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有情──人类为本的佛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如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有情──人类为本的佛法
  (原出自《佛法概论》第三章)
  释如正2004/9/17
  第一节 佛法从有情说起
  一、前言
  引言:宗教与哲学,认识其根本的立场,即不难把握其思想的重心。
  重点:学习佛法,要把握住佛法思想的重心;要把握住佛法思想的重心,先要认识佛法根本的立场。(佛法含括宗教及哲学)
  设问:佛法以什么为其根本的立场?
  举答:佛法的中心、根本,是---有情;不是---宇宙、社会、物质或精神。
  结论:把握佛法的真义,从有情著眼;不从宇宙、社会、物质或精神说起。
  定义:有情---- 梵语sattva“萨埵”,译为有情---有情爱或有情识。.
  溯根探源:1从“数论”,2从《般若经》。
  1:从“数论”1
  数论师自性的三德2──萨埵(sattva)、刺阇(rajas)、答摩(tamas)中,即有此萨埵。
  约心理说-------萨埵是----“情”
  约动静说-------萨埵是----“动” 由此,可见萨埵是象征“情感、光明、活动”的。
  约明闇说-------萨埵是--“光明”
  小结:约此以说有精神活动的有情,即热情奔放而为生命之流者。
  2:从《般若经》3
  《般若经》4说萨埵为“大心”、“快心”、“勇心”、“如金刚心”,也是说他(菩萨)是强有力地,坚决不断的努力者。
  归结:小如蝼蚁,大至人类,以及一切有情,都时刻在情本的生命狂流中。有情以此情爱或情识为本。由于冲动的非理性,以及对于环境与自我的爱好,故不容易解脱系缚而实现无累的自在。
  二、有情为问题的根本
  2-1明人生是苦,以经为证:
  2-1-1约略的说: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对于身心的苦-----
  人生是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对于社会的苦--------五蕴炽盛苦
  ---所求不得苦---------------------对于自然的苦-----
  2-1-1-1求不得苦的解说---《义品》诃欲颂
  《大毗婆沙论》卷34(T27,p. 176, a1-b5)
  昔有王名曰多求,禀性凶暴,贪求无厌,劫夺国人所有财宝。于是臣佐议共退之,以其次弟绍继王位。时多求王至国边邑,编草作屦以自存活。如是多时,弟王忽忆,问诸臣曰:“大兄何在?”诸臣答言:“闻在边邑作屦自活。”王闻忧恼作是思惟:“兄既如是,我今何用居王位耶?”即时召来封以一邑,人多附彼,食便不供;如是更封二邑三邑乃至半国,犹故无厌;遂复兴兵杀弟自立。
  时天帝释知已念言:“今此恶王不识恩义,我今应往诳而恼之。”遂自化作婆罗门像,戴帽披苫执瓶持杖,至彼王所作吉祥言,赞叹咒愿在一面立。
  王言:“梵志!从何所来?”婆罗门言:“从大海外。”王言:“海外有何事耶?”答言:“我见有一国土,安隐丰乐,多诸人众,奇珍异宝,充满其国。”王言:“我力可得彼不?”婆罗门言:“往必可得。”王复问言:“谁相导引?”答言:“我能。”王言:“几日当可进途?”婆罗门言:“却后七日。”言已便去。
  时多求王招集兵众,办诸资具至第七日,严驾将行,觅婆罗门竟不能得。王遂忧恼作是念言:“彼若来者,当得大利,坐失彼故,所期不获。”遂入忧室,烦冤而坐,举国无人解其愁毒。
  时释迦菩萨生彼国中大婆罗门村,少因缘故来至王都。闻如是事,心生悲愍。谓诸臣曰:“吾能解王心中愁结。”诸臣欢喜,引至王前。以吉祥言赞叹咒愿,在一面立,为王宣说《义品》伽他:
  趣求诸欲人  常起于悕望  所欲若称遂  心便大欢喜
  趣求诸欲人  常起于悕望  所欲若不遂  恼坏如箭中
  如是次第为王尽说彼《义品》中〈呵欲颂〉已,即时菩萨自离欲染,王闻遂解心中忧毒。
  2-1-2具体的说:观其现象,探其原因,察其结果---《中阿含》5〈苦阴经〉
  2-1-2-1举例说明一
  观其现象:族姓子者,随其伎术,以自存活,或作田业.或行治生.或以学书.或明算术.或知工数.或巧刻印.或作文章.或造手笔.或晓经书.或作勇将.或奉事王。作诸事业,求图钱财。
  探其原因:因欲缘欲,以欲为本。
  察其结果:若不得钱财者,便生忧苦、愁戚、懊恼;若得钱财者,彼便爱惜、守护、密藏;若亡失,彼便生忧苦、愁戚、懊恼。
  2-1-2-2举例说明二
  观其现象: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姊妹、亲族展转共诤;王王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
  探其原因:因欲缘欲,以欲为本。
  察其结果:母说子恶,子说母恶,父子、兄弟、姊妹、亲族更相说恶。彼因斗诤共相憎故,以种种器仗转相加害。或以拳叉石掷,或以杖打刀斫。彼当斗时,或死、或怖,受极重苦。
