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灵性照顾与觉性照顾的异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灵性照顾与觉性照顾的异同
  --身、心、灵 vs. 身、受、心、法--

  《安宁疗护》杂志,华安宁照顾协会出版 NO.5 pp.35-40 。 并发表于佛教莲华临终关怀基金会举办之“佛法与临终关怀研讨会(一)”1996.11.22

  [目次]

  前言--所谓“全人” 的观点
  “体外离脱”之临死经验的三种解释:“即”、“离”、“不即不离” 
  灵性照顾(spiritural care):身、心、灵
  觉性照顾(care of awareness):身、受、心、法
  灵性照顾与觉性照顾之异同:身、心、灵 vs. 身、受、心、法


  §l. 前言--所谓“全人” 的观点

  “全人”、 “全家”、“全程”、“全队”是安
  宁照顾(Hospice, 或译为安宁疗护 ) 之“四全”。
  一般说到“全人照顾”时,大都是指“身、心、
  灵”完整的医疗照顾。于是,产生了“灵性照顾”
  (spiritural care) 的理念与运动。但是,“身、
  心、灵”只是讨论人的本质诸观点之一种,是否能
  完全适应每一个人的人生观或信仰?是否需要更宽
  广的解释或其他的选择?这是本文的讨论起点。

  人的本质为何?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之一。虽然
  众说纷纭,但是我们可以整理、评价其中比较重要
  的观点为下列五种: (注1)

  (1) 身体观点 (The physical aspect):人是
  具有肉体和大脑 (body and brain) 的动物。死亡
  只是物理、化学、生理等自然法则的现象之一,谈
  论精神、灵魂等反而会增加问题的复杂性。这种观
  点一般为物理学家、自然科学家,以及某种程度上
  为社会学家所支持,而且是难以驳倒和否认的。但
  是,这难道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部内容?

  (2) 心智观点 (The mental aspect):人是具
  有思想 (mind) 的理性存在,思想非常不同于大脑
  和肉体。此种主张开始于古希腊罗马文明时期,在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代再次兴起,后来发展成为
  唯心主义。它似乎在向普通感觉和科学研究挑战,
  并且这思想在那里 (where)以及它如何发挥作用的
  问题是很难说明的。此外,理性真的是人本质的唯
  一成分?

  (3) 感情观点 (The emotional aspect):人是情感
  (feelings) 的存在。 如浪漫主义之对于理性主义
  的反动,或者存在主义者对于情感和信念的强调。
  但它是难以定义,无法精确地分析,并且在日常生
  活中我们始终试图以理性来抑制、管制感情。

  (4) 灵性观点 (The spiritual aspect):人的本质
  是非物质和超自然的灵魂或灵性 (soul or
  spirit)。如西方宗教主张:存在一个超自然的人格
  或人格实体,它将一种神圣的活力(灵魂)灌输给
  每一个人。虽然它提供给人类物质方面、理性方面
  和情感方面所不具有的特殊意义,但它仍然是难以
  证实的。灵魂存在的证据是什么?它在那里?谁能
  经验到灵魂?

  (5) 自我观点 (The self aspect):由于身体、思
  想、感情无时无刻都变化不一,但拥有这些经验的
  “我” ( 或称为人格、个性)则是持续和统一
  的。若将自我定义为超越性、无限性、恒常性之
  “真我”则与上述的“灵性”观点类似。但自我
  (或真我)位于何处?是什么样子?是否如经验主
  义者休谟(David Hume,1711-1776) 所主张:所谓
  “自我”仅仅是一束感觉经验或感觉经验的集合?
  从生到死,这些经验都是在时间的连续序列中发
  生,此种感觉的恒常连续被混同作为“自我”持续
  性和统一性的证据,因而误认为有自我存在。

  其实以上五种观点都应该受到重视,不应该只
  把某方面作为唯一正确的观点而排斥其他观点。特
  别是当一个人即将面临死亡之时,个人的观点与信
  念更应该受到尊重与了解。但为了方便讨论,我们
  或许可以将上述讨论人之本质的五种观点归纳、综
  合为三大类:

  (一)“即”身心之说:只就身心作用与现象讨论
  人的本质, 如(1)身体观点、(2)心智观点、
  (3)感情观点、(4)自我观点之类。

  (二)“离” (超越)身心之说:离开变化不一的
  身心现象之外,讨论别有恒常不变的绝对实体(灵
  魂、真我或大我)作为人的本质,如 (4)灵性观
  点、(5)真我观点之类。

