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佛教密宗的仪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锡禄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佛教密宗的仪轨
作者:张锡禄研究员 大理学院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盛极一时的白族佛教密宗(学术界简称“白密”、民间俗称“阿吒力教”)有着自己的仪轨。但由于明中晚期以后,白密遭到明王朝毁灭性的打击,白密迅速地从白族聚居的大理核心地区退缩。乃至今天我们已经不知道其真实情况了。本文以考古资料为主,探索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密宗的仪轨。以求教于方家。
  一、密宗仪轨浅述
  仪轨,梵语kalpa sutra .原指密部本经所说的诸佛、菩萨、天部等,于秘密坛场之密印、供养、三昧耶、曼荼罗、念诵等一切仪式轨则,后转为记述仪式轨则经典之通称。全称秘密瑜伽观行仪轨、念诵仪轨、秘密仪轨、三摩地仪轨。或称修行法、念诵法、供养法、三摩地法、密轨。
  密部诸尊在诸经里中多有规定其行法的仪轨,如欠缺规定者,则依通用之仪轨。于婆罗门经典中,各有其供养法,供祭之书,此亦相当于密教之仪轨。仪轨行法如与经合则称经轨,由于诸尊甚众,且修法各异,故其经轨亦多,不下百卷。在中国汉地宋元之后虽大藏经有收录,而多数已不流通。日本从汉地传写了许多仪轨回去,很流行。中国汉地仪轨之述作系由印度传来,印度之仪轨则由龙树诵出。主要之译者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大师。
  从出土文物来看,白密的仪轨在初期是学唐密的那一套。如,要进行灌顶,就用《大灌顶仪》。要供养大黑天神这位密部尊神,就要用《大黑天神仪轨》。如供养其他密尊,又无此密尊的仪轨,就用通用的仪轨,如,大理国阿吒力(此词是外来语,用汉字记录有十多种记录法,为行文方便,我们统一记录为阿吒力。)杨照明所辑录《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仪轨》就是请诸佛、菩萨、金刚等通用的仪轨。还有更为通用的是《通用启请仪轨》,凤仪北汤天就发现了这样经轨一卷,为大理国大阿吒力周梵彰等述。
  下面对一些仪轨分而述之:
  1、灌顶仪轨
  我们从大量的碑刻文献资料中得知,一个人,不论你是国王或平民,要成为密僧必须是要经过密灌顶受戒的。否则不能成为能成为密僧阿吒力。
  参加过凤仪北汤天经卷发现和整理者周泳先说:“最有史料价值的是另外的十多册明初传抄的南诏大理国时代的阿吒力教的经卷典。……其中的一册《大灌顶仪卷第七》,题‘大理摩伽国三藏赞那崛多译’。所记并为帝王灌顶时的仪式,其间场面的复杂,节目的众多,读后殊觉惊人。内有‘圣上灌顶愿文’一长段,更可看到统治者对于阿吒力教的信仰。”“另外的几册,根据题记和内容,并可鉴断为传抄大理国本。……《金刚大灌顶道场仪》一册内有‘应道大师指授圣上’字句。据《滇载记》、《南诏野史》,段素顺谥‘应道皇帝’这指授圣上的应道大师,可能就是应道大师。”这是对的。那么,此卷就是为大理国王段素顺灌顶时用的。
  按,从周先生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在南诏大理时,白密有为国王进行密灌顶仪轨的经卷,而且大理国的国王中段素顺这位圣上就进行过灌顶。
  一般人当密僧,也要受密灌顶,从我们所知的文献资料上看,受过灌顶的阿吒力不可胜数。如某某灌顶国师、某某灌顶师等。这种灌顶法沿袭到了明代。
  以下仅举一例。
  永乐拾玖年的《李庆墓志》说“李庆者,赵州之人也。……本性好善,洪武年间,于五峰寺内请于不动罗谟,启灌顶中围,受秘密戒。日每课诵六字大明三千遍,随求真言五百遍。”
