化;和谐思想;佛学文化协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规划、部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1] 从2005年开始,一方面,我一直在思考宗教的教义,越来越感受到宗教教义中所表现出来的和谐思想;另一方面,我也阅读了一些关于佛教方面的书籍和研究论文。比如:夏雨虹编著的《金刚经.坛经》、印顺法师编著的《中国禅宗史》、蒋维乔编著的《中国佛教史》、张志军编著的《禅西禅东》、郑百岩编著的的《禅.生命的微笑》、南怀谨编著的《中国佛教发展史略》、洪修平编著的《中国禅学思想史纲》、《释迦牟尼传》;我还阅读了汪志强、李合春、任继春、濮文起、曹圣洁、王国英、楼宇烈、释永信等人发表的论文。现在,我将我这一年半的感悟和我对这些已经阅读过的书籍和研究论文出发,从佛教的动态发展中探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和谐思想。下面,我将三个大的方面加以论述。
  古印度佛教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在中印度的迦毗罗卫城里,净饭王的儿子叫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悉达多在年轻的时候,整天都闷闷不乐,一直想着一些奇怪的问题。有一天,他看到了人的生、老、病、死。这些悲惨的现象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的王子。于是,王子抛弃了自己尊贵的身份和幸福美满的家庭,在苦行林苦修了六年,一无所获。有一天,他终于在一颗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探索出了超脱生、老、病、死的新思想。随后,他广收弟子,到处传播他的新思想,佛教就这样在古印度诞生了。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的过程,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和谐的思想。按照现代一般人的理解:这个王子是一个不孝子,他逃避现实。这个人要是生活在当今这个社会,精神肯定有问题。你想一下:生、老、病、死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他连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都想不通,还抛弃了父子亲情和夫妻感情,这样的男人简直是不负责任,有什么伟大之处?还有一些人会这样认为:这个王子既然有拯救人民于水火的想法,大可不必出家为僧,可以继承王位,推行仁政,那就行了。在现代社会,要是有哪一个人也要效仿这个年轻王子,那这个人肯定是精神有问题。但是,那是现代一些人的看法罢了。我们要从乔达摩.悉达多当时所处的古印度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去考虑。当时的古印度,在一片和平、繁荣、富强的表面下,暴露出严重的社会问题: 社会上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对立。当时的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上述这四种等级制度,一直牢不可破。在这样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环境下,这个王子看到了人的生、老、病、死;看到了荣华富贵都是一场虚幻的梦,转瞬即逝。[2] 他要去寻找一种解决人的苦难的方法,所以他放弃了荣华富贵,过一种苦行僧的生活。他在苦行林苦修六年,为了能够放弃自己心中的欲望,他折磨自己的身体,魔鬼也来诱惑他,让他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发现苦行的方法没有多大的意义。于是,他在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参悟出超脱生、老、病、死的方法。那就是先要禅定,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然后,极力地排除心中的一切杂念,不要去考虑这些人生的烦恼,心如明镜,毫无尘埃;第三,只要人的心中排除了这些烦恼,那就超脱了生死轮回,戒除各种欲望,潜心修行,普渡众生。佛陀说到“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十二因缘。提倡众生平等、超脱生、老、并、死的困扰,达到涅磐。佛陀又说到脱离三界,达到苦海彼岸,启迪修佛者。必须在修行佛法而心中无佛法,心念虚空而不执迷于虚空,才能修成正果。[3] 佛陀在古印度广收弟子,弘扬佛法,长达四十五年。他的佛法已经超越了国界.,开始向北印度八个国家传播。这些国家的人民都信仰了他的思想,在精神上达到了安慰。无论从他所创立的佛法本身,还是从佛法对人民的影响来看,这本身就是佛教文化中和谐思想的表现。
  我们从他创立佛教的过程来看,我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这种特定的社会现实,使得这个王子要去寻求解脱;第二,这个王子意志非常坚定,无论是娇妻美妾,还是荣华富贵,都不能动摇他的决心。他在苦行林苦修六年,力图戒除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欲望,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第三,从当时印度的文化背景来看,佛教对印度传统的文化有着继承和创新关系。正如南怀谨所说:“任何一个宗教的成长,必然有它的文化背景。。。。。。所以要了解佛教文化诞生,和起前期文化的孕育,对于印度传统文化,必须先有一简单认识。这正是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4]
  二、中国佛教中的和谐思想
