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辨中边论》探微(3)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济群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乙九、谛善巧

  已说世义,谛义云何?颂曰:

  受及受资粮,彼所因诸行。二寂灭对治,是谛义应知。

  论曰:应知谛者即四圣谛。一苦圣谛,谓一切受及受资粮,契经中说诸所有受皆是苦故,受资粮者谓顺受法。二集圣谛,谓即彼苦所因诸行。三灭圣谛,谓前二种究竟寂灭。四道圣谛,谓即苦集能对治道。

  “论曰:应知谛者即四圣谛。”谛,即四圣谛,也就是四种真实,显示了世间与出世间的真实因果。四谛是佛法的大纲,整个佛法理论不外乎四谛。

  “一苦圣谛,谓一切受及受资粮,契经中说诸所有受皆是苦故,受资粮者谓顺受法。”苦谛的内容,包括一切受及受资粮。佛教所说的受,不仅仅是苦受,还有乐受、喜受、忧受、舍受。不管是哪种受,从它们的本质上来说都是苦的。所谓“受资粮”,就是和受相关的异熟果报。比如人的色身、感情、思想等,这些都是受资粮。因为有了这些受资粮,我们才有能力感受苦乐,感受忧喜。

  “二集圣谛,谓即彼苦所因诸行。”所谓集谛,即招感痛苦的原因,也就是烦恼、业等。

  “三灭圣谛,谓前二种究竟寂灭。”所谓灭谛,是消除痛苦与烦恼之后所证得的涅槃。

  “四道圣谛,谓即苦集能对治道。”所谓道谛,即能对治“苦、集”的途径,也就是八正道。

  如果不了解四谛法门,人们将会执著染净所依性,认为染净法的生起,有一种外在的特殊力量在决定。其实,染净法的生起也是缘起的。了解四谛法门之后,就能破除执染净所依性。

  乙十、乘善巧

  已说谛义,乘义云何?颂曰:

  由功德过失,及无分别智。依他自出离,是乘义应知。

  论曰:应知乘者,谓即三乘,此中如应显示其义。若从他闻涅槃功德、生死过失而起此智,由斯智故得出离者,是声闻乘。不从他闻涅槃功德、生死过失自起此智,由斯智故得出离者,是独觉乘。若自然起无分别智,由斯智故得出离者,名无上乘。

  乘指三乘、五乘或一乘。乘是运载义,从凡夫到修行成佛,整个修行过程所运用的方法,就叫做“乘”。就像旅客必须乘坐汽车、火车或飞机、轮船才能到达目的地一样。同样,学佛修行也要依止某一种法门,或是人天乘,或是声闻乘,或是菩萨乘,修行者才能成就。依止人天乘的法门,就能成就人天乘的果位;依止声闻乘的法门,就能成就声闻乘的果位;依止菩萨乘的法门,就能成就菩萨乘的果位。这就是乘的内涵。

  “论曰:应知乘者,谓即三乘,此中如应显示其义。”乘就是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它们的内容是什么?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若从他闻涅槃功德、生死过失而起此智,由斯智故得出离者,是声闻乘。”首先说声闻乘。声闻人听闻四谛教法,然后发出离心,解脱生死。更具体一点说,声闻人是“从他闻”,从佛陀或佛弟子处听闻涅槃的功德、生死的过失,然后产生厌离生死、寻求解脱的愿望。因为有这样一种认识,自然会厌离世间种种,寻求出离之道。学佛者如果缺乏出离心,对世间的衣食住行、名闻利养、荣辱得失就会贪著不舍。贪的东西特别多,烦恼也就特别多,所以要有出离心。在修学佛法过程中以出离心为基础,然后根据四谛法门去修行,就属于“声闻乘”。

  “不从他闻涅槃功德、生死过失自起此智,由斯智故得出离者,是独觉乘。”独觉也叫缘觉,和声闻乘不同的是,缘觉的特点是“不从他闻”。佛陀出世也好,不出世也好,独觉能独自觉悟人生真理。一般来说,缘觉都是在佛陀不出世的时候出世,通常所说的辟支佛就属于独觉。独觉乘的圣人,看到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看到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成住坏空,自然会对世间产生厌离,不再贪著世间,自然就能产生彻见无常的智慧,所以是“不从他闻”。当他认识到无常的时候,也能意识到涅槃寂静是好,生死缠缚是不好,自然就能看到涅槃的功德和生死的过失。由这种智慧而得到出离的人,就是“独觉乘”。

  “若自然起无分别智,由斯智故得出离者,名无上乘。”无上乘指佛乘或菩萨乘。如何区分大小乘呢?通常是取决于发心,即发的是出离心还是菩提心。如果发的是出离心,那就是声闻乘;如果发的是菩提心,那就是无上乘。本论则以为,自然生起无分别智,不必通过渐次观行,这种人就属于无上乘,属于大乘。这是从根机上来说,如果从发心或结果上,就不是这样区分了。比如从结果看,声闻乘证的果位是解脱身,而佛陀证的是法身。

  说“乘善巧”的意义是为了破“执观行者”性。从乘善巧来看,三乘行者是因为根机及所修法门的不同而成就不同圣果。这就能破除“执观行者”的问题,即修行中少有所得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乙十一、有为无为善巧

  已说乘义,云何有为无为法义?颂曰:

  有为无为义,谓若假若因,若相若寂静,若彼所观义。

  论曰:应知此中假谓名等,因谓种子所摄藏识,相谓器、身并受用具,及转识摄意、取、思惟。意谓恒时思量性识,取谓前五识取现境故,思惟即是第六意识,以能分别一切境故。如是若假若因若相及相应法,总名有为。若寂静者,谓所证灭及能证道,能寂静故。彼所观义谓即真如,是寂静道所缘境故。如是所说若诸寂静若所观义,总名无为。应知此中缘蕴等十义所起正知,名蕴等善巧。

  这个颂解释有为和无为的特点,及有为和无为各自包含的意义。简单介绍如下。

  丙一、有为法的特点:

  “论曰:应知此中假谓名等。”有为法的第一个特点是假。《中论》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有为法的存在是虚妄不实的,从它的名称到现象都不是真的,都是不实在的。

  “因谓种子所摄藏识。”有为法的第二个特点是因,因指万法产生的因缘。有为法的产生及有为法的特点是有因有果、有因有缘。因是种子所摄的藏识,指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作为宇宙人生万法生起的因,尤其重要的,是它所含藏的种子。种子包括名言种子和异熟种子两种。无为法是否也属于因缘所生法呢?不是。如果无为法是因缘所生,那么就应该有生有灭。如果有生有灭,无为法和有为法又有什么区别呢?中观所说的无为法没有离开缘起,并不是说无为法就是缘起。

  “相谓器、身并受用具,及转识摄意、取、思惟。意谓恒时思量性识,取谓前五识取现境故,思惟即是第六意识,以能分别一切境故。”有为法的第三个特点是相。相是体相,这里指有为法的体相。有为法的体相包括三方面。一是器,就是器界,包括山河大地等。器界能够盛载万物,如地球就像庞大的器界一样,能够装载山河大地和众多生灵。二是身,指有情的根身,也就是浮尘根和净色根。三是受用具,指根身受用的器具。如住房、家具、电器等,都属于受用具。还有人所受用的一切,如眼睛所能看到的、耳朵所能听到的、鼻子所能闻到的、舌头所能尝到的、身体所能接触到的等,也都是受用具。

  此外还有转识,也就是前七识。转是转起,以第八识为因而生起前七识,所以叫转识。转识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转达、传送。第八识的种子传送到外界,把外界的信息转到第八识,所以叫转识。转识有三义:

  1.意,“意谓恒时思量性识。”恒时思量性识指第七识。第七识是“恒审思量我相随”。在八个识中,第七识的活动基本上没有间断,所以人在做梦时还有自我意识。在修行的意义上说,转变第七识非常重要,因为整个修行的关键是破除我执,而我执的根源就是第七识。

  2.取,“取谓前五识取现境故。”取指前五识。前五识在三量中属于现量,在三境中属于性境,取眼前的境界。所以说“性境现量通三性”。

  3.思惟,“思惟即是第六意识,以能分别一切境故。”思惟指第六意识。第六识的特点是善于思惟,具有“三性三量通三境”的三种分别,能够分别一切境界。

  “如是若假若因若相及相应法,总名有为。”像以上所说的若假、若因、若相,就是一切有为法的体相。除此之外,和八识心王相应的心所法,即《百法明门论》中的前四位:心法、心所法、色法和心不相应行法,都是属于有为法。

  丙二、无为法的特点:

  “若寂静者,谓所证灭及能证道,能寂静故。”无为法的第一个特点是寂静。平常说,无人吵闹的地方,或住在山里不受尘嚣干扰就是寂静。事实上这并不是真正的寂静,因为在你的内心还存在躁动不安的因素。佛教认为,只有涅槃及通往涅槃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寂静。这就是“所证灭”的“能证道”。

  有的人认为“灭”就是什么也没有了,说到涅槃就担心断灭。一个人不修行时,执著有我,这是常见;而修行时又耽心断灭,这是断见。原因是对“灰身灭智”不能正确理解。“灰身灭智”之后,生命体是否存在?又是以什么形式出现?涅槃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这个人是否将在世上消失?有的人很担心这些问题。学佛法要有正思惟,要想对佛法有深刻的认识,把佛法变成自己的智慧,必须靠如理思惟。但思惟不是瞎想,而是在正见的基础上,在听闻思经教的基础上去思惟,不是关起门来胡思乱想。这样的胡思乱想是掉举,而不是正思惟。胡思乱想很可怕,越想越烦恼。除了佛法之外,把思想变得越简单越好。平常不要乱想,要思考就思考佛法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单纯,越来越有智慧。

