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莲华--即圣洁而世俗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惠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莲华--即圣洁而世俗
  杨惠南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
  1995.04出版
  页467~492
  --------------------------------------------------------------------------------
  467页
  莲花,无疑地,是大乘佛教的象征。诸佛、菩萨或坐或
  立于莲花之上,这是每一个大乘佛教的信徒,所熟悉的景象
  。本文试图以莲花为例,来考察大乘佛教对于莲花信仰的起
  源及流变,并进而探讨在这些起源和流变的背后相关的大乘
  思想。而在本文的最后一节,笔者将集中注意力于中国禅宗
  的莲华信仰。
  一、印度早期佛教对于花朵的看法
  在还没有进入有关莲花的主题之前,让我们先从全面性
  的观点,考察印度佛教对于花朵的看法。
  许多研究印度佛教思想史的读者,都知道:“空”、“
  阿赖耶”等概念和思想,在印度的早期佛教和中、后期佛教
  之间,存在著重大的岐见。同样的,美丽芬芳的花朵,在不
  同的佛教学派之间,也存在著大异其趣的看法。对于花朵,
  早期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大约采取排斥的态度;相反地
  ,较后成立的大乘佛教,则采取宽容甚至赞赏的态度。
  468页
  印度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对于花朵大约采取否定、
  排斥的态度;有关这点,可以从下面几个事实看出来:
  首先,在有关沙弥(尼)的戒律-《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受沙弥十戒文》当中,告诉我们:预备出家的僧尼----沙弥
  和沙弥尼,必须遵守“十戒”;它们是:(1)离杀生;(2)离
  不与取;(3)离非梵行;(4)离妄语;(5)离饮酒;(6)离坐卧
  高广大床;(7)离著香花、璎珞、香油涂身;(8)离作唱伎乐
  故往观听;(9)离受畜金银钱宝;(10)离非时食。(注1)其中
  ,第七戒说到,预备出家的沙弥(尼),不可以用香花、璎珞
  等饰品,装饰自己的身体。
  事实上,在早期的佛教当中,不但出家人(包括预备出
  家的沙弥和沙弥尼)必须严守:不以香花或璎珞等装饰品,
  来美化自己身体的戒律;而且,无心出家,却希望经历一下
  出家生活的在家居士----“白衣”,也可以“从今至明旦”
  (一日一夜),受沙弥十戒当中的前八戒,其中当然包括第七
  戒----“不著香华、璎珞、香油涂身”(注2)。
  其次,一些被视为大乘佛教初兴、批判小乘佛教(指部
  派佛教)甚烈,因此可以视为小乘佛教过渡到大乘佛教的初
  期大乘经典,例如姚秦?鸠摩罗什所译的《维摩诘所说经》
  ,尽管最终的立场,采取了赞叹香花的态度,但却也保留了
  早期佛教对于香花的排斥看法。《维摩诘所说经(卷中)?观
  众生品》当中,有名的“天女散花”故事,即是最好的例子
  。故事中,有一位没有名字的天女,从半空中撒下香花,结
  果,“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不
  但如此,甚至“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而当天女
  向代表小乘佛教立场的舍利弗,追问“何故(拂)去华(朵)?
  ”的时候,舍利弗则回答说:“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注3)“此华不如法”这
  469页
  句经文,代表了早期佛教的基本立场;而在《维摩经》中,
  则忠实地保留了这一立场。我人虽然不知道天女所散下的,
  到底是什么花?但可以再次肯定的是:早期的印度佛教,确
  实对香花采取否定、排斥的态度。
  早期印度佛教之所以把花朵饰身,视为应该戒除的事情
  之一,理由是:为了防止“憍逸”之心的产生。部派佛教的
  重要代表作品之一-《阿毗达磨俱舍论》卷14,在说明上面
  的八戒时,曾说:八戒所要戒除的前面四种行为----杀、盗
  、淫、妄,是“性罪”(行为的本性即是罪恶);因此,这四
  种行为在本质(“性”)上就是应该戒除的罪恶行为。其次的
  第 (5)-“离饮酒”戒,虽然饮酒本身并不是罪恶,但是它
  却是“生放逸处”,因此成为一戒。也就是说,在饮酒的情
  况下,容易助成触犯前面的四种“性戒”,因此,“离饮酒
  ”成了八戒之一。而最后的三戒----“离坐卧高广大床”乃
  至“离非时食”,则称为“禁约支”,意思是:坐卧高广大
  床乃至非时食等三种行为,固然不是罪恶的行为,但如果不
  戒除这三种行为,“便不能离性罪、失念、憍逸过失,”。
  因此,这三戒是约束自己身心,使自己身心不致失念、憍逸
  ,以致触犯四种“性罪”的禁戒。这是这三戒称为“禁约支
  ”的原因。就以戒除香花等饰品为例来说,《俱舍论》作了
  这样的解释:“谓离涂饰、香鬘……以能随顺厌离心故。”
  又说:“若受用种种香鬘……心便憍举,寻即毁戒。由远离
  彼故,心便离憍。”(注4)
  从这些解释,可以看出部派佛教排斥香花的真正原因:
  香花并不是本性罪恶的物品;但是,香花却容易引生“憍逸
  ”乃至“毁戒”的结果,所以成为禁止之物。香花并不是本
  性罪恶,也许这正是后来的大乘佛教,之所以对香花采取宽
  容甚至赞赏态度的原因吧!
