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试论佛法对心内的净化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黄春高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试论佛法对心内的净化
  黄春高
  (海南三亚南山功德基金会 三亚 572000)
  内容摘要: 现实中,佛家关于世间一切“唯心造”的命题受到了民众的误解。其实,佛教中的“心内之学”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并无实质上的冲突,只是二者的出发点或旨趣不同而已,后者是为了改变世界,而前者是为了人们内心的解脱。佛法是让人解脱的智慧之学,渴望摆脱痛苦的世间众生需要接受佛法的教育。同样,构建和谐社会也需要佛教的参与。
  关键词: 唯心造 欲望异化 解脱 觉悟
  “身外”和“心内”的关系是哲学界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议题,似乎身外物质的第一性早已成为定论。但是,佛家重视“心内”的独特视角,更值得我们去正视。
  佛法指出:世间万物,虽在身外,但却都存储在人们的心内。对于那些没有存入人们内心的事物,不是属于未知领域,就是超出普通众生的认识范围,属于不可知领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佛法指出世间一切“唯心造”;也只有从这个意义上,一切“唯心造”的命题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所以,有必要对佛法中的“唯心造”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佛法中的“唯心造”
  佛法中的“唯心”并不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说的唯心主义中的那个“唯心”;它并没有否定“物质”的载体功能。只是佛法认为:身外物质的变化是无常的,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意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不是“物质”,而是人的内心思想。
  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曾经指出,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是建立在印象和知觉的基础上的,而这些都存在于我们的心内。因为我们直接意识到的只有我们心内的表象,但人们往往就把自己的心内表象等同于身外之物,于是很容易就把身外之物也赋予感情色彩。身外之物是不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的,给我们带来烦恼的是我们的妄念分别之心。确切的说是人们对身外之物的妄念,对心内表象进行的好与坏的价值分别,并把这些分别强加给身外的一切。是这些把人们带入了痛苦的泥潭。
  佛法的实相本体之说,其目的不是为了解释世界,而在于解脱心境,所以佛法可谓是解脱之学。在探讨宇宙本体的时候,佛家试图以一种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这个问题。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佛家以内心的解脱为基点,指出“五蕴皆空”。佛家把世间万法归结为“五蕴”,既是将一切物质、精神之法,归结为五类。具体就是指“色、受、想、行、识”这“五蕴”。
  五蕴中的“色蕴”,既是指“一切相障有碍之处境”。它与“物质”相似,但是其含义比物质更广,具体即是指身外的一切处境。五蕴中的后四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主要是指人的“内心”。“受蕴”是指“领纳”,即“对于外境或苦或乐及不苦不乐等之感受。此与今时人所习用之‘感情’一词(即是随感官印象而生之官感感情)甚合,若作了别解之‘感觉’释之则非,因了别乃属识蕴也。”“想蕴”指“取著感受之印象而思考。”“行蕴”指“对外境之动作。”“识蕴”指“了别外境、变出外境之本体。”人们“由外境色而感著种种受,由种种受而引起种种想,由种种想而发起种种行,由种种行而熏习内心之识,由内心之识而变成外境之色。” [[1]]
  佛家认为“五蕴皆空”,指出人们能感知到的“色”都是无常无定的,因而是不真实的,而人的内心自我形成的那些“受、想、行、识”更是虚空不定的。这些都不值得我们去执着,更不值得我们去为之而烦恼痛苦。
  由此,佛家通过对身外与心内的分析研究,指出在这个缘起的世间,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短暂的、不真实的。并且得出了关于佛教对“四法印”的论述,既是“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永寂”[2],可概括为: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一切暂时的存在都是各种条件和因缘构成的、合成的;执着于建立在这之上的一切情感、感受、感知、色形,都是痛苦的(对五蕴的执着);超越一切,舍离一切,无执着于一切,包括涅磐这一概念本身也要被超越。
  佛法可谓是关于“身外”和“心内”的超脱之说。既然在这个缘起的世间,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短暂的、不真实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注意不为外物所困,保持心内的宁静。可是在现实的人间社会,人们并不重视这些深刻的见解,更有甚者,把佛法的这些认识等同于迷信,这只会加重人们的痛苦,使更多的人得不到佛法的教育,为那些飘缈不定的所谓“客观事物”去烦恼痛苦。
  所以,佛法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的物质观并无实质的冲突。佛法并未否定物质的存在。佛法也与马克思主义一样认识到事物的变动不居。只是二者的出发点或旨趣不同。如果说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或旨趣是指导人们去改变世界,那么佛法的缘起性空理论的出发点或旨趣则是指导人们去解脱精神。佛法指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不是永恒的,人通过感觉获得的物质的印象是不真实的、片面的,不应去执着,从而让生活在世间的人们获得心灵的解脱。并且在此意义上指出,人们活着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放弃执著摆脱烦恼,而获得内心的清净自如和幸福安乐。用佛经中的话来说,即是破除妄想分别之业障,让清净自如之“佛性”得以显现,从而让内心得到解脱和自由,不为外物所掌控,达到“佛”的心境。
  “身外”和“心内”的现状
