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陋室杂谈(三)堕落之因乃无明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陋室杂谈(三)堕落之因乃无明
  说起众生为什么会沉沦堕落,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心里边有个叫无明的东西,所以这无明的罪过实在是太大太大。那么无明究竟是个什么?《佛学词典》曰:“无明谓黯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痴之异名也。”所以,我认为无明才是一种心理的状态,与无明相对的是智慧,智慧和无明一样,都是心的作用。也就是说无明是心识处于昏昧中的一种状态,心识清醒了以后的状态,就是智慧。从这里我们更可以看出吴先生说的:“如来藏是佛的一种心理状态,”这句话的问题了。
  如来藏对应的是法身,二者一个是真如染污时的状态,一个是真如清净以后的状态。不管是真如,还是如来藏或法身,都是无为法。而无明和智慧都是有为法,一个是有漏的有为,一个是无漏的有为。既然无明来自心识,心识又由如来藏的藏识而起,说如来藏是心理状态,就象说水是波的状态一样,从逻辑上无法成立。
  无明的罪过大家都清楚,咱们用不着再去声讨它。我想谈的是无明都有哪些种类,以及它们的成因是什么。按照不同经论教派的的分判之法,无明由粗到细可以划分为两种、四种、五种、十五种等类别,我觉得将其归纳一下,主要是三对无明:
  1. 从主次来说,为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起信论》说:“迷于法界理之原始一念,为根本无明。因根本无明而起之三粗六惑业,为枝末无明。”小乘从不知道有根本无明,其所破者,是枝末无明。小乘虽然也开悟、也见性,但从所破的无明就可以看出他与大乘的差别有多么的巨大。
  2. 从状态来说,为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无始无明就是根本无明,因从无始以来就一直处于暗昧之中,故名之。一念无明是对某个具体的事物不明了,比如宗门参究的话头,因昧于一念而得名。
  3. 从粗细来说,为依他起之无明和遍计执之无明。这两种无明都是根本无明,我是根据其起因和表现形式,分别给予命名。依他起之无明是细无明,顾名思义,是由依他起性生起的。遍计执之无明是粗无明,顾名思义,是由遍计所执性生起的。我们常说起心动念,其实起心和动念严格说来是有区别的。起心的意思是感知、是了别,动念的意思是做意、是分别,我们的心念在不同的阶段,所生起的无明也不一样。从心的作用来讲,依他起之无明是常,因为只要心生就时时有念生,就时时在了别;遍计执之无明是无常,因为它只是在牵涉于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概念,在分别、做意的状态下才会起现行。当年卧论禅师犯的错误,就是以遍计执之无明暂时的隐伏为息灭,以为只要能持续保持这种状态,就可以打破无明。所以六祖一闻其偈颂,就知其病落何处,因为清净依然是无明,而且是最根本的无明。
  修心中心的人,个个都想明心见性,见性的关键,就是要打破依他起和遍计执这两种根本无明。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打败敌人,首先应该了解敌人,欲想打破无明,我们首先也应该了解无明,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别搞来搞去,自以为把敌人已经消灭了,而敌人却活得好好的,您别当我这是危言耸听,这种人心中心里边我见的多了。
  依他起之无明,其实就是俱生无明。俱生无明的俱生两个字很关键,它的意思是俱念而生,也就是伴随着念头的生起而自然生出的。这种伴随着别的东西自然而生起的作用,就是唯识三性中的依他起性,所以说俱生无明是由依他起性而起的。俱生无明的起因是俱生我执,而俱生我执又来自八识田中熏染的执着的种子。因为这个种子无始以来就一直存在,所以我们的根本无明也是无始以来就有的。
  明白了俱生无明是伴随着念头的生起而自然生出的,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这个无明是在哪种念头上产生的?截止到目前我在经论上还没有找到现成的答案。这个问题我自己思考了许久,比较来比较去,我认为应该是伴随着微细流注产生的。我的根据是,一切众生最初产生的一念,反映的应该是客观事物真实的实相,而不是无明。原因很简单,因为微细流注只有佛才能打破,包括等觉以下的菩萨都破不了它。如果微细流注最初所见不是实相,如果只有在打破了微细流注以后才能见实相,那就意味着除了佛以外的其他人,都不能开悟,不能见性,无明也就永远不能被打破了。所以我的看法是微细流注就是实相,虽然我们最终成佛的时候必须要将之打破,但是在见性的当下,还是暂时得借助于它。认为微细流注就是实相的话,我以前没见第二个人说过,后来在吴立民先生的《楞伽经讲记》上看见他也是持的这样一种观点,这才确信自己的看法没错。
  微细流注是最短的念头,短到什么程度?据说每一刹那都有九百个念头起灭,而六十个刹那加起来才是一弹指的工夫。我试了一下,一弹指大概也就是一秒钟,这就意味着在一秒钟之内,我们的心念上就已经有五万四千个念头起灭过了。我们八识田的种子就象寄生虫一样,当每个微细流注的念头产生后,自然引生出这个是我(俱生我执)那个是它(俱生法执)的分别。也就是说,微细流注每一个真实念产生的当下,随之就被执着的种子给转化,而变成俱生无明。由于这种分别和转化非常微细、非常牢固,以致于我们根本就观察不到它的产生,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微细流注从反映实相的真念,被执着的种子转变成无明妄念的看法,一开始我也没有经论上的观点来支持,究竟合不合佛意尚无十分把握,后来发现这个世上还是有知音的,他――就是晋美彭措法王。
