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辨中边论》探微(4)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济群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辨无上乘品第七

  《辨中边论》共七品,前六品主要从境、行、果三方面介绍修学佛法的整个内容。本品名为《辨无上乘品》,“无上乘”意为无上大乘,主要说明大乘的殊胜。也就是说,大乘在佛法中是最殊胜、最究竟的。在唯识另一部重要论典《摄大乘论》中,具体谈到了十种殊胜,以此说明大乘殊胜于小乘。《无上乘品》的重点,也是说明大乘的殊胜超过小乘。瑜伽唯识的论典特别提出大乘是佛说,并显示大乘殊胜于小乘,可以说是唯识学的又一大特色。

  本品共二十九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显示大乘的殊胜。三种无上是:正行无上、所缘无上、修证无上。这三种无上从境行果三个方面显示大乘的究竟:正行无上指行,所缘无上指境,修证无上指果。

  甲一、总  标

  已辨得果,无上乘今当说。颂曰:

  总由三无上,说为无上乘。谓正行所缘,及修证无上。

  论曰:此大乘中总由三种无上义故,名无上乘。三无上者,一正行无上,二所缘无上,三修证无上。

  《无上乘品》通过三种无上来说明大乘无上。所以,大乘叫做无上乘。三无上为正行、所缘和修证无上。正行指修行的方法,所缘指大乘所缘的境界,修证指通过修行最终证得的结果。所谓无上,也就是佛法中最高、最究竟的。

  “论曰:此大乘中总由三种无上义故,名无上乘。”大乘之所以被称为无上乘,原因是它具有三种无上义。

  “三无上者,一正行无上,二所缘无上,三修证无上。”哪三种无上呢?第一是正行无上,修行方法是最高的;第二是所缘无上,所缘境界是最殊胜的;第三是修证无上,所证境界是最圆满的。

  甲二、正 行 无 上

  此中正行无上者,谓十波罗蜜多行。此正行相云何应知?颂曰:

  正行有六种,谓最胜作意,随法离二边,差别无差别。

  论曰:即于十种波罗蜜多随修差别有六正行,一最胜正行,二作意正行,三随法正行,四离二边正行,五差别正行,六无差别正行。

  正行无上指十波罗蜜行,共有六种。

  “论曰:即于十种波罗蜜多随修差别有六正行。”正行的内容指十种波罗蜜多,也就是十度。十度的修行特征,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说明,所以又称为六种正行。

  其中,第一是最胜正行,第二是作意正行,第三是随法正行,第四是离二边正行,第五是差别正行,第六是无差别正行。兹一一讲述如下。

  乙一、最胜正行

  最胜正行其相云何?颂曰:

  最胜有十二,谓广大长时,依处及无尽,无间无难性,

  自在摄发起,得等流究竟,由斯说十度,名波罗蜜多。

  论曰:最胜正行有十二种,一广大最胜,二长时最胜,三依处最胜,四无尽最胜,五无间最胜,六无难最胜,七自在最胜,八摄受最胜,九发起最胜,十至得最胜,十一等流最胜,十二究竟最胜。此中广大最胜者,终不欣乐一切世间富乐自在,志高远故。长时最胜者,三无数劫熏习成故。依处最胜者,普为利乐一切有情为依处故。无尽最胜者,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无穷尽故。无间最胜者,由得自他平等胜解,于诸有情发起施等波罗蜜多速圆满故。无难最胜者,于他有情所修善法但深随喜,令自施等波罗蜜多速圆满故。自在最胜者,由虚空藏等三摩地力,令所修施等速圆满故。摄受最胜者,无分别智之所摄受,能令施等极清净故。发起最胜者,在胜解行地最上品忍中。至得最胜者,在极喜地。等流最胜者,在次八地。究竟最胜者,在第十地及佛地中,菩萨如来因果满故。由施等十波罗蜜多,皆有如斯十二最胜,是故皆得到彼岸名。

  “论曰:最胜正行有十二种。”最胜正行有十二种,最胜也就是最殊胜的。所谓最胜正行,以十波罗蜜多为例,每一波罗蜜都具足这十二种殊胜的特征。当然,好与不好是相对而言的,十波罗蜜多相对于声闻、缘觉的修行来说是最好的。十二种正行分别为:一广大最胜,二长时最胜,三依处最胜,四无尽最胜,五无间最胜,六无难最胜,七自在最胜,八摄受最胜,九发起最胜,十自得最胜,十一等流最胜,十二究竟最胜。

  一广大最胜。“此中广大最胜者,终不欣乐一切世间富乐自在,志高远故。”什么叫广大最胜?菩萨修十波罗蜜的目标是成佛,决不会羡慕世间的荣华富贵。世人做好事,比如修布施、持戒等,目的只是为了生天,或发财、当官,眼光很狭窄,心量很狭小。而菩萨修十度不是为了这些,乃至世间一切荣华富贵统统不要,唯一的目的只是成佛。所以叫“广大最胜”,因为追求的目标广大的缘故。

  二长时最胜。“长时最胜者,三无数劫熏习成故。”什么叫长时最胜?十度的修行,所经历的时间非常漫长。修十度,不是一天两天地修,不是一年两年地修,也不是一生两生地修,而是从初发心开始,一直修到成佛了还在修,历经三无数劫而修,所以叫“长时最胜”。

  三依处最胜。“依处最胜者,普为利乐一切有情为依处故。”什么叫依处最胜?修十度,不是以一个或两个有情为对象来修,而是以一切有情为对象来修。如果说只对着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丈夫、亲戚朋友修,或只对着自己的国家修,或只对着人类而不对其他有情修,这样的依处都不是最胜的。菩萨的修行以一切有情为依处,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是菩萨慈悲的对象,都是菩萨修十度的对象。乃至看到蚂蚁、蚊蝇,都要对着它们修。晚上不要点蚊香,被蚊子咬的时候,就可以修六度。怎么修呢?叮你的时候,可以修布施;不杀它,是持戒;忍受它的叮咬,是忍辱;长时间让它叮而不把它赶走,是精进;痒痛难当时不动心,就是禅定;被蚊子叮的时候,如能三轮体空,无我无法,那就具足般若了。所以,对着蚊子也可以修六度。可见修六度并不是很复杂的,不要有畏难情绪。

  四无尽最胜。“无尽最胜者,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无穷尽故。”修十度的功德和利益没有穷尽,因为修十度的菩萨把功德都回向到佛果。而且,成佛后还要继续修十度,尽未来际地修,永无止境地修。

  五无间最胜。“无间最胜者,由得自他平等胜解,于诸有情发起施等波罗蜜多,速圆满故。”无间最胜必须建立在胜解的基础上。这里所说的胜解,是指菩萨在修十度时,把有情看成与自己一体,自他不二。菩萨在修布施时,不是想着“我在布施众生”,而是觉得众生跟自己是一体的,没有人我自他的分别。正是因为没有这些人我自他的分别,才能真正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修十度的功德才能迅速圆满。

  六无难最胜。“无难最胜者,于他有情所修善法但深随喜,令自施等波罗蜜多速圆满故。”菩萨不仅是自己修十度,也把自己和众生看成一体来修。当菩萨修十度时,会尽心尽力地去修;看到一切有情修十度时,也能由衷地随喜赞叹。随喜赞叹的功德很大,即使你没有修十度,但看到有情修十度时能够随喜,他的功德也等于是你的功德。把这些功德积累起来,资粮很容易圆满。修随喜功德并不容易,尤其是女众同学。一般来说,女性的嫉妒心比较强,不容易修随喜。所以,修行首先要学会克服嫉妒心,培养随喜心。如果能把随喜心培养出来,心量会逐渐扩大,从而成就“无难最胜”。修十度并不是难事,但前提是必须建立在自他平等的基础上。把自己和他人看成是一体,修随喜就比较容易。如果没有这种心量,看见别人得到荣誉或利益就不舒服,往往会纠缠于人我是非之中,那就很难修行了。

  七自在最胜。“自在最胜者,由虚空藏等三摩地力,令所修施等速圆满故。”虚空藏三摩地不是一般的禅定,而是以契入空性为基础的殊胜三摩地。菩萨依此修布施等,就能速得圆满。

  八摄受最胜。“摄受最胜者,无分别智之所摄受,能令施等极清净故。”登地前,是在妄识的基础上修习十度。到了初地以后,无分别智生起,菩萨依无分别智修习十度,能令所修的十度逐渐从凡夫心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趣向清净。

  九发起最胜。“发起最胜者,在胜解行地最上品忍中。”十度从胜解行地发起,见道之前的修行,包括资粮位、加行位,皆属于胜解行地。在资粮位、加行位时,对于真理只是一种认识,并没有真正地见道、证道。如果能契入空性,就不再是简单的认识和理解了,所以叫“胜解行地”。

  十至得最胜。“至得最胜者,在极喜地。”在极喜地中生起的十波罗蜜为“至得最胜”。因为地前修习的六度都是有漏行,到初地成就胜义菩提心,十度行才从有漏行转向无漏行。至得的“得”,代表着胜义菩提心的成就、无漏十度行的获得。

  十一等流最胜。“等流最胜者,在次八地。”从第二地到第九地所修的十度,都叫等流最胜。从第二地开始,无漏十度行的修习,在每一地力量都渐渐增加。前前会影响到后后,后后是前前的延续,所以叫“等流最胜”。

  十二究竟最胜。“究竟最胜者,在第十地及佛地中,菩萨如来因果满故。”究竟最胜指法云地及佛地中所修的十度。菩萨道的修行进入法云地、佛地时,转舍烦恼、所知二障,究竟证得空性,圆满无上菩提、涅槃所成就的果实。此时所修的十度自然最为殊胜,所以叫“究竟最胜”。