  单纯是人生幸福的一个关键因素。人和动物哪个过得好?不能一概而论。从物质生活来说,应该是人过得更优越。当然也有一些动物过得很好,

  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给予。而从精神上的痛苦来说,人恐怕要比动物严重。因为人有复杂的思想,人的很多烦恼不是从身体带来的,而是从思想上产生的,是人自己想出来的。比如有钱的人,吃的、穿的、住的样样都有,但坐在房间里胡思乱想,照样可以想出很多烦恼来,动物可能没有这个本事。但动物不可取的地方是愚痴,而成佛却要有发达的思惟能力为前提。

  “彼所观义谓即真如,是寂静道所缘境故。”无为法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彼所观义”。彼所观义是圣道所证得的境界,即真如。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真如从所缘的角度来说,它是境界;从证得的结果来说,它叫涅槃。涅槃和真如不是两个东西。真如是属于无分别智所缘的境界。

  “如是所说若诸寂静若所观义,总名无为。”以上所说的寂静和所缘的真如境,没有烦恼,这种无分别的智慧总称无为。无为就是无生灭、无造作,有为是有生灭,有造作。观有为、无为是为了破除执缚解者性。

  “应知此中缘蕴等十义所起正知,名蕴等善巧。”前面已说五蕴、十二处等十法,认识这十种法,就称为“十种善巧”。“善”就是知道、认识、了解;“巧”不仅是知道,而且非常熟悉,所谓熟能生巧。善巧,就是能够灵活运用,不死搬教条。同时,还指对某种事干得特别好。比如对电脑掌握得无比熟练,就是对电脑很善巧;对早晚两堂功课很熟悉,念得特别好,就是对功课善巧。

  甲十二、结  说

  真实总义略有二种,谓即能显、所显真实。能显真实谓即最初三种根本,能显余故。所显真实谓后九种,是初根本所显示故。所显九者:一离增上慢所显真实,二对治颠倒所显真实,三声闻乘出离所显真实,四无上乘出离所显真实,由粗能成熟细能解脱故,五能伏他论所显真实,依喻导理降伏他故,六显了大乘所显真实,七入一切种所知所显真实,八显不虚妄真如所显真实,九入我执事一切秘密所显真实。

  “真实总义略有二种,谓即能显、所显真实。”《真实义品》的内容,可以简单归纳为两种,即能显的真实和所显的真实。

  “能显真实谓即最初三种根本,能显余故。”能显真实指十种真实中的第一种──根本真实,也就是三性。为什么将三性称为能显真实呢?因为“能显余故”。其他一切真实都必须透过三性来说明,必须透过三性才能得以显现。

  “所显真实谓后九种,是初根本所显示故。”所显真实指的是后面九种。后面九种真实都属于三根本真实所显示,都是透过三根本真实才得以显现,所以称为所显真实。

  “所显九者:一离增上慢所显真实。”第一种所显真实,是离增上慢所显真实,指的是相真实。对三性的认识要离开增益和损减两边,也就是要离增上慢。

  “二对治颠倒所显真实。”第二种所显真实,是对治颠倒所显真实,即无颠倒真实。把颠倒对治了,也就是无颠倒了。

  “三声闻乘出离所显真实。”第三种所显真实,是声闻乘出离所显真实,即因果真实。它的具体内容是四谛法门,声闻乘的出离主要是透过对四谛因果的认识所显现的。

  “四无上乘出离所显真实,由粗能成熟细能解脱故。”第四种所显真实,是无上乘出离所显真实,指粗细真实。它的具体内容指二谛。二谛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思想,大乘的修习必须通过二谛法门,世俗谛能成熟有情,胜义谛能解脱有情。

  “五能伏他论所显真实,依喻导理降伏他故。”第五种所显真实,是能伏他论所显真实,指极成真实。极成真实的特点是能伏他论。明白了世间极成真实,尤其明白了道理极成真实之后,才能成立佛法理论并驳斥世间邪说。也就是说,佛法理论的成立或驳斥世间邪论,都要通过道理极成真实,通过逻辑,根据因和喻的道理来降伏他说。

  “六显了大乘所显真实。”第六种所显真实,是显了大乘所显真实,指净所行真实。这是大乘菩萨修行所证得的。

  “七入一切种所知所显真实。”第七种所显真实,是入一切种所知所显真实,指五法真实,也就是摄受真实。摄受指五法,包括一切法。要成就一切智慧,就要知道世、出世间的一切知识。所以《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菩萨要从五明处学,要入一切种所知,对宇宙间的一切都要了解。

  “八显不虚妄真如所显真实。”第八种所显真实,是显不虚妄真如所显真实,指差别真实。具体内容是七种真如。真如不是虚妄的,能够让有情在一切处、一切境、一切对象的情况下,认识真如,证得真如。

  “九入我执事一切秘密所显真实。”第九种所显真实,指的是善巧真实。善巧真实就是通过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等十种法的正确认识,破除我见、我执,然后证得真实。

  《辨真实品》到这里就结束了。《瑜伽师地论》中有一品叫做《真实义品》,讲得非常好,将来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唯识,可以作为参考。

  辨修对治品第四

  《辨真实品》已经讲完,现在讨论的是《辨修对治品》,进入实践的阶段。如果把《辨中边论》按境行果的次序来划分,那么前面所讲的《辨相品》、《辨障品》、《辨真实品》的内容属于境,《辨修对治品》、《辨修分位品》属于行,《辨得果品》属于果。所以,本论的内容包括境、行、果三个方面。

  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通常是讲六度、十度,而本论却重点阐述三十七道品。大家都知道,三十七道品是解脱道的主要修行内容,正因为如此,在盛行大乘的中国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本论把它提出来,作为契入空性及破除烦恼的修习法门,值得我们加以关注。这也说明,三十七道品对于大乘佛法的修行也同样重要,同样不容忽视。

  三十七道品即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本品共以十四颂来说明。

  甲一、四 念 住

  此中先应说修念住。颂曰:

  以粗重爱因,我事无迷故。为入四圣谛,修念住应知。

  论曰:粗重由身而得显了,故观察此入苦圣谛。身以有粗重诸行为相故,以诸粗重即行苦性,由此圣观有漏皆苦。诸有漏受说为爱因,故观察此入集圣谛。心是我执所依缘事,故观察此入灭圣谛,怖我断灭由斯离故。观察法故,于染净法远离愚迷入道圣谛。是故为入四圣谛理,最初说修四念住观。

  四念住的内容是身、受、心、法,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住很重要,佛陀入灭时对弟子的遗教就是依四念住而住。现在将四念住的内容简单介绍如下:

  第一念住,观身不净。“论曰:粗重由身而得显了,故观察此入苦圣谛。身以有粗重诸行为相故,以诸粗重即行苦性,由此圣观有漏皆苦。”凡夫的色身具有粗重的特征。粗重是相对轻安而言,粗重是粗糙、烦躁、束缚,轻安是寂静、安详、自在。粗重就是不调柔,如通常所说的四大不调,吃多了不舒服,吃少了也不舒服;天热了不舒服,天冷了也不舒服;闲了不舒服,累了也不舒服等等。总之,这些都属于不调柔,属于粗重的表现。一个人活得不自在,觉得痛苦,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身体,这是一般人比较容易感觉得到的。尤其是病人,很容易感觉得到。不生病还好,一生病就痛苦不堪,觉得身体真是一个负担,甚至于宁愿没有这个身体。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佛教说“身为苦本”,都认为身体是蕴藏人生痛苦的重要渠道。通过对身体的观察,就知道身体的痛苦,知道身体的不自在,知道身体的不调柔,所以说粗重由身而得显了。由此可以知道人生的苦是怎么回事。

  色身的粗重也通过“行苦”来体现。行,是迁流不息。不仅病苦是无常带来的痛苦,死亡、衰老的痛苦,也是无常带来的痛苦。《阿含经》中处处说到“无常故苦”,无常为什么会成为苦呢?无常对佛菩萨来说不成为苦,为什么对有情众生来说会成为苦呢?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有执著、有烦恼,所以无常才变成苦,所谓有漏皆苦。假如没有烦恼,无常不是很好吗?春夏秋冬,花开花落是无常,云卷云舒,潮涨潮落也是无常,这一切有什么不好呢?心情好的时候,“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如果心事重重,对着风花雪月又能有什么快乐?只能引起心中的忧愁。看到月亮就想流泪,还有什么快乐可言?所以感情不要太丰富,简单一点,淡泊一点。

  第二念住,观受是苦。“诸有漏受说为爱因,故观察此入集圣谛。”受是一种感受,如苦受、乐受、舍受、忧受、喜受,一般来说就这五种受。通常,每个人都喜欢快乐的感觉,而不喜欢痛苦、忧愁的感觉。然而佛法告诉我们,不管是快乐或是痛苦,所有感受的实质都是痛苦的。佛法讲的三苦就是建立在三受的基础上。因苦受产生苦苦,因乐受产生坏苦,因舍受产生行苦。所以,一切有漏的受都是痛苦的。执著于某种感觉就是

  痛苦的根源,喜欢抽烟的人,执著于抽烟的那种感觉,没有烟抽的时候就难受了。执著于住所的环境,出去一段时间就老想着回来,痛苦就随之而来了。如果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执著起来,那种痛苦就更大了。所以,有漏受是痛苦的根源。十二因缘中,因为受而产生爱、取、有。第一面的感觉很好,然后就不知不觉地爱上了。爱就是依恋,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都是爱的表现。而贪著受就会产生爱,然后就是爱、取、有、生、老死,永无休止。通过观察有漏受为爱生起的因,就能帮助我们认识集谛的真理。

