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百法明门论解题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百法明门论解题
  《百法明门论》列举了一百个名相,涉及宇宙、人生的现象,包括心理的现象、生理的现象、物理的现象。
  学佛并不是研究科学,但是佛法不违背科学,一般人不了解,以为佛法是谈玄说妙、以为佛法是超现实,事实上佛教虽讲本体,但更重视研究现象。科学讲组织、讲分析、讲归纳,佛教里面也讲组织、也讲分析、也讲归纳。
  佛学与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科学的目的是解释现象,佛学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自心。《百法明门论》所以用一百个名词归纳宇宙,世间、出世间的一切现象,就是为了说明我们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指导我们如何控制自己,从凡夫境界而一步一步地走向圣人的境界。
  《百法明门论》是唯识法相宗六经十一论中的一部,在大乘佛法里面属于虚妄唯识派。虚妄唯识学是讲凡夫的妄心,由凡夫的境界,说明人们身心和宇宙的一切现象。
  通常讲授佛学,多是从佛的境界讲起,使人觉得高深莫测,但缺点是对自己缺乏了解。唯识宗先从了解自己的心入手,从而契入佛法。
  人们的心分为体、相、用。禅宗讲开悟的目的是要悟到心的个体,叫「见性」。「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一个人如果能了解自己的心,那么一切环境都是我们内心所变现而具足的。唯识宗从心的「用」与「相」去分析心的本质。也有人分为「真心派」和「妄心派」,真心派是从心体上入手;妄心派是从心的作用、虚妄分别上入手,这是佛法的两大趋向。
  《百法明门论》只有五百四十二个字,包括了宇宙的一切真理。真理是什么?真理说明人生的真相。其他宗教、哲学、科学,也讲真理,但都是从外在的方面去摸索;只有唯识学讲唯心,向内心追求,去体会宇宙人生的真相。
  世亲论师写这一部论的目的是:建立唯识宗的非空非有之「中道」理论体系。原始佛教、小乘重于「有」,所谓「有」者,就是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讲宇宙、人生的现实性。大乘初期﹝佛灭后六百多年﹞,龙树菩萨讲空、般若、心无自性等,如《心经》、《金刚经》、《般若经》。佛灭后约一千年,无着、世亲菩萨认为:讲「有」固然是一种执着;讲「空」,也是一种执着。他们强调非空、非有的「中道」。
  什么是非空?论师以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的存在,说明非空││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是八种心。什么是非有?论师以二无我说明非有││「人无我、法无我」。
  《百法明门论》的内容,主要是列举名相。任何一门学问都有许多特定的名相,务必认真学习。
  禅宗批评唯识宗研究名相是「入海算沙不知休」。宇宙万有,数不胜数,犹如大海中沙。研究名相如同数沙,一个一个数,何日数尽?又有什么意义呢?他门认为,只要「见性成佛」就好,何必去管那么多名相?当然,诸宗各有不同的看法。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但是就现实讲,名相说明了宇宙的种种现象,不能不知道,知道以后,不执着它,就可以了。名相都是假名假相,但假名有假用,因为它是现实的存在。了解现实存在,而能够超越它、放下它、摆脱它,就不至于被名相所困扰。
  如果没有名相,怎么能够说明宇宙的存在呢?圣人开悟的一切智、一切种智,乃至无师智、自然智,这些智都包含对于名相的了解。《心经》讲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是空去一切凡情之妄执;色,是存在的形形色色之现象,这些宇宙现象,就是名相。了解名相,非空;不执着于名相,非有;远离二边,处于中道正观。
  佛是医王,佛法是药。你的病是「执空」,佛用「有」来对治;你的病是「执有」,佛用「空」来对治。最后,空、有皆不可得。药,是用来治病。病治好了,药也不能在吃。如果把药当宝贝,吃太多,本来没有病,也会吃出病来。所以《金刚经》说「如筏喻者,法尚应捨,何况非法。」佛法好比一艘渡船,过了河,上了岸以后,这船也要捨弃。「空亦复空」。凡情不可得,圣解也得放下。
  《百法明门论》是宗经论。宗,就是宗义。宗经论就是把一部或多部经典的内容,归纳起来,由论师撰文,作有组织的说明。唯识宗有一部大论:《瑜伽师地论》,讲述宇宙万有,共提出六百六十法﹝名相﹞,这是很大的数目字。世亲菩萨对《瑜伽师地论》五分之中的本地分作了「略录」,也归纳了许多大经大论的内容,而成一百个法﹝名相﹞,概括了唯识宗的要义。