  470页
  二、印度大乘佛教对于花朵的看法
  尽管早期的印度佛教,对于香花采取否定、排斥的看法
  ,《维摩经》等大乘经典的最终立场,毕竟采取了完全不同
  的看法。中国古代,《维摩经》被视为“抑扬教”的代表经
  典,这意味著它是一部压抑、批判小乘佛教,却褒扬、赞叹
  大乘佛教的经典(注5)。因此,对于香花,《维摩经》采取
  了大乘佛教的立场:当天女听到舍利弗拂去身上花朵的理由
  之后,天女说:“勿谓此花为不如法!”换句话说,从大乘
  佛教的立场来看,身上佩戴香花并没有触犯戒律。为什么呢
  ?《维摩经》继续说:“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
  !”经文的意思是:香花是中性的物品----“无所分别”,
  无所谓善或恶。既然是中性而无善、恶之分,那么,把它佩
  戴在身上,怎么可能犯戒呢?因此,有善、恶分别的是我们
  自己,而不是香花;应该戒的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心,而不是
  香花(注6)。这样看来,前文《俱舍论》所说----为了防止
  憍逸、毁戒而不准佩戴香花等饰品,这种禁止的理由并不充
  足。
  事实上,大乘佛教不但对花朵采取宽容甚至赞赏的态度
  ,而且,对于部派佛教所禁止的璎珞等珍贵的饰品,也采取
  相同的态度。《妙法莲华经(卷7)?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曾说:“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
  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
  …即时,观世音菩萨……受其璎珞……。”(注7)既然价值
  百千两金的宝珠和璎珞,都是由无尽意菩萨的颈子上拿下来
  的,而观世音菩萨也接受了这些宝珠和璎珞,那么,《十诵
  羯磨比丘要用?受沙弥十戒文》第七戒所说的“尽寿离著香
  华、璎珞、香油涂身”,自然不被无尽意菩萨和观世音菩萨
  所遵守
  471页
  了!另外,大乘佛教的佛陀,似乎也和这两位菩萨一样,并
  不忌讳弟子们所供养的香花、璎珞等饰品;在大乘的经典当
  中,佛陀接受弟子供养这些饰品的描写,处处可见。例如,
  《大般涅槃经》卷20,即曾描写摩伽陀国的阿阇世王,供养
  释迦牟尼佛的情形:“尔时阿阇世王……即以种种宝幢、幡
  盖、香花、璎珞、微妙伎乐,而供养(释迦牟尼)佛。”(注8)
  这段引文,再次证明大乘佛教对于花朵的观点,确实不同于
  部派佛教否定、排斥的态度。
  三、莲花在大乘经典中的地位
  大乘佛教对于花朵所采取之宽容甚至赞赏的态度,还可
  以从大乘经典当中有关连华的信仰看出来。其中,最典型的
  例子,是《维摩经?佛道品》对于莲花的赞美:“譬如高原
  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烦恼泥中,乃有众生
  ,起佛法耳!”又说:“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
  ,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注9)这几段经文意味著:只有在肮脏的淤泥当中(比喻
  充满烦恼的世间),才能开出芬芳的莲花出来 (比喻成佛)。
  相反地,若在清净无秽的“高原陆地” (比喻小乘佛教) 之
  上,则无法开出像莲花一样美丽芬芳的花朵出来 (比譬只能
  成阿罗汉、不能成佛)。换句话说,肮脏的淤泥,吊诡地(矛
  盾地,paradoxically ), 正是莲花开得美丽芬芳的不可或
  缺的必要条件。像“泥中莲” 这样的吊诡 (paradox), 或
  许正是后来类似“火中莲”、“火中优昙花”这类诡词 (
  paradoxical phrases),一再不断地出现在中国禅宗文献当
  中的原因吧(注10)!
  只有在肮脏污秽当中才存有美丽芬芳的事物(莲花),乃
  至只有烦恼和苦痛当中才孕含圣洁和解脱,这种吊诡(矛盾)
  ,具有浓厚
  472页
  的“悲剧”性,这是像《维摩经》这类的大乘经典,所共同
  具有的观点,做为一个学佛、修行中的菩萨,原本追求的乃
  是清净无秽的圣洁和解脱;但是为了救渡世间的苦难众生,
  菩萨必须学习作一个“吊诡”(矛盾)性也是“悲剧”性的人
  物:牺牲清净无秽的生活,抛开成圣成贤的欲念,和苦难的
  世间众生同苦难、同烦恼!否则他就不是菩萨、就无法解脱
  成佛。和众生同苦难、同烦恼,是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的原
  因,也是菩萨不得不为的行为。既然是“不得不为”,那就
  是一种“吊诡”,一种“悲剧”。所以,《大般涅槃经》卷
  11,曾说:“菩萨摩诃萨应当……专心思惟五种之行。”而
  “五种之行”当中的第五行则是“病行”,亦即示现和世间
  苦难众生一样的特质:生病(注11)!
  而《维摩经(卷中)?问疾品》,也有类似的说法;“以
  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维摩诘居士)病。”又说:“菩萨为众
  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又说:“菩萨于生死而
  不舍。”(注12)这在在说明:想要做一个“无秽”的菩萨,
  吊诡地也是悲剧地,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污秽”的菩萨!
  《维摩经》里的维摩居士,无疑地,是一个吊诡性、悲剧性
  的人物;他不过是实践菩萨不得不为之“病行”的一个例子
  而已!
