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杨佛兴答北大学生问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杨佛兴答北大学生问
  问:如果条件不具足(比如在宿舍住,无法设佛堂,无法结手印……),该如何修?
  师答:这个问题我也经历过。有的人受了准提法,受了三昧耶戒,受了就要修,不修不行。但碰到条件不具足的情况怎么办?则要灵活应用,“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直心是道场”。, 们即便在宿舍、课堂乃至会议室里也可以修。可以用想象的方式结手印,然后闭上眼睛默念。我当年做教师,经常要备课,为了掩人耳目,我常在桌子上放一本书,然后就闭上眼睛默念,人家还以为我正在思考备课。总之,修持贵在要有至诚之心,所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问:在食堂吃饭,吃素食有困难,该如何解决?
  师答:首先要弄清素食的意义-
  佛说:“众生平等”。儒家亦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对于动物被杀惨死,闻其声不
  忍食其肉。佛经说:“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密示着动物互相残杀吞食,以致“因果,随业轮回”的道理,又由于业重、无明、愚痴才致沦为畜生。学佛为了慈悲、守戒,防止率生粗重业力的无明熏习,故以素食为宜。
  有人说:“智慧、勤奋、性格是人生前途命运的决定因素”,尤以性格的好坏关系到“人
  和”的有无,食肉动物的性格远比素食动物凶残。由上可知性格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为了良好的性格,自以素食为宜。
  现代医术测出,动物被杀、垂死挣扎时产生一种毒素,散发于肉体之中,成为致物质,
  食肉可以导致胆固醇、脂肪等过高,难于消化,容易发生心脑血管和消化系统等疾病。反过来,素食则有防病、保健、保持头脑清净、美容等好处,故现在国外很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食素。古今不少名人和科学家也是食素的,例如,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史怀哲(著名医生诺贝尔获奖者)、毕达歌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相信轮回)、孙思邈、斯蒂文.乔布斯(苹果计算机发明者)等都是食素的。六祖当年不得已时也吃肉边菜,对学生来讲,如果你受了戒,应尽量吃素,不得已时可以吃肉边菜。如果你只受了简法,必要时可吃三净肉。
  问:长期修法却未见任何法效,如何保持信心?
  师答:首先,你要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按照“四心”来修持。释迦牟尼佛即将入灭,在王舍城示涅 期,执金刚神起来问佛:“末法众生持明法要”,佛答:“末法众生福薄,南阎浮提中,恶毒鬼神与诸天魔竞相为患,震旦尤甚。善根众生可持陀罗尼以防卫之。但持陀罗尼须具四种心:一清净心、二至诚心、三精勤心、四报恩心,才能速收法效。”长期修法而没有法效,首先要检查自己的“四心”做得怎么样,六祖说:“愚人口说,智者心行”,如果你口诵心违,当然不会有什么法效。
  再就是要注意力破想蕴。我经常说,一切电器都要接通电流,才能发挥效用,否则等同废品;同理,你修持任何法门,都要接通诸佛法流,才能速收法效,否则仅种一远因而已。阿公说:“想蕴若在,必障真如。”你修持时,一定要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思想集中、意志坚定,这四句话起码要做到。如果做不到,效果自然就差。如果思想不集中、开小差,“想蕴若在,必障真如”。
  当然,每个人根基不同,你要自己和自己比。如果有进步,你就要保持信心。
  还有一条也很重要:正传三密,如法传授,如法修持,菩提法种永不消失,终有悉地成就之日。而且,能如法修持,来生肯定比今生好。
  问:什么是境界?该如何认识?
  师答:境界问题,要通过实践来体会才行,“不可以言说说,不可以意识识。”
  问:青年行者应如何处理好情感问题(亲情、友情、爱情)?
