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见宥法师:修行答问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见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修行答问
  见宥法师 撰
  一、当你有不能解决的麻烦、烦恼或挫折时,应怎么办?
  1.应直视最恶劣的情况,并假设最坏的情况。
  2.下决心接纳。
  3.稳下心使最恶劣的状况好转。
  二、拜佛如何忏除业障?
  先至心忏悔昕作罪障,稍观想具体罪行,后观想佛放无量光,照触我身,一切罪垢化作污水流向大海,同时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三、如何泯除你好我不好,或比较的心态?
  以一段话勉匡自己
  “以他人的贤为贤,以我的愚为愚,而不以他人的贤为至上,以我的愚为无价值。贵是善的,贱也是善的,贤和愚也是如此。因为真实的世界无形无名,而万事万物是超越是非和毁誉之上的。”贤人尚且不把得失奸坏介意在心,何况是行者?要肯定每人皆有任何人不可取代的特质,或者可诵持《心经》观空,以平常心去观一切。无造作,无取舍,无圣无凡,无是非,这样就不会有得失心。四、人不快乐的原因?
  1.多半是把自己的地位摆得太重了。
  2.认不清自己的目标。
  3.追求错误的东西。
  4.有不合理的想法。
  由于所追求是错的,追求不到就会难过;譬如念书求高分,这目标是一种功利。若将目标改为“能活用所学”或“求有真正实力”如此压力不会太大,心情较豁达,昕求较能满愿。
  五、闻法与培福那一个重要?
  《灵峰中论》言:“宁国有一老者种福五十年,求来世作烧火僧不可得,而听经的白鹄转身为戒璟禅师,闻法功德超胜如此。”
  编按:修行人应福慧双修,不可偏废。学佛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度众;今日种福既是当下成就他人,亦是结善缘、种善因。佛法教人诸恶莫作,隶善奉行;是以善事当前,亦不可错过。
  六、打坐多昏沉怎么办?
  少食,少攀缘(减杂事),用数息观。
  七、人为何会生气或情绪困扰?
  因为对非理性想法的固著,并非是事情本身的糟糕。例如同样联考失败,有人自杀,有人活得好好的,其原因就是自杀的人可能觉得联考失败十分可耻。这是不合理的想法。所以,人要注意自己的思维方式到底台不合理,不合理者要合理化。过去我常会因自责而痛苦,因为我太求完美,现在我不求完美但求尽心尽力,所以现在较洒睨了。平常就要多知伟人高僧的信念,多背法语、经典。这样很有助于疏导自己的情绪。八、为何说“善事弥多,生死弥度,一念爱心,万劫缠缚”?又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因“因地不真,果遭迂曲。”除了菩提心、生死心是解睨因外,其余都是生死因。种何因即感何报,昕以虽是修善,但若是存心为名为利,也只感召世间的福业,非解脱果也。藕益大师言:“若真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若真为生死听经,听经亦必悟道。真为生死参禅,参禅亦必悟道。真为生死营福,营福亦必悟道……以因地真正故,所以必不忘昕为为何——为生死为菩提而已。名利不忘,敞善事愈多,所结生死缘愈广,主因是一念爱心的执著,爱人或爱财或爱多利,致使我们万劫仍被缠缚,爱欲是生死根本。九、为何诵经是修戒定慧?
  戒——诵经当下不会把戒。
  定——心专注经文。
  慧——经文种在八识田中,久则发慧。
  十、何谓曾经沧海难为水?
  曾经沧海——见识广大的人眼界极高,见过大世面的人,再见小世面时他就不以为意了。
  十一、要如何接受别人的错误?
  1.要先想到自己也有把错时,只是每人昕把的错误不同。
  2.任何的犯错皆是由于无知无明,即使是明知故犯,也是由于他无知才如此。
  十二、如何突破难关?
  强迫自己多做功德,福至心灵,自可开解。像我前一阵子执意要离开香光寺时,我强迫自己一直诵经。诵经功德殊胜,故堂哥仅一庸话我就顿然开解转变,若连这点强迫的心都没有,只有随业流转,自然连佛也救不了。
  十三、如何改善行为?
  1.对行为作客观了解。
  2.先思考为何有坏行为的原因,再设想方法。
  3.设定检核表,每日检核。
  十四、如何接受失败后的自己?如何接受自我错误的行为?
  1.一切的错误要以第三者的立场来看。
  2.若你相信一切的事物都必须重新评估,你就会开始有新的力量。
  3.真正地忏悔改过。
  4.和正直的人交往或亲近善知识,受他薰陶。
  十五、如何建立信心?
  “做”一字而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唯有做才会产生力量,才会有信心,也才能改变现况。无信心者,不要借口自己的不足、不行,这只有愿不愿的问题,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要让这个“用”被怯弱心虚淹没了。
  十六、如何可以对不知感恩图报的人不生气?