  此李庆是今赵州即今大理市凤仪镇白族人氏,明洪武年间他当密僧阿吒力是请“不动罗谟(即不动喇嘛)”大阿吒力董贤“启灌顶中围,受秘密戒。”
  2、大黑天神仪轨
  白密信奉很多的神祇,应该说祭祀每尊神祇都有其相应的经典和仪轨。因为历史上的原因,有关的经卷多数没有得到保存。现存的有《大黑天神仪轨》(残卷)。可作一个代表性的例子进行研究。
  据侯冲介绍,此资料写在大理国写本宗密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疏》残卷的背后,从残存的文字来看,这是一本仪轨残卷。因为其发心愿一节中,一连三次重申“愿早成佛”一句,与一般的经文体明显不同。残经从始至终,既有礼请胎藏三部,法界五部供养、加持宝花座、净金轮座、咒水、甘露水等真言,又有加持大黑主圣、安乐迦罗等天神的真言及加持演义;既有召请十方善神、三十六部施六道的真言,又有发大心愿、一心皈礼三宝的加持真言和贺仪。所记为密教所说佛菩萨诸天神等念诵供养的仪式的的仪轨。我们推测,此残卷可能是从中原传入大理地区的、中原早已失传的大黑天神仪轨或大黑天神伪经和直接从印度传入大理地区的《大黑天神仪轨》编撰出的著作。
  3、大自在随求佛母启请仪轨
  在凤仪北汤天发现的古本经卷中有《大自在随求佛母启请仪轨》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移录一段于下:
  大自大随求佛母启请
  今月 日为国开结随求道场一期。下支给所需类内□
  需随求佛母一祯,释迦佛一座。安置铸像,或画像亦得。十方神一祯。
  坛场花果五种供养,葛伽绕坛,茶果□花螺铃□如常。
  每十日散食一期,支给所需依前。
  挽救疫守护身土纸十帖,朱砂廿盆,安悉白檀香、乳头、龙脑等身类任意,麝香□颗。
  需新土宝五口,贮水不□一□
  五谷 乌麻、大麦、谷、豆
  五宝 金、真珠、珊瑚、水精、白螺
  五药 思去根、野伽子根、其梨于□娑诃根(此云青绿黄呤)、娑诃提缚根(此云大青)、两种中一花苦□根
  木枝等为 撮龙花枝(阿束迦婆)、多□攀枝(此云龙须)、菩提树枝、庵罗树枝、峨阐 五口,用缯多端系五宝,需五色线绳 长廿廿九尺,大小如小指。需脱咒板,经初末咒。
  大自在随求佛母启请次第 先礼拜四拜,次□缠头□膊,次动螺铃,引前 阿梨持香炉绕坛三匝,诵本心咒,次请佛文,稽首大觉牟尼佛云云。次右手取水一掬,诵咒三遍□□。口中咒曰:引殊田览二合奴殊□诃□□□缚诃,次两手取水诵咒八遍,自灌顶上,咒曰:引娑嵯□□缚诃引引婆嵯娑嵯,□□缚诃。
  次右手取水一掬,诵本心咒七遍,洁衣裳上□供具等上,次三□咒印,次结毗□□明,次结三□咒印□□,次独齿咒印,次婆罗□议咒印,安身六处,次……”
  按,此为金刚界曼陀罗五部法(佛部、金刚部、宝部、莲华部、羯磨部)之中的佛部。
  其主尊为随求佛母即大日如来,为释迦佛的法身。在作道场时要安置其与释迦佛的铸像或画像。而莲华部主为观音。金刚部主为金刚手。
  此部修法的目的是息灾。莲华部的目的是增益。金刚部是为了降伏。各部在坛上所供养的五种花果、五谷、五宝、五药等也有所不同。 其修法的时间、形、色、方向等也所所不同。
  此法为什么会息灾呢。据佛典,此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它主宰万物。又司暴风雷电。凡人间所受之苦乐悲喜与它的苦乐悲喜一致。故此天喜时,一切众生均得安乐。此天怒时,则众魔现,国土荒废,一切众生均受其苦。若世界毁灭时,一切万物将归入到大自然当中。密教将此天视同伊舍那天,为十二天之一。供养它就等于供养一切诸天。此天怒时,则众魔现,国土荒废。其列位在现图胎藏界曼陀罗外金刚部西边之西南隅。罗刹眷属之左外。身呈赤黑色,右手开肘竖掌,屈中、无名、小等等三指,左手作拳,执三股戟向右,乘青黑水牛,左脚下垂.