  (三)“不即不离”身心之综合说:认为所谓“灵
  性”、“自我”不即是身体、心智、感情等现象,
  但不能离开身体、心智、感情等身心作用而讨论人
  的本质。

  § 2.“体外离脱”之临死经验的三种解释:
  “即”、“离”、“不即不离” 

  由于现代医学之惊异进步,许多濒死病人可有更
  多起死回生的机会,也引起科学界想要对这些从
  “阴阳界”归来者的临死经验作研究的兴趣。近年
  来,从大量的问卷调查与研究中,学者们将临死经
  约略整理出如下的过程:首先,濒死者感觉自己离
  开身体,浮游于上,看著自己与别人(一般称为
  “体外离脱” ),但无法与别人沟通。然后通过隧
  道, 见到光、河川、花园、山,与某人(可能是亲
  友或某信仰对象)相会,听到呼叫自己的声音或音
  乐。各个步骤出现状况因人而异,不一定每个人都
  会经历同样全部的过程,而且有些会因文化背景、
  宗教信仰、种族社会而有所不同的描述与解释。
  (注2)

  但其中仍然有许多相同的经验,特别是“体外
  离脱”之现象。对于此种临死经验,也可整理出与
  上节讨论人本质之三类说法互相呼应的三种解释:

  (一)“即”身心之说:有些人以为“体外离脱”
  的现象完全可以用濒死时的感官经验(如听觉)或
  回忆等身心作用来解释,此种奇妙现象都可归结为
  肉体与大脑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活动,不需要假
  用“灵性”来说明,它“即”是身心作用而已,谈
  论灵魂等反而会增加人们面对死亡问题时的复杂
  性。所以,此种说法可以让人们重视现实的身心,
  不需别求任何神秘经验或外在的神秘力量,而将死
  亡问题单纯化。对某些人来说,更容易顺应死亡是
  自然法则而接受死亡的事实。

  但此种信念若运用不善,有时可能会成为面对
  癌症末期两种极端的态度:(1)一般医院癌症末期
  的照顾,只重视延长生命之治愈性治疗,甚至癌症
  末期仍住加护病房。(2)主张安乐死,认为“一死
  百了” (断灭性的生命观),强调延长生命只是增
  加痛苦。这两种癌症末期的处理态度都不是“安宁
  照顾”的主张。(注3)

  (二)“离”(超越)身心之“灵性存在
  说”:一般人比较容易将此奇妙的“体外离脱”临
  死经验,当作“离”身心之外,别有超越身体与思
  想之“灵魂”存在的证据。东西方的宗教体验中,
  常将“行过死荫的幽谷”(《圣经》诗篇 23:4)
  的说法类此于“体外离脱”后之“通过隧道”的经
  验; 神圣之光的宗教理念与体验亦常比对于见光的
  临死经验。所以“身、心、灵”之“灵性照顾”的
  理念也因而容易理解。

  此外,相对于心理学化约论
  (reductionalism)的两种典范(paradigm):佛洛
  伊德的心理分析学派、华特森(Watson)的行为主
  义学派,1950 年代兴起了第三势力:强调“自我”
  的“人本心理学” (Humanistic Psychology)。到
  了 60 年代的后期,更发展出第四势力:超越人本
  或个人“超个人心理学”
  (TranspersonalPsychology)。它著眼于超越性经
  验与价值的研究,因此不止于探究以人为中心的自
  我实现的需求,更以宇宙为中心的超越性或灵性需
  求作为理论体系(Z理论)。(注4)

  (三)“不即不离”身心之折衷说:也有些人
  认为“体外离脱”现象不完全只是(不即)身心作
  用而已,因为无法完全解释。但也不完全离开(不
  离)“身心”来讨论,例如:临死经验时所见到的
  景色、人物,所听到的声音、音乐等等现象,似乎
  与大脑侧头叶的刺激有辟。因为,一般人进行头颅
  手术时,若对大脑侧头叶给予电流刺激,有时也会
  有见到神、听到天乐,与死去的亲友相会等等的描
  述。所以,有人便提出“人的大脑侧头叶中有临死
  经验的程式设定”的假说,人临死时,某种因素
  (或许是灵性层次)启动程式,而引发临死经验之
  过程发展。