  “由施等十波罗蜜多,皆有如斯十二最胜,是故皆得到彼岸名。”菩萨修习的十度,具备十二种最胜的特征,只有这样的善行,才能称为十度。而凡夫所修的布施等善行,因为不具备这十二种最胜的特征,只能带来人天福报,不能称为波罗蜜多。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信佛最为虔诚的一位皇帝,曾数次舍身到寺院当下人,替寺院的僧众行堂、扫地。梁武帝本身对佛法也很精通,经常登坛讲经说法,同时还建造了很多寺院,度化了很多人出家。菩提达摩来到中国时,梁武帝把他请到宫中相谈。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我即帝位以来,盖了很多寺庙,度了很多人出家,功德一定很大吧。菩提达摩却回答说:没有功德。这对梁武帝打击太大了:没有功德的话,那是什么?菩提达摩说:那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若无。

  虽然说无论带着什么动机和发心去做,每件善行肯定会有结果。但这些功德、福报好比过眼云烟,虚妄不实。当皇帝也就几十年,过去就没有了,所谓“虽有若无”。因为没有十二种最胜,所以,梁武帝的功德不可以称为“波罗蜜多”。

  何等名为十到彼岸?颂曰:

  十波罗蜜多,谓施戒安忍,精进定般若,方便愿力智。

  论曰:此显施等十度别名。施等云何各别作业?颂曰:

  饶益不害受,增德能入脱,无尽常起定,受用成熟他。

  论曰:此显施等十到彼岸各别事业,如次应知,谓诸菩萨由布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普能饶益。由净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不为损害。由安忍波罗蜜多故,他损害时深能忍受。由精进波罗蜜多故,增长功德。由静虑波罗蜜多故,起神通等,能引有情令入正法。由般若波罗蜜多故,能正教授教诫有情令得解脱。由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故,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能令施等功德无尽。由愿波罗蜜多故,摄受随顺施等胜生,一切生中恒得值佛,恭敬供养常起施等。由力波罗蜜多故,具足思择、修习二力,伏灭诸障,能令施等常决定转。由智波罗蜜多故,离如闻言诸法迷谬,受用施等增上法乐,无倒成熟一切有情。

  “何等名为十到彼岸?颂曰:十波罗蜜多,谓施戒安忍,精进定般若,方便愿力智。”什么是十种到彼岸的胜行呢?即施、戒、安忍、精进、定、般若、方便、愿、力、智。

  “论曰:此显施等十度别名。施等云何各别作业?颂曰:饶益不害受,增德能入脱,无尽常起定,受用成熟他。”布施等十种到彼岸的胜行,各自的作用功能是什么呢?偈颂说:饶益、不害、受、增德、能入、脱、无尽、常起、定、受用成熟他。什么意思呢?“论曰:此显施等十到彼岸各别事业,如次应知。”十度的作用,以下分别解释。

  “谓诸菩萨,由布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普能饶益。”布施能饶益一切众生。修布施时,总会给对方带来利益。财布施,使被施者获得经济上的利益;法布施,使听受者得到解脱的利益;无畏施,当有情恐惧害怕时,给予他们力量和安全感。所以,布施的特点是饶益一切众生。

  “由净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不为损害。”持戒的作用和特点,主要是不损害有情。比如持五戒,不杀生就是不损害众生的生命,不偷盗就是不损害众生的财产,不邪淫就是不损害众生的人格尊严及破坏对方的家庭,不妄语就是守信用、不欺骗别人,不饮酒就是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持戒的作用在于不损害他人。倘若犯戒,就可能伤害到别人。

  “由安忍波罗蜜多故,他损害时深能忍受。”安忍就是忍辱,佛教所说的忍辱,不只是在别人伤害自己时能够忍辱负重。根据六度的内涵,“忍”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耐怨害忍,二是安受苦忍,三是谛察法忍。这里所讲的主要是其中的耐怨害忍,即能够忍受怨家对自己的迫害。“忍”体现了一个人的涵养,没有涵养、没有修忍辱的人,当别人伤害到自己的利益时,他的无明火、瞋恨心就来了,很难忍受。现在的影视作品,不是爱情片就是武打片,不是爱就是瞋,恩恩怨怨、打打杀杀。众生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世界。

  “由精进波罗蜜多故,增长功德。”佛经说:修行好比一个人与一万人战。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形成的凡夫心的力量太大了,没有勇猛精进是很难获胜的。所以,精进在止恶修善、转染成净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唯有通过精进的修行,无量善法才能增长,反之只能被贪瞋痴左右。

  “由静虑波罗蜜多故,起神通等,能引有情令入正法。”通过修静虑就能引发神通,然后引导有情趣入正法。引发神通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众生。《阿含经》记载了佛陀的几种教化方式,一是语言的教化,一是神通的教化。不过,神通教化的对象通常是根机差的人。根机好的人一般都用语言教化,根机差的人才需要用神通教化。给他变个什么东西,一下子就相信了。社会上多数人都喜欢这一套,显一下神通,马上就有一大帮人跪在脚下,结果造成交通堵塞。所以说现在的人根机差,因为他们都需要神通来刺激。当然,佛教所讲的禅定,不仅是为了引发神通,更主要是为了引发般若智慧。

  “由般若波罗蜜多故,能正教授教诫有情令得解脱。”般若的作用,主要是能正确教化有情,令有情从生死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解脱要靠般若智慧。有智慧才能解脱,解脱了才能自在。

  “由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故,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能令施等功德无尽。”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能把所修的功德回向到佛果上,使这些功德无穷无尽,无有限量。所以,想使每种行为都达到功德无量,就要入方便波罗蜜多。

  “由愿波罗蜜多故,摄受随顺施等胜生,一切生中恒得值佛,恭敬供养常起施等。”因为愿力的关系,才能在未来生命中生生世世修布施,生生世世遇上佛、法、僧三宝。所以我们要发愿,发愿永远能遇上诸佛,能亲近诸佛,生生世世和诸佛菩萨在一起。然后永远修十度,尽未来际地修,直到成佛。愿力非常重要,学佛的人每天要对着佛菩萨发愿。

  “由力波罗蜜多故,具足思择、修习二力,伏灭诸障,能令施等常决定转。”力主要有两种:一是思择力,二是修习力。思择力,指能正思择缘起因果,于恶法中深见其过,息诸恶行,勤修众善。修习力是以思择力为基础,能正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六度四摄行,由此灭除菩萨道中的种种障碍,使所修的十度长时相续。

  “由智波罗蜜多故,离如闻言诸法迷谬,受用施等增上法乐,无倒成熟一切有情。”由智慧波罗蜜多的力量,能对甚深佛法正确理解而不致有错误。对佛法真正理解之后,就能于十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正确修习。正确修习十度后,就能得到施等法乐,得到利益和受用。同时,也能无颠倒地利益一切众生,引导他们趋向无上菩提。

  最胜正行就是十度。十度中,每一度都包含有十二种最胜。所以称为“最胜正行”。

  乙二、作意正行

  如是已说最胜正行,作意正行其相云何?颂曰:

  菩萨以三慧,恒思惟大乘。如所施设法,名作意正行。

  论曰:若诸菩萨以闻、思、修所成妙慧,数数作意思惟大乘,依布施等,如所施设契经等法,如是名为作意正行。

  有情的行为由身、口、意三业组成,身是行动,口是语言,意是思想,由思想来支配行动和语言。凡夫的观念,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修习十度,必须有正确观念作指导。修行者也必须用正确的想法、观念和心态去修十度,这就属于作意正行。反过来说,如果在错误的思想观念指导下修十度,就是作意邪行而不是作意正行了。

  作意正行的内容主要是闻、思、修三慧,由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才能如法修行。所以,作意正行是建立在闻、思、修三慧的基础上。

  “论曰:若诸菩萨以闻、思、修所成妙慧,数数作意思惟大乘,依布施等,如所施设契经等法,如是名为作意正行。”菩萨修十度时,必须以闻、思、修所成妙慧为指导。所以,修十度不是盲目地修。比如布施,世间人也修布施;持戒,外道也持戒;忍辱,没信仰而有涵养的人也能忍辱,这些并不是佛法特有的。什么才是佛教所修的十度呢?怎样修才属于如法、究竟的十度呢?必须通过闻、思、修三慧,“法随法行”地修。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正思惟非常重要。所以,学佛不是不分别,而是以正思惟去分别。根据经教“数数作意思惟大乘”,经常闻、思大乘经教,思惟大乘经典中是怎样教导我们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经常这样思惟并运用到实际生活,才能从中受益,从中得到法喜。

  此诸菩萨以三妙慧思惟大乘有何功德?颂曰:

  此增长善界,入义及事成。

  论曰:闻所成慧思惟大乘,能令善根界得增长。思所成慧思惟大乘,能正悟入所闻实义。修所成慧思惟大乘,能令所求事业成满,谓能趣入修治地故。

  菩萨用三种妙慧修习大乘佛法,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论曰:闻所成慧思惟大乘,能令善根界得增长。”不断听闻经教,能使善根增长。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善根,同学们能够出家到佛学院来学习,自然是有善根。但如果没出家,或者因缘没有成熟而不能出家,有没有善根呢?善根的力量当然有,但这种力量未必强大,所以接触佛法之后,还要不断听闻经教,学习教理,使自己对佛法的认识和信念也越来越深入,这就是善根增长。所以,听闻大乘能使善根不断增长。

