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塔与佛教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塔与佛教一起传入我国
  古塔是佛教的象征,是用土木金石抒写出的民族灿烂文化。我国保存下来的古塔有一万多座。古塔是我国古代高层建筑的代表,用料精良、结构巧妙、技艺高超、类型丰富。
  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没有“塔”,也没有这个“塔”字。当古印度的Stupa这个字在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时,当时的翻译家把它音译为“窣堵波”、“佛图”、“浮图”、“浮屠”,译意为“方坟”、“圆冢”。隋唐的翻译家创造出了“塔”字,统一了译名,延用至今。塔原为珍藏佛家的“舍利”和供奉佛像、佛经之用。古今咏塔诗文很多,如“古塔云中影,佛寺夜半钟”。“梵字弘开壮帝都,碧天空起玉浮图”;“谁建浮图礼大千,灵光遥与白云连”;“望尽人间多少事,身在大千几沧桑”;“点燃八百龛灯火,指引千帆夜海航”……
  我国的建筑大师、能工巧匠先后吸收了古印度和尼泊尔的佛教艺术,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精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式“塔”。
  两汉南北朝时以木塔为主,唐宋时砖石塔得到了发展。我国的古塔有圆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有实心、空心、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单塔、双塔、塔林。千姿百态的古佛塔已经成为佛寺建筑群和城市乡村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了游览胜地,成了我国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
  二、我国古代佛塔的层数
  塔,最初是寺院特有的建筑,被当作是佛教的象征、寺院的标志。塔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组成。综观我国现存的古代佛塔,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古塔有木塔、砖石塔、金属塔、琉璃塔,但其层数几乎都是奇数。有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指的就是七层塔。如泉州开元寺镇国塔为五层,天台国清寺隋代砖塔为七层,杭州开化寺六和塔、当阳玉泉寺北宋铁塔为十三层。
  我国古代佛塔的层数几乎都是奇数,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阴阳学有关。《周易》曰:“阳卦奇,阴卦偶。”阳卦指有利的条件、环境和机遇,阴卦指各种因素都不利,条件十分艰苦。我国古代阴阳学说把奇数作为“阳”的象征,把偶数作为“阴”的象征。如“阳”代表白天,人生属“阳”;“阴”代表夜晚,人死属“阴”。所以我国佛教中许多事物都采用奇数,以表示清静、吉祥或顺利之意。在佛教中具有特别意义的塔,其层数的设置更是如此。
  佛教自印度东传入我国后,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我国古代佛塔层数的设置采用了阴阳学说的一些观点,实在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三、西藏的佛塔
  塔的梵文意译为“方坟”、“圆冢”,是保存和埋葬佛祖舍利和高僧遗骸的地方,有的塔还存放着高级喇嘛的全尸,所以也有人把西藏的佛塔称之为“喇嘛塔”。
  西藏布达拉宫极顶上的白塔,是西藏最古老的佛塔之一,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保存最完好。公元八世纪,西藏桑耶寺建成,佛塔建筑有了新的发展,桑耶寺四角建有白、黑、红、绿四大塔,围墙上还建有千余座佛塔,这是西藏古塔的代表作之一。公元十世纪以后,西藏佛教复兴,佛塔也随之大量兴建,大凡有寺的地方必有佛塔,还有一些没有寺的地方也建有佛塔。到公元十四、五世纪,西藏的佛塔建筑达到空前的规模,最著名的有昂仁县的日吾其金塔、拉孜县的万佛塔、江孜县白居寺的白科曲丹塔等。日吾其金塔有九层,三十五米高;白科曲丹塔有十一层,高达四十二点四米,规模宏大,设计精巧。
  西藏佛塔结构主要由基座、塔瓶、塔刹三部分构成。基座方形,也有多边形,象征十善之地。塔瓶为覆钵式,正面辟门。塔刹包括十三级相轮。佛塔有土塔、砖塔、石塔、铜塔、银塔、金塔、珍珠塔等。
  四、婆罗浮屠佛塔
  婆罗浮屠佛塔意即“千佛坛”,是印度尼西亚的一座佛塔,婆罗浮屠全部用石块砌成,没有梁柱和门窗,整个佛塔是实心的,基座方形,每边长一百一十一米。经过历年风吹雨打,雷电轰击,地基下沉,从底层至塔尖的高度,由原来的四十二米,已下降到三十一点五米。佛塔有九层,顶上是钟形大塔。每边居中各有一条石级通道。佛塔外形呈阶梯状的锥体,下部六层四面见方。上部三层呈圆形。婆罗浮屠共有石壁佛龛四百三十二个,每个龛内都有一尊佛像。在第一层到第五层回廊的左右石壁上,精美的浮雕达二千一百多幅。上部三层共有七十二座钟形小塔,塔内均有佛像,顶上大塔直径九点九米,以前大概也有一尊佛像。这种塔叫作“窣堵波”,是古代埋葬佛骨的建筑。
  婆罗浮屠总计有五百零五尊佛像,这个数字是佛教的一个神圣的数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