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比丘释宝唱是否《比丘尼传》撰人的疑问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曹仕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比丘释宝唱是否《比丘尼传》撰人的疑问
  曹仕邦
  中华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
  1995.04出版
  页455~466
  --------------------------------------------------------------------------------
  455页
  《比丘尼传》四卷(注1)是中国佛门史籍中唯一专记载
  比丘尼事迹的史著,唐释智升 (约730时人)《开元释教录》
  (以下引用简称《开元录》,大正藏编号二一四五)卷六〈总
  括群经录〉略云:
  《比丘尼传》卷四 (本注:述晋、 宋、齐梁四代尼行
  、新编入录 )。 沙门释宝唱 (约 495 ~ 528 时人 )
  , 梁都庄严寺僧也,俗姓岑氏, 吴郡人。 僧祐律师
  (445 ~ 518) 之高足也。(宝唱 ) 又别撰《尼传》四
  卷 (页 583 上 )。
  《开元录》称梁代比丘释宝唱是《比丘尼传》的撰人,向来
  并无异议,然而仕邦现在却感到有些疑问,故谨依管见论之
  如下:
  一、释宝唱事迹与《比丘尼传》在目录著作中的记载
  宝唱事迹,见于唐释道宣(596~667)《续高僧传》 (大
  正藏编号二○六○) 卷一〈梁扬都庄严寺金陵沙门释宝唱传
  〉,略云:
  释宝唱,姓岑氏,吴郡人。年十八,投僧祐律师而出
  家,住庄
  456页
  严寺。天监七年(508),(梁武) 帝(502~549在位)敕
  (宝)唱自大教东流,道门俗士有叙佛理著作,并通鸠
  聚,号曰《续法轮论》,合七十余卷。又撰《法集》
  一百三十卷,并(宝)唱独专虑。(天监)十四年 (515)
  敕安乐寺僧绍撰《华林佛殿经目》,虽复勒成,未惬
  帝旨,又敕(宝)唱重撰。乃因绍前录,甚有科据,雅
  惬时望。又敕撰《经律异相》五十五卷。初(宝)唱天
  监九年(510)搜括列代僧录,创别区之,号曰《名僧
  传》,三十一卷,不测其终(页426上~427下)。
  据本传,唱公编著诸书里面未见有《比丘尼传》,而且《开
  元录》以前的佛家经目,也未记载这一部书,故智升称为“
  新编入”。在升公之前,此书仅有唐魏征(579~642)《隋书
  》(注2)卷三三〈经籍志〉提到它,略云:
  《尼传》二卷,皎法师撰(页496上)。
  是误会此书是《高僧传》撰人释慧皎(497?~554?)的作品
  ,然而仕邦前已考知皎公是一位岐视比丘尼的僧师,他不屑
  为尼众执笔立传(注3)。
  自从《开元录》将此书视作宝唱所撰而后,不特佛家经
  录因之,连正史的〈经籍志〉、〈艺文志〉一类亦因之(注4),
  而智升何所据而云然?今不可知。仕邦据唱公本传所述更添
  上其他考虑,不禁对《比丘尼传》是否同属比丘释宝唱的作
  品?产生疑问(注5)。
  二、男子为女士修史的传统与僧师撰尼传的可能性
  自汉至梁的长时期中,早有男性著书纪述女性事迹的传
  统,班固《汉书》卷三六〈刘向传〉略云:
  刘向 (公元前 76 ~ 5) 以王教由内及外, 自近者始
  ,故采诗书所
  457页
  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
  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页771上)。
  刘向所以搜求可以“兴国显家”的“贤妃、贞妇”事迹与乎
  足以乱家亡国的“孽嬖”行事撰为史著;用以“戒天子”者
  ,缘于中国的史书大部分属于“垂训式”的史书(Didactic
  History),治史者莫有不知,故刘向将贤女与孽嬖之女故事
  依七类罗列成书,提供给君主作鉴戒(注6)。
  刘向而后,著书纪述“列女”的作者代有其人,《隋书
  》卷三三〈经籍志〉有:
  《列女传》八卷,高氏撰(注7)。
  《列女后传》十卷,项原撰(注8)。
  《列女传》六卷,皇甫谧撰。
  《列女传》七卷,綦母邃传(注9)。
  《列女传要录》三卷。
  《女记》十卷,杜预撰。
  《美妇人传》六卷。
  《妒记》二卷,虞通之撰。
  上面七种专述女性事迹的书,其中《美妇人传》不知撰人,
  三种《列女传》的撰人高氏、项原、綦母邃事迹无考,但可
  推知应属男子(注10),其余的都是史书明言出于男性手笔。
  唐房玄龄 (580~649) 等所纂《晋书》卷三六〈杜预传〉略
  云:
  杜预(约卒于280)又撰《女记赞》(注11)(页492下)。
  同书卷五一〈皇甫谧传〉略云:
  皇甫谧(215~282)又撰《帝王世纪》、《年历》、《
  高士》、《逸士》、《列女》等传(注12)(页686下)。
