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略述《入中论》菩萨三因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略述《入中论》菩萨三因.
  圆礼
  月称论师的《入中论》(以下简称《论》)第一偈,赞叹菩萨三因,即大悲心,无二慧和菩提心。
  偈曰:声闻中佛能王生 诸佛复从菩萨生 大悲心与无二慧 菩提心是佛子因
  声闻,中佛,能王三者,其中“中佛”是独觉,“能王”即是佛。因诸佛出世无倒宣说缘起等法,二乘学人依此闻思修习,又随各自意乐而证果位。所以偈说声闻中佛皆从佛陀而生。
  诸佛又从何中生呢?《论》说诸佛皆从菩萨生。偈中“佛子”非指声闻,也非指独觉,唯指菩萨。虽然声闻独觉菩萨皆统称佛子,但此偈中说菩萨生佛,指的是大乘成佛不共因,所以这里的“佛子”专指菩萨。
  依月称论师著的《入中论自释》(以下简称《自释》)解说诸佛皆从菩萨而生。原因有二。其一,佛果为菩萨最终证得的果;其二,诸佛得以证果,皆赖文殊菩萨初时劝化发起菩提心所致。所以《论》中说诸佛都是从菩萨中生。这里第二因的依据可参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此经云:“文殊师利大圣尊,三世诸佛以为母,十方如来初发心,皆是文殊教化力。”
  进而,菩萨又是从何中生呢?《论》说菩萨皆从三因中生,即大悲心,无二慧和菩提心。月称论师在其《自释》中解说到:“悲谓哀愍,行相体性如下说。无二慧谓离有无等二边之慧。菩提心如法遍行经云:‘菩萨应由菩提心了达一切法,一切法与法界相等,新生无住一切法。由所知能知空故,皆遍了知,如自所了达法,愿诸有情皆能通达。菩萨所发此心,名菩萨菩提心,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心。无上心,慈故和爱心,悲故不退心,喜故无悔心,舍故无垢心,空故不变心,无相故无障心,无愿故无住心’。菩萨正因,即此悲心、无二慧、菩提心之三法。如《宝鬘论》云:‘本谓菩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慧’。”
  其中三因之一的“大悲心”,月称论师在其《自释》中将此“悲”料简为“哀愍”。益西彭措堪布在《入中论日光疏》(以下简称《日光疏》)中再利落地诠为:“悲以拔苦为本,遍一切众生为大,凡事不顾念自己的安危,勇猛精进地救拔一切众生诸苦即大悲心。”其他上师对此的解释,或简或繁大体一如。
  三因之二的“无二慧”,月称论师在其《自释》中解为:“无二慧谓离有无等二边之慧。”各传承在此处的诠解上略有不同。例如宗大师在《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以下简称《密意疏》)中开示道:“所言无二慧,非无能取所取二,乃释论所说之离二边慧。此亦不妨于菩萨之前有之。有谓此是胜义菩提心,极为不可。以所言无二慧,是初入道菩萨之因慧也。”益西彭措堪布在《入中论日光疏》中对“无二慧”解做:“无二慧者:即远离常断二边,灭尽能所二取等一切执著,证达如是甚深空性的智慧即无二慧。如《宝鬘论》云:“本谓菩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慧。””此二解之不同点在于,“无二慧”到底还有没有“能所二取”。
  三因之三的“菩提心”,月称论师在其《自释》中解为:“如自所了达法,愿诸有情皆能通达。菩萨所发此心,名菩萨菩提心,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心”。这也是宗喀巴大师在其《密意疏》中对菩提心的解释,则是三处引用《论》文以一分,一分,圆满三者,诠释此处的菩提心是什么。
  《密意疏》释菩提心为:“菩提心者,释论引经云:〖如自所达法性,愿诸有情皆能了达,此所发心,名菩提心〗。此仅缘菩提心所为之一分。释论又云:〖应发如此心,愿我拔济一切世间皆令出苦,决定成佛〗。此未缘所得菩提,亦仅是相之一分。当如释论于说依大悲心生菩提心处所说:〖正法甘露妙味之因,永离一切颠倒分别为相,一切众生亲友体性,正欲求得如是佛果〗。此文显说缘所得之菩提。故应许为利一切有情,欲得无上正等菩提。乃为圆满发心之相。本论疏亦作此说。”
  《密意疏》所指《论》中菩提心圆满之相即是:为利一切有情,要证无上佛果。
  益西彭措堪布在《日光疏》中对菩提心的解释如下:“菩提心者:即世俗与胜义两种,其世俗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之前因,故此处应指世俗菩提心。菩萨在大悲心的前提下,观世间诸苦为众生共有,自欲离苦得乐,众生亦复如是。故依愿菩提心的推动,以行菩提心来积极地广利有情,成办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广大事业。”
  两《疏》对此菩萨因之菩提心所解相同。在面对那些对此菩萨三因的误解进行澄清时,宗喀巴大师的《密意疏》更为详尽。
