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国烟雨里的塔影名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国烟雨里的塔影名寺
  ——苏州佛教建筑的历史文化和新发展

  在今天的苏州,除了为世人熟知的古典园林和刺绣外,还有很多极富历史文化价值的东西。这其中就有有一枝神采独异的奇葩,那就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建筑及其文化。这些佛教建筑有大有小,散落在苏州的大街小巷、水乡古镇,它们中小者仅有一间庙宇,大者则殿阁重重,气势恢宏。它们以超凡脱俗的韵味、庄严古雅的丰姿、丰富的文化内涵、珍贵的历史价值,构成了苏州城市遗产的一部分,给苏州增添了无限风采。 

  1.苏州佛教建筑的历史文化
  1.1苏州佛教建筑的历史渊源
  建筑记录了世代迁移的轨迹,而建筑既是物质建设,也是一种文化建设,尤其在精神层面的宗教信仰上更离不开建筑,其中寺院、佛塔、石窟都是佛教的建筑,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后,即开启了中国佛教寺院的建筑。
  据古书记载,大约在东汉末年佛教传入苏州后,苏州开始出现佛教建筑。之后在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时期,苏州均复建、兴建了大量寺庙和佛塔,明卢熊《苏州府志》:「东南寺观之胜,莫盛于吴郡,栋宇森严,绘画藻丽,足以壮观城邑。」清同治《苏州府志》所列,苏州佛寺达两百多所。至解放初,姑苏城内留有大小寺庵二百余所,故旧时称苏州为东南佛国。
  千百年来,因历经风雨,饱受苍桑,苏州大量的佛教建筑兴兴废废,修修毁毁,毁毁修修。有的已经不存在,有的仅有遗址,有的属于修复和重建。而现存的西园寺、寒山寺、灵岩山寺、报恩寺、定慧寺、文山寺、报国寺等外,殿宇巍峨,游人云集,其规模和名声已经远远胜过了前期,对苏州的传统文化和城市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苏州城市文化的一大特色。 

  1.2苏州现存的主要佛教建筑
  1.2.1报恩寺及其北寺塔
  报恩寺始创于三国吴赤乌年间,系吴大帝孙权为乳母陈氏所建。塔始建于南朝梁中大通年间(529~534),原有十一层,北宋苏轼曾舍铜龟以藏舍利。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侵,塔遭毁。绍兴二十三年(1153)复建。此后,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但基本保持宋塔原貌。现存报恩寺塔,为南宋绍兴年间遗物,为八面九级砖木楼阁式,塔身由外壁、回廊、内壁、塔心室组成,是我国两千多座楼阁式宝塔中“上系金盘,下为重楼”的典型。古塔由于结构合理,构建坚固,把全塔浑然一筑成一个整体,所以自南宋至今,历经风雨和战火,塔身竟安然无恙。
  报恩寺塔有“苏州诸塔之冠”、“江南第一塔”等美誉,占地1.2亩,塔高76米,是苏州重要标志性古建筑,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的重要借景。塔周尚有不染尘观音殿、古铜佛殿及藏经阁等明清寺庙殿堂建筑,为报恩寺塔构筑了相得益彰、和谐协调的文化生态。