  从历史上看,禅在两汉之际随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就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具有浓厚印度文化风格的禅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一方面保持了它的基本精神;另一方面,它又努力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吸取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养料,并以中国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见,“印度禅”向“中国禅”的演化。就是印度禅的中国化,从思想文化角度看,也就是外来的印度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的碰撞、交融的过程。[5]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早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此时的中国,儒家的思想文化已经占有统治地位。但是,儒家文化并不绝对排斥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汉明帝在洛阳热情招待传经的僧侣,并修建了白马寺。这就说明了儒家文化以一颗宽容的心,接受外来的佛教文化;佛教文化也以一颗宽容的心接受儒家文化,这些都是良性的、互动的、和谐的。到了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儒家文化互相交融,形成了玄学。
  (二)、南北朝时期,统治者极力推行佛教,佛教在北方的洛阳和南方的建康得到迅猛的发展。其中,以梁武帝最为著名,他曾经四次到同泰寺出家。他建造了大量的寺院,塑造了大量的佛像,为佛教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杜甫在《江南春》里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有人说,“佛教被统治者利用了,成为了统治人民的工具。它宣传因果报应,麻痹了人民的斗志。”但是,我们不能只站在人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应该全方位地思考问题。佛教从它产生的本源上说,都是救人民于苦难之中,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工具,关键要看使用它的人是谁?佛教要想在封建社会获得合法存在的地位,必须向封建统治者有一定的妥协。我们再从统治者的角度考虑:没有哪一个统治者会希望自己的统治受到某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威胁,都想努力去维持这种现成的社会状况,以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是有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自己的统治不利,统治者就会大刀阔斧地改造某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另一种方式就是这种意识形态必须对自身进行改造,以便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最低限度也不能反对统治阶级的统治。就拿儒家思想来说,在西汉以前的四百年间,儒家思想没有获得统治阶级的广泛认可,基本上保持了它的原貌,那是因为当时社会长期战乱,思想比较自由。到了西汉,出现了统一的、强盛的封建国家。董仲叔对孔孟儒学加以改造,大力神话封建君主专制,使儒家思想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再从当时的人民的角度看,当时的北方,战乱频繁,大量的北方人民开始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的经济得到开发。广大的人民害怕战乱,又没有哪一个国家有完成统一全国,结束长期战乱的力量。所以,广大的下层穷苦人民不希望在发生战争,佛教能够在南方兴盛,最起码能给下层广大的人以精神上的安慰, 弥补下层穷苦人民在现实中的苦恼。要是把下层广大人民的这一点小小的愿望也给无情地剥夺了,那也太没有人性了。这就是中国早期佛教和谐思想的表现,它能够适应当时统治者和广大人民的共同的心理需要, 在统治者和广大下层人民的心理需求之间寻求了一个最佳的契合点。
  (三)、菩提达摩在中国弘扬佛法,开创了中国禅宗。印顺法师认为:“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特点,就是融会般若实相说与涅磐佛性论,而中国禅学与禅宗的的发展也与此是相一致的。菩提达摩正是继竺道生会通般若实相说与涅磐佛性之后,将实心无相与心净本性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禅发展的新阶段。”[6]
  从六祖惠能开始,中国禅宗从东山法门始初具规模,门下大盛。凡言皆本曹溪。[7] 《坛经》,又称《六祖坛宗》。它是禅宗中主张心学一派最有代表性的典籍。是六祖惠能得法经历和教法内容的记载,由弟子法海集录。自惠能起,禅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禅已经不是一种方式,一种理论,而是从以往的禅定修行转化成一种在人深处,贯穿于生活方方面面的对于真实性的体悟。禅宗一下子从一种理论转变为与寻常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体悟。这是中国禅宗和谐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禅宗在中国广大百姓生活中的和谐。从菩提达摩到六祖惠能,从宣扬佛教静思与修禅到“法不外求,见性成佛”。确立了禅宗的地位。禅宗的出现,使佛教真正实现了中国化,使佛教由天上下到凡间。把释迦牟尼的佛教变成了能的佛教。[8]
  中国禅宗继续向前发展,马祖道一用棒喝的方式教导弟子,更加符合日常生活当中,父母严厉管教子女一样,有恨铁不成钢的愿望。百丈怀海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弟子的行为,被人称为《百丈清规》;他又提出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口号。这两项重要的举措对中国禅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使中国佛教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也使得这一脉的禅宗在会昌法难中幸免于难,延续了中国禅宗的持续而稳定的发展。