  以上对月称论师在《入中论》及《入中论自释》中对佛由菩萨生,而菩萨由三因生的法理做了介绍,并依此《论》及《自释》也一并介绍了格鲁宗喀巴大师在《入中论善解密意疏》和宁玛益西彭措堪布在《入中论日光疏》中对此三因的分别诠释,并简单比较了两部《疏》中在三因概念上的相同及不同点。
  下面仅就两部《疏》在三因概念上的不同点,非常简要地分析一下不同之处的症结在哪里。关于无二慧的定义两部《疏》有不同处。
  宗喀巴大师的《密意疏》认为菩萨因的无二慧并非无能取所取,只是远离了有无二边。其依据为“所言无二慧,非无能取所取二,乃释论所说之离二边慧。此亦不妨于菩萨之前有之。有谓此是胜义菩提心,极为不可。以所言无二慧,是初入道菩萨之因慧也。”而益西彭措堪布在《日光疏》中认为无二慧是“远离常断二边,灭尽能所二取等一切执著,证达如是甚深空性的智慧”。
  二《疏》在此处的不同之处已经显明,即在于无二慧应否尚存能取所取。虽然二者皆依《论》及《自释》,实则《论》及《自释》此处皆依《宝鬘论》的“若自与世间,欲得大菩提,本谓菩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慧。”但造成不同的关键不在所依的《论》,而在对《论》中此偈的理解不同。
  如宗大师在《密意疏》中解此偈说:“此但说为菩提之根本。未直说为菩萨之根本。然根本即最初义,以彼以三种正因为最初,故知即是菩萨之正因。又说三法为菩萨因者,在观察声闻独觉既从佛生,诸佛从菩萨生,则菩萨复从何生,故知非是能建立因,乃明菩萨之能生也。”
  请注意宗大师在解释《宝鬘论》偈“本谓菩提心”中这个“本”字时,将其解为“最初”义。这是二《疏》对无二慧定义不同的真正原因所在。
  宗大师认为,此菩萨三因,即是由三因生菩萨,故三因为一切菩萨之生因。也就是说,无论初入道菩萨,还是十地菩萨,皆从此三因而生。但由此一转,既然是初入道菩萨也由此因生,则在此因中不会包含超过初入道菩萨之上方可及的智慧。同时显而易见的是,初入道菩萨尚未证得灭尽能所二取之量,所以宗大师《密意疏》中是由“本”即“最初义”而得知无二慧仍有能取所取。
  我们继续看《密意疏》下段,即“丁二明彼亦是菩萨余二因之根本三因中以大悲为主”,如文:
  “由大悲心亦是菩提心与无二智之根本。为显此故,说〖悲性〗等一颂。大悲心于丰盛广大之佛果,为初生要因,如种子。中间令增长,如水润。后为众生常时受用之处,如果成熟。故我月称,于声闻独觉诸佛菩萨及余二因之先,或造论之首,先赞大悲心。此非入后文方赞,即此所说于生佛果初中后等即是赞叹也。性者,显佛果三位中之心要,唯一大悲。不如外谷初中后三位之要因别有三事,为最初宗要如种子者。谓具大悲心者,见有情受诸苦恼,为欲救一切苦有情故。便缘所为事而发心曰:〖我当度此一切有情出生死苦,令成佛道〗。又见要自成佛道,乃能满彼愿。故复缘菩提而发心言:〖我为利益诸有情故,愿当证得无上菩提〗。又见不修无二慧所摄施等诸行,则彼誓愿终不能成办。乃进修智慧等行。”
  请注意这一处,即从“谓具大悲心者”到“乃进修智慧等行”。其中“无二慧所摄施等诸行”其实是在阐明菩萨的行菩提心如何操作的问题。行菩提心即是指菩萨施等六波罗蜜多。此六波罗蜜多在行持中,须以第六般若波罗蜜多摄前五菩萨方可证得,否则不能证。宗大师在此处将菩萨三因中的无二慧,等同为菩萨行菩提心即六波罗蜜多中的第六般若智慧。
  从文字上看,《密意疏》对“无二慧”的义解有变化。在前面,宗大师解无二慧为初入道菩萨之因慧,此处则解无二慧为菩萨六波罗蜜多中的第六般若波罗蜜多。而初入道菩萨之因慧并非菩萨六波罗蜜多中的般若智慧。前者依“本”即“最初义”解得,与后者依“大悲为本”解得不同。而依后者大悲为本解此无二慧,则与原《论》及《自释》符合,唯与“本”即“最初”不同。为此本文对宗大师将《论》中此偈内的“本”字,解为“最初义”尚存疑问。
  而益西堪布在《日光疏》中则直接解此无二慧为:“即远离常断二边,灭尽能所二取等一切执著,证达如是甚深空性的智慧即无二慧。如《宝鬘论》云:“本谓菩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慧。”从这一解释可知,《日光疏》解此无二慧符合“大悲为本”一处的意趣,并且间接得知,《日光疏》并未将偈中“本”字解为“最初”,而是解为“根本”。也就是说,菩萨之所以得以出生,根本原因在大悲心无二慧和菩提心三者。其中无二慧即是菩萨六波罗蜜多的第六般若智慧。这一解法即可承接《论》中前面的菩萨三因之说,也完全符合《论》中后面强调的大悲心、菩提心及无二慧三者前前引发后后,后后摄持前前的关系。是故,将偈中“本”字解为“根本义”,则无疑问。
  相较于《密意疏》,再进一步解《日光疏》:此菩萨三因,大悲心为总根本,菩提心先以世俗为起点渐入真实,无二慧远离常断二边,彻则灭尽能所二取,由此前后次第,可知初具初因终有终果。依此菩萨三因可前后贯穿之,即能令初入道菩萨出生,也能令十地菩萨证得。以此统称菩萨三因,与《论》及《自释》无违。此其一。
  其二,《论》中开示三因,三者顺序为大悲心、无二慧及菩提心。在对此三因关系的解释上,无论是《密意疏》还是《日光疏》都是相同的,即以大悲心策动发起菩提心,进而知若不以无二慧摄则不得成办所愿。既然三者关系是大悲心带起菩提心,再祈无二慧之摄受,为何《论》中特将无二慧置于菩提心前呢?