  2-1-2-3举例说明三
  观其现象:著铠被袍,持槊弓箭,或执刀楯,入村、入邑、入国、入城,穿墙发藏,劫夺财物,断截王路。或至他巷,坏村、害邑、灭国、破城。
  探其原因:因欲缘欲,以欲为本。
  察其结果:于中或为王人所捉,种种考治,或截手足,或截耳鼻,或以鞭鞭,或以杖挝,或以棒打,或枭其首。彼在其中,或死或怖,受极重苦。
  2-2明离苦的方法:
  2-2-1:明世出世间的不同
  2-2-1-1:世间离苦的方法:
  成立、运用、发展一切的学理、制度、技术----每每是旧问题还没解决,新问题又层出不穷,总是扶得东来西又倒!这是由于枝末的而不是根本的。
  2-2-1-2:佛教离苦的方法:
  认知人生是苦:有情的发生众苦,问题在于有情(五蕴为有情的蕴素)本身。
  了解苦形成的原因:有此五蕴,而五蕴又炽然如火,这所以苦海无边。
  知道灭苦的道理:要解除痛苦,必须对此五蕴和合的有情,给予合理的解脱才行。
  循正确灭苦的方法:根本而彻底的解脱,非著重于对有情自身的反省、体察不可。
  2-2-1-3:世间错误解决人生问题的方式
  ---唯物论--------------------
  ---忽略本身,直从外界去把握真实。
  ---神秘的客观实在论------
  哲学--
  ---唯心论----重视内心------
  ----想从认识问题的解决中去把握真理。
  ---认识论-----重视认识----
  2-2-1-4:佛法正确解决人生问题的方式
  ----以现实经验的有情为本,从有情的存在中去把握。
  ---观察他来自何处?去向何方?
  佛法-------彻底的体认有情-----有情到底是什么?
  ---他的特性与活动的形态又如何?
  ----从体认中知道应该如何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2-2-2明内外道离苦之不同:
  基督教
  依赖外在的神
  佛 教 重视自力的净化
  第二节 莫辜负此人身
  一、人在有情界的地位
  1-1、明此世间有情--畜生、鬼之类别
  --空中的飞鸟,水中的鱼龙,地上的走兽。
  ---畜生-------无足的,两足的,四足的,多足的。
  ---一栖的,两栖的,三栖的。
  ----无财--
  ---鬼-----------少财-----从饥渴苦迫得名,常称之为饿鬼。
  ----多财--
  1-2、明世间信有鬼之由来:
  ---或由于梦见死亡的眷属
  人类对于鬼的确信------或由于疫病及病人的所见所闻
  ---或由于跳神扶乩等神秘现象
  -----最主要的是----见到死亡者的孤苦饥渴
  1-3、明中国与印度观念不同
  印度的传说:唯有生在饿鬼中,才会享受儿孙的祭祀6。
  中国的观念:“人死为鬼”7。
  1-2、明他世间有情:天、地狱
  1-2-1、比人间高一级的天界有情
  ---高级-----------------------人身-------- --帝释天
  天---- ----鬼身(夜叉)---毗沙门
  ---低级---四王天8中-------畜身(龙王)---毗楼博叉
  1-2-2、比人间低一级的地狱有情
  ------八热地狱
  地狱 佛教所说
  ------八寒地狱
  ------------------------------为各宗教所共同承认
  小结:五趣各是有情的一类,而人为五趣的中心,为有情上升下堕的机纽。此人本的有情观,与中国一般的鬼本论非常不同。
  二、人类的特胜
  前言:一般宗教皆以天上最好,佛法独到的见地却以为人间最好。
  2-1、五趣之比较
  ---天---享受物质欲乐,精神定乐的陶醉,结果是堕落。
  ---人--- -------------------------苦乐参半----上升下堕的机纽
  五趣---------畜生----有残杀苦----------苦多于乐
  ---饿鬼----有饥渴苦----------苦多于乐
  ---地狱----有寒热苦----几乎有苦无乐
  2-2、举经证明“人身殊胜”
  诸佛皆在人间成佛,所以惟有生在人间,才能禀受佛法,体悟真理而得正觉的自在。天虽在人间之上,享受比人殊胜,但人为天的善趣,值得天神的仰慕。----这是《阿含经》的深义
  《增壹阿含经》卷26 (T02,p. 693, c10-p. 694, a10)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天子欲命终时,有五未曾有瑞应而现在前。云何为五?一者华萎。二者衣裳垢坋。三者身体污臭。四者不乐本座。五者天女星散。是谓天子当命终时有此五瑞应。”
  尔时。天子极怀愁忧,椎胸唤叫。尔时。诸天子来至此天子所,语此天子言:“汝今尔来可生善处,快得善处,快得善利,以得善利,当念安处善业。”尔时。诸天而教授之。
  尔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三十三天云何得生善处?云何快得善利?云何安处善业?”
