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德玛岩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东杜祖古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德玛岩藏 东杜祖古仁波切 (tulku thondrup rinpoche)

  佛教显密两宗,都有不同的岩藏(gter-ma)之法,但此时我所讨论的特殊岩藏经典乃属西藏教宁玛派。宁玛派之岩藏法主源于莲花生大士,他在第九世纪来到西藏,且成就了三件大事:
  第一他平息阻碍建立佛教于西藏的及非人的魔力;
  第二,他是将佛教带至西藏的第一功臣,尤其是密法,而起她将密教神力传授给有圆的弟子;
  第三,他借着自己的悟力将很多密教法本及圣物藏起来,因为这些严藏和圣物可以利益后学者。
  【岩藏法之相传】
  这些较 法之相传有六种体系,其中三种为一般常见,另三种特殊罕见。
  第一种是心传(dgongs-brgyod)诸佛间心相印,而不藉身体语言;
  第二种是身传(brda-brgyud),在家弟子经由口头指示接受密法。
  此三种相传是宁玛派所有内密法中(nang-rgyud)常见之法。
  至于岩藏教法中特殊罕见之三种相传法,
  第一种是愿力灌顶(smon-lamdbang-bskur)或称制心法(gtad-rgya)此乃宁玛派岩藏法之相传中最重要的一种;莲花生大士以其觉悟力借着集中心智余弟子之本性中而将密法成就法融入开悟弟子的觉醒意识中(rigklong)。
  第二种乃授记灌顶(lung-bstanm bka-babs);莲花生大士以详细预言有关未来将成为「岩藏发现者」(gter-stom)之事来启示那些将可能成为德童(即岩藏发现者)的第子们。
  第三种乃付嘱空行母(mkha-agro gtad-rgya):莲花生大士用象征性的文字写成经文,装入小箱,将之藏于岩石、湖泊中或其它地方,再付嘱空行母和护法保管,最后他们会把经文交给应缘的德童,并会保护那些教法的弟子众。那些被发现的岩藏法,经由那六种上源于法身佛而下至现任上师的传承,再传给德童。
  【岩藏法的目的】
  在于因应不同时空之人的跟器和需要而给予适当的教法,以保持传承时间之简短,以便教法保有力量和纯净。在密教传承中,接受和保持传承之利和真实性是持道上最重的一环。
  若有一个人从德童处习得这些法,那么在他和莲花生大士之间只隔着一个人-德童。
  昆钦吉米林巴(无畏洲)陈述发明岩藏教法的四个目的:
  1.使教义永存,
  2.保持教义纯净,
  3.史家持有力以及
  4.保持传承之相续。
  「藏匿」
  隐藏岩藏法之途径有三种:首先,莲花生大士以内三密续-大瑜伽-为基础而传授各种法门,而且透过其定力而将此三内密续藏于觉悟弟子的绝对本心中;这种隐藏称为制心法,而且透过其定力而将此三密续藏于觉悟弟子的不二心中,直到发现的时候。
  其次,佛母依喜措嘉和其它觉悟弟子随同莲花生大士汇集各种教法,然后用各种不同长短的象征符号(brda-yig)写成暗码,或不同的语言,再装入黄色小纸中(shog-ser)。大部分藏于黄纸卷中的语言和符号称为空行母符号,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些符号,除了那些曾受过特殊之制心法的人。在黄色纸卷里,有各种象征性的文字或句子,有的纸卷藏这与法本标题有关的参考资料,诸如法本中的一小部份或简短纲要,或是藏有叙述莲花生大士在传授教法中所发现的事件;不过,有的纸卷藏着与法本标题无关的数据。
  无论如何,由于莲花生大士之愿力传承相续下去,这些象征性符号便具有力量使得童一旦看到这些象征性符号,就能唤醒藏在她意识深处的制心法。