  第三念住,观心无常。“心是我执所依缘事,故观察此入灭圣谛,怖我断灭由斯离故。”心是我执生起的依托。基督教执著的灵魂,印度教执著的神我,都是建立在心的基础上。通过观心来正确认识心性,从“见”和“爱”两种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证入灭谛。“见”是错误认识,错误知见;“爱”是种种烦恼,种种欲望。从“见”和“爱”解脱出来,就可以进入灭圣谛,从而证得涅槃。一个人能够正确认识心性时,就不必担心将来修行会落入断灭。

  第四念住,观法无我。“观察法故,于染净法远离愚迷入道圣谛。”如实观察一切法,观察染法和净法,并远离愚痴和迷惑。观察一切法的缘起性、因果性、无常性、唯识性、空性、无所得性,能对一切法正确观察,从而证入道圣谛。

  “是故为入四圣谛理,最初说修四念住观。”所以,要想悟入四谛,证得四谛,就要先修四念住。

  甲二、四 正 断

  已说修念住,当说修正断。颂曰:

  已遍知障治,一切种差别。为远离修集,勤修四正断。

  论曰:前修念住已能遍知一切障治品类差别,今为远离所治障法,及为修集能对治道,于四正断精勤修习,如说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乃至广说。

  四种正断所要断除的,就是邪恶、不善之法。四正断也叫四正勤,勤是精进修行,努力断恶修善。“论曰:前修念住已能遍知一切障治品类差别。”前面所说的四念住,已能正确知道所治障的差别,即身受心法所起的常、乐、我、净四倒,及能治的四谛理。

  “今为远离所治障法,及为修集能对治道,于四正断精勤修习。”现在为了能真正远离所要对治的障碍,达到所要成就的圣道,就必须精勤修习四正断。佛教所说的精进有独特内涵,即止恶行善,并不是说勤奋地干任何事都可以称为精进,止恶行善的行为才叫精进。如果不是这样的行为,尽管是很卖力地去做,也不属于精进。那么,精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如说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乃至广说。”四正断指的是什么?一、已生恶不善法令断:对已经生起的恶不善法,通过持戒的力量将其断除,名律仪断。二、未生恶不善法令不生:尚未生起的不善法虽没什么可断,但不可掉以轻心,因为生命中潜在种种恶的因素,一不小心就会产生作用,必须谨慎防护,这是为了断而断,名断断。三、未生一切善法令生:善法虽未生起,但应该努力修习,不断策心、持心,使善法生起,名修断。四、已生善法令增长:生起的善法能否永远延续下去呢?未必。因为生命中不善法的力量还很大,所以在修习善法的过程中,要不断防护其心,决不放逸,使善法得到增长,名防护断。由此可见,四正断的内容可以精简成“止恶行善”四个字,乃至广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甲三、四 神 足

  已说修正断,当说修神足。颂曰:

  依住堪能性,为一切事成。灭除五过失,勤修八断行。

  论曰:依前所修离集精进,心便安住有所堪能,为胜事成修四神足,是诸所欲胜事因故。

  住谓心住,此即等持,故次正断说四神足。此堪能性,谓能灭除五种过失,修八断行。

  四神足即是欲、勤、心、观,这四法是成就三摩地的方便。所以,四神足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修定的内容。在三十七道品中,四念住属于慧的内容,通过智慧的观照,观身、受、心、法,远离常、乐、我、净;四正勤属于戒的内容;四神足属于定的内容,戒、定、慧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论曰:依前所修离集精进,心便安住有所堪能,为胜事成修四神足,是诸所欲胜事因故。”依四正勤修行,才有能力修定。有了定,才能成就一切功德。从佛法来讲,三乘圣果的所有功德都建立在禅定基础上。离开禅定,一切功德都不能产生。那么,怎样成就禅定呢?先灭除五种过失,然后再勤修八种断行。

  “住谓心住此即等持,故次正断说四神足。”心住在怎样的状态中呢?心住在等持的状态中。所谓等持,等就是平等,使心念进入一种高度平衡的状态。这样的心态要远离两种情况,一是昏沉,二是掉举。如果心能远离昏沉、掉举,便能安住在平稳、平衡的状态中。所以在修习止四正断之后,必须修四神足。

  “此堪能性,谓能灭除五种过失,修八断行。”在持戒的基础上,灭除五种过失,修八种断行,才能成就四神足。

  何者名为五种过失?颂曰:

  懈怠忘圣言,及昏沉掉举。不作行作行,是五失应知。

  论曰:应知此中昏沉、掉举合为一失,若为除灭昏沉、掉举,不作加行,或已灭除昏沉、掉举,复作加行,俱为过失。

  五种过失指懈怠、忘圣言、昏沉掉举、不作行、作行。第一是懈怠,第二是忘圣言,第三将昏沉、掉举合为一种,第四是不作行,第五是作行。这五种过失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必须摆脱这五种心理状态。

  “论曰:应知此中昏沉掉举合为一失。”颂中将昏沉、掉举合为一种过失。昏沉、掉举是心态中两种极端的状态,昏沉使心暗昧,处在昏沉迷糊的状态中。掉举正好相反,令心浮躁,浮想联翩,想尽办法也无法使心平静一下。掉是无法入定,举是高高举起。浮躁就是一种掉举的表现,现代社会是浮躁的社会,所以现代人缺乏定力。一般人的心态,不是昏沉就是掉举。禅定要远离这两种状态,使内心保持一种平静,保持一种清明。所以,修禅定要多念佛、多诵经,慢慢培养定力。

  “若为除灭昏沉掉举,不作加行,或已灭除昏沉掉举,复作加行,俱为过失。”这里举不作行和作行。打坐时要保持正念,在高旻寺的禅堂打坐,班首师父有时会喊:“正——念——提——起——”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人进入昏沉状态,几乎要睡着了,有些人则进入掉举的状态而浮想联翩。在这种状态下,应该作行。所以班首师父就喊一声“正念提起”,提醒大家将正念提起。如果为了灭除昏沉、掉举,不作加行是不对的。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已经灭除昏沉和掉举,内心住在平等寂静,已进入清清明明、绵绵密密之时,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状态。这时放松下来,就很容易进入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如果还作加行,还在念头上做功夫,观照力太强,又会落入掉举,反而不能入定。所以,打坐时要弄清楚什么时候该不作行,什么时候该作行。否则不该作行的时候作行,或者该作行的时候不作行,“俱为过失”,都属于过失。

  为除此五修八断行。云何安立彼行相耶?颂曰:

  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

  为除余四失,修念智思舍。记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

  论曰:为灭懈怠修四断行,一欲二正勤三信四轻安,如次应知即所依等。所依谓欲,勤所依故。能依谓勤,依欲起故。所因谓信,是所依欲生起近因,若信受彼便希望故。能果谓安,是能依勤近所生果,勤精进者得胜定故。为欲对治后四过失,如数修余四种断行,一念二正知三思四舍,如次应知即记言等。记言谓念,能不忘境记圣言故。觉沉掉者谓即正知,由念记言,便能随觉昏沉掉举二过失故。伏行谓思,由能随觉沉、掉失已,为欲伏除发起加行。灭等流者,谓彼沉、掉既断灭已,心便住舍平等而流。

  “为除此五修八断行。云何安立彼行相耶?”为了除去这五种过失,所以要修八种断行。如何安立八种行相呢?用哪种法门对治哪种障碍呢?

  “颂曰: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为除余四失,修念智思舍,记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为了断除懈怠(五种过失中的第一种),必须修欲、勤、信、安四种法门,而断除其余四种过失,应该修念、智、思、舍。

  “论曰:为灭懈怠修四断行,一欲二正勤三信四轻安,如次应知即所依等。”懈怠大家肯定都知道,因为每个人都有懈怠、懒惰的时候。为了灭除懈怠,必须修四种断行,第一种就是欲。欲是一种希求,对禅定有强烈的希求和愿望,觉得禅定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种心理希求,感觉它是可有可无的,肯定不会精进修习禅定。第二种是正勤,正勤就是精进,是直接对治懈怠的。第三种是信,对禅定的修行要深信不疑,这样修起来才有动力。如果半信半疑,可能就不会去修。第四种是轻安,修禅定有了些许进度,尝到一点甜头,修起来才有干劲。如果整天枯坐蒲团,坐得腰酸背痛,昏沉掉举,一点享受不到禅悦的滋味,久而久之,自然会退失坐禅的心。所以,必要的甜头也是需要的,这甜头就是轻安。轻安生起之后,你会觉得世间除了轻安之外,别的快乐都是微不足道的。如此法喜充满,就会自觉地去坐了。

  “如次应知即所依等。”在灭除懈怠的过程中,欲、勤、信、轻安四种法门又具有相互关系,不是决然无关的。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所依谓欲,勤所依故。能依谓勤,依欲起故。”四种法门中,“欲”是希求,是修禅定的动力,有了希求之后,才会努力修行。所以这种希求很重要,此为所依。能依指的是“勤”,即精进,因为精进是依止这种希求而产生的。

  “所因谓信,是所依欲生起近因,若信受彼便希望故。”信又是希求生起的所依,属于欲的所因。有了信仰之后,才会生起希望。因为信仰禅定法门,所以希望得到禅定。如果不信仰禅定,不觉得修禅定有什么好处,不相信禅定会带来利益,对禅定能产生希望吗?肯定不会。

  “能果谓安,是能依勤近所生果,勤精进者得胜定故。”最终能成就的结果就是安。安指轻安,属于能依的勤——精进所产生的结果。只有勤行精进才能得定,所以打坐必须精进。有

  句话叫做“久坐有禅”,坐的时间长了,就会有禅。当然,正确的方法也很重要,否则只是枯坐,时间越长可能还越痛苦,甚至着了魔,那就很麻烦。

  “为欲对治后四过失如数修余四种断行,一念二正知三思四舍,如次应知即记言等。”前面讲的四种,是专门对治懈怠的。在修行过程中,懈怠是很难对付的问题,需要四个法门才对治得了。为对治五种过失的后四种,还要修其他四种行:一念,二正知,三思,四舍。这四种就是前面所说的记圣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

