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吐鲁番地区宗教概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宗 教
  吐鲁番地区自古以来,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也是一个多宗教地区。历史上在这里流行的宗教有萨满教、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其中萨满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已经消失,而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一直流传至今。
  一、萨满教
  萨满教是晚期原始宗教的一种,产生于中国古代北方和西北地区。“萨满”是通古斯的音译,即“巫”的意思,它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认为凡是世上存在的事都有自己的主宰 --- 神灵。萨满教的神灵繁多,因而有多种崇拜,认为世界分三层,上层为天堂,神灵居住;中层为地面,人居住;下层为地狱,魔鬼居住。活动形式为“跳神”,为人“驱邪治病”时,
  口念咒语,手舞足蹈。回鹘人西迁高昌后,改信佛教和摩尼教。萨满教自然消亡;但萨满教的一些遗俗却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宗教仪式中保留了下来,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维吾尔族中“巴合西”即是萨满巫医,朝拜麻扎时跳萨满舞,对精神病患者请毛拉念经,跳驱鬼舞等。
  二、祆 教
  祆教即琐罗亚斯德教,于公元前6世纪末由琐罗亚斯德创立于波斯东部,主要经典是《波斯古经》。祆教崇拜日月星辰,对火尤为祟拜,故又称“拜火教”。
  考古证明,公元前4世纪祆教就己传入了新疆,且已在鄯善县吐峪沟留下了遗迹。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已盛行于高昌地区。高昌国官职中没有“萨薄”一职,专管祆教事务,说明祆教在这里已比较盛行,教徒已为数不少,到10世纪末,高昌仍有人信奉祆教,并且有祆教祭师随使臣一起向宋朝天子朝贡。后随着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祆教开始由衰落逐渐走向消亡。但至今维吾尔族民间习俗中仍保存着祆教的遗风。如结婚时,新娘乘车要跃过火堆或绕火堆一周,表示消灾避祸,幸福吉祥;又如用烧红的砍土曼或点燃的芦苇治病等。从吐鲁番的出土文书中可知,麴氏高昌时期,吐鲁番已有祆教寺多处,且和佛寺一样占有部分土地。
  三、摩尼教
  摩尼教于公元3世纪由摩尼创立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并被栗特人所信奉。在麴氏高昌王国中已有栗特族人的侨民居住,摩尼教亦随之在民间传播。
  8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占据栗特人故乡,部分栗特人背井离乡来到吐鲁番居住,使这里的摩尼教势力逐渐增强,并影响了当地居民。摩尼教早在漠北回鹘汗国牟羽可汗时就立为国教。
  唐开成五年(840),回鹘西迁来到吐鲁番,摩尼教在高昌回鹘汗王的倡导和保护下,迅速发展壮大。摩尼教在回鹘王国的政治上处于特殊的地位,并活跃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交河、高昌都建有大小不同的摩尼寺院,寺院拥有大量的土地、果园,寺内有众多的工役。官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给摩尼僧院种种特权,以保证寺院的经济生活来源。摩尼教重视历法,用栗特文编成的历帝《土耀历》曾在高昌广为滞传。另外还发现了摩尼教寺院遗址和重要文献。如:《二宗经》、《摩尼教徒仟悔词》及一些赞美诗、词等。10世纪后期,高昌回鹘王室改信佛教,摩尼教失去了宗教的统治地位,但仍有一定的势力,到15世纪时,随着伊斯兰教的推行,摩尼教才渐渐消失。但摩尼教的遗风仍在今天的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中保留下来,如日蚀、月蚀时祈祷平安等。
  四、景 教
