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佛界精英与社会精英互动,佛教才能振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继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界精英与社会精英互动,佛教才能振兴

  佛教的振兴,最根本的是靠人才。我以为,振兴的标志,就是佛教界出现有学问的高僧,他们能与学术界很好地对话,能与社会精英、专家学者交流,能反哺于精英文化。佛教界的精英与社会上的精英互动,成为新建构的中华文化的最有活力的部分之一,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佛教振兴了。从历上来看,就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以近代为例,晚清佛学的复兴,如金陵刻经处支那内学院,武昌佛学院的兴起,就反映了这种状况。佛教界的领导人物,除了有很高的佛学造诣之外,也都有很厚的文化底蕴。就拿今天来说,赵朴初居士是有学问的,如果他没有学问,要担任佛协主席,恐怕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佛教界涌现有学问的僧人,对于提升佛教的地位,是很关键的。当然佛教是讲修行的,但我们不应将学问与修行对立起来。

  要成为有学问的僧人,文化基础是很重要的,佛教培养人才不仅要为佛教自身服务,而且也要为社会大众服务,因此佛学院不仅要开设佛学专业课,同时也要学习世俗的文化知识。这些文化知识,不可能都靠老师讲授,靠课堂教学,主要还是要靠自学。自学就必须查资料,看文献,此时最关键的是必需有语言文字方面的能力。对学习佛教的人说来,有两种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外语,二是古汉语。学习外语是为了与外国人交流,学习古汉语是为了与古人交流。拿古代汉语来说,目前的情况很不理想,令人担忧,无论是佛学院或是社会高等院校的学生,古汉语的水平普遍低,即便是语文老师,随便拿一篇文言文来,考倒他很容易。这其中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是由于不太合理的现代教育模式所造成的。现代教育过分强调专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从而忽视了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于佛教教育,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这个问题是与世俗教育相同的。那就是现在中国的教育很强调规范化管理,强调量化,这其实有很多弊端。这种弊端也影响到佛教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千差万别的。教育不是制造齿轮和螺丝钉,齿轮和螺丝钉是需要规格化的。教育是培养人才,人才是不拘一格的。“不拘一格”方能“降人才”,必拘一格便没人才,不能什么东西都要规范化,都量化。我认为隋唐以前的教育是比较人性化的。教育必须因才施教,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与优势,提高人的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的能力,不能一刀切。因此,历史上世俗社会的书院教育、佛教界的丛林教育,并非毫无可取。

  作者: 王继如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