  隋唐以后,随着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的加强,随着封建文化专制制度的加强,汉地佛教在唐代以后走向衰落。到了爱猫扑.爱生活时期,佛教出现了复兴,涌现出一些著名的佛教大师,比如:太虚爱猫扑.爱生活师、弘一法师等。这些大师都是在新的时代下,将中国佛教进一步民间化,和谐化,他们既是佛教大师,又是爱国者,始终有着一颗爱国的心,这就是佛教文化中的和谐精神。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历届党中央和人民政府都贯彻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发展;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佛教又遭到一场十年浩劫;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历届党中央和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佛教与其它宗教和谐发展。如今,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继续发挥着积极作用。
  从南北朝到隋唐之际,中国禅宗得到持续的、稳定的、和谐的发展。从外部原因讲:南北朝时期,社会长期处于战乱之中,广大人民渴望天下太平。佛教正是适应了广大下层劳动人民的精神需求。隋唐时期,国力空前强盛,封建经济空前繁荣,政府实行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兼收并蓄,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历史上出现了几次大的灭佛运动。例如: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虽然这几次的灭佛运动是短暂的,但对佛教的文化艺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并不能从整体上影响整个社会大环境。内部原因是:佛教自身的中国化,佛教逐渐地与中国传统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相融合,这是佛教在中国得以持续而又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因,体现了佛教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再说,佛教内部的各个派系都是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就拿隋唐时期来说,最初的禅宗分为北宗禅和南宗禅,北宗禅以神秀为代表,尊崇惠能为弘忍的正宗传人。南宗禅以惠能为代表,尽管这两个派系的思想主张有一些不同,但是,这两个派系都能和谐发展;再看南宗禅,最后发展成为五家宗风。这五家分别是: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这五家还是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我们从中国古代社会佛教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和谐思想不仅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佛教文化的核心。 它始终以和谐的姿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基本上符合人们的信仰习惯和文化审美心理。在中国古代,人们的宗教信仰有两个维度。那就是“自觉信仰”和“自然信仰”。自觉信仰大多数是被叙述为高明的宗教信仰 。比如:佛教般若中的“四谛、十二因缘”,这些道理太高深了,太玄妙了。广爱猫扑.爱生活接受。而中国广大的老百姓的目光是短浅的、实用的。只求温饱,只求没有灾祸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于是,佛教文化就会和封建迷信相结合。宿命论 、因果轮回、报应之说必然会出现在广大的老百姓的思想意识中,这是符合他们的普遍的心理需求。所以,超度亡灵、驱邪打鬼、看黄历、拜菩萨、烧香磕头成为中国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却的一部分。这是佛教中国化的必然趋势。[9] 虽然我们反对封建迷信,但是,我们要历史地考察中国古代的社会状况,中国人的信仰维度,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和人权状况。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中国古代社会就是那样的专制,战争不断,真正意义上的太平盛世能有几次,而且每一次持续的时间又是非常短暂。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非常艰苦。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广大的下层劳动人民不会去信仰高深、玄妙的宗教信仰。而是以善恶为标准,相信因果报应,相信实用主义。中国老百姓是什么教都信,什么菩萨都拜,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所以,各种宗教都能在中国和谐发展,但是,各种宗教都不能取得统治地位。
  近代的一些佛教大师提出了“人间佛教”的理念。最早提出这个理念的人是
  太虚大师,他的这个理念得到了中国佛教界的广泛认可。印顺法师继承并发展了太虚大师的理念,他认为:人间佛教是整个佛法的重心,关涉到一切宗教。这一理念的核心是“人—菩萨—佛”从人而发心学菩萨性,进而成佛[10] 印顺法师后,赵朴初又提倡人间佛教理念。他最大的贡献是把“人间佛教的理念”放在中国佛教的指导地位,强调了“人间佛教”理念的普遍意义。在我看来,这些大师都是在新的时代下,将中国佛教进一步民间化,和谐化,他们既是佛教大师,又是爱国者,始终有着一颗爱国的心,这就是佛教文化中的和谐精神。