  莲花生大士和弟子写完象征性符号,装入黄色纸后,把这些东西放进不同材料和大小的箱子里,再把箱子藏在不同的地方,诸如岩石、山区、湖泊、寺院和天空中,而后它付嘱各种鬼神来保管,以便日后交付给是当的人,亦即岩藏发现者,同时也为了保护那些延续教法的后学者。
  最后,莲花生大士以加持预言来激励那些可能成为岩藏发现者的弟子们。她预言教法将来被发现的情形,包括将由何人于何时何地发现,以及谁将是德童的同修和教义持有者(ch‘os-bdag)。此乃预先授记-不仅预知未来,且因莲花生大士之真实语力量而使任何被预言过的事情如时发生。
  【德童】
  过去就世纪多以来,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岩藏发现者已在西藏发掘出数以千计的教法。这些德童乃莲花生大士之觉悟弟子再转世于适当的地点,发掘出被藏匿的教法,于是这些人就成为众所皆知的岩藏发现者。
  多数德童从孩提时期就以展露特殊或超自然的能力,但,也有一些德童与常人无异,直到他们发现教法,或见到能引发他们发现岩藏的印象。除了少数如贝玛旺吉嘉波和嘉春宁波乃独身僧侣以外,所有的岩藏发现者均过着家庭生活,拥有配偶、小孩和财产。一旦他们成就了密法力量,每日的生活就变成发展其精神力量以及成就极乐和空性之结合的方式,以便达到开悟境界,和唤醒以制心传岩藏法的心智。
  宁玛岩藏的整个隐藏发生在第九世纪莲花生大士停留于西藏的时期;他离开西藏后,其佛母依喜措嘉便完成严藏的藏匿。宁玛岩藏法中,有些是由昆玛拉米扎、毘卢渣那或在第九世纪的其它人士藏了起来,但大部分且最重要的教法是由莲师本人藏匿。
  第一位岩藏发现者是生于公元第十一世纪的桑杰喇嘛,此乃藏王赤松德赞(709-844)的转世,她在西藏雅利省瓦卡寺的柱子里找到了莲师仪轨的法本、大圆满法本以及修观音菩萨法门的仪轨。
  其后,出现两位伟大的德童- 囊宁玛奥色(1124-1192)和 却旺上师(1212-1270), 另外还有五位「岩藏发现者之王」,如多杰林巴(1346-1405),以及十二位伟大的岩藏发现者,统称林巴,其中包括桑杰林巴「134-1396」
  所有这些德童都是从世界的角落发现岩藏,但也有很多伟大的德童都是由「意岩」(dgongs-gter)而找到教法, 诸如拉松南卡吉米(1597-1650?)和昆钦吉米林巴(1340-1396)。
  【地岩】
  地岩藏法渐渐比意岩法更具有意义且更普遍,因为德童再发现地岩藏法时,需仰赖实体的东西,如黄纸卷中的象征性符号等等,这些均取之于地,亦是发掘教法之钥。
  【预言指南】
  在多数情形中,岩藏发现者先会收到一个预言指南「kha-bgang」,是指示身为一个德童该做的事,且只是他何时、何地、如何找岩藏,同时也解脱他必须完成哪一种的前行法(gter- sgrub)她的护持者(同修)是谁,以及他所发现之教法是属于哪位教义持有者。德童常透过上师本人或自己观想,从莲师、圣者、本尊、岩藏护法或空行母的各种示现而得到预言指南,若在发现之前无任何预言指南,若在发现之前无任何预言指南,那么德童就得自己靠自己的了悟力去发现岩藏。
  【前行法】
  通常在这时候,德童会修一些前行法消除障碍,以便’能发现教法,以及创造更好的环境。若他本身先前就已找到任何的法本,那他可以使用这些法本中的一本去完成前行法;如果没有,那他就用前一位德童所发现的法本。
  【发现】
  当发现岩藏的预言时刻到来时,德童和其同修与跟随者一起到隐藏的岩藏的地方去。如果这是一种公开式的发现(khrom-gter),那他们会邀请人们来参观;若属秘密的发现(gsang—gter),则只有少数精选出的人可以参观,不过,几乎在所有情况下,她的护持者(同修)都会在场。然有时德童也会在无人注意下把教法取出。