  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传人中国后被称景教。景教于公元 5世纪上半叶由叙利亚人聂斯托利创立。6世纪传人新疆,一直到清朝后期,从未间断,在民间影响仅次于佛教和伊斯兰教。
  景教何时传入吐鲁番历史无记载,但在高昌时期,它与摩尼教、佛教一起流行。近年来在高昌故城、葡萄沟、吐峪沟等地都发现了景教壁画及用叙利亚文、古波斯文、栗特文和回鹘文书写的景教经文残页。在高昌故城东门附近,还发掘出一幅较完整的景教“棕枝立日”壁画。画中表现的是一组具有回鹘人面部特征的景教信徒,手持棕枝迎接耶酥最后一次进人耶路撒冷的情景。吐鲁番是景教在新疆的中心地,不同文字的景教文献表明,吐鲁番多个民族都信奉景教。清朝末年,景教在吐鲁番逐渐消失。
  五、佛 教
  1、佛教兴衰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约在公元前1世纪传人高昌地区。《魏书 ·高昌传》和《北史·西域传》中均记载这里“俗事天神,兼信佛法”。当时高昌著名的高憎有道普、法盛、法朗、僧遵、法绪、智林、慧嵩等。他们或在本地修行佛道,或到内地传法译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据《名僧传抄》记载,齐时高昌僧人法惠曾去龟兹出家,返回高昌后“住仙窟寺,宣教民众“。曾于高昌故城“可汗堡”的东南角出土的《承平兰年(445)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证明此处为北凉流亡政权的王家寺院。吐峪沟百窟曾发现第七代王麴乾固抄写的《佛说仁王般若波罗密经》残卷,这一切都说明,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在高昌地区已有很大的发展。
  隋唐时期,佛教在高昌出现了日渐昌盛的景象。据《续高僧传》记载,隋时,天竺沙门达磨笈多道经高昌,在这里曾“客游诸寺”,并说“僧侣多学汉言”。隋炀帝曾命汉僧道乘到张掖特为高昌王麴伯雅讲《金光明经》,“伯雅布发于地,屈乘践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寺有汉僧三人,中有一老者,衣不及带,跣足出迎,抱法师器,哀号硬咽不能己已,言‘岂期今日重见乡人’,法师亦对之伤流”。由此说明,内地僧人来到高昌己经很久了,同时也证明,高昌地区不仅佛教盛行,而且吸引内地汉人来此,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种佛教回流现象。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三藏法师去印度取经到达高昌,高昌王文泰隆重款待,厚礼敬拜,并竭力劝说法师永留高昌,声言“拟师至此,受弟子供养,以终一身,令一国人皆为师弟子,望师讲授,僧徒虽少,亦有数千,并使执经,充师听众。”当时仅数万人的高昌国,竟有数千僧人,且造寺修窟成了当时的风尚,吐峪沟千佛洞达到全盛时期,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也开始兴修,据出土文带记载,高昌地区以姓氏相称的有阴寺、史寺、冯寺、善(鄯)寺、康寺、许寺、杨寺、侯寺、赵寺、韩寺、白寺、苏寺、张寺、索寺、麴寺、令孤寺等40余座,这一切都说明当时佛教在高昌的盛行。
  公元9世纪 ,回鹘西迁到高昌,在当地原有居民的影响下,也逐渐接受了佛教,并对佛教采取扶植的态度,从而促使佛教在王国内有了新的发展,成为王国居统治地位的宗教。此时,全力开凿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对境内的佛寺进行维修,扩建,使其显得更加庄严雄伟。10世纪末到11世纪初,高昌回鹘王国援助于阗王抵抗喀喇汗王朝的斗争中加强了与吐蓄接触,因而在宗教信仰上增进了解并相互影响,藏传佛教也开始在高昌王国流传、发展。
  13世纪初,蒙古帝国崛起,并迅速占领了新疆的全部地区,因蒙古帝国对原有居民的宗教信仰采取宽容态度,因而吐鲁番的居民仍信奉佛教。
  宋咸淳五年(1269),爆发了海都叛乱 ,使高昌回鹘王国境内变成了战场,元至元十二年(1275),高昌城陷落,高昌王战死,人民流散,国势日渐衰微。元至正六年(1346年),秃黑鲁帖木儿为察合台汗,开始强制推行伊斯兰教。明洪武十六年(1383),其子黑的火儿者为别失八里的察合台汗,他在位期间对高昌地区进行了“圣战”,强迫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从此佛教一撅不振,日渐衰落。到15世纪末,高昌地区的佛教最后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2、经文文书