  4、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仪轨
  《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仪轨》一卷。此经为大理国释照明辑录唐密宗大师不空所译的有关千手观音、青颈观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金刚药叉诸佛之念诵法为一编。此卷大理国写本,字数不等。载体用云南鹤庆白棉纸。经过入璜加工,卷首残缺一段。卷末用赭黄色印花纸笺题写“爰有佛弟子持明沙门释照明,俗讳杨义隆,为幼男杨隆俊,为己为人敬写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仪轨一百张一卷。时保天八年岁御丙辰九月十五日谨记。”
  按,此卷说明白密僧人在念诵启请“诸佛菩萨金刚”如,千手观音、青颈观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金刚药叉等时所用的仪轨是学习辑录唐密宗大师不空所译的有关诸佛之念诵法为一册的。在密宗仪轨上白密是学习唐密的。当然唐密的仪轨又来自印度,所以白密的仪轨也间接来自印度。来自龙树。
  5、通用启请仪轨
  凤仪北汤天发现的《通用启请仪轨》,一卷,大理国大阿梨周梵彰等述。大理国写本。旧本之《仁王经》,不说陀罗尼,因而其念诵作法不备,及唐释不空之新经译出,经中有陀罗尼,且别出念诵之仪轨。如《仁王护国般若密多经道场念诵仪轨》二卷;《仁王般若念诵法》一卷;《仁王般若仪轨》等,俱为念诵《仁王经》的秘密作法。此卷写经为大理国阿梨周梵彰等将上述仪轨及念诵法汇钞通用。并附《海会八明四种》及《化现赞歌》。经卷每行十五至十八字。字体汉、白、梵文相杂,有朱笔圈点。载体用云南鹤庆白棉纸,装帧系卷轴装。此经内容各种《大藏经》均未收录。从卷端题名看,应系大理国人所辑录。
  按,此为白密重要的仪轨。我们知道凤仪北汤天董氏一族从唐代南诏一直至今都是白密阿吒力世家(据我们调查明末以后其家向大理海东挖色地区发展,为密教道教合一的宗教职业世家。直至今日。)此仪轨1956年在其家家寺内发现,说明是他家世代袭用的仪轨。明代董贤应召上京在皇宫内筑坛作法,想其用的也是这类经轨。
  6、修塔仪轨
  又如大理古塔修造也有一定的仪轨。在崇圣寺千寻塔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一般用于修理佛塔,故又称修塔陀罗尼。1978年,邱宣充先生曾参加过此塔的维修,他说,“这次千寻塔发现的文物,许多方面都可以与经文内容相印证。例如经文所述相轮幢中中陀罗尼咒的一段:
  ‘善男子应当如法书写此咒九十九本于相轮幢四周安置,又写此咒及功能法于幢中心,密覆安处。’这次在千寻塔顶,原塔刹基座内,发现木质经幢二尊,内藏金银佛像、写经等,应该就是经文所说的相轮幢,幢内外发现许多成叠单页绢质梵文咒语,亦当所述如法书写的陀罗尼咒。
  又如经文所述:‘或作小泥塔满足七十七,各以一本置于塔中’而与供养,‘若造小泥塔于中安置,此陀罗尼者,则为已造九万九千诸小宝塔’,‘作小塔满九十九于此塔中’。1979年我们在清理千寻塔基时,即在塔心基座几个墙洞里发现一批小泥塔,计69件,每件高约15厘米,底径10厘米左右,每个小泥塔内部都有梵文咒语泥心二片,也与经文内容相印证。”
  从以上论述可知,千寻塔的佛教文物的安置决不是随意的,而是按密宗经文的所定的仪轨来进行的。
  又此经为大理国时传抄唐代高僧弥陀山和法藏译经的写本。可见唐代汉地佛教对大理的影响。
  此外在造塔时也要在塔砖上书咒。我们云南各地南诏大理国时期建的古塔的塔砖上都发现了各种经咒。以大理弘圣寺塔来说就有多种,很有代表性。
  弘圣寺塔青砖,品类繁多,规格齐全,烧制质量甚佳,砖质细密,砖面平整,硬度较高,一般标号均在180号以上。在维修时,从塔顶和塔檐部分采集到不同规格的20种。青砖正面或模印有梵文、或梵汉相间的两种文字的偈咒。其中汉文偈咒字体刚劲,与同时期的大理国写经字体相近。这些铭文砖的汉文偈咒标题及长宽厚规格为:
  (1)修造佛塔陀罗尼,规格40×19.5×4厘米(图二)。为梵汉相间,直行左书。