  世尊告曰:“人间于天则是善处。得善处、得善利者:生正见家,与善知识从事,于如来法中得信根,是谓名为快得善利。彼云何名为安处善业?于如来法中而得信根,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彼以学道,戒性具足,诸根不缺,饭食知足,恒念经行,得三达明。是谓名为安处善业。”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人为天善处 良友为善利 出家为善业 有漏尽无漏”
  比丘当知,三十三天著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是故比丘!于此命终当生天上9。”
  尔时。彼比丘白世尊:“云何比丘当生善趣?”
  世尊告曰:“涅槃者,即是比丘善趣。汝今比丘!当求方便,得至涅槃。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设问:佛陀何以必须出在人间?人间有什么特胜?
  举答:人间具“环境、惭愧、智慧、坚忍”四种特胜。
  举论明“佛陀何以必须出在人间?”
  《大毗婆沙论》卷178(T27,p. 893, a18-b3)
  问:何不即于睹史多天成正等觉,而必来人间耶?
  答:随诸佛法故。谓过殑伽沙数诸佛世尊,皆于人中而取正觉故。
  复次,天趣身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依止故。
  复次,唯人智见猛利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复次,诸天耽著妙欲,于入正性离生、得果离染等事非增上故。
  复次,人趣根性猛利,多分能受如来正法,天趣不尔。
  复次,最后有菩萨必受胎生,天趣唯化生故。
  复次,有二事处佛出世间:一有厌心,二有猛利智。当知此二唯人趣有。
  复次,人天并是法器,为欲俱摄故来人间。若在天上则人无由往。
  又,不可令天上成佛,来人间化,人当疑佛,是幻所作,不受法故。
  是以菩萨人间成佛。
  举经明“人间较天殊胜”
  《长阿含经》(T01, p. 135, b23~c26)
  佛告比丘︰“阎浮提人有三事胜拘耶尼人。何等为三?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以此三事胜拘耶尼。…阎浮提人亦以上三事胜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
  2-2-1、明“环境”特胜:
  ---天--------太乐-----------------------------------------------------------容易堕落
  --太富贵---过分享受、穷奢极欲----
  ---人-------苦乐均调--知苦而能厌苦,能考虑参究,体悟真理与实现自由
  五趣---- ---太贫苦-----生活逼迫,或作恶业----少能----
  ---畜生--- ---追求真理与自由
  ---饿鬼-----太苦----------------------------------------无力----
  ---地狱---
  小结:苦乐的人间,尚有太乐、太苦而无法修道的现象,何况极乐的天堂,极苦的地狱!太乐太苦,均不易受行佛法,唯有苦乐均调人间,易受行佛法。
  举经为证:帝释天为了佛法,特来世间禀受,但在享受五欲时,竟完全忘记了。
  《增壹阿含经》卷10(T02,p. 593, c13-p. 594, a11)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释提桓因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云何比丘断于爱欲,心得解脱,乃至究竟安隐之处,无有诸患,天.人所敬?”尔时。世尊告释提桓因曰:于是,拘翼!若是比丘闻此空法,解无所有,则得解了一切诸法。如实知之,身所觉知苦乐之法,若不苦不乐之法,即于此身观悉无常,皆归于空。彼已观此不苦不乐之变,亦不起想。以无有想,则无恐怖。以无恐怖,则般涅槃。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释提桓因!比丘断于爱欲,心得解脱,乃至究竟安隐之处,无有灾患,天.人所敬。
  尔时。释提桓因礼世尊足已,绕三匝而退。
  当于尔时。尊者大目犍连去世尊不远结跏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尔时,尊者大目犍连便作是念:“向者,帝释得道迹而问事耶?为不得道迹而问义耶?我今当试之。”尔时。尊者大目犍连即以神足,如屈伸臂顷,便至三十三天。
  尔时。释提桓因遥见大目犍连远来,即起奉迎,并作是语:“善来,尊者大目犍连!尊自不至此,亦大久矣。愿欲与尊论说法义,愿在此处坐。” 是时。目犍连问释提桓因曰:“世尊与汝说断爱欲之法,我欲闻之,今正是时,可与我说之。
  释提桓因白言:“我今诸天事猥多,或自有事,或复有诸天事,我所闻者即时而忘。”
  另举论证: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1(T23,509, b11~c9)10
  凡得波罗提木叉戒者,以五道而言,唯人道得戒,余四道不得。如天道以著乐深重,不能得戒。
  如昔一时,大目揵连以弟子有病,上忉利天以问耆婆。正值诸天入欢喜园。尔时目连在路侧立,一切诸天无顾看者。耆婆后至,顾见目连向举一手,乘车直过。 目连自念:“此本人间是我弟子,而今受天福,以著天乐都失本心。”即以神力制车令住。耆婆下车礼目连足,目连种种因缘责其不可。耆婆答目连曰:“以我人中为大德弟子,是故举手问讯。颇见诸天有尔者不?生天上著乐染心不得自在,是使尔耳!”