  本论有多种解释,有古人的解释,也有现代人的解释。忏云法师有《表解》;续明法师也讲过,并有『略解』,几乎每一个佛学院都列入课程。我第一次到天宁佛学院读书,就是听这部论。
  本论列出宇宙万有的名相,旨趣却在说明自心。比如烦恼、心所等。「法如镜」,镜子是用来照自己的。心外求法就是外道。一切有部都是讲宇宙现实的,就是讲有。但是到最后,要达到无我、无法,就是人空、法空。这是佛法不同于外道之处。
  释论题 
  《大乘百法明门论》
  「大乘」,「大以遮小得名,乘以运载为义」。大,是指大乘;遮,是遮止;小,是指小乘。大乘也能够包括小乘,「含容为大」。大乘教义比小乘更广博,能够包含小乘的教义。本论讲一百个法,是大乘;在小乘中只讲七十五法。《成实论》也是小乘的一部论,只有八十四法,都没有超过一百法。
  「简小为大」,大乘之名是用来区别于小乘。好像是跑路一样,总共有五百里路,譬如大乘;最初两百五十里,譬如小乘。小乘是其中的一个过程,是方便,而不是究竟。
  另一种解释是「当体名大」,大乘讲本体。唯识宗有个很重要的偈子:「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阿陀那识就是阿赖耶识,是指宇宙人生的本体。一般人讲是灵魂,或是神识,或是精神主体。佛对二乘人、对凡夫不讲。唯恐讲这个东西,他们就会认为:「这就是『我』嘛。」我执更难去除。在《解深密经》里,佛就讲本体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很圆满究竟的,非空非有、中道。
  「乘」就是指乘坐的车。车有大小,自行车只能载一个人,如同小乘,声闻乘,只能一个人了脱生死;开一部小轿车可以乘四个人,如同中乘,缘觉乘,利根的阿罗汉,但是比起火车来,还差得太远了;火车如同大乘菩萨,可以度很多人,菩萨的智慧、慈悲、一切妙用,都超过了小乘。
  大乘、小乘,都是方便说。「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佛在《法华经?譬喻品》说过,门外有三车,有羊车、鹿车、牛车,还有大白牛车?????,这是做父亲的方便说。目的是引诱小孩,赶快离开火宅。其实外边并没有羊车、鹿车、牛车,只有大白牛车。佛说二乘、三乘,只是诱导弟子们赶快离开「三界火宅」。当大家修行上路之后,佛就指明了唯有一乘佛法││大乘佛法。前面所讲的,只不过是方便,而不是究竟。
  佛为什么讲过小乘,又讲大乘?因为他的目的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要成佛。就同我们读书一样,小学、中学、大学,还有博士、超博士,佛希望每一个弟子都成就超博士。但是,没有前面一段,怎会有后面一段?我们常常举例说:东北人吃馒头,吃了五个馒头,最后一个吃饱了,他只算最后一个的账、前面四个不算账。可是,没有前面四个,怎会有最后第五个馒头?第五个馒头是最好,前面没用吗?不可能。这是讲笑话。佛法讲因果,大乘与小乘在理论上有密切的关系。
  「百法」,在印度古代,百是个圆满数。譬如说我们有十个手指,「十」代表一个圆满数,是小圆满;「百」是中圆满;「千」是大圆满。《华严经》同样是用十表示圆满。
  百,是整数,也容易记。
  「明」代表智慧。明,就是光明,就是智慧,所以我为弟子们取法名,都排「明」字,意在开智慧。智慧分为世间的和出世间的。世间的智慧不究竟、不澈底。佛法讲的智慧不与烦恼相应。凡夫的分别心,虚妄执着都由烦恼而起。圣人的境界也分别,他用见,用观。见,是见解;观,是观察。他没有与烦恼相应,所以叫正见。这个「明」,意思是「从这百法里面,用智慧去观察,能够见到佛法的大义。」
  「法」的含意是「轨生物解,执持自性」。持,就是保持;轨,指轨道,譬如火车、电车﹝到旧金山可以看到﹞的轨道。「轨生物解」,每一种物质,每一个法,都有它的个性,每一个法有特定的作用,有它的体相用。体,指它的自性;相,指它的形态;用,指它的作用,使人们一看就知道它是什么。「执持自性」,每一个对象,都有它的自性,而且保持不变。我们把具有这些特徵者,都称为「法」。有心法、色法、不相应行法、心所法、无为法等等。世间的一切,都可以说它是一个法的存在,法太多了,无量无边,本论归纳为一百个法。如果分类,法有:有为法、无为法;有漏法、无漏法;生死法、涅槃法等等之分。
  「门」,就是一种可以关、可以开的门。关,可以阻止挡外面坏的东西,不让进来,而对好的东西,可以留住它、保持它。开,可以相通,可以进入。
  古人说:「明者慧」、「明为门」,故曰:「明门」。正如「法门」,以某种法契入,以后,就在里面修行,从而得到一种境界、一种受用。譬如修净土法门││念佛,那就是以净土法门为轨,轨就是进去。进了以后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把门打开了,进到这个门里了。佛讲:「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学佛可以从空门入、从无相入、从无愿入,都是成佛的通道,所以称为「大乘明门」。