  “思所成慧思惟大乘,能正悟入所闻实义。”学佛者不断思惟经教的道理,就能如实认识诸法的真实。对佛法义理的把握必须通过思考,所以,多闻之外还要思考,也就是正思惟。

  “修所成慧思惟大乘,能令所求事业成满,谓能趣入修治地故。”按大乘教法修行,能使所求事业成功圆满。这里所说的事业,是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佛果的大事,这些都要通过修所成慧来完成,通过修习大乘教法来完成。所以说,“能趣入修治地故”。修就是修十地,治地就是对治烦恼。断烦恼、证真理,这一切都要通过修行来完成。

  作意正行有何助伴?颂曰:

  此助伴应知,即十种法行。

  论曰:应知如是作意正行,由十法行之所摄受。何等名为十种法行?颂曰:

  谓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

  论曰:于此大乘有十法行,一书写,二供养,三施他,四若他诵读专心谛听,五自披读,六受持,七正为他开演文义,八讽诵,九思惟,十修习。

  修习作意正行要具备哪些相应的行为?闻、思、修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论曰:应知如是作意正行由十法行之所摄受。”要成就闻、思、修,必须有十种法行作为基础。作意正行就是建立在十法行的基础上,由十法行所摄受。

  “何等名为十种法行?颂曰:谓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十种法行是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思和修。十法行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非常重要。《金刚经》、《华严经》、《般若经》、《解深密经》等经典中,一再赞叹读诵、书写经典的功德。《金刚经》说:“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金刚经》中赞叹读诵受持功德的内容有好几处,由此可见十法行的重要性。

  “论曰:于此大乘有十法行,一书写。”大乘十种法行中,第一就是书写。佛法的流通,最早是靠口口相传,之后古人通过写经使经典得以流通。现在敦煌莫高窟还保存了很多唐人写经,编辑出版了《敦煌大藏经》和《敦煌宝藏》。此外,北京房山云居寺的《房山石经》也很著名。隋朝静琬大师为预防灭佛毁经,自隋大业年间开始,师徒相传,代代接替,从隋一直延续到明,共经历六个朝代、一千年的时间,给我们留下了几十万块石刻的经版。今天写经就容易了,只要出资找印刷厂印书就可以,虽然没有亲自动笔抄写,但功德是一样的。另外,还可以制作音像制品和光盘来弘扬佛法。现在整部《大藏经》只需薄薄一片光盘就全装进去了,真是不可思议。

  “二供养”,这里的供养是指供养经典,比如出资印刷经典。“三施他”,也就是把经书送给别人,让别人学习,同样功德无量。“四若他诵读专心谛听”,当别人读诵经典时,你在旁边专心谛听。“五自披读”,也就是自己读诵经典。“六受持”,对经教开显的义理不仅要读诵,而且要进一步熟悉并接受其中的思想。“七正为他开演文义”,开演也就是对别人讲经,就像我现在给你们讲经一样。“八讽诵”,熟读或朗诵。“九思惟”,根据经教的义理如理思惟。“十修习”,依教奉行。

  佛法的流传必须依靠这十种方式。只有很多人共同书写、供养、施他、读诵、受持、讲说、思惟、修习,才能使经典一代代地流传下去。所以,佛法在世间的流传和住持必须依靠十法行。否则,佛法经典能够流传下来吗?十法行不仅能使正法久住,从个人修行来看,十法行也包含着闻、思、修三慧。其中,书写、供养、施他、读诵谛听、披读、受持、为他开演文义、讽诵等属于闻所成慧的内容,第九思惟属于思所成慧的内容,第十修习属于修所成慧的内容。所以说,闻、思、修三慧也是根据十法行建立的。

  行十法行获几所福?颂曰:

  行十法行者,获福聚无量。

  论曰:修行如是十种法行,所获福聚其量无边。何故但于大乘经等说修法行,获最大果,于声闻乘不如是说?颂曰:

  胜故无尽故,由摄他不息。

  论曰:于此大乘修诸法行,由二缘故获最大果。一最胜故,二无尽故。由能摄益他诸有情,是故大乘说为最胜。由虽证得无余涅槃,利益他事而恒不息,是故大乘说为无尽。

  修十种法行,可以得到的福报无量无边。

  “何故但于大乘经等说修法行,获最大果,于声闻乘不如是说?”为什么只说依大乘经典修十法行能得到这么大的功德,而对于声闻乘的经典不是这样说呢?

  “论曰:于此大乘修诸法行,由二缘故获最大果。一最胜故,二无尽故。”这是强调大乘的殊胜。根据大乘经典修十种法行,由于两种原因,能得到两种最大的结果:一是最胜,二是无尽。

  “由能摄益他诸有情,是故大乘说为最胜。”第一种原因,根据声闻乘的经典修行,只能使自己解脱烦恼、了脱生死。而大乘以一切众生为度化对象,所以说是最胜。

  “由虽证得无余涅槃,利益他事而恒不息,是故大乘说为无尽。”第二种原因是无尽。声闻乘证得涅槃之后灰身灭智,不再度化众生。而菩萨成就佛果之后,还能无穷无尽地利乐有情。这里主要从最胜和无尽两个角度,说明依大乘修十种法行最为殊胜。

  作意正行的主要内容是从闻、思、修出发。也就是说,我们的认识和分别应该建立在闻、思、修慧的基础上。这种作意属于正确的作意,属于正见。反过来说,如果离开对经教的闻、思、修,所作之意往往是胡思乱想,属于妄想的范畴。

  乙三、随法正行

  如是已说作意正行,随法正行其相云何?颂曰:

  随法行二种,谓诸无散乱,无颠倒转变。诸菩萨应知。

  论曰:随法正行略有二种,一无散乱转变,二无颠倒转变,菩萨于此应正了知。

  随法正行者,法指佛陀的教法,确切地说,指解脱道和菩提道。因为佛陀所有经教指示的中心,无非是教导我们趣向解脱、趣向菩提,所以随法正行就是指趣向解脱、趣向菩提的正道。

  “论曰:随法正行略有二种,一无散乱转变,二无颠倒转变,菩萨于此应正了知。”根据解脱道、菩萨道的修行,随法行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无散乱转变,二是无颠倒转变。无散乱主要指心念上不散乱,不随妄念左右;无颠倒主要指认识上没有颠倒,能正确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这就是说,依法修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心念上做到无散乱,一方面在认识上做到无颠倒。这两点非常重要,作为学者,必须对此有正确的认识。

  丙一、无散乱转变

  此中六种散乱无故,名无散乱。六散乱者,一自性散乱,二外散乱,三内散乱,四相散乱,五粗重散乱,六作意散乱。此六种相云何应知?颂曰:

  出定于境流,味沉掉矫示,我执心下劣,诸智者应知。

  论曰:此中出定由五识身,当知即是自性散乱。于境流者,驰散外缘,即外散乱。味沉掉者,味著等持,昏沉掉举,即内散乱。矫示者,即相散乱,矫现相已修定加行故。我执者,即粗重散乱,由粗重力,我慢现行故。心下劣者,即作意散乱,依下劣乘起作意故。菩萨于此六散乱相,应遍了知,当速除灭。

  “此中六种散乱无故,名无散乱。六散乱者,一自性散乱,二外散乱,三内散乱,四相散乱,五粗重散乱,六作意散乱。”什么是无散乱?不能有哪些散乱?论主告诉我们,不能有六方面的散乱,即自性散乱、外散乱、内散乱、相散乱、粗重散乱、作意散乱。这六方面的散乱都没有了,就是无散乱。

  “论曰:此中出定由五识身,当知即是自性散乱。”自性散乱的体是五识身。五识的分别在三分别中属于自性分别。五识表现出来的散乱非常微细,因为五识本身的分别就非常微细。比如一个人入定,一小时、两小时或更长时间之后想要出定。为什么会想出定呢?就是因为五识想攀缘外境,比如眼识想看什么东西,耳识想听什么声音,等等。因为五识有这种向外的攀缘心,所以修定的人才会出定。所以,自性散乱所表现的就是五识。

  “于境流者,驰散外缘,即外散乱。”外散乱的体是散乱,属随烦恼中的散乱心所。因为有散乱心所,即使坐着也浮想联翩,心无法定下来,想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是散乱的作用。

  “味沉掉者,味著等持昏沉掉举,即内散乱。”内散乱的体属于贪的范畴。因为贪著于宁静的感觉,所以在修定或打坐的时候,甚至没有进入禅定时也觉得很舒服。如果修定的人在禅定上真正有成就了,成就轻安之类的止,对禅定更容易产生贪著。“味著等持”的贪心,使修定者贪著这种禅悦。所以“瑜伽菩萨戒”说,修禅的人贪著禅悦,也是犯戒。

  昏沉、掉举也属于内散乱。昏沉、掉举的体,本身就是昏沉、掉举心所,这是坐禅时两种非常不利的状态。掉举就是心性高举、浮想联翩,昏沉就是心暗昧不明。凡夫的心态通常处在极不平衡的状态中,要么处在掉举中,要么处在昏沉中。所以佛教讲等持,等就是平等、平衡,离开掉举和昏沉,才能使心处在平衡状态。

  “矫示者,即相散乱,矫现相已修定加行故。”矫示指相散乱。相散乱的体属于随烦恼中的谄和诳心所。谄是谄曲、谄媚,讨好别人,诳是欺骗。带着讨好别人的欺骗心态而修禅定就是矫示。有些人为了博得他人的尊重和供养,装模作样地修行。或者本来没有神通和真功夫,却装得很有神通、很有功夫的样子来欺骗世人,这些都属于相散乱。对于一般修行人来说,比较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出家人的四事供养来自十方,而人的弱点就是喜欢享受,要吃得好、住得好、用得好。如果装模作样,使大家认为你很有修行,很有功夫,就会供养很多好东西。难怪有人说: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