  高昌回鹘王国举国崇佛,必然有大量文献。现在已发掘的回鹘文佛经残卷内容有:《金光明最胜王经》、《玄 传》(全名为《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俱舍论安慧实义疏》、《妙法莲华经》、《八阳神咒经》、《华严经》、《阿弥陀经》、《胜军王问经》、《弥勒会见经》、《顶佛尊胜陀罗尼经》、《大出清雨经》、《大方便佛报恩经》、《慈悲道场忏法》、《金刚经》、《十方平安经》、《七星经》、《无量寿经》、《圣一切如来顶髻中出白伞盖佛母余无敌总持》、《般若波罗密多经》、《十业道佛譬喻经》、《方庆庄严经》、《喻咖师地经》、《阿含经》、《龙树劝王经》、《善恶两王子的故事》、《三体文佛经》、《大孔雀经》、《贤愚经》、《回鹘之王护经刊布》,及与禅宗有关的佛书和大量的生本、譬喻故事残本。这些回鹘文佛经残卷分写本和刻本2种,早期的佛经译自当地的古代龟兹语,如《弥勒会见经》等。后来许多佛教著作是译自汉文,如《金光明经》、《俱舍论》、《玄奘传》、《八阳神咒经》等,还有一部分佛教内容的佛经多译耳藏文。这些出土的回鹘文佛经残卷包含有多种文学作品形式,其中有颂诗、史诗、小说、剧本等,均是佛教内容的优秀作品,形式有贝叶、折本、册子、卷子4种。清末民国时期,这些佛经遗物绝大部分为德国、俄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列强的探险人物窃取,收藏在上述国家。
  3 、高昌佛像雕塑
  高昌佛像精品绝大多数已流失境外,所以只能从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得知一些资料。现存于德国柏林的佛像佳品有:
  编号M4722的坐佛,约做于公元9世纪。该佛呈禅定坐姿势坐在一个低矮的单瓣莲花座上,背靠一个莲花瓣形的光环和一个槟榔叶形的光环。发髻是半球形,但是顶端微呈平面状。脸庞是方形的,前额没有眉间白毫。眉毛在鼻梁处相交叉。它们是直直的,但尾端弯曲,双眼紧闭,且是斜状的。眼睑厚重。这里的眼睑、眼角及双眼都是中国型的。嘴巴小巧,双唇外翻,唇角深陷,双颊丰腴。佛陀穿着一件半敞式的郁多罗。郁多罗僧伽的皱褶罩状双肩,呈平等状,且垂直向下。叶饰终端从其左肩垂下,笼着其左膝。佛陀胸部的郁多罗皱褶被刻成梯级形式,其沿被刻成浮雕式。佛的双手被郁多罗遮盖,其双膝上的郁多罗僧伽皱褶象梯级表现为波浪形。该座是单花瓣的,花瓣尖部触及座的边缘。
  编号M6120则是一个莲花手菩萨像,大约做于公元8世纪。菩萨站立着,头戴一顶冠帽,饰有阿弥陀禅定佛。脸呈椭圆形,下巴窄小,面部特征和印度类型颇为近似。弓形眉毛微微隆起,在鼻梁处相交,而且还伸展至前额。耳朵较长,耳垂外翻。菩萨头微微前倾,一条单线的珍珠项链绕着脖子。佩戴一个长长的璎珞,璎珞是由两排珍珠组成。圈垫上饰有线形图案,中间则是一个凹陷的菱形图饰。一条带子像链子一样从璎珞上垂下,另一条带子则叉开,在两腿上形成一个环。
  菩萨右臂失去,左臂上饰有一个臂钏,臂钏上有一个简单的带子,中央有一个菱形珍珠,上身裸露。
  此外,高昌尚有2座立佛藏于柏林。佛陀背靠椭圆形或者马蹄形光环站立着,光环的边饰有珍珠。这2个佛雕呈檀瑞像站姿,其右手施无畏印,僧伽被穿成罩式衣服,但由于其“湿衣”技巧,坚硬的身体可以感觉到。肌肉并没有夸张,但其轮廓显示出其健美的身躯。这两尊佛雕刻笔僵硬,他们的双腿很健壮。佛陀的腿几乎连在一起,双腿由一条凹下的线得以区别。
  4、高昌佛教绘画
  高昌佛教绘画作品,主要集中在石窟壁画申。在中心柱窟2壁上的画是通肩式大衣的千佛以及西方净土变,亦有地狱变的图像。在长方形纵券顶石窟中的窟顶多画千佛或塔顶上有双幡、塔中有著双领下垂式大衣的千佛。左右壁还绘有穿草鞋踏莲花的立佛像。在佛像下画经变故事,其中有《法华经》中“见宝塔品”、“从地涌出品”、“譬喻品”等经变画内容。此外还有头着幞头长飘带的星宿图和佛涅槃像等。
  高昌早期石窟壁画以佛像、千佛、说法图为主,还绘有佛本生、因缘故事和菩萨形象。千佛形象是通肩架裟,手作禅定印,坐莲花座。千佛服色朱红、赭、石青、灰、石绿等,光光相接,用以表现十方佛。弥勒佛则交脚坐于台上,头束花鬘冠馒,右手上举施无畏印。菩萨形象头戴三髻珠宝冠,袒上身,披帛、着裙、双手合十,亦有佩环钏璎珞,手或持瓶或托盘或捧花作供养状。
  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的佛教绘画则在中堂绘大悲观音,左右配毗沙天门,甬道侧壁绘佛陀前生无数式供奉的因缘故事。在中堂两侧内壁上还绘有回鹘高昌王和王后供养像。此外,在长方形纵券顶窟侧壁绘大幅的本生、因缘故事,后部是涅槃经变,顶部绘千佛。
