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草堂寺、鸠摩罗什和文化考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郑红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草堂寺、鸠摩罗什和文化考察
  草堂烟雾是观中八景之一,可急来的现代化早把农耕文明的景致吹的云消雾散。只有汉传佛教祖庭草堂寺的鸠摩罗什文化与精神还在。
  提到佛教我们都知道唐僧,知道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不远万里从西天取回真经。而鸠摩罗什为传播佛教文化,普渡众生的坎坷与周折却鲜为人知。其实,鸠摩罗什比唐僧早200年,是世界著名的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
  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天竺(印度)人,是龟兹国王妹妹的上门女婿。公元344年鸠摩罗什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因此,他是地道的中国胡人。鸠摩罗什七岁跟着母亲出家,初学小乘佛教,后改宗大乘。因博读大小乘经,名扬西域三十多国。公元401年被后秦皇帝迎入长安作国师,在草堂寺设立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个国立译经场。
  鸠摩罗事游学东进的路线是:塔什库尔干、喀什、库车、轮台、焉耆、楼兰(以上正是古丝绸之路的北线)、敦煌、玉门、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天水、宝鸡、西安。
  鸠摩罗什到草堂寺以后的十多年的岁月中,他精心静气,只做一件事情,就是翻译经籍共94部425卷,直到公元413年在草堂寺圆寂。
  我不信佛,也不懂佛,但我敬重佛。比如我敬重鸠摩罗什一生只有一个追求的执著,敬重鸠摩罗什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的勇气。执著一个追求,做好一件事是对生命的最大珍惜。上帝只给我们几十年的时间,而要做好一件事正好要花几十年的时间。因此,我认为鸠摩罗什是最早觉悟生命历程的先知先觉。我还敬重真僧干净的心境,他们能耐寂寞,能大声若息,能大象无形。虽然我是个追求功名的人,是个地道的俗人。但我从佛的身上看到了成就功名的道行与德行。
  我不喜欢现在的许多僧人,他们身在寺院,心却在尘世。他们甚至在灯红酒绿的都市开酒馆,办茶楼。他们拿着居士信徒的“功德”钱印自己的诗集画册,打手机,坐奔驰,当“地师级”和尚、“县团级”和尚。而一些红尘中的文人骚客也打着信佛的幌子,周旋在他们的身边。和尚文人与文人和尚就这样走到一起,结盟合谋,极尽吹捧讨嫌之能事。
  也许世事就应该变成这个样子,我自己冥顽不化。
  当我们走进西安的大慈恩寺、广仁寺、草堂寺时,这里都已是披红挂绿,张灯结彩,再也没有了长安时代寺庙的清静安详了。
  盛事兴教,当下西安城内的大慈恩寺、广仁寺、草堂寺都在组织佛事文化考察。所走的路线不是唐蕃故道就是丝绸之路,这些都是我所向往一走的,而且是可能随行的。遗憾的是身不由己,挣不断许多的牵连(俗人都如此)。这时候我才感到人的独立与自由是多么的重要,受制于人与物是多么悲哀。
  10月9日,我的好友刘德望要带考察队出发了,草堂寺的僧人、居士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刘德望是我推崇的摄影师,他有敏锐的感觉和形象观察力,他不仅能为我们提供有意味的照片,而且通过照片使我们品出影像以外的东西。这位曾是一家媒体摄影部主任的人才为生存计,现在艰难地经营着自己的公司。但他始终不愿放弃对文化与摄影的追求,他对我说:“一旦有机会,我就要作这种考察的事情”。
  我特意为他送行,我期待他和他的队员顺利地满载凯旋。
  我感到有必要把考察队员的名单列在下边:啼性(草堂寺方丈)、会喜、史生辉、刘德望、吴晓涛、李航(大)、李航(小)、贾育环、张宁、苗新伟、郑红。
  2006年10月10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