  “我执者,即粗重散乱,由粗重力,我慢现行故。”粗重散乱的体就是我执。由于我执的关系,我慢现行。当修行稍微有一点体验之后,就觉得开悟了,证得初地了,证得阿罗汉果了,认为自己了不起,未证谓证。到底证得什么境界?自己也不知道,却自我感觉已证得很高的境界,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粗重散乱的表现主要是我慢。修行者往往容易出现我慢,自我感觉对佛法有些体验,认为学教理的只会讲讲而已,没有真实的修行体验,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这也属于粗重散乱,有了这种我慢之后,使修行人内心不得平静,看到别人不修行心就乱了,看不惯别人。甚至觉得自己很修行,应该接受供养和尊重,否则就难受。这些都是我慢的表现。

  “心下劣者,即作意散乱,依下劣乘起作意故。”作意散乱主要表现为心性下劣。学佛者在初发心时,究竟是发广大心还是发下劣心,这一点非常重要。广大心就是菩提心,按大乘佛法来说,菩提心才是最高尚、最广大的发心。如果不能发菩提心,依下劣乘发人天乘心,或依声闻缘觉乘发心,这些发心属于作意散乱,是发心上的偏差。

  “菩萨于此六散乱相,应遍了知,当速除灭。”六种散乱主要从修定的角度来说,从心念是否平衡来说。也就是说,想修定就要避免这六种散乱。菩萨对于这六种散乱应该全面了解,并且快速断除它们。一旦发现自己有这些问题,要当机立断,马上解决。

  丙二、无颠倒转变

  如是已说无散乱转变,无颠倒转变云何应知?颂曰:

  智见于文义,作意及不动,二相染净客,无怖高无倒。

  论曰:依十事中如实智见,应知建立十无倒名。

  无颠倒转变,指认识、见地上的修行。无颠倒相对于有颠倒来说,它的意义在于摆脱颠倒状态。从佛法的角度来说,凡夫基本生活在颠倒之中。因为无明产生颠倒,因颠倒造业而招感生死苦果。无颠倒用的是智慧,而不是妄识。唯识的重点讲智和识。唯识的教理和修行,都围绕“智”和“识”展开。识是虚妄的,智是真实的。唯识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转识成智。所以,要用智慧见文和义。

  我们现在有没有智慧呢?能不能正确认识文义呢?智有不同层次的智慧。我们讲到般若的时候,包括三种:一是文字般若,二是观照般若,三是实相般若。其中,实相般若凡夫肯定没有,但通过学习经教多少能掌握一些文字般若,然后用文字般若的见地和观念来观照宇宙人生的现象,就是观照般若。所以说,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我们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还有唯识宗所讲的四种寻思、四如实智等等。比如四寻思的体属于智慧,四如实智也是智慧。现在我们虽然没有实相般若,但学习经教后还会产生一种相似的智慧,也就是观照般若的认识。我们虽然不具备无漏智,但还是有能力正确认识宇宙人生的诸法,并非一点能力也没有。学习经教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佳途径。如果不学经教,一点能力也不会有。所以我们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理。

  “论曰:依十事中如实智见,应知建立十无倒名。”要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应依以下十个方面,即文无倒、义无倒、作意无倒、不动无倒、自相无倒、共相无倒、染净无倒、客无倒、无怖无倒、无高无倒。由此,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并建立十种无倒的名称,分别介绍如下。

  丁一、文无倒

  此中云何于文无倒?颂曰:

  知但由相应,串习或翻此,有义及非有,是于文无倒。

  论曰:若于诸文能无间断次第宣唱,说名相应。共许此名唯目此事,展转忆念名为串习。但由此二成有义文,与此相违文成无义。如实知见此二文者,应知是名于文无倒。

  文就是文字。经教的流传依靠文字,所以学习佛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如果没有古汉语基础,读懂佛经会很困难。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师承,才有能力深入经藏。

  现代从事佛学研究的人,最好还要熟悉佛经的原始文献,也就是梵文、巴利文的佛教经典。因为中国的佛经都是从梵文翻译而来,现在也有一些经典是从巴利文翻译过来的。古代的翻译大师,如罗什、玄奘等,的确译得特别好,但也有些人的翻译水平略为逊色。所以,某些经论读起来觉得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懂得梵文或巴利文,直接查找原始文献,研究起来就清晰得多。现在国际上一些学者研究佛经,就是直接从梵文入手。近几年,国内有很多学者到斯里兰卡学习巴利文,对研究原始佛教文献会有很大帮助。也有的在学习藏文,因为藏文是根据梵文所造,比较接近于梵文。部分佛经在汉地和藏地都曾翻译过,如《辨中边论》就有很多译本,既有汉译本,也有藏文译本。同时,藏文中也有大量佛教文献是汉文《大藏经》中没有的。如果懂得藏文,就能找到更多的参考资料进行比较和对照。

  现在台湾出版了一部《世界佛学名著译丛》,共计一百册。其中收集了日本编纂的《辨中边论》的几种译本,如真谛的译本、玄奘的译本,还有藏文的译本,然后把三种译本汇编在一起进行对照。同样一段文字,藏文中怎么说,玄奘的译本怎么说,真谛的译本怎么说,梵文又是怎么说。如果懂得这几种语言,即使没有参考注释,对照几种不同版本的原文,也能读懂大概。如果没有掌握这几种文字,就只能参考后人的翻译和注解,反而不那么容易理解。因为注释往往是作者根据个人理解发挥的,容易脱离经文原义。所以,对经文的正确理解,最好得从原始文献下手,这就要求文字功夫跟得上。

  “论曰:若于诸文能无间断次第宣唱,说名相应。共许此名唯目此事,展转忆念名为串习。但由此二成有义文,与此相违文成无义。”正确认识文字须从两方面下手:一是相应,一是串习。也就是说,文字的存在和使用有两个特征:相应和串习。

  由字组成词语,由词语组成句子,这在佛经中叫名、句、文。名就是概念、名称,如桌子、录音机等等。句就是一个句子,如某人是个好人,这桌子真结实,缘起性空、诸法无我,这些都是句子。句子和概念,都是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上,由字和字组合形成概念。比如“桌子”这个概念,如果只说“桌”,它的意义就不完整。名和句都是依文而产生。

  中文有中文的特点,外文有外文的特点。比如中国文字,每个文字的制造和使用都有它的规则,我们可以通过六书,即象形、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来认识中国文字。其实学习英文也是一样,一方面要注意语法,它是词、句的组合规则,使我们了解一个句子的结构。另一方面是背单词,每个单词也有它的特殊结构,有它的规律性。西方社会的特点是什么事都讲规律,所以西方人有一种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一切重视规律,掌握了英文的结构和规律,背起单词来就容易得多。然后,词和词相组合形成句子。理解文字的结构和规律,就能更好地理解文字内涵。这种规律就是相应,而不符合这种规律就是不相应。所以说它是没有间断的,这是一个特点。还有一个是要按次第宣唱,前后次序不能颠倒。反过来说,如果有间断或是次第颠倒,就不能构成文字。这也是相应。

  什么叫串习呢?“共许此名唯目此事,展转忆念名为串习。”大众公认的习惯就是串习,这点很重要。所以,文字除了规律以外,还必须是大众公认的习惯。人为什么叫人?为什么不叫猪呢?这就是约定俗成。所以,大家都知道人是人而不是猪。假如祖先把人叫做猪,把猪叫做人,那么今天大家都会觉得人是猪而不是人。如果有人说你是人,你会认为这家伙在骂你,这还了得!因为大家公认把人叫猪而不叫人,他现在叫你人,那不是在骂你吗?这是房子,不能叫它桌子,因为大家公认它是房子,这也是一种习惯。为什么叫房子而不叫做桌子呢?这有什么道理?当然,中国文字是按象形的规律来立名的,也可能在这种规律之外另有其他原因。还有一点,必须是大家公认的,也就是名言共许。大家都认为是这样,这个就是这个,那个就是那个。

  “但由此二成有义文,与此相违文成无义。”认识文字应当从相应和串习两个方面下手,因为有这两个原因,所以文字才成为有内容和意义的文字。如果跟这两个原则相反,那么所构成的就是没有内容和意义的文字。“如实知见此二文者,应知是名于文无倒。”如果能正确认识这两点,就等于正确认识文字是怎么回事,也就说明你对文字没有颠倒。

  丁二、义无倒

  于义无倒其相云何?颂曰:

  似二性显现,如现实非有,知离有非有,是于义无倒。

  论曰:似二性显现者,谓似所取能取性现,乱识似彼行相生故。如现实非有者,谓如所显现实,不如是有。离有者,谓此义所取能取性非有故。离非有者,谓彼乱识现似有故。如实知见此中义者,应知是名于义无倒。

  义无倒指如实认识依他起的事相。关于依他起的事相,学习《辨相品》时就有详细说明。但论主慈悲,在此又做进一步的确认。

  “论曰:似二性显现者,谓似所取能取性现,乱识似彼行相生故。”似二性显现的,是从依他起相而言。依他起相的根本就是乱识,也就是妄识。依他起相建立在妄识的基础上,当妄识现行时“似所取能取性现”,是说妄识活动时自然呈现出见分、相分,见分似能取,相分似所取。