  在隐藏岩藏之处,他和同修们举行荟供,并诵祈请文。大多数岩藏的发现就是发生在仪式当中,譬如,若岩藏藏于险峻岩面中央,德童会藉其禅定力奇迹般地攀上岩石,有时在岩上留下脚印,就像烙在泥土上,有时就不会留下任何足迹。到了藏匿处她只做个手印便将门打开,或有实已工具挖岩石,燃号把内装象征符号或宗教圣物的箱子拿出来。
  【箱子】
  箱子(gter-srung)有不同的材料、图案和大小,有些由木头、黏土或石头制成。有时候,一个大箱子被分成好几格,内装成好几格,内装不同的教法或圣物 。有时,当时,当时机到来,前行法也完成时,箱子会自动打开,仿若蛋被打破一般;有时候,要用法器材能打开它。
  【代替物】
  找到岩藏后,德童在藏匿处放置一神圣或吉兆之物来代替已被找到的东西,此代替物(gter-thab)乃表对护法的敬意,同时也是世上吉祥、好用之缘。
  【象征性符号】
  箱子里的象征符号是写在黄纸卷上,是一张小小的纸卷;有些黄纸卷有六十持呎长,共有九卷,但是通常总共才含一句话,甚至一、两个字。这些符号是唤醒莲花生大士所禁制之心智的关键,其中一些符号和语言是藏文或股印度语,但多数是空行母之语,除了德童本身或曾受莲师所授之制心的人以外,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些符号。有些德童一看到这些符号就能读得懂,而有些德童却得一再凝视黄纸卷或另外再做一些前刑法才能理解之.
  象征符号有三种型态:第一,「只可目击型」(snang-tsam),这只是用一、两个字母构成的象征符号,在此情况下,并不需要任一个名词,甚或一个字。第二,「只是型」(rten –tsam),这是一种也许内含一段故事,或是内含法本的标题或大纲之象征性符号。有时其内容只是一句与标题无直接关系的成语,但却间接提示发现岩藏的时间和地点;有十,只是一句完全不相干的成语或一组句子。第三,「完整法本型」(mthar-ch’ag),此乃传授整本法的象征性符号。
  当德童辨读以空行之语写成的象征性符号时,慧出现两种情形:第一,当德童开始读象征性符号时,字母或大意或这两者时常改变;或是符号便得不清晰;然后,如德童能做更多的前行法和好的调整,那么读起来就觉得清晰、明白多了,此种象征性符号叫做「神幻符号」(a’phrul-yig sgyu-ma-chan)。第二有很多德童从一开始就能清晰地阅读那些象征性文字之意,此情形称为「非神幻符号」(a’phrul-yig sgyu-ma-chan ma-yin-pa)。这两种情形并非因象征性符号的本质而有所差别,而是因德童的成就程度及前行法是否如理如法而定。
  「译解象征性符号」
  如果这些象征性符号会令人难解,那么德童必须把它译解出来,另外还要腾写法本或口传给他人;若这些象征性符号是以只可目击型,或者只是一种暗示性形式和空行母的符号,因此仍必须由德童本身来誊写,另外,还有一种人也会译解符号,那就是过去是曾从莲师处接受制心法的人,他得到已被授权之德童的认可,而其本身亦于此是成为岩藏发现者。
  【秘密】
  在发现箱子后,以及在打开此箱、誊写法本和将之传予他人的前后两段中,此教法被秘密地保存着(gsang-rgya),可能保存数日或数月,甚或数年,这是为了等待更多的指导来提示是否有必要做更多的前行法,以使教法和传承更臻圆满。若这些符号是属于「神幻」型,那么德童就得耐心地等待更进一步之澄清。
  【在隐藏】
  有些岩藏法本甚至在空行母的净土里没有其它的复本,在此情况下,象征性符号在誊写过后必须再度被藏起来(yang-gter),不过,不需要把它藏在被发现的同一地方,只不过护法神不变。一般而言,象征性符号会在誊写后消失,但大部分情况是被保存数年,以供后学者示其尊敬织物。
  【教义持有者】
  教义持有者为持有和接收岩藏法的传承者,它是德童的首座弟子。教义持有者有两种:第一种是首要教义持有者,他们曾在过去世和德童一起从莲师笨尊处接受特殊的制心法;第二种乃一般教义持有者,他们不曾从莲师处接受过特殊的制心法,当上师传授制心法时,他们或许不在场,但由于莲师为利益众生之愿立及定力,而使得那些一般教义持有者亦能间接接受制心法。就这样,此两种教义持有者都接受了制心法,只是接受方式不同。