  而莲花,正好具备“出淤泥而不染”这种吊诡性、悲剧
  性的菩萨德性,因此,莲花成了大乘菩萨和佛陀 (完成了之
  菩萨) 的象征。大乘的菩萨和佛陀,少有不和莲花相关联的
  ;这些佛菩萨们,或坐或立于莲花之上。现在,让我们以《
  (大方广佛)华严经》为例,来证明这点:
  《华严经》的经名当中,出现了“华严”两字,那是以
  花(华)作为装饰的意思。许多文献告诉我们,作为装饰品的
  花并不一定是指
  473页
  莲华。唐朝华严宗大师--澄观,在其《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卷3当中,曾说:“依今梵本,云《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
  骠诃修多罗》,此云《大方广佛杂华严饰经》。”又说:“
  如《涅槃(经)》及《观佛三昧经》,名此(《华严》)经为《
  杂华经》;以万行交杂,缘起集成故。”(注13)尽管如此,
  《华严经》却和莲花之间,具有极为亲密的关系。因为,该
  经曾描写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法身”,居住在一个名叫
  “华藏(庄严)世界”的清净国土之中;这一清净的国土,长
  满了大莲花,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就端坐在这朵大莲花上。八
  十卷本《华严经(卷8)?华藏世界品》,曾对“华藏世界”
  的形成原因及其状况,作了详细的描述:“此华藏世界海 (
  “海”字形容其多), 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于世界海微尘
  数劫,修菩萨行时,一一劫中,亲近世界海微尘数佛,一一
  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之所严净。”又说:“此华
  藏世界海,有……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莲华,名种
  种光明橤香幢。华藏庄严世界海,住在其中。”又说:“此
  华藏庄严世界海……一切香水流注其间。众宝为林,妙华开
  敷。 香草布地, 明珠间饰。种种香华,处处盈满。……”
  (注14)由此可见《华严经》乃至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大
  日如来,和莲花之间的密切关系。
  再如,属于净土系的《观无量寿佛经》,透过十六个阶
  段,来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的胜境。其中,第七观是“花座想
  ”,《经》中作了这样的描述:
  欲观彼 (阿弥陀 ) 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
  莲花想。 令其莲花,一一叶,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
  脉,犹如天画。 一一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
  令得见。( 注 15)
  紧接著的第八观则是“像想”,它是以阿弥陀佛 (无量
  寿佛)
  474页
  作为观想的对象;《经》文描写说:“想彼(阿弥陀) 佛者
  ,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 (
  莲) 华上。”另外,第十二观是“普观想”,修习者观想自
  己“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注16)。
  另外,最后期的印度大乘佛教----密教,在其重要的经
  典《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下文随古师习惯,简称
  为《大日经》),卷5,也说到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是一位超
  越一般身、口(语)、意乃至心(真实之心)的真身,称为毗卢
  遮那佛(或译为大日如来、日光遍照如来)。而祂居住在胎藏
  界(大悲界)“秘密漫荼罗”的“八叶莲台”之中:
  方坛 (即胎藏界漫荼罗 ) 四门,四向通达,周旋界道
  。 内现意生八叶大莲华王,抽茎敷橤,彩绚端妙。其
  中如来,一切世间最尊特身,超越身、语、意地 ( 乃
  ) 至于心地,逮得殊胜悦意之果。 (注 17)
  从以上所举的几个例子看来,我们可以确定:大乘经典
  所描写的佛菩萨,大都或坐或立于莲花之上。至于以各种莲
  花供佛,更是佛经当中常见的记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恐怕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儒童菩萨,以七茎青色莲华
  ,供养定光佛(又译锭光佛、燃灯佛);定光佛因而为他授记
  (预言):未来将成佛,名叫释迦牟尼(注18)!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华严经》当中的“华”,尽管
  正如前文所说,指的是杂花,并不是莲花;但是《妙法莲华
  经》中的“华”,却明显的是莲花。隋朝三论宗大师----吉
  藏,在他的《法华玄论》卷2当中,曾说:“具存梵本,应
  云《萨达磨分陀利修多罗》。竺法护公翻为《正法华(经)》
  ,(鸠摩)罗什改‘正’为‘妙’,余依旧
  475页
  经”(注19)。引文说明了《妙法莲华经》的经名原意。其中
  ,“萨达磨” (sad-dharma), 译为“正法” (西晋?竺法
  护所译) 或译为“妙法” (姚秦?鸠摩罗什所译), 实际上
  是真实 (sat)之真理 (法,dharma)的意思。而“分陀利”(
  pundarika),译为“莲华”,其实是众多莲花当中的一种。
  吉藏,《法华玄论》卷2说:“白莲华名分陀利。”又引僧
  睿的<法华经序>,说:“华未敷,名屈摩罗;敷而将落,
  名迦摩罗;处中盛时,名分陀利。”(注20)这样看来,分陀
  利是指盛开著的白莲花。《法华经》的经名,即是以盛开著
  的白莲花,来譬喻“正法”或“妙法”。
  事实上,莲花有许多品种。唐朝密宗大师----一行,在