  师答:学佛要目的明确。普通凡夫只有身命,没有慧命。要认识到慧命比身命更为重要,身命不外乎是百年之计,而慧命则是永远大计,“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我当年在广州观音楼听香港筏可法师讲《维摩经》,法师讲到,文殊菩萨和维摩居士你一言我一语,滔滔不绝地讨论佛法,舍利佛心想:“现在已经到了吃饭的时候,你们两位圣人这样讨论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吃饭呢?”维摩居士马上就说:“唯,舍利佛,你为法来耶,为食来耶?”舍利佛当然不好意思,说:“我为法来,不为食来”。维摩诘居士紧接着说:“夫求法者,宁舍身命,何言乎食!”我听到这段后就很感动,回来就开始吃素直到现在了,-我当时才十八岁。
  对待修行问题,你要有正确认识,如果你有了雄心壮志,自然容易处理好感情问题。
  还有,修菩提心月轮观要经过五个阶段:(一)刹那心。修持过程中忽然发现境界,但意识一起,境界就不见了。继续修持,又时隐时现,就是(二)留住心。境界可以留住了,再进一步修持下去,心感“法性川流,加护不息,慧定互应,妙喜无极”,就是(三)甜美心。此时会体会到:原来修行也有妙乐。(四)起伏心。即妙境时起时伏。(五)安住心。即“九方便”第八“……安住清净法界身”。
  再有,《维摩经》里,天宫中的魔女被维摩居士化度之后,魔王欲带他们走时,他们说:“吾有法乐可乐,不再乐俗乐之乐。”从此也可体会到妙喜、妙乐究竟是怎么回事。
  情感问题,青年都会碰到,我当年也曾碰到。对这一问题能否很好地抉择,首先取决于你把行摆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孟子云:“鱼,我所欲了;熊掌,亦我所欲了。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了。”人要善于抉择,以集中时间和精力修行而过独身生活。当然,我不是叫大家都要过独身生活,作为居士,要向庞蕴居士学习,庞氏一家“雁行佛化”。东湖也有很多是一家人学佛的。阿公对结婚的问题曾这样开示:“……如果是志同道合的嘉偶,不沉迷于俗乐,互助互励,结婚不惟无碍,进步或许加速;反之,如果对方耽着俗乐,彼此意见分歧,如是怨偶,绊脚有石,证道无期。”
  问:唐密行者是否可兼修净土宗、禅宗等?
  师答:本来唐密有些法门都是净土宗,比如准提真言、十甘露真言等等。阿公还有一个“莲花部红光诀”,可以说是高级净土。我们修准提真言、十甘露真言等(属莲花部),发现一道红光,命根达顶,了了明明,与顶右大片红光连接起来,临终决生净土无疑。阿公答前清某进士书云:“……栖心净土,属莲花部。所现红光,远超三界。十甘露咒,滋养功德。观想纯熟,佛恒住顶。纵无所见,佛亦在是。临欲命终,意识不行,顶上佛光乘机大显,一念相应,感佛来迎,清净欢喜,安详而去。密净双修,此其验也。”
  准提真言、十甘露真言等是佛口亲宣的,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净土宗源于《阿弥陀佛经》、《妙法莲花经》等,所持的佛号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是中国化的。有些净土宗人对唐密不了解,“迷则每相诤”。我们若以至诚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就有机会往生,既然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有效,难道念阿弥陀佛真言和观世音真言没有效吗?由于众生根机千差万别,佛祖为了随机设教、随缘说法,或权或实,其目的无非巧计机宜,化度众生,故有三乘、一乘以及各宗之分。然而“药无贵贱,对症者良;法无优劣,当机者善。”凡是佛祖所说的正法应欢喜赞叹,这才是佛弟子的正知正见。根据《学密须知》:对“唐密阿 黎”资格的要求很高很严。唐密四祖龙智菩萨为了必须合格的接班人才肯传为法嗣,以致晚年仍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只好留寿等待其人,一直等到年近七百,才遇到唐玄奘到印度取经。四祖知他根器殊胜,想传法给他,但玄奘原是弥勒菩萨的侍者,是带着使命来人间宣扬《唯是》,以广结善缘,多种净因,为将来弥勒下生成佛说法做准备的。故未能如愿传法给他。又过百年,始有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先后传承他的大法。此真严师出高徒!之后,他们来华宣扬密宗,大转法轮,度无量众,号称开元三大士。其中善无畏、金刚智为五祖,不空为六祖。冯达庵大阿 黎《修证随笔》云:
  “据点大开雄猛性,肉身顿转普贤身;
  祖师龙智慈悲愿,留寿千载利后人。
  此诗前两句描写自己的实证境界,后两句赞叹龙智祖师的慈悲大愿,利益后人。
  现正值末法时期,众生福薄,合格的阿 黎难遇;邪师却乘机鱼目混珠……。应该注意:明师为你灌顶,属于“真如熏无明,领你破障悟道,灵明自在”,反之,邪师为你灌顶,属于“无明熏真如,令你迷真逐妄,烦恼万千”,甚或走火入魔。由此可知,学密择师至关重要,所以如果不知是否正传三密,我说不如修净土宗为好。
  再说禅宗。我们修密宗,很多和禅宗是相通的,例如我在:“《心经》揭谛咒与禅宗三关”一文所说的。又如:修准提真言修到有所相应时,会发现这个就是禅定功夫。但话又说回来,阿公有句话很重要:“佛教之行,须遇法流枢纽住世,乃有实际,否则任如何用功,学者仅得皮相,绝无证果可言!”有些人修来修去还是意识形态。所谓“法流枢纽”,指的是通宗祖师。有通宗祖师来加持,才有法效。宗也者,上接十方诸佛法流,通过己心而转运灌输给来机也。如果没有通宗祖师加持,犹徒有电器而无电流接通,形式主义而已!但示迹大士、乘愿再来人,以及前生曾受正传三密者例外。所以,择法、择师至关重要。
  问:行者打坐修法和看经、放生等之间,应如何分配精力?