  “记言谓念,能不忘境记圣言故。”记言是记住某种经教的文字及义理。因为有记的前提,才会产生念。如果记不住,早就忘念了。所以,正念的前提就是牢记。念佛为什么要拿着一串念珠?那就是提醒你,一看到念珠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如果没有念珠,很容易念到别的地方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到后来,可能变成了“青菜萝卜、青菜萝卜”。记住了才不会忘失,所以修禅定的前提就是要念。有了正念,才能得正定。

  “觉沉掉者谓即正知,由念记言,便能随觉昏沉掉举二过失故。”觉是能够觉悟沉和掉,知道自己已进入昏沉的状态,或知道自己已进入掉举的状态,这是正知的作用。依正知建立正念,因为正念的力量,就能远离昏沉或掉举的两种过失。禅宗的修行,非常重视正知的力量。禅宗虽似不重视戒律,但对心念的要求非常严格。平常人一天中的很多时间都处在不自觉的状态中,而禅宗祖师们却时刻都能保持清清明明的心境。

  “伏行谓思,由能随觉沉、掉失已,为欲伏除发起加行。”伏行指思,当处在昏沉、掉举的状态时,必须提起正念、起心观照。

  “灭等流者,谓彼沉掉既断灭已,心便住舍平等而流。”当摆脱昏沉和掉举两种状态之后,心念应当住于平等状态中,不必作意观照。永嘉禅师有偈曰:“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用心的时候,却是无心;无心的时候,又在用心,但又不是起心动念地加功用行。如果起心动念地加功用行,观照力太强,反而不容易寂静,不容易入定,所以说要不作行。

  甲四、五  根

  已说修神足,当说修五根。所修五根云何安立?颂曰:

  已种顺解脱,复修五增上。谓欲行不忘,不散乱思择。

  论曰:由四神足心有堪能顺解脱分善根满已,复应修习五种增上:一欲增上,二加行增上,三不忘境增上,四不散乱增上,五思择增上。此五如次第即信等五根。

  “已说修神足,当说修五根。所修五根云何安立?”在整个修证过程中,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属于顺解脱分,种下的是解脱之因,离见道还比较远。而五根、五力属于顺抉择分。五根是怎么样安立的?根有增上的力量,这五种法门是见道的增上力量,所以叫五根。

  “颂曰:已种顺解脱,复修五增上。谓欲行不忘,不散乱思择。”前面已经介绍了顺解脱分,进一步修五种增上。第一是欲,第二是行,第三是不忘,第四是不散,第五是思择。也就是信、进、念、定、慧。

  “论曰:由四神足心有堪能顺解脱分善根满已,复应修习五种增上。”由修四神足成就胜三摩地为所依止,植下深厚的解脱之因,对三宝、四谛的如实之理深信不疑。为能契入空性,获得空性慧,当修五根。

  “一欲增上。”欲增上指信根,即对三宝、四谛之理生起强烈希求。因为由信产生的希求,是信根的作用,成就了信根。“二加行增上。”加行增上指精进根,为通达三宝四谛的如实理,勇猛精进,成就精进根。“三不忘境增上。”不忘境增上指念根,通过不懈努力,依正见获得正念,成就念根。“四不散乱增上。”不散乱增上指定根,由正念相续成就定。定是心一境性,是不散乱,因而成就定根。“五思择增上。”思择增上指慧根。慧是正确抉择,在定的基础上,依慧抉择如实之理,成就慧根。

  信、进、念、定、慧五种,于出世间法的生起具有增上作用,因而叫五根。

  甲五、五  力

  已说修五根,当说修五力。何者五力?次第云何?颂曰:

  即损障名力,因果立次第。

  论曰:即前所说信等五根有胜势用,复说为力,谓能伏灭不信障等,亦不为彼所陵杂故。此五次第依因果立,以依前因引后果故。谓若决定信有因果,为得此果发勤精进,勤精进已便住正念,住正念已心则得定,心得定已能如实知。既如实知无事不办,故此次第依因果立。

  五根和五力,从内容上看是一样的,五力也是信、进、念、定、慧。但为什么一个叫五根,一个叫五力?主要是从不同作用来安立的。五根从增上的意义来说,五力从能降伏并对治烦恼的角度来说。五力所显示的五种力量特别强大,所以是“即损障名力”。“因果次第立”是说,五力先后排序根据因果的次第而建立。

  “论曰:即前所说信等五根有胜势用,复说为力,谓能伏灭不信障等,亦不为彼所陵杂故。”五根具有增上的作用,从它特殊的力量和殊胜的势力这个角度来说,又可以叫做力。五力具有降伏和灭除不信障等的功用。信力能对治不信,精进能对治懈怠,念能对治昏沉、掉举,定能对治散乱,慧能对治愚痴。五力能对治五种障碍,不被五障左右。

  “此五次第依因果立,以依前因引后果故。”信、进、念、定、慧根据因果的关系建立起来,由前面的因引发后面的果。

  “谓若决定信有因果,为得此果发勤精进,勤精进已便住正念,住正念已心则得定,心得定已能如实知。既如实知无事不办,故此次第依因果立。”五力建立的因果顺序为:信、进、念、定、慧。当决定信三宝、四谛之理,解脱、涅槃之道,于是发起精进。精进之后,才能安住在正念中。如果长时安住在正念之中,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得定。由定而修习智慧,智慧开发了,才能如实知。有了如实知的智慧之后,才能无事不办。所以,成就智慧的作用是世间最大的。由前因引后果,五力的顺序就是这样建立的。

  如前所说顺解脱分既圆满已,复修五根,何位修习顺抉择分为五根位五力位耶?颂曰:

  顺抉择二二,在五根五力。

  论曰:顺抉择分中暖、顶二种在五根位,忍、世第一法在五力位。

  五根位和五力位属于顺抉择分。抉择,是空性慧的作用,在见道位生起。顺抉择分是指与见道相应的修行,在加行位。顺抉择分在五根五力部分,其内容是“二二”。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顺抉择分,在修行过程中属于加行位,包括暖、顶、忍、世第一四个步骤。暖、顶是两种,忍、世第一又是两种。所以说顺抉择分由两部分组成,称为“二二”。

  “论曰:顺抉择分中暖、顶二种在五根位,忍、世第一法在五力位。”顺抉择分有四个位置,前二就是暖位和顶位。从唯识的角度来看,它们修行的内容主要是修四种寻思,思考名、义、自性、差别。名是名称,义是名称所指的事实。比如说到桌子时,必然包括桌子的名称和实体两部分,一是名,一是实。当对名和实进行思辨分别时,又会产生两种妄执,就是自性和差别。说到桌子,觉得桌子实实在在,就是对桌子产生的自性执著;说到桌子,分辨桌子好看不好看,质量好不好,喜欢不喜欢,就是对桌子产生差别执著。

  凡夫时时刻刻处在遍计所执的状态,对世间一切事物的名和实产生执著,这都是错误的。修学佛法之后,要用佛法智慧来观照世间一切名和实,通过寻思,把以往对事物造成的认识,用佛法的观点重新思考。名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像众生执著的那样,有个实实在在的“名”?有好听或难听的真实区别?同样,对实体的事物也要进行一番考查,是不是像大家所以为的那样,这个桌子是实在而永恒不变的?是不是桌子在客观上就存在好看或者难看?对这些问题进行反复思考,就是四寻思。

  四种寻思的修行,主要在暖位和顶位。在胜三摩地的基础上修四寻思,就能证到暖位和顶位。当我们通过对名、义、自性、差别思考之后,获得如实的智慧,便叫如实智。这四种如实智的成就,主要在忍和世第一位。所以,在忍和世第一位的时候,就能成就四种世间最高的智慧,对事物的认识接近于正确。虽然这时候根本智还没有产生,但是它的影子已经出来,马上就要产生了。这就是说,在暖、顶、忍、世第一位,通过修五根五力、起四寻思、四如智所产生的结果,能契入空性。

  甲六、七 觉 支

  已说修五力,当说修觉支。所修觉支,云何安立?颂云:

  觉支略有五,谓所依自性。出离并利益,及三无染支。

  论曰:此支助觉故名觉支,由此觉支位在见道。广有七种,略为五支。一觉所依支谓念,二觉自性支谓择法,三觉出离支谓精进,四觉利益支谓喜,五觉无染支,此复三种,谓安定舍。何故复说无染为三,颂曰:

  由因缘所依,自性义差别。故轻安定舍,说为无染支。 

  论曰:轻安即是无染因缘,粗重为因,生诸杂染,轻安是彼近对治故,所依谓定,自性即舍,故此无染义别有三。

  七觉支,觉是抉择义,指无漏慧。前面通过资粮位、加行位的努力,终于成就了无漏慧。从修行的整个过程来说,这是在见道位。因为最初成就无漏慧,所以称为觉支。七觉支是以择法觉支为主体,其余的念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都是伴随择法觉支生起,是觉的支分,所以叫觉支。

  “颂云:觉支略有五,谓所依自性,出离并利益,及三无染支。”觉支虽然有七种,但可以把它们简单地分为所依、自性、出离、利益、三无染五个部分。“论曰:此支助觉故名觉支,由此觉支位在见道。”七觉支中,除了择法觉支,其余六支都是与择法觉支共同产生作用,所以叫觉支。七觉支的修行是在见道位。

  “一觉所依支谓念。”觉所依支是念,这里的念不是五根、五力中的念,而是无漏的正念。依无漏正念引发无漏慧。

  “二觉自性支谓择法。”觉自性是指觉的自体,即空性慧的自体。空性慧的自体是择法。择法即见道的见,由此契入空性、成就解脱。

  “三觉出离支谓精进。”觉出离支指精进。依空性慧发起精进,不断克服凡夫心。因为空性慧具有出离凡夫心的功用,能帮助我们克服二执、二障。

  “四觉利益支谓喜。”觉利益支指喜觉支。觉能带来什么利益呢?就是法喜。我们的身心总是充满烦躁不安的痛苦,而空性慧能对治凡夫身心的逼恼,体验证得空性的法喜。

  “五觉无染支,此复三种,谓安定舍。”觉无染支有三种:轻安、定、舍。“何故复说无染为三,颂曰:由因缘所依,自性义差别。故轻安定舍,说为无染支。”为什么说无染支有三种?