  其《大日经疏》----《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15当中,曾
  说:
  西方莲花有多种:一者、钵头摩。
  [原夹注:复有二种,一者赤色,即此间(中国)
  莲华也;二者白色,今此间有白莲是也,非芬陀利。]
  (二者、)优钵罗。
  [原夹注:亦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白者,形
  似泥卢钵罗。]
  (三者、)俱勿头。
  [原夹注:有赤及青二种。又云俱勿头,是莲花
  青色者。]
  (四者、)泥卢钵罗。
  [原夹注:此华从牛粪种生,极香,是文殊所执
  者。目如青莲华,亦是此也。……)
  (五者、)分荼利迦。
  [原夹注:花可有百叶,叶叶相承,圆整可爱。
  最外叶极白,渐向内,色渐微黄。乃至最在内者,与
  萼色相近也。此花极香也。昔琉璃王害释女时,大迦
  叶于阿耨达池,取此花,裹八功德水洒之,诸女身心
  得安乐,命终生天。因是投花于池,遂成种,至今犹
  有之。花大可爱;径一尺余,尤可爱也。此《法花
  (经)》所引申者是,是漫荼罗八叶者也。](注21)
  引文中的原文部分和夹注部分,可能不是一人所写;因
  为夹注作“芬陀利”,而原文则作“分荼利迦”。然而,可
  以肯定的是,引
  476页
  文说到了几件重要的事情:(1)在“西方”(西域,应指印度
  ),莲花共有五种:钵头摩、优钵罗、俱勿头、泥卢钵罗、
  分荼利迦(芬陀利)。每一种又细分为许多不同的品种。 (2)
  分荼利迦(芬陀利),是白色微黄的莲花。 (3)释迦晚年,琉
  璃王吞并释迦的祖国,并且杀害释迦族的女人(和男人)。传
  说分荼利迦,即是释迦的大弟子----大迦叶尊者,为了拯救
  这些女人,从深山里的阿耨达池 (译为无热池、无热恼池,
  Anavatapta), 移植到印度平地的品种。(4)即《法花经》(
  《妙法莲华经》) 经名中的莲华,指的就是五种莲花中的分
  荼利迦。 (5)《大日经》所说之“胎藏界漫荼罗”中的“八
  叶莲台”,也是指分荼利迦。
  分荼利迦或芬陀利,无疑地,就是前面吉藏大师所说的
  分陀利;那是一种极香、白色、中心微黄,接近萼色的莲花
  。《妙法莲华经》的经名,即是以这种白莲花,来比喻真实
  、美妙的佛教真理。
  从以上种种实例,我们可以归纳成下面两个重点:(1)
  大乘佛教中的佛菩萨,往往或坐或立于莲花之上;(2)大乘
  佛教的经典,也有以莲花为经名者(注22)。从这两个重点,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大乘佛教确实和莲花之间,具有极
  为密切的关系。
  四、莲花信仰与婆罗门教
  莲花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今印度教)的圣洁之物;它和创
  造宇宙的神祇,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属于婆罗门神祇----
  韦纽 (Visnu) 信仰一派的《神狮黄金前奥义书》(Nrsimha-
  purva-tapaniya Upanisad) 1.1,曾说:“确实,(起初)宇
  宙只有水。生主(Prajapati)生于莲叶之上。在祂的心(末那
  ,manas)中,欲念(kama)生起:‘我要创造宇宙!’……”
  又说:“于是,祂(生主)修习苦行。修习苦行之
  477页
  后, 祂看见 (体悟) 了四八音节 (anustubh) 的咒王 (
  mantraraja)。 由它,一切宇宙所有万物,于是被创造了出
  来。”(注23)在这两段引文当中,我们看到了宇宙创造神--
  --生主,由莲花化生,然后念诵“四八音节”的咒语,而创
  造了宇宙万物。
  其次,在佛典当中,我们也不难读到婆罗门教的宇宙创
  造神,立于(生于)莲花上面,而后创造宇宙万物的记载。例
  如,印度提婆菩萨所写的《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
  即说:“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
  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
  门,两臂中生刹利, 两髀中生毗舍, 从两脚跟生首陀。”
  (注24)引文中的“围陀论师”,是研究、信仰婆罗门教经典
  ----《围陀》(又译《吠陀》,Veda)的宗教哲学上师。而“
  那罗延天”(Narayana),也是古婆罗门教的天神,译为“生
  本”或“人生本”(创造人之根本)等;一般的佛教文献则译
  为坚固力士、金刚力士等。《大日经疏》卷10,曾说:那罗
  延天是毗纽天(韦纽,Visnu)的众多名字当中的一个(注25)
  。
  从以上的说明,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莲花的信仰,确实
  和婆罗门教有关。而大乘经典之所以特别重视莲花,显然受
  到了婆罗门教创造神话的影响。隋朝天台宗高僧----智顗,
  在其《妙法莲华经玄义》卷7-下,曾列举了古师对于“莲华
  ”一词的十六种不同的解释;其中第二种解释是:“莲华能
  生梵王,譬从缘生佛。”(注26)稍后的三论宗高僧----吉藏
  ,在其《法华玄论》卷2当中,也说:“大梵王,众生之祖
  ,从此(莲)华生;喻十方三世诸佛根本法身,由此《(法华)
  经》有也。”(注27)引文中的“莲华能生梵王”乃至“大梵
  王……从此(莲)华生”,显然和古印度婆罗门教宇宙创造的
  传说有关。龙树菩萨所写的《大智度论》卷8,也曾说到这
  个事实:
  478页
  劫尽烧时, 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至
  ,相对相触,能持大水。 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
  ,名为韦纽。 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莲花,其光大明
  ,如万日俱照。 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
  光明,名曰梵王。此梵天王,心 (脏 ) 生八子。八子
  生天、 地、 人民。 …… (注 28)