  458页
  梁沈约(441~513)《宋书》卷四一〈后妃传〉中的〈孝
  武文穆王皇后传〉略云:
  宋世诸 (公) 主莫不严妒,太宗(宋明帝,465~472在
  位)每疾之,使近臣虞通之撰《妒妇记》(注13) (页629下)。
  唐李延寿(约卒于676~679之间)《南史》卷三五〈庚悦
  传〉附〈庚仲容传〉略云:
  庚仲容(约卒于549)抄(注14)《列女传》三卷。
  据上所引,知道《女记》撰人杜预,《列女传》撰人皇甫谧
  ,《妒记》撰人虞通之和抄《列女传》的庚仲容都是正史有
  传的人物,而二十五史中,除了每一部史书内的“后妃传”
  及“列女传”部分之外,都是替男子立传的。《妒记》的撰
  写,是针对好妒成性的刘宋公主们,作为她们的鉴戒,仍是
  追随刘向的作风。庚仲容抄“列女传”成三卷,大抵是从各
  种《列女传》中抄出值得注意的妇女行事,俾人更易省览 (
  故清姚振宗认为庚氏便是《列女传要录》的撰人(注15))
  ,也并不乖离男子修撰“列女传”一类典籍的本意。
  不过无论如何,汉末至魏晋六朝的史学家们已注意到女
  子对社会的贡献不容抹杀,因而著书纪述其生平。到了刘宋
  时范晔(398~455)撰《后汉书》,首先在所著书中创立〈列
  女传〉;搜罗了后汉时代有表现的杰出女性十七人的事迹,
  替她们一一立传于传中(在卷一一四)。之后,廿五史中颇不
  乏“列女传”这一项目(注16)。
  在这男性替杰出女士修史的大形势之下,一位僧师是可
  以替杰出的尼众撰写一部史书的。何况,梁、续、宋三《高
  僧传》的史料大部分来自僧徒的塔铭碑碣(注17),因此,有
  关尼众的碑铭史料即使是僧师也能搜集得到(注18)。
  459页
  三、《比丘尼传》为除馑女执笔的可能性
  虽然前节论及僧师为尼众撰写僧史的可能性,不过,《
  开元录》以前的佛家经录向无言及《比丘尼传》出比丘释宝
  唱手笔,那么,这部书也有出诸除馑女之手的可能。因为沙
  门同名者众,古今皆然,尤其比丘与比丘尼往往采用全同的
  法号,故“宝唱”若属一位比丘尼的名字,不足为奇。而且
  ,古代女子亦有从事史学著作的能力,如《后汉书》卷一一
  四〈列女传〉中的〈曹世叔妻〉传略云: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 (4 ~ 54) 之女也,名 (
  班 ) 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班昭 ) 有节行法度
  。兄 (班 ) 固 (32 ~ 92) 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
  未及竟而卒, 和帝 (89 ~ 105 在位 ) 诏 (班 ) 昭
  就东观藏书阁踵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
  师事焉,号曰大家 (仕邦按,“家”音“姑” )。 每
  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 (即班昭 ) 作赋颂。及邓太后
  临朝,(班昭 ) 与闻政事。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
  ,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 (班 ) 昭受读 (页 1207)。
  (班昭 ) 所著赋、颂、铭、诔、 问、注、哀、辞、书
  、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 子妇丁氏为撰集之 (页
  1201 上 )。
  史称班固撰《汉书》未成而卒,其妹班昭替他续成八〈表〉
  及〈天文志〉,而且更以《汉书》教授马融。这正是女子能
  从事史学著作与研究能力的表现。
  不特此也,《隋书》卷三三〈经籍志〉有:
  《列女传》十五卷,刘向撰,曹大家注(页496上)。
  这里的“曹大家”正是班昭(注19),她能替《列女传》作注
  释,亦史学能力的表现。同书同卷略云:
  460页
  《列女传》七卷,赵母注(同页。)
  这里的“赵母”也是一位有史学能力的女士,刘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注20)卷下之上〈贤媛篇〉略云:
  赵母嫁女,临去敕之曰:慎勿为好。 女曰:不为好,
  可为恶邪?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梁刘孝标
  (462 ~ 521) 注:《列女传》曰:赵姬者,桐乡令东
  郡虞韪妻,颖川赵氏女也,才敏多览。 (虞 ) 韪既没
  , 文皇帝 (曹魏文帝,220 ~ 226 在位 ) 敬其文才
  ,诏入宫省。 上 (曹魏文帝 ) 欲自征公孙渊,(赵 )
  姬上疏以谏。 作《列女传解》,号赵母。注赋数十万
  言, 赤乌六年 (243)(注 21)卒 (页 109 下)。