  “如现实非有者,谓如所显现,实不如是有。”非有指什么?在依他起相上所显现的见分和相分,有情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见分虽然似能取,相分虽然似所取,但只是相似,并没有实在性。而有情却将其视为实在的,以为有实实在在的能取、所取,于是见分、相分就上升到了能执和所执。于能执的妄识上作种种遍计,于所执的妄境中计种种差别相。事实上,这些妄执的境界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实在,是没有的。

  如何正确认识依他起的事相呢?应离开有和非有二边。

  “离有者,谓此义所取能取性非有故。”如何离有?就要知道我们在所取能取上产生的自性见和实在感是错误的,只是错觉的结果,客观上根本不存在。我们唯有认识到意识所赋予的能取所取性为非有,才能远离在依他起相上增益的常见。

  “离非有者,谓彼乱识现似有故。”对于依他起相的认识,我们还要远离非有,即断见。如果认为依他起相根本不存在,什么都没有,又落入了断见,也是不对的。因为妄识所显现的因缘假相是有的,不可否定。如果否定妄识的存在,也就否定轮回、解脱了。

  “如实知见此中义者,应知是名于义无倒。”如实认识依他起相,既不是实在有,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就是对依他起相的正确认识。

  丁三、作意无倒

  于作意无倒者,颂曰:

  于作意无倒,知彼言熏习,言作意彼依,现似二因故。

  论曰:所取、能取言所熏习名言作意,即此作意是所、能取分别所依,是能现似二取因故,由此作意是戏论想之所熏习名言作意。如实知见此作意者,应知是于作意无倒。

  作意是妄识对所缘境界的了别作用。妄识能否正确作用于所缘境界呢?就凡夫而言,通常是不能正确认识的。妄识了别境界时是颠倒的,不能“作意无倒”,由此滋生生命中无尽的过患。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如何才能“作意无倒”。

  “论曰:所取、能取言所熏习名言作意。”所取、能取指的是依他起的现象。依他起的妄识显现时,以似能取和似所取的形态出现。依他起的似能取、似所取相,一旦介入意识活动之后,就成了能执和所执,并熏习名言作意的种子。

  “即此作意是所、能取分别所依,是能现似二取因故。”这里,进一步告诉我们名言作意种子和二取相的关系。名言作意种子虽是能、所取在活动过程中熏习留下的,是结果,同时又作为能、所取生起的因。因名言作意种子中具有似能取、似所取的特征,所以显现似能取、似所取的依他起相。

  “由此作意是戏论想之所熏习名言作意。如实知见此作意者,应知是于作意无倒。”作意从“戏论想之所熏习”而来。如果能正确地认识作意,就是“作意无倒”。

  丁四、不动无倒

  于不动无倒者,颂曰:

  于不动无倒,谓知义非有,非无如幻等,有无不动故。

  论曰:前说诸义离有非有,此如幻等非有无故。谓如幻作诸象马等,彼非实有象马等性,亦非全无,乱识似彼诸象马等而显现故。如是诸义无如现似所取、能取,定实有性,亦非全无,乱识似彼所取、能取而显现故。等声显示阳焰、梦境及水月等,如应当知。以能谛观义如幻等,于有无品心不动散。如实知见此不动者,应知是于不动无倒。

  不动指心不为妄境所动。如何才能做到心不为妄境所动呢?这就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达到不动。如果能做到不动,那就是没有颠倒。如果心为境所动,就会有颠倒。

  “论曰:前说诸义离有非有,此如幻等非有无故。”不动无倒主要建立在对诸义的认识上。义是依他起的事相,对依他起事相的认识要远离有和非有,如远离梦幻一样。印度人很善于制造各种各样的幻术、魔术之类。《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中说,幻师在十字街头,堆集了一大堆木材、稻草,然后变幻出很多象、马等,结果造成交通堵塞。幻师所变化出来的东西非有非无,不能说它是有,也不能说它是没有。那么,到底有还是没有呢?

  “谓如幻作诸象马等,彼非实有象马等性,亦非全无,乱识似彼诸象马等而显现故。”幻师所幻化的象马等不是实在的有,也不是完全没有,而是乱识所显现的各种现象。这个世界是虚妄的世界,是众生打妄想打出来的。现在的世界为什么比以前更繁荣昌盛、更丰富多彩?就是因为现在的人妄想特别多,思想特别复杂,也更富有创造力。以前的人心地单纯,思想简单,修行容易成就。今天的人妄想特别多,思想特别复杂,修行也特别不容易有成就。

  “如是诸义无如现似所取、能取,定实有性。”前面举的是比喻,幻师所幻现的象、马不是实有,不是全无。依他起相所显现出来的似所取和似能取,也不是实在的,和我们感觉所呈现出来的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的感觉是有问题的,就像带着变色眼镜,看到的根本就不是世界的真相。

  “亦非全无,乱识似彼所取、能取而显现故。”但是依他起相也不是没有。因为当乱识——也就是妄识生起的时候,就会显现出见分和相分。见分为能取,相分为所取。所以,显现出的似能取和似所取,见分和相分,不能说它完全没有。

  “等声显示阳焰、梦境及水月等,如应当知。”“等”指前面所讲的“非无如幻等”,“如幻”是个比喻。其实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比如阳焰、梦境及水月等。“阳焰”指太阳照在地面的反射就像湖泊一样,鹿以为有水可以解渴,其实却不是那么回事。“梦境”指梦中的境界,“水月”指水中的月影。这几种境界不能说它是实在的有,也不能说它是完全的无。比如昨天晚上做了梦,醒来以后,梦中的境界固然是没有,但梦中的感受却是实实在在的有。《唯识二十颂》中,反驳外道关于唯识的道理时,也引梦境作为比喻。《般若经》中,关于有为法、缘起法的比喻更多,除了这六种比喻外,还有如镜中花、如水中月、如乾闼婆城等等。这些说明和唯识宗的说明有相似之处,同样把依他起看成是梦幻泡影。

  《金刚经》也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从这些比喻,我们就可以知道怎样看待依他起相。

  “以能谛观义如幻等,于有无品心不动散。”能如实看到依他起相的虚妄幻化时,心念就不会被妄相所动,不会七上八下、颠倒梦想。世人之所以心随境转,之所以为八风所动,之所以因为环境变化而带来很多痛苦,原因就是他们把现实的一切看得太实在了,执著得太深,太在乎了。所以他们的痛苦才会很深。如果能随时看做梦幻泡影,对什么都不在乎,还会痛苦吗?一旦超脱出来,就能活得洒脱自在。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自己的认识,开阔自己的心胸,才是修行的关键。如果不能把这些关键提升,整天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修行肯定是修不好的。

  “如实知见此不动者,应知是于不动无倒。”如实认识依他起相,不起颠倒妄想,就叫做不动无倒。

  丁五、自相无倒

  于二相无倒者,谓于自相及共相中俱无颠倒。于自相无倒者,颂曰:

  于自相无倒,知一切唯名,离一切分别,依胜义自相。

  论曰:如实知见一切眼色乃至意法皆唯有名,即能对治一切分别,应知是于自相无倒。此依胜义自相而说,若依世俗非但有名,可取种种差别相故。

  自相就是法的自体相,也就是自性。每一种法的存在,都有它的自相,都有它的自性。从唯识宗的角度来说,自性既是一法存在的本体,也是一法存在的特性和作用。比如说,水以湿性作为它的自相,火以暖性作为它的自相。每一法都有它的自相,这是从依他起有为法的角度来说。其实自相还有更高一层的意义,就是指圆成实的胜义自相。依他起是一种世俗自相,圆成实自相是胜义自相。所以,当说到自相时,不仅要认识到世俗的自相,同时也要认识到胜义的自相。

  “论曰:如实知见一切眼色乃至意法皆唯有名,即能对治一切分别,应知是于自相无倒。”怎样认识自相无倒呢?如实认识一切眼色乃至意法,就能认识“自相无倒”。从眼色到意法,其间已包括六根、六尘、十二处乃至六识。要如实认识六根、六尘、六识这一切依他起相只是假名安立,而名称也同样了不可得。这种如实的见,能帮助我们对治虚妄分别识,通达胜义的自相。

  “若依世俗非但有名,可取种种差别相故。”但是,如果从世俗的自相来说,不只是有名称,一切法的差别都宛然存在。所以佛教中有这样两句话:一句是“真谛门中不立一法”,这是从真如胜义的角度来看不立一法,一切法的差别都不可得。另一句是“世俗谛中不舍一法”,世俗谛中一切法的差别宛然存在。

  丁六、共相无倒

  于共相无倒者,颂曰:

  以离真法界,无别有一法,故通达此者,于共相无倒。

  论曰:以无一法离法无我者故,真法界诸法共相摄。如实知见此共相者,应知是于共相无倒。

  自相是每一法特有的相,共相是众多法共有的特征。从自相来说,每个人的年龄、籍贯、高矮胖瘦都不一样,志向也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自相不同。此外,还有一个共相。比如出家人统一剃发染衣,这是出家人的共相。但每个出家人又不一样,各有各的自相。所以,共相中有自相,自相之外还有共相,一切法都是如此。无常是共相,无我也是共相,苦、空也是共相。所以,共相是一切法共有的特征。

  “论曰:以无一法离法无我者故。”什么叫共相呢?“法无我”就是共相。因为无我建立在一切法上,一切法都具有无我的特征。所以,无我就是一切法的共相。同样,无常也是一切有为法的特征,一切有为法的共相。

  “真法界诸法共相摄。”真法界就是真如,真如也是诸法的共相。在《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中讲到诸法胜义谛相有四个特征,其中一个特征是遍一切一味相。既然是遍一切一味相,那么真如无所不在就是一切法共有的特征,所以说真如就是共相。