  “论曰:轻安即是无染因缘,粗重为因,生诸杂染,轻安是彼近对治故。”轻安是产生无染的因缘。若没有轻安,人们就会生起种种杂染、烦恼、痛苦,造种种业。有了轻安之后,就能远离粗重,身心安详,自然没有杂染生起。

  “所依谓定,自性即舍,故此无染义别有三。”轻安依止定才能生起,定的自体是舍,而舍是一种平衡状态。所以,轻安、定、舍是伴随空性慧生起的心理作用,是摆脱杂染心理的作用。假如没有轻安、定和舍,就会产生种种烦恼、造种种业。反过来说,有轻安、定和舍,就不会被杂染所染污。

  甲七、八 正 道

  说修觉支已,当说修道支。所修道支云何安立?颂曰:

  分别及诲示,令他信有三,对治障亦三,故道支成八。

  论曰:于修道位建立道支,故此道支广八略四。一分别支,谓正见,此虽是世间而出世后得,由能分别见道位中自所证故。二诲示他支,谓正思惟、正语一分,等起发言诲示他故。三令他信支,此有三种,谓正语、正业、正命。四对治障支,亦有三种,谓正精进、正念、正定。由此道支略四广八。

  “说修觉支已,当说修道支。”八正道是趣向解脱的不二中道,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没有离开八正道。八正道的修行,在这里指修道位的过程。严格地说,真正的修行是在见道之后,即大乘地上菩萨和小乘初果以上的圣人才真正知道怎样修行。

  “所修道支云何安立?颂曰:分别及诲示,令他信有三,对治障亦三,故道支成八。”所修的八正道是如何安立的?八正道分为这么几部分内容:一分别,二诲示,三令他信有三种,四对治也有三种,合起来正好八支。所以,八正道也是在修行过程中,根据它所应对治的障碍及所能证得的真理,就不同功用而建立起来。

  “论曰:于修道位建立道支,故此道支广八略四。”在修道位过程中建立道支。八正道详细说是八种,简单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分别支,谓正见,此虽是世间而出世后得,由能分别见道位中自所证故。”第一分别支。分别支指正见,正见有世间的,也有出世间的。学佛修行首先要树立世间正见,但究竟证得正见是出世后得。这种正见仍属于出世间的解脱知见。因为所要证的见道属于出世的内容。由于正见在见道位,所以它是无分别智亲证的真理、亲证的真如。

  “二诲示他支,谓正思惟、正语一分,等起发言诲示他故。”第二诲示他支。诲示是为他说法,要将佛法转化为世间任何一个人所能接受的方式,就有必要通过思考并借助语言来表达。在见道的基础上,运用后得智,用语言去教导他人。

  “三令他信支,此有三种,谓正语、正业、正命。”第三令他信支,令他人信仰、信受你所说的佛法和悟到的真理,包含正语、正业、正命三种。正语是以正确的语言度化有情,正语的内涵包括真实和利他两方面,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正业指清净、正当、远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正命就是选择正当的谋生方式,不能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有了正语、正业、正命之后,世上的人才会信仰你,才能接受你所说的佛法。

  “四对治障支,亦有三种,谓正精进、正念、正定。”第四对治障支,指正精进、正念、正定三种。八正道中,能对治障碍的就是此对治障支。精进对治懈怠,正念对治邪念,正定对治掉举、散乱。

  八正道简单说就这四类,详细说又分为以下八种:

  何缘后二各分为三?颂曰:

  表见戒远离,令他深信受。对治本随惑,及自在障故。

  论曰:正语等三,如次表已见、戒、远离,令他信受。谓由正语论议决择,令他信知已有胜慧。由正业故不作邪业,令他信知已有净戒。由正命故,应量应时,如法乞求衣钵等物,令他信已有胜远离。正精进等三,如次对治本、随二烦恼及自在障。此所对治略有三种:一根本烦恼,谓修所断。二随烦恼,谓昏沉掉举。三自在障,谓障所引胜品功德。此中正精进别能对治初,为对治彼勤修道故。正念别能对治第二,系念安住止等相中,远离昏沉及掉举故。正定别能对治第三,依胜静虑速能引发诸神通等胜功德故。

  “何缘后二各分为三?颂曰:表见戒远离,令他深信受。对治本随惑,及自在障故。”为什么后两支每支都包括三种呢?信他支里,主要表示见、戒、远离,如果这几方面做好了就能令他信受。对治障支能对治根本烦恼、随烦恼及自在障烦恼。

  “论曰:正语等三,如次表已见、戒、远离令他信受。谓由正语论议决择,令他信知已有胜慧。”正语、正业、正命表示在见、戒、远离三方面的成就,能使他人信受。因为一个人具足正语后,在说话或发表议论时,别人才会相信你有真实的智慧,所言不是弄虚作假,而能真正利益他人。反之,没有智慧和正见,也就没有正语,所说往往是无益语甚至邪语。

  “由正业故,不作邪业,令他信知已有净戒。”有了正业之后,就不会造作邪业,身口意三业都能如法如律,都能按佛陀制订的戒律去做。这样信众才会相信你具足戒律,具足清净的梵行。

  “由正命故,应量应时,如法乞求衣钵等物,令他信已有胜远离。”只有具足正命,也就是正当的谋生手段,信众才会信受。比如出家人如法乞食或接受供养而不起贪心,信众才会相信你对名利都看淡了。否则,又做生意,又赶经忏,只要能赚钱什么都干。这样信众就不会相信你,觉得这个出家人比在家人更贪婪,更不会恭敬你。所以,正语、正业、正命是一个出家人在信徒中建立威信的重要方式。

  “正精进等三,如次对治本、随二烦恼及自在障。此所对治略有三种:一根本烦恼,谓修所断。二随烦恼,谓昏沉掉举。三自在障,谓障所引胜品功德。”正精进等三种属于对治障这一支的内容。所对治的“本”,就是根本烦恼,而“随”则是随烦恼和自在障。正精进等三种所要对治的就这三种。第一是根本烦恼,如《百法明门论》中所讲的贪、瞋、痴、慢、疑等就是根本烦恼。第二是随烦恼,如昏沉、掉举之类。第三是自在障,修行是要成就自在的,如果能够成就神通和智慧,就可以很自在。但如果有障碍,不能成就神通和智慧,也就不能成就自在。所以,自在障是影响自在的一种障碍。

  “此中正精进别能对治初,为对治彼勤修道故。”在这三种中,正精进能对治第一种根本烦恼。为了对治根本烦恼,必须精进修道。

  “正念别能对治第二,系念安住止等相中,远离昏沉及掉举故。”第二种正念能对治昏沉、掉举等随烦恼。时时系念,时时提起并保持正念,让正念安住在止的状态中,就能远离昏沉和掉举。

  “正定别能对治第三,依胜静虑速能引发诸神通等胜功德故。”正定主要能对治第三种自在障。因为正定能引发神通等功德,令得神通自在。

  八正道的建立,简单地说是从四个方面建立起来的,详细地说是从八种修习方式建立起来的。八正道在修学中的重要性,是我们必须引起重视的。

  甲八、三乘修治差别

  修治差别云何应知?颂曰:

  有倒顺无倒,无倒有倒随,无倒无倒随,是修治差别。

  论曰:此修对治略有三种,一有颠倒顺无颠倒,二无颠倒有颠倒随,三无颠倒无颠倒随。如是三种修治差别,如次在异生有学无学位。

  本品其实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修行对治的法门,为三十七道品。二是阐述凡夫、二乘、菩萨在修行及修证上的差别,也就是从凡夫、声闻到菩萨,三种人在修行过程中的境界差别。

  “修治差别云何应知?颂曰:有倒顺无倒,无倒有倒随,无倒无倒随,是修治差别。”这一颂主要讲三种人修行的差别。有倒顺无倒——是凡夫的修行,无倒有倒随——是声闻有学位的修行,无倒无倒随——是声闻无学位的修行。

  “论曰:此修对治略有三种。一有颠倒顺无颠倒。”修治简略地说有三种不同情况。第一指凡夫异生的修行。所谓异生,即没有见道之前的众生。见道之后就不叫凡夫异生,而称为圣贤了。有颠倒指有漏法,无颠倒则指无漏法。凡夫的修行状况是有颠倒,而圣者是无颠倒。

  因为凡夫在有漏的状况之下,以有漏的凡夫心顺着无漏正法修行,但仍然没有离开有漏妄识,所以叫有颠倒顺无颠倒。

  “二无颠倒有颠倒随。”第二种指声闻有学位的修行。声闻前三果都属于有学位。有学位的圣贤已证得无颠倒的无漏法,但还有残余的烦恼在,所以叫做无颠倒有颠倒随。

  “三无颠倒无颠倒随。”第三种指声闻无学位的修行。无学位的圣人已彻底证得无漏圣道,不再有丝毫的有漏颠倒妄识,所以叫无颠倒无颠倒随。

  “如是三种修治差别,如次在异生有学无学位。”以上所说三种修行对治的差别,有颠倒顺无颠倒指凡夫异生位,无颠倒有颠倒随指声闻有学位,无颠倒无颠倒随指声闻无学位。

  菩萨二乘所修对治有差别相,云何应知?颂曰:

  菩萨所修习,由所缘作意,证得殊胜故,与二乘差别。

  论曰:声闻、独觉以自相续身等为境而修对治,菩萨通以自他相续身等为境而修对治。声闻、独觉于身等境,以无常等行相思惟而修对治。若诸菩萨于身等境,以无所得行相思惟而修对治。声闻、独觉修念住等但为身等速得离系,若诸菩萨修念住等不为身等速得离系,但为证得无住涅槃。菩萨与二乘所修对治由此三缘故而有差别。

  “菩萨二乘所修对治有差别相,云可应知?颂曰:菩萨所修习,由所缘作意,证得殊胜故,与二乘差别。”本颂阐述菩萨乘与声闻、缘觉乘在修行上的差别,表现在所缘上的差别、作意上的差别、证得殊胜上的差别。从这三方面来体现菩萨与二乘修行的差别。

  “论曰:声闻、独觉以自相续身等为境而修对治,菩萨通以自他相续身等为境而修对治。”第一,所缘上的差别。声闻人在修行时,是以自己的身体作为修行对象。比如说观身是苦、观身不净,乃至最后成就的解脱,主要也是希望自己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而菩萨的境界则不同,不仅是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所缘对象,同时还以一切有情作为所缘对象而修对治,广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宏愿。

  “声闻、独觉于身等境,以无常等行相思惟而修对治。若诸菩萨于身等境,以无所得行相思惟而修对治。”第二,作意上的差别。声闻、独觉对生命体抱什么样的态度呢?他们的入道方式主要是观无常,通过修无常观来摆脱贪瞋痴烦恼。菩萨则是修无所得观,观一切法空,观一切法了不可得,通过这样的修行方法来解脱烦恼。所以,声闻从无常入手,菩萨从空入手,从作意上来说不一样。

  “声闻、独觉修念住等但为身等速得离系,若诸菩萨修念住等不为身等速得离系,但为证得无住涅槃。”第三,证得殊胜的差别。声闻乘修四念住,目的是为了自己快速解脱烦恼,证得无余依涅槃。菩萨同样修四念住,但不是为了自己快速解脱烦恼,证得无余依涅槃,而是为了证得最高的无住涅槃。无余依涅槃只求出离生死苦海,烦恼断尽,灰身灭智,不再来三界受生。无住涅槃则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尽未来际利乐有情。

  “菩萨与二乘所修对治由此三缘故而有差别。”从这三方面,就可以看出菩萨与二乘所修对治的差别。

  甲九、结  说

  修对治总义者,谓开觉修、损减修、莹饰修、发上修、邻近修谓邻近见道故、证入修、增胜修、初位修、中位修、后位修、有上修、无上修谓所缘作意至得殊胜。

  这里把前面所说的修行法门及对治差别作最后的总结。关于修对治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开觉修:指四念住,是开始悟入智慧的觉悟,即打开智慧的修行法门。

  损减修:指四正勤,这种法门能损减不善行。

  莹饰修:指四神足,能成就三摩地,引发种种神通、智慧功德,以此庄严生命,使生命变得丰富多彩。

  发上修:指五根,即五种增上的力量。

  邻近修:指五力,修五力就可能见道,所以五力又称为邻近见道。

  证入修:指七觉支,这一修行能证入见道,证入宇宙人生的真理。

  增胜修:指八正道,在见道的基础上,使无漏智慧的力量越来越强,有漏的力量越来越微弱。这是以无漏对治有漏,所以称为增胜修。

  初位修:指凡夫位的修行——有倒顺无倒。

  中位修:指声闻有学位的修行——无倒有倒随。

  后位修:指声闻无学位的修行——无倒无倒随。

  有上修:指声闻的修行。

  无上修:指菩萨的修行。从菩萨所缘的境界、作意的殊胜及证得的结果来说,都已经超过声闻乘,所以称为无上修。关于菩萨乘超过声闻乘的道理,在本论最后一品《辨无上乘品》中还会进一步解释,“无上”就是显示大乘的殊胜。《辨修对治品》中,关于修行对治烦恼这部分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

  辨修分位品第五

  前面的《相品》、《障品》、《真实品》,告诉我们如何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修对治品》指出了修行的方法,本品《修分位品》则是介绍修行的整个过程。

  关于佛法修行的过程,各宗派都讲到了。如《俱舍论·圣贤品》将修行过程概括为七贤四圣。唯识宗也讲到这个问题,比较正规的说法是《唯识三十颂》中的五位: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和究竟位。而《成唯识论》又把五位演绎成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和佛果位。通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每一劫修到哪一位都有明确交待。这些都属于修行的过程,说明从学佛到成佛要经历的阶段。

  有些人觉得还是禅宗的当下顿悟、见性成佛来得更直接。事实上,如能将唯识宗与禅宗的修行结合起来,可能会相得益彰。我想,当年达摩祖师之所以用《楞伽经》印心,也是反映了祖师的苦心。禅宗对“向上一着”确实有其特殊的方便,却忽略了作为修行应该具备的相应基础。如发菩提心、修行次第、闻思正见等,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如果忽略这些基础,“向上一着”往往会成为空中楼阁。而唯识宗的修学正可以弥补禅宗在这方面的不足。

  如果从三大阿僧祇劫、四十一位来看,成佛确实是漫长的事。但就修行实质来说,也可以非常简单。如空性的契入,我们的生命中有三个层面,即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凡夫都生活在遍计所执中,可当我们没有生起遍计所执,也就是对依他起的似能取的见分和似所取的相分不起能所执时,当下就能现量证得空性。因为空性是现成的,非从外得,只是被虚妄分别产生的能所执遮蔽,所以我们才无缘认识。一旦去除这些遮蔽的东西,即可契入空性。修道的过程,就是发挥空性、无漏智的作用,将无尽生命中形成的妄识逐步消融。

  《辨中边论》关于修行过程有特殊的分法,与以往其他经论不太一样。如《俱舍论》等声闻乘经论,专门阐述声闻乘的修行过程,而大乘经论多侧重菩萨的修行过程。《辨中边论》则将声闻乘和菩萨乘的修行过程综合起来说明,这是本论的特点所在。

  甲一、三乘修证位次

  已说修对治,修分位云何?颂曰:

  所说修对治,分位有十八,谓因入行果,作无作殊胜。

  上无上解行,入出离记说,灌顶及证得,胜利成所作。 

  论曰:如前所说修诸对治,差别分位有十八种。一因位,谓住种性补特伽罗。二入位,谓已发心。三加行位,谓发心已未得果证。四果位,谓已得果。五有所作位,谓住有学。六无所作位,谓住无学。七殊胜位,谓已成就诸神通等殊胜功德。八有上位,谓超声闻等,已入菩萨地。九无上位,谓已成佛,从此以上无胜位故。十胜解行位,谓胜解行地一切菩萨。十一证入位,谓极喜地。十二出离位,谓次六地。十三受记位,谓第八地。十四辩说位,谓第九地。十五灌顶位,谓第十地。十六证得位,谓佛法身。十七胜利位,谓受用身。十八成所作位,谓变化身。

  这两颂包括了三乘圣贤修证的十八个过程。

  “论曰:如前所说修诸对治,差别分位有十八种。”本论将三乘人的修行过程分成十八个站点,每个修行过程就像一个站点。比如从厦门乘火车到北京需要经过很多站点,其中有大站也有小站。如果是特快列车,停靠的都是大站。如果是普快列车,就不止十八个站点。如果是慢车,停靠的站点就更多,可能是一百零八个站点了。

  “一因位,谓住种性补特伽罗。”因也就是唯识学所说的种子,确切地说应该指种性。种性思想是唯识宗的一个特点。唯识学认为,三乘圣贤的修行都有各自的因。修声闻乘应该具有声闻乘的种性,修缘觉乘应该具有缘觉乘的种性,而成佛必须具备菩萨的种性。具备种性之后,修行才能有所成就。如果没有菩萨种性而想成佛,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和《涅槃经》的思想不太一样。《涅槃经》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而唯识的“五种性”思想中,有一种是“无种性”,也就是没有成佛的种性,这样的人永远没有成佛的希望。

  对这个问题我有自己的看法。无种性是相对而言的,不能绝对化。人有没有实在的种性差别呢?其实是有的,好比人存在天赋的差别一样。这种禀赋是从哪里来?也是无始以来形成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可能改变,只是难度很大。比如对一个无种性的人来说,要让他学佛乃至修行成佛,的确非常困难。

  根据唯识学的种性思想,认为成佛一定要有相应的根基,比如具有菩萨种性的有情,或具有声闻种性的有情,或具有缘觉种性的有情。没有这种基础,是不可能成就阿罗汉果,成就无上菩提的。

  “二入位,谓已发心。”具备种性才能进一步发心,入位就是已经发心。发心有两种:一是出离心,一是菩提心。由出离心成就解脱,依菩提心成就无上佛果。发心代表着修行的开始,同时也贯穿整个修行次第,直到最终成就。发心的力量非常重要,《华严经》所说的“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名魔业”,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加行位,谓发心已未得果证。”发心之后就要开始用功修行。这是契入空性前应做的努力。加行位有四个步骤,即暖、顶、忍、世第一位。从发心到未证得圣果之前,为加行位。

  “四果位,谓已得果。”得果,是指成就圣果。在声闻乘的修行过程中,所成就的果位有四种,称为四果,即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初果的成就,象征着凡夫从凡夫阶段迈向圣位。从修行上说,由契入空性、断除三界见惑,乃得须陀洹果。