  目连问耆婆曰:“弟子有病当云何治?”耆婆答曰:“唯以断食为本。”
  有时目连,劝释提桓因:“佛世难值,何不数数相近咨受正法?”帝释欲解目连意故,遣使敕一天子令来,反覆三唤,犹故不来。此一天子唯有一妇有一伎乐,以染欲情深,虽复天王命重,不能自割。后不获已而来。帝释问曰:“何故尔耶?”即以实而对。
  帝释白目连曰:“此天子唯有一天女一妓乐,以自娱乐,不能自割,况作天王,种种宫观、无数天女,天须陀食自然百味,百千妓乐以自娱乐,视东忘西。虽知佛世难遇正法难闻,而以染乐缠缚不得自在。知可如何?”
  凡受戒法,以勇猛心自誓决断,然后得戒。诸天著乐心多善心力弱。何由得戒?饿鬼以饥渴苦身心焦然。地狱无量苦恼种种楚毒。心意著痛无缘得戒。畜生中以业障故。无所晓知无受戒法。
  延伸思考:是不是生到天上都会忘记在人间所闻的佛法呢?在《杂阿含经》经中有一旷野长者生天后,不但“本所受持,今悉不忘。”而且“本人间时,有所闻法,不尽得者,今亦忆念。”并说“若人安乐处,能忆持法,非为苦处。”
  《杂阿含经》卷22(T02,p. 159, a1~29)
  一时,佛住旷野精舍。时,有旷野长者疾病命终,生无热天11。生彼天已,即作是念:“我今不应久于此住,不见世尊。”作是念已,如力士屈申臂顷,从无热天没,现于佛前。时,彼天子天身委地,不能自立;犹如酥油委地,不能自立。如是,彼天子天身细软,不自持立。尔时,世尊告彼天子:“汝当变化作此粗身,而立于地。”时,彼天子即自化形,作此粗身而立于地。于是,天子前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手天子:“汝手天子,本于此间为人身时,所受经法,今故忆念不悉忘耶?”手天子白佛言:“世尊!本所受持,今悉不忘;本人间时,有所闻法,不尽得者,今亦忆念。如世尊善说;世尊说言:若人安乐处,能忆持法,非为苦处。此说真实。如世尊在阎浮提,种种杂类,四众围绕,而为说法;彼诸四众闻佛所说,皆悉奉行。我亦如是。于无热天上,为诸天人大会说法,彼诸天众悉受修学。”
  佛告手天子:“汝于此人间时,于几法无厌足故,而得生彼无热天中?”