  作者与译者 
  本论的作者是世亲论师。佛灭后九百年,在西北印度﹝现在的喀什米尔一带﹞富楼沙富楼国出了几位大菩萨,其中有兄弟三人。大哥是无着论师,二弟是世亲﹝又译「天亲」﹞论师,小弟叫世师子觉。三位兄弟都是了不起的大菩萨,无着论师是学大乘佛法的;世亲论师最初学小乘,弘扬小乘,作了五百部论。在一切有部里面,《俱舍论》就是他造的。他弘扬小乘,诽谤大乘。他哥哥无着论师,知道他诽谤大乘,将来要堕地狱,就特别装病,说:「啊。我有病啦。你来看看我吧。」弟弟来到,哥哥就读大乘《华严经》。弟弟世亲菩萨一听,「唉呀。这个境界太高深了。我从来没听过。」哥哥说:「就是啊。你不相信大乘,诽谤大乘,你将来要堕地狱。」弟弟世亲论师一听,害怕了。怎么办呢?他说:「我诽谤大乘,是舌头破坏的,用刀把舌头割掉吧。」哥哥说:「这没有用啊。你现在既然知道大乘是好,就赶快利用这个舌头弘扬大乘,不是更好吗?」哥哥果然很有智慧。后来弟弟世亲论师就迴小向大,专门着作大乘的论典,譬如净土宗的「三经一论」中的《往生论》,就是世亲论师所着。世亲论师也是修净土宗的,他把《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三部经的意思归纳起来,写了一部《往生论》﹝又名《净土论》﹞。他还写了《十地经论》、《金刚经论》,总计又造了五百部的大乘论典。所以在印度,他是「千部论师」,五百部小乘论典、五百部的大乘论典,不但是在中国没有、印度也很少有能望其项背者。他是一位大菩萨,有大智慧。无着论师的唯识思想,经由他的发挥,比如《二十唯识颂》、《三十唯识颂》,都是唯识宗所宗依的论着。
  本论由玄奘大师翻译。玄奘大师名望很高,是三藏法师,所谓「三藏」者,就是通经、通律、通论,过去当法师谈何容易啊。
  玄奘法师俗姓陈,河南人,从小就出家。他哥哥也出家了。精通三藏。玄奘对于当时的经典的译文有怀疑,发愿要到印度去取经。可是当时一个中国人要想到国外去,很不容易,要得到朝廷的批准,如同我们现在来美国也要得到政府批准。政府不批准他,他没办法,只好混在去印度做生意的商队之中「非法出境」。《大唐西域记》有详细记载。他是在唐贞观三年﹝西元六百二十九年﹞出发,在印度留学十七年,遍访五印度善知识。通晓所有的小乘、大乘佛法。印度人还没有他学得这么好。回国后,皇帝封他在慈恩寺、玉华寺翻译经典。毕生共译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卷,本论也是其中一部。皇帝、国家的特别支持很重要,没有国家的财力,靠个人是没办法完成的。当时国家、皇帝很重视翻译佛经。
  玄奘大师建立了唯识宗。其实他是倚重他的弟子窥基大师。大慈恩寺在唐朝的时候是唯识宗的一个重镇,因为佛法的经典、论典,都是从西北而来的,先到长安,当时的京都在长安。
  唯识宗分两大系,一是旧译、二是新译。玄奘大师以前的高僧所翻译的唯识宗的经论叫旧译。玄奘大师以后的译本叫新译。唯识宗思想传到中国来,大概分为三个阶段,其代表人是三位翻译家;第一位是后魏菩提流支法师;第二位是南朝的真谛法师,这两位法师都属于旧译;第三位是唐朝的玄奘大师,属于新译。
  菩提流支也是印度的一位大法师,他在佛灭后一千年左右来到中国洛阳白马寺,白马寺当时也是很有名翻译佛经的译场。他翻译很多经典、论典,菩提流支同世亲论师当时在印度是同一个时代,他把世亲论师的许多论典,譬如《弥勒问经论》、《文殊问经论》、《宝积经论》、《法华经论》、《金刚经论》、《十地经论》、《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往生论》等,都是菩提流支在洛阳所翻译的。他比真谛法师早几十年,所以在历史上,他应该是属于旧译的。
  真谛法师比菩提流支稍微迟一些,他是佛灭后第四世纪的末叶,梁武帝南朝时代的人。他从广州湾进到中国,从事翻译。但是在真谛法师的译文中,并没有讲到印度的十大论师,也没有十大论师的思想。十大论师是在真谛法师以后,才写了很多有关唯识宗的论着。今天我们看到藏传的唯识宗思想,是旧唯识,没有十大论师思想。
  玄奘大师属于西元六世纪﹝佛灭后十二个世纪﹞时候的人,按照佛法的历史来看,释迦牟尼佛是灭在西元五百多年前,与孔子大致是在同一时代。玄奘论师所翻译的属于新译,其中有十大论师的很多思想。玄奘三藏法师,也是论师,他是翻译的论师,他自己没有什么着作。窥基大师着作很多。
  护法论师是新唯识宗的一个集大成者,他所着作《成唯识论》,把所有新唯识思想都包括无余。他当时只有三十岁,就在印度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入灭了。他对弟子胜军〈鉴〉居士﹝在家居士﹞遗嘱说:「我死以后,如果有人来学唯识,一个人要收一两黄金的学费,没有拿黄金来,不能传给他。」他还说:「假如一个人没有钱,但,人很聪明也可以传给他。不聪明者不要传给他。」后来,玄奘大师到印度,去向高龄的戒贤论师求法。当时在印度,修学佛法成就最高的人,要算是中国的玄奘大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