  三、继续弘扬佛教文化的中的和谐思想
  以上是从佛教的动态发展中论述佛教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我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大力弘扬佛教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不光在社会上大力弘扬佛教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还可以在大学校园里弘扬佛教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比如:在大学校园里成立佛学文化协会也是可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拥护和响应。因为宗教是我国社会中合法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可观的社会力量。所以,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权利,这种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任何单位团体都不能对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进行压制。按照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明确规定: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属于公民的身份,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从国家对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来看:国家已经承认了宗教思想的合法存在,宗教团体在当前社会中的合法地位,也进一步验证了宗教文化中的合谐思想。大学校园是社会的前沿,在大学成立佛学文化协会,也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政策。
  (二)、我认为:现在有些大学都已经开设了宗教文化的考研专业,我们
  也可以成立佛学文化协会。 邓研会是专门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生社团。佛教文化协会是弘扬佛教文化的学生社团。这两个学生社团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佛学文化协会可以有效地促进邓研会的工作,推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三)、针对当前在一些大学生中间存在的普遍的心理问题。比如:抑郁、
  期待性焦虑、狂热、学习困扰、冷漠、嫉妒、敌对、单相思、固执、孤僻、自卑等。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了多元化倾向。比如: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价值观;追求享乐、贪婪营私的价值观、实用主义、金钱、权力至上的价值观……除此之外,在大学生中间出现的考试作弊,这种现象屡禁不止。考研与就业的沉重压力,失恋后导致的大学生自杀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以上出现的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单纯依靠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力量是不够的。陕西师范大学佛教所的吴言生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构建个人内心的平静。在佛教中“贪、嗔、痴”是人的“三毒”因为人的欲望太多、贪欲过盛、 众生平等、宽容待人是佛教的基本思想。[11]通过佛学文化协会,可以减轻大学生在考研、就业、考试、恋爱等方面的压力;可以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还有,佛教讲究定心,修心,达到心不为外物所诱惑;佛教讲究反省自己,普渡众生,慈悲为怀,尽量去宽容每一个人。对一切事物不要过分执迷,也不要过分跟别人比较。这些思想,可以有效地根治当前大学生浮躁的心理状态;无条件地给别人以快乐,无条件地拨除别人的痛苦,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佛教的“五戒”之一就是不妄语,针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现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大学生中存在着追求享乐、贪婪营私的价值观、实用主义、金钱、权力至上的价值观。。。。。。都是人心中的贪欲惹的祸。只有戒除大学生心中的贪欲、痴迷,让大学生把名利看得淡一些,对大学生的心理治疗还是有好处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成立佛学文化协会有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当前的大学生的智商是非常高的,有着非常强烈的竞争意识。这本是一种好现象。但是,物极必反,激烈的竞争后面是沉重的精神压力,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要是让它无限地去膨胀,最终,将会对个人、对他人、对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这就是佛学文化协会在大学校园成立的必要性。第二,现代的有些哲学讲究绝对的客观,把物质绝对化,只相信人的今生,不相信人有前世和来世,不相信人在今生做的业是有因果报应的。