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杂阿含经》“阴相应品”修行要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大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杂阿含经》“阴相应品”修行要领/张大卿
梵文本汉译《杂阿含经》相当于南传巴利文《相应部》,保存最直朴的对话风格,公认是现存最古老的佛教经典编集。经中常有类似生活对话:“我想请教一些问题,不知你有空为我解释吗?”“你问吧,我就我所知回答。”(印顺编《杂阿含经论会编》一七四经,即是典例。以下经典出处一律引用印顺新编,以利查考。)

本文所要介绍的“阴相应篇”,与南传巴利文本“蕴篇”相当,其中有极重要的修行开示,一直是南传佛教徒的修行方针,可惜在中国不受一般佛教徒重视,乃至贻误修行进展,殊为可惜,特为文阐释,以资推广。

“阴相应篇”的主题围绕著「如何调伏欲贪”,一七六经明确强调“大师(此指佛陀本人)唯说调伏欲贪”,因为“若于色,欲不断、贪不断、爱不断、念不断、渴不断者,彼色若变、若异,则生忧悲恼苦。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一个人若忧悲恼苦,就很难避免牵肠挂肚、急躁不安,乃至狐疑、冷漠、妒嫉、嗔恨,小至人际间,大至使用不同语言的社会。免除五蕴变异所衍生的忧悲苦恼,先决条件就是调伏欲贪。

欲贪的发生,缘起于主体的“我”执著客体的“我所”(或对象):我要我的身体健康、身材健美、面貌姣好俊挺(以上是色贪)。我要我的感受舒服不舒服尽随我意(此是受贪),我要我的观察正确清楚、思维不散乱、神智不昏沉,我要想什么就想什麾,不想什么就不去想什么(以上是想贪)。我要我一切判断正确、意见正确、行为取舍正确,我要做到一切我要做的,不做一切我不要做的,得到一切我要得到的,跟一切我喜欢的人在一起,一切我不喜欢的人都离我远远的(以上是行贪)。我要我的神识清醒,时刻护卫著我,不受一切影响、干扰、主宰、伤害或破坏;我要保护一切我所爱,不受伤害或破坏(以上是识贪)。

这些欲贪,总称“五蕴”。不论是以五蕴任何一蕴为“我”或以所有五蕴之外,只要有此“五蕴”(欲贪),“我”就有所求,求什么?当然是求自在、求如意、求一切顺我,顺我则乐,逆我则苦。顺我是知音,“酒逢知己千杯少”;不顺我就不是知音,“话不投机半句多”。

如何调伏欲贪?乃至断除、超越?一一经、一二九经、一三三经、一六九经等,一再提出这个问题,经篇中则一再以“厌、离欲、灭(已生之欲贪令灭)、不起(未生之欲贪令不起)”提出对治,此“厌”字极为重要,“厌”不是讨厌或不舒服之意,“厌”指知其患而不迷糊地追求。一三八经指出:“五蕴非一向是苦,是故众生于五蕴染著;五蕴非一向是乐,是故众生厌离于五蕴。”微妙道出众生对五蕴的好恶,并非一成不变。五蕴有时带来恼苦,有时带来喜乐。花开时,觉得好美;花谢时,觉得碍眼。有谁会把凋谢的花当成插花的材料来玩赏?

众生因有心中所要的五蕴,所以对五蕴即有所求,要这样,不要那样。一四三至一四六经等四部经都在讲这个“欲令如是,不令如是”的主宰心。有此欲,贪、爱、念、渴等才如影随形;五蕴一有变异,心亦随转而生忧恋、取著、恐惧、畏缩、散乱、颠倒等种种恼苦(参见一五五、一五六、一七五经)。

理智上,我们很容易同意五蕴一定会有变异,但心情上却绝大半很难消受。境界(五蕴)顺时,我们乐;境界逆时,我们苦。佛陀在五八经中开示“修无常想,能建立无我想,能断爱(欲贪)、掉(躁郁)、慢(自大)、无明”,这如何可能?