  1.2.2瑞光塔
  瑞光塔源自瑞光寺。瑞光寺初名普济禅院,遗址位于苏州城西南盘门内,最早为三国孙权为迎接西域康居国僧人性康而建。院也是历经毁修,清咸丰十年(1860年)遭兵燹,寺毁塔存。
  瑞光寺塔为七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砖砌塔身由外壁、回廊和塔心三部分构成,外壁以砖木斗拱挑出木构腰檐和平座,高53.57米。层高逐层递减,面积也相应收敛,外轮廓微呈曲线,显得清秀柔和。廊内置登塔木梯,塔身周边镌有狮兽、人物、如意、流云,简练流畅,生动自然,堪称宋代石雕佳作。
  此塔砖砌塔身基本上是宋代原构,第六、七两层及塔顶木构架虽为后代重修,但其群柱框架结构在现存古塔中并不多见。其建造精巧,造型优美,用材讲究,宝藏丰富,是宋代南方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仿木塔比较成熟的代表作,是研究此类古塔演变发展及建筑技术的重要实例。
  1.2.3云岩禅寺及云岩寺塔(虎丘塔)
  云岩寺古名虎丘山寺,其位于阊门外山塘街虎丘。东晋时为私人别墅,咸和二年(327年)各捐为寺,东西并立。唐代毁坏后,后人重建于山上合二寺为一。宋改称云岩禅寺。元、明几经重修。清康熙赐 “虎阜禅寺”额。乾隆时又修。咸丰年间毁。同治十年(1871年)至民国初略加重建,未复旧观。
  云岩寺塔习称虎丘塔。据文献记载,南朝陈代已有塔,隋仁寿元年(601年)又曾在山上建塔。1956年修塔时发现的文物证明,今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公元961年建成。元代至明代年间几经修葺,现第七层即为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前后改建。
  云岩寺塔为七级八面以砖结构为主的仿木结构楼阁式佛塔。通高约 48米,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外轮廓呈 微鼓曲线。塔身平面由外壁、回廊、内壁、塔心室组成,通体以粘性黄泥砌筑。各层回廊顶均以叠涩砖构楼面将内外壁连结成整体,形成套筒式结构。登塔木梯置于回廊内。内壁平面亦呈八角形,四面辟壶门,塔新室叠砌藻井。
  云岩寺塔是八角形楼阁式塔中现存年代最早、规模宏大而结构精巧的实物, 保存了唐代以前空筒式结构塔的一些特点,许多局部手法表现出唐宋之间的过渡风格,其斗拱、塔檐的作法与北宋《营造法式》所规定的制度相符。
  该塔自南宋到清咸丰年间,曾七次遭受兵火等破坏。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塔已失修近90载,塔身向东北倾斜,出现裂缝,全塔已岌岌可危,势将倾圮。1956年、1977年、1981年先后几次大修, 1986年9月大修竣工。由于工程设计科学,施工质量优良,多年来的监测表明,塔体已基本稳定,千年古塔转危为安。

  1.2.4灵岩山寺
  灵岩山寺位于江苏吴县木渎镇附近的灵岩山上。山门朝南,俯临太湖。又名崇报寺,梁时名秀峰寺,唐代始称今名。明代和清代历经毁坏,现存殿主要为印光法师于20世纪三十年代重建。
  该寺的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三进殿堂,东部为多宝塔、钟楼、香光厅等建筑,西部为花园。寺内有多宝佛塔,又称灵岩塔,始建于南朝梁代。七级八面,高34米,为灵岩山的突出标志。钟楼建于1919年,高15米,楼上悬着清康熙六年铸造的铁钟,楼下为千佛殿。1980 年 末 创 办 了 “ 中 国 佛 学 院 灵 岩 山 分 院 ” 。和上述几个寺庙比,灵岩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著名道场之一,在东南亚一带享有较高的声誉。

  1.2.5西园寺
  西园寺位于苏州市阊门外留园路,始建于元至元年间,初名归元寺。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太仆徐泰时置建东园(今名留园),同时将归元寺改为宅园,易名西园。以后,其子徐舍宅为寺。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住持茂林和尚为弘扬“律宗”,改称“戒幢律寺”。“幢”是旗帜的意思,“戒幢”就是以戒律为旗帜,弘扬戒法的寺院,该寺成为当时著名的律宗道场之一。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毁于战乱。光绪初年(公元1875年),由广慧和尚筹资建修,更名为 “西园戒幢寺”,俗称“西园寺”。
  现存殿宇多为清末民初所建,是苏州市区规模最大的寺院。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有面阔三间的牌坊、山门、金刚殿、放生池、大雄宝殿、藏经楼。藏经楼中藏有完整的《龙藏》四部,后送给香港宝莲寺一部,元朝善继法师血书的《华严经》等佛经八万余册。
  该寺庙的建筑气魄雄伟。大殿西侧的五百罗汉堂,为西园寺最独特建筑,规模宏大,泥塑全身五百罗汉像,神态各异,造型生动,构成一组高超完整的塑像群。为东南沿海地区所仅有,弥为珍奇。其中尤以一尊疯僧济公的塑像堪称典范,精美绝伦,栩栩如生,有极高的艺术性与民族性。
  西园寺最具特点的还有西花园的广仁放生池,周围建有厅榭回廊,花木掩映,池中设八角亭,称“湖心亭”,翼然屹立水中,以曲桥贯通两岸,构筑颇为巧妙,极富有苏州园林特点。更有数只珍贵的龟,为别处所无,龟已有数百岁,重逾百公斤,称为“灵龟”。