  “如实知见此共相者,应知是于共相无倒。”能如实认识真如法界,就是共相无倒。

  丁七、染净无倒

  于染净无倒者,颂曰:

  知颠倒作意,未灭及已灭,于法界杂染,清净无颠倒。

  论曰:若未断灭颠倒作意,尔时法界说为杂染,已断灭时说为清净。如实知见此染净者,如次是于染净无倒。

  染净是修学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关键,整个学佛的过程,就是断染取净的过程。如果想要断染取净,首先必须认识什么是染,什么是净。能否正确认识染和净,直接关系到修行中能否断染取净。

  “论曰:若未断灭颠倒作意,尔时法界说为杂染。”杂染和清净的关键,取决于颠倒作意,也就是取决于认识的正确与否。在没有断灭颠倒认识和虚妄分别之前,我们所认识的法界就是杂染的法界,就是有垢的真如。

  “已断灭时说为清净。”通过修行把颠倒认识断除之后,烦恼没有了,这时所认识的法界就是清净法界。法界本身没有杂染,但因为人在认识上的不同,所以才有法界染和净的差别。当人们以染污心去认识法界时,法界就是杂染的;以清净的智慧和正见来认识法界时,法界就是清净的。“如实知见此染净者,如次是于染净无倒。”如果能正确认识染和净的本性,对于染净的认识没有颠倒,就叫做“染净无倒”。

  丁八、客无倒

  于客无倒其相云何?颂曰:

  知法界本性,清净如虚空,故染净非主,是于客无倒。

  论曰:法界本性净若虚空,由此应知,先染后净二差别相是客非主。如实知见此客相者,应知是名于客无倒。

  什么叫“客无倒”呢?大家知道,客人是相对于主人而言。这就是说,“客无倒”所阐述的内容主要还是关于染和净的问题。法界本身不存在染净的差别,现在说法界有染有净,是属于客而不是主。能够认识到法界有染有净不是它的本来面目,就是客无倒。

  “于客无倒其相云何?颂曰:知法界本性,清净如虚空,故染净非主,是于客无倒。”染和净不是法界的本来面目,法界的本来面目应该是清净如虚空。法界有染有净是后来附加上去的,法界的本身并非如此,所以说这是属于客而不是主。

  “论曰:法界本性净若虚空,由此应知,先染后净二差别相是客非主。”法界本身恒常清净,像虚空一样。碧空如洗、晴朗无云时所看到的虚空,才是虚空的本来面目。乌云密布或彩霞满天时看到的虚空,都不是虚空的本来面目。法界也是同样,本来是清净的,现在却有染有净。从净到染的过程,是外来尘垢附著上去,染污了清净法界,这才看不见法界的本来面目。

  “如实知见此客相者,应知是名于客无倒。”法界有染有净是客非主,正确认识法界的染和净是附加上去的,并非法界的本性,就叫“客无倒”。

  丁九、十、无怖无高俱无倒

  于无怖无高俱无颠倒者,颂曰:

  有情法无故,染净性俱无,知此无怖高,是于二无倒。

  论曰:有情及法俱非有故,彼染净性亦俱非有。以染净义俱不可得故,染净品无减无增,由此于中无怖、无慢,如实知见无怖、高者,应知是名于二无倒。

  无怖就是不害怕,无高就是不自高自大,这是修行人比较容易出现的两种状态。比如说到“了生死、证涅槃”,是不是会产生灰身灭智、什么都没有的断灭之见?这就是对涅槃不能正确了解所致。有些人留恋生死,害怕涅槃断灭,这样就会对“了生死”产生一种怖畏心理。另外还有一种人对空性稍有体证,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就是自高自大。修学佛法要避免这两种心态,做到无怖和无高。

  “颂曰:有情法无故,染净性俱无,知此无怖、高,是于二无倒。”一个人要做到无怖、无高,关键还是建立在对法的正确认识上。

  “论曰:有情及法俱非有故。”众生所执著的有情和法,从遍计所执的角度来说是没有的。从圆成实的角度来说,有情和法都属于如幻如化,是幻有而非实在的有。所以说“有情及法俱非有故”。

  “彼染净性亦俱非有。”染和净并不是法的本来面目。前面说过,从法性本身说是净若虚空的,亘古亘今都是清净的,染和净只是附加上去的。所以,染和净的差别从法界本身来说是“非有”,这种差别也非真实的存在。

  “以染净义俱不可得故,染净品无减无增。”从法界本身来说,真正的修行就是要如实认识法界,认识法界的本来面目。当证得法界时,并不因为你证得法界,法界就增多了;也不因为你没有证得法界,法界就减少了。所以说,断染取净看似有增有减,从依他起来说有断有证,其实从法界本身来说,没有增也没有减,实在没有什么可断,也没有什么可证。这就是《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由此于中无怖、无慢,如实知见无怖、高者,应知是名于二无倒。”学佛修行就是以清净智慧证得法界。证得法界有什么好害怕的呢?生死本来就如空花,本来就是不实在的,而清净法界本来就是现成的。所以,认识它没什么可害怕的,也没什么值得自高自大的。这种认识,并不是发明或创造了什么。佛陀曾经说过:我不是创造者,也不是发明者,我只是发现者。佛陀发现了什么?发现了真理。虽然真理本来就存在,但众生被无明障蔽而不能证得。如实认识法界,就会远离害怕和傲慢两种颠倒心态。

  无倒行总义者,谓由文无倒,能正通达止观二相。由义无倒,能正通达诸颠倒相。由作意无倒,于倒因缘能正远离。由不动无倒,善取彼相。由自相无倒,修彼对治无分别道。由共相无倒,能正通达本性清净。由染净无倒,了知未断及已断障。由客无倒,如实了知染净二相。由无怖、无高二种无倒,诸障断灭,得永出离。

  “无倒行总义者。”这是总结前面所说的十种无倒。

  “谓由文无倒,能正通达止观二相。”对经教文字、三藏典籍能够正确认识,就能通达止和观的修习。因为三藏典籍是指导我们修习止观的。想修习止观,首先要闻思,通达经教后才能通达止观二相。

  “由义无倒,能正通达诸颠倒相。”义就是依他起的事相,能正确认识依他起的事相,就能通达在依他起相上产生的遍计所执诸颠倒相。比如把无常当做常、把无我当做我、把苦当做乐、把不净当做是净,都属于颠倒的表现。因为不能正确认识依他起事相,所以才会产生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正确认识依他起事相,就能远离这些颠倒相。

  “由作意无倒,于倒因缘能正远离。”作意无倒就是前面所说的思惟认识上的无颠倒。思惟认识的颠倒是产生颠倒的主要原因,是颠倒世界的根源。为什么这个世界是颠倒的世界呢?原因就是人类思惟和认识上的颠倒。一个人如果能在作意上做到无倒,有正确的思惟和认识,就能远离颠倒的因缘。如果思惟意识不颠倒,就不存在颠倒了。

  “由不动无倒,善取彼相。”不动无倒的特点是能够正确认识依他起相,不起增益执,也不起损减执,才能做到不动无倒。

  “由自相无倒,修彼对治无分别道。”自相无倒是从胜义自相的高度来看依他起的一切差别,如梦如幻,了不可得。依他起的一切相的存在,只是假名的存在。这样就能“修彼对治无分别道”,可以对治虚妄分别,从而成就无分别智,现证空性。

  “由共相无倒,能正通达本性清净。”共相无倒的特点是能正确通达清净法界。

  “由染净无倒,了知未断及已断障。”染和净就是未断和已断,未断颠倒作意就是染,断了颠倒作意就是清净。

  “由客无倒,如实了知染净二相。”客无倒就是如实认识染和净。从法界的本来面目而言,法界本身是清净的,染和净只是妄识附加上去的差别。

  “由无怖、无高二种无倒,诸障断灭,得永出离。”无怖、无高两种无倒能使一切障碍断灭,永远出离生死。无倒的内容到这里就介绍完了。下前又引十金刚句来说明建立十种无倒的依据。

  此十无倒,如次安立于彼十种金刚句中。何等名为十金刚句?谓有非有、无颠倒、所依、幻等喻、无分别、本性清净、杂染清净、虚空喻、无减、无增。为摄如是十金刚句,有二颂言:

  应知有非有,无颠倒所依,幻等无分别,本性常清净,

  及杂染清净,性净喻虚空,无减亦无增,是十金刚句。

  且初安立十金刚句自性者,谓自性故,所缘故,无分别故,释难故。自性故者,谓三自性,即圆成实、遍计所执及依他起,是初三句如次应知。所缘故者,即三自性。无分别故者,谓由此无分别即无分别智,及于此无分别即本性清净。如次应知安立境智,谓三自性及无分别。释难故者,谓所余句。且有难言,遍计所执、依他起相若实是无,云何可得?若实是有,不应诸法本性清净。为释此难说幻等喻,如幻事等,虽实是无而现可得。复有难言,若一切法本性清净,如何得有先染后净?为释此难说有染净及虚空喻,谓如虚空,虽本性清净而有杂染及清净时。复有难言,有无量佛出现于世,一一能度无量有情,令出生死入于涅槃,云何生死无断灭失,涅槃界中无增益过?为释此难说染及净无减无增,又有情界及清净品俱无量故。

  “此十无倒,如次安立于彼十种金刚句中。”弥勒菩萨造《辨中边论》提出十种无倒,它的依据是什么?就是依据十种金刚句安立的。金刚是一种比喻,说明十金刚句坚固不坏,不被任何东西所摧毁,而它却能摧毁一切。