  1.先认清人性——人天生就容易忘记对人应有谢意,因此不要期待别人感激我们,这是庸人自扰。
  2.试想基督在一天之内救活十个麻疯病人,得到的感激只有十分之一。你若想从别人身上接受比基督还要多的感激,岂不是非分之想?
  3.应庆幸你帮助的人没有忘恩负义,不要再贪求。
  4.若对方稍有表示,我们应感到受宠若惊,没有是很正常的。
  十七、若有人埋怨他的孩子不孝顺、不懂得爱父母,应当如何开导?
  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拥有感恩之心,是不是懂得爱?在充满爱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不会不懂得爱和孝顺的。
  十八、对一个人执意想做一件你认为不当的行为时,应当如何?
  若非严重到会误己或损人时,应该不要阻止,而是随他去。这样可以让他得到深刻的教训与终生的信念,譬如利奥,当他还很年轻时想去巴黎,本来他母亲不准,最后母亲准许了,去了之后不久,由于他从小习惯享受,钱很快用完了,他向母亲打电报求救:“妈,饿。”母亲电报来了:“菲力士,饿。”从此他学会了许多人间的真象,什么是饥饿?什么是冷酷?什么是真实的友谊与酒肉朋友?如果母亲没有拒绝援助,他永远看不到这些,也永远长不大。子敏的母亲,也是用包容等待的心帮助他渡过非常时期。长大与体验必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是沉是溺,但看个人是否能负责,到匠因为是自己的选择。是好?是坏?要能承担得起。好则好矣,坏则重新再来,以新的理念起步,永远不会太慢。
  十九、如何安慰在困苦中的人?
  1.人生的困苦,是人生宽广的来源。
  2.如果你没有被铁捆拘过,你就不知如何去除你兄弟的铁荷。
  3.若未经困苦,就不能理解,和同情别人的痛苦。
  4.而且你的心就会像石头、铜、铁那般的硬。因为苦,你才会想离苦,才会发道心,才会出离;,不求一生的快乐,要求永世的安乐。
  5.因为受苦,你才会珍惜问法、求道的因缘,才会深觉法的可贵。
  二十、借口为何此谎言可怕?
  因为借口是一种振振有词、冠冕堂皇的谎言。谎言说起来总会心虚不安,借口则是说得心安理得,毫无惭愧。
  二十一、如何产生创意创见?
  凡事卖命,拚命,多思考。
  二十二、如何才能知足常乐?
  当你没袜子穿时,应该想到有人连脚都没有。
  二十三、伟人成功的通则是什么?
  他们都一定有一个信仰,有一个卖命的目标。例如,玄奘大师的主信仰“宁向西土一步死,不向东土一步生”他卖命的目标是译经。孔子的主信仰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卖命的目标是传道、授业、解惑。国父的主信仰是“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亦有成功之日。”他卖命的目标是推翻满清、建立民国。他们都有非常确定的目标和非常强的动力,岂会不成功!
  二十四、若有人不喜欢束缚,向往自由,如何开导?
  1.世间没有真正自由的人,唯有往生净土,方有自由可言。
  2.有规矩、有束缚方可使人不逾矩。当你真正不逾矩时,当然不以规矩为规矩、束缚为束缚了。你若不杀、盗、淫、妄,国法于你何碍?
  3.你向往自由,不喜欢规矩,表示你的心有非分之求、有攀缘,应当检讨,这是我有过的经验。譬如,私下寄信就是怕信中听写被人知道,因此不 喜欢信被检查的规定。
  二十五、真理的价值是什么?
  是如实,是真象。
  二十六、若有人说:“心善就好,何必信仰宗教?”怎么回答?
  心善的标准每人不同,唯有宗教才能提供善恶标准和提升的方法。唯有信仰宗教,才能使人心有所敬,使人向善再向善,昕以“心善而不信仰宗教”是不够的。
  二十七、什么感受才是信仰的力量?
  自己和佛法打作一片,本身没有离过佛法,佛法就是自己的生命。
  二十八、为何要素食?
  为了长养悲心。要确信轮回,今天所吃的肉怎知不是过去的父母、兄弟、姐妹。若是信佛听说,又何忍心吃肉?吃素其实就是护生,护生即是护心,所以也是自利的行为。二十九、愿力为何可转业力?为何又说定业不可转?
  因为“一切唯心造”,而颐力是心力的焦点,既是焦点,自是力量极大。心既可造作一切,愿力当然更可造作一切,可以扭转业力。业力所造都是一种业用,一种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所以,业力是可忏悔的。但业力既可转又不可转,是因为造作奸因好缘即可转,没有造好因好缘当然不可转,而扭转业力最大的力量则是愿力。
  三十、解脱者的三种境界如何?
  1.不疑不惑。2.不忧不悔。3.不忘不失。
  三十一、诵经如何才能产生喜悦?如何使喜悦持久?
  1.观想——随文入观。
  2.确信诵经的无量功德。
  3.求一心专注。
  三十二、到匠有没有命运风水?