  高昌回鹘王国时期佛教壁画题材占中原大同小异,中原流行的密教题材壁画在高昌回鹘佛教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高昌壁画申的净士变,多乘用主图在中间,两边及下缘以连环画式绘成组的小图,其绘制技巧与结构方式与敦煌相同。高昌回鹘佛教壁画中还经常出现着汉族服饰的人物像。此外。高昌毗沙门天壁画中犬、鼠的题可能与于阗地区对毗沙门天的信仰有关。高昌地区的供养画的构图形式与焉耆、克孜尔石窟小乘壁画亦有一定关系。总之高昌回鹘佛教艺术是在当地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高昌佛教绘画中既保留了原有的佛教艺术,又吸收了来自中原,龟兹地区及摩尼教绘画的特点,加上后来回鹘的传统文化,构成了高昌佛教文化的主要来源。
  5、佛教高僧
  慧嵩 南北朝时期高昌人,其宗族皆通华夏文,兄长是当地著名儒士。少年出家,善《阿毗昙心论》,门徒甚多。高昌王送他及其弟到内地,师从著名毗昙师智时,学习《阿毗昙心论》、《成实论》等。随后他到邺都和洛阳等地讲法,声望远播,有“毗昙孔子”之称。时高昌王屡招西归,他拒而不返,被夷灭三族。北齐文宣帝时,到徐州,被任命为长年僧统,南北佛徒投奔门下者众多,其申著名约有志念、道猷等。后卒于徐州,年月不祥。
  法朗 南北朝时期高昌人,自幼出家,精勤刻苦。其依止师法进也是当时高僧。在北魏太武帝毁灭佛教之时(438年到452年)法朗为避患,西到龟兹,被龟兹王待以圣礼。后死于龟兹,收骨起塔。
  迦鲁纳答思 元代高昌人,佛学家、翻译家。受安藏等人推荐。被元世祖召入,跟时任国师的八恩巴学习藏文,一年即通。随后,梵文、藏文等佛教经典翻译为畏兀儿文,元世祖赖令刻板印刷多卷,赐传到各地王公贵族诵读。他还经常谏世祖少杀戮。至元二十四年(1284-1287)与安藏等29位佛学家一起,参加勘同《大藏经》。至元二十四(1287)被赐予翰林学士。曾当元成宗帖木尔的老师,用佛学思想进行教化,以有关戒律警示利导。成宗继位时其迁位成荣禄大夫、大司徒,并允许他乘舆大殿,赐玉鞍,于1295年去世。
  舍兰兰 元代著名畏兀儿族比丘尼,她生于高昌,正是佛教兴盛之时。大约在元至元十二年(1275)前后,为避海都之乱随家人南迁,8岁时随母亲一起到京师,入侍中宫真懿顺圣皇后,元成宗时事西宫皇太后,颇受厚宠。奉诏礼帝师迦罗斯巴斡即儿为师,出家为此丘尼,住于宫中,曾为武宗、仁宗之师,王公贵族皆警以师礼。仁宗时以年老专事佛法为辞,到宫外,用所赐众资建妙善寺居之。同时在五台山建普明寺,每寺各置一部《大藏经》。之后,用黄金缮写藏文佛经《般若经》八千颂《五护陀罗尼经》十余部和汉文《华严经》、《金光明经》等,又于西山重修龙泉寺,建层阁于莲池。她集巨资常年供奉吐蕃哲蚌寺等五大寺和高昌旗檀佛寺、京师万安寺等许多寺院的衣食等。英宗、明宗时仍执以师礼,颇受爱戴。至顺三年(1332)二月二十一日去世,时年64岁,葬于南城之阳,赐号“真净妙惠大师”。
  僧古舍利都统 是西州回鹘国的高僧、翻译家,又称僧古萨里都统。“都统”系“都僧统”的省称。可知他是西州回鹘国僧侣的最高长官。生活于9-10世纪,精通回鹘文、汉文和梵文。他翻译的《金光明最胜王经》、《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都已在吐鲁番发现,他的翻译技巧很高,辞句优美,语意确切,代表了当时回鹘文翻译的最高水平。
  乞台萨理 元代畏兀儿高僧,其父阿台萨理精通佛学,他承袭家风,通达经律,精通汉藏诸语,至元十二年(1275)被元世祖任命为释教都总统,官拜正议大夫同知总制院事加资德大夫统制使。曾参加《至元法宝勘同总录》的编勘。终年70岁。
  6、佛教洞窟和寺院遗址
  高昌石窟包括伯孜克里克石窟、吐峪沟石窟、雅尔湖百窟、胜金口石窟、以及七康湖石窟、科锡哈石窟、大桃儿沟石窟和小桃儿沟石窟等。
  伯孜克里克石窟 位于吐鲁番城东北约50千米处的木头沟西岸断崖上,现存64窟。其中有些采取了开凿石崖与土坯砌建并用的建筑形式。以横顶直洞为主,亦有中柱式洞、方形双套洞和圆顶方形洞,是高昌石窟寺中保存最好、内容最丰富的石窟寺群。壁画题材以立佛为中心的供养图。横幅连环画式传经故事画和经变图等。壁画上佛像、僧侣和供养人像旁,大多用汉文和回鹘文双行并书榜题。其绘制以线描为主。轮廓线以墨线勾出,面部和肢体加以渲染。色调以红为主,画面鲜艳。始凿于隋唐时期,主要开凿于高昌回鹘时期,是回鹊佛教艺术的代表。