  “何等名为十金刚句?”什么是十金刚句呢?分别是:一、有非有,二、无颠倒,三、所依,四、幻等喻,五、无分别,六、本性清净,七、杂染清净,八、虚空喻,九、无减,十、无增。

  “且初安立十金刚句自性者,谓自性故、所缘故、无分别、释难故。”十金刚句主要从自性、所缘、无分别、释难四个方面建立十种无倒。

  “自性故者,谓三自性,即圆成实、遍计所执及依他起,是初三句如次应知。”首先建立十金刚句的自体。自性指三自性,十金刚句从三自性的角度来建立无倒。唯识宗讲来讲去没有离开三自性,如果有人问哪个概念最能概括唯识宗的所有思想,那就是三自性。“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概念都没有离开三自性。比如八识就是依他起的内容,五法也没有离开三自性。唯识宗的所有思想都没有离开三自性,所以三自性至关重要。

  圆成实这一句主要建立文无倒。据前面的文无倒,主要包括有和非有两方面。文句的构成具有相应和串习两种内涵,具足这两个条件,文字就有内涵、有意思。反过来,如果文字不具有相应和串习两种内涵,就属于无义文。非有就是没有含义的文字。文包括有和非有两方面的意思,通过对有和非有的认识,学佛者就能正确认识经教,由此证得圆成实。所以依圆成实建立文无倒,依遍计所执建立义无倒。义无倒是正确认识佛法义理,由此达到无颠倒认识世界的目的,主要对治遍计所执的颠倒。根据依他起建立作意无倒,由正确认识作意与二取的生起互为所依的关系,建立作意无倒。所以,最初三句是根据三性的内容建立起来。

  “所缘故者,即三自性。”所缘还是指三自性。在《摄大乘论》中,“所知相品”就是指三性,这里的所缘故者,指的也是三自性。

  “无分别故者,谓由此无分别即无分别智,及于此无分别即本性清净。如次应知安立境智,谓三自性及无分别。”根据无分别,主要建立两种无倒,一是自相无倒,一是共相无倒。无分别包括两种内容:一是无分别智,二是无分别智所证得的本性清净,即无分别智的境界。根据无分别智建立自相无倒,根据本性清净建立共相无倒。

  “释难故者,谓所余句,且有难言。”十无倒前面所讲的几句:有非有句、无颠倒句、所依句、无分别句、本性清净句,这五句是根据三性和无分别智安立起来。下面还有五句:比如幻等喻、杂染清净、虚空喻、无减、无增等又是根据什么安立的呢?这五句跟十种无颠倒又是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五句是解答外道提出的疑难。

  “遍计所执、依他起相,若实是无,云何可得?若实是有,不应诸法本性清净。为释此难说幻等喻,如幻事等,虽实是无而现可得。”外道问:如果说遍计所执、依他起性没有的话,那么又如何可得之?如果说它是实实在在的有,就不应该说诸法本性清净。因为这些虚妄的东西本来就是有,既然是有,那么诸法的本性就不该是清净的。

  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为了解释这个疑难,就说幻等喻。幻师所幻现出来的假相虽然不是实在的有,但在现象上却是有的。根据幻等喻建立十种无倒中的不动无倒,能认识到一切有为法如幻如化,心念就不会为妄相所动。

  “复有难言,若一切法本性清净,如何得有先染后净,为释此难说有染净及虚空喻,谓如虚空,虽本性清净而有杂染及清净时。”又有人问:如果一切法本来就是清净,怎么会出现先染后净的现象呢?有情众生现在都处在染的状态,必须通过修行后,才能进入清净的状态。

  这个问难主要建立两种无倒,一是染净无倒,一是客无倒。染净是根据有没有颠倒的作意而建立。如果有颠倒的作意,那就是杂染;如果没有颠倒的作意,那就是清净。说有染净主要是根据作意来建立,而不是根据客观上的真实来建立。所以,在同一个境界中,在同一个世界里,不同层次的人所看到的境界就不一样。在《维摩诘经》中,舍利弗问佛陀关于清净国土的问题:为什么其他国土那么清净,而释迦佛的国土这么污浊秽恶呢?佛陀向舍利弗显了一下神通,结果整个世界都变了样。所以说这是个人境界的问题,不是国土净不净的问题。个人具有颠倒作意,所看到的国土自然是不清净的。还有个比喻是虚空喻。虚空虽然本性清净,但阴晴不定,时而乌云密布,时而万里无云。虽然虚空有阴晴,但并不是说虚空本身存在这些现象,虚空永远都是那么清净。虚空喻正好可以安立解释两种无倒,一是染净无倒,一是客无倒。

  “复有难言,有无量佛出现于世,一一能度无量有情,令出生死入于涅槃,云何生死无断灭失,涅槃界中无增益过?为释此难说染及净无减无增。”又有难问:这个世界有很多佛陀来过,有无量佛出现在这个世界,每一佛都能度化无量有情,令他们出离生死,证入涅槃。在一般人的想象中,生死解脱后不再有生死,于是就产生恐怖,觉得生死解脱是否就意味着断灭?而另有人以为,证得涅槃后,涅槃界是否因此增加了?

  这个释难主要是安立无怖、无高两种无倒。为了解释这个疑难,所以说染和净。前面说过,从依他起的角度来说,有杂染、有清净;从圆成实的角度来看,染净的差别和我法的差别也不可得。既然染净的差别和我法的差别都了不可得,那么了脱生死又有什么可怕?生死本来就没有,证得涅槃是理所当然的事。在涅槃界中一切都是平等的,又有什么好自高自大的呢?有了这种认识之后,就能做到无怖、无高无倒。

  “又有情界及清净品俱无量故”,有情界无量,涅槃界也无量。所以,一个有情了脱生死,有情界不会减少;一个有情证得涅槃,涅槃界也不会增多,是为“不增不减”。

  第二安立彼自性者,如有颂言:

  乱境自性因,无乱自性境。乱无乱二果,及彼二边际。

  “第二安立彼自性者,如有颂言:乱境自性因,无乱自性境。乱无乱二果,及彼二边际。”刚才根据十金刚句安立十种无倒。现在,根据另一种方式安立十种无倒。

  这个颂包含的内容很广。首句“乱境自性因”,包含了乱境、乱自性、乱因。“无乱自性境”,包含了无乱自性和无乱境。“乱无乱二果”,包含了乱果和无乱果。“及彼二边际”指染和净的边际。

  乱境指文,即遍计所执的文。乱自性指义,即依他起的自相。乱因指作意种子,无乱自性指不动和自相无倒。不动无倒是无分别智的体,自相无倒是无分别智的用,根据无乱自性建立无分别智的体和用。无乱境指共相,属于正智所缘,即清净法界。乱果指杂染,是乱识产生的结果。无乱果指清净涅槃,是清净智慧产生的结果。二边际指染净果的边际。染净果的边际是什么呢?它的体就是涅槃。

  前面所建立的十金刚句及十种无倒的内容,都是根据乱不乱建立起来的,即乱境、乱自性、乱因、乱果、无乱自性、无乱境、无乱果。

  乙四、离二边正行

  如是已说随法正行,离二边正行云何应知?如《宝积经》所说中道行。此行远离何等二边?颂曰:

  异性与一性,外道及声闻,增益损减边,有情法各二,

  所治及能治,常住与断灭,所取能取边,染净二三种。

  分别二边性,应知复有七,谓有非有边,所能寂怖畏,

  所能取正邪,有用并无用,不起及时等,是分别二边。

  论曰:若于色等执我有异,或执是一,名为一边。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观无我乃至儒童,见有我者定起此执,我异于身或即身故。若于色等执为常住,是外道边,执无常者是声闻边。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观色等非常无常。定执有我是增益有情边,定执无我,是损减有情边,彼亦拔无假有情故。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我、无我二边中智。定执心有实是增益法边,定执心无实是损减法边。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于是处无心无思无意无识。执有不善等诸杂染法是所治边,执有善等诸清净法是能治边。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于二边不随观说。于有情、法定执为有是常住边,定执非有是断灭边。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即于此二边中智。执有无明所取能取各为一边,若执有明所取能取各为一边,如是执有所治诸行,能治无为乃至老死,及能灭彼诸对治道,所取能取各为一边,此所能治所取能取,即是黑品白品差别。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明与无明无二无二分,乃至广说,明无明等所取能取皆非有故。杂染有三,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烦恼杂染复有三种,一诸见,二贪瞋痴相,三后有愿。此能对治,谓空智,无相智,无愿智。业杂染谓所作善恶业,此能对治谓不作智。生杂染有三种,一后有生,二生已心心所念念起,三后有相续。此能对治,谓无生智,无起智,无自性智。如是三种杂染除灭,说为清净。空等智境谓空等法,三种杂染随其所应,非空等智令作空等。由彼本性是空性等,法界本来性无染故。若于法界或执杂染或执清净各为一边,本性无染非染净故。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不由空,能空于法,法性自空,乃至广说。

  这一节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辨中边论》的核心。这部论叫“辨中边”,主要目的就是要我们远离边见、建立中道的认识。所以本论从第一品一直到《辨真实品》都在讲中道,都在讲建立中道的认识,但并没有直接指出什么是中道,什么是边见。这部分内容却直接从各个方面指出中道和边见,指导我们如何认识中道,远离边见。

  “如是已说随法正行,离二边正行云何应知?如《宝积经》所说中道行。此行远离何等二边?”已说随法正行。根据佛法修行,在修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二边之见,所以本论进一步告知我们“离二边正行”,就像《宝积经》所说的中道正行。那么,中道的行为应该远离哪二边呢?

