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以童心为师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8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因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以童心为师
  文/净因法师

  据《维摩诘经》记载,年轻有为的光严童子在广严城门口,正好遇到出城的维摩诘居士,便礼节性地上前问候,顺口问道:“居士从哪里来?”维摩诘答道:“我从道场来。”光严童子出于好奇,便追问道:“居士的道场在哪里啊?”光严童子心目中的道场是闻法、参禅、修道的场所。针对拥有赤子之心的光严童子,维摩诘居士随机说法,“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以此说明真正令人获得幸福、快乐的道场是在人们的心中,而且与童子的赤子之心相应。
  现实生活中,资源有限,而欲望无限,成年人为了生存,更是为了一种满足感,不得不在名誉、金钱与权力之间角力,总是活在患得患失之中,无法逍遥自在;而儿童则没有太多的牵挂,一首歌、一块糖果、一个游戏便能令他们满足,并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因此《梵天所问经》云,“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其次,少欲令儿童拥有更广阔的心灵空间去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对小动物、大自然、社会中各种新鲜事物无不充满好奇和热情,产生源源不绝的灵感,使生命充满活力。更重要的是,儿童因少欲少求而显得纯真。在他们眼中,发生在身边的事物是真的,人是善的,自然是美的,毋须虚伪谄媚,不用逢迎权贵。他们总是以一颗正面、乐观的心态直接感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即使有不愉快的事情,也会很快忘掉,因而真正做到了活在当下,活得无忧无虑。
  由此可见,儿童的世界很单纯、美好和快乐,因为他们拥有一颗纯真善良、乐观热情、少欲知足的童心,与清净、智慧、不颠倒的“直心”相通。故孟子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因此,以童心为师,身在五浊乱世仍拥有简单、纯朴与真诚的心灵,出淤泥而不染,可以帮助成年人找回失去的幸福与快乐。
  (《明报》2007年6月13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