  现实中,人们在众多欲望需求面前,往往走入烦躁和痛苦之中,他们很少关注自己的心内的清净自如,也几乎忘记了自己的终极目标是内心的幸福安宁。
  人们本末倒置,把欲望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得更为根本的佛性被蒙蔽,人们变得愚昧无知,被外部世界所奴役,在占有外部物质资源时,可谓贪得无厌,内心被物欲所遮掩,变得肮脏丑陋,丝毫无洁净可言。
  在物欲横流的环境里,谈何主宰烦恼,谈何自由与解脱,又谈何获得幸福呢?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欲望,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争夺和误解,人类社会充满了血腥,战争时有发生,人类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在“苦苦”、“坏苦”和“行苦”的缘起中可谓苦不堪言。
  这些状况的出现让人感到痛惜。但是,仿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因为从“身外”而来的人类需要依靠身外世界而存活,人类无法离开这个物质载体。在人类的本能中就有占据身外之物的欲望,是欲望需求促使了人类内心意识的产生;同时也是欲望需求架起了“身外”和“心内”的桥梁,让人类得以生存。只是人的内心给这些原本中性的欲望需求插上了妄想得翅膀,从而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充满痛苦的鸿沟。
  “身外”与“内心”的异化
  在人类文明之前,远古之人没有内心意识,只有动物式的本能。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它们的本能来自于身体中的自然欲望。此时,远古人的“需求”和动物的需求没什么区别,它们的需求主要是生理需求。它们存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生存而生存。这点和动物也是完全一致的。
  这些与生俱来的欲望需求,使得没有内心意识的远古人为生存而奔波。面对恶劣的“身外世界”,他们经常处于饥寒交迫之中。为了满足欲望获得生存,它们储存多余的食物、保存火种、住入山洞御寒等等。在身外事物的劳动实践中,人类“内心意识”才得以慢慢的产生。有了内心意识之后,人类社会就进入了一个“身外”和“心内”共存的世界。
  人类的“心内”意识是在欲望需求的促使下才得以产生的,是欲望活动的副产品。当人类有了“心内意识”之后,这些自然欲望则作为本能存储在人们的潜意识之中。
  在欲望的作用下,似乎“心内”意识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对身外世界充满了妄想。内心不仅对生存的需要进行假想,而且还利用思维的逻辑性,想象出许多新的“需求”。由于人类需求的增多,他们对身外世界的联想也日益增加,并且逐渐演变为对身外世界的妄想。妄想往往无法达到,人类内心的平静自如也成了痴人说梦。此时,由于人类的妄念生生不息,需求也变得日益繁多,内心已很难获得清净和安宁,不断远离幸福而去。
  客观的说,人类的欲望需求是中性的,一方面是它促使了人类内心意识的产生,并让人类不断地去开发利用身外世界,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当这些欲望需求被人类戴上妄想的帽子之后,这些中性的“欲望”也就发生了异化,此时的“内心”往往会受到“贪”、“瞋”、“痴”三毒的毒害,从而陷入了痛苦的泥潭。在此三毒的作用下,人们开始体会到“苦”的滋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把人内心的磨难归结为“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怨仇家见面)、爱别离苦(恩爱者离别)、求不得苦(想要的得不到)、五蕴盛苦。佛祖释迦牟尼认为人生世界皆如苦海,他的人生哲学可以说是“苦”的哲学。
  深受“贪”、“瞋”、“痴”毒害的人类把其文明前的欲望变本加厉的带入了人类的文明,他们把占有身外之物的“妄想”作为他们的人生目标,甚至于去侵犯别人、压迫剥削别人。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身外之物,而很少反省自己的“妄想”是否现实和合理,甚至于不知道自己彻头彻尾的成为了外物的奴隶,也不知道自己身处苦海。内心的幸福已被妄想曲解,内心的安宁已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被“贪”、“瞋”、“痴”所害的人类并没有摆脱动物式的愚昧,他们虽有意识,但是每天从事的却是动物式的生活,在生老病死中度过余生。他们比动物多的只是一份“妄想”。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解释,为什么人类文明是从野蛮的奴隶社会开始的,为什么人类社会充满了血腥的战争、掠夺和压迫,为什么我们现实社会存在道德败坏、贪污腐败。比如我国当前的腐败问题,一方面是体制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由人的欲望妄想所引发。这些贪污官员都是典型的被“贪”、“瞋”、“痴”所毒害人物,他们的内心大多都被妄想所蒙蔽了。由于得不到佛法的净化,贪官们大多顺应物欲的横流,成为金钱和美色的奴隶,在他们心中对金钱和美色的占有仿佛成了他们活着的全部意义所在,世间的一切都已经被彻底异化了。
  公允的说,许多官员并不需要靠贪污而生,他们的待遇足以让他们生活的很好。但是,现实中却出现了许多“大贪”、“巨贪”,他们之所以贪污,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断除妄想。
  从大量贪污案件的报道中可以看到许多贪官收受了别人给与的金钱,都是原封未动的被没收的。他们并不急于需要那些金钱。他们之所以利用手中的职权去收受贿赂,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贪欲和妄念。如果他们能断除因欲望所引发的妄想,多了一份佛法的“般若”,相信他们是不会去贪污受贿的。
  佛法对“心内”的净化
  在佛法的指引下,人的内心世界都可以得到净化。运用佛法的大智慧,通过“戒”、“定”、“慧”的修炼,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众生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让自己的佛性来主导自己的心内世界。正如《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通过悟道成佛的修行,人们断灭妄想,破除了“贪”、“嗔”、“痴”三毒,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自由和愉悦,获得了内心的幸福和自由,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处于“大自在”或“大自由”的状态。达到这种心境的人们就是大乘佛学所说的“佛”!