  【意岩】
  意岩是藏在岩藏发现者之觉悟意识中,故亦由此意识中发掘来;意岩并不依赖物质或象征性符号,来作为开启传承的关键。一旦适当的时刻到来,特殊法之传承便从德童心智之觉悟意识中开启出来;有时,这样的开启是由见到符号或听到特殊声音等等而引起。
  地岩语意岩法之分别在于它们是否仰赖物质象征性符号。在禁制于心时,莲师以文字或声音形式来传授并禁制于德童心智知名觉中。以字母型式而隐藏之法有
  三种:「只可目击型」、「暗示型」以及「完整法本型」;而以声音型式隐藏的有单一音节、单一名词或单一句子等等。这儿,所谓的意岩是指禁制于心法(制心法)。当岩藏法被发现时,其型式和种类依样-不是字母型式,就是声音型式。
  【清静之观境】
  由清净观境所寻得(dag-snang),之法有两种:常见的清净观想法以及依清净观想法之型式而出现得意岩。
  常见的清净观想法是特殊酣深奥的教法,但不属于岩藏法,也不是制心法,更不是从任何的藏匿法中发掘出来的。这类教法是由成就很高的上师在其直接清净观见佛、菩萨、本尊和盛者中,或在静坐觉受中(ngams),或在梦中接受的。
  有些被发现的教法被视为清净观境之教法,但事实上却是莲花生大士的意岩法,因它们可由清净观见佛、本尊等之净而被开启出来。
  一般的清净观境而得到之法来自本尊等的传授,但并非来自莲师之禁制,因此,这些,法不涮是宁玛派的岩藏。
  【不同见解】
  许多宁玛派的法本都记载着岩藏是经由象征性符号而发现的,而制心法不是藏匿和发现的主因或媒介物,不过第三代敦珠仁波切(1865-1926)曾一再强调制心法及莲师地岩与意岩两教法之藏匿和发现的主源。内涵地岩之象征性符号的黄纸以及相争议岩之观境和音律正是开启德童觉境得到传承之锁匙,而非教法实际被藏匿之处。地三代敦珠仁波切也饮用经典来说明菩萨如何发现教法,但他指出这些教法与莲师的岩藏教法非属从同一发现本质,因为它们之间并没有经由制心法;其引用之经典有些是在「集一切功德三昧名(argasarvapunyasamuccayasamgiti sutra)」中:「对渴求佛法的大菩萨而言,岩藏一直藏于山中、山脚及-树林里-」。
  在「法集经(aryadharmasamgiti sutra)」中提及:「心智纯净的菩萨只要发愿便能接受教法或教导」。
  一般宁玛派法本指出岩藏教法是依象征性符号而被藏匿和被发现,这是表面的见解。对一般人而言,显然岩藏教法是经由接受和研读象征性符号而发现之。
  第三代敦珠钦仁波切以其它来源为根据,在其所著的「妙海」中(ngo-mtshar-rgya-mtsho)强调藏匿和发现这些教法的正确地点是在德童心智之觉悟意识中;这才是内在的见解。如此的密宗教法之言辞遇意义必须传入接受者的心智中,因为甚至在传授灌顶(藏:dbang,梵:abhisheka)时也必须从上师的开悟心智传到地子的心智中。岩藏的发现是唤起德童在过去世中早已证悟的言词及其意义和他的证境。而象征性符号等悟都只是开启教法之传承的支撑勿或锁匙而已。

  (转载自莲花生大士开示)

  注:东杜祖古仁波切(tulku thondrup rinpoche),以前属西藏敦珠钦僧院的一员,曾于卢克瑙和维沙瓦巴拉提大学教授藏文研究课,也曾一度是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他在「佛乘中心」的赞助下从事研究与翻译工作,其作品包括创刊的「西藏的佛教文化」及「大圆满-最深入的本质、初步的修持」;他也是敦珠钦仁波切在美国的玛哈西达宁玛八中心的领袖喇嘛。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