  引文中的韦纽(又译毗纽,Visnu)和梵(天)王 (Brahma)
  ,都是婆罗门教的重要神祇。这则宇宙创造的神话,显然和
  前面所引《神狮黄金前奥义书》以及《外道小乘涅槃论》的
  传说,同样出于古婆罗门教韦纽天的信仰系统(注29)。这则
  神话说:从韦纽的肚脐生出了大莲花,然后生起梵天;而梵
  王则坐在这朵大莲花上,和祂的八个儿子,共同创造了宇宙
  万物。
  龙树在重述婆罗门教的这则神话之后,紧接著说:“是
  梵王坐莲华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于宝华上结跏趺坐。”
  (注30)这段引文,证实了前引《妙法莲华经玄义》和《法华
  玄论》,对于“莲华”一词之第二种解释的可靠性。龙树的
  意思是:佛教虽然反对婆罗门教,但是,却为了“随(顺)世
  俗”,因此诸佛也学习梵王,坐在莲花座上。由此可见,大
  乘佛教对于莲花的信仰,确实和婆罗门教有著密切的关系。
  五、从圣洁到世俗
  佛教的经论当中,对于莲花之德性的描写,大约可以分
  成三方面:(一)“出淤泥而不染”;(二)美善、圣洁;(三)
  无量功德的积聚。三者之中,第(一)我们已在前面讨论甚多
  ,不再赘言。三者之中,第(二)强调莲花的“不染”面,其
  实是自然而容易了解的。所以,印度的世亲菩萨,在其《摄
  大乘论释》卷15当中,也曾从这个观点,说明莲花的四
  479页
  种德性: “又莲花有四德: 一、香;二、净;三、柔软;
  四、可爱。 譬法界真如总有四德: 谓常、乐、我、净。”
  (注31)这是以莲花的芳香、清净、柔软和可爱等四种性质,
  来比喻宇宙最高真理----“法界真如”,所本有的常(永恒)
  、(妙)乐、我(自在)、(清)净等四种德性。
  而第(三)的积聚无量功德,无著菩萨所写的《摄大乘论
  》曾说:“无量功德聚所庄严,大莲花王为依止。”世亲的
  注解----《摄大乘论释》卷15,则解释说:“此 (莲) 花为
  无量色相功德聚所庄严,能为一切法作依止;譬法界真如为
  无量出世功德聚所庄严, 此法界真如能为净土作依止。”
  (注32)两段引文的意思是:就像莲花具有无穷多的美丽颜色
  ----色相,可以变化出各种颜色的事物(法)一样;“法界真
  如”也具有无穷多的功德,可以作为诸佛所居住之“净土”
  的基础。
  以上所说三种有关莲花的意义,尽管照顾到“出淤泥”
  的一面,但是,却多多少少偏向莲花“超出”淤泥之“不染
  ”的圣洁面向,忽略了“出自”淤泥之“染”的世俗面向。
  也就是说,“出淤泥”一词,可以了解作“长出于淤泥”;
  这是强调它世俗的“染”面向。但也可以了解作“超出于淤
  泥”;这是强调它圣洁的“不染”面向。而上面有关莲花的
  三种意义,无疑地,偏向“不染”之圣洁面向的说明,却或
  多或少忽略了“染”的世俗面向。
  圣洁(regular)和世俗(secular),向来是宗教信仰的吊
  诡和矛盾。如果不走向出世的圣洁之路,如何可能成圣成贤
  ?就像莲花如果不“超出”淤泥,而留在淤泥当中,如何可
  能开出美丽、芬芳的花朵出来?但是,如果一味地遁入山林
  、逃避世俗,又如何发挥大慈大悲之心,来普渡众生!就像
  莲花,如果不是生长在淤泥当中,而是长在
  480页
  干净无秽的“高原陆地”,那么,莲花摄取不到足够的养分
  ,也一样无法开出美丽、芬芳的花朵出来!
  圣洁和世俗,在部派佛教(小乘佛教)看来,显然是一对
  相互对立、冲突的概念;然而,就大乘佛教的哲理来说,这
  两个看似吊诡、矛盾的概念,却可以巧妙地结合,而无矛盾
  可言。就(大、小乘)佛教来说,圣洁的最高境界是涅槃;而
  世俗即是未解脱的众生,所生活的世间。圣洁的涅槃和世俗
  的世间,是否像部派佛教所说的那样,必然对立、冲突呢?
  对于这个问题,代表大乘佛教立场的龙树菩萨,在他的另一
  部巨著----《中论》卷 4当中,回答得相当坚定:“涅槃与
  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注33)
  就莲花来说,它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德性,这正是圣洁
  和世俗相即为一的最佳典范。隋朝天台宗大师----智顗,在
  其《妙法莲华经玄义》卷 7 下,曾依据印度菩萨----世亲(
  婆薮槃豆)所写的《法华论》(全名《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
  ), 说到“莲华”一词共有两种意思;这两种意思,把莲华
  的德性显露无遗!它们是:
  (1) “出水义”,“不可尽出离小乘泥浊水故”;
  (2) “华开”义,“众生于大乘中,心怯弱,不能生
  信,故开示如来净妙法身,令生信心故。”(注34)
  智顗(或世亲)的意思是:做为一个修习大乘佛法的菩萨
  ,不可以为了自己的解脱成佛,因而舍弃那些修习小乘佛法
  的众生(以上出水义)。相反地,要去教化他们,告诉这些小
  乘信徒,他们所修的法门是“权”(权宜)、是“粗”(粗糙)
  ,而不是“实”(真实)、不是“妙”(美妙);并把是“(美)
  妙”、是“(真)实”的大乘佛法----“如来净妙法身”,清
  楚地“开(显)”出来,让这些小乘行者了解(以上华开义)。
  这即是智顗所常说的“开权显实”、“开粗
  481页
  (粗)显妙”。
  事实上,当天台宗“佛不断性恶”的理论圆熟之后,不
  但“开权显实”、“开粗显妙”的说法,获得进一步的开展
  ,而且即圣洁而世俗、即涅槃而世间,甚至,即佛道而魔道
  等“相即不二”的说法,也获得了发展空间;而莲花即“不
  染”而“染”之吊诡的、悲剧的德性,也因而得以更进一步
  的开发。
  天台“佛不断性恶”的理论,发端于智顗大师的《观音
  玄义》一书(注35),却圆熟于宋代的知礼大师。宋?宗晓,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5,曾收录了一篇知礼回答杨文公(杨
  亿) 的书信----<杨文公三问并法智答>,其中曾有这样的
  几句:“佛之与魔相去几何?邪之与正有何欠剩?良由本理
  具佛魔性, 不二而一,二而不一,随缘发现, 成佛成魔。
  ……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故得云:魔外无佛,佛
  外无魔。……若然者,《梵网(经)》、《法华(经)》真实魔
  王所说,更何所疑!以魔王与觉者,一体异名。……今云魔
  王所说者,非独不异佛说,而能深显圆宗。”(注36)知礼(
