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心如老骥常千里①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94年3月份是赵朴老最忙、最累的一个月。刚刚开完全国政协会议,接着又召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扩大会议(3月20日召开)。会上要讲话、会下的许多事情要亲自过问,花费了很多精力。3月26日下午,朴老到会里听取了秘书长们的工作汇报,研究了佛协的全年工作计划,以及会长扩大会议工作落实情况等等。27日(星期日)又会见客人又题字(文思敏捷一文中已提到此事),还要做出差前的准备,繁忙的赵朴老真是把休息日都搭进去也不够用。

是年的4月1日,台湾的星云法师要回南京为其母亲扫墓,领导上决定请赵朴老赴南京迎接。于是,3月29日下午六时半,朴老和夫人陈邦织(我们称陈老)及有关工作人员登上了开往南京的火车,我和游骧副秘书长到车站送行。朴老进到软卧车厢后微微闭上了眼睛,显得有些疲劳。我问:“朴老您今天太累了吧?”陈老说:“他今天有点感冒,这几天也太累了。”朴老听后笑着说:“这几天是有些累,27日我整整忙了一天,那天你也去了,也看到了。28日又有很多事情,又忙了一天,晚上又睡得很晚。今天手头有不少事,需要处理,搞得也比较累。因上了年纪,体质差,抵抗力也不行了,稍一累再不注意就感冒。”朴老停了片刻又说:“现在事情太多了,特别是一些朋友求办的事,人家很难开次口,求你一次,关系又很好,又不能不管,可有些事办起来很劳神。再说,一般小事人家就不找我了,求办的事,都得花费不少时间。”朴老最后说:“我都快90岁的人了,现在还像青壮年一样干工作,身体不行了,人不服老不行啊!”我说:“朴老您太累了,早点休息吧!”朴老笑着说:“没事,没事。”这时朴老仿佛又来了精神,说着从一本书中拿出一张写着毛笔字的纸,笑着对我们说:“这几天我浑身觉得没劲儿,但我总是给自己鼓劲儿,今天来之前,我给自己抄了一首诗,你们看看。”朴老把写好的诗放在小桌上,上面写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字迹潇洒苍劲有力。朴老接着说:“我总是这样,要不断地给自己打精神,给自己鼓劲儿!一个人就得这样,不要迁就自己,要自己给自己提精神。”我笑着说:“我们应该向您老学习,您这种精神太让我们感动了!这首诗真好啊!”这时游骧同志拿起诗稿反复看,打趣地说:“我真是爱不释手啊!”车快开了,游骧同志放下诗稿,我们即下车到站台上。

列车徐徐地开动了。朴老隔着明亮的玻璃窗不断地向我们挥手,我们看着朴老慈祥的面孔,随着列车逐渐远离了我们,我的眼有些模糊了。这位88岁的老人,就像一名战士为迎接新的战斗任务“出征”了,为了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早日实现,他早已忘记了疲劳、病痛,他肩负着重要使命,靠着精神的力量支撑着自己,他虽是“老骥”,也志在千里,这种不服老的拼搏精神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在回来的路上,我坐在车里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一次次地回味着那首诗。朴老抄写的是曹操的一首名诗——《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中的名句。这首诗世代传诵,不知激励过多少人,朴老把它写出来就是用来鞭策自己,要老当益壮,虽已暮年还要积极地工作,建功立业。

抄写伟人、名人的诗句用以鼓励自己,是朴老多年来的习惯,他总是用这些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记得在一次中国佛学院开学典礼会上,朴老对同学们讲话时就曾这样说过:“……做有利于人类的事,有利于众生的事,不做不利于人类、众生的事。佛教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己要常常提醒自己众善奉行,自己勉励自己。我虽然已是80多岁的人了,但我还在常常抄一些古今中外的格言,譬如陶行知的每日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四问本是我写给自己看的,有些年轻的法师看后很喜欢,所以我也就写给了他们(朴老曾把每日四问于1985年11月抄写给中国佛学院的法师、同学留念)。还有爱因斯坦的格言,我给他加了‘每天的提醒’。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赏我领受了的和至今在领受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常为发现自己占有了同胞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我把它抄下来提醒自己,也有青年朋友看到喜欢,我就抄给他们,我给中国佛学院的同学也抄过。”朴老抄写过的东西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朴老这次赴南京,为了工作身体疲倦不言累,自己有病也置之度外,他把抄写的诗句带在身边不时地翻看,就是靠着精神的力量支撑着、坚持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自己给自己提精神”。

赵朴老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老化,疾病不断緾身,常住院治疗。因其身兼数职,亲朋挚友甚多,请其办事或求墨宝的人应接不暇,工作自然繁忙、劳累。但朴老从不迁就自己,常以顽强的精神,过人的毅力,战胜疲劳和困难。总以负责的精神,慈悲的心愿,强打着精神,能办的事情即尽力办之。1995年8月,赵朴老曾写到:“或问‘您何以有如此好精神’,答云‘我的精神是打起来的’,有诗为证。”诗中写到:“打起井中水,喜见生波澜。不惟自饮濯,亦可溉良田。”朴老以“打水”为喻,阐明了“打精神”的用意,他“打精神”如同“打起井中水”,这水不仅自己受用,更有利于他人。为什么总给自己打精神?在赵朴老看来,一个人只要一息尚存,就应工作,不能懈怠。为报众生之恩,就应该时时刻刻做事情,不断为人民作贡献,以此报答众生的养育之恩。1996年1月,赵朴老曾写了一首《口占》——“大病几殆”。诗中写到:“一息尚存日,何敢怠微躬?众生恩不尽,世世报无穷。”这充分表现了赵朴老报恩的崇高精神。

年近九旬的赵朴老,按年龄早该休息颐养天年了,而今却比谁都忙。他南京之行的繁忙,是为海峡两岸的佛教事业,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而他一生的繁忙,也都是为他所爱的祖国和信奉的佛教事业及其他人。他虽已暮年,不顾年高多病,他心如老骥,常志在千里,一直天天强打着精神工作着,几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地奋斗着。

注:①此文题目引自宋代诗人陆游《赴成都》一诗中的句子:“心如老骥常千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