  颂曰:

  异性与一性,外道及声闻,增益损减边,有情法各二,

  所治及能治,常住与断灭,所取能取边,染净二三种。

  分别二边性,应知复有七,谓有非有边,所能寂怖畏,

  所能取正邪,有用并无用,不起及时等,是分别二边。

  文中共用四个偈颂回答这一问题。前二颂包括八种二边,后二颂引《宝积经》说有七种二边,共有十五种二边。下面结合论文进行详细解释。

  丙一、一性异性边

  “论曰:若于色等执我有异,或执是一,名为一边。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观无我乃至儒童,见有我者定起此执,我异于身或即身故。”异性、一性两边,执一执异都不对。“八不”中有“不一不异”,一和异属两边。中道是不一不异的,所以要远离一和异两边。

  “若于色等执我有异,或执是一,名为一边。”这是对“我”的执著。印度外道普遍执著有一个“神我”。“我”到底与身体有什么关系呢?有的认为色身和我是两个东西,这种执著属于“异性边”;有的执著色身和我是一体的,这种执著属于“一性边”。这两种执著都是不对的。

  为了离开这两种执著,佛法说中道行。什么叫“中道行”呢?“谓观无我乃至儒童”,这里引《宝积经》中的一段话教导我们如何观无我。“乃至”的意思包括很多,如无我、无有情、无生者、无养育者、无数取趣、无异生者、无儒童等,总的来说是观无我。以缘起法的智慧去观察,外道所执著的神我根本就不存在。如果说不存在神我的话,那么异性和一性就不能成立。因为神我都没有,还有什么一或异呢?所以说“见有我者定起此执,我异于身或即身故”。因为觉得有我,才会产生一或异的执著,认为我和身体是两个东西,或是一个东西。认识到佛法无我的道理,就可以破除一性和异性的二边之见。

  丙二、声闻外道边

  “若于色等执为常住,是外道边,执无常者是声闻边。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观色等非常无常。”如果对色等“执为常住,是外道边”。其实一般人都在执著色为常住。这种执著,对众生来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众生之所以有很多烦恼和痛苦,就是因为这种恒常的执著,才有许多贪著、瞋恨、我慢、嫉妒,所以叫做“外道边”。反之,如果执著无常,则是声闻边。

  从中道的角度来说,执著常或无常都属于二边见。而在中道实相来说,中道非常非无常。为了远离这两种执著,应该正确观察中道,远离常和无常的两边之见。执著常是不对的,从遍计所执的意义来看,执著无常一样是不对的。而从三性的意义来看:依遍计所执所见的无常是没有的;依他起性相所显示的就是无常,但不可以执著;圆成实的法性非无常,但也不可以执它为常。所以说,中道的正确认识应当是非常非无常。

  丙三、有情增减边

  “定执有我是增益有情边,定执无我是损减有情边,彼亦拨无假有情故。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我、无我二边中智。”有情增减边,就是对有情产生增益和损减的执著,都属于二边之见。

  所谓“定执有我,是增益有情边”,即执著有个实实在在的我在操纵生命,在造业、招感果报、轮回六道。什么是“定执无我,是损减有情边”呢?佛法不是强调无我吗?为什么讲无我也不对呢?因为佛法所说的无我,所要“无”的只是外道所说的恒常普遍的自我,而有情的假我还是有的。如果认为佛教讲无我,连有情假我也否定的话,也是不对的。如果连假我也否定了,就变成一种断灭见。

  为了离开这种认为有固定之我的增益见,同时也离开这种连假我也否定的损减见,所以说中道行。其目的是让我们认识到,在远离我的同时也要远离无我。远离我和无我两边,才能证得中道的智慧。

  丙四、法增减边

  “定执心有实是增益法边,定执心无实是损减法边。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于是处无心无思无意无识。”法增减边就是对法的认识要远离增和减的二边。

  “定执心有实是增益法边。”如果执著地认为心、色及一切现象都是实在而固定不变的,就是增益法边。“定执心无实是损减法边”,如果认为这个心是虚无而不存在的,就是损减法边。为了远离增益和损减这两种执著,所以说中道行。

  “于是处无心无思无意无识。”我们不能简单地从表面来理解这段经文。这里主要从依他起的角度来说明心和心所的现象是有的,而从遍计所执意义上心和心所都是没有的。远离有和没有的二边,才能如实认识心和心所。

  丙五、所能治边

  “执有不善等诸杂染法是所治边,执有善等诸清净法是能治边。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于二边不随观说。”修行是转染成净的过程。既然是转染成净,必然有能对治和所对治。而能对治和所对治,就成为两边了。如果永远停滞在“能所”的状态下,就永远不能证得中道。因为有“能所”就有对立,有对立难免落入二边之见。

  如果执著有实实在在的不善等法,这不善等杂染就落在所治边。如果认为有善等清净法来对治那些杂染法,就落在能治边。在修行过程中,忏悔固然很重要,修善法也同样重要。忏悔不善的行为,对做过的恶行产生厌离,虽是理所当然的,但也不能太执著。不能因为干了一件非善行之后,整天耿耿于怀,生活在阴影中不能自拔,这样肯定修不好。所以必须把它放下,忏悔之后就应该放下。佛教中最高的忏悔方法是观空,是实相忏悔。

  所以,杂染法固然是要对治的,清净法固然是应当修习的,但不管是杂染法还是清净法,从实相上说皆了不可得。为了远离这两种对立的执著,故说中道行。善恶本性空寂,不要执著善的,也不要执著或讨厌恶的。杂染法也好,清净法也好,它们本性是空寂的。达摩祖师说:不睹恶而生厌,亦不睹善而生喜。这就是说,不因为看到恶的而生无比厌恶,也不因为看到善的而生无比欢喜。因为善恶的本质是空的,自性了不可得,必须有这样的境界才能证得中道。当然,对于初入佛门的人来说,需要对止恶行善有所执著,但修到一定程度或某个阶段时,就要远离这些执著。

  丙六、常断边

  “于有情、法定执为有是常住边,定执非有是断灭边。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即于此二边中智。”有情、法指依他起。对依他起的事相一定执为实有,认为它是真实不变的有,就属于常住边,也就是常见。“定执非有是断灭边”,如果认为依他起的事相是什么都没有的,就属于断灭边,也就是断见。为了远离这种常见和断见,远离二边之见,所以说中道行。

  丙七、所能取边

  “执有无明所取能取各为一边,若执有明所取能取各为一边,如是执有所治诸行,能治无为乃至老死,及能灭彼诸对治道,所取能取各为一边,此所能治所取能取,即是黑品白品差别。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明与无明无二无二分,乃至广说,明无明等所取能取皆非有故。”人的认识从两方面组成,就是能认识和所认识。能认识的是能取,所认识的是所取。执著有能取和所取的对立,这种绝对的差别对立,就属于二边之见。

  “执有无明所取能取各为一边。”无明指十二因缘中的无明。这种无明的存在有两方面,能认识的心是一种无明状态,除此之外,还有被无明所认识的相分境。能认识的无明是一边,所认识的境界又是一边,这是一般人的认识。从依他起的事相来说,的确有这种能取和所取的差别。

  “若执有明所取能取各为一边。”与无明相对的是明。无明是愚痴,明就是智慧。智慧作为一种能认识者,必然还会有智慧所认识的相分境。在认识的问题上,同样存在有所取和能取,执著所取和能取各为一边。

  “如是执有所治诸行,能治无为乃至老死,及能灭彼诸对治道,所取能取各为一边。”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能取和所取,即从能治和所治的角度来认识能所。从佛法修行来说,主要是对治烦恼。对治烦恼本身,必然存在能对治和所对治,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里的戒定慧就是指能治,贪瞋痴就是指所治。无明和明本身也存在能治和所治,无明是所治,明(智慧)是能治。能治和所治就是两边,所以说“执有所治诸行,能治无为”。“能治无为”并不是无为法的无为,它指的是八正道,也就是能够断除烦恼、解脱痛苦的圣道。圣道不同于业烦恼之所为,所以叫“无为”。“乃至老死”,无明缘行乃至老死,存在能治和所治,除了无明以外,还有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一种因缘的生起,它们是“所治”。既然是所治,必然有能治,必然还有能对治它们的圣道,也就是八正道。在能治和所治中,能对治的是能取,所对治的是所取,这就是二边。

  “此所能治所取能取,即是黑品白品差别。”所治和能治,其实就是黑品和白品的差别,所治指黑品,能治是白品。《俱舍论》中也有相似的内容,即黑业和白业。黑业是恶法,属于所治;白业是善法,属于能治。这是黑品和白品的差别。

  “为离此执说中道行。”为了离开以上所取和能取的执著,所以说中道行。从依他起的事相上说,能取和所取是一种假相的差别。这种差别虽然存在,但并不是就最高、最真实的层面而言。因为在空性的层面上,并不存在这些差别。所谓的所取和能取,本身是相对的,是相待而言的。比如我给你们上课,我是讲者,你们是听者,讲者是能,听者是所。反过来,如果听者是能听,那么讲者就是所讲了。所以,能取和所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离开这种执著,就是要认识到所取和能取是一种相对的假相,不是真实不变的。

  “谓明与无明无二无二分,乃至广说,明无明等所取能取皆非有故。”明与无明是无二无二分。无二就是没有两种绝对对立的实体。无二分就是说能取和所取两种现象的存在,也是因缘和合的,不能离开因缘而有独立不变的自体,是相待的。“乃至广说”,除了无明以外,乃至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一支,每一对所建立起来的所取和能取,都可以作如是观。观什么呢?观明和无明,所取和能取皆是非有。所谓“皆非有”,就是说它不是真实、固定、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待的。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如幻如化的假相还是有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