  “佛”是人内心修炼的一种境界,幸福是人的一种心境。从身外的角度出发,人觉悟之后,他周围的事物没有丝毫的增加,也不会有丝毫的减少,成“佛”并不一定就能给人带来什么现实的实惠。但从心内的角度来看,只有成“佛”的人才能看破烦恼、大彻大悟。“佛”既是“觉悟者”,成佛意味着不再为外部事物所拖累,得到了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在和真正的幸福。这些都是一般心理学无法达到的。
  佛教认为那些渴望获得大彻大悟、践行成佛理论的众生,必须在一定的缘起中方能摆脱世俗的烦恼。在佛教的“缘起说”中,佛法认为身外心内的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消亡都是由一定的关系和条件决定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而引发它们的那些关系和条件既是由缘注定的,造成人类心内之苦的烦恼也是在一定的机缘下才发生的。要获得心内世界的解脱,也必须有适当的机缘。
  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这里的“佛性”就是六祖惠能所说的“自性”,只是人的“自性”被妄想和贪欲所遮蔽了。《大乘起信论》也指出“一心开二门”,即众生与佛本具同一个清净自如的“自性”,但因无明妄念,众生的一个心变成了两个:一、妄想分别之心;二、清净自如之心。在妄想分别之心的作用下,众生内有“贪”、“嗔”、“痴”三种剧毒的毒害,外有五欲的诱惑,佛性被妄想彻底埋没掉了。
  追寻幸福的众生,为了让其本具的清净自如之心得以显现,就需要用“顿悟”来清扫积压在心内的肮脏丑陋的事物,破除贪念妄想分别之心,从而获得内心的自如,达到圆满寂静的境界。《维摩诘经》云:“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在《坛经》中,六祖惠能认为:修行者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他的意思就是烦恼和菩提本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菩提不能离开烦恼而独立存在,同样烦恼也不能离开菩提而独存。烦恼和菩提只是人们的认识而已。无论身外世界如何,众生都有自由选择烦恼和菩提的权利,把烦恼转变为菩提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所以,在顿悟修行的过程中,修行者往往也是充满了杂念。修行者需要停止把身外的事物带上自己的感情判断,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心内的感觉、知觉和思想,从而做到保持身外之物的中立,清理心内信息中的妄念烦恼。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追求觉悟的众生在合适的机缘下,即能在顿悟中,在一念之间,让自身本具的“佛性”得以凸现,达到一种不执着的状态。这种“不执着”的内容涵盖了一切,包括佛法、信仰和“不执着”在内,最终都要被超越,都要被不执着,从而达到一种“缘起性空”的状态,也就是觉悟成“佛”、获得终极的自由了。
  佛法所追求的这种个人的“大自由”,其实是人的一种“大解脱”。它虽不能直接改造现实世界,但是却能通过净化人们的内心世界,消除人们内心的痛疾,增加社会的道德力量,补充法律的不足,让人们更好的去改造身外的一切,从而起到净化社会、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功能。正如《维摩诘所说经》的《佛国品》中,佛说“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历史上,曾经有许多佛国的存在,它们社会成员道德素质的高尚程度,是我们今天很难想象的。
  禅宗六祖惠能曾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既是探寻人生痛苦现象的原因和消灭这些痛苦的学说,佛法就离不开世间人的实践,同样世人也不能离开佛法的指引。生活在人间的人们需要深入领悟这些超脱的佛理,并据此在现代人间进行佛教实践。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成员道德素质普遍都有待提高,社会公民需要佛教教义的教化。唯有如此,我们的“内心”与“身外”才能和谐共处,我们的现实社会才能成为佛家的一片净土,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
  注释:[1]李叔同:《李叔同解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24页。
  [2] 《增一阿含经》卷十八。
  作者:黄春高,1985年生,海南三亚南山功德基金会工作人员。
  Commentary about the Buddhist purification to heart
  Abstract: In the reality, the proposition of the Buddhist "idealist manufacture" about the world misunderstood by people. In fact, there is no substantive confliction about "the doctrine of thought" in Buddhism with the practical materialism of Marxism. But the two points are different, the latter is for changing the world, while the former is for a relief to People's ideas. Buddhism is the wisdom doctrine of relief to the people, people who longed for suffering of the pain need to accept the education about Buddhism. Similarly,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lso needs the participation of Buddhism.
  Key words: idealist manufacture,desire,alienation,extricate,wake up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热振寺的变迁
下一篇:空性的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