  (2)一切诸佛皈命咒,规格40×20×5和40×16×5厘米。横行左书、除标题为汉字外,余皆梵文。
  (3)无垢净光陀罗尼,规格40×20×4.5厘米,直行左书,除标题为汉字外,余皆梵文(图三)。
  (4)如意宝珠咒,规格47×24×5厘米。从右至左直行书,咒文全为汉字(图四)。
  (5)缘起偈,规格40×20×4.5厘米,文字梵汉相间,汉文直行左书(图五)。
  (6)大佛顶心咒,规格38.5×10.9×4.9厘米(图六)。
  (7)随求佛母心咒,规格49×25.3×5厘米。
  (8)善住秘密真言,规格46×23×4.8厘米(图七)。
  (9)四天王增长寿命咒,规格37×19×4厘米。
  (10)大孔雀明王经咒,规格48.5×24.5×5厘米。
  (11)大统益宇门咒,规格48.3×45×5厘米。
  (12)金刚举楼阁经咒,规格38×18.5×4.4厘米。
  (13)佛顶尊胜神咒,规格49×25×5厘米(图九)。
  (14)大吉祥天女说增长财物益粮咒,规格40×20×5厘米(图一0)。
  (15)大梵天王有大威力所求如意咒,规格45×25×5厘米。
  (16)无汉名经咒,规格47×24×5厘米。
  (17)咒王法陀罗尼曰,规格46×22×4.5厘米(图一二)。
  (18)四天王增益寿命咒,规格37×19×4厘米(图一一)。
  (19)□□□陀罗尼,规格48×24×5.5厘米。
  (20)“?O”字梵字咒,规格47×24×5厘米(图一三)
  9、为亡人设斋镇幢的书佛顶尊胜陀罗尼等的仪轨
  为亡人设斋镇幢成了白密阿吒力僧人必须做的一件大事。此风在大理国及元代尤盛。
  在大理国有著名的昆明地藏经幢。在前面我们已祥述,此不赘。下面以《追为殒逝慈妣女娘冢石》为例:
  追为殒逝慈妣女娘冢石,位于喜洲五台峰麓弘圭山。1959年云南省博物馆到弘圭山考察,发现一青石墓幢,半埋于土中。幢上有题榜2行,其中1行为:“追为殒逝慈妣女娘冢石”。另有7行碑文。据碑文,死者为赵兴明之母。元亨十一年(1195年)三月六日迁化。四月十五日设五七斋。镇幢功毕。此墓为火葬墓,当为设五七斋时立幢。墓幢现存云南省博物馆。
  不独唯此,为亡人造佛顶尊胜托罗尼经咒的经幢是白密的一种十分普遍的信仰。考古工作者发现的大理国、元明时期的佛顶尊胜托罗尼经咒的经幢在历史上白族人居住的地区有很多的遗物。
  据王海涛介绍,除了著名的地藏寺大理国经幢之外,昆明地区还有元代的佛顶尊胜托罗尼经咒的经幢多件。
  (1)普坪村“追荐慈考赵氏墓幢”
  幢在昆明西郊普坪村小学校内。高0.94米,共八面,每面宽0.17米。三面刻《造幢记》15行,每行22字,正书;五面刻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横书,22行。幢之头、座皆损坏,幢身刻字泓蚀剥离特甚。立于元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七月,1941年发现。出土情况有诸祖耿刻石(在校内教室壁上)记之最详:普坪学校“旧宝华寺废地也。今春二月,掘地得皇庆经幢及万年崇祯间残碑……”
  此幢系赵氏涵墓幢,墓主赵氏生于宋淳腄九年(公元1249年),卒于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终年63岁。《造幢记》说:“其先或仕居城,或隐在外。其祖曰白,其父曰宽,即富而之布平。”布平即今普坪。赵涵终年,是元兵灭大理段氏前年。
  (2)太华山李升生墓幢
  幢原在西山太华寺,后移至省图书馆,现存省博物馆。幢高0.67米,周约1.30米,四面佛龛浮雕四方佛像。幢沙石。文十三行,行十七字,正书。梵咒十六字横行。文为《佛顶尊胜宝塔记》,述陀罗尼行法,为李升寿藏造作。所记人名有般若升、城秀、药师贵。以佛号入名,为大理时以来习尚。李升居住中庆(昆明)止善坊,时年七十余,泰定元年甲子(1324年)夏四月杨护公书咒。
  (3)太华山杜昌海墓幢