  §3.灵性照顾(spiritural care):身、心、
  灵

  如前所论,一般宗教或超个人心理学的立场是
  主张“离”身心之外,别有超越身体与思想之“灵
  性”存在。尤其安宁照顾 (Hospice)运动是起源
  于基督宗教团体,因此教徒们容易顺应“身、心、
  灵”的教义与生命观,“灵性照顾”工作也已经有
  相当的发展,本文不再赘言。

  于此,将简介李安德神父所著《超个人心理
  学》(若水译)第九章“人的灵性层次”的看法。
  首先,提出人具有四种层次:(1)生理层次,
  (2)情绪层次,(3)理性层次,(4)灵性层次
  (超理性或超越性), 并认为如此模式才能忠实地
  反映出人类的普遍经验,而且符合人性(p.
  263)。不应该如早期心理学家为使心理学成为科
  学,采用物理学的典范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因而不
  仅废弃“灵魂”一词, 也整个否定灵性层次
  (p.263-5)。但是灵性的探究逐渐为心理学家重
  视,例如曾是佛洛伊德门下的 Roberto Assagioli
  说:灵性层次的表现和制约反应一样地真实重要,
  因此也应受到科学的研究处理。灵性的圣力和性驱
  力及攻击力一样真实与根本,它们不该贬视为性驱
  力及攻击力因升华或病态所扭曲而成的现象。他在
  论及“高层自我”时说“对所有宗教人士,我们可
  以说这中性的心理学名词可用来指称灵魂,对不可
  知论者,我们可沿用他们的说法,假定人内存有较
  高层的核心....”(p.267)。

  其次, 该书也介绍 Assagioli 的“非认同及
  自我认同”的寻找“真我”练习(p.232-6):集中
  心力体会“我有一个身体, 但我却不是这个身体”
  ,同样地依次体会“我有感觉、情绪、欲望、思
  想、理性等,但我却不是它们”。我是纯粹自我意
  识的中枢,和意识内所含的各种东西(如身体、知
  觉、情绪等)有所不同,但不否认它们仍是属于我
  的。意识内容虽然不停的变化(流动性 ),可是觉
  察到此现象的却始终是同一个我(恒常不变性)。
  如此自我超越的过程(p.253-4)是超越“我有”
  (Wat I have),而迈向“我是”(Wat lam)。因
  为分辨“存有”(being)及拥有(having)之不
  同,是发觉“真我”的关键(p.248)。

  此外,心理学家描述“灵性人士”有九种特
  质,其中第八“对痛苦的意识”是:他可以很深地
  感受到人类的痛苦与死亡,可是这种体会并不削减
  他对生命的欣赏及重视(p.275)。此种特质对安宁
  照顾应该有正面的意义。

  § 4.觉性照顾(care of awareness):身、
  受、心、法

  佛教基本教义是“无我论”,(注5)因为若将 五类身心组合之类(五蕴):(1)色(身体), (2)受(感觉,sensations),(3)想(知觉, recognition),(4)行(意志, mentalformations ), (5)识 (consciousness)等分析审察,不能发现别有可以 称为“自我”的恒常不变的实质。(注6)

  又,根据《中论》(阐释“不即不异”、“不 断不常”等“中道”思想的佛教论典)第 18 品< 观法品>二第 1 颂: 如假设“自我”即是五蕴, 则“自我”也如同五蕴一样是生灭变化的。若“自 我”不是五蕴,超越五蕴分离独在,则“自我”不 能以“五蕴”的特征描述,那它究竟是什么?(注7)

  第 6 颂:有时,佛教容许说有“自我”, 除 了是不排除相对性的“自我”(假名我)外,也是 为恐惧断灭的人们,使他们肯定因果关系。有时, 亦容许说“无我”以对治“我”、“我所有”的执 著、贪、嗔、痴等烦恼。其实,真理是不能一定说 是有我或无我。(注8)

  “无我论”是从“缘起论”的推论而得的, (注9)生命的每一部分或阶段是由众多条件 (缘)和合而生(conditioned), 同时也是构成 其他部分或阶段之生起条件(conditioning)。因 此,《中论》第 18 品<观法品>第 10 颂:若生 命的法则是依缘起论,则生死之结果不能说即是众 多条件(五蕴), 但是亦不能说与众多条件(五 蕴)绝对不同。所以,生命之真理不能说是断灭 性, 亦不能说是恒常性。(注10)以上这些“不 即不异”、“不常不断”等“中道”思想或许与前 述“不即不离”身心之综合说有类之处。配合色 身、感受、想、行、识等五类身心组合之类(五 蕴)分析觉察,佛教之修习法是“四念住”:学习 认识自己的身、受、心(包含五蕴之后三类:想、 行、识)、法等四方面,使“觉察性”(念, awareness,mindfulness, 略称为“觉性”)敏锐 且稳定(住, setting-up,establishment)。此 法门不仅是可以导向体会真理(法)的修习,也常 用于净化临终者的心念,可以称为“觉性照顾”。