  “五有所作位,谓住有学。”声闻乘四果四向的前四向三果,都属于有学位。为了断尽三界思惑,从有漏进入无漏,还要继续修习戒定慧,所以称为有学。

  “六无所作位,谓住无学。”指声闻无学位,也就是不需要再学什么。因为这时已断尽三界见思二惑,出三界生死牢狱,在声闻乘的修学上已经毕业,得到了最高果位。不再需要学什么或修什么,所以称为无学。佛经上称无学果的圣人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七殊胜位,谓已成就诸神通等殊胜功德。”证无学果后,成就三明六通种种殊胜功德。

  “八有上位,谓超声闻等,已入菩萨地。”前面从第一因位到第七殊胜位,主要从声闻乘的修行过程来说,自第八有上位,是从菩萨道而言。菩萨道行者在证入声闻无学位之后,转而发大心济世救苦,慈悲度生,就进入菩萨地。这是回小向大的声闻行者,如果是趣寂声闻,也就入涅槃去了。

  “九无上位,谓已成佛,从此以上无胜位故。”无上位指无上菩提、无上佛果。这是佛法修行中最高、最圆满的果位,再也没有比之更高、更圆满的。

  “十胜解行位,谓胜解行地一切菩萨。”胜解行位就菩萨修行的位次来说明。菩萨修行过程中,所有的资粮位、加行位都属于胜解行地的范畴。因为在资粮位、加行位的菩萨还没有见道,对空性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意识的理解上。所以佛法说悟有两种:一是解悟,二是证悟。通过学习教理,达到解悟并不难。经典看得多了,了解到佛法的深意,从理论上理解了见道、真如、涅槃等等,但这种理解仅仅是意识上的知解而已,并非亲证。不过这种解悟也是证悟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懂得如何修行,如何契入空性。

  “十一证入位,谓极喜地。”证入位是最初契入空性。在菩萨道的修行过程中,为十地之初地。行者通过长时间的努力修行,终于成就无漏智,契入空性,证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平等法性,因而生起极大的欢喜心,故名极喜地。

  “十二出离位,谓次六地。”出离位,指十地中的第二地至第七地。即二地离垢地、三地发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极难胜地、六地现前地、七地远行地,这六地都属于出离位。从有漏妄识的状态中走出来,使生命逐步进入无漏智的作用中。

  “十三受记位,谓第八地。”受记位指第八不动地。至第八地,无漏智无须功用就能相续不断。也就是说,有情的有漏识再也不起作用,因而又称不退转地。菩萨达到这一境界,再也不必担心退转了。因为有漏妄识已不起作用,如何会退呢?对于八地菩萨,十方诸佛都为之授记,称其必定成佛无疑,故名受记位。

  “十四辩说位,谓第九地。”辩说位指第九善慧地。第九地成就四无碍解,即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才无碍解。九地菩萨具足四无碍解,说法自在,雄辩滔滔。

  “十五灌顶位,谓第十地。”第十地是指佛地前的一个位次,又称灌顶位,这是以比喻来说明。据说,古印度太子登位之前必须举行灌顶仪式,然后才能正式成为国王。同样,十地是菩萨证得佛果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

  “十六证得位,谓佛法身。”证得位,是圆满证得、究竟证得。《法华经》说:“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因此,这里的证得乃是佛果意义上的证得,而不是一般的证得。这和十一位的证入位是不一样的。圆满证得什么呢?证得佛的法身。

  “十七胜利位,谓受用身。”胜利位指成就受用身,在法身的基础上成就受用身。受用身有两种:一是自受用,二是他受用。自受用指佛陀自己受用,自作自受。他受用身是佛陀为十地菩萨所显现的身相及国土,无量相好庄严,非一般凡夫所能看到。

  “十八成所作位,谓变化身。”成所作位是变化身。变化身也有好几种,所谓“三类分身息苦轮”。根据众生不同根机而示现不同的身相,以此成就一切度生的事业。

  这就是十八位次。这些位次既是修行的过程,同时也是修证的果位。所以,过程和结果不是截然分开的。如果明确地把过程和结果分开,那么从第一位到第十七位都属于过程,第十八位才是结果。但是讲过程的时候,同时也讲到结果。在下一品《辨得果品》,我们会进一步发现,过程和结果之间似乎很难辨别得一清二楚。

  甲二、略 为 三 位

  此诸分位差别虽多,应知略说但有三种。其三者何?颂曰:

  应知法界中,略有三分位。不净净不净,清净随所应。

  论曰:于真法界位略有三,随其所应摄前诸位。一不净位,谓从因位乃至加行。二净不净位,谓有学位。三清净位,谓无学位。

  “此诸分位差别虽多,应知略说但有三种。其三者何?颂曰:应知法界中,略有三分位。不净净不净,清净随所应。”修行的过程虽然很多,但不外乎三种状态:一是不清净的状态,二是清净和不清净混杂的状态,三是纯粹清净的状态。

  “论曰:于真法界位略有三,随其所应摄前诸位。”在真法界位上,从整个成佛修行的本身来说,略有三个过程,即三种状态。概括起来就是前面所说的十八种过程,十八个位次。

  “一不净位,谓从因位乃至加行。”不净就是不清净。有漏就是不净,无漏就是清净。从因位一直到加行位的整个过程,都属于不净位,因为他们都是在有漏的状态中修行与生活。

  “二净不净位,谓有学位。”有漏和无漏夹杂在一起。在有学位的修习过程,是有漏和无漏夹杂着现行,一会儿是有漏,一会儿是无漏。

  “三清净位,谓无学位。”进入无学状态时,生命也进入一种纯粹无漏的状态,即清净位。这三位分得精确到位,简单明了。

  甲三、依 位 说 人

  云何应知依前诸位差别建立补特伽罗。颂曰:

  依前诸位中,所有差别相,随所应建立,诸补特伽罗。

  论曰:应知依前诸位别相,如应建立补特伽罗,谓此住种性,此已发心等。

  “云何应知依前诸位差别建立补特伽罗。”刚才已经谈了修行的位次,现在再来谈谈在修行过程中有什么差别。修行人处在每个位次及过程中,又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颂曰:依前诸位中,所有差别相,随所应建立,诸补特伽罗。”根据前面修行过程的不同,确认修行人到底是属于哪一种位次。

  “论曰:应知依前诸位别相,如应建立补特伽罗,谓此住种性,此已发心等。”根据修行位次来确认到底属于哪一种修行层次。这是什么道理呢?比如读小学的就是小学生,读中学的就是中学生,读大学的就是大学生。同样,从修行过程来确认修行位次也是这个道理。在发心位的状态就是发心位的菩萨,证入初果位就是初果的圣人,证入无学位就是无学位的圣人。根据所修证的位次来确定修行地位,就像拿到硕士证书就是硕士学位,拿到博士证书就是博士学位一样。

  甲四、结  说

  修分位总义者,谓堪能位即种性位,发趣位即入加行位,不净位、净不净位、清净位,有庄严位,遍满位谓遍满十地故,无上位。

  这里作最后的总结。“堪能位”就是种性位,这种人有能力学佛修行。具有菩萨种性,就有能力成为菩萨;具有声闻种性,就有能力成为声闻行者。种性是基础,非常重要。“发趣位”指入加行位。初果和初地之前的位次属于“不净位”,三果之前和八地之前的果位属于“净不净位”,四果、八地以后的果位才属于“清净位”。在修行过程中,初果、初地以上所成就的种种神通、智慧、功德等就是“有庄严位”。“遍满位”指十地,“无上位”指成佛。

  辨得果品第六

  《辨得果品》从内容上说和《辨修分位品》大体相同。《分位品》重点讲的是过程,而《得果品》的重点讲的是结果。其实,从这两品的内容上看,都讲到了过程,也讲到了结果。《辨分位品》既讲到过程也讲到结果,同样,本品也讲到过程和结果。

  讲到修学结果时,包含两方面的结果:一是从究竟意义上说的结果,二是从不究竟的意义上说的结果。就像同学们在这里学习四年,毕业是结果,但没有毕业之前有没有结果呢?也有结果,学一门课就有一门课的结果,学两门课就有两门课的结果。毕业时表示该学的都已学完,属于究竟意义上的结果。学习一门或两门课程的结果,虽然不是究竟意义上的结果,但同样属于结果。又如前面举过的例子,坐火车到北京,到达北京是终点,属于究竟意义上的结果。事实上,从离开厦门开始,途中每到达的一个站点,也都属于结果。所以,有究竟意义上的结果和不究竟意义上的结果。也就是说,结果有究竟与不究竟的差别。

  《辨得果品》既包含究竟意义上的结果,也包含不究竟意义上的结果。究竟的结果,如二乘无学果和菩萨乘的佛果。不究竟的结果,如修证过程中各个阶次的结果。

  前面说过,在声闻乘的经典中,一般只说声闻乘的结果。如《俱舍论》、《阿含经》等,只讲声闻乘修行的结果。而大乘经典只讲行菩萨道的修行结果。《辨中边论》则把三乘修学的结果综合起来加以说明,这是本论的一大特色,既属于大乘的思想体系,又没有脱离声闻乘的内容。

  甲一、总 说 五 果

  已辨修位,得果云何?颂曰:

  器说为异熟,力是彼增上。爱乐增长净,如次即五果。

  论曰:器谓随顺善法异熟。力谓由彼器增上力,令诸善法成上品性。爱乐谓先世数修善力,今世于善法深生爱乐。增长谓现在数修善力,令所修善根速得圆满。净谓障断得永离系。此五如次即是五果:一异熟果,二增上果,三等流果,四士用果,五离系果。