  幢原在昆明西山太华寺山右,五十年代移置省图书馆,现归省博物馆保存。幢质沙石,高0.55米,圆周1.60米。文二十九行,行二十字。正书。梵咒十七字横行。文题《人匠提举杜昌海志铭》。墓主于元大德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卒,,泰定三年(1325年)六月□日,其子杜升、杜兴立石,阿左梨张禾书咒,张政作文,杨顺书丹,石匹张奴。幢文记杜昌海历任官职曰:
  杜昌海者,昔大理国彦贲杜青之八世孙也。其父杜昌,自大理移易鄯阐(今昆明),有男曰海。初为万盈库副使,次迁南甸县主簿,次迁蒙来甸子相副官,又迁人匹提举。四任之间。无分毫瑕玷。
  按杜昌海系彦贲杜青八世孙。彦贲:官名,为官职加衔称号。杜青何许人不获考。杜昌远子名海,称杜昌海,比南诏大理时期父子连名之俗。海之子曰升:曰兴,当称海升、海兴。幢题杜昌海官至“人匹提举”。按《元史?百官志》载:部院置人匹,总管府设人匠提举。昌海职司何署,墓志未详言之。昌海初官荣盈库副使。按《元史?百官志》载:部院置荣盈库、丰盈库、盖盈库……云南行省亦必设库而未见明文。此碑可证之。
  昌海又官南甸县主簿。按《元史?地理志》:云南行省武安定路和曲州领南蛮曰襄甸,至元二十六年改为县。南甸即襄甸,对音字。
  昌海又官蒙来甸。《元史?本纪》载:至元二十七年三月乙末,改云南蒙怜甸当蒙怜路,蒙莱甸为蒙来路。蒙莱即蒙来。《南诏野史》载:“十日至蒙来,又二十四日至缅城”。《元史新编?地理志》“蒙怜路南邻木邦,蒙莱路地近蒙怜路。”则蒙莱当在木邦附近。
  (4)清静寺明护墓幢
  幢在昆明市西郊昭宗村清静寺内。此幢原埋于土中,仅露其顶,至1925年,西峰和尚来此做主持,被人掘出,始知乃该寺开山祖师,元代僧人明护的墓幢。幢高0.70米,圆周1.85米,由三段砂石凿成,上为宝顶,下有基座,中段突出如絧,上段刻梵汉陀罗尼经咒,下段刻《墓志铭》,铭文60行,行10字,正书,款为“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三月滇城尹具瞻撰并书”。尹氏乃昆明儒学教授。寺内另有《开山祖师舍利宝塔行业记碑》一通,亦至正二十一年立,所述明护事迹与墓志铭相同。按:明护为雄辨法师弟子,开山于清静寺。此幢是研究云南官职、历史地理的宝贵资料。
  1981年,清静寺倒坍,幢亦失。有见之者说埋土中。
  (5)华亭寺大殿前石幢
  在华亭寺大雄宝殿之,一左一右立着一对石幢,但只有幢身是元代的,宝顶和基座皆为近代补砌。最近在翻建方丈室的工程中,又陆续发现幢顶和莲座,皆为砂石,现堆放在香积橱后院。
  这一对石幢高1.20米,幢身六面柱状。左边一个刻尊胜陀罗尼经咒,已漫漶不清,右边一座刻密教诸佛名号。幢的具体年代已难稽考,唯从造幢风格及经咒行文特点断为元代遗物。寺僧把顶座改造之后,呼为招魂台,想是因幢身有陀罗尼咒、佛号,误以为是放焰口的法器。
  大理地区的元代经幢很多,现以剑川县的一个为代表介绍如下 :
  □连果神道石幢(元?至大元年)系元代火葬墓的标帜,
  这石幢原在甸南上登村后面虹岭古代火葬墓地上,此地古碑、幢甚多,今损毁几尽,幢在1958年移到剑川县文化馆保存。石质系石灰华晶粗石,部分雕刻及文字已蔕糊。用一整块石凿成,通高120厘米,直径约30厘米。共五层;基座为圆形,束腰须弥式,高15厘米,直径38厘米,下覆莲纹已蔕糊,束腰分四格,中雕四蹲狮,空格内各雕三节支柱,上仰刻缠枝纹饰,第二层高58厘米,此系幢身,八棱形,每面宽13厘米。上下部刻蕾纹一周。正面上段雕一凹拱龛,内雕一结跏趺坐四臂神像,龛外下部线刻一莲花须弥座,再下刻汉字五行,计四十字,中有九字不可辨,字为:
  追为亡□□□连果 神道
  □愿若立吾□□□□之
  □日若生人间可得人间
  之福利
  至大元年六月十日
  上五行汉字下面,模刻梵字二行。
  背面上段,亦凿一小方龛,内雕一结跏趺坐,毗卢佛像, 龛外下部阴刻线刻莲花须弥座,下刻汉字《佛说减罪经》,字为:
  佛说减罪经
  南无十方佛减罪观世
  音转障陀罗尼减罪虚
  空藏大慈大悲门救护
  诸众生愿减一切罪(以下蔕糊不清)
  上录刻的经句下面,亦横刻梵字两行。
  余外六面皆刻梵文,每面计二十行,行皆四字,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惟向南面第十五行梵字后,刻汉字“连果神道”四字。