  手天子白佛:“世尊!我于三法无厌足故,身坏命终,生无热天。何等三法?我于见佛无厌故,身坏命终生无热天;我于佛法无厌足故,生无热天;供养众僧无厌足故,身坏命终,生无热天。”
  时,手天子即说偈言:
  见佛无厌足 闻法亦无厌 供养于众僧 亦未曾知足 受持贤圣法 调伏悭著垢
  2-2-2、明“惭愧”特胜
  举经为证:《增含》〈惭愧品〉说:“以其世间有此二法,…不与六畜共同”。
  《增壹阿含经》卷9(T02,p. 587, b7-14)
  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是故,诸比丘!当习有惭、有愧。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释义:惭愧是自顾不足,要求改善的向上心;依于尊重真理──法,尊重自己,尊重世间的法制公意,向“轻拒暴恶”、“崇重贤善”而前进。这是道德的向上心,能息除烦恼众恶的动力,为人类所以为人的特色之一。
  2-2-3、明“智慧”特胜
  三恶趣-----是缺少智慧的,都依赖生得的本能而动作。
  ------能从经验的记忆中,启发抉择、量度等慧力,能设法解决问题。
  人-----------有世俗智(有漏智)------------相对的改善环境、身心。
  ------有更高的智慧(无漏智)------探求人生的秘奥,到达彻底的解脱。
  2-2-4、明“坚忍”特胜
  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梵saha^、sabha)即堪忍的意思。
  这世间的人,能忍受极大的苦难,为了达到某一目的,牺牲在所不惜,非达到目的不可。这虽也可以应用于作恶,但如以佛法引导,使之趋向自利利他的善业,即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直达圆满至善的境地。
  2-3、强调人的特性
  ----惭愧------止息意----------梵行胜
  人三事胜于天上12--------智慧------末那沙13-------忆念胜
  ----坚忍------忍----------------勇猛胜
  总结:
  1. 诸佛皆出人间成佛,开演教化,使人类同得正觉。
  2. 佛法不属于三途,也不属于诸天,惟有人类才是佛法的住持者,修学者。
  3. 人生如此优胜,难得生在人间,又遇到佛法,应尽量发挥人的特长,依佛陀所开示的方法前进。
  4. 在没有完成正觉的解脱以前,必须保持此优良的人身。
  5. 若因恶行而堕入三途,或受神教定乐所蒙惑,误向天趣----长寿天14是八难15之一,那可以说是辜负了人身,“如入宝山空手回”!
  1 数论:SAMkhya僧佉,或称雨众外道,本意为“数”,是推算量度之意,古奥义书解释为“审择”,或被引申为“精取”。数论以“二十五谛”为其学说中心思想,审择精取二十五谛以说明宇宙万有的原理,故有数论之名,乃印度六派哲学中成立最早者。
  2 《金七十论》卷上(T54,1247c)谓︰萨埵--喜(乐)---能作光照--照,罗阇--忧(恼)---能作生起--造,多磨--闇痴-----能作系缚--缚。
  3《般若经》是最初期的大乘经典,早在西元179 年时,《般若经》已被译为中文。
  4 参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4 (T8,243c15),《大智度论》卷4 (T25,86a14)、(T25,94a20)。《光赞经》卷5 (T8,180c5~27)。
  5参见《中阿含经》卷25(T01,584c9~ 586a28)
  6 参见《大毗婆沙论》卷12 ( T27,59b7~25)、《发智论》卷1(T26,919c12~27)、《毗婆沙论》卷7(T28,44c22~45a5)
  7《礼记·祭法》: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
  8 四天王即东面之持国天(梵Dhrtarastra提头赖吒)、南面之增长天(梵Virudhaka毗楼勒)、西面之广目天(梵Virupaksa毗楼婆叉)、北面之多闻天(梵Dhanada 或 Vaicravana毗沙门)。
  9 一般认为“当生天上”应是“当生人间”或“当勿生天上”之漏误。
  10另见《大方便佛报恩经》(T03,160 b6~c5)
  11无热天(梵 Atapa),为无一切热恼之处,是色界四禅九天之第六天,为证不还果(阿那含)的圣者所居住之五不还天(又称五净居处、五那含天)之一。五不还天即色界第四禅九天中的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诸天。
  12 关于人类的特胜,诸经论中多有记载。可参阅《长阿含》卷20 (T1,135c5-25),《起世经》卷8 (T1,348a7-b5),《大毗婆沙论》卷172(T27,867c19-25),《大智度论》卷65 (T25,516a6-9)
  13末那沙:梵语manuSya,意为人类,由语根√man----“思考”的意思引申而来。《大毗婆沙论》卷172 (T27,867c6-12):“云何人趣?…何故此趣名末奴沙?答:昔有转轮王名曼驮多。告诸人曰:汝等欲有所作,应先思惟称量观察。尔时诸人即如王教,欲有所作皆先思惟称量观察,便于种种工巧业处而得善巧。以能用意思惟观察所作事故,名末奴沙。”
  14长寿天---一般指色、无色界诸天,因其命报长远,寂静安隐,其中有情多以之为涅槃,不求佛法,故称之为难。
  15八难: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之八种障难。即:地狱、饿鬼、畜生、长寿天、边地、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然据《增一阿含经》卷16载,奉持八关斋法,可对治此八难。另据《成实论》卷2,则以四轮来对治八难,即:1、住善处,可生中国。2、依善人,可生值佛世。3、自发正愿,可具正见。4、宿植善根,可诸根完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