  吐峪沟石窟 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东西两岸山腰中。东岸的石窟分上下两层,因断崖而分为东南区和西北区,东南区有4个窟、西北区有21个窟,两岸有16窟,另外还有一些零散石窟。开凿时间约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从高昌郡一直到高昌回鹘时期。东南区的第4窟保存较完整。正方形穹庐顶,中心设高坛基,四壁有弧度,与中原晋墓造型相似。壁画有佛本生故事、千佛图等,其汉文题记有关佛本生故事中的“梵志烧身”、“尸毗王割肉贸鸽”、“慈力王施血”等内容。千佛像完全是通肩式的大衣,轮廓线多作粗线条,内部用大笔烘染。引人注意的是,有的佛像下座为胡床,是比较少见的。
  雅尔湖石窟 位于交河故城西南1.5千米处。全窟群共有7个窟,其中1个是毗诃罗窟,6个是支提窟。窟群最东的7号窟是一个大型长方形纵券顶的支提窟,四壁画通肩式千佛。
  交河大佛寺 遗址在吐鲁番市西交河故城中央大道北端,约建于麴氏高昌时期(502-640)。交河城在战国时为车师都城,汉太初元年(前104)归属西汉。公元l世纪佛教己传人,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发展。麴氏高昌王都笃信佛教,依照中原地区形制,大兴佛寺。在交河城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中,分布在中央大道以西、以北地区的佛寺建筑面积即占9万多平方米。大佛寺南北长88米,东西宽59米,有钟鼓楼,后部是佛殿,两边是僧房,均为版筑层楼式,佛殿高达三层以上,殿内中央是土夯塔柱.1.1米高的须弥座上方塔柱四周开设佛龛,有泥塑,彩绘佛菩萨像。寺院后边是排列成方阵形的100多座舍利塔。高昌回鹘时期(857-1351)仍然兴盛不衰。明洪武十六年(1383)在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察合台汗黑的人儿者发动的“圣战”中烧毁,现仅存寺、塔、殿地基等。在这里曾发现一些汉、回鹘等语的佛经残卷。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扎买寺殿地宫中发现5枚乳白色舍利及题有梵文、古藏文铜制、泥塑佛像等。
  台藏塔 位于吐鲁番市东南45千米处高昌故城中央街旁,约建于公元 5-10世纪,土坯起拱垒砌而成。六形台座,边长40米,四壁设有佛龛,分两层,每层6龛,龛顶是白地绿色彩绘藻井。塔高20米,平顶,中空,现崩塌严重,佛像空无。
  六、道 教
  1、传入传播
  道教何时传人吐鲁番,史无记载。据吐鲁番出土文书《西凉建初十四年(418)韩渠妻随葬衣物疏》中有“时见:左清(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急急如律令。”以上所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老君前后左右的护卫。高昌随葬衣物疏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作为死者的护卫神抵,与死者“上天入地”,正是道教信仰之体现,证明在公元5世纪初,道教已在高昌流行。道教传人吐鲁番地区,应当早于公元5世纪初叶。
  道教传人西域后,历经南北朝、隋唐、宋,一直盛行,直到元代仍有不少人信奉。在阿斯塔那出土有符录1张,系公元551年高昌和平元年的道教符录。上面绘天神,左手持大刀,右手持长叉,其中“朱绘天神”的衣帽,似为民族服饰,不是通常所见之道教神图,说明高昌地区已有不少民族信奉道教。
  《隋书·经籍志》中云:“(北魏)太武亲备法驾而受符箓焉。自是道业大行,每帝即位,必受符篆。”高昌出土的符箓折叠成一小块缝于绢囊内,显然是佩带在身上的。正是“弟予得箓,缄而佩之”的标志。它说明死者可能是高昌的一位官员,由此也反映出道教在高昌己很流行。
  又据大谷文书3790和3319两件,是比较典型的道教符箓,其中年号为景龙四年,景云二年、天宝十载,正是唐代中宗、睿宗、玄宗时物,说明唐代高昌道教已很盛兴。唐代高昌有许多道观,如口汤观、周楼观等。元代,高昌仍有不少人信奉道教。
  元成宗曾在大德五年(1301)7月下诏:“癸丑,诏禁畏兀儿僧、阴阳、巫觋 、道八、咒师,自今有大祈祷,必请而行,违者罪之。”可见到14世纪中期信仰道教的人数还很多。明代,高昌的道教趋于衰落。清朝,随着大批官兵从内地西迁,道教又在清政府官员的提倡下得到发展,信仰人数大增并成为汉族信奉的主要宗教。
  2、道教与佛教的关系