  1.2.6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阊门外的枫桥镇,七里京杭大运河东岸。比邻枫桥,曾称枫桥寺,今天被称为是全国十大名寺之一。其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
  唐天宝年间,诗人张继举棹故里,闻钟得诗《枫桥夜泊》一绝,自此,“姑苏城外寒山寺”家喻户晓,使该寺名扬天下。该寺庙屡毁屡建。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苏巡抚陈夔龙、宣统二年(1910)江苏巡抚程德全偕同布政使陆钟琦等苦心经营,使金绳宝地,焕然一新。
  寺院座东面西,为清代建筑,既有汉传佛教传统寺院的格局,又有江南园林古朴典雅的特色,院内青松翠柏,曲径通幽。寺院原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墙、天王殿、大殿、寒拾殿、普明宝塔、寒山丈室和观音峰等。枫江楼、钟房、钟楼、碑廊、法堂等建筑景点环绕四周,以回廊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钟房和古钟博物馆收藏有明清以来所铸的多口梵钟,碑廊和殿宇内镶嵌着宋明以来众多名人的诗画碑刻,展现了寒山寺丰厚的文化底蕴。


  2、苏州佛教建筑及其文化经久不衰的的主要原因
  苏州佛教建筑及其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首先得益于苏州地区是我国佛教传播早、历史久、影响深远的地区。早在三国东吴时期,吴地人民就开始流行佛教的信仰,尤其是在后来的梁武帝萧衍、吴越王钱镠崇信佛法,都实行佛教保护政策。向外扩散推行礼待僧侣、兴建寺院、佛塔等各项设施,印行经典流传、以及豁减寺院赋税……这种鼓励优遇的态度为佛教在苏州提供了一个良好、有利的发展环境。于是在当时的苏州,寺院大兴,佛法广传,信徒广泛,为以后佛教在苏州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苏州继续延续广修寺庙,尊佛修禅的风气兴盛。后清初对佛教颇多限制,后来国势衰败,佛教也难以兴盛。而到清末至北伐前,苏州官绅中信仰佛法者尚多,再次带动了佛教建筑及佛教文化的兴起。北伐后佛教在中上层人士中影响逐渐衰落,然佛教在民间的影响仍然广泛,民间佛事照常进行。
  苏州居民尊崇佛教的风气和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苏州佛教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保护佛教文物,弘扬佛教文化,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开展佛教友好交往等方面作出了成绩。各寺庙自筹资金对佛教古建筑进行了重修,修缮后的寺庙殿宇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是苏州的旅游胜迹,发挥了多功能的作用。
  总之,苏州优越的人文、地理、经济条件,为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社会方面,自唐末以来苏州佛教俗世化倾向日益加深,在僧俗交游情形或寺院经营用途上的扩充,都可明显的表露出来。到了近代,特别是功德坟寺(香火院)、宗教性捐献布施的流行,使得苏州地区俗家信徒与佛教产生了较长远紧密的关系。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推动了苏州佛教建筑及其文化的经久不衰。

  3、苏州现存佛教建筑的特点
  3.1数量众多,历史悠久,是苏州古老文明的重要象征
  众多的寺庙古建筑构成苏州一大景观。巍峨的古寺,耸立的苏州古塔,凌空摩苍,风云吐纳,千姿百态,各尽其妙,既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基石,又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和轮廓线。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了很高的历史价值。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的佛教文化给古城营造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独特的地方风貌,成为吴地 悠久历史、古老文明的象征。