  这一品非常短,只有两个偈颂。本颂讲总果,也就是五种果。五果,通常是对一切结果的说明,不只是从修行意义上说的。比如说,五果中的离系果,纯粹是修证意义上的果。但异熟果、增上果、等流果、士用果都属于世间的果,不一定属于出世间。它们和修道可以有关系,也可以没关系。但现在所说的五种果,主要是从修道成就的结果来说明,是依法修行所成就的,不同于一般的五果。

  五种果的名称是:一异熟果,二增上果,三等流果,四士用果,五离系果。本颂用几个比较特殊的概念来解释五种果,用“器”来解释异熟果,用“力”来解释增上果,用“爱乐”来解释等流果,用“增长”来解释士用果,用“净”来解释离系果。

  在修学佛法中,五果又具有因果次第的意义。以异熟果为因而有增上果,以增上果为因而有等流果,以等流果为因而有士用果,以士用果为因而有离系果。五果前前各为后后之因,后后各为前前之果,各作增上之因,体现了因果的相对性。所以,这里根据因果次第来解释五果。

  “论曰:器谓随顺善法异熟。”“器”释异熟果,有三种含义:一异时而熟,二异类而熟,三变异而熟。异时而熟指因果不在同一个时间。异类而熟指因和果的属性不一样,比如说因是善恶、果唯无记,这就是类型不同。变异而熟指从因到果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的话,果就不能成熟。比如说现有的色身、生存的器界及社会环境,一切都属于各人的异熟果。但异熟果在这里主要指随顺善法所产生的结果。《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到八种无暇人身,就是随顺善法所产生的果。暇满人身是学习佛法的基础,首先是六根具足,同时善根深厚,并能生活在有佛法的社会环境中。

  “力谓由彼器增上力,令诸善法成上品性。”“力”释增上果。良好的人生异熟果是修学佛法的重要前提,以此作为增上力量,能令所修善法结出殊胜的果实。

  “爱乐谓先世数修善力今世于善法深生爱乐。”“爱乐”释等流果。等是平等,流是流动,等流也就是相似相续。一期生命的延续具有自身的一贯性。今生是否具有慧根,善根是否深厚,取决于过去生。因为前生有良好的基础,延续到今生才有今生的结果。这是生命的一种沉淀和积累,这点很重要。因为前生的好基础,所以今生的根基才会特别好。同样,在佛学院四年时间里,如果能好好学习,打下一个坚实、良好的基础,将来走出校门去讲课、讲经,准备起来就容易了。以“爱乐”释等流者,是因为过去学习佛法所积累的深厚基础,今生看到佛法就能深深爱乐,接受佛法的教导感觉很欢喜,而且能学得特别好,这是等流果的作用。

  “增长谓现在数修善力,令所修善根速得圆满。”“增长”释士用果。士用是一种比喻,就像农夫在田里种菜,然后不断浇水、施肥,精心培植,菜很快生长起来。同样,修学佛法如果有良好基础,再加上不断持戒、修定,就能使善根快速增长并成就。所以,士用果是一种作用的结果,是建立在等流果的基础上。

  “净谓障断得永离系。”“净”释离系果,指远离烦恼系缚,让烦恼障永远消失后成就的果。它建立在前面所说的异熟果、增上果、等流果、士用果等基础上,然后才能成就离系果。

  “此五如次即是五果:一异熟果,二增上果,三等流果,四士用果,五离系果。”在修学过程中,五种果本身是一种因果次第的关系,这种解释比较特殊。以往解释这五果,都是从世间法上来说,而本论则从修行的角度来谈五果,阐述得非常清楚。

  甲二、余 果 十 种

  复次,颂曰:

  复略说余果,后后初数习究竟顺障灭,离胜上无上。

  论曰:略说余果差别有十。一后后果,谓因种性得发心果,如是等果展转应知。二最初果,谓最初证出世间法。三数习果,谓从此后诸有学位。四究竟果,谓无学法。五随顺果,谓因渐次应知即是后后果摄。六障灭果,谓能断道即最初果,能灭障故,说为障灭。七离系果,谓即数习及究竟果,学无学位如次远离烦恼系故。八殊胜果,谓神通等殊胜功德。九有上果,谓菩萨地,超出余乘未成佛故。十无上果,谓如来地,此上更无余胜法故。此中所说后六种果,即究竟等前四差别。如是诸果但是略说,若广说即无量。

  余果差别有十种。一后后果,二最初果,三数习果,四究竟果,五随顺果,六障灭果,七离系果,八殊胜果,九有上果,十无上果。十果纯粹是从三乘学者修道的过程来说明。

  “论曰:略说余果差别有十:一后后果,谓因种性得发心果,如是等果展转应知。”简单地说,余果差别有十种。一是后后果。后后果并非特指哪一果,而是指每种果的排列,前面的为因,后面的为果。也就是说,相对前面的因就会产生后面的结果。《分位品》中所说修行的十八个位次也是这样,前面为因后面为果。比如种性是因,发心就是结果;以发心为因,加行位就是结果;以加行位为因,果位就是结果;果位是因,有所作位就是结果。所以,后后果是相对前前因来说的,并非特指哪一种结果。

  “二最初果,谓最初证出世间法。”最初果指最早证得的出世间法。其时是在初果见道位,断尽三界见惑,最初通达真如实相。

  “三数习果,谓从此后诸有学位。”见道之后还要修道,不断修习戒定慧。在修道过程中,随着断惑的多少又不断成就结果,其间又有二果、三果等区别。比如断三界见惑之后,再进一步断欲界九品思惑的前六品,就成就了二果。断尽欲界残余的后三品思惑,就成就了三果。这些果位都叫数习果,是不断修习之后成就的结果。这种结果主要从有学位来说,所有有学位的结果都是数习果。

  “四究竟果,谓无学法。”究竟果指无学位。这里说的究竟,指声闻乘在修学上的最高成就,称为无学位。无学,表示已经毕业,不用再修再学了。但这种毕业也是相对而言,就像同学们在佛学院四年毕业。毕业之后是不是代表学业圆满了呢?不是的,还要进一步学修、研究,所谓学无止境。所以,无学果与无上佛果相比还是不究竟的。

  “五随顺果,谓因渐次,应知即是后后果摄。”随顺果是相对因所成就的果,与前面的后后果有点相似。

  “六障灭果,谓能断道即最初果,能灭障故,说为障灭。”障灭果是灭除障碍后所成就的结果。比如在见道位灭除了见惑,在修道位又灭除了修惑。声闻乘的修行就灭除了烦恼障,而菩萨的修习、佛果的成就不仅是断除烦恼障,同时也灭除所知障。灭除障碍后所成就的结果就是障灭果。

  “七离系果,谓即数习及究竟果,学无学位如次远离烦恼系故。”离系果包含数习果和究竟果,指有学、无学位的修学过程中,不断远离种种烦恼束缚,故称离系果。

  “八殊胜果,谓神通等殊胜功德。”声闻乘的修习能够成就三明六通,这一成就属于殊胜果。应该注意一点,殊胜果、离系果、障灭果、随顺果,这四果和前面的最初果、数习果和究竟果并非截然不同,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殊胜果、离系果、障灭果、随顺果是根据前面的最初果、数习果、究竟果的不同功德和特征所安立。所以,它们并没有截然分开。到此为止,这八种果主要是根据声闻乘的修习果位而安立。

  “九有上果,谓菩萨地,超出余乘未成佛故。”有上果指菩萨地。菩萨远远超出声闻乘,但还没有成佛,所以说有上。所谓“有上”,就是还有更高的结果。打个比方来说,某地盖了一幢高楼,这幢楼的第六层已经超过一般房屋,但它本身只是第六层,并不是最高的顶层。有上果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菩萨乘超出声闻乘,但尚未成佛。

  “十无上果,谓如来地,此上更无余胜法故。”无上果指如来地。即是无上菩提、无上佛果,是修行者成就的最高果位,没有比这果位更高了,所以叫无上果。

  “此中所说后六种果,即究竟等前四差别。如是诸果但是略说,若广说即无量。”这里进一步说明,后面所讲的六种果没有超出前面四种果的范畴,没有超出究竟果。这个究竟果不妨停留在声闻果位上理解。阿罗汉果在声闻乘中的果位也是最高的,但从大乘的角度来理解,究竟果当然是指佛果。以上所说的十种果都是略说,广说就更多了。

  甲三、结  说

  果总义者,谓摄受故,差别故,宿习故,后后引发故,标故,释故。此中摄受者,谓五果。差别者,谓余果。宿习者,谓异熟果。后后引发者,谓余四果。标者,谓后后等四果。释者,谓随顺等六果,分别前四果故。

  这是对前面所说的各种果作总结、归纳和说明。

  “果总义者,谓摄受故,差别故,宿习故,后后引发故,标故,释故。”总的归纳起来,果可以说为六种,即摄受、差别、宿习、后后引发、标、释。

  “摄受者,谓五果。”摄受果指异熟等五果。五果为什么叫摄受呢?因为它包含了一切果。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果,都不外乎五果的内容。

  “差别者,谓余果。”差别指余果。余果十种,指修道过程中的差别果。

  “宿习者,谓异熟果。”宿习指异熟果。过去生所种的因,就是今生所感得的结果。

  “后后引发者,谓余四果。”后后引发指余四果,即除异熟果之外的增上果、等流果、士用果、离系果。这四种果属于后后引发的,以前一种果为因,引发后面一种结果。如以增上果为因产生等流果,以等流果为因产生士用果,余者依此类推。

  “标者,谓后后等四果。”标指后后等四果。后后等四果就是余果中的后后果、最初果、数习果、究竟果。这四种果把总果标出来,把所有的果笼统地标出来,这就是标。

  “释者,谓随顺等六果,分别前四果故。”释指随顺等六果,即随顺果、障灭果、离系果、殊胜果、有上果、无上果。这六果主要解释余果中前面的四种果。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