  道教与佛教本不分,《后汉书》中云:“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故史称“佛道”。这一点,在古代的高昌也有明显的表现。在吐鲁番的石窟、墓葬中都绘有以宗教神话为题材的图像,腾跃的青龙,振翅欲飞的朱雀,纠集的龟蛇,飞扑的白虎,造型十分生动,形象极为鲜明,竟以连续的莲花火焰网状图案来衬托,这种道教与佛教艺术的事例,出现了崭新的意境,反映了佛道思想在斗争可共存,又在斗争中互相融合的特点。
  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文物可大多佛道杂揉。如延昌十六年(576)文书可载:“大德比丘某甲敬移五道之神,佛弟子……信女某甲持佛五戒广修十善,宜享遐龄,永保难老……急急如律令。”延昌三十六年(569),大德比丘某甲随葬衣物疏与此相同。承阳二年马德惠为父母造的报恩塔,塔上部刻佛像,下部卿刻着道教的八卦,而且按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的寓意刻着父、母、长男、中男、长女、中女、少女等形象。
  在阿斯塔那古墓中既出土有道教文书符箓,又发现有伏羲女娲图。此图中伏羲、女娲南北相对,均人首蛇身,头束发髻,着交领大袖襦,肩披长巾,双袖飘举,奔腾活跃。周围天花飞旋,云气缭绕,并缀以日月星辰。这种古代神话中的伏羲、女娲与道教文书均从古墓中出土,则反映了道教与古代神话相融合的艺术形象。
  七、伊斯兰教
  1、传入与传播
  公元 10世纪伊斯兰教传人新疆,传人吐鲁番是在明洪武十六年(1383)秃黑鲁帖木尔的幼子黑的火儿者立为别失八里的察合台之后。黑的火儿者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和狂热的伊斯兰教推行者。他执政不久,即发动了对尚未信仰伊斯兰教的高昌地区的“圣战”,占领了高昌回鹘的都城哈喇和卓,强迫当地居民改信伊斯兰教。战争不仅使大批佛教僧侣被杀,吐鲁番地区悠久灿烂的佛教文化被破坏殆尽。到15世纪末全地区被伊斯兰化。
  传播于吐鲁番地区的伊斯兰教主要是逊尼派和苏菲派。
  2、清真寺与麻扎
  清真寺种类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是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译,意为“叩拜之地”、“礼拜场所”,故又称“礼拜寺”。
  吐鲁香地区的清真寺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普通清真寺、加曼清真寺和艾提尕清真寺。1995年底全地区共有清真寺925座,其中普通清真寺640座、加曼清真寺262座、艾提尕清真寺23座;属维吾尔族的清真寺878座、回族清真寺47座。
  普通清真寺主要是供穆斯林群众每日5次礼拜之用。这类清真寺一般比较简陋,有大门庭院、礼拜堂组成。礼拜房多为土坯修建的平顶房,容纳人数较少。
  加曼清真寺意思是“聚礼之处”。按教规穆斯林必须在每个星期五(主麻日)的正午,到清真寺去参加集体礼拜,加曼清真寺就是供集体礼拜之用,因此这种寺的建筑面积一般都比较大,除礼拜大殿和宣礼楼外,大都附设教经堂或经文学校(现均已取消)以及供礼拜者做“大小净”的场所和设施。农村人口较集中的村落一般有1座,人口较少的则几个村联合修1座。
  “艾提尕”系阿拉伯语与波斯语的复合词,意为节日活动场所。艾提尕清真寺就是供穆斯林群众欢度肉孜节和古尔邦节等伊斯兰教节日时作礼拜用的,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较多。这类寺的建筑规模比当地的加曼寺还要大,占有的宗教寺产更多,神职人员也更齐备。高级神职人员一般由当地声望最高、宗教知识最渊博的宗教人士担任。艾提尕清真寺一般都座落在穆斯林群众比较集申的城、镇,是城镇和乡村穆斯林宗教活动的中心。其特点是建筑面积大、容纳人数多,旧时多附设宗教学校、宗教法庭。建筑艺术多代表当地最高水平。
  吐鲁番地区的清真寺不仅规模大小不同,而建筑艺术和风格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近似庙宇的殿堂式建筑,回族清真寺大多属此类,具有代表性的是鄯善县东巴扎大寺(该寺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即1907)、吐鲁番市东大寺和西大寺。寺院一般为四合院,西边是主体建筑 --- 礼拜大殿,其他各面建有神职人员住房等。大殿为中国庙宇式,中脊高隆,飞檐四出,红漆木柱支撑着三面回廊。殿堂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镂花门窗,古朴典雅,使整座大殿于雄伟的气势中,透出古香古色。另一类为中亚式尖拱形洞式门宙、弯窿式圆拱屋顶。维吾尔族、乌孜则克族等少数民族的清真寺都属这一类。