  3.2多遵循传统的建筑制式
  苏州佛教建筑首先多采取平面展开、线性逐层递进的设计图式。一般都是主体建筑居中,有明显的纵中轴线。由三门(象征三解脱门,亦称山门)开始,纵列几重殿阁。中间以回廊联成几进院落。其次是在主体建筑两侧,仿宫廷第宅廊院式布局,排列若干小院落,各有特殊用途,如净土院﹑经院﹑库院等。各院间多由回廊联结。主体与附属建筑的回廊安排壁画、碑帖等作为装饰。再次是佛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逐渐变为独立,且大部分为楼阁式,可登临。佛塔平面多样化,有方形、八角形等。第四是由于旅游的带动和寺庙发展的需要,佛寺带有民俗文化娱乐性质,更加具有公共文化性质。第五是寺院经济大发展,生活区扩展,不但有供僧徒生活的僧舍﹑斋堂﹑库﹑厨等,有的还有花园、菜园等。不少寺院还办起素餐馆、商品服务部,为游人香客服务。

  3.3建筑与环境的园林化,体现苏州特色
  苏州佛教建筑,总体上仍属于汉式建筑,基本上是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作为佛寺的布局,其院落重重,层层递进,回廊相绕,引人入胜。 但因苏州的历史、地理、风俗、气候等多方面的原因,又有自己的特色。粉墙黛瓦,雕饰精良,部件小巧。在建筑上它完美地结合了苏州民居的特点,殿、塔、假山、水池、回廊、亭榭、碑林和花草树木等高度融为一体,建筑和环境园林化,具有鲜明的江南建筑艺术特色。如西园寺园林的设置,就较好的体现了苏州园林特有的韵致和佛门道场独具的庄严。营造了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空间意境。

  3.4表现出强烈的世俗性,淡化了宗教信仰色彩
  “人间化的,自然和谐的,富于诗意的,平易亲切的”,是苏州佛教寺院的文化特征,故而长期以来在作为宗教场所的同时,还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胜地长久不衰,因为人们去参观寺庙,不仅仅是去看寺庙本身,更多的是去游山水和园林。佛教寺庙变得世俗化,宗教信仰的成分大大降低。
  4、苏州现存佛教建筑的历史意义及内涵价值
  苏州上述的佛教建筑不仅代表了苏州城市独特的建筑艺术,还完整地保存了众多朝代的历史文物,彰显了苏州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深远影响。丰富了苏州城市和个性和魅力。
  更为主要的是,苏州这些佛教建筑,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承传,其思想和文化已渗透到当今苏州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等。佛寺成为苏州城市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人们心灵休憩的重要场所。比如一年一度的庙会如火如荼,不仅丰富了苏州的文化氛围,同时促进了苏州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具有鲜明的文化意义和经济意义。
  同时,苏州佛教建筑还具有独特的功能意义。其是信仰的中心,是信徒心灵寄托的所在。它除了传播佛教真理之外,庄严的殿宇、宁静的气氛、祥和的梵唱、慈悲的教义,让社会大众在工作忙碌之余,尤其是遭遇挫折、彷徨无助的时候,佛前的修行、瞻仰、礼拜,能获得再出发的力量,成了很多人去除烦恼的清凉地。 它带给人心灵上的净化、精神上的鼓舞、思想上的启发,对社会人心产生一股道德的自我约束力,无形中带来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具有端正民风,安定人心之功。

  5、佛教建筑及其文化在苏州的新发展
  近几年,随着苏州城市影响力的加深、文化复兴和经济发展需要,苏州修复和重建了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寺庙。如东山的包山禅寺、灵源寺,园区的重元寺等。这些佛教建筑在竭力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一方面体现宗教政策的落实、苏州宗教文化兴旺发达的表现。另一方面,可以更广泛的传播佛学,让更多的人都来接触和了解我国的佛学文化。让信众多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地方,多了一个交流佛学的地方,在物质文明建设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也得以提高。
  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这些新开发的佛教建筑更注重现实的旅游功能和经济意义的开发。都没有逃开商业营销,其目的就是收获更多的经济利益。 从通常意义上来讲,寺庙是四众弟子及广大信众念经、拜佛、过宗教生活的主要场所。但在“市场经济”冲击之下,这些佛教寺庙变成了旅游胜地,甚至试图以此拉动经济发展。在寺庙经济的兴盛之下,佛教的建筑起来了,但佛教的本来意义和内在要求则在和过去发生裂变。或许这就是佛教及其文化在现今的妥协,或许这就是佛教及其文化在当今的体现和发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