  第三层为幢盖,椭圆形,八角上翘如莲花状,每角尖雕一金刚杵,余外满刻精致的缠枝花饰,盖顶罩面八弧弯上各刻一个梵字。
  第四层,系幢顶的座,也是精圆束腰须弥式,高14厘米,下部作覆莲,束腰系素面,上为朵莲花样。
  第五层,即宝顶,作一扁圆莲化蕾,高20厘米,正、背两面各刻一梵字。
  此幢为元至大元年,为公元1308年,
  我们通观昆明大理的这些经幢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都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反映了当时的白密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的信仰与其仪轨。
  到了明代立幢之风渐息,代之以墓碑,据我们实地考察,明碑的正面一般是碑额上写五字、六字、八字或十一字不等的梵文字母,而碑阴多数刻写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
  如,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4年)剑川《赵药师保神道碑》。碑原存剑川县城北的中科山赵姓墓地,不知何时倒扑于地。1982年8月县文化馆将它收归保存。碑石系灰绿色的“喜山期”粗面岩,碑面有残损。通高124厘米,身宽46厘米,厚14.5厘米。
  碑额为半圆形,正面弧缘刻精美的缠枝图案,内列八圆,圆内刻梵文《八字真言》,额中部雕一道辫式小龛,龛下刻云纹,龛中雕一尊四臂菩萨,结跏趺坐于莲台上。
  碑身正面中心刻为幡幢,上头刻宝相华盖,下接长方框,内书刻汉字名衔一行“谥曰志平继美于义亡者赵药师宗神道(最下二字分列于框外左、右)”框下刻宝相流云饰纹。碑身左、右过缘各刻一列缠枝宝相花,两列图案纹中各刻四圆圈,内刻佛家人物。左方自上而下;一为胜业陀罗尼,二为法螺,三为法铃,四为金刚锥,右方自上而下;一为宝鼎,二为金鱼(三只),三为弥猴,四为吉祥海云(一称“万”字)。
  碑阴额弧缘刻流云纹,中列五圆圈,上刻梵文《五字真言》,额中部阴线刻一毗卢佛像,结跏趺坐于流云托莲座上。碑身刻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
  碑右侧刻汉字一行“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下已不可辨)。
  又如,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土官百户赵坚墓碑》碑额阴面,当心凿一小龛,内雕一躯六臂日月神像,碑身的阴面刻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
  明正统元年(1426年)《土官千户赵海墓碑》,碑额正面弧缘,浮雕精美的缠枝宝相图案纹饰,间列五圆饼,上刻梵文《五字真言》,额中心榜内刻篆文“武略将军,赵公之墓”两行八个大字,碑身正面刻志铭。
  额阴弧缘亦浮雕缠枝饰纹,间列八圆饼,内刻梵文《八字真言》,额中心凿一小龛,中浮雕六臂日月神像一躯,相好庄严,碑阴刻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
  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昭信校尉土官杨惠墓碑》,碑在沙溪沙登村后,金鸡楼山半腰亦火葬墓碑,是一块大理石的丰碑,高169厘米,宽97厘米,厚16厘米。雕刻艺术甚精美,列为州级文物保护。碑上的墓石,系清乾隆时沙登村杨姓所筑,左、右壁两面列子孙世系,俨然一部宗谱。
  碑额正面弧缘浮雕精美的缠枝宝相,间刻深凹五圆龛,内浮雕五尊如来佛像,庄严肃穆,内层额框作夹线联珠饰。额当心刻一竼牌,形式古雅,上刻篆文“昭信校尉 杨候之墓”八大字,竼牌左右平浮雕两像跽跪的天女,手捧香花而相向,各旁刻流云八宝,既庄严而雅观,艺术造诣甚高。