这种科学唯物主义本身就割断了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其实,佛教中的人的前世、今生、来世都是互为因果的,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可以约束人们,不允许人们去做恶。而现在的世人都不相信这一套,有些人在做恶时,没有了顾忌,为所欲为,所以,我还是赞成济群法师的见解。也许,有人会认为:要是成立佛学文化协会,大学生将会消极厌世,没有进取心。我认为:这一点是存在的,因为,每一个事物都有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关键看是积极作用大?还是消极作用大?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佛学文化协会只是一个辅助性的学生社团,这个学生社团市配合邓研会的工作的。成立佛学文化协会,可以淡化大学生过于贪婪的欲望和功利性,淡化大学生过于强烈的竞争意识。让大学生把利益看淡一些,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周围的事物,对待考试、找工作和考研。最后,成立佛学文化协会,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校园。
  也许有人认为:尽管成立佛学文化协会是好事,但是,当前的大学生不信佛教,条件不成熟。我认为:事在人为,任何一个新的设想,都是超越了当时的时代,最初都是不成熟的,很多人都不理解。随着时间的考验,人们就相信了这个新的设想。就连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也不能违背这个客观真理。任何一个新的设想的提出和付诸实践,都要付出很大牺牲的,关键看谁去甘愿牺牲;任何一个新的设想从最初的付诸实践到最后的成熟完善,都是经过漫长的时间,经过多少代人的不懈的努力。同样的,在大学校园成立佛学文化协会,也需要提出者付出很大的牺牲。要是真要有第一个人去牺牲,那就让我去牺牲自己吧。
  结 语
  通过以上三大方面的论述 ,我将我这一年半的感悟和我所阅读的这些佛教著作出发,从佛教的动态发展中探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和谐思想。我认为:佛教在其动态发展过程中,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和谐的思想。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大力弘扬佛教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了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可以成立佛学文化协会,既能让大学生学习佛教灿烂的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还能教大学生修身养性,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汪志强、李合春。《佛教净土思想与和谐社会》,出自《中国宗教》,2006年第1期。
  [2]《释迦牟尼传》,中央党校出版社。
  [3] 夏雨虹 《金刚经。坛经》,第1、2页。吉林摄影出版社。
  [4] 南怀谨 《中国佛几哦啊发展史略》,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5 洪修平 《印顺法师与禅宗史研究》。
  [6] 洪修平 《印顺法师与禅宗史研究》。
  [7] 夏雨虹 《金刚经。坛经》,第62页。吉林摄影出版社。
  [8] 任继春 《禅宗的宗教意义》,出自《中国宗教》,2006年第2期。
  [9] 王国英 《自觉与自然: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两个维度》,出自《中国宗教》,2006年第3期。
  [10]濮文起 《“人间佛教”里理念的发展历程》,出自《中国宗教》2006年第2期。
  [11 吴言生 《佛教思想与和谐社会》。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and Buddhist culture in which Harmony
  Jia Peng- peng
  (School of Chinese Litertuer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I will and I realize I have read these books Buddhism, and Buddhism in India arising from the social environment, Buddhis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becoming integration, demonstrate the harmony in a Buddhist culture. To build a harmonious university campus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Buddhist Cultural Association,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study Buddhism and splendid culture, with a view to enhancing its quality. Students can also lighten the psychological burden, to play an effective role of psychological therapy Buddhist Cultural Association, the students can fame dim, calmly face all around, which is the positive role of Buddhist Cultural Association harmonious expression.
  Keywords : Buddhist culture; Harmony; Buddhist Cultural Association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