  试解如下:大悲心为广大拔苦之心,菩提心为求佛果度众生之心,无二慧为一乘般若。大悲心为总根本,无二慧为总摄受,二者一始一终,虽然各具要义,但若缺少菩提心总契合单凭任何一个也难成办菩萨出生之事。三者若成立菩萨生因则菩提心必显其关要位置。
  若此解顺合《论》及《疏》意,则也可以从《论》中三因顺序安置这一角度得知,无二慧具究竟意。
  另,当菩萨发起愿菩提心及行菩提心之后,必然实践六波罗蜜多法并且以般若波罗蜜多摄其他施戒忍进禅五波罗蜜多。在此过程中,菩萨褪一层执著,则启一层般若,破一分无明,则证一分法身,由初入道至十地间执著层层褪去,般若层层开启,无明分分破除,法身渐渐圆满,最终彻证智慧度及其所摄,从而升至佛果。这一修证次第井然有序,此间菩萨三因则做根本因全盘承载地道。从这个角度分析,菩萨三因具为菩萨生因之根本意,也是成立的。
  宗大师在《密意疏》中除了对《论》本颂第一偈的解释时,将无二慧认做初入道菩萨之因慧外,其他处解菩萨三因时也同样以根本义解之。请看宗大师在《密意疏》中对三因之中的菩提心做了如下开示:
  “以菩萨前导之发菩提心,意在修学发心,非谓修成之真实发心。此如尝蔗皮及皮内之汁味。若但发宏誓,为利一切有情故,愿当成佛。此乃随言作解。如尝蔗皮之味。虽此亦名为发心,然非真发心。若依修菩提心之教授而修,发生超越常情之胜证,如尝蔗浆之真昧。即真发心。劝发增上意乐会,即依此义密意说云:〖爱乐言说如蔗皮,思惟实义若真味〗。”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大师将三因之菩提心认做如尝蔗皮而非蔗浆真味。既然菩提心因可以随修随长终尝真味,那么为什么单无二慧之味于初入道菩萨处已尝尽了呢?这一待解处在下面分析。
  上面分析了《密意疏》和《日光疏》就“无二慧”诠释不同,是因为二者对《入中论》原引《宝鬘论》一偈内的“本”字解法各异所至。《密意疏》将“本”解为“最初”,《日光疏》将“本”解为“根本”。除此一处不同之外,其余处对菩萨三因的开示则两《疏》相当。从两《疏》各自上下文来看,说二者诠释中侧重不同似乎更为贴切。即《密意疏》强调菩萨三因为整体菩萨地道之准备,《日光疏》强调菩萨三因为整体菩萨地道之核心。无论最初因还是根本因,都是对同一因的不同侧重,并且也相互关联。说其相互关联,菩萨从初入道始自薰习三因之力,即如宗大师之蔗皮喻;待菩萨勤行日久渐次具备真实之德,则皆拜托深契三因之功,即如宗大师之蔗浆喻,由皮至浆喻三因从造作至真实。
  当然宗大师在《密义疏》中解菩萨三因如前,本文对此提问及试解如上,完全是拜学中的粗浅知障所致,大师必然早已在《疏》中将其究竟无余。相信通过对宗大师的不断诚挚祈祷,以上问题一定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真正的定解。
  虽然在细节上存在问题需要解决,但大悲心,菩提心,无二慧三者是菩萨出生之因,一切菩萨果德皆从此出生,这一点无论宗喀巴大师著的《入中论善显密意疏》,还是益西堪布讲解的《入中论日光疏》各家皆异口同声。尤其我们学大乘的佛弟子,应该对此三因极为看重视做修行关要,这已是毋庸质疑的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文殊童子妙吉祥
  南无无等宗喀巴大师
  南无法王如意宝上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