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弘一大师与温州庆福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弘一大师与温州庆福寺

  弘一大师(1880~1942),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侯,号叔同,别号息霜,祖籍浙江平湖,出生于天津,是我国著名的高僧和艺术大师。对于书画金石、诗词、音乐、话剧、教育、佛学等无一不精。1905年至1910年间,在日本留学。为我国早期西洋绘画、音乐的研究者和传播者;与欧阳予倩等创办《春 柳剧社》,还主编《音乐小杂志》。归国后,加入“南社”,与柳亚子等人创办“文美会”,以持文宣扬民族主义思想,鼓吹革命。从1912年起,先后在上海任《太平洋报》副刊、《文美杂志》编辑;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堂任绘画、音乐教员。著名画家丰子恺、潘天寿、喜乐家刘质平等都是他的高足。
  后以军阀混战不休,报国无门,他的入世救国、教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梦幻均为现实所破灭。遂于1917年正月初八,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受居士戒,法名演音,号弘一。次年七月十三日在灵隐寺正式剃度出家,潜修佛学。不久,其日本夫人从上海赶到灵隐寺求见,在山门外啼哭跪等三天,不予接见。另外,杭 州冬季天气寒冷,袈裟单薄,穿多了又不便打坐念佛,因此有离杭南下之意。当时正在杭州工作的瑞安人林同庄是他在国内的同学,言永嘉(温州)山水清华,气候温和,并由周孟由、吴壁华等居士盛情邀请。1921年三月,来温驻锡庆福寺(俗称“城下寨”)。该寺虽然院舍破旧,坦毗邻景色秀丽的积谷山,且又僻处城外,闹中取静,为大师所钟爱,遂以重振南山律为已任,抽关治律。消息传开后,求见者纷至沓来,宜绅尤甚。是特撰《谢客启》,与同寮僧众约法三章:“一、凡有旧友新识采访者,暂缓接见;二、凡以写字作文等事相属者,暂缓动笔;三、凡以介绍请托诸事相属者,暂缓承应。惟希同人共相体察,失礼之罪,希鉴谅焉?”并在潜修处窗口贴有“虽存犹殁”四字,以示来访者。瓯海道尹林*翔数次造访,后温州道尹张宗祥只身持名片求谒,均称病谢绝。
  居温期间,寂山和尚念其出身豪富之家,具足智慧;出家后又能严持戒律,素菜淡饭,刻苦精修,故倍加钦敬,处处关照,让他安心研究戒律。凡家书来,大师都托人于信封后批以“该本人业已他住”,原封退还。1921年六月初一,大师在《致刘质平》的信中说:前月底“有道侣约在茶山宝严寺居住。其地风景殊胜,旧有寮舍三橼,须稍加修改,需费约二十元以内。”同时希质平没法予以布施。“惠示仍寄温州大南门外庆福寺转交弘一手收。因彼处亦庆福寺之属寺也。”六月,著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草本)。在自叙中写道:“三月来永宁(温州),居城下寮。读律之暇,时缀毫露。逮至六月,草本始讫。”九月,写《增一阿含四经》。
  翌年春,以律须奉寺主为依止阿*黎(意即规范师)。欲拜寂山为师,寂老说:“余德鲜薄,何敢为仁者师。”再三辞让。大师说:“吾以永嘉为第二故乡,庆福为第二常往,俾可安心办道,幸勿终弃。”并请璧华、孟由二居土恳劝,寂老推辞不过,只得同意。拜师之日,大师特登报声明,自称“弟子”,终身以师礼事之。同年正月初三,其发妻(俞氏)病故,俗家仲兄文熙来信嘱其返津一次,亦未成行。
  弘一大师在温州一直过苦行僧生活。他在致刘质平的信中说:“朽人居瓯(初时),饭食之资,悉承周群铮居土布施,其它杂用等,每月约一、二元,多至三元。出家人费用无多……。”吾温学者吴天五(鹭山)生前对笔者说,有一次他在周孟由吾温陪同下,得到大师的破例接见,当时大师身穿一件蟹青色僧 衣,神清骨秀。谈话时,总是正襟危坐,一问一答,了无多言。时值早春二月,人们都还穿着棉袍,而他赤足芒鞋,衣着单薄;僧房内仅一张破桌,一张旧床,一条草席和一领旧蚊帐,别无他物。过了十多天后,大师把亲笔书写印制的《华严集联三百首》,托周孟由赠给吴天五,表示谢访之意。
  1922年,大师患痢疾,身体日虚一日,躺在草荐(稻草编成的床垫)上,对前来探视的寂山长老说:“朽人大病从死,小病从医,今是大病,从他死好。唯求师尊俟吾临终时,将房门局锁,请数师助念佛号,气断逾六时后,即以所卧被褥缠裹,送投江心,结水族缘。”幸好大师以顺其自然的精神,战胜病魔。之后,历四年之久的辛勤笔耕,1924年八月现代佛学巨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在温定稿。他在自序中说:“数年以来,困学忧悴,因是获一隙之明,窃自幸也。尔后时复检校,小有改定,惟条理错杂,如治棼绪,舛驳之失,所未能定,幸冀后贤,谅其不逮,刊之从正焉。”并预定遗嘱,附印于后:“本衲身殁,无庸建塔或其它功德,只乞募资重印此书,以广流传,于愿已足。”后由穆藕初施资七百金,委托中华书局缩本影印千部,分赠诸方丛林。九月,应崔祥鸿请,撰《崔母往生传》;手书《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行世。
  在编篡《比丘戒相表记》过程中,当时有一少年专门服侍大师日常生活,他被大师精研佛学的意志所感动,也要求出家。弘大一师见他诚心学佛,也恳请寂山长老许其出家。并请周孟由、吴壁华二居士负责担保。少年欲拜弘一为师,弘一逊谢,将他介绍给其在虎跑寺的师兄弘伞法师,法名白伞,号因弘(丁 鸿图《庆福戒香记》)。