  重点清真寺
  吐鲁番市卡孜哈纳清真寺 位于吐鲁番市新城西段,座南朝北,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约为公元 1747年(回历1151)即吐鲁番回部王额敏和卓时期。占地面积2750平方米,建筑面积1 830平方米,寺门塔楼上的呼唤楼顶饰有“新月”,“新月”距地面17米。塔楼两边各有3柱护立,巍然高耸,宏伟壮丽。造型艺术既有民族风格,又富有伊斯兰特色。可供1000人跪拜祈祷,该寺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吐鲁番市东大寺 位于吐鲁番市新城,属回族大寺,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1980年重新维修,占地 4.5亩,可供3000人跪拜祈祷。
  吐鲁番市西大寺 位于吐鲁番市新城,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占地面积4亩,可供1000人跪拜祈祷。
  吐鲁番市加帕尔伊麻木清真寺 位于吐鲁番市老城,1978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占地2105.68平方米。
  吐鲁番市苏公塔清真寺 位于吐鲁番市葡萄乡,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为著名的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的长子苏来曼与苏公塔同时建造的。占地面积5 亩,可供8000人跪拜祈祷,1957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吐鲁番市艾力帕塔霍加墓清真寺 位于吐鲁番市三堡乡西 0.8千米处,占地面积约9亩。相传200多年以前由艾甫力丁的夫人阿夏汗修建,后改为讲经堂、艾力帕塔霍加墓清真寺系维吾尔语即“首府讲经堂”。1988年当地穆斯林捐资修建了冬夏活动场地,可供4000人跪拜祈祷,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吐鲁番市沙河子麦德日斯清真寺 位于吐鲁番市葡萄乡政府附近。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左右,占地面积3亩多。由一名叫铁木尔卡孜阿訇的人倡导修建,当时共修6个拱北。民国19年(1930)阿布力米提卡孜阿訇捐资修建12间房屋,作为培养伊斯兰教专职人员的学校。1980年群众集资重新修建,可供1400人跪拜祈祷。
  吐鲁番市木头沟霍加墓清真寺 位于吐鲁番币胜金乡。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1980年重新维修,占地面积3亩多,可供250人跪拜祈祷。
  鄯善县辟展镇清真寺 位于鄯善县辟展乡。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占地面积 1408平方米,可供3000人跪拜祈祷。
  鄯善县东巴扎东大寺 位于鄯善县东巴扎。始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是从兰州请来工匠建造的,系回族清真大寺,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可供1000人跪拜祈祷。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鄯善县吾鲁合吐尔清真寺 位于鄯善县辟展乡。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占地3.3亩,可供 3000人跪拜祈祷。
  鄯善县鲁克沁王买德日斯 位于鄯善鲁克沁镇,大约建于清乾隆年间 (约1738),寺院占地1.5亩,墙高30米左右,房屋40余间,旁边还建有一座小寺专供教民礼拜用,可供3000人跪拜祈祷。
  鄯善县吐峪沟霍加墓麻扎清真寺 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乡,两层楼房寺院,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鲁克沁王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建,占地面积 3.5亩,1984年重新维修,可供 6000人跪拜祈祷。