  刘孝标注所言的《列女传解》,正是赵母替《列女传》所撰
  的注释。
  俗家女子既表现了史学能力,而古时除馑女之中也有研
  治史学的人,《比丘尼传》(大正藏编号二○六三)卷二〈建
  福寺道琼尼传〉略云:
  道琼(约431~438时人),本姓江,丹阳人也。年十余
  ,博涉经史。成戒已后,明达三藏(页938上)。
  道琼尼师经史兼治,就是一个例子。
  缘于比丘尼之中也有治史的人,因此她们之中若有法号
  “宝唱”的;懂得著史之道的除馑女发心执笔纪述同性古德
  今贤的事迹而撰成《比丘尼传》,事非不可能(注22)!况且
  ,以尼师身份而搜访同性的尼众事迹 (尤其作“口述历史 [
  Oral History ] ”式的采访),当较之男性的僧师为方便。
  倘使将来有新史料发现,得以证明《比丘尼传》的撰人“释
  宝唱”本身就是一位比丘尼,将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大事!
  以上所论,是仕邦的一点疑问,谨提出向大家求教。当
  然,持这么一篇不像样的文字作为对可敬的印顺长老九十大
  寿的贺礼,是远
  461页
  远不够的,只是聊表心意而已。至于《比丘尼传》的撰人属
  除馑男还是除馑女?在未得新史料新证据之前,不妨暂依《
  开元录》旧说而仍视之为比丘释宝唱的作品(注23)!
  462页
  注解
  (注 1)这部书可以在《大正大藏》经中找到,编号为二○
  六三,其他的版本从略。
  (注 2)艺文映印武英殿刊本,台北,约民48年至51年之间
  出版。本文凡引用廿五史一律采用这一版本。
  (注 3)参拙作〈中国佛教史传与目录源出律学沙门之探讨
  (以下简称“源出律学沙门”)〉上篇 (刊于《新亚
  学报》六卷一期,香港,1964)页469及页486。
  (注 4) 参拙作〈源出律学沙门〉上篇页496~470。
  (注 5)汤用彤先生(1892~1965)《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商务印书馆,台北,民51年台一版)第十五章〈
  南北朝释教撰述〉 (在下册页94~133)有论及宝唱
  《名僧传》(见其书页120~122)而全章无片言及于
  《比丘尼传》,大抵锡予先生也不信《比丘尼传》
  是唱公的作品。
  (注 6) 现存的刘向《列女传》称《古列女传》(收在《四
  部丛刊初编》编号○一四,商务印书馆,民68年台
  一版), 其书分为〈母仪〉、〈贤明〉、〈仁智〉
  、〈贞顺〉、〈节义〉、〈辩通〉与〈孽嬖〉七类。
  (注 7) 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以下简称“隋志考
  证”,收在《二十五史补编》册四,开明书店,台
  北,民48年台一版)称“高氏,不详何人”(页5365
  中)。
  (注 8) 《隋志考证》称“项原,未详”(页5366中)。
  (注 9)《隋志考证》称“綦母邃”的“綦母”二字是姓氏
  (页5366中),故綦母邃应是一位男士。
  (注 10) 参前注。而(注7)的“项原”,其名字亦似男子名
  ,(注6)的“高氏”亦可能指姓高的男士。
  (注 11)“女记赞”指杜预撰《女记》一书之后更亲自作〈
  赞(即评论)〉。参《隋志考证》页5366下。
  (注 12) 参《隋志考证》页5366中。
  463页
  (注 13) 参《隋志考证》页5366下~5367上。
  (注 14)《隋志考证》页5366下认为这位“抄列女传三卷”
  的庚仲容便是《列女传要录》三卷的执笔人。
  (注 15) 参前注。
  (注 16)廿五史中有“列女传”的史籍,依其成书先后为北
  齐魏收 (506~572)《魏书》。唐魏征 (579~642)
  《隋书》。唐房玄龄 (580~649) 《晋书》。唐李
  延寿 (约卒于676~679之间) 《南史》、《北史》
  。后晋刘煦 (888~947) 《旧唐书》。北宋欧阳修
  (1007~1072) 《新唐书》。元脱脱 (1314~1355)
  《宋史》、《辽史》、《金史》。清张廷玉 (1674
  ~1755) 《明史》和民国柯劭忞(1850~1933)《新
  元史》。
  (注 17) 参拙作〈源出律学沙门〉中篇(刊《新亚学报》七
  卷一期,香港,1965) 页326;同论文下篇(刊《新
  亚学报》七卷二期,香港,1966) 页127~129。又
  参释果灯《唐、道宣《高僧传》--批判思想初探
  》(东初出版社,台北,民81年)页71~79。
  (注 18) 李玉珍硕士《唐代的比丘尼》(学生书局,台北,
  民78年) 的第二章〈唐代比丘尼传记勾沈〉,其史
  料多数来自现存的碑铭 (尤其属于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研究所收藏的拓片), 见其书页10~38的〈唐
  代比丘尼传记表〉。李硕士生千载而后仍能据金石
  资料来研究唐时除馑女们的事迹,然则梁时沙门据
  当时所见碑刻等资料以撰写自晋迄梁的尼行历史,
  有何不可?