可不可能决定在你怎么修无常想。修无常想不只是概念式地推想,或提醒自己五蕴无常,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二○经讲的“随顺觉、如实见”六个字。随顺觉就是止观的“观”,又称随观(anupassana)。随观就是“观五蕴、如实知此五受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以上文字在阴相应篇至少有十五个出处,主要来自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的开示)。

要如实知五蕴变化,只有细心专注地觉察品味,让一切体验都不夹带好恶色彩或贪著。佛法绝不是要我们把好吃当成不好吃、好看的当成不好看、好听的当成不好听,佛法是要我们好好地去品尝、去看、去听、去嗅、去触、去想,只有好好地去品尝,我们才真正知道什么是好恶,才真正知道我们到底喜乐、赞叹、取著那些五蕴。我们喜欢自己长得好看,我们就喜欢赞叹别人好看,也喜欢别人赞叹我们好看;我们喜欢自己讲话很有见解,也希望别人赞叹我们讲话很有见解,不希望别人批评我们讲话没观点、没要领;我们喜欢别人了解我们、肯定我们,当别人把我们当成他的知交莫逆时,我们认为那是无上的赞叹。

当我们知道自己因什么而喜乐、因什么而赞叹时,我们就知道什么是攀缘、欲贪、取著了。这就是佛陀在“阴相应篇”中反覆讲的“如实知,味是味”,由如实知“味是味”,才能进一步知“患是患”。当我们年纪很小的时候,妈妈说熨斗很烫人,我们那只好奇的手不信,一定要去碰,碰时就如实知“味是味”,一知道烫就如实知“患是患”,当下反射动作地抽离就是如实知“离是离”。

佛陀并没有要我们有目地厌离五蕴,他在一九经中说:“若五蕴于众生不为患者,彼诸众生不应厌离五蕴。”五蕴为患与否,全取决于你的自觉,也就是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随顺观:做到完全地不带成见好恶,只带高度警觉地系心于四念处,细腻地观动作、姿势、进退(以上是身念处)、心情变化(受念处)、心影(声)浮掠(心念处)、趋避取舍(法念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地觉察五蕴生、住、异、灭,日久功深,自会知道五蕴之味,不值得乐、赞、取、著,于是对过去五蕴不顾恋,对未来五蕴不欣求,因而于现在五蕴(当下种种欲贪)生厌离(厌攀缘),出离,乃至欲贪调伏、断除、超越。

由修随顺观,而如实知见欲贪之过患:身体紧张、情绪浮动、心念(脑海中的声音与影像)流窜、取舍冲突。反之,若是执驭好恶,把绝大半注意力放在对喜乐的期待和享受,喜乐就会成为日常生活的最中心目标,如此,我们就会忽略对喜乐因缘的觉察:这些喜乐是否带来自欲贪?这些喜乐是否带来身心上的干扰?通常,这种干扰在非修行经验里极为细微,非常容易为人疏忽,殊不知障碍解脱的,正是这些极微细干扰在你不知不觉中累积而成你身心的祸患。

贪(不节制)对非修行者来说,是一件难觉察的事,因为我们的社会经常把欲望和需要混为一谈,把欲望美化成身心成长的需要,于是,展开种种无尽的“美的追求”,追求并赞叹美好的五蕴(美色、舒服、思想、意志、执著)。概念上,我们知道五蕴无常,无常使我们更加“珍惜”五蕴、由“珍惜”而紧抓不舍或执取为“我”与“我所”(我所要的人、事、境等对象),种种摩擦冲突忧悲恼苦于焉水到渠成,得来全不费功夫。

修行人知道五蕴无常,觉察其生灭变异,面对六境而心不随转,因此不会因为无常而更加“珍借”五蕴,相反的,会因为无常,而更深知五蕴,非我亦非我所,于是实践五七经佛陀在给孤独园的开示:“于五蕴不乐、不赞、不取、不著,心得解脱,自觉涅槃。”(1987.11.《新雨月刊》第10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