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中国最早的佛教学派—“六家七宗”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魏晋时代盛行玄学和佛教般若学说。 在两晋之际,佛教界因对《般若经》中的“诸法性空”的基本思想产生不同的见解,出现了“六家七宗”——七种般若学说。这是玄学与大乘佛教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些学僧为迎合玄学风行的时尚,借助玄学本体论的思辨方式和概念,来论证般若学的一切皆空思想的宗教本体论。
  六家七宗的代表人物和各宗的名称是:道安的本无宗;竺法琛、竺法汰的本无异宗;支道林的即色宗;于法开的识含宗;道壹的幻化宗;支愍度、竺法蕴、道恒的心无宗;于道邃的缘会宗。以上七宗当中,本无、本无异二宗可作一家,总为六家;如按宗计算,可作七宗。其中影响较大的只有本无、即色、
  心无三家。
  本无宗认为世界万有,本体为空,所谓“一切诸法,本体空寂”,称此本体为“本无”。它所讲的“空”、“性空”或“本无”与《般若经》中讲的法身”、“真如”等同义。这与以王弼、何晏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的“以无为本”的本体论主张是相应的。本无宗也受先秦道家的以道、气为本原的宇宙生成论的
  影响,所谓“无在万化之先,空为众形之始”,但又强调“本无”的空寂方面,反对“空豁之中,能生万有”的简单说法。但本无异宗正是强调“本无”(或“第一义谛”)的“能生万物”的方面。(据《名僧传抄·昙济传》、
  安澄《中论疏记》等所引有关资料。 即色宗认为世界万象皆由因缘条件和合而生,既然借助因缘才生,故无自性,就是
  空,支道林《即色游玄论》说:“色不白色”,“虽色而空”。安澄《中论疏记》引《山门玄义》。)原来《般若经》中讲的“色即是空”,理由就是因为色(地水火风四大因素及其所造)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此宗是就现象(色)直探本体(空),认为现象就是本体,这与以郭象为代表的玄学的自生独化论有相似之处。 心无宗主张让主观精神脱离外界,使心不执著于世界万物,但同时并不否认外界的存在。据称:“诸法空者,欲令心体虚妄不执,故言无耳;不空外物,即万物之境不空。”(吉藏《中观论疏》卷二引。)这实际是把般若性空的理论看成是指
  导修心的原则:一是不去理会现实世界的一切;二是断除世俗的观念和情欲烦恼。玄学中的崇有论虽反对将有否认的说法,但又肯定其“静一守本无”,抑制情欲的方面。心无宗与此有相似的地方,但作为出世的佛学理论又有其特定的思辨方式和目的。 因为当时般若中观学派的论书《中论》等尚未传人,人们对《般若经》的中观论证方法尚不熟悉,所以对本体与现象(佛教所说的本无与诸法、空与色、心与物、真谛与俗谛)进行论证时,不善于运用否定(遮诠)和“不二”的方法,得出非有非无,色空相即,真俗不二的结论,因而各有所重,见解不同。后秦时鸠摩罗什译出《中论》、《十二门论》等之后,他的弟
  子僧肇在其《肇论》中以中观学说对以往的般若学说进行总结,对上述三家学说都提出批评,认为他们各有偏向。 般若学说六家七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最早的佛教学派(或学说),标志着佛教民族化的进一步发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