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依意生识之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唯圆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依意生识之研究
  唯圆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6册
  大乘出版社出版
  1978年11月初版
  页279-286
  --------------------------------------------------------------------------------
  279页
  一
  缘虑了知之为识,其生起必有所依与所缘,经所谓「
  根境和合而识生也」。所缘者六尘,即是识知之对象。所依
  者六根,即是感觉之机能与心识发动之依处。内依六根,外
  缘六尘,识亦随之而区别为六,即眼识乃至意识。此如中含
  茶啼经云﹕
  「一切识由因缘生,而受一一之名。即以眼根为
  缘,于色识生为眼识。以耳根为缘,于声识生而为耳
  识。以鼻根为缘,于香识生而为鼻识。以舌根为缘,
  于味识生而为舌识。以身根为缘,于触识生而名身识
  。以意根为缘,于法识生而为意识。」
  五色根,不论肉团为根如大众部等,或净色为根如有部
  等,要为物质之生理机构。唯意根之含义,似极难解,后世
  论师遂有多种不同意见之提出。然后大体论之,意根可有二
  种意义﹕从一
  280页
  方面言,意根唯是意识之所依。五识依五根,意识依意根,
  秩然有序,不相紊乱,如十二处十八界中根境识之六六相对
  是。更从另一方面观之,意根,不独能认识 [取境] 五根不
  能认识之别法,同时亦得认识五识所认识者。如中含大拘絺
  罗经云﹕
  「此五根者,于各别境认识各别界,不能认识相
  互之境界。对于不能认识此相互境之五根之依所为意
  ,意尽认识彼等境界」。
  意根能取一切境,即知意识遍识一切法。五根之依所为
  意根,五根发五识,此五识与意根有何等关系乎﹖诸论议师
  虽以意根体性之各依自见,而对意根生五识,或许或不许。
  然意界为六识所依之倾向,终发展而有伟大之成就。在佛教
  全般教理上,依意生识,实为异常深切,而有研考之必要者
  也。
  二
  先寻小乘各派对于依意生识之见解。五识别依者为五色
  根,非此所明。凡为意识别依,或六识共依,则莫不有意根
  之意义,正为本文之所研考。小乘各派于此,略有三类﹕
  281页
  ┌色 法………………如上座部等。
  意 根┤ ┌过去意……如有部等。
  └心 法┤
  └现在意……如大众部等。
  初以色法为意根者,唯是意识之不共别依。如无性摄论
  释云﹕
  「经部所立,色为意识俱生别依」。
  「余部所立,胸中色法意识别依」。
  此中余部,慈恩释谓上座部,胸中色物为意识别依,显
  然指肉团之心以为意根,视意根如五根,亦为物质之器官。
  此种主张,本为古时多数人民所共许,即我国古时亦主此说
  。意应此为佛教通俗之解说,若认为究竟,殊失佛陀之本旨
  也。
  次萨婆多部等,许过去无间灭意为意根。彼谓五识有俱
  时所依之色根,复依前灭意。意识无别俱时所依,即以前灭
  意为依。以此,论心意识之别义,约三世论之,即「过去名
  意」。前念识流入过去,望后念有开避引导之用,即依此义
  得名为根。
  约现在意立意根者,当五识或意识生起时,别有一「意
  」存在,即依此意而为意识或五识所依。以此,即与小乘之
  细心思想密切联系。小乘细心思想以及大乘之本识,其建立
  之目的,固非
  282页
  仅为生起六识而已。然依此而现起六识,亦为主要理由之一
  。大乘义至下当说,小乘之现在意根,有意界是常论者,如
  大毘婆沙论十一云﹕
  「意界是常论者,彼作是说﹕六识虽生灭,而意
  界是常。如是可能忆本所作,六识所作事,意界能忆
  故」。
  此文虽为成立忆念,然既名为意界,至少亦为意识 [观
  文意似应兼余五] 之所依起。意界既常在,自当离六识而别
  立。然六识之「生灭」,与意界之「常」,究竟何义﹖若以
  不变异释常,则与神我能忆更复何别﹖若将起灭间断释生灭
  ,一味相续释常,则唯识初期思想,六转识外立一相续之本
  识,此为思想之先驱矣﹗复有大众部之根本识,如摄大乘论
  上云﹕
  「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
  识,如树依根」。
  世亲释论,释「如树依根」为「一切识根本因故」,似
  有种识之意味。护法成唯识论释为「是眼等识所依止故」,
  又似现识。然大众部本不立有种子,应说现识义为当。所谓
  根本识,只是识所依根,岂非意根耶﹖然欲理解根本识之本