  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阿吒力僧李久成墓碑》碑额正面弧缘刻缠枝宝相,间列八圆,内刻梵文《八字真言》,额当心小龛内雕六臂日月神像一躯,碑身刻志文。额阴的雕刻与正面全,碑阴刻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
  1942曾来大理作过碑刻考古的石钟先生在《大理喜洲访记》中说:他收录的150多通明碑所见:“每一块碑的碑头上都有梵咒,没有例外,最少是六个字,其次是七八个字,最多是十一个字,顺序的排列在碑头上。每一个梵咒都加一个圆圈,很少有例外,在碑的背面有整段的梵咒,横行书写。最上一行是中文‘佛顶尊胜大陀罗尼神咒’十个字自左至右,全段差不多是二十一行。我曾经请教过李华德先生据他说这些梵文都是秘家的咒语,每一个字都有它特殊的意义正象曼荼罗秘密的符号一样,他的真意我们是不知道的。我因此才明白这些梵咒是与密教有极密切的关系,在碑铭上还时常看到某某‘书梵’,这是说在密教盛行的时期(明代中叶以前)密教师专办理人民宗教上的事务。人死以后都请他们书写梵咒刻在碑上,那么死的人就或者可以得到解脱,梵咒就是大理密教的表征。这是无可疑义的。”石先生说得是十分正确的。
  现在据我们大理地区的文物工作者亲眼所见,并亲手所拓的这样正面碑额刻梵文真言,下面为汉文行述,背后的碑阴刻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明代碑刻在百件以上。可见这在明代已蔚然成风。这是白密盛行“佛顶尊胜陀罗尼”信仰和遵行“佛顶尊胜陀罗尼”仪轨的实证。
  为亡人设五斋、镇幢、书碑这是汉地密宗的一种仪轨。
  尤其是在经幢上或墓碑上刻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更是学汉地密宗的。只不过汉地刻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的风气比白族地区来得早,结束也早。
  据研究,佛顶信仰兴起于初唐的两京和川北一带。盛唐之后仍然流行。在佛顶信仰中最为流行的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的信仰。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中主要说的是佛为善住天子解除七返恶道之苦而说陀罗尼的故事。说诵持佛顶尊胜陀罗尼,可净除过去一切恶道之苦,净除过去一切罪业。不再转生六道畜生道之身。沧落地狱畜生界的众生可以得到解脱,得生佛土诸天。也有说与佛陀波利的故事有关。武彻《灵验记》中说,“昔仪凤年中佛陀波利所传之本,遍天下幡刹,持诵者多矣。”在敦煌遗存的写经中,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序、启请文共116种,其中大都是唐代写本,波利本最多。从遗存的石刻经幢也可以看出,波利本最流行。尊胜陀罗尼流行全国,也是大唐帝国用国家行政手段推行的结果。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初,代宗敕令不空俗弟子功德使李元琮,令天下僧尼一月之内诵佛顶尊胜陀罗尼精熟。每日诵持二十一遍,每年正月初一日遣贺使具进所诵持数遍,唐代宗将他作一件重大的功德活动。像这样皇帝下令举国讽诵陀罗尼的事情在历史上还是少见的。因为佛顶尊胜信仰,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的崇祀形式,就是刻制经幢,唐代尊胜石幢,见于著录的就有七、八十件之多。
  白密的佛顶尊胜陀罗尼是来自汉地的,其流传也与佛陀波利有关。昆明元泰定元年李墓幢梵汉文刻石《佛顶尊胜塔记》说:“夫闻尊胜陀罗尼者,如来减后,唯我佛陀波利从西国来,至于汉土,到五台山,欲见文殊。时有一老人,从山出来,曰弘师西来,至此汉土,唯有尊胜陀罗尼颇将不报。曰:不将来也。老人曰:既不将来,空来何益。然后波利再取于经,流传汉土,追至云南,经云此尊胜陀罗尼,能减众生一切恶业,能济幽冥地狱极苦,普能广利一切群生,流传此经,即是报诸佛恩也。”说明了其的来路、典故及作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