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说石宝山的宝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映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沙登箐石窑《一佛二弟子像》

  
  绵延起伏的横断山脉如游龙,如卧蟒,横亘在千万年历史长河里。在十万大山怀抱的滇西,有一个县,叫剑川县,在大理、怒江、迪庆、丽江之间,鸡鸣三州一地,风光自成一家。境内有座石宝山石窟,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石宝山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石宝山石窟雕凿于南诏至大理国时期,共存16窟,造像200多躯,全面反映了唐南诏大理国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和外交史实,内容有四类:一是佛、菩萨、观音、天王、明王、力士等;二是南诏王者及其侍从像;三是古代外国人像;四是女性生殖器石雕。望着这造型生动、雕艺精湛的石雕像群,使人仿佛置身于南诏大理国的历史风雨之中,那王者的风仪,菩萨的慈祥,那威严而豪华的宫廷生活场面,那政教合一的“庙香古国”的外交形象,与石宝山秀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使游客叹服,使学者拍案,使文人陶醉。
  步入石宝山腹地,这里的石头经千年风雨剥蚀,一颗颗红砂石开花成莲,在山幽谷深的悬崖峭壁上,如龟卧林莽,如狮藏深箐,如象奔出谷。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颗形如石钟的石头,石钟寺便因它而得名,当地人称“馒头石”,它耸立在石钟寺石窟旁,如石宝山天然的邮戳,把这里的风光遥寄四方。最使人称奇的是宝相寺上如鹰翅般悬空伸出的巨崖,欲坠不坠,遮挡了腹内亭台楼阁的风风雨雨,使人恍游天宫而飘飘若仙了。这美丽无比的丹霞地貌,使石宝山处处皆景,也不愧以“石宝”为名了。千年前南诏大理国杰出的石匠们,在这里的石壁上精雕细刻,选择了石宝山作为再现其历史的一面镜子,不是偶然的,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朵野花每一片树叶仿佛都在向人们诉说,历史的选择没有错。
  每年农历七月尾八月初,四面八方的白族青年男女纷至沓来,汇集石宝山,着白族盛装,腰挎龙头三弦,三天三夜,对歌弹唱,弦歌鼎沸。邻近白族寨子里的很多人家便是在石宝山歌会上相识相知而走到一起的,风俗里的石宝山是一座歌山,是一座情山,是白族乡民们头发白了牙齿落了,心中还在默默念叨着的地方。
  从沐唐风宋雨到感受百姓风俗,这便是石宝山带给你的一份厚重的礼物。当我的文字试图层层拨开这里终年缭绕的山雾,仿佛历史轻轻翻了翻身子,我只是想轻声地给你提个醒:到石宝山,你会不虚此行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11月28日第七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