  意,应抛却种子思想,并与大众部之心性本净说为连系之思
  考。他如经量部之一味蕴,虽无认为意根之明证,然六识依
  之而起,则相似也。窥基宗轮论述记云﹕
  「一味者,即无始来展转和合,一味而转,即细
  意识。曾不间断,此具四蕴。根边蕴者
  283页
  ,根谓向前细意识住生死根本,故说为根。由此根故
  有五蕴起,即同诸宗所说五蕴。
  依一味和合之细识,生起五蕴 [六识在内] ,就六识边
  ,亦是六识之根。窥基谓入一味蕴具四蕴,不知有否的据﹖
  按经量本计不立心所,心所是心差别前后而起。此一味和合
  识中,果亦如麤显之六识乎﹖余细心思想,无直接为六识根
  本明文,略而不论,然亦可比而观之。
  三
  小乘义已如上述,次当更明大乘论义。先检龙树菩萨之
  思想。龙树望前小乘师义,色为意根,虽无斥破之明文,当
  在呵弃之列。萨婆多部无间灭意为意根,正为龙树所破。智
  论三十二云﹕
  「过去心心数法都灭,无所能作,云何能作次第
  缘﹖现在有心,则无次第。若与未来欲生心次第,未
  来则未有,云何与次第缘」﹖
  破前灭意为缘生识,虽曰以执实有缘性为对象,然昔意
  生今识,实多罅漏。龙树于此,特举出「现在意」之正义,
  诚有注意之必要。如智论二十六云﹕
  「内以现在意为因,外以诸法为缘,是因缘中生
  意识。」
  此处之现在意,虽已简别前灭意,然其义犹隐而未明。
  智论三十六立二种意,可依之而获得正解也。论云﹕
  284页
  「问曰﹕意即是识,云何意缘力故生意识﹖答曰
  ﹕意生灭相故,多因先生意故缘法生意识。问曰﹕前
  意已灭,云何能生后识﹖答曰﹕意有二种﹕一念念灭
  意,二者心相续名为一,为是相续心故,诸心名为一
  意。是故依意而生识无咎。意,识难解,故九十六种
  道,不说依意故生识,但说依神为本。」
  此中龙树假设两番问答,以显依意生识之旨。初问意云
  ﹕五识依五色根,色识异故得言依。意识依意根,意即是识
  ,云何得言依意而生意识﹖龙树初答,故依萨婆多等宗义,
  藉以示彼不了,发起后问。答意谓﹕意念念生灭,前后为异
  ,人多谓依先生意而生今识。昔意望今识,前后别故得有依
  义。次第二番问,实龙树自问以责彼未了。已灭,云何能生
  后识﹖此即门论「灭法无所有何得为因」,与中论「灭法何
  能缘」之意。作此责破,小乘义坏,乃出正义「意有二种」
  答之。
  「意有二种」云云,或探成论假实释之。实法念念灭,
  诸法各住于自性,昔意不应生今识。假名常相续,三世次第
  无间起,相续假中得说依意无识生。然稍涉思考,此解未见
  论意。一、龙树自道依现在意,何得相续假中依次第灭心为
  缘而生识﹖此即违教。二、龙树论意,诸法皆如幻化,云何
  探假实之谈以销今文﹖此即违宗。三、且思无想定中多劫无
  心,后意识生以何为依﹖今既不许前人定心为意而生识﹔若
  言相续假,六识多劫断,依何得论相续耶﹖此即违理。今谓
  此文,正依现在意作论。
  285页
  六识剎那生灭,无少时住,名念念灭意。此意不得为依
  生意识﹕灭已亦不生,未灭亦不生,灭时亦不生,如论广破
  。然心识如幻,灭实无所灭 [非谓是常] ,本不生故。惟是
  自幻化显现之心识,幻为如幻潜在之心识,犹如滴水入大海
  ,一味相续,是名「心相续意」。十八界中之意界,盖指此
  也。不离六识,无始诸灭幻灭所和集,故曰「诸心名为一意
  」。不即六识,相续现前无间断,故得「依意而生识」。非
  凡愚之所知,故名「难解」。「相续名一」,外道不达计为
  常一之神我,因之「不说依意故生识,但以依神为本」。
  然大论八十三,谈心有二种,一往颇似乖于前义。如云: ﹕
  「问曰﹕弹指顷六十念,念念生灭,云何一心常
  念萨婆若不令余心得入﹖答﹕心有二种﹕一者念念生
  灭心,二者相续次第生,总名一心。以相续次第生故
  ,虽多名为一心。是时不令贪恚等心相续得入」。
  此处心有二种,与上意有二种,文句大同。既云﹕相续
  心中不令贪恚得入,明就意识一期之相续而论,非前相续意
  界之义。考问者之意,以剎那生灭之一念名一心。一心,时
  间至短,云何称常念﹖复何谓不令余心得入﹖一心必无余心
  可间入也。论主意谓一心有二﹕一剎那生灭一念名一心,二
  、心相续生随俗假说名一心。约剎那一心说,诚无常念萨婆
  若义。约相续假名一心说,得说常念也。此文明二种一心以
  释外人之疑,所言相续心,如波波相次远望似一。前约二意
  以明
  286页
  依意生识,所言相续意,如水性之常流。意旨各别,不应致
  疑。
  龙树现行意界相续之说,从其实相论之立场,而发为独
  特深切之解,自非小宗可及。然就其名言之迹,与大众部根
  本识,婆沙所引之意界是常论者,不无相似。昔罗什三藏,
  释追忆前事,亦引心有二种之文,则与婆沙论之意界是常论
  者,关系尤为密切矣。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