  法智) 大师“佛魔一体”、“魔说即佛说”的说法,固然是
  惊人之论;然而,这毕竟是由即圣洁而世俗、即“不染”而
  “染”之“佛不断性恶”说,所必然推论出来的结果。
  天台宗是以深奥、晦涩的哲理见称,并不是一般的佛教
  信徒所能接受。能够把天台宗这种即圣洁而世俗的“佛魔一
  体”说,从深奥、晦涩的抽象哲理,化入搬柴、运水等实际
  生活当中的,莫过于禅宗。当中国禅发展到“触类是道”、
  “平常心是道”的时候,即圣洁而世俗、即“不染”而“染
  ”,乃至“佛魔一体”的莲花德性,才真正发挥到了极致。
  482页
  六、从“平常心是道”看莲花
  中国禅宗,一开头就显现出是一个喜欢花的佛教宗派;
  从第一代祖师菩提达摩,到第五代祖师弘忍之间,每一代祖
  师的传法诗偈,都和花有关。例如,菩提达摩传法给第二代
  祖师慧可的时候,曾说:“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
  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注37)
  虽然五祖传给六祖惠能的时候,不再宣唱有关花的诗偈
  ,但是,六祖之后,特别是宋、明两代“文人禅”遍行全中
  国之后,与花有关的禅门“公案”,则多得不可胜数。这在
  其他的佛教宗派,是少见的现象,值得深入探究。
  禅师们所提到的花朵,大都没有指出名称;例如,当有
  人向大龙智洪禅师请教“什么是坚固不变的法身?”的时候
  ,智洪禅师回答说:“山花开似锦,涧水碧如蓝!”(注38)
  但是,明白指出花名的也不少;例如,灵云志勤禅师看见桃
  花而悟道,并且唱出下面的名句:“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
  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注39)
  这则有关桃花的公案,更成为后来许多禅师拿来教导弟子的
  教材(注40)
  然而,在所有这些和花有关的禅门公案当中,最有名而
  且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拈华微笑”。这是一则记载于《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之中的禅门公案,该经<拈华品>说
  :
  尔时, 娑婆世界主大梵王,名曰方广,以三千大千世
  界成就之根,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华,奉之上 ( 释迦
  牟尼 ) 佛……尔时,如来坐此宝座,受此莲华,无说
  无言,但拈莲华,入大会中,八万四千人天。 时,大
  众皆止默然。 于时,长老摩诃迦叶,见佛拈华示众佛
  事,即今廓然,破颜微笑。佛即告言
  483页
  “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
  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
  第一义谛, 今方付属摩诃迦叶!” 言已, 默然。
  (注41)
  引文中说到:宇宙的创造神----大梵天王方广,以一朵
  金莲花,供奉释迦牟尼佛;释迦把莲花拿在手上,全场所有
  的弟子都不了解释迦的真意,只有大弟子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释迦看到迦叶微笑,于是开口说:我已经把最高真理……
  “正法眼藏”,传给了迦叶尊者!
  在这则名叫“拈华微笑”的禅门著名公案当中,由于莲
  花被当作最高真理……“正法眼藏”的象征,因此,仍然不
  离传统经论,对于莲华圣洁、不染这个面向的了解。但是,
  随著「触类是道”乃至“平常心是道”这种思想,在唐、宋
  二代之后的禅门流行起来,莲花即圣洁而世俗、即“超出于
  ”淤泥而“长出于”淤泥的“吊诡”(矛盾)乃至“悲剧”的
  德性(详前文),才被完全开展出来。
  什么是“触类是道”呢?意思是:我们身体所接触到的
  万类,都是真理----“道”。什么是“平常心是道”呢?意
  思是:由于万类都是“道”,因此,不必刻意去修“道”;
  只用平常的心情,生活(吃饭、睡觉、搬柴、运水等),看待
  万类,就是修“道”(注42)。
  既然“触类是道”、“平常心是道”,那么:莲花是“
  道”(正法眼藏),桃花同样也是“道”;“开似锦”的“山
  花”是“道”(坚固法身),“碧如蓝”的“涧水”也是“道
  ”!(迦叶尊者)看见释迦手拈莲花,固然可以开悟、得“道
  ”(正法眼藏、坚固法身),(灵云禅师和智洪禅师)看到桃花
  、山花或涧水,同样也可以开悟、得“道”!这样一来,污
  秽的、世俗的事物,没有一样不是“道”,也没有一样不可
  以使我们开悟,得“道”;圣洁与世俗、世间与涅槃
  484页
  乃至“超出于”淤泥与“长出于”淤泥的莲花,也因而得以
  完全融合为一了。
  像这种“触类是道”、“平常心是道”的思想,往往具
  体而微地表现在马祖道一禅师之后的禅门公案之中;下面是
  一个实际的例子:
  有弟子请教住在夹山的善会禅师:
  “什么是夹山的境界(象征最高真理)?”
  善会禅师回答:
  “猿抱子归青障里,鸟衔花落碧岩前!”(注43)
  弟子的问题是:“什么是最高真理----道?”而善会的
  回答,则显然是:“抱著小猿猴的母猿,回到了青障里,就
  是最高真理----道!口衔花朵的野鸟,飞落在碧岩之前,就
  是最高真理----道!”因为“触类是道”、“平常心是道”
  呀!
  然而,和莲花有关,而且足以显现“触类是道”、“平
  常心是道”之思想,因而能够突显莲花“长出于”淤泥之“
  染”的面向的,应该是下面的例子:
  五祖法演禅师曾一个字一个字地,礼拜《莲经》 (《法
  华经》) 里面的字。当他礼拜到“屎”字的时候(注44),心
  里突然起了疑惑;因此,来到一位前辈的面前请教:
  “请问:为什么连‘屎’字也是法宝呢?”
  前辈听了他的问题之后,向他建议:
  “你的因缘在南方,你到南方去参学吧!”
  于是,法演禅师辗转来到了白云守端禅师这里参学。白
  云守端指示他参究云居道膺禅师有关“世尊有密语,迦叶不
  覆藏”的公案(详下);但是,参究许久,法演并没有因此而
  开悟。
  一日,当法演一边从走廊走向法堂,一边正在用心参究
  这则公案
  485页
  的时候,突然疑情顿消----法演禅师大彻大悟了(注45)!