  托克逊县博斯坦清真寺 位于托克逊县博斯坦乡,建于清雍正二年 (1724),清1890年扩建,1980年群众集资进行了重建,占地面积 5658平方米,建筑面积3104平方米。可供550人跪拜祈祷。
  托克逊县霍加墓买德日斯 位于托克逊县夏乡 政府驻地东侧,大约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寺院为一座包括17个拱拜孜的经文学校。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被全部拆除,重新修建了面积为 9900 平方米的一座包括十间房屋,一个拱拜改的大清真寺。 1921年又修建了由两排圆木柱顶棚的共长42米的内殿和外殿。现在的寺院是1982年重建的,占地面积6 660平方米,可供4000人跪拜祈祷。
  重点麻扎
  吐鲁番市西衣提布孜尔尕霍加墓 位于艾丁湖乡 人民政府驻地东 8千米处庄子村境内,占地面积 13 2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5 平方米。 相传 15 世纪后期,一个叫西衣提布孜尔尕的人来此传教死后安葬在此,故名霍加墓。
  吐鲁番市安江霍加墓 位于艾丁湖乡人民政府驻地 3千米处古勒巴格村境内,占地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 990 平方米。15 世纪从中亚安集延 (维吾尔语称安江)来此传教的一位长发女人死后安葬于此。
  吐鲁番市阿勒同霍加墓 位于艾丁湖乡人民政府驻地 5 千米也木什村境内,占地面积 660 平方米,建筑面积 330 平方米,拱拜内有雕刻像,用黄金粉饰而成。“阿勒同”系维吾尔语即“黄金墓”之意。
  鄯善县艾力艾克拜尔麻扎 位于吐峪沟乡政府南 8千米的洋海夏村西部,系陵墓园地,占地 5 亩,土木结构,尚保存完好,相传是一个叫艾力艾克拜尔的阿拉伯人在德西特格尔亚拉的一次圣战中失败后逃到这里病故后葬在此处,为纪念他而修建了这座陵墓。
  鄯善县吐峪沟麻扎 全称吐峪沟艾苏哈卜·凯赫夫麻扎。俗称“圣墓”、“圣人坟”,位于鄯善县火焰山南麓之吐峪沟,与著名的吐峪沟千佛洞毗邻。“艾苏哈卜、凯赫夫”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洞中人”。据传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麦加以西某国的叶木乃哈等5人来东方寻求“天意”,行至吐鲁番遇当地牧羊人及所携一犬,遂结伴同行,至火焰山南麓之吐峪沟,见一石洞,即人而修行。300 年后始出洞,旋又入洞,此后不再复出,6人1犬终修行为圣。洞在山腰上,内有一犬状石,洞口有木栅栏,内陈一木棍,传为七贤所遗之物,摸之可获福佑庇护。洞外有一拱北 (土坯砌筑和圆顶陵墓建筑),土木结构,室内无坟,四壁悬挂匾额锦幢,为朝圣者祈祷之所,周围以土墙围圈,内广布伊斯兰式土坟,此麻扎影响很大,朝拜者除新疆外,还有来自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穆斯林。
  3、朝觐
  朝觐是伊斯兰教“五功”"之一,是穆斯林朝觐圣城麦加克尔白的一系列宗教礼仪活动的总称。伊斯兰教规定凡具有一定条件的穆斯林,不分性别,生平必须亲赴麦加“朝觐”一次,特殊情况例外。
  新中国成立以前,去麦加朝觐只有少数,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穆斯林翻身得解放,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壮大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吐鲁番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广大穆斯林逐步摆脱了贫困向小康生活迈进,相当一部分己具备了赴麦加朝觐的经济实力,党和政府对朝觐工作也做出了周密的安排,分期分批地统一组织广大穆斯林去麦加,使一大批穆斯林群众实现了多年的愿望,1981-1995年底,吐鲁番地区到麦加朝觐的人员共有2155名,其中吐鲁番市 975人、鄯善县 565人、托克逊县 615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