  师答:“以行为主,以解为辅”,阿公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放生等等是增上缘,量力而为就是了。
  问:多数同学修唐密,是建立在对老师的情感上,而不是建立在理性、正信上。这是障碍修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如何树立对法的信心?
  师答:这个问题好象不太清楚。我们修唐密,来机很多:有些人是从理论上认识而来的。六祖云:“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问题是,入门之后如何按唐密的要求来修。本来没有什么障碍,问题是要如法受持、如法修持。如果能这样做,你能否进步,一个是根机问题,一个是“四心”问题,这才是主要的。你没有清净心,至诚心、精勤心和报恩心,当然难于进步。
  问:修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否是灵慧性?提高灵慧性的目的何在?
  师答: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缺少灵慧性的表现。你没有灵慧性,就路线不分明;没有灵慧性,就不能有知人之明,没有知人之明,择法、择师就会出现问题,而且看经和听法也难于领会其妙旨;没有灵慧性,念书念不好,搞科研搞不好,就算你是博士后,也搞不出什么发明创造。提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灵慧性。
  问:密宗修法会出现很多境界,当然这些境界也是学佛有成的标志,但这些境界和《金刚经》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是否矛盾?
  师答:现行的很多佛教杂志和文章对“空义的解答,由于是从相对上来解释,所以解答得不够圆满,有些法师对“空”义的解答也不够圆满,因为这个问题比较高深,所以往往搞错。理解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空”义,大多只是从相对上认识,很少有人能从绝对上去理解。
  阿公的《金刚经提纲》的结经偈是这样说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直抉一乘微妙旨。五智四行要领彰,中台九圣从兹起。解家纵悟本来空,岂会庄严法界理?奉劝后来诸学人,未达顶峰毋遽止!”“中台九圣”就是“相 ”,“庄严法界理”就是“妙有”,其中“五智”是指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四行”是指普贤行、文殊行、观音行、弥勒行。中台九圣中,中间为最高的眦卢遮那佛,北方是天鼓雷音佛,南方是开敷花王佛,东方是宝幢佛,西方是无量寿佛,还有普贤、文殊、观音、弥勒四个菩萨,合起来称为中台九圣。
  禅宗和唐密都称为一乘顿教。一乘之空,讲真空妙有,能从真空当中开出妙有,才符合阿公说的“纵悟本来空,岂会庄严法界理”。否则,只有真空而不知妙有,往往变成偏空。偏空是小乘的观点,偏空的境界,充其量证到阿罗汉或辟支佛,庄严的境界,阿罗汉和壁支佛体会不到。佛为了启发他们,才说了《妙法莲花经》。
  禅宗的起源也是这样:“大梵天王至灵山,以金色优钵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求佛开示最高的禅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皆不知佛旨所在,唯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 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这是禅宗的开端,摩诃迦叶即禅宗初祖。
  为什么佛付嘱摩诃迦叶为禅宗初祖?大梵天王擅长禅定,但以离欲为主,故所擅长的禅定也属偏空范围。佛一方面拈花示众,一方面以心传心,加持会众,看谁能领会妙旨。摩诃连叶之所以微笑,就因为他默契涅 妙心当中开出清净莲花,庄严的境界-那就是最高的禅法。他能默契佛旨,就说明他具备正法眼藏,开正法眼、实证真空妙有的境界,所以佛付嘱他为禅宗初祖。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