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苍山洱海话名城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文、图/孙亦非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大理最古老的文物古迹,当首推太和城遗址。太和城是南诏早期都城,从公元739年到779年,历时40年,其遗址在距大理城7.5公里的太和村。据史料载,当年太和城内的街巷、房屋都以点苍山盛产的名贵大理石铺砌和建造,其雄伟壮观令人难以想像。
  现在,太和城遗址尚存有南北城墙、金刚城、南诏避暑行宫遗迹及南诏德化碑。两道城墙共长3.5公里许,夯土而成,坚固异常,保存较好的一段城墙至今仍高出地面三米左右。金刚城是太和城内的一座小城,建于公元741年,其时恰逢唐朝赐南诏《金刚经》,遂名金刚城,其遗址现存一个3600平方米的土台,据说当年的南诏避暑行宫就位于此处。立于唐大历元年的南诏德化碑在现在太和村的草帽街,碑高3.02米,宽2.27米,无碑额,楷书,共3800余字,多数碑文虽已剥蚀,但历代史家及金石家均有详细考证、记述,法国著名汉学家沙畹曾译此碑文为法文。
  从大理城沿洱海南行,即可来到古来用兵的咽喉之地——龙尾关,那里葬埋着1200年前无辜战死在西洱河畔的“大唐忠魂”。此“万人冢”在下关市区南部,占地约一亩多,墓堆高耸,碧草如茵,前立石碑一通,上书:“大唐天宝战士冢”七个大字。冢四周以大理石包砌,广植松柏花卉,气氛肃穆凝重。记得明代边将邓子龙曾到此凭吊,留下一首《题下关万人冢》的七言绝句,诗云:“唐将南征以捷闻,谁怜枯骨卧黄昏。惟有苍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吊忠魂。”以辛辣的笔触,直斥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唐玄宗李隆基和奸相杨国忠,为万千冤魂鸣不平,谴责唐王朝的封建统治者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
  将军庙距万人冢约2.5公里之遥,过西洱河,出龙尾关,沿山而上,在古树浓荫中可见一庙宇,正门悬一匾,上题“唐李公之庙”。李公即唐军败将李宓,自唐以来,李宓即被当地人奉为“本主”神,称为“利济将军”。败军之将竟被胜方之民立庙奉祀,且四时八节,香火不断,绵亘达千年之久,这在中外历史上实属罕见。
  鼎立于苍山脚下的大理三塔一向为滇西名胜,早已声名远播,成了大理古城的标志。三塔中的主塔千寻塔,高69.3米,通身粉白,亭亭玉立,为16层密檐空心方塔,其规制颇类西安小雁塔。该塔顶铸有铜鹅四只,塔下有明代黔国公沐氏楷书“山海大观”四个大字,每字纵横13米有余。南北两小塔各高42.19米,为10层密檐空心八角塔。据考证,主塔建于南诏晚期的开成年间,而南北小塔则建于北宋徽宗年间,三座古塔历经千年风雨和多次大地震而不坏,依然巍峨高耸,挺拔秀美,蔚为大理古城奇观。1961年,三塔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座古塔的塔刹基座中,发现了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的大量铜佛和写经,从而为研究大理古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距大理古城约数十公里的剑川石窟则是佛教艺术的另一杰作。在剑川的高山峡谷中,方圆六、七公里散布着16个佛雕石窟,石窟多集中在石钟寺,寺内因有大石似钟而得名。这些石窟中的佛雕造像主要为如来、观音大士、诸菩萨和八大天王,其中以有东方维纳斯之誉的“甘露观音”及大慈大悲的“愁面观音”最为著名。另有三窟均为南诏王室造像,名为“阁罗凤议政图”的石窟则为其中的佼佼者。全窟共有雕像16尊,内有南诏王阁罗凤、王妃、清平官、武士等,造形生动,神态可掬,不失为研究南诏历史的重要资料。令人饶有兴味的是,有两窟造像均为深目高鼻、挽髻披毡的外国人,似为印度和尼泊尔人,这说明南诏与邻国异域间的友好往来已趋于频繁。
  大理城西三月街的《元世祖平云南碑》是现存大理的又一重要文物。该碑为元大德八年所立,距今已686年,碑高4.44米,宽1.65米,碑文为我们叙述了这样一段重要史实:元兵进入大理时,大理国王段兴智和大臣高太祥率兵苦战不敌,被迫弃城而走。高太祥逃到姚安,被俘斩首,段兴智投奔鄯阐(今昆明)不久,元兵攻破该城被执,大理国就此灭亡。从此,云南全境改为郡县,建立行省,正式纳入元帝国版图。据说,这段翔实的记载,为后人校正《元史》之误提供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大理的历史如此源远流长,遗留至今的文物古迹又那么丰富,难怪要被人们誉为滇西历史文化名城。如今,大理古城以其古朴的风貌和秀美绮丽的风光,正迎接着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