  在希彭措益堪布所著的《定解宝灯论新月释》有这样一段论述:“上述轮回中的众生与证悟的佛是基现的各种变现,基现则是从本基中产生出的属于第二刹那的法。在这个产生基现的本基中,没有众生、如来、轮回、涅磐等等,这个第一刹那的本基,就是无上大圆满中的究竟心性,也就是圣凡的共同所见境。在第二刹那的基现中,认识并安住于本基实相的是如来,未安住而迷失的即是众生,这时才产生了佛与众生的差别。这个观点在各种《定解宝灯论》注释中都未提到,而是法王如意宝在以大圆满窍诀部的观点广讲《定解宝灯论》时所传讲的,无垢光尊者在《句义宝藏论》中也广述了这个观点。”
  在这一段话中首先出现了一个“本基”,这个本基堪布说得很明白,“就是无上大圆满中的究竟心性”,也就是佛和众生共同的能够生起觉知、产生做意的心的本性(关于这个“本基”,我在下一篇“本来面目”中还要详谈)。在本基的基础上,又出来了“基现”和“变现”。按照堪布的说法,第一刹那的本基是圣凡的共同所见境,在第一刹那的本基中,是没有众生、如来、轮回、涅磐等等差别的,这一切的差别,都是在第二刹那的基现中的变出来的。在这里,法王没有明确指出本基的第一刹那和基现的第二刹那是什么,但一定说的是最短、最微细的念头,也就是微细流注。佛和众生的差别,就是在微细流注第一刹那的实相之念产生后,第二刹那的基现往哪个方向去转。“认识并安住于本基实相的是如来,未安住而迷失的即是众生”。佛因为已经断尽了能够生起俱生执着的种子,所以自然认识并安住于本基的实相;而等觉菩萨以下的众生因为种子没有除尽,在第二刹那被种子转成俱生之无明,而迷失了本来。
  法王的这个观点还为我解开了另外一个迷惑,就是所谓的消灭微细流注,到底是把这种念头从根本上消灭,还是仅仅转化掉其中引起俱生执着的种子?如果简单地望文生义,既然讲消灭,当然是把这种一个紧接着一个的微细念头全都消灭才对。但问题是微细流注消灭之后,佛还有念无念?若有,是个什么念,莫非是个比微细流注更细的念?若无,那佛菩萨的智慧又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千处祈求千处应的?上面的那段话明确了我以前的一个猜想,那就是所谓消灭微细流注,消灭的是众生识田中俱生的种子,消灭的是这个种子念念把实相转变为无明的作用。
  不过这里还有个问题,我一时没有完全理清。按照汉藏两地共同的观点,俱生我执的种子是在十地位才能消灭的,现在的问题是这个俱生我执的无明是不是众生最后的最微细的无明?藏地依据《十地经》和月称菩萨的《入中论》,认为十地之上就是佛位,十地后心入金刚喻定灭微细流注而成佛,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而汉地在十地和妙觉之间还设有等觉一位,并说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按汉地祖师的说法,《十地经》本是《华严经》的“十地品”,华严当初翻译的时候只译出十万颂中的四万八千颂,缺漏的内容就包括“等觉品”。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生相无明是不是俱生我执的无明,如果不是,那么这个无明又是如何来的,怎样去灭?希望精通教理的朋友能帮我解答一下。
  明白了什么是依他起无明,什么是遍计所执无明就好理解了。这个无明又分见、思两部分,见是昧于理,思是惑于事,也就是我们说时常的见惑和思惑。大家平时说的见性断惑,只是遍计所执引生的见分无明,思上的烦恼要等到七地伴随着俱生我执的除灭,才能一起断掉。依他起和遍计执这两种无明,分辨起来并不难:前者细而难识,后者粗而易辨;前者是后者的因,后者是前者的果。站在台面上招惹是非的是遍计无明,真正在背后操控的黑手,是依他起这个俱生无明。这二者的关系很象现今社会上的不良青少年和躲在他们身后的教唆犯,你抓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子容易,想抓他背后指使的人可就难多了。所以遍计无明虽然粗猛,却容易对付,只要到大乘见道位般若一开实相一见,就打破了。而依他起无明则极难应对,要到七地才能破俱生我执,十地才能破俱生法执。
  对于由微细流注引生出的这种俱生无明,世尊在《楞严经》上是这么说的:“阿南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这里的“湛”,指的是微细流注由本基转变为基现以后,在第二刹那生成无明以后的念,而不是无明未生之前的念。“想元”就是八识田中含藏的俱生我执的种子,这个种子熏染得久了于是积以成习,跟随微细流注念念而起,经其加工之后的念头就是最微细的妄想。这种无明一定要等到微细流注消灭(转化)了以后,才能得以除灭。六根互用菩萨也能有限地做到,但圆满的互用开合,是佛的境界,所以说只有佛一人才能消灭微细流注。只有当微细流注消灭之后,不空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能量才能彻底释放,如来的一切果德才能完全开显。
  知道了什么是无明,特别什么是断依他起无明和遍计执无明,自己的枪应该往哪儿瞄准,先消灭哪个敌人,后消灭哪个敌人,什么时候才能把所有的敌人都消灭干净,大家心里就有数了。所以各位兄弟们,后边的路还长着哪,大家所孜孜以盼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究竟圆满的无上佛果,离我们还很遥远。好好努力吧!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