  1928年四月十九日,弘一大师在庆福寺致丰子恺的信中说,温州大南门一带城垣已拆毁过半,因有人反对。又复中止。故寓楼之前尚未有喧扰之虞。今后若有变化,再暂寄居地处。同时他在信中说“温州产有一种土草药,名曰‘人字草’,治痨伤吐血极灵。”请转告刘质平,如彼决定信仰此药,愿服用者,当 以邮寄。同年夏天,49岁的弘一大师人大罗山(瑞安仙岩伏虎庵)“诛茅宴坐”(《马一浮致弘一法师书》)。该仪式要诛锄草茅,安一绳床,结跏正坐。顶脊端直,不动不摇,以坐自誓,90日为一期。即佛学所言的“宴坐”或“坐禅”。九月片四日,弘一在《致李圆净、丰子恺居士》信中说:“朽人现拟移居,以后寄信件等,乞写温州‘麻行门外江心寺弘一’收为宜。……又朽人在江心寺,系方便闭关。一概僧俗诸师友,皆不晤谈。并谓两年三个月之内,“无十分重大之要事,决不出门。”
  庆福寺在大南门东城下,20年代末,大南门一带的城墙终因渐趋倾圯,继而被彻底拆建为马路(即令人民东路和人民中路),寺主因弘为此与寂老商量,拟重建殿宇,易其方位,以协形相。弘一大师与周孟由、吴壁华等居士均予以鼎力赞助,大师还亲撰《题永嘉庆福寺缘册》募集资金。1932年,庆福寺重建成功。寺分二进,山门高耸,面对碧波粼粼的护城河,上有青石匾额横刻“庆福寺”三个隶书大字,穆静冲逸,醇朴自然, 出自大师手笔。后进为大雄宝殿,内供贴金的“王圣像”,系乐清塑像高手黄崇寿在大师亲自指导下,由三块巨大的香樟木雕凿而成,塑像艺术水平“为诸寺圣像之冠”。大师还为大殿书写了“极乐庄严”匾额(现悬江心寺三圣殿)和长联,使这座原先名不见经传的小寺院,成为海内外注目的佛教圣地。当年秋天,大师再度离温赴福建等地传教,直至1942年九月初四在泉州圆寂,享年63年。
  弘一大师一生当了24年和尚,足迹遍及江、浙、鲁、赣、闽等省200多个寺庙,但其中驻锡庆福寺的时间,前后长达12年之久。在开始掩关的几年,常住寺东首的“晚晴院”阁楼上,潜修著述;出关后七、八年中,为弘扬佛法,每年以温州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云游四方,*足芒鞋,孑然一担。如同闲云野 鹤,时来时往,无一定行踪。每当隆冬酷暑,大都回温度岁和消夏。在庆福寺,他还书写了《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三身礼赞》、《佛说无常经》、《杂译阿含经》、《念佛三昧诗题记》、《苏较画阿弥陀佛像题谒》及《十二门论》等佛教著作,专修净业,广行众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对郑孝肯、罗振玉等汉奸和变节文人的行为表示不屑一顾;芦沟桥事变后,则到处书写“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勉励佛教徒爱国。
  同时还为我市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墨宝。被世人尊为我国佛教律宗第11代祖师。温州人民没有忘记法师大德。1994年周孟由的高足、青年佛学家丁鸿图曾写过《庆福戒香记》,因弘侍者也写过一篇《恩师弘一音公驻锡永嘉行略》。据温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徐祖光居士回忆,1956年他与寂山老和尚、因弘法师、显道法师、周孟由、刘景晨等居士,曾发起筹办弘一法师纪念堂。得到杭州马一浮、上海丰子恺、山东刘质平、温州方介堪、北京二理法师 (后迁居美国改名妙因)、泉州开元寺妙莲法师等热心支持和具体指导。
  纪念堂的篆书匾额出自马一浮手笔,沉香色的单块楠木板面上,隽有“弘一大师纪念堂”7个墨绿色大字,悬挂在当年大师闭关潜修过的“晚晴院”三间楼房,正中楼窗下的横梁 上,古朴典雅。纪念堂的厅堂上首悬挂着大师的遗像,下面是其示寂前写给夏丐尊居士信中的偈言:“君子之交,其谈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郭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同圆。”两边玻璃框中的对联是法师将要离开温州时所书的华严集联:“入于真实境;照以智慧光。”落款是“晚晴老人”。在右板壁上挂着琳琅满目的对联、屏条、横帔等墨宝。左边一联“众缘闲处尽;一念看来孤。”是大师初来温州时应寂山上人请 求所书。右边两对是大师即将高温时书赠因弘法师的。其一联语是“临行赠汝无多语;一句弥陀作大舟。”屏条大都是篆体朱书“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地藏菩萨”,其下附有许多墨书跋语。横帔则是“法喜充满”、“老实念佛”、“勇猛精进”……。厅内玻璃柜内还陈列着大师的《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杂阿含经跋》、信札,及其生前用过的碗筷等遗物。
  1995年11月10日,温州政协文史委员会、市佛教协会、市博物馆在江心寺联合举办“纪念弘一大师诞辰115周年座谈会”。市有关领导及社会各界著名人士70余人参加。并共同研讨另择址力促纪念堂早日建成。台北温州同乡会郑竹泉居士等都来函电祝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还写来“温州弘一大师纪念堂”题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