  命运就在一念缘起当中,也在身口意三业当下。当下一念,就具足十法界——你的二己一行感应什么法界,就呈现什么法界相,那就是你的命运。
  我认为人一出生确实每个人都有命运命格,因为是过去业力造成的,有因有果。譬如,一个出家人过去和某人结了很深的缘,这世看到他自然会生爱染心,本来的命可能就会还俗和他结婚,但由于愿力强,造作出世因出世缘,所以淡化了。原来的命运又在那里?所以,昕谓命运,就在你造作的每个因缘当下,所以我认为命运这回事,对于认命的人来说是有的,因为他无可奈何随著过去留下的轨迹走,他相信命运,昕以感应道交,让可改变的生命轨迹变成了事实。对于相信自己可主宰命运的人而言,则确实没有命运。袁了凡先生是最好的例子,他做了几千件善事,改变了许多原有的命运,很多人原来都没出家命,但凭著发愿就出家了。改变命运,须从观照功夫下手,观照身!意是否如法,是否与道相应。若觉照不如法,就立刻修正,并多造好因奸缘。
  三十三、如何长养对佛菩萨的信心?
  1.做功课时将自己的心完全溶入,心与佛菩萨感应,身心就会改变,这就是佛菩萨的功德。
  2.《法华经》、《莲宗宝监》有许多佛菩萨感应的事迹,多去观察,多去感动。
  3.曾在佛教文物馆看到许多蜡烛烧出的观音菩萨或灾难中化现的观音菩萨,因而体会到“干处祈求千处现”。
  4.要靠常常的观摩和拿捏。
  三十四、如何加强坚持力?
  1.常存正念,常复习正知正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2.在解门,行门,戒律上都找一个点坚持下去,就能培养出持久力。
  3.常思维正知见,真理的理则性,多想为何如此。
  三十五、如何培养出虔敬的心?如何对每个人都恭敬?
  (包括讨厌的人)
  1.觉得每个人都很重要。
  2.像常不轻菩萨,将每个人都当未来佛。
  3.深信轮回——每个人都可能是过去的父母师长。
  4.先要有谦下的心。
  5.要常以宗教的情操,来作虔敬的修养,那是要修养而得的,先养出对万事万物珍惜敬重的心,像弘一法师对破衣服、破毛巾也一样珍重。
  6.以朝圣的虔诚心延续到日常生活中。
  三十六、既然佛教说一切皆空,那又何必努力呢?
  佛教说一切皆空的意思是说一切是虚妄无常,没有恒久,是为破我们的执著贪婪。但佛教徒很明白,世间因果不爽,所以还要努力修善,虽然一切虚妄无常,但你造的一切好因,仍可帮助你解睨生死。
  三十七、为何要禁止出家人行淫?这不是违反人性?
  选择出家这条路是出自己意,愿意过少欲清苦的生活,出家前就应明白这点,有这样的意愿才能出家,并非被迫,而且出了家,藉著修行自然就能少欲,昕以出家不但很人性,而且可提升人性。
  三十八、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
  佛教不赞同安乐死,因为人活著,只要有一口气在,也就有可能听闻到佛法,就有可能增长智慧,求得解睨。所以,安乐死等于断除他的慧命,这也是为什么自杀的果报非常可怕的原因。
  三十九、假如先生有外遇怎么办?
  冷静做个抉择——分开或继续在一起。千万别哭闹,这只会增加先生的厌烦,无补于事。凡事都有因果,所以要维持尊严。勇敢接受事实,当初是自己的抉择,怨不得谁,即使对方负了你,就当酬业想,心自然舒坦,若能藉此发出离心,反而能因祸得福,要个真正归依处,就不会有因失去丈夫而产生的失落感。
  四十、恭敬心的殊胜功德。
  1.密勒日巴耸者的当生成就,在于他对上师恭敬承事、完全信赖、不退转的信心。
  2.一位老者,怀著无比恭敬的心去求法,有一群顽皮的少年,对他说:“你坐在角落,我们助你证果。”他很高兴,就恭恭敬敬坐在那里,少年一棒打在他头上,喊一声:“证须陀洹果。”当下,他果真证果了。又继续移坐另一角落,连续坐四角落,打了四棒,证了阿罗汉果。
  3.一位大祖师经过一个地方,刚好正在做法会,他就请侍者停下来,去听他们说法,这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说法,侍者觉得很委屈,对师父说:“他讲得还不如您。”师父说,这样说就不对了。他从这闻法中,得到两种功德——一是随法转的功德,二是随喜功德。
  四十一、如何过一个无悔的人生?
  不要把人生的活动当工具而要当目的,比如参加法会,你若抱著想要得到指示,得到心灵的安慰而来参加,结果法会只是唱念而已,你感觉不过是一阵喧闹,于是你后悔失望。相反地,你若为了参加法会而参加法会,不为其他目的,不计较许多利害得失,那么不论法会办得如何,你都能怡然自得。(摘自《慧炬》第318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