  其修习要点是:第一“身念住”是先以培养对 呼吸之出入、长短等有关身体性变化的“觉性”, 以训练觉察力之集中。第二“受念住”是觉察身心 的感受、苦乐变化之生起、变化、消失,练习区别 “我的感觉”(my feeling) 与“一种感觉(a feeIing) 的不同,以处理不当的情绪。第三“心 念住”是觉察各种善恶心境的生灭。同样地,练习区别 “我的”与“一种”的不同,以处理不当的心态。 第四“法念住”是于真理、法则、义务等方面,建 立起觉察的习惯,破除错误见解,从生死烦恼中解 脱。(注11)

  § 5.灵性照顾与觉性照顾之异同 :身、心、 灵 vs. 身、 受、心、 法

  安宁照顾( Hospice )的运动起源于基督宗教 团体, 一般说到“全人照顾”时,也大都是指 “身、心、灵”的完整医疗照顾,因而有“灵性照 顾”(spiritural care)的理念与工作的推行。 相对于“即”身心之说而可能引伸只重视延长生命 之治愈性治疗或主张安乐死之两种癌症末期的处理 态度,它是建立于“离”身心之外,别有超越身体 与思想之“灵性”存在的主张。

  但是,“即”身心之说或者“离”身心之外, 别有恒常不变性之“灵性”“真我”之生命观都是 与佛教之“无我论”、“缘起论”不同的,因为生 命的本质是“不即不离”身心,所以,生命之真理 不能说是断灭性,亦不能说是恒常性。依据此种中 道思想,不于身心之外别立“灵”,而以真理、法 则、义务等“法”作为最高的觉察对象。又因 “受”是“心”的导向要素,所以也特别重视 “受”(苦乐生灭变化),这与安宁照顾强调控制 疼痛,解除不适症状有呼应之处。所以,学习认识 自己的身、受、心、法等四方面,使“觉性” (念, awareness)敏锐且稳定(住)。此种“觉 性照顾”之练习可用于净化临终者的心念,也是佛 教的基本修习法门。

  本文转载自《安宁疗护》杂志  中华安宁照顾协 会 出版 NO.5 1997年8月 pp.35-40 


  --------------------------------------------------------------------------------

  注1.Thiroux, Jacques P. PHIOSOPHY:Theory and Practice. (NewYork:Macmillan, 1985),pp. 67-79 .

  注2.根据日本学者立花隆的调查( 46 个案例): “(1)体外离脱(7件)。 (2)通过隧道(4件) ,( 3 )见到光( 2 件),(4)见到河川(17 件)。(5)见到花园(19 件),(6)见到山(3 件),(7)与某人相会(16件)。(8)听到呼叫 自己的声音(12 件)。(9)听到音乐( 2件)。 但是,印度方面的调查则是至阎魔王(死神)前接 受审判的案例比较多。

  注3.钟昌宏编著《癌症末期安宁照顾--简要理念 与实践》(台北市:中华民国安宁照顾基金会), p.16。

  注4.李安德著,若水译《超个人心理学》(台北 市:桂冠,1992),pp . 169-175。

  注5.Rahula, Walpola What the Buddha Taught 1958. ChapterVI "THE DOCTRlNE 0F NO-SOUL: ANATTAM"(中译本:顾法严译《佛陀的启示》台北 市:慧炬,1983。第六章“无我”。

  注6.Rahula 1985.pp.20-27; 52-53(中译本: pp.36-45;94)。

  注7.“若我是五阴,我即为生灭。若我异五阴,则 非五阴相”。 大正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自“大正新修大藏经” )30 册,23c。 印顺 (1952)《中观论颂讲记》, 台北:正闻出版, p.318

  注8.“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无 我无非我”。 大正藏 30 册,24a。同前, p.333。

  注9.Rahula l985,pp.52-54(中译本:pp.94- 96)。

  注10.若法从缘生,不即不异因,是故名实相,不断 亦不常”。大正藏30 册,24a。印顺(1952,p.343)。

  注11.Rahula 1985,pp.68-75(中译本:pp.126- 136)。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