  (注 19)已婚女子从夫姓,班昭是曹世叔的遗孀,故《隋书
  》称她“曹大家”,“曹”是夫姓,“大家”是汉
  皇宫中女眷对她的尊称。清姚振宗《隋志考证》也
  认为这位“曹大家”就是班昭(页5364下)。
  (注 20)收在《四部丛刊初编》编号○二七,商务印书馆,
  上海, 民24年至25年出版。 仕邦在本注和前面
  的 (注5)同样引用《四部丛刊初编》而出版时、地
  有异者,这完全因 (注5)所引录自中央图书馆所藏
  ;而本注所引则手边有书之故。
  464页
  (注 21)赵母卒于三国时代黄河流域的曹魏国,而刘孝标以
  江南吴国的“赤乌”年号标示她的卒年,何以故?
  这大抵缘于刘孝标本属南朝人,南齐时他的故乡青
  州为北魏攻占,八岁的他被人虏略至中山,后来在
  南齐永明四年 (486)二十五岁时逃返江南 (参陈垣先
  生[1880~1971]〈云冈石窟寺之译经与刘孝标〉页
  263, 收在《陈垣史学论著选》,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1981)。 刘孝标既曾在黄河流域的北魏生
  活了十八年,故南归之后,为了避嫌而使用孙吴年
  号来纪述曹魏人物的卒年,借此强烈表示自己对南
  朝的全心归顺。
  (注 22)也许有人会认为古时女子无修史的传统,而班昭之
  所为不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而替亡兄续成《汉书》
  而已。不过,班昭曾替《列女传》作注解,这也属
  于史学的活动,而且除了她之外,更有赵母从事于
  此的啊!再者,古时中国社会受儒家思想轨范,而
  在魏晋六朝时代而敢于出家;皈依于外来的佛教底
  比丘尼,是走在时代尖端的女士 (一如清末民初时
  代敢于受洗而皈依于西方传来的天主教底华夏修女)
  ,然则她们之中有身具史学修养的人而发心修史,
  事非不可能。况且,在刘宋初年,曾有僧敬尼师(
  约403~486时人) 发心孤身航海到印度寻求圣迹,
  终以人为阻挠而去不成 (见《比丘尼传》卷三〈崇
  圣寺僧敬尼传〉 页942上~中,参拙作〈中国古代
  无比丘尼西行求法的原因试释〉页41上,刊于《大
  陆杂志》七十卷一期,台北,民74年)。 比丘尼之
  中既有具备壮志豪情一若男性求法者的强人,然则
  尼师之中有人具备强烈的企图心,有意向男性看齐
  而执笔替同性的先圣今贤修史,有何不可?
  (注 23)《名僧传》的体例跟《比丘尼传》颇不同,据日本
  宗性法师(约1235时人)《名僧传抄》 (在卍字续藏
  经第一三四册) 所附〈名僧传目录〉,宝唱将立传
  僧人们分作十八科 (参拙作〈源出律学沙门〉上篇
  页466~467), 而《比丘尼传》对所传尼众却不分
  科,据仕邦所考,这些尼众行事其实是可以依其性
  质分作“义解”、“习禅”等科目的 (参拙作〈源
  出律学沙门〉上篇页471)。倘使两书同出比丘释宝
  唱之手,则后
  465页
  一书也应分科立传啊!两书体例不同,也许正是《
  比丘尼传》跟《名僧传》出诸不同撰人之手的线索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