  法演禅师悟到了什么道理呢?悟到了最污秽、肮脏的“
  屎”字,也是法宝(宝贵的真理),悟到了“世尊有密语,迦
  叶不覆藏”这则公案当中,所隐藏著的道理。然而,什么是
  云居道膺禅师的“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公案呢?还有
  ,为什么那么平常、那么污秽的“屎”字,也是法宝呢?下
  面的另一则公案,或许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弟子问云居道膺禅师:
  “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请问:什么是世尊的密
  语?”
  道膺禅师于是大声叫这个徒弟的名字,然后说:
  “你懂了吗?”
  “不懂!”徒弟老实回答。
  “如果不懂,那就是‘世尊有密语’……”道膺说:
  “反过来,如果你懂、那就是‘迦叶不覆藏’!”(注46)
  在这则公案当中,“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两句,
  显然是指“拈华微笑”的公案。世尊……释迦牟尼佛默然不
  语地手拈莲花,而迦叶尊者却破颜微笑,把世尊借由手上的
  莲花,传给迦叶尊者的“密语”,全都泄漏出去了!
  现在的问题是:被迦叶尊者泄漏出去的“密语”是什么
  呢?云居的回答是:如果你不懂,那么对你来讲就是“密语
  ”;如果你懂,那么,它就不是“密语”,因此也就“不 (
  必)覆藏”了。
  云居禅师的回答虽然深富“禅机”,却不易了解。我们
  心里还是有个疑团:被迦叶尊者泄漏出去的“密语”是什么
  ?在哪里呢?对于这个疑团,有位足庵鉴禅师,曾以一首诗
  歌,作了回答:
  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
  486页
  一夜落花雨,满城流水香!(注47)
  足庵禅师的回答显然是:“世尊所传下,却被迦叶尊者
  所泄漏的“密语”,就在下了一夜的落花雨之中!就在流遍
  全城的流水之中!”
  其实,由于“触类是道”,由于即圣洁而世俗、即涅槃
  而世间,因此,在拈花、微笑当中,世尊传给迦叶尊者的神
  圣“密语”,又何尝不就是“屎”这个字,甚至“屎”这一
  物呢!
  487页
  注解
  (注 1) 详见《大正藏》卷23,页496,下~497,上。
  (注 2) 详见前书,页496,中。另外,在家白衣所守的这
  八戒,有时称为八支斋、八斋戒、八关斋戒,八分
  戒等。八戒的开合,经论当中讨论甚多,也各有不
  同的说法。这些讨论和说法,由于和本文主题无关
  ,因此不再赘言。
  (注 3) 详见《大正藏》卷14,页547,下。
  (注 4)详见前书,卷29,页75,中。另外,《大智度论》
  卷13,在解释在家白衣所受的八戒时,曾说:持守
  八戒,是为了避免恶鬼、凶衰的侵扰。 (详见《大
  正藏》卷25,页160,上。)
  (注 5)例如、隋?吉藏的《三论玄义》,即说:刘宋时代
  ,道场寺的慧观法师,曾把一切经典区分为顿教和
  渐教两类;而在渐教当中,又依照释迦牟尼佛宣说
  时间的先后次序,细分为“五时”,其中的第三时
  是:“《净名》(即《维摩经》)、《思益》赞扬菩
  萨、抑挫声闻,谓抑扬教。” (详见《大正藏》卷
  45,页5,中。)
  (注 6) 详见《大正藏》卷14,页547,下~548,上。
  (注 7) 详见前书,卷9,页57,中~下。
  (注 8) 引见前书,卷12,页484,下。
  (注 9) 引见前书,卷14,页549,中。
  (注 10)例如,《续指月录》卷17,曾收录了凤阳正宗悟上
  座的一首诗偈:“此宗须信有真悟,莫学诸方平实
  禅;异日寒灰亲爆出,红炉又放一枝莲!” (引见
  《卍续藏经》册143,页494,d。) 再如,同书,
  卷 3,也收录了詷原祖泉禅师的一首诗歌:“父母
  分明非我亲,祖师肝胆向人倾;直下若能亲荐得,
  优昙花发火中春!”(引见前书,页415,d。)其中
  ,优昙花传说是千年才开一次的花朵。
  (注 11) 详见《大正藏》卷12,页432,上。另外,五行中
  的前四行是:圣行、梵行、天行和婴(儿)行。
  488页
  (注 12) 引见《大正藏》卷14,页544,中。
  (注 13) 详见前书,卷35,页524,中。
  (注 14) 引见前书,卷10,页39,上~下。
  (注 15) 引见前书,卷12,页342,下。
  (注 16) 以上详见前书,卷12,页343,上~344,中。
  (注 17) 引见前书, 卷18,页36,下。引文一开头的“方
  坛”,亦即漫荼罗 (又译曼荼罗,mandala),字面
  的意思是地区、范围、国界,或引伸为组织、社会
  、集团。胎藏界秘密漫荼罗,是毗卢遮那佛所居住
  的地方,所以称为漫荼罗。至于“胎藏界”一词,
  是指:众生本来具有像毗卢遮那佛一样的大悲德性
  ,就像母亲的肚子怀著胎儿 (比喻大悲等德性) 一
  样。因此,胎藏界漫荼罗,其实是毗卢遮那佛,开
  发其大悲等本具的德性,而后显发出来的解脱境界
  。而这一境界,其实也是每一个未成佛的众生,所
  本具的;只要像毗卢遮那佛那样,加以开发,即可
  显现出来。
  (注 18) 详见《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大正藏》卷3,
  页472,下~473,上。
  (注 19) 引见《大正藏》卷34,页371,下。
  (注 20) 详见前书,页378,中。
  (注 21) 引见前书,卷39,页734,上。
  (注 22)以莲花作为经名的例子,除了《法华经》之外,还
  有北凉?昙无谶所译的十卷本《悲华经》。这部经
  的另一译本,是失译的八卷本《大乘悲分陀利经》
  。从后者的经名出现“分陀利”三字,即可肯定它
  和 (白) 莲花有关。事实上,这两部经都在描写一
  个名叫“莲华”的净土,净土住著一位名叫“莲华
  尊” (《悲华经》所译) 或“莲华上” (《大乘分
  陀利经》所译) 的佛陀;例如,《悲华经》卷1 说
  :‘东南方去此一亿百千佛土,有佛世界,名曰莲
  华。’ (引见《大正藏》卷3,页167,下。) 而《
  大乘悲分陀利经》卷1,也有相同的描写。(详见前
  书,页234,中。)
  489页
  (注 23) 译自:Paul Deussen, Sixty Upanisads of the
  Veda ,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art II,
  p. 813。
  (注 24) 引见《大正藏》卷32,页157,上。
  (注 25) 唐?一行,《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又名《大日
  经疏》) 卷10,曾说:“次,毗纽天有众多别名,
  即是那罗延天别名也,是佛化身。” (引见《大正
  藏》卷39,页683,下~684,上。)
  (注 26) 引见《大正藏》卷33,页772,上。
  (注 27) 引见前书,卷34,页378,下。
  (注 28) 引见前书,卷25,页116,上。
  (注 29) 古印度有关宇宙创造的信仰, 共有两大系统:一
  是本文所讨论的韦纽信仰系统。在《梨俱吠陀》 (
  Rg-veda)当中,韦纽是太阳神。因此,这是属于太
  阳神的信仰体系。另一则是由雷霆神----楼达罗 (
  Rudra) 和火神----阿只尼 (Agni),所转化而来的
  湿婆神 (Siva)信仰;大自在天(又译摩醯首罗天,
  Mahesvara) 等天神的信仰,也是属于这一体系。(
  参见徐梵澄,《五十奥义书》,台北:中国瑜伽出
  版社,1986,页995。)
  (注 30) 引见《大正藏》卷25,页116,上。
  (注 31) 引见前书,卷31,页264,上。
  (注 32) 以上皆见前书。
  (注 33) 引见前书,卷30,页36,上。
  (注 34) 详见前书,卷33,页772,中~下。
  (注 35)智顗,《观音玄义》卷上,曾说:“佛断修恶尽,
  但性恶在。” (引见《大正藏》卷 34,页882,下
  。) 其中,“修恶”是指后天学得的恶行,因此可
  以靠后天的修行,而加以断除。而“性恶”则是本
  性之恶,永远无法断除。佛利用这种本性之恶,留
  在世间,甚至下到最苦难的地狱,去救渡众生。所
  以,智顗接著说:“佛不断性恶,机缘所激,慈力
  所熏,入阿鼻,同一切恶事,化众生。” (引见前
  书,页883,上。)
  490页
  (注 36) 引见《大正藏》卷46,页900,中~下。
  (注 37) 《指月录》卷 4;引见《卍续藏经》册143,页42
  ,d。
  (注 38) 《指月录》卷21;引见前书,页238,c。
  (注 39) 《指月录》卷13;引见前书,页146,c。
  (注 40)例如,当鹿门觉禅师参访长翁净禅师时,恰好遇上
  长翁净禅师正以灵云志勤禅师的桃花公案,教导弟
  子。长翁净禅师并且还唱了一首诗歌:“一个鸟梅
  似本形,蜘蛛结网打蜻蜓;蜻蜓落了两边翅,堪笑
  鸟梅咬铁钉!”鹿门觉禅师听了之后,不禁笑了起
  来,说:“如果早知道灯是火,那么,饭老早煮熟
  了!” (详见《续指月录》卷 2;《卍续藏经》册
  143,页410,b。)又如,云巢岩禅师在读了灵云的
  桃花诗之后,也唱出了下面这首诗歌:“三月桃华
  烂熳经,灵云打失主人翁;随邪逐恶玄沙老,半是
  真情半脱空。”(详见《续指月录》卷4;《卍续藏
  经》册143,页419,a。)
  (注 41) 引见《卍续藏经》册87,页326,c。
  (注 42)唐?宗密,《圆觉经大疏》卷上-2,曾说到禅宗在
  五祖弘忍之后,分裂成许多派别,其中一派的主张
  是:“触类是道,而任心” (详见《卍续藏经》册
  14,页59,c)。而在他的《圆觉经大疏钞》卷3-下
  ,则自己注解说:“《(圆觉经大)疏》有‘触类是
  道,而任心’者……沙门道一……大弘此法。”可
  见,“触类是道”是马祖道一禅师的主张。至于“
  触类是道”的具体内容宗密解释说:“扬眉、动睛
  、笑、(打哈)欠、磬咳或动摇等,皆是佛事。故云
  触类是道也。言任心者……谓不起心造恶、修善,
  亦不修道。……任运自在。” (详前书,页279,a
  。) 至于道一禅师“平常心是道”的主张,《指月录
  》卷 5, 曾这样介绍: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只如今行、
  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引见前书,
  册143,页58,a。) 这样看来,“任心”其实就是
  “平常心是道”的意思。
  491页
  (注 43)详见《指月录》卷15;《卍续藏经》册143,页170
  ,a。
  (注 44) 这应该是指《法华经(卷2)?譬喻品》当中的一句
  经文:“屎尿臭处,不净流溢”。 (引见《大正藏
  》卷9,页13,下。)
  (注 45)详见《指月录》卷28;《卍续藏经》册143,页309
  ,d-310,a。
  (注 46) 详见前书,卷18;《卍续藏经》册 143,页201,b。
  (注 47) 详见前书,卷首;